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新能源產業, 再生能源相關, 太陽能, New Energy, Solar Energy
寧德時代料去年純利按年最多升近倍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3...2_001.html

內媒報道,寧德時代於周四(12日)發布2022年業績預告稱,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291億至315億元人民幣,預計按年增長82.66%至97.72%。
Reply
“美國還沒注意到,中國製造的汽車正風靡全球”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01...0924.shtml

美國彭博社1月26日發表分析文章稱,隨著中國汽車品牌近年來迅猛發展,中國汽車2022年出口超250萬輛,即將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二大乘用車出口國。中國汽車如今已成為拉丁美洲和中東市場的領導者,在歐洲市場佔據重要位置。而美國基本沒有註意到中國汽車出口取得的成績。

[Image: be3e-90eb4444e0186f2a6ff36be22939ea08.jpg]
根據中國乘聯會的數據,自2020年以來,中國汽車的海外出口增長了兩倍,在2022年達到250萬輛以上,短短兩年內,接連超越了美國和韓國,位列全球第三大乘用車出口國,僅比第二名的德國相差約6萬輛。第一名為日本,2022年海外汽車出口約300萬輛

[Image: b8b2-10ece43281c1eb8d39bfa1db0ed8f08f.jpg]

文章稱,由於近年來德國汽車出口有所放緩,可以預期中國即將取代其全球第二大出口國的位置。這意味著一個與老牌汽車巨頭相抗衡的強大競爭對手出現,全球汽車產業將面臨重塑。

中國汽車品牌現在是拉丁美洲和中東市場的領導者,在歐洲市場也佔據重要位置。比亞迪( 270.070 , -0.43 , -0.16% )、蔚來等一批中國本土車企已經崛起,試圖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說,這僅僅是個開始。中國的目標是到2030年,海外汽車出口達800萬輛。

“這一趨勢表明,中國已不再是低成本電子設備、家電和聖誕玩具的'世界工廠'。中國企業正通過向競爭激烈、監管嚴格的海外市場提供更複雜、精密的產品,從而向製造業價值鏈上游移動。”文章補充說。

文章稱,中國汽車出口數據的迅猛增長基本沒有引起美國社會的注意。部分原因是這一出口成績主要發生在新冠疫情期間,部分原因是中國汽車海外出口主要集中在歐洲、亞洲和拉丁美洲。

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在2021年中國本土製造汽車的海外出口中,有29.9%流向亞洲地區,14.5%出口至歐盟國家,13.2%出口至歐洲其他地區,21.2%出口至拉丁美洲。

[Image: d675-51c76d37c1dffde3d748cffff2c7cd9f.jpg]

數據還顯示,2021年中國本土製造乘用車的平均出口價格約為13700美元(約合人民幣9.3萬元),約為德國汽車的三分之一,比日本製造的汽車便宜約30%。這意味著中國汽車出口最有可能對更便宜的日本和韓國車型構成威脅,而不是德國品牌汽車。

另據歐盟統計局數據,2021年是中國汽車進軍歐洲的關鍵一年,該年度中國對歐盟的汽車出口激增156%,達到43.5萬輛,其中不少是新能源汽車。

文章最後稱,中國除了證明自己是汽車行業巨頭可靠的製造中心,還積極引領著行業下一個前沿領域:電動汽車。中國強大的本土供應鏈使得在中國製造電動汽車要比在任何地方都更便宜,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基於節能減排的政策也向新能源車企及購買者提供補貼

這些因素一方面吸引了當今市值第一的美國車企特斯拉在上海創建新工廠,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像比亞迪、蔚來和小鵬汽車等“有潛力在全球舞台上大放異彩的(車企中的)佼佼者”。

2023年1月25日,上海,位於臨港的南港碼頭,中遠海運騰飛輪停靠碼頭,近4000輛汽車在船邊整齊排列,工人不斷將車開上滾裝船。

據彭博社26日報導,前世界首富、特斯拉CEO馬斯克近日在一場電話會議中談到特斯拉的最大競爭對手最有可能是一家中國企業。在談到中國車企時,馬斯克表示“他們工作最努力,也工作得最聰明”,他把中國車企描述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企業。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月1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02.1萬輛和2686.4萬輛,同比增長3.4%和2.1%,汽車產銷總量連續14年穩居全球第一。

