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香港經濟數據 Hong Kong economic data
#1
港上月出口貨值升一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7/19910102
政府統計處昨公佈,去年12月份本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分別升10.1%及升8.7%,而12月份轉口與港產品出口合計的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3,403億元,較2015年同月上升10.1%。當中,轉口貨值為3,367億元,上升10.2%,港產品出口貨值則跌2.9%至36億元;商品進口貨值則按年升8.7%至3,858億元。去年12月份錄得有形貿易逆差455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11.8%。
政府發言人表示,商品出口貨值繼11月後再進一步錄得增長,輸往內地及其他亞洲主要市場的出口表現維持強韌,為商品出口提供主要的增長動力。
展望未來,發言人指環球經濟環境最近稍為改善,如持續的話,或可望為亞洲區內貿易及香港出口帶來支持。不過,由於外圍環境仍存在不明朗因素,如未來美國貿易政策的方向、美國利率正常化、部份主要先進經濟體基本面脆弱、英國脫歐仍在發展中,以及不少地區的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政府將密切留意有關情況。
2016年的商品整體出口貨值按年下跌0.5%。其中轉口貨值下跌0.4%,而港產品出口貨值則下跌8.5%。同時,商品進口貨值下跌0.9%。去年錄得有形貿易逆差4,201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10.5%。

香港主要出口貨品表現 HK exports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a=page%3D2

HONG KONG: FOREIGN INVESTMENT
https://santandertrade.com/en/portal/est...investment

[ 本帖最後由 后太禧慈 於 2021-4-29 09:18 編輯 ]
845
Reply
#2
中國「十三五」規劃:《中國製造2025》發展機遇與挑戰
http://economists-pick-research.hktdc.co...0A6918.htm

中國「十三五」規劃明確深入實施《中國製造2025》,以邁向製造強國目標,並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空間,優化現代產業體系,有關發展勢將促進對各種先進技術及服務需求。雖然中國在若干科技領域已達國際先進水平,但因為過去數十年累積的落差,令整體科技發展仍落後先進國家一段距離,在部分產業領域仍缺乏整體和標準的解決方案,使有關產業發展受到制約。所以,除增加本地研發活動外,中國仍需引進廣泛類別的先進技術,以協助產業升級和發展新興產業。

香港科技業者熟悉外國先進科技,且善於利用國際通用標準/框架開發的技術,提供技術及管理系統應用和解決方案,並可協助有關項目進行商業化,可切合「十三五」規劃衍生的科技需求。而且,香港是內地「走出去」 的首選服務平台,可支援內地企業前往外國進行科技投資項目及尋找合作夥伴。香港廣泛的專業服務、良好知識產權保護等,能為業者締造理想的營商環境,有助促 進內地及外國企業合作和技術轉移項目,而香港作為區內的國際金融中心,可為相關項目提供所需的融資服務。所以,「十三五」規劃深入實施《中國製造 2025》,應可為香港的科技及服務業者提供不少機會。

邁向製造強國

2016年3月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規劃),闡明要在未來五年的規劃期間(2016-2020),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以確保全面建立小康社會。而主要發展目標之一,要推進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發展。

(註:更多「十三五」規劃詳情,請參考:綜觀中國「十三五」規劃綱要機遇)

當中,「十三五」規劃明確要優化現代產業體系發展,從供應面推行結構性改革,特別是要深入實施《中國製造2025》的製造強國發展戰略,以提高製造業創新和工業基礎能力,包括關鍵基礎材料及核心零部件製造,發展智能製造等新型製造業,加強質量和品牌建設,同時推動傳統產業升級,並積極淘汰落後產能,以培育製造業新的競爭優勢。

事實上,隨著過去十多年全球生產活動大規模轉移,使中國工業活動快速擴張,工業企業收入由2000年的8.4萬億元急增至2015年的110.3萬億元[1],中國這家「世界工廠」在不少消費品及工業製品的生產領域獨佔鰲頭,例如生產的成衣、玩具、家庭電器及各類消費電子產品等,在世界市場佔重要份額。可是,目前大部分的生產活動仍以勞力密集模式、生產較低技術產品為主,利潤相對微薄。

