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online shopping 網購
#91
內地消費轉弱 「618」購物節被形容「史上最冷」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2...2_001.html

疫情拖累內地經濟活動過去兩個月急速下滑,當局連日出招重振經濟,冀追回封控期間造成的損失,持續18日的夏季促銷活動無疑為消費復甦初步試水。電商巨頭京東集團(09618)在「618」購物節期間成交額雖按年增約一成,但網購光環明顯不復昔日光輝,更被外界形容為「史上最冷」。

本月起舉行的「618」網絡購物節,在內地是僅次於「雙11」的年度第二大網購界盛事,作為發起人的京東昨披露,促銷活動期間累計下單金額錄得逾3,793億元人民幣(下同),創紀錄新高,但增速放緩至有紀錄以來最弱。對手阿里巴巴(09988)暫未披露「618」銷售數據,但去年阿里在「雙11」期間的成交額按年增速亦縮至有紀錄以來最慢的8.5%。

經濟重鎮上海月初「解封」後,為求谷起疲弱的消費,今年各個電商平台提供折扣力度較往年更「狠」,例如京東提出每筆消費金額滿299元,可獲減免50元,但卻非所有商家願意不計代價為這些折扣埋單。在原材料、物流成本提高下,有不少商家表明今年減少參與折扣活動。

據報上海護膚品牌商直言今年「618」非常難,從生產備貨到物流配送每個環節的難度超出想像,憂慮商品無法出售淪為庫存。至於服飾品牌茵曼創始人方建華更謂,今年「618」選擇「躺平」,不去大力促銷。另有商家直言,購物節變相提前「透支」未來一段時間的銷量,但按一個月計,所得利潤反而更少。

成交額增速放緩的背後,是內地多個城市經濟活動在嚴格執行「清零」防疫政策下停擺,市民降低收入預期亦導致短期消費能力和意願皆出現下滑。人行最新數據顯示,住戶部門的短期消費貸款在5月底為9.05萬億元,按年僅增2.35%,比去年同期的增速放緩8.91個百分點。

中信証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接受內媒訪問時指,內地本輪疫情高峰已過,復工復產循序漸進,預計消費等宏觀指標將在未來邊際改善,消費金融也將恢復。惟短期內企業經營預期仍然欠佳,個人儲蓄避險意願相對較強,因此即使疫情結束,暫時也難以出現規模性的報復性消費。

衡量消費的重要指標之一短期消費貸款增速持續放緩,更意味商家企業資金回籠預期或再次落空。提供信用保險及應收帳款承購等服務的科法斯集團(COFACE)在去年11月到今年1月對千家內地企業進行調查,換言之在上海陷入封控之前,發現慘遭「拖數」逾半年的受訪企業比例已多達19%,較2020年增長4個百分點。

調查顯示,平均拖數時間較2020年的79日,進一步增至86日,當中農產品行業為重災區,逾期付款天數激增43日。只有44%受訪企業料今年銷售額有改善,比例低於2020年的65%,而預計現金流改善的比例亦削減近半,由前年的50%降至27%。原材料價格上漲、市場需求減弱以及疫情政策持續,導致內地企業對國內經濟前景預期未感樂觀。
Reply
#92
內地料上半年全國鐵路水路郵政快遞貨量超19年同期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0627.htm

在北京,交通運輸部副部長趙衝久表示,目前全國高速公路和港口航道保持暢通,無臨時關閉的高速公路收費站和服務區,幹綫路網貨車通行的過度管控問題總體得到解決,上星期五全國高速公路貨車流量近750萬輛,與2019年同期升約1成8,形容是恢復性增長。

趙衝久在國新辦記者會上表示,預計今年上半年全國鐵路、水路、郵政快遞貨運量將大幅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公路和民航則分別達到當年的93%和89%。他提到,本月以來,上海港集裝箱日均吞吐量近13萬標箱,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5%以上,上海浦東機場和廣州白雲機場亦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

趙衝久強調,已經督促指導各地嚴格落實針對貨車司機的查驗不勸返、檢測不等待、核酸不重驗、政策不加碼的要求。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指內地實現全年增長目標5.5%難度高 倡加大財政政策

HKTVmall上月訂單總商品交易額按年升近25%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0712.htm

香港科技探索公布,旗下HKTVmall上月訂單總商品交易額6.16億元,按年增長近25%,按月微升近1%。日均訂單總商品交易額2050萬元,按年增長25%,按月升約4%。

上月日均訂單數量4.64萬張,按年增加27%,按月升1%。平均訂單值442元,按年跌約2%,按月升約3%。

[ 本帖最後由 HKer 於 2022-7-12 13:56 編輯 ]
Reply
#93
【新聞點評】香港(不是)網購墳墓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96...00012.html

阿里巴巴(09988)旗下天貓網購宣布將於10月底「撤出香港市場」,辛苦經營十年似乎「得個吉」。與此同時,HKTVmall母企香港科技探索(01137)夥拍「名牌王國」I.T創辦的時裝網購旗艦EESE亦悄悄地say goodbye。這兩單新聞難免令人再次懷疑香港莫非真的是「網購墳墓」?畢竟從1999年「蘋果速銷」至今,好像未有一家電商能像中國阿里、美國Amazon、東南亞Shopee般大獲成功。事實上,零售業全渠道化(Omni-channel)屬大勢所趨,在香港亦不例外,問題只在於本港市場具有世界罕見特質,加上「餅太細,玩家太多」,以致市場難度接近「地獄」級數。