2022年,新能源汽車持續爆發式增長,產銷分別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市場佔有率達到25.6%,高於上年12.1個百分點。
Reply
太陽能晶片產量佔全球97% 美媒:中國擬限制太陽能晶片技術出口
https://www.hk01.com/article/861089
[Image: j3APPSV7I7o8OrsRE3Uq-b-uFryWNY43qMof6qjK...w1920r16_9]

彭博社報道,中國商務部會同科技部就《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修訂公開徵求意見,把一些生產先進太陽能晶片關鍵生產技術納入限制出口技術項目。

報道指,中國佔全球太陽能晶片產量高達97%。中國正考慮限制技術出口,以便在其他國家努力增強其本土產業實力時,保持中國在太陽能製造領域的主導地位。

Trivium China分析師Cosimo Ries指出,北京和中國太陽能業的市場領先者無疑對美國、歐盟和印度在發展本土太陽能製造業的努力感到憂心,最新的技術出口管制很可能是一種回應。Cosimo Ries認為,「北京希望放慢競爭對手發展自身供應鏈的速度」。

報道指出,限制技術出口仍在公開徵求意見階段,尚未決定。不過,數月之前,美國通過了降低通膨法,其中包含對清潔技術製造業提供補貼,並已激勵一系列新廠建案。

過去十年來,中國業者一直開發尖端技術,以生產更大更薄的晶片,這些晶片在太陽能發電成本降低逾90%方面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Ries表示,如果外國製造商不得不使用較舊的晶片片,會減損生產太陽能板的成本競爭力。

報道提到,太陽能技術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來源,從美國到印度,各國都正試圖發展國內供應鏈,以削弱中國的優勢。
Reply
鼓勵換電動的士 擬建7000充電站
https://www.am730.com.hk/%E6%9C%AC%E5%9C...99/362713?

港府近年致力推廣綠色運輸,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到,政府目標2027年底前有3,000輛電動的士和約700輛電動巴士投入服務,同時為的士業界提供百分百擔保的貸款計劃,鼓勵的士車主將現有的士更換成純電動的士,總擔保額約64億元。政府消息透露,本港目前只有兩輛純電動的士,為配合的士更換計劃,未來3年會在即將或剛竣工的政府建築物,加設約7,000個額外車位充電設施,供所有電動車使用。

政府消息指,之後亦計劃於的士站、小巴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及現有政府建築物,以小型工程形式加裝電動車充電站。當局並計劃在東涌和將軍澳推出「的士充電試驗計劃」,分別於兩地設立7至8支電動的士專用充電器,但暫未有具體選址。

貸款計劃總擔保額達64億元,政府消息指足夠全港18,160部的士換成純電動的士,惟要視乎個別車主意願和營運情況,故未就換車數目訂下目標。Uber歡迎港府提出推動本地電動的士應用的措施,又稱非常樂意與政府探討合作可能性,以協助達致電動車應用目標。

另外,新能源運輸基金會預留2億元,以便今年有序地展開氫燃料電池雙層巴士和重型車輛試驗。政府消息指,計劃有10多部試驗車輛,包括雙層巴士、貨櫃車、垃圾車和旅遊巴等,希望今年首輛氫能雙層巴士能投入服務。
Reply
港大工程團隊研固態電解質 製備安全更高效鋰電池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030...2_001.html
[Image: bkn-20230307010042273-0307_00822_001_03b...0307013311]
圖為液態電解質鋰離子電池(左)與團隊研發的陰離子網絡固態電解質電池(右)的示意圖。(港大提供)

鋰離子電池數十年來一直是最先進的電化學儲能技術,但存在安全,壽命有限以及功率密度不足等問題。基於液態電解質在壽命、可燃性和低離子傳導等的局限,香港大學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的研究人員,開始轉移至研發一系列陰離子網絡固態電解質,期望可提高充電電池的安全水平,讓電池有更高功率密度和更長循環壽命。該研究結果已在《化學工程期刊》發表。