雖然中國也是不少高技術產品的主要生產地,例如電腦和智能手機,但高技術生產活動目前僅佔全國工業生產活動約12%,加上中國仍倚賴進口不少關鍵零部件及生產設備,以支持其高技術生產活動,以致即使屬於高技術生產業務的利潤率亦處於較低水平。所以,如何加快產業升級、鼓勵企業由低增值業務轉向中、高端發展,以實現製造強國目標,便成為「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之一。

中國工業企業發展情況
[Image: 1464226216770_c13FiveYearPlan1-2025-c1_474661.jpg]
[Image: 1464226476541_c13FiveYearPlan1-2025-c2_474661.jpg]
[Image: 1464226578690_c13FiveYearPlan1-2025-c3_474661.jpg]
註:毛利率是根據企業營業利潤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計算。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科學技術部

產業升級路線圖

為提升產業效率、實現製造強國目標,《中國製造2025》訂立「三步走」的路線圖,並且明確9項戰略任務,希望到大約2049年[2]提升中國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十三五」規劃更進一步提出要發展新體制,簡化工商管理體制提高行政效率,同時加快金融體制改革,以及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發展,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以便協助產業升級,同時通過降低「五險一金」[3]等繳費比例和取消不合理收費,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以協助產業升級轉型。[4]

[Image: 1464226889099_c13FiveYearPlan1-2025-c5_474661.jpg]

註:有關詳情,請參閱《中國製造2025》
資料來源:《中國製造2025》

《中國製造2025》亦提及在提高國家製造業創新能力前提下,會在傳統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開展創新設計示範項目,全面推廣應用具綠色、智能特色的先進設計技術。而「十三五」規劃亦明確要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通過產業政策導向和設立國家戰略性產業發展基金等措施,希望提升新興產業在製造業以致整體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有關發展目標及行動包括:

•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15%
(2015年全部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約為33.8%)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

培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新型顯示、移動智能終端、5G移動通信、先進傳感器、可穿戴設備等。

•生物產業倍增

加速基因組學等生物技術應用,推進新型藥物、生物育種新一代生物技術產品和服務發展。

•空間信息智能感知

加快構建多模遙感、寬帶移動通信、全球北斗導航衛星等空間基礎設施,並加速有關商業化應用。

•儲能與分布式能源

突破新一代光伏、大功率高效風電、生物質能、智能電網、新型儲能裝置等關鍵技術,加速相關應用、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

•高端材料

大力發展記憶合金、自修復智能材料、石墨烯、納米功能材料、下一代半導體材料等。

•新能源汽車

發展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全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達到500萬輛,並加強新能源汽車廢舊電池回收處理。

註:有關詳情,請參閱「十三五」規劃
資料來源:「十三五」規劃

對先進技術需求殷切

「十三五」實施《中國製造2025》及促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勢必刺激中國對各種專門技術、設備及科技服務需求。誠然,過去20年中國的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例如,1995年中國的國內專利申請受理數量少於7萬件,但到2015年已大增至264萬件[5]。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2015年報告顯示,中國無論在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等三種專利申請數,均處於世界第一位,超越美國、德國、日本等先進國家[6]。此外,中國R&D經費支出亦由1995年的349億元(佔GDP 0.57%),躍升至2015年的1.4萬億元(佔GDP 2.1%)[7]。而且,中國在若干科技領域的發展水平,例如航空航天、導航、電子計算工程、生物科技等,部分領域已達國際先進水平。

[Image: 1464227592987_c13FiveYearPlan1-2025-c6_474661.jpg]

