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美俄軍事 US army Vs Russian army
#41
紐時:美國在俄羅斯電網中植入「進攻性」的惡意軟體
https://hk.news.yahoo.com/%E7%B4%90%E6%9...00731.html

特朗普:紐時報道美軍入侵俄電網罔顧後果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941&refer=

據報美國加強入侵俄羅斯電網系統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463270.htm

回應中期選舉遭干擾
網軍植惡意程式
美隨時攻俄電網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7/20705901
Reply
#42
網絡襲擊代替開戰
特朗普密令報復 癱瘓伊朗導彈系統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4/20711631
Reply
#43
【中美角力】美新防長:中俄想取代美國 將加強與盟友合作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411534/%...?mtc=30035

美國國防部7月25日舉行儀式,歡迎新任國防部長埃斯珀(Mark Esper)。埃斯珀發言表示,大國競爭再次出現,中國與俄羅斯尋求取代美國,以改變權力平衡,並稱美國會增強軍力,同時加強與盟友的聯繫,以及招攬新盟友。

他在發言中又強調,由於全球安全環境已日益複雜,幾十年來維持和平與繁榮的自由開放秩序受到壓力,因此美方的盟友必須更公平分擔責任。

事實上,埃斯珀屬於「對華鷹派」,長期敦促美國政府對華採取強硬立場。埃斯珀日前獲提名後出席美參議院聽證會,表示美國過去錯誤估計中國的民主發展,因此要改變做法,又指出中國是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不小心提防或變成敵對。

他4月接受路透社訪問時也稱,「我們現在認識到與中國處於戰略競爭關係,已經有些遲」;「中國的問題、中美的競爭、中國的能力,對我來説已經不是新議題;我目睹這種演變已經超過20年。」

他亦認為相比於中國與俄羅斯,美國已經失去了軍事優勢。埃斯珀5月出席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的會議時指出,「中國與俄羅斯多年致力於加速軍事現代化進程。雖然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在軍事上保持無可比擬的優勢,但目前這種差距已經縮小」。

特朗普:埃斯珀會令美國人感自豪

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以及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25日均出席歡迎儀式。特朗普表示:「我對埃斯珀非常瞭解,他會令所有美國人都感到自豪」;並稱「沒有人可以抵禦美國強大的海陸空三軍、海岸防衞以及海軍陸戰隊」。
Reply
#44
美防長: 擺脫INF箝制 美可全力研發中程飛彈抗俄
https://hk.news.yahoo.com/%E7%BE%8E%E9%9...08559.html
Reply
#45
中國同俄羅斯關係密切被看作「全球威脅」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7075333
中俄關係對美國構成越來越大的國家安全威脅,因為中國和俄羅斯者兩個國家都在謀求破壞民主制度,建立軍事優勢。華盛頓的情報機構直言不諱地發出這個警告,美國正面對北京和莫斯科越來越咄咄逼人的策略,他們正在盜竊美國技術,而且試圖影響美國選舉。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丹•科茨(Dan Coats)和包括中情局局長吉娜·哈斯佩爾(Gina Haspel)在內的美國六大主要情報機構的負責人參加了美國國會參議院情報特別委員會舉行聽證會,討論了美國目前面對的各種世界威脅。

中國和俄羅斯關係

丹•科茨(Dan Coats)在提交美國情報界年度世界威脅評估報告時說,中國和俄羅斯增強了合作,他們的關係達到了1950年代中期,也就是冷戰高峰期以來的最好水平 。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說,21世紀將由"技術和軍事優勢的競賽"決定,而北京和莫斯科正在這場競賽中投入巨資。
◾華為爭端:意識形態對抗到高科技的「新冷戰」
◾華為受西方抵制後 微信也受到安全專家關注
◾被華為被視作中國崛起縮影 任正非之女被捕激怒北京

他的報告說,中國和俄羅斯尋求在地區和全球施加更大的影響,美國及其西方盟國的關係已經被削弱,美國的一些盟國和伙伴看到美國改變安全和貿易的政策,因他們正在尋求疏遠華盛頓的政策。

科技方面的中國威脅

就在美國情報部門評估報告發出前一天,美國對中國的電訊巨頭華為做出多項盜竊貿易機密的指控。丹•科茨警告說,中國利用國有公司進行間諜活動,中國"對我們的核心軍事和基礎設施系統"產生越來越嚴重的威脅。

美國參院的聽證會討論也涉及華為的問題。有參議員認為,華為是一家實際上由中國政府控制,而且發揮某些政府功能的大型企業,市場經濟國家不應該容忍華為這種做法。

美國參院情報特別委員會副主席馬克·瓦納也強調了科技方面來自中國的威脅。他說本來美國認為市場經濟改革會促成中國進步,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的積極力量,但從最近幾年的觀察,中國正向另一個方向發展。
◾冷戰回聲:科技諜報、經濟戰與蘇聯解體
◾「嫦娥四號」登月:崛起大國雄心與地緣政治含義
◾未來戰爭(下):保持軍事優勢 美國如何抵消中俄

破壞西方民主制度

《澳大利亞人報》駐華盛頓記者斯圖爾特(Cameron Stewart) 報道,美國機構還提出警告說,中國通過軍事冒險和網絡戰爭,包括恐嚇澳大利亞後院的太平洋島國,正致力於破壞西方民主制度。