港大指,過去研究證實,固態電解質在新一代電池技術中擁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因其可以在電池中實現無濃度梯度和快速充電、放電的特點,令電池更安全及有更大功率容量。然而,固態電解質在室溫下較低的離子電導率,局限了搭配固態電解質的鋰電池實現大規模商業化生產的可行性。

另外,研究團隊設計的單離子導電聚合物固態電池,能有效提高其陽離子電導率達至少4倍。港大機械工程系申東明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陰離子網狀聚合物,能把通過的陰離子捆綁纏繞在其中,透過調控離子選擇性電解質的鏈段運動能力,讓陽離子更快地通過。申東明補充指,把離子選擇性電解質應用在鋰電池,可以實現快速充電,將來把一輛電動汽車重新充滿電,可能只需喝一杯咖啡的時間,這勢將開啟清潔能源的新時代。

太陽能晶片產量佔全球97% 美媒:中國擬限制太陽能晶片技術出口
https://www.hk01.com/article/861089

彭博社報道,中國商務部會同科技部就《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修訂公開徵求意見,把一些生產先進太陽能晶片關鍵生產技術納入限制出口技術項目。

報道指,中國佔全球太陽能晶片產量高達97%。中國正考慮限制技術出口,以便在其他國家努力增強其本土產業實力時,保持中國在太陽能製造領域的主導地位。

Trivium China分析師Cosimo Ries指出,北京和中國太陽能業的市場領先者無疑對美國、歐盟和印度在發展本土太陽能製造業的努力感到憂心,最新的技術出口管制很可能是一種回應。Cosimo Ries認為,「北京希望放慢競爭對手發展自身供應鏈的速度」。

報道指出,限制技術出口仍在公開徵求意見階段,尚未決定。不過,數月之前,美國通過了降低通膨法,其中包含對清潔技術製造業提供補貼,並已激勵一系列新廠建案。

過去十年來,中國業者一直開發尖端技術,以生產更大更薄的晶片,這些晶片在太陽能發電成本降低逾90%方面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Ries表示,如果外國製造商不得不使用較舊的晶片片,會減損生產太陽能板的成本競爭力。

報道提到,太陽能技術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來源,從美國到印度,各國都正試圖發展國內供應鏈,以削弱中國的優勢。
Reply
美突擊搜查 華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成目標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Reply
中國對鋰電池實行強制產品認證 韓國請求推遲執行
https://www.hk01.com/article/900378

煤氣公司籌備從管網中提取氫氣 促進氫能科技落實使用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30529.htm

中華煤氣籌備從管網中直接提取氫氣,通過遍布全港、總長度達3700公里的地下煤氣管道,為用戶提供氫氣。

煤氣公司在大埔煤氣廠設置的供氫設施,今年3月獲環境及生態局領導的氫能源跨部門工作小組原則上同意進行試驗,目前情況令人滿意。由煤氣公司生產的煤氣,當中一半成份是氫氣,煤氣公司的供氫設施採用「變壓吸附技術」,經接駁煤氣管網後提取煤氣內的氫氣,純度達到99.99%,可提供予氫燃料電池產電。

煤氣公司說,以煤氣管道輸送氫氣毋須進行大規模基建,具成本效益、可避免路面運輸氫氣的潛在風險、節省運輸氫氣的成本、亦大幅減低額外碳排放,只須在客戶端安裝抽氫裝置,即可無間斷獲氫能供應。

公司提到,一直與政府、商業機構、巴士營運商、環保團體等不同持份者密切溝通,進展良好,將於下半年適時公布其他具體方案,促進氫能科技可早日於本港落實使用。

經裝置從管道直接抽氫供應 煤氣公司︰安全高效無需大型基建
https://www.am730.com.hk/%E6%9C%AC%E5%9C...%BA/379720

政府計劃今年進行測試氫能巴士計劃,而香港中華煤氣昨日公布煤氣供氫方案,採取「變壓吸附技術」︰用戶只需加裝抽氫裝置,接駁地下煤氣管道後,便可從管網中直接抽取純度達99.99%氫氣,做到「即開即有」、無間斷供應;在巴士廠或油站加裝「加氫站」設施,便能供應給氫能巴士使用,入氣速度與入油相若。