首先,據阿里消息人士解釋,天貓撤走並不意味該集團「敗退香江」,這主要關乎阿里旗下兩大網購業務天貓與淘寶的定位差異。皆因天貓屬B2C性質,供各大著名品牌(例如Gucci、Nike、Estée Lauder等)開設旗艦網店,直接向消費者賣貨。鑑於內地設有奢侈品稅、增值稅、進口關稅等龐雜稅費,名牌產品售價一般較本港昂貴不少,而網店經常有優惠減價活動(尤其配合「直播帶貨」促銷),通常比實體門店便宜一截,因此天貓模式在內地非常成功,近年甚至超越淘寶,成為阿里集團最重要收入命脈

相反本港屬「免稅港」,名牌產品售價原已偏低,在全世界數一數二,所以天貓旗艦店上的減價空間很有限。再者,豪客花過萬元買個手袋,或者幾千元買支護膚品,總想驗清驗楚、試到啱,既然「網上」「網下」售價差別有限,加以本港交通方便,四處有大型商場,消費者隨便去尖沙咀海港城、中環IFC、九龍塘又一城光顧名店,還可賺取商場coupon及泊車優惠。

與之相比,本港部分消費者或許更喜歡幫襯淘寶,該平台屬C2C性質,以個體戶及小商家為主。香港人在淘寶買的並非名牌產品,而是廉價衣服、小家電、窗簾、傢俬等各類東西,勝在「選擇多,價錢平」,即使加上運費及「假貨」和「爛貨」風險,仍比本港實體商場的同等級數貨色「抵買」。

阿里看準定位 棄天貓撐淘寶
換句話說,阿里發現香港消費者喜歡在網上買「平嘢」多過「貴嘢」,愛「淘寶」勝於「天貓」,因此決定結束天貓在港獨立營運,將之整合進淘寶業務,日後將集中全力在本港催谷淘寶平台,並加大投資物流系統,擬於短期內實現「跨境包郵」(從內地網購到香港不收額外運費)。

另一邊廂,香港科技探索去年底大鑼大鼓夥拍I.T設立時裝網購旗艦EESE,投資額據說數以億元計,I.T還為此關閉了自己原本的電商業務,實行孤注一擲,可見雙方對之寄望甚殷。然而,EESE經營約8個月後,日前悄悄地向用戶say goodbye,未掀起什麼漣漪。一定程度上,EESE「死因」與天貓香港相同,事關本港消費者購買「有牌子」時裝寧可「稍移玉步」赴就近商場,不論你住在港島抑或元朗(除非「極西北」或離島),大型商場「總有一家喺左近」,反正網購不見得特別便宜。

反觀香港科技探索主打食物及生活用品的網購主業HKTVmall,截至目前每月營業額仍有平穩增長,並已錄得利潤及正現金流(儘管只是「微利」)。相比起傳統超市,HKTVmall優勢在於選擇更多(實體超市貨架有限,難充分展示多國貨色),同時價格具有競爭力(節省舖租,但伴隨額外物流費用,故須買滿一定金額才享「免運費」送貨)。可見網購在本港不一定「冇得做」,不過必須抓準定位,且要好像HKTVmall般對物流及Omni-channel(線上線下一體化)系統進行恰當而充足的長期投資。

講到底,本港700多萬人口市場細小,惟傳統上作為「中外橋樑」,往往被視為「兵家必爭」。例如外國平台進軍龐大內地市場之前,通常會先在香港「試水」。同樣道理,國內的阿里、騰訊(00700)等巨擘「走出去」之時,亦傾向於以本港市場為國際橋頭堡。再加上HKTV、友和YOHO、士多Ztore等「港產」電商平台,以及百佳、惠康、屈臣氏、豐澤、莎莎(00178)等傳統零售商「逆襲」網上銷售,本港網購市場可謂「七國咁亂」。

猛龍過江搶食 掀地獄級競爭
總括而言,香港素以「購物天堂」聞名,零售市場具有免稅、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商場遍地等特質,加以電商行業「僧多粥少」,儘管不宜說成為「網購墳墓」(起碼HKTVmall仍有錢賺),卻難免屬於「高難度」級數。中外平台想在香江站穩陣腳,不可照搬其他地區成功模式,必須適應本港市場特質。阿里「捨天貓,撐淘寶」正可說是用十年時間汲取經驗之後,所作出的戰略調整。

根據消息,拼多多擬在今年下半年搶攻本港市場,新加坡冬海集團(SEA)旗下Shopee近日也在香港招聘「電商實習生」,未來幾年的本港網購市場可能提升為「地獄級」難度。換個角度看,目前本港網購額佔整體零售額僅約10%,較諸中國內地(約25%)和美國(約17%),在Omni-channel趨勢下仍有很大提升空間,這個「地獄」始終值得闖一闖。

[ 本帖最後由 Dr.Fat 於 2022-7-26 12:58 編輯 ]
Reply
#94
5000元收戶口 騙徒利誘洗黑錢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news...00176_223/

不法分子「洗黑錢」為逃避執法人員追查,手法層出不窮,有人在社交平台上發貼文「收戶口」,招募市民售賣或租出銀行戶口,報酬高達每次5,000元,視乎有否網上戶口及銀行卡等。

今年5月,本港主要的儲值支付工具收緊政策,規定客戶使用香港身份證進行實名登記,方可連接至「轉數快」系統或使用跨境轉帳功能,新措施杜絕了騙徒使用境外身份證明文件,登記本港儲值支付工具,繼而連接至轉數快收取騙款。有不法分子向欲「搵快錢」的市民埋手,發貼文「收戶口」,有人以月租3,000元、10日1,500元,利誘市民提供戶口。除銀行戶口外,儲值支付工具戶口亦是收購目標。