雖然如此,中國仍需要廣泛類別的先進技術支援,以協助產業升級和發展新興產業。誠然,中國的科技研發經費絕對數值已超越不少國家,但是若以R&D經費支出佔GDP的比例計算,科技研發強度仍較歐美等先進國家為低,仍不足以全面支撐這家世界工廠向製造強國方向發展。而且,雖然中國近年十分重視科技研發活動,但因為過去數十年累積的落差,令中國的科技發展在短期內仍落後先進國家一段距離。

例如在專利方面,縱使中國的專利申請受理量急增,但有關申請主要以實用新型專利及外觀設計專利為主,當中大部分其實涉及生產技術和產品外觀設計,至於主要來自前端技術的發明專利,目前只佔總數約37%。另一方面,若從有效的發明專利數量看,2015年底中國的國內發明專利的有效數量其實只有87萬件,低於同年約97萬件的申請量,亦比美國及日本等的有效數量為低。

[Image: 1464242596521_e13FiveYearPlan1-2025-c7_474661.jpg]

[Image: 1464228535960_c13FiveYearPlan1-2025-c8_474661.jpg]

而《中國製造2025》所提出的產業升級,和「十三五」規劃提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其發展關鍵均在於利用先進科技提升產業的增加值和競爭力。所以,「十三五」規劃進一步鼓勵科技研發活動,並訂立發展指標,希望提高R&D經費支出佔GDP比例由2015年的2.1%,提升到2020年的2.5%水平。

雖然中國的科研活動快速擴張,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企業正面對科技研發活動投入與實際應用產出不能匹配問題,特別是企業不能有效把科研成果商業化;而且,公共科研機構人員亦因體制問題,缺乏誘因與企業對接進行技術轉移,在這背景下,除了少數例外,中國企業目前仍需倚賴進口外國技術,以進一步支援產業升級發展。[8]

所以,《中國製造2025》和「十三五」規劃均提出,要更好結合「引進來」與「走出去」發展策略,提升國際合作水平。而《中國製造2025》更具體指出,需要統籌利用國內及國際市場資源,實行更加積極的開放戰略,進一步放開一般製造業,引導外資投向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高端製造領域,和鼓勵境外企業和科研機構在內地設立全球研發機構,以提高製造業國際化發展水平。而上述的UNESCO報告亦指出,中國需要繼續通過不同措施吸收外國科技,並估計2015年中國對外國科技的倚賴程度(dependence on foreign technology)約為35%。

走出去尋求技術支援

多年來,中國從外國夥伴進口各式各樣技術。中國內地統計數字顯示,以合同金額計,2014年香港是內地技術進口第六大來源地,佔總額2.6%。而位列香港之前的最大來源地包括美國(30.5%)、日本(17.2%)、德國(14.0%)、南韓(11.6%)和瑞典(3.5%)。中國的製造業、包括從事電子、交通設備、化學製品等企業是外國技術的主要進口商,佔2014年進口量超過84%。明顯地,中國的技術進口與生產活動息息相關,而製造商十分積極引進外國技術,藉此提升競爭力,應對全球市場的激烈競爭。

[Image: 1464228875151_c13FiveYearPlan1-2025-c9_474661.jpg]

[Image: 1464228945085_c13FiveYearPlan1-2025-c10_474661.jpg]

註:上述數字以技術引進合同金額計算
資料來源:科學技術部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國引進技術在過去十年大致上持續擴張,但未能配合增長強勁的工業活動增長,而且在最近2013及2014年更有回落現象。原因之一,是中國產業經過多年成長後,越來越需要引進更高端技術,但部分發達國家基於政治考慮及其他因素,不願意向中國供應若干尖端技術及先進設備。一些外國技術業者亦擔心商業秘密可能落入中國同業手中,以致影響他們長遠的競爭力。