煤氣公司現時生產的人工煤氣,約50%為氫氣、約30%為甲烷及約20%二氧化碳。位於大埔煤氣廠設置的供氫設施,今年3月獲環境局領導的氫能源跨部門工作小組原則上同意做試驗,目前試驗情況令人滿意。設施用「變壓吸附技術」,可接駁煤氣管網提取煤氣內的氫氣。煤氣公司燃氣生產總經理陳錦添指,該氫氣提取技術屬物理過程,無現場排放,及設敏感的檢測器,即使甲烷氣或氫氣洩漏濃度不足1%,設備仍會偵測得到並自動暫停以保安全;產量方面,每架巴士日用約40至50公斤氫氣,200平方米左右的加氫站每日能供500公斤氫氣。

全港地下煤氣管道總長度已達3,700公里,方案毋須更換管道,免卻做大規模基建,不需利用路面交通工具運送氫氣,既可避免路面運輸氫氣的潛在風險,又節省運輸成本,並大幅減低額外碳排放。煤氣公司工商市務及營業總經理鄭曉光表示,目前正與巴士公司洽談,預計興建每個加氫站需時12至15個月,成本要大約兩千萬元,較建加油站便宜一半;「(行走方面)加氫充滿一架車(約需15分鐘),足夠400公里行走,較入油、油渣不會相差很遠,但如果要用電池充電,至少要花兩小時才能充滿電、行走到400公里。」他認為,氫能長遠或能用於垃圾車、重型車、運輸船等。

研太陽能電池 理大取大突破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news...00176_063/

香港理工大學科研團隊近日在有機太陽能電池(OSC)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在二元OSC的條件下,成功提高功率轉換效率至19.31%,創下紀錄新高,並可提升先進太陽能光伏器件的應用價值,推動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該研究成果已於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通訊》發表。

增OSC效率穩定性

由理大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能源轉換技術講座教授、鍾士元爵士可再生能源教授李剛帶領的研究團隊,發明了一種嶄新的OSC形貌調控技術,採用「1,3,5-三氯苯」 作為有機光伏體異質結「結晶調節劑」來提高OSC的效率和穩定性。研究顯示「結晶調節劑」可達成新穎的非單調的中間態調控策略,以控制體異質結的OSC形貌,優化了非富勒烯受體OSC的結晶動力學過程,有效降低光電轉換能量損失。

李剛表示,過往研究的挑戰源於既有的基準形貌控制方法,會因過度聚集而出現非輻射複合損失,致令開路電壓降低。研究團隊花了約兩年時間發掘出新型「結晶調節劑」,並清晰顯示非單調中間態調控這種新穎策略的科學機理,既能降低非輻射複合損失,也可提高OSC效率。

芬蘭負電價 走出能源荒
https://specialist.hket.com/article/3536...?mtc=20042
Reply
有內地氫能企業冀將產品引入香港 倡港府制定建加氫站等法規
https://news.tvb.com/tc/local/648d8ec776...5%E8%A6%8F

香港正試行幾個氫能項目,內地氫能發展較香港快,有企業期望與香港合作,又建議香港制定相關法規。

內地生產氫能目前主要透過燃料,或太陽能、風電經水電解後產生。今屆上交會設有能源低碳技術展區,展示氫能等領域的零碳新技術。

這兩架氫能重型車時速可達89公里,續航力達300多公里。而這間安徽氫能電池公司的電池系統續航力達到約400公里,能應用在汽車、船舶等,現時正在香港做研究,希望日後將氫能電池引入香港。

氫能科技公司營銷中心副總經理張健指出:「氫能在安全上已得到充分驗證,是非常安全的一種能源,因為它的化學原理,它的屬性非常輕、非常容易逃逸的氣體,並且它燃燒爆炸條件也比較苛刻,而且不管是加氫站、車輛都有非常嚴格的,分等級的這種安全防護措施。」