持有人或同涉犯罪

倘銀行戶口被用作收取犯罪得益,戶口持有人便有可能構成「洗黑錢」罪名,一經定罪,最高刑罰為監禁14年及罰款500萬元。警方提醒市民切勿出租及出售戶口。


警破網上購物及求職騙案犯罪集團 拘9人涉款66萬元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082...2_001.html

警方近日瓦解一個網上購物及求職騙案犯罪集團,其犯案手法融合網上購物及求職騙案的元素。犯罪集團首先,經由網上的求職廣告以日薪招聘急於搵工的人士,同時在網上購物平台與出售高價貨品的市民聯絡要求交易,其中貨品包括高檔的電子產品、限量版波鞋、貴價酒精飲品。其後集團安排求職人士向貨主戶口存入存入小量金錢,再以修圖軟件更改入票的金額,以蒙騙貨主,以製造成功入票的假象。集團安排求職人士收取貨品,再將貨品送到二手電訊商舖、二手波鞋店及酒莊等進行套現。警方調查發現,該犯罪集團於今年7月至8月初,涉及於本港約12宗同類型詐騙案有關,共涉金額約66萬港元。受害人金額由5000至17萬港元不等。最大一宗損失為17萬港元,涉及20多支名貴烈酒。

警方經深入調查後,以「串謀詐騙」及「處理贓物」罪拘捕8男1女(17至56歲),包括兩名有黑社會背景主腦、3名求職人士、4名店舖負責人及店員。警方調查仍在進行中,相信會有更多人被捕。

警方指犯罪集團為了博取貨主信任,初時聲稱會親身交收貨物及會以現金入數。惟騙徒約了貨主交收後,然後稱有急事,請親人或朋友代為交易。為了令貨主相信已經即時轉帳,騙徒分咐求職者將細額金錢存入貨主銀行戶口內,然後要求職人士將「入數紙」發送至犯罪集團,騙徒以透過修圖軟件修改金額後,再轉發給貨主。另一方面,騙徒要求求職人士到銀行購買禮券,然後透過「入票機」存入貨主的銀行戶口內,數額為貨物的交易金額,但禮券實際數值比貨物交易金額細。期間騙徒不斷催促貨主,加上一張偽造的「入數紙」,而貨主檢查其銀行戶口時,沒有仔細檢查餘額是否可用的結餘,最終蒙受損失。


警方拘捕9名男女 疑與多宗網上購物及求職騙案有關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0823.htm

警方拘捕9人,懷疑他們與近期12宗網上購物及求職騙案有關,涉及金額約66萬元。被捕人士包括求職者,以及店舖負責人及店員,他們涉嫌串謀詐騙及處理贓物。

觀塘警區刑事總督察解子倫表示,詐騙集團會在網上招聘求職者,同一時間在網上聯絡一些貨主,表示有意購買貨品,為取得貨主信任,他們會聲稱親自交收,並以現金過數交易,但交收時又會向貨主訛稱有急事,改由親友進行交易,這些所謂親友,其實是在網上招聘的求職者。而在交易前,詐騙集團會要求求職者到銀行匯入少量金錢到貨主戶口,再將入數紙發送予犯罪集團,集團以修圖軟件更改銀碼後,再發送予貨主。另外,他們又吩咐求職者在銀行購買細銀碼的禮劵,但入票時輸入相當於貨品價值的大額銀碼,令貨主誤以為已入數。

觀塘警區副指揮官署理高級警司陳彥宓表示,被捕的8男1女,年齡介乎17至56歲,當中兩人為有三合會背景的詐騙集團主腦,3人是求職者,4人是店舖負責人或店員。他說,詐騙集團主要購買高檔電子產品、限量版波鞋及名酒,其中1宗涉案的最大金額交易為17萬元,涉及20多支名酒。警方相信仍有人在逃,行動會繼續,不排除再有人被捕。

[ 本帖最後由 KT150 於 2022-8-23 05:47 編輯 ]
Reply
#95
港人熱衷網購 6成受訪者不閱電商私隱政策 規管AI法例虛空 消委會籲堵漏洞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news...00176_202/

網購盛行,相關投訴近年亦急增。自2020年至今年7月,消費者委員會共收到27,628宗投訴,僅今年首7個月的投訴已達6,984宗,較去年同期增逾一倍。該會調查發現,77%受訪市民熱衷網購,每周或每日瀏覽網店或網購至少一次,但消費者對個人私隱、知情權和選擇權的保障,以及人工智能(AI)問責問題等充滿憂慮,建議政府參考相關司法管轄區經驗,盡早建構相關法規。

消委會早前訪問1,219位15歲或以上、曾經瀏覽本地或非本地網店的消費者。發現僅有31%受訪者信任人工智能,而逾七成受訪者更擔心,網店收集過多個人資料;60%受訪者網購時從不閱讀網店的私隱政策或對私隱政策表示不知曉,不閱讀的理由包括內容冗長、詞彙深奧難明等。該會再檢視112間本地及非本地網店的私隱政策,發現九成網店頁面沒有具體披露收集數據的方法、目的和收集的數據類型。僅有6間網店列明收集數據的目的包括訓練人工智能模型或用於機器學習

促確保電商行業公平性

消委會綜合電商管理層、技術供應商及專家意見認為,香港應用人工智能仍處於早期階段,而商界應用人工智能時,仍面對3項重大挑戰,包括缺乏人才、資金不足,以及缺乏數據。由於香港的電商市場規模不大,可用作訓練人工智能模型的數據和種類可能不足,或影響本港企業發展及競爭力。

為監管人工智能應用及發展,消委會建議政府加快建構一套適用於本地的人工智能管治架構。同時,須協助中小企共享及應用數據,確保電商行業的公平性及競爭能力,防止有商家利用大數據操控市場。