報道引述丹•科茨說,北京正在利用政府所有機構爭奪有爭議領土,爭取對中國有利的全球看法,干擾西方選舉,從美國及其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盟國盜竊經濟,軍事和技術秘密。

丹•科茨說,中國加大努力尋求利用「美國社會的開放性」實現自己的目的,破壞民主,影響美國政策。他還說,習近平治下的中國更加專制,中國領導人試圖在全球擴大其經濟,政治和軍事影響,降低美國的影響力。

丹•科茨還對中國軍力增強發出警告。他說中國為了申索利益正在整頓解放軍,特別是在南海有爭議島嶼加強了部署。中國在南沙群島建造軍民兩用設施加強了對地區的控制,削弱了美國在那裏的影響力。

丹•科茨和包括中情局局長吉娜·哈斯佩爾(Gina Haspel)在內的多個情報機構的負責人向美國總統特朗普提交了對朝鮮和伊斯蘭國的評估。他認為朝鮮不可能棄核,伊斯蘭國也沒有像特朗普所說的那樣被擊敗。


英倫熱議:俄羅斯"神秘"衛星令美國緊張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5211036

美國的「噩夢」:中俄戰略轟炸機聯合巡航挑戰印太秩序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Bisapi%5D

俄中軍事聯手令解放軍獲益 分析稱將降低武統台灣的門檻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5Bisapi%5D

美前議長分析中俄結盟:假如明天北京攻台
https://yahoo-news.com.hk/BBCChineseNews...oo&ref=yfp

報告:若中國或俄羅斯發動太空珍珠港式突襲 美國及盟友將癱瘓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5Bisapi%5D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周四(8月15日)公布報告警告說,如果中國或俄羅斯在太空發動珍珠港式的突襲,會令美國及其盟友喪失偵察能力,進而使地面軍事能力癱瘓。

澳大利亞《廣告報》報道說,在太空這個新的戰爭領域,西方的敵人能夠讓他們的軍隊「聽不到,變遲鈍和看不見」。報道描述了真發生「星球大戰」時的可怕前景——互聯網停頓,影視網站停止,GPS定位失靈,自動提款機不工作,金融市場崩潰。

中國和俄羅斯被指發展武器 加大外空戰爭風險
嫦娥登月:「中國邁出太空軍事化第一步」?
太空軍事化?俄羅斯"神秘"衛星令美國緊張
太空戰會導致電話不響,燈光熄滅,軍艦駛去導航能力,無法監視敵人,聯絡通訊手段失靈。報道說,題為「澳大利亞國防力量和太空競爭」的報告通過描述一旦中國和俄羅斯決定打太空戰,會出現什麼形勢,對澳大利亞政府提出警示。

對衛星「軟殺傷」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的防務分析專家警告,太空被武器化,如果敵方決定攻擊衛星,澳大利亞的防衛能力會受到破壞。防務分析人員戴維斯警告說,在常規戰爭開始前或開始時,敵方可能針對我們的太空裝置發動攻擊 。

從地面或空中發射的反衛星武器能夠摧毀衛星。一枚導彈只能擊穿一個衛星。但存在「軟殺傷」的可能性,「即通過高科技手段,諸如干擾和欺騙擾亂,激光,甚至黑客攻擊擾亂衛星的上行和下行。」

讓衛星失效的手段很多,比如阻擋信息流通,或輸入虛假信息,干擾或致盲衛星,或者發動黑客攻擊。

因為軍艦和潛艇都依賴GPS定位導航,因此太空戰的威脅很大。澳洲媒體報道說,現在的海軍軍官正在學習如何利用星星導航,或利用諸如六分儀這樣的老式航海儀器,以防萬一。如果在大西洋中間的時候通訊癱瘓了,就只能依賴觀察星星導航了。

「凱斯勒現象」
報道指出,如果空間戰開始,我們的衛星聯繫會中斷,軍隊可能喪失逼近偵查敵軍的能力。如果空間軌道發生混戰,衛星被摧毀,就可能產生更大的問題。軌道上高速飛行的碎片彼此撞擊,產生更多更小的碎片。

專家警告那樣就會產生所謂的凱斯勒現象(Kessler Syndrome),即在近地軌道的碎片密度增加,而且彼此碰撞後產生更多碎片,這個不斷撞擊的過程導致地球被一層密集的太空垃圾覆蓋。

澳洲媒體報道說,凱斯勒現象已經並非完全是猜測。2016年的澳洲國防白皮書認定凱斯勒現象已經成為嚴重的風險。

美國媒體曾指2013年撞擊損壞俄羅斯科研衛星的碎片來自2007年中國進行反衛星武器試驗造成的碎片。不過後來美國軍方做出澄清,否認了報道的說法。

「太空珍珠港」
戴維斯博士說,雖然太空像海洋和網絡空間一樣是全球的「公地」,但太空並不是能免受地緣政治對抗和衝突影響的平靜避風港。他認為「太空自從1960年代初太空時代開始以來就被軍事化了,衛星被用來為地面軍事行動提供廣泛的支持,如核指揮和控制。」

他在報告中引用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家的話:「對中國來說,太空被認定為新的重心,誰能主宰軍事化的太空,誰就是戰場的主宰;誰有太空優勢,誰就有先發制人的能力。」