他建議香港可參考內地準則,盡快訂立建站標準及電池標準等法規。

另一間參展的佛山燃料公司,擁有全國首座製氫加氫加氣一體化站,每日可以為130輛車加氫,公司期望同香港合作。

佛山燃料公司市場開發經理歐詩華指出:「(香港)地方小或佔比小,建議做『子站』,我們叫『子站』,是管束車到站內提取(氫能),管束車通過加注給巴士內,只可抽取三分之二的氣,可能有三分之一餘氣在氣罐中,需要更大機器才能排空,但不具備經濟性。」

中國去年亦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提到2025年氫能車目標達五萬輛,可再生能源製氫量達到一年10至20萬噸。

寧夏新能源發電量今年首超越傳統燃煤火力發電 輸往華東及華中等地
https://news.tvb.com/tc/greaterchina/649...9%E5%9C%B0

內地近年積極發展新能源,其中寧夏的新能源發電量今年首度超越傳統燃煤火力發電,並輸電到華東、華中等地。

西北部地區過去給人遍地荒漠、人跡罕至的印象,近年逐漸改變。寧夏近年開發沙漠旅遊,有圖書館、酒店,還有遊覽用的越野車,而沙漠這片「藍海」,為區內提供能源。

寧夏去年起在滕格里沙漠展開大型光伏項目,在9萬畝沙漠中鋪設,十萬塊太陽能板,連同區內風力發電,寧夏新能源目前年發電量達到489.5億千瓦時,超過傳統燃煤火力發電,每年減少碳排放466萬噸。

滕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電氣經理馬兆明指出:「整個光伏產區都是智能運營的,包括訓練機器人、巡檢無人機,都是配備智能程式、智能硬件的。目前我們整個項目生產運營的管理人員只有八個人。」

太陽能板也為當地推動沙漠綠化,提供新答案。

寧夏治沙專家唐希明表示:「我們持續不斷在創新,現在通過實驗以後,這些光伏板要調到,(離地)一米五到兩米以上。這樣風沙直接從下面過去,不會再把我們治理的沙,隨時再發生荒漠化。」

專家稱經過多年試驗發現在麥草方格內種植這款檸草,存活率最高、符合成本效益,也有助減少沙塵暴。

寧夏綠色能源,輸往華中,華東、西南等地,當局目標是「十四五」期間,內供及外送電量實現「兩個一千億」千瓦時目標,即區內售電量一千億千瓦時,外送電量一千億千瓦時,除了帶動上下游製造業發展,亦改善全國能源及資源分配。

福特獲美政府貸款720億建電池廠 對抗中國電動車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5%E8%BB%8A

美國政府宣布向福特汽車(Ford)提供92億美元(720億港元)貸款打造3座電池廠,全力迎戰中國電動車競爭。這是金融危機過後美國政府向汽車製造商發放的最大筆款項。

美國能源部宣布向BlueOval SK,即福特汽車和韓國電池製造商SK On的合資企業,提供一筆92億美元貸款。這筆資金將用於興建「3座電池廠」,推動福特電動車發展、擴大美國國內製造產能。

BlueOval SK計畫興建3座電池廠
綜合傳媒報導,這筆貸款是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向汽車製造商發放的最大單筆投資款項,象徵美國欲降低對中國在電動車電池和關鍵組件的依賴。

福特汽車執行董事長比爾福特(Bill Ford)日前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指出中國電動車發展快速且大規模出口;他表示:「我們必須先做好準備,而且我們正在準備中。」外界解讀,美國尚未做好競爭準備。

美國能源部貸款計畫辦公室(Loan Programs Office)主任夏哈(Jigar Shah)說,此計畫目標主要並非在創新,「而是讓更多供應鏈生產回歸美國」。

美國能源部:讓更多供應鏈生產回歸美國
去年成立的BlueOval SK,將於肯塔基州和田納西州各興建2座和1座電池廠,帶動電動車製造,預計此項計畫,將為兩州創造5000個就業機會,電池廠營運之後,將僱用7500名員工。電池廠將於2025年開始生產。

根據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公布的減碳目標,2030年前,美國銷售的汽車當中,半數必須為零排放汽車。美國亦透過「降低通脹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發展乾淨能源,目前已經宣布超過100項的電動車和電池生產計畫,總投資達2000億美元。