女子39萬賣Hermès手袋交收遇劫 21歲劫匪判囚6年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6%E5%B9%B4

女子透過二手交易平台Carousell出售Hermès手袋,3年前同意以39萬元賣出及約見交收,但等候期間3名劫匪持棍衝來搶走手袋。其中一名劫匪於去年1月承認一項搶劫罪,法官李素蘭今於高等法院判刑時表示,被告搶劫一位女性昂貴的名牌手袋,他們3人攜帶武器,顯示他們是有預謀犯案,案件中亦有人受傷,遂判處被告監禁6年。

案情指,許貝茜在網上買賣平台Caroucell放售一個黑色鱷魚皮Hermès手袋,一女子聲稱欲以39萬購買後,2020年3月23日晚上約7時,事主許貝茜、其丈夫、其妹妹許貝茵及王永權到達現場交收,許貝茵當時手持IKEA購物袋,裏面裝著以Hermès盒包裝的Hermès手袋。被告林匡然連同另外2人走近,林稱「打劫」,隨後搶去裝有手袋的IKEA購物袋,警方在附近截停林,並從他身上搜出44厘米長的刀、黑手套、黑面罩等物品,林隨後承認若成功搶到手袋並賣出去後,每人可獲6萬至7萬元。王在過程中遭棍打,事後驗傷發現右手食指及中指觸痛,關節處有瘀傷。

辯方求情指,林因經濟壓力而犯案,但事後有決心改變,在被捕後亦一直反省自己,之後希望可以報答祖母,好好做人。李官判刑時指,林目前21歲,案發時因疫情導致每月只有9000元的收入,但需要幫親戚還債,在此情況下林因經濟壓力而犯案,其母求情信中也責怪自己疏忽照顧林,但因案情及案例,此案應以5年監禁作量刑起點,加上考慮案件中有人受傷、參與者共3人均持有武器、案件有預謀等加刑因素後,遂以9年監禁作量刑起點,林認罪扣減刑期後,終判囚6年。

被告林匡然,被控於2020年3月23日,在香港新界葵涌葵昌路9號貴豐工業大廈地下外,搶劫許貝茵(Ina)、許貝茜 (Bessy )及王永權,劫去一個購物袋及一個Hermès手袋。另2名被告張子軒和周廸文否認控罪受審後裁定罪脫。

法庭記者:曾卓琳


內地網上學習樂器平台倒閉 港33名家長損失共85萬元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091...2_001.html
港女淘寶拒付40元逾期取貨費 惡人先告狀報警被斥無理取鬧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6%E9%AC%A7

[ 本帖最後由 愛新覺羅 於 2022-9-16 06:13 編輯 ]
Reply
#96
21歲女網購毒蛇遭咬死 6被告判賠逾33萬人民幣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0...2_001.html
[Image: bkn-20220922150524420-0922_00952_001_01p.jpg]

內媒周四(22日)報道,陝西省渭南市一名21歲女子,在2018年7月被網購有毒的銀環蛇(又稱銀腳帶)咬傷,經醫院全力搶救、昏迷多日後不治。死者父母事後起訴交易平台、3名賣蛇方及兩間速遞公司,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日前公布判決結果,6名被告共需賠償約33.69萬元人民幣(約37.3萬港元)。

報道指,死者楊某琪生前曾想開寵物店,更先後兩次網購銀環蛇,詎料在收貨時不慎被咬傷致死。死者母親表示,賣蛇方在交易平台上並無實名認證,質疑有關平台監管不到位,才令女兒買到毒蛇。另外,速遞公司亦未有按照要求查驗貨物及按規定停止寄送,始釀成意外。楊母遂將涉事方告上法庭。

法官根據「如無則不」的判斷標準,即如果銀環蛇未交付給楊某琪,則她不會遭銀環蛇咬傷的損害結果,裁定轉轉平台、賣蛇方邵某、楊某、王某、申通和百世速遞公司與楊某琪的死存在事實上的因果關係,遂作出上述處罰。

女子涉網上賣冒牌香水及化妝護膚品被捕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1003.htm

女大學生微博誤信「賣飛佛」購陳奕迅演唱會門票 失23萬元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C%E5%85%83

港男放售三新iPhone 誤墮假支票騙局 慘失3.4萬港元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101...2_001.html
[Image: bkn-20221015202253007-1015_00822_001_01p.jpg]

微信推出刷掌支付 深圳商家率先測試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1...2_001.html
[Image: bkn-20221015210026877-1015_00952_001_01p.jpg]

女子網上放售Tesla 2漢扮買家藉試車偷走 警拘3男女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101...2_001.html

昨午(14日)約5時,警方接獲一名女子報案,指自己在網上平台出售一輛Tesla電動車,並相約2名買家在西貢交收。其間兩名男子假扮買家現身,並趁試車時事主不為意,徑直將車駛走逃去無蹤。警方了解後將案交由將軍澳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警方根據涉事電動車GPS定位功能,發現該車停泊在美孚一停車場,於是派員前往埋伏,及後成功拘捕2名18歲男子及1名16歲少女,俱涉嫌「未獲授權而取用運輸工具」。警方經初步調查,相信其中一名被捕男子為昨日現身假買家之一,警員在其身上起出該車車匙。3名被捕男女已被扣查,案件仍在調查中,警方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 本帖最後由 愛新覺羅 於 2022-10-15 12:39 編輯 ]
Reply
#97
網店突結業 逾百人買冷氣失60萬訂金 議員促設網購冷靜期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101...2_001.html