登月探測器「嫦娥四號」嘗試人類首訪月球背面
中國探月新一步:「鵲橋」搭通月球背面
資深宇航員炮轟NASA:載人登陸火星「愚蠢」
他們登月所見的荒涼、瑰麗和壯觀景象
報告還說,「中國正在發展提前或在戰爭初期迅速攻擊美國和盟國(包括澳大利亞)關鍵太空設施的能力,這已經構成類似'太空珍珠港事件'的風險,讓美國及其盟友變聾,失去知覺,變瞎。」

美國負責軍備控制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波布萊特指責莫斯科和北京試圖搞太空軍事化。今年3月她在日內瓦會談中說,俄羅斯「已經炫耀開發和製造了廣泛系列的太空攻擊能力」,指責俄羅斯正研發能夠致盲或損壞衛星的激光武器。

今年初中國探測器登陸月球背面,被許多西方評論說成是中國地緣政治雄心在太空的表現。美國官員指責俄羅斯和中國正努力研發反衛星武器和激光武器。與此同時,中國和俄羅斯也指責美國挑起新太空軍備競賽,破壞全球戰略穩定。
Reply
#46
人工智能,精確彈藥,無人機群 -- 未來戰爭(上)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6213164
100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戰爭對歐洲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壞,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一戰帶來了深重災難,但也是使用革命性武器的一場戰爭。

現在軍事技術也取得變革性進展,加上國際地緣政治變化,令人更關注新科技對未來戰爭形式的影響以及將如何改變世界格局。

中國軍事技術發展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19大上強調把中國建成科技強國。他還呼籲在人工智能和量子科學方面取得突破。戰略技術已經成為中國提高國家經濟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周三(11月14日)美中經濟安全委員會提交國會的報告指出,中國在習近平領導下加速了軍事現代化,「美國的長期軍事優勢已經減弱」。報告說,中國在「第二島鏈」已經在陸海空和信息站領域內有能力同美軍對抗。所謂第二島鏈就是美國沿小笠原群島,日本火山島,馬里亞納群島和帕勞建立的戰略防禦。

未來戰爭(下):保持軍事優勢 美國如何抵消中俄
無人機改變未來戰爭:中國大力投入新武器
再談修昔底德陷阱:中美較量 必有一戰?
最近加拿大情報機構發佈報告也說,中國正努力研發新一代軍事技術,要超越美國軍事技術,在未來戰爭中佔據有利地位。中國的策略包括吸收西方技術,強調技術創新,在人工智能領域突破,發展無人武器系統以及定向能源武器等。

後工業化戰爭
19世紀末,英國科幻小說家HG威爾斯在《世界大戰》一書中就描述過技術先進的火星人使用類似激光的武器,以及一種黑色毒氣攻擊地球人。20年後歐洲大戰爆發,交戰方開始使用毒氣。小說中描繪的總體戰概念,即沒有道德限制,不加區分地摧毀各種基礎設施,在一戰中也成為現實。

一戰雖然延續使用過去的騎兵,但戰場上出現了彈帶供彈的機關槍,後膛炮。發達的鐵路運輸把大量軍隊運到前線,並向部隊提供大量作戰物資。《每日電訊報》報道說,在一戰中工業革命的機械能力將工廠生產同殺戮緊密地聯繫起來。

100年前的大戰湧現出坦克,空軍,毒氣,令戰爭進入革命的門檻。《每日電訊報》報道認為,現在世界同樣面臨新的科技革命,新技術在全球分為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樣人類面對湧現出的革命性新技術,諸如人工智能和基因武器,其中任何一種新科技都可能改變現有的力量平衡。

100年後,激光武器已經成為現實,飛機和導彈已經從超音速進入超高音速時代。下一個世紀中的戰爭將如何進行,戰場上用什麼武器,由人還是機器人作戰,戰場在哪裏?高科技會讓未來戰爭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更血腥嗎?

無人機和集群
2016年美國國防部進行了一次空前的演習。3架超級大黃蜂F/A-18戰機在加利福尼亞上空投擲了103個 Perdix微型無人機。這些無人機作為一個集群協作,共同進行決策,改變編隊飛行,甚至能自我修復。

北京閲兵:"航母殺手"東風-21D導彈首現身
「中美必有一戰」:"修昔底德陷阱" 之誤
中情局局長:美國最大威脅來自中國而非俄國
這種無人機群能夠進行偵查和刺殺任務。能長時間滯空的飛機空投這種無人機,加上隱形技術,這是一種潛力不斷提升的新型武器。無人機單個行動,或組成集群協調攻擊,為20世紀的作戰原則帶來巨大挑戰。

例如航空母艦和航母艦隊一直是投送力量的主要手段。但是倫敦國王大學安全學院的專家佩恩(Kenneth Payne)說,航母是移動緩慢的大型作戰平台,雖然航母具有自衛能力,但是試想航母面對一萬個快速移動的自殺攻擊無人機能如何應付?這些無人機可以集中力量迅速攻擊,也可以分散單個行動。

陸地上俄羅斯開發出無人駕駛坦克,最近已經在敘利亞戰場上部署過。

中國和俄羅斯研發海底艦船,俄羅斯研發了核攻擊無人潛艇(Kanyon)。針對這種新威脅,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 (Darpa)研發「海洋獵人」系統,通過部署廉價的,組成網絡的艦隊跟蹤敵方潛艇。