福特:料2023年電動車生產量達200萬輛
隨着美中關係緊張加劇,美國正積極擴張關鍵產業製造產能,雖然兩黨在綠能政策上意見分歧,但在對抗中國方面都展現支持態度。

福特預期,到2026年時,能達到200萬輛電動車生產量,相比去年生產的13萬2000輛,產能將大幅增長。此外,福特也傳出將啟動新一輪裁員來降低營運成本;華爾街日報(WSJ)指出,福特將於下周宣布消息,目前不清楚裁員規模。

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風機福建開始組裝 需百米高空精準對接
https://news.tvb.com/tc/greaterchina/649...D%E6%8E%A5

全球第一台16兆瓦的海上風機近日在福建平潭開始組裝。投入運作後,足夠3萬多個三人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周二上午完成吊裝第一支葉片。這片風機葉片長123米,工作人員需要將它吊起至166米高空再安裝,之後會再安裝第二及第三支葉片。

金風科技海工及運維技術工程師張貴楊稱:「這次吊裝的難度是非常大,首先葉片長度非常長,其次葉片吊裝高度非常高,還有葉片的螺栓數量非常多,有176個螺栓,這些都需要在百米的高空進行精準的對接。」

這台16兆瓦風機位於福建沿海、離岸約35公里的海面,是目前世界上已投入安裝的最大風機,它的核心關鍵零件已實現全部國產化。為了令這台風機能夠穩站在海裡,需要在水深40米左右的海床上,固定好風機的基礎。

央視報道,這台海上風電機組建成後,掃風面積相當於七個標準足球場,每轉動一圈的發電量,相當於一個三人家庭一周的用電量,每年平均可生產6,600萬度清潔電能,滿足3.6萬個三人家庭一年的正常用電。

[ 本帖最後由 大咸濕 於 2023-6-28 14:59 編輯 ]
Reply
美國研發永久電池 壽命最少 30 年、不會爆炸起火
https://www.msn.com/zh-hk/lifestyle/gadg...f309&ei=11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連汽車也轉為電動,現代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電池。鋰電池可以算是近年推動純電動車及其他電子產品發展的關鍵。雖然如此,現時的鋰電池存在壽命衰退、有安全隱憂、成本高的問題。美國有一間初創公司表示他們研發出永久性電子技術,號稱電池壽命最少有 30 年,而且安全性更高

研發「永久性電池」的公司名為 EnerVenue,是一間位於美國三藩市的儲能技術公司。他們表示研發了一種能夠完美解決現有電池缺點的新電池--這款新研發的電池充電循環高達 3 萬次,是一般鉛酸電池的 100 倍以上;而目前三元鋰電池循環次數僅有 800 至 1,000 次,碳酸鋰電池也只有 2,000 次。假設每天充放電循環 3 次,普通的鋰電池最多僅能用 5 年,但 EnerVenue 公司研發的電池最少能夠用 30 年。如果每日充放電循環更少,電池壽命甚至可高達 50 年,堪稱「永久性電池」。

除了電池壽命大幅延長外,這種電池亦具有極高安全性。EnerVenue 聲稱這款新研發的電池已通過美國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安全測試,沒有出現起火、爆炸、釋放有毒氣體等情況,與傳統鋰電池相比非常安全。

EnerVenue 研發的新電池之適應性亦遠超傳統鋰電池。據報這種電池支援快、慢充電模式,同時亦可應用於各種惡劣環境,基本上不需要維修。除此之外更非常環保,基本上能夠完全回收。

EnerVenue 使用的技術其實並非新概念,本質上仍是鎳氫電池,這種技術業界經已沿用了 50 多年,但以往主要用於太空科技,例如衛星及國際太空站的電池也採用了這種技術這種技術之所以未能普及是因為製造鎳氫電池需要用到貴金屬鉑,成本太高,而且製作難度甚高,難以在消費級市場普及。EnerVenue 是次發布重點主要是其大幅降低了大規模製作的成本,未來有望應用至消費級產品上,實際上產品距離大規模量產仍有很大距離

美國國家點火設施再次實現核融合能量淨輸出
https://hk.news.yahoo.com/scientists-hav...58362.html
預估比去年 12 月產出的能量更高。