一間網上電器零售商「糖心電器」早前以低價促銷冷氣機,並附送安裝服務,惟該公司之後突結業,議員陳恒鑌及葵青區議員郭芙蓉至今(17日)已接到125名市民求助,損失介乎2,000至2萬港元,總涉款約60萬港元。兩人今聯同多名苦主見記者,陳恒鑌指出現時無法律保障網購消費者,促請政府倣效外國訂立網購「冷靜期」。

其中一名苦主吳先生,於今年8月初透過網上平台接觸到涉事店舖,付了5,000元訂金購買冷氣機,其後店方1個月內3度要求改期安裝,最後在同月29日協商退回訂金,惟店舖未有退訂,更於9月失聯。另一苦主陳小姐於9月3日同樣經網上平台廣告接觸到該店,當日及9月5日先後落訂近1.3萬港元,預約同月18日裝冷氣機,惟店方兩度要求改期安裝,又提出可退錢,陳選擇退錢,該店亦告失聯。

陳恒鑌指從上述個案可見涉事店舖營商手法不良,甚至詐騙,又指雖然執法部門處理迅速,但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建議政府立法規管預付商業模式,倣效外國訂立網購冷靜期,進一步保障消費者權益。海關於上周五(14日)表示,接獲大量市民舉報後立刻採取行動,以《商品說明條例》「不當地接受付款」罪名方向調查,於上周三(12日)拘捕涉案公司一名35歲男職員,正追緝公司負責人。
Reply
#98
女子買5張哈囉喂門票被「Trick」1250元 網騙一周280宗升25%
https://www.am730.com.hk/%E6%9C%AC%E5%9C...25-/343644

網騙一周280宗升25% 女子中伏買「哈囉喂」門票失1250元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0%E5%85%83
萬聖節快到!一名女子上周在二手買賣平台以超筍價$1250, 購買五張主題樂園哈囉喂門票。結果付了錢卻沒收到門票,「中伏」收場。截至今日(19日),過去一周共接獲280宗網購騙案,比上周224宗升幅高達四分之一。當中涉及酒店/露營車套票的案件更首次單周破百宗,高達101宗,大比數拋離其他貨品,連續十周雄踞騙案榜首。

[Image: 100_0.jpg]

高危貨品排行榜 (19/10更新)
1) 酒店/露營車套票
2) 電子遊戲機/遊戲產品
3) 手袋
4) 傢俬/家庭用品
5) 演唱會/主題公園門票
6) 海鮮
7) 智能電話
9) 電腦/平板電腦
9) 玩具模型
10) 美容產品
(排行榜逢周三更新)

以下詐騙專頁在過去一周新出現
1) Horser 生活百貨
2) Parish essence
3) Rittal Travel
4) Settle down 生活用品
5) Swift 電器
6) 預訂/訂購服務
不排除假冒同名專頁

警方提醒,二手買賣平台用戶的「已認證」狀態只代表其手機號碼和電郵已認證有效,但並不代表是實名登記或擁有良好商譽。提防中伏,應從官方渠道或透過認可分銷商購買門票,以免因少失大。

守網者網站全新推出「防騙視伏器」,網購付款前輸入賣方的平台用戶名稱、電話號碼、轉數快號碼、專頁名稱等,一click便無所遁形。

[ 本帖最後由 QEpark 於 2022-10-19 11:23 編輯 ]
Reply
#99
Carousell 遭外媒揭發 涉 260 萬用戶資料外洩或遭轉售 官方向用戶發信稱偶發事件
https://hk.news.yahoo.com/%E5%A4%96%E5%A...37104.html

總部設於新加坡的網絡拍賣平台旋轉拍賣(Carousell)日前被《星期日泰晤士報》揭發懷疑發生資料外洩事件,或涉及多達 260 萬個帳戶的資料遭人於暗網(Dark Web)轉售。Carousell 近日向香港用戶發信,亦承認於 2022 年 10 月 21 日獲悉發生了一次「有關香港用戶個人資料外洩的事件」,當中涉及用戶電郵及電話號碼,但強調「屬一次性偶發性質」,並已採取補救措施。

《Yahoo 新聞》已向 Carousell 作進一步查詢,正等候回覆。

《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調查指,Carousell 本月曾出現大規模用戶資料外洩,有不法分子盜取 Carousell 一個涉及 260 萬個帳戶信息的數據庫,於暗網及黑客論壇出售,以 1,000 新加坡元(約 5,550 港元)的價格出售,當中涉及用戶名稱、電郵地址、手提電話等私隱。Carousell 當地時間上周五(21日)承認,有 195 萬名用戶的帳戶受影響。

Carousell 亦向本港用戶發信,承認於 2022 年 10 月 21 日獲悉發生了一次「有關香港用戶個人資料外洩的事件」。Carousell 指,由於系統遷移過程中出現程式錯誤,遭到第三方以未經授權的方式存取部分用戶的個人資料,但強調已採取行動並修復錯誤,防止將來再度發生類似事件。

Carousell 為事件致歉,並指受影響的資料包括電郵地址、手機號碼,並無任何與密碼相關之資料受到影響,強調「屬一次性偶發性質」,程式錯誤已被修復,用戶的帳號及 Carousell 的服務不受影響。Carousell 已針對關鍵應用程式介面(API)之任何變更實施主動警報,亦正針對任何可能使用個人身分資料的外部 API 增設自動及人工審查機制。

[Image: 23067d80-53b4-11ed-afef-3db05c896e48]