這些變化不僅是技術上的進步,而且還具有諸如降低費用以及延長部署時間等尋常意義。《每日電訊報》報道說,一艘驅逐艦部署一天需要美國海軍付出70萬美元,而能夠在海上逗留數月的「海洋獵人」系統部署一天只需兩萬美元。

無人機為攻擊帶來革命性變化,當然也促進了針對新攻擊如何防禦的研究。

傳感器,制導武器

目前發生的軍事變革中可能最重大的不是關於槍炮子彈的變化,而是信息方面的變化。

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的保羅·沙雷(Paul Scharre)是《自主武器和未來戰爭 》的作者,他曾在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擔任特別行動官。沙雷認為在新世紀裏,指揮官擁有海量信息,他們為信息而戰。

傳感器帶來了信息革命。過去比較笨重昂貴的傳感器,現在都小巧廉價,可以安裝到幾乎所有東西上面,諸如士兵的皮膚,飛行的無人機等等。傳感器帶來實時數據,指揮官能瞬息更新對敵人狀態的了解。

傳感器讓軍人隨時掌握各處的裝備和彈藥狀態,以及作戰環境中軍人面臨的危險。最近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附近模擬戰場上舉行了一次為期三周的演習,其中就測試了一種英國技術,即「通過一體化電子網絡技術用於保護裝備的傳感器」(Sapient)。

傳感器甚至可以使用到每個單個的彈藥上面,這種彈藥能給狙擊射擊帶來巨大變化。目前的狙擊手已經能夠在3-4千米外的距離射殺目標。

傳感器和精確子彈可能在中期未來的戰場上實現人和機器併肩戰鬥的情況。雖然電影《終結者》那種科幻場面不大可能出現,但是那時候的士兵可能會裝備動力外骨骼,頭部顯示裝置。這種士兵將更強有力,速度更快,借助網絡技術能更迅速地分析戰場並作出判斷。

地面戰場革命
2,500年前的希臘神話中有個青銅製成的機械巨人武士塔羅斯(Talos)在保護克里特島。現在Talos是「戰術攻擊輕型操作者裝具」的英文縮寫 ,這是一種帶動力的外骨骼裝置,美軍希望特種部隊使用這種裝置突襲時能防彈,還能在行動中提高他們的平衡,力量以及經速度。

《每日電訊報》報道說,上述裝置在研發中遇到許多問題,但是研發方向是清晰的。

這種外骨骼裝置提供動力,還有信息處理能力,通過傳感器檢測軍人主要髒器的狀況。美國洛克希德馬丁製造的Onyx外骨骼裝置是綁在戰士的腿上,使他們能夠負帶更重的裝備,走更遠的路。

據《每日電訊報》報道,英國國防部數據顯示「2017年12月1日測得,英國部隊19.8%的官兵體能狀況下降。數據中身體受傷最多表現為肌肉骨骼受傷和紊亂」。

2018年10月英國國防部的「防務和安全加速器(DASA)」呼籲承包商投標,提供「有效防止,治療軍隊中受傷人員的科技手段。我們期望有新方法能夠為身體受傷提供早期預警或預防,特別是使用時用耐久技術實現這個目的」。

身體防護技術在很多年中一直沒有劇烈變革,但也一直在取得進展。新的研究利用遇到衝擊能夠瞬間便硬的液體,這種技術不僅能吸收子彈的衝擊力,還吸收爆炸的震波。

這些新技術讓未來的步兵戰士更加強壯有力,行動更迅速,能掌握更多信息,得到更多防護。動力外骨骼,裝甲,增強現實技術將帶來新的步兵革命。

地緣政治變化令許多人擔心下一次世界大戰來臨,技術進步或許能讓將來的戰爭速戰速決。下期我們接著談更高速度的新戰爭技術,以及太空和網絡等新戰場如何影響未來衝突。

中國俄羅斯軍事科技發展,美國如何保持軍事優勢 -- 未來戰爭(下)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6348727
工業革命後,英軍還在投資鼓勵發明改進騎兵馬鐙,但隨後戰爭技術卻走向機械化,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第一場工業化的戰爭。一戰100年後,信息技術,自動化,太空技術已經進入了軍事領域,但我們能瞥見未來戰爭的端倪嗎?

美國戰後一直執行所謂"抵消戰略"(Offset Strategy),即憑借技術取得對敵手的壓倒性優勢。第一輪抵消戰略是圍繞擁有核武器進行。第二輪是制導武器和隱形技術。現在五角大樓正在實行第三輪抵消戰略。

英國皇家聯合研究所的報告說,美國軍方目前的抵消戰略側重發展有關機器人,自主操作系統,先進製造和微型化等技術,以繼續保持美國軍事優勢。

但是美國國防戰略委員會提交分析報告說,數十年來美國依靠無與倫比的軍事優勢在全球發揮作用,但是這種優勢在許多重要領域已經被削弱。BBC安全防務記者馬庫斯(Jonathan Marcus)報道說,俄羅斯和中國都在傾國力努力抵消美國的軍事技術優勢。