[Image: 678db570-35bf-11ee-bf5d-4edfdea78dbe]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實驗核融合的國家點火設施(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NIF)在 7 月 30 日又再次實現了核融合能量淨輸出,為去年 12 月以來第二次跨過這個門檻。在去年 12 月的實驗中,NIF 的鐳射系統一共灌注了 205 萬焦耳的能量到目標的燃料丸上,而燃料丸在經過核融合後,共輸出 315 萬焦耳的能量,也就是說有 110 萬焦耳的淨輸出。而此次的實驗確切的能量輸出數據科學家還在計算中,但初步判斷是要更高於 12 月的實驗。

目前主流的核融合思路有兩種。一個是以圍成甜甜圈型的強磁鐵,將核融合的電漿燃料限制在中間,以強大的磁場壓縮燃料產生核融合;而另一個則是像 NIF 這樣,以多束高能鐳射由四面八方同步轟擊一個球型的燃料丸,利用轟擊時的高熱形成壓縮式的震波,讓燃料丸內部達到核融合所需的高溫與高密度。

採用雷射束轟擊方式的核反應爐中,NIF 是最大,也最先進的一個,同時也是世界上首個達成淨能量輸出的核融合設施。不過,所謂的「達成淨能量輸出」是充滿著但書的 —— 最主要的,是這裡只談轟擊燃料丸的鐳射能量,與燃料丸釋放出的能量,但並不是全系統的能量。NIF 從外部輸入電源後,無論是進入鐳射系統,鐳射光頻率的轉換,設施內的光衰減,各種組建吸收掉的能量等,都會讓能量有所損失。因此輸入的能量足有 90% 以上都被浪費在了鐳射轉化的過程中,換言之,就是燃料丸輸出的能量還要提升到目前的 10 倍以上,才是全系統有能量產出。

另一邊,甜甜圈式的核融合實驗爐中,目前歐洲在建的 ITER 預計 2025 年完工,科學家大多期望 ITER 也能達到和 NIF 相同的能量淨輸出。如果 ITER 也能達標的話,那接下來兩種核融合技術又都再次來到了相同的起跑線,接下來就看誰能達成總體系統的淨能量輸出,並且開始朝著商用化前進了。

NIF 二度實現核融合能量淨輸出,意味著科學家對於能量淨輸出所需的條件,特別是燃燒室的設計,應該已經有了不錯的把握,也證實了第一次的成功並不全是偶然。不過,由 NIF 終究是個實驗設施,要進步到商轉,不知道還要等多少年啊。
預估比去年 12 月產出的能量更高。

[ 本帖最後由 大黃蜂 於 2023-8-8 02:17 編輯 ]
Reply
中國太陽能零件生產成本降42% 歐美國家已無力與中國競爭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4%B8...37873.html

在中國將太陽能零件生產成本降低 42% 至 0.15 美元 / 瓦後,美國和歐洲已無力與中國競爭,伍德麥肯茲咨詢公司表示,中國製造商享有巨大成本優勢。

據德國之聲電台網站周日(7 日)報導,伍德麥肯茲副總裁史蒂文 · 內爾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太陽能零件製造商。2023 年 12 月統計的太陽能模組價格(單位:美元 / 瓦)顯示,中國 0.15 美元的生產成本遠低於印度(0.22 美元)、歐洲(0.30 美元)及美國(0.40 美元)。」

內爾說,中國擁有巨大成本優勢,中國的競爭對手不太可能在成本上取勝,中國已經打贏綠色科技產能競賽。

「一項美國和中國光電產業的研究顯示,中國在太陽能電池板製造領域的主導地位,不僅僅是因為廉價勞動力和政府支持,這還是由中國龐大製造業規模和由此產生的供應鏈優勢驅動。」內爾說。

2023 年中國國內新增太陽能裝機容量幾乎是美國和歐盟總和的兩倍。中國是全球太陽能零件生產大國,目前擁有全球 80% 的製造能力。

據伍德麥肯茲的預測,到 2050 年可再生能源發電佔全球電力供應的比率將達到 50% 以上。
中國好呻吟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