Carousell 對事件致歉,又提醒用戶,不要向他人透露雙重驗證(2FA)密碼,並對來源不明的短訊或電郵提高警覺。

Carousell 業務遍佈多地,不過主要用戶來自香港和新加坡,去年就有調查發現,平均每 5 位港人就有一位是Carousell用戶,有 85% 用戶曾最少一次於平台上購買二手商品,保守估計香港用戶過百萬。至於今次事件中有多少香港用戶受影響,《Yahoo 新聞》已向 Carousell 作進一步查詢,正等候回覆。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解釋,相關洩露事件可能的成因,包括公司在外判部分工序如程式編寫、維護時,轉移資料「做得唔乾淨」,即過程中未有做好加密和解密程序,以致黑客有機會攻擊資訊科技外判商;或者公司在與品牌合作時,從這些商店服務的後台介面進入,從而竊取資料。至於事後採取的補救措施成效,有待保安專家作檢視。

方保僑亦指,雖然 Carousell 暫時不提供交易服務,但亦不應掉以輕心,「要當所有嘢都外洩咁做」,例如開啟電郵 2FA,定期更改密碼,留意銀行帳單,如有擔心,亦可要求銀行取消信用卡帳戶。

調查:5個港人就有1個Carousell用戶 還有4大意想不到的發現
https://hk.finance.yahoo.com/video/%E8%A...00856.html

全球規模最大及發展最快的分類買賣平台Carousell(旋轉拍賣集團)首次公佈Carousell再買賣指數,探討香港、新加坡、台灣、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印尼及越南八個市場的購物模式。 調查發現平均每5位港人就有一位是Carousell用戶,有85%用戶曾最少一次於平台上購買二手商品。 並發現4大意想不到的本港市場趨勢,第一是近半港人表示購買二手商品是基於環保因素,報告指出,香港市場在推動可持續發展取得正面成果,當中45%港人基於環保原因選購二手商品,在8個受調查市場中排行首位,而新加坡和台灣分別有30%,反映本地消費者的環保意識較鄰近市場高。此外,16%曾購買二手商品的受訪者亦表示會盡可能購買二手商品。 報告又指出,「物有所值」是香港用戶購買二手商品的主要原因,用戶在選擇購買二手商品時,實用性是首要因素。因此,根據各個市場數據指出,物有所值是最受歡迎的原因,當中排於榜首的香港用戶有高達85%選擇此原因,而馬來西亞緊隨其後,有78%,而新加坡及菲律賓則排行第三。 報告又發現,香港用戶家中平均有43件不需要的物品可以出售,排名第三位,而印尼和台灣消費者分別平均估計有57件和52件不需要的物品,排名第一和第二位。至於X世代不需要的物品平均達49件,是在本港市場的年齡組別中排名最高,可見中年消費者最具潛力改變過度消費習慣,轉為進行再買賣交易。 另一現象是疫情令二手玩具及遊戲的需求有所增加,以往女裝一直是二手商品的最熱門選擇,但是隨著社交距離措施生效,港人有更多時間留在家中,使玩具及遊戲的需求大幅上升,更超越女裝成為今年需求量最高的二手商品類別,排名第一位。隨著疫情持續,有44%受訪者選擇玩具及遊戲為今年最願意買賣的二手物品類別。 是次可持續發展調查於今年6月進行,訪問了超過3000名用戶,包括賣家和買家。

警方拘捕43人涉嫌與37宗騙案有關 涉款1200萬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1028.htm

涉10宗假冒買家案騙走140萬貨 彈票黨2成員終落網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D%E7%B6%B2

警大舉搜捕43騙徒最細17歲 涉網購及彈票黨捲款1200萬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0%E8%90%AC
[Image: _2022102816023968556.jpg]


雞胸網購騙案一周9宗 700元買50件引人落疊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110...2_001.html

網購騙案一周錄270宗 涉酒店露營車套票案件最多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102...2_001.html

[ 本帖最後由 QEpark 於 2022-11-2 08:55 編輯 ]
Reply
天貓國際750個海外品牌銷售額增逾100%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A4...34087.html

「雙11」網購大型促銷活動展開,阿里巴巴(09988)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數據顯示,11月首3日,天貓國際上有750個海外品牌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00%,20個首次參與「雙11」的海外新品牌成交額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而過去幾年,先後有來自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萬個海外品牌,透過阿里平台直接服務超過10億的中國消費者。

張勇稱,中國的消費者走在全球之先,率先完成了生活方式的數碼化。這也為全球中小企業提供機遇,能透過數碼化方式進入中國這個全球最具潛力、最重要的消費市場,共享中國市場活力。

假冒專頁售酒店等套票騙案續增 警方籲留意有否「藍剔」認證
https://news.tvb.com/tc/local/6365335b88...D%E8%AD%89

網絡詐騙案不斷上升,近月多了假冒旅遊專頁等出售酒店或營地套票,但受害人就算向警方舉報,部分專頁仍然繼續運作。警方提醒市民網購時,要留意專頁有無「藍剔」認證。

這裡是元朗一個親子樂園營地,李先生上月初在社交媒體專頁上買了優惠套票,一家大小到達營地才知道被騙。

李先生表示:「負責人出來便問我甚麼事,我就給了他看我的電話,他看一看然後笑了笑,他說這個是假的,我當時便知道糟糕,出事了。」

經營營地的James說,最近收到很多客人查詢,才知道有人冒用營地名義出售假套票。

營地負責人James稱:「當他付了錢之後,那邊已經封鎖了他、沒有再答覆,他就四處找資料,找到我們的資料或我們的電話,打電話來查詢。」

本台記者找到這個推銷James營地的專頁,留言查詢後,對方很快回覆,價錢更便宜一半,之後傳給本台記者一個個人收款帳戶,表示是營地的會計部,並多次催促我們付款。為何營地已經報警,專頁仍然可以運作呢?