未來戰爭(上):由爆炸威力轉向細膩敏感
無人機改變未來戰爭:中國大力投入新武器
再談修昔底德陷阱:中美較量 必有一戰?
近年來媒體不斷出現關於中國在超高音速武器,電磁武器,反衛星武器和網絡戰等方面的報道。彭博社評論員馬克(Marc Champion)5月報道特別指出,中國航天業技術進步迅猛,特別是機載空對空導彈系統,給西方國家空軍和全球軍火貿易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倫敦國際戰略問題研究所的太空軍事高級研究員巴里(Douglas Barrie)說,美國空軍在1980年代前在「空中隨心所欲,不用擔心對手的挑戰,但是現在中國取得的成就改變了這一切」。

隱身飛機
在最近數十年來的在提升戰鬥機飛行速度,諸如改善噴氣發動機方面的進展一直比較遲緩。因此《每日電訊報》的報道指出,戰鬥機技術創新轉向機動性和隱身性能。中國在2007年開始研發第五代隱形戰機殲-20,去年已經開始裝備部隊服役。

《每日電訊報》報道說,在制導武器技術進步,特別是"發射後不管"(Fire-and-forget)鎖定目標系統改善後,飛機的機動性和隱身性能就變得至關重要。

北京閲兵:"航母殺手"東風-21D導彈首現身
中情局局長:美國最大威脅來自中國而非俄國
不過設計人員還是沒有忽視靠提高速度取得決定性優勢的考慮。追求能以數倍音速飛行的超高音速飛機和武器成為研發焦點。最有名的此類飛行器就是美國國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2007年提出的新型戰略隱身飛機SR-72,其前身SR-71是3倍音速的遠程戰略偵察機「黑鳥」。

有傳聞說已經存在SR-72樣機,據說其速度能夠達到音速的6倍,即每小時7344公里。這種飛機結合使用了傳統的渦輪發動機同衝壓式噴氣發動機相結合,依靠通過發動機的超高速氣流實現超高速飛行。

超高音速
超高音速武器的應用前景受到各國軍事決策者的重視,最明顯的原因是大幅度提升速度能夠令他們取得對潛在敵手的優勢。

據《每日電訊報》報道,美國國防部主管研究與工程的副部長格里芬(Michael Griffin) 今年早些時候說,中國特別重視高超音速武器,他們已經進行過的超高音速試驗的次數是美國試驗次數的20倍。這種武器具有顯而易見的優勢,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歐漢龍(Michael O'Hanlon)發表文章說,超高音速技術「能在不到一小時內擊中全球任何目標」。

中國在2014年首次秘密測試了一種高超音速武器,美國軍方稱之為WU-14高超音速飛行器。後來中國官方證實了這個消息。《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甚至說,分析家認為中國的高超音速武器已經進入了實戰部署階段。

電磁炮,激光
軍事科技不僅在突破現有的空中速度極限,電磁軌道炮技術也在提高炮彈速度。今年早些時候流傳出的照片顯示,中國一艘軍艦似乎在甲板上安裝了一門電磁炮。俄羅斯媒體在8月曾經報道說,中國正在加緊進行電磁炮測試,試圖在2030年追上美國和俄羅斯。

電磁炮通過強大電流將彈頭速度提升到7倍於音速的速度,即每小時8575公里的速度。如此高速對材料的要求極高,因此雖然這種技術已經存在了數十年,但一直沒有在常規軍事平台上發揮作用。

美國軍艦已經使用激光。激光不僅能夠很精確地瞄凖,而且能夠調節產生致命效果和不致命效果,因此在執法和巡邏中具有很大使用價值。

英國國防部也宣佈進行一個研究項目,探索激光系統的潛能。《每日電訊報》報道,英國國防部說,「(用激光)輔助或取代現有的武器系統…包圍我們的海軍和陸軍;例如幫助艦艇防禦導彈威脅,幫助士兵免受迫擊炮攻擊。」

國防部負責英軍研究工作的首席科學顧問柯勒爾頓(Simon Cholerton)說,激光項目是個能產生「驚奇效果」的研究。其中的問題在於能量。激光需要很多能量。但是好處顯而易見,即精確和可控性。

洋底,太空
潛艇因為具有第二地打擊能力而能繼續發揮重要的核威懾作用。《每日電訊報》報道說,大洋深處還是隱藏和部署新型武器的場所,即被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稱作「深海浮沉有效載荷」UFP(Upward Falling Payloads)的武器和裝備。這時隱蔽部署在大洋底的武器和通訊系統,可以潛伏多年甚至數十年,在需要的時候激活,浮上水面發射。

《自主武器和未來戰爭 》的作者沙雷說,「太空已經軍事化,但是還沒有武器化,但這也能成為現實。技術先進國家間發生任何主要戰爭,我們都會看到攻擊和摧毀衛星。他們對於指揮和控制至關重要。」

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組成美軍的第六分支,太空部隊,並說「美國進入太空還不夠。我們必須要在太空佔據主宰地位。」美國已經擁有了軍用的太空穿梭飛機X-37B,但其用途從未對外公開過。

與此同時中國一直在大力發展反衛星武器。《每日電訊報》報道認為,太空戰的現實已經到來,因為繞地衛星是軍事通訊的重要工具,高科技國家發生戰爭,通訊衛星肯定會受到攻擊。

網絡:灰色戰爭
在最近的衝突中,西方國家往往是用動用技術先進的軍隊對付諸如塔利班這樣的低技術反叛武裝,他們只是在某些時候是否有效,但總體上無法匹敵英美軍隊的優勢火力。

但是如果西方國家面對這些技術和財富相差不遠的國家,諸如俄羅斯和中國,情況就會大不一樣。相差不多的國家的軍隊的武器裝備相差不多,當他們面對面為生存而戰的時候,才是最具災難性的。因為相差不多的國家間戰爭最具摧毀性,因此也罕有發生。

網絡攻擊屬於所謂灰色地帶的戰爭,灰色的含義是介於戰爭與和平之間的狀態。網絡攻擊可以不招致常規軍事行動報復。這類攻擊能夠繞過核威懾和北約的集體防衛反應。《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即集體防禦條款的承諾對攻擊做出集體反應。

這也就是為什麼包括俄羅斯和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有網絡戰爭部隊。美國前間諜斯諾登透露的許多內幕中就有關於英國GCHQ內部有自己的聯合威脅情報組織,他們負責散佈假消息和其他骯髒伎倆,中傷和擾亂對手。

數十年來,軍事科學一直都側重於發展規模,比如更大的彈頭,威力更大的爆炸當量。但是現在戰爭發展轉向了新方向。納米技術在毫厘規模內發展。

因此現有的武器裝備可能向微型化發展,諸如炸彈和無人機在微型化後,用作刺殺和間諜手段,有更廣闊的前景。《每日電訊報》報道中引用的例子是指控的中國黑客攻擊。10月的報道說,十多家美國的主要公司受到中國的黑客攻擊,他們使用了極小,肉眼幾乎看不到的芯片。

未來難測
《每日電訊報》報道,世界上只有諸如中國和美國等極少數國家有能力投資「全面」發展高精尖的軍事科技,因此作為結盟的一部分就十分重要。因此大部分國家需要在大國之間做出選擇。

另外該報道還指出,軍事技術的發展往往會偏離設計者的初衷。例如在200年前發明的加特林機關槍。發明家乍得·加特林的想法是,4個人操作那種機槍能替代數百人的火力,因此會減少作戰人數,戰場傷亡也會大大減少。

但事與願違。後來英國人馬克西姆又發明了更高效的馬克西姆機關槍,接著就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交戰方都有了機關槍,並且進行了傷亡巨大的塹壕戰,加特林的夢想就成了噩夢。那麼人工智能,微型技術進入戰場,人們真能預料未來戰爭嗎?

軍事作者沙雷說,全球每年信息技術研發投資是所有國家軍費總和的兩倍,「真正的變化發生在軍隊之外。相比之下軍隊所作的都顯得無足輕重,那就像在工業革命中英軍投資鼓勵改善馬鐙的發明」。
Reply
#47
美國正加速新一輪軍事轉型 擴軍備戰同時瞄準中俄
https://www.bastillepost.com/hongkong/ar...d%e4%bf%84
美國正加速新一輪軍事轉型
李岩

軍事轉型是冷戰後美國確保軍事優勢的重要保障之一。根據蘭德公司的闡述,軍事轉型是指軍事領域的深刻變化,這種變化既非快速變化,也非簡單的武器裝備改進,而是強調軍事領域整體質變以及這種變化逐步推進的長期過程。特朗普政府執政以來,美國明顯加快了軍事領域的調整與改革,新一輪軍事轉型的基本邏輯和調整態勢逐步清晰。

具體而言,一是確定「基於威脅」的轉型路徑。這是美國在現有資源難以支撐「全頻譜」能力建設的背景下,對始自拉姆斯菲爾德時期的「基於能力」建軍思路進行的根本性調整。

「基於能力」模式更強調軍事規劃的自主性和靈活性,立足於通過發展所有關鍵領域的軍事能力。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國防戰略報告中明確「國家之間的長期戰略競爭」是核心挑戰,聲稱「美國應在自身有優勢、敵方處於劣勢的領域與其競爭」。這意味著「基於威脅」成為美國在新國際環境下的建軍選擇,全面聚焦中俄軍力優勢和短板,以此為核心帶動軍力優勢的重塑。為此,美國各軍種相繼制定了「多域戰」“分散式殺傷”“動態軍力部署”等聚焦“核心挑戰”的新戰爭理論和作戰概念,並逐步應用於美軍行動。

美國海軍在多國海上聯合軍演中出動雙航母編隊

二是同步擴充軍費和軍隊規模,力求扭轉兩場戰爭以來長期存在的「戰備水平低」和財政受限局面。特朗普政府採取措施規避“自動減赤”機制,大幅增加軍費開支。2017年以來連年追加國防預算,2020財年預算申請已增至7500億美元,奠定此輪軍事轉型的財政支撐。同時,特朗普政府調整自小布殊政府後期開始的“減量增質”建軍方針,轉為“量質並重”。繼2018財年擴軍1.66萬人,2019財年再增1.56萬人,結束了美軍2009年之後規模不斷縮減的局面,同時全面增加原有軍備採購計劃的數量。

三是通過國防管理機制改革帶動軍事轉型。在此輪轉型中,美軍實施的國防部管理體系、軍隊編成、採辦機制和人力資源改革舉措,堪稱冷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機制變革。例如,美國防部設立獨立「首席管理官」,將原有負責採購、技術和後勤的副部長職能進行拆分,以提升工作效率和軍費使用效益,裁減冗餘重疊機構,加強成本控制。