警務處網罪科總督察葉卓譽指出:「在網上面複製一個專頁,更改一個名、偷一幅圖,其實不困難的。當有市民報警,他們就會關閉專頁,或者更改專頁的名字,之後再重新(運作)。」

社交網站上現時有很多類似專頁,標榜有不同酒店套票、露營車體驗和樂園「優惠」。警方提醒市民留意專頁有無「藍剔」,即是已獲社交媒體官方認證等。

葉卓譽說:「看看專頁是否只開了數天,或是數個星期,會否曾經有更改名字的紀錄,國際有很多非本地的「打手」讚好或者問價,或者曾經會有過一些劣評。」

現時警方亦會在網上公開涉及刑事詐騙的專頁資料,供市民查閱。

阿里巴巴:eWTP平台助中小企業順暢完成跨境貿易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F%E6%98%93

阿里巴巴(9988)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在第五屆中國進博會的分論壇上表示,中小企業在跨境收付款中還面臨帳期長、結匯慢、門檻高等挑戰。他稱,過去幾年全球跨境電商監管趨嚴,中小商家的合規成本持續提升。在這一背景下,阿里巴巴倡議發起的eWTP建立全球跨境貿易的合規服務平台,相當於一本合規文件的「百科全書」,幫助中小企業掌握跨境貿易規則,更順暢地參與全球數字貿易。

張勇稱,儘管疫情對全球貿易產生衝擊,但中國的消費者率先完成生活方式的數字化。今年天貓雙11,消費者能在跨境電商平台天貓國際買到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9,000多個海外品牌商品。他表示,全球數字貿易平台快速發展,同時對物流網絡、金融網絡和公共服務網絡等數字貿易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中小企業能夠持續參與、真正獲得市場機會提供驅動力。

張勇續表示,數字化新型數字貿易基礎設施建設,正在讓數字貿易變得更便利,也更普惠,也更可參與。阿里巴巴集團一直是數字經濟和全球化開創共享的受益者,將繼續和全球夥伴一起,助力貿易互通、消費共享、產業共融、開放共贏。

內地快速時尚巨擘Shein傳「去中國化」往新加坡註冊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2...2_001.html

外媒報道,內地快速時尚巨擘Shein近來頻傳公司努力「去中國化」的消息,包括將Shein母公司在新加坡註冊,避免受中美關係惡化影響,並傳出創始人許仰天已取得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以繞過中國嚴格的海外IPO規定

有媒體報道,對於上述傳聞,Shein回應指,公司是多中心營運設置,而中國為公司重要的中心之一,並強調許仰天仍是中國公民。

許仰天在《2021胡潤U40青年企業家榜》中,以400億元人民幣身家排名第3,僅次於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及冬海集團創辦人葉剛。報道指,許仰天為人低調,從未接受媒體訪問,也不曾出席過政商活動,被譽為中國最神秘富豪。

報道又指,Shein是大灣區獨角獸之首,在新冠疫情期間以高速推出新產品及低廉價格攻陷歐美、日本及東南亞等市場。報道稱,Shein在4月一次融資中,集資額達10億美元,公司估值超過1,000億美元,超越ZARA、H&M、Uniqlo等國際知名品牌,成為快速時裝界之首。

阿里巴巴「雙11」GMV按年持平 仍稱「中國內需潛力巨大」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2...2_001.html

內地「雙11」網購節過去,阿里巴巴(09988)罕見地未有提供「雙11」活動的確實銷售額數字,僅於新聞稿中表示︰「即使面對宏觀環境的挑戰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仍然錄得與去年持平的商品交易額(GMV)表現。」

回顧去年的資料,2021年11月1日至11日期間,為期11天「雙11」的活動共錄得商品成交額(GMV)5,403億人民幣(845.4億美元)。

今年阿里巴巴的「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預售階段在10月24日晚上8時開始,第一波售賣期為10月31日晚上8時至11月3日晚;第二波售賣期為11月10日晚上8點至11月11日晚。

阿里巴巴集團國內數字商業板塊總裁戴珊表示,通過今年天貓「雙11」,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內需潛力和消費活力,中國經濟和產業的持續韌性。這讓集團有信心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阿里巴巴淘寶天貓產業發展和運營中心總裁楊光,今年「雙11」活動「穩中向好」。他表示,增長迅速新興消費趨勢包括玩具、寵物、運動戶外、珠寶等。從售賣期開始至11月10日0時,比較去年售賣期開始至11月10日0時,上述4個消費分類的成交額增長逾倍。

阿里巴巴「雙11」GMV按年持平 仍稱「中國內需潛力巨大」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2...2_001.html

內地「雙11」網購節過去,阿里巴巴(09988)罕見地未有提供「雙11」活動的確實銷售額數字,僅於新聞稿中表示︰「即使面對宏觀環境的挑戰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仍然錄得與去年持平的商品交易額(GMV)表現。」

回顧去年的資料,2021年11月1日至11日期間,為期11天「雙11」的活動共錄得商品成交額(GMV)5,403億人民幣(845.4億美元)。

今年阿里巴巴的「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預售階段在10月24日晚上8時開始,第一波售賣期為10月31日晚上8時至11月3日晚;第二波售賣期為11月10日晚上8點至11月11日晚。

阿里巴巴集團國內數字商業板塊總裁戴珊表示,通過今年天貓「雙11」,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內需潛力和消費活力,中國經濟和產業的持續韌性。這讓集團有信心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阿里巴巴淘寶天貓產業發展和運營中心總裁楊光,今年「雙11」活動「穩中向好」。他表示,增長迅速新興消費趨勢包括玩具、寵物、運動戶外、珠寶等。從售賣期開始至11月10日0時,比較去年售賣期開始至11月10日0時,上述4個消費分類的成交額增長逾倍。

淘寶天貓:逾29萬個品牌參與購物節 冀推動消費增長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2...2_001.html

抖音電商雙11活動商家數量按年增86%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2...2_001.html

內媒報道,抖音電商發布「抖音雙11好物節」數據顯示,10月31日至11月11日,抖音電商內參與雙11活動的商家數量按年增長86%,興趣電商內容帶貨持續發力,直播帶貨總時長累計達3,821萬小時,7,667個直播間銷售額超過百萬元人民幣。

網購平台 被指侵手機刪片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chin...00178_021/

FBI局長警告 北京或利用TikTok控制用戶裝置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1...2_001.html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周二(15日)警告,中國短片應用程式抖音海外版TikTok引發國家安全憂慮,中國政府可能控制並利用TikTok,來影響用戶甚至控制其裝置。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周三(16日)回應稱,散布虛假資訊並以此為藉口打壓華企,已成美方的慣常做法。

克里斯托弗‧雷在眾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向國會議員表示,中國政府可能利用TikTok控制收集數以百萬計用戶的數據,並操控推薦演算法以影響其運作,藉以這個由華企字節跳動擁有的應用程式,操控數百萬個裝置的軟件,技術上危害這些裝置。

被問及美國外商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有關TikTok的調查時,他指,FBI的外國投資部門亦有參與,其提供的資訊可影響CFIUS與TikTok之間最終達成的安全協議。TikTok發言人表示,不能評論相關機密討論,但有信心可以完全滿足美方的合理國安關切。

對於美方稱正評估TikTok是否可在當地繼續運行,毛寧在中國外交部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並希望美方採取更負責任的方式,切實尊重和遵守公平開放和非歧視的國際規則。另有美方情報官員稱,他們正在阻攔來自中國及其他國家的黑客獲取科研成果。毛寧以早前報告顯示美方對中國的西北工業大學發起網攻為例,反指美方應停止對他國的網絡竊密和攻擊,同時停止在網絡安全問題上不負責任地指摘其他國家。

美FCC委員促封殺TikTok 保民眾數據安全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2_001.html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委員卡爾(Brendan Carr)周二(1日)建議,美國外商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封殺中國影片分享程式抖音海外版TikTok,確保美國民眾的數據安全,被視為FCC迄今對TikTok最強硬的表態。

卡爾接受美媒訪問時指沒有一個世界足以安全保護數據,避免資料落入中國政府手中,強調美國的數據流向中國,以及TikTok被用於影響美國政策的風險,認為除封殺TikTok外沒有第二個選擇。卡爾早前曾去信美國蘋果公司和互聯網巨擘Google,要求從手機應用程式商店移除TikTok。

TikTok批評,卡爾發表與FCC委員角色無關的言論。TikTok目前與CFIUS談判能否剝離母公司北京字節跳動,變成一間美國公司,並繼續在美營運。FCC雖無權直接監管TikTok,但可能左右負責國家安全審查的CFIUS態度。

近日另有報道指,美國政府已要求日本等國家,對中國實施半導體出口限制,日本政府內部正討論採取限制措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周三(2日)回應稱,中方反對美方的經濟脅迫和霸凌行徑,也希望其他國家從本國長遠利益和國際社會根本利益出發,獨立自主地作出正確判斷。

雙11大捷 TikTok美國試水直播帶貨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9%9B...47853.html

環球經濟衰退,TikTok下調廣告收入預期,不過近日被揭發已經密密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低調在北美試水溫推直播帶貨,內部更早有計劃,目標將在中國價值4000億美元的產業引入美國。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TikTok美國業務本地化
根據fortunechina的專欄文章透露,TikTok在美國展開TikTok Shop業務,目前正進行內部測試,只有獲邀請而且有簽署保密協議的商戶才能夠參與,TikTok並未就此業務大肆宣傳,不過美國商戶「賣家中心」的頁面經已上線,市場陸續傳出測試的消息。

除了新的神秘自家網購平台,TikTok與美國運通近日推出一個名為 #ShopSmallAccelerator的項目,旨在吸納當地小企業在TikTok做生意,據了解商戶有專門的ShopSmall配樂,也會有TikTok的KOL參與,幫助企業銷售商品,未知此項目是否與TikTok Shop有關,然而肯定的是,TikTok將推出更多美國本地化業務。

TikTok Shop雙11大捷
事實上,TikTok Shop並非新業務,在此之前,業務經已獲引入英國、泰國、越南、新加坡等地,而最近「雙11」數據亦大捷,在「雙11」期間,TikTok Shop整體GMV增長137%,訂單量增長141%,新商家訂單增長158%,馬來西亞更達到單場GMV增長達1214%。

分析指TikTok在美國的TikTok Shop測試,料將針對亞馬遜的「B2C」電商市場,TikTok 將以「中小賣家支持者」出現,勢將搶奪亞馬遜市場。

TikTok於美國佈局電商多時,只因美國政界一直擔心引發「國家安全問題」,怕敏感資料落在中國企業手中,所以業務擴展只能緩慢進行。

計劃在美國建物流中心
去年中TikTok終於開始與Shopify合作,讓Shopify的店門可以連接TikTok,上月初更與TalkShopLive合作推直播帶貨平台,此外TikTok又傳計劃在美國建立物流中心,已在LinkedIn招聘物流職位。

就解決敏感資料問題,TikTok曾表示正在推行一項「德克薩斯計劃」(Project Texas),只讓美國員工才能接觸美國數據,另邊廂TikTok正在招攬被裁的美國科企員工,甚至已經面試了一些Meta的前員工,以加強當地業務,未知招攬Meta前員工,是否與此計劃有關?

[ 本帖最後由 揸流攤 於 2022-11-18 03:43 編輯 ]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2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