美軍還順應大國競爭和戰爭形態演變的要求,推進軍隊架構改革,包括新建陸軍未來司令部、重啟第二艦隊、升級網路司令部、設立聯合作戰司令部級別的太空司令部等。此外,美軍在此前「未來部隊」建設的基礎上,以戰爭形態為牽引改革人力資源制度,使之符合應對大國競爭的需求,維持人力資源的長期優勢。

四是著眼未來戰爭形態,打造新型戰爭模式。美國明顯加速了新空間領域的威懾能力建設,包括提前完成網軍建設計劃,網路作戰的相關構想、計劃和工具基本成型到位,並在中東反恐戰場等用於實戰;除設立太空司令部,還出台太空作戰條令,首次確立太空是與陸、海、空類似的「作戰域」,提出“空天聯合作戰區域”概念,推動太空作戰融入聯合作戰體系。同時,美軍加緊規劃並探索智能化條件下的作戰模式,各軍種制定“智能化發展路線圖”,從軍事理論層面探索未來科技條件下的戰爭制勝模式。新型戰爭模式的探索,沿襲了歷史上美軍轉型的傳統做法,旨在以理念上的先發制人搶佔未來戰爭制高點,形成針對對手的新“代差”優勢。

五是在重要戰略方向重塑地緣軍事佈局。在此輪軍事轉型中,地緣軍事佈局的重點是用好存量,通過全球行動、部隊運用、力量機動等模式創新,進一步夯實既有軍事佈局,確保重點區域的軍力優勢。為此,美軍以「印太戰略」為牽引,依託從西太、印度洋的“雙向擠壓”方式,打造圍堵、牽制地區大國的新架構,進而尋求從更宏大的地緣版圖、從海陸兩麵塑造新的地緣優勢。在此過程中,美軍尤其注重提升現有軍力部署形態和區域作戰概念的創新性,在確保軍事基地、設施使用等傳統方式的同時,運用新的前沿存在和兵力投送方式,提升軍事存在“動態性”和行動“不可測性”。

美國此次軍事轉型將進一步刺激近年來出現的國際軍事競爭,加劇新型軍備競賽風險。

一方面,美國此次軍事轉型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競爭」導向,更有引導競爭、刺激競爭進而將對手拖進軍備競賽陷阱的考慮。從美軍六份戰略文件和轉型實踐看,美軍已經認定「競爭」是其應對軍力優勢縮減的有效手段,也將「競爭」視作在“灰色地帶”條件下向對手施壓的有力工具。例如,美國防部「印太戰略」明確提出要擴大與對手的“競爭性空間”。

另一方面,從近代國際軍事變革的經驗看,大國的軍事轉型往往存在深刻互動關係,容易導致軍事競爭或持續性軍備競賽。美國試圖通過此次軍事轉型引領新的軍事變革潮流,在相對穩定的技術水平條件和戰略戰術環境下,大國之間的相互「學習」“模仿”早已成為國際軍事競爭的常態,因而近年大國的軍事變革方向和路徑呈現出較大趨同性。在此背景下,圍繞資源投入、人員素質、軍事機制等核心要素的競爭之外,轉型速度與質量、競爭路徑選擇等很可能成為塑造未來國際軍事競爭的關鍵因素。

美國軍事轉型的相關政策調整正逐步實施,但其未來前景仍然面臨不少不確定性。

從內部看,美軍作為運作複雜的龐大體系,歷來就對軍事變革「心存敵意」,龐雜的利益糾葛、根深蒂固的軍種文化以及官僚體系的傳統慣性,往往成為阻礙變革的根本因素。美軍當前轉型涉及對國防管理機制的新調整、軍費資源的再分配以及建軍思路的重新規劃,勢必因觸動既有利益格局而面臨內部羈絆。

從外部看,美國軍事轉型同時瞄準中俄,而兩國相對軍力優勢各異,對美國構成不同程度、不同領域的挑戰,這將明顯加大美國軍事轉型的運籌難度。同時,在新的軍事技術變革浪潮中,美國並未如核時代、信息化時代那樣一枝獨秀,先發優勢並不明顯,也難以依託掌握單一技術優勢而引領整體性軍事變革。面對戰爭形態潛在變遷,軍事轉型的方向和路徑選擇、技術研發的優先性、資源投入方向等重大問題,導致決策失誤的風險明顯增大,將給美國軍事轉型增添更大不確定性。(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所長)
Reply
#48
月入8,200美金 16年華人老兵:加入美軍是筍工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2/60142359

(北美通訊)本身是種族大溶爐的美國,亞裔在軍隊比例只有不到5%。美國陸軍近日在洛杉磯華人區蒙特利公園市(Monterey Park),設立募兵站「招兵買馬」,希望更多華人加入軍隊。事實上,在報效國家之餘,加入美軍不失為一份優差,退役後還可享置業、醫療、教育等多項福利。
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

以投資移民方式來到美國的台裔移民陳彥豪,在35歲之齡搭上入伍尾班車,加入美國陸軍。已服役16年的他,屬士官長(Sergeant First Class)級別,他表示,最初參軍是為了報效國家,也希望幫助他的另一半更快取得綠卡。

陳彥豪從未上過戰場,16年來主要是做運輸及資料處理。他解釋,軍隊內有不同崗位,八成以上不用到前線衝鋒陷陣,更多的是留在營地後勤支援。

美軍長期募兵,對軍人非常慷慨。陳彥豪指,除了每月基本薪金外,軍人可以用免首期低息貸款置物,直系家屬醫療保險全免。此外,美國大學取錄軍人的要求,較一般人為低,而且只要考試合格,軍隊就會全額支付學費。沒有用到助學金的軍人,10年後也可以轉予子女使用,變成子女的大學基金。

「剛開始的時候,收入不是很多,可是一步一步來,當你是小兵(private)的時候,薪水(月薪)是1,700、1,800塊(美元,下同、約1.3萬元至1.4萬港元),一直升上去,然後升到士官(sergeant),結婚後有房屋補助。像在加州,我每個月的房屋補助有3,600塊,基本薪水4,300塊,還有糧食補助差不多350塊,不好意思跟大家說一下,我一個月有8,200塊(約6.4萬港元)。」陳彥豪指,雖然收入可觀,但在報稅時只需要計算基本月收入4,300美元,故稅務壓力也不大。

過去,美軍的「緊缺人才征兵計劃」(MAVNI),可讓非移民身份人士快速成為公民,成為海外人士取得美籍的捷徑。陳彥豪指,該計劃於2016年遭國防部叫停,影響部分人入伍意欲,但另一方面,參軍仍可協助綠卡持有人加速入籍。

年近30歲、由中國移民到美國兩年半的韓里露,因英語水平一般,深感在美國難找工作,在丈夫及家人支持下參軍。經過了解後,她最終挑選了軍隊內的汽車維修工作。

韓里露笑言,自己是一位文科生,對機械一曉不通,但美軍可以從頭開始培訓,加上丈夫也是汽車工程師,所以選擇了這個職業。即將到訓練營受訓的她,已積極操練體能,對於自己在軍隊的前途充滿信心,更希望可以成為終身職業。

另一位滿臉稚氣的短髮女生、華裔移民二代胡美芳,年僅19歲。她已經從訓練營畢業,即將投身軍隊直升機維修工作,「我想我剛讀完高中,還沒有再升學的心情,所以先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去參軍做幾年,軍隊也有學習的機會」。她努力說服父母自己不是前線軍人,也向他們解釋軍隊內機會,最後獲父母支持。她表示,直升機維修只是第一步,日後可以多方面發展,也讓她擴闊視野。

美國流浪漢問題嚴重,不少是退伍軍人,難免令人聯想到退伍後生活艱苦。陳彥豪指,很多在街上流浪的退伍軍人,經歷越戰,服役兩三年就退伍,也有些是不光榮退伍,所以很難一概而論。目前,美軍服役20年後可選擇退役,退役後每月可拿到約45%基本收入,投身其他行業也有優勢。
Reply
#49
美軍無人機失蹤 疑遭俄僱傭兵擊落
https://hk.on.cc/hk/bkn/cnt/aeanews/2019...2_001.html

美俄的角力延伸至非洲,美國非洲司令部表示,美軍一架無人機上月21日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附近失蹤,懷疑遭利比亞國民軍或俄羅斯僱傭兵,以俄製防空系統擊落。
英國傳媒周六(7日)報道,美國非洲司令部司令湯森(Stephen Townsend)表示,涉事防空系統操作員開火攻擊時,或不知道無人機屬於美軍,「但他們現時肯定知道無人機屬誰,並拒絕交還殘骸」。他又稱,不相信涉事者稱不知道無人機下落的說法。
美國非洲司令部發言人指經評估後,美方認為幕後黑手是利比亞國民軍或俄羅斯僱傭兵,涉事者誤以為無人機屬敵方陣營而擊落它。獲國際認可的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表示,無人機被擊落的地點接近國民軍據點,而超過1400名俄國僱傭兵與國民軍部署。
民族團結政府強調,只有俄羅斯才有能力使用防空系統,又指據他們了解,俄方事後要求領導國民軍的軍閥赫夫特爾承認責任。湯森則指,俄羅斯僱傭兵試圖影響利比亞內戰的發展及結果,並需要為的黎波里戰鬥、傷亡及破壞情況加劇,負上直接責任。
Reply
#50
美參議院通過《國防授權法》送交特朗普簽署 提及支持港人捍衛自治權 (14:45)
https://news.mingpao.com/ins/%e5%9c%8b%e...b%e6%ac%8a

繼眾議院後,美國參議院周二(17日)以86比8票通過總值7380億美元的2020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法案要求國家情報總監提交報告,說明中國有否干預或破壞台灣明年初大選,亦提到國會明確支持香港人捍衛權利及自治權。法案將送交白宮,總統特朗普於社交網站Twitter表示,將會盡快簽署法案。

今次通過的法案比以往增加200億美元國防開支,國防部及能源部國安計劃獲6584億美元撥款,另有715億美元用於海外軍事行動及53億美元以備天災應急。法案容許軍隊加薪3.1%、首次為聯邦政府僱員提供12周有薪育嬰假及設立太空軍。

另外,法案要求國家情報總監於台灣大選後45天內向國會提交報告,說明中國有否干預或破壞台灣選舉,以及美國作出阻止的行動。法案亦向國防部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應推動加強與台灣的安全交流政策,與台灣進行實戰訓練與軍事演習,確保台灣有足夠自衛能力。法案亦包括應對來自中國的潛在威脅,要求政府部門提交有關中國的海外投資,以及與俄羅斯的軍事關係。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