《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互動的啟示

中國「十三五」規劃深入實施《中國製造2025》的同時,不少業者聯想中國產業 升級與德國推行「工業4.0」(Industrie 4.0)策略的關係,部分更認為可能會加劇兩國產業的競爭情況。可是,中德兩國產業實際上在國際產業鏈佔據不同位置,而且「工業4.0」目的是結合先進的網絡及資 訊科技,和德國現時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工業生產體系,以進一步提高的德國產業效率;而《中國製造2025》的任務包括處理低效率及落後產能問題,和促進 中國產業從低增值邁向中、高端發展,期望在中期可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鑑於兩國產業處於不同發展階段,中國在未來更需要倚賴更多先進技術及服務 支援產業轉型升級。所以,「十三五」規劃及《中國製造2025》勢將為廣泛的科技及服務業者帶來更多機遇。

另一方面,中國企業需要向中、高端產業發展,所需技術已由生產活動需要,轉而逐漸聚焦科技產品設計、系統解決方案、先進物料、新技術及標準應用、網絡、大數據分析等層面,逐漸難以單靠設備及其他合同進口模式引進。所以,不少企業近年利用「走出去」前往外國直接投資的方法,或與外國夥伴進行科技合作,以獲取所需技術。

事實上,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三大對外直接投資來源地,201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達1,231億美元,而且,無論是國有或民營企業,他們近年「走出去」的目的,包括進行收購合併、採購外國原材料/關鍵零部件,亦同時與海外機構進行技術項目合作等商業活動,以增強競爭力、轉型升級。[9]

舉例來說,根據位於美國紐約的亞洲協會(Asia Society)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10],過去20年,中國在美國的直接投資出現巨大轉變,而最近一波的投資浪潮始於2010年,主要集中於高科技領域,雖然中國的直接投資額佔美國高科技領域的投資總額不大,但有關投資近年有增無減。

對香港企業啟示

「十三五」規劃希望通過實施《中國製造2025》踏上邁向製造強國之路,並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整體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可以預期,有關發展勢將促進內地對各樣先進技術需求。但對於部分產業,例如對於物聯網應用、下一代互聯網發展等,內地目前仍缺乏整體和標準的解決方案,在部分領域亦缺乏用者經驗,使有關R&D及技術應用受到制約。而香港科技業者熟悉外國先進科技,且善於利用國際通用標準/框架開發的技術,提供技術及管理系統應用和解決方案,並可協助有關項目進行商業化,可切合「十三五」規劃衍生的科技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在科技應用方面擁有優勢,擁有相關的市場推廣及應用人才,得以成為理想平台,促進內地與外國公司進行科技合作,因此吸引不少內地企業通過香港物色與外國夥伴合作的機會。事實上,內地企業近年積極「走出去」投資海外,包括尋找技術及科技合作夥伴,而香港貿發局最近調查顯示,大部分位於珠三角、長三角及環渤海企業,均表示香港是他們「走出去」的首選服務平台[11]。

但外國技術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時,必須加以改良及適應,以配合內地的工商業環境。而且外國公司不但需要物色合適的內地夥伴及客戶,也須面對保護知識產權的挑戰。香港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並提供各類專業服務,能為業者締造理想的營商環境,有助促進技術轉移,而相關的知識產權也會受到良好保護。

同時,《中國製造2025》闡明要鼓勵企業創新協助產業升級,並加強產品設計能力及品牌建設,希望更多由OEM代工轉型到ODM原設計生產,以及發展品牌業務,應可為香港的設計及品牌服務業者提供契機。香港貿發局最近調查顯示,內地企業在(i)產品開發及設計服務,(ii)品牌設計及推廣策略服務,以及(iii)市場營銷策略服務方面,均希望從香港或海外取得有關服務支援。[12]

此外,香港作為區內的國際金融中心,可為內地企業及外國技術公司提供所需的貸款及融資服務,包括為有關技術、產業項目提供具成本效益資金,幫助內地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同時香港是亞洲最大的創業投資管理中心之一,不少頂級的國際基金為爭取中國商機,已在香港設立據點,可為內地企業提供額外融資渠道。展望「十三五」期間,內地將進一步開放金融服務市場,應可為香港的金融業者提供更多進入內地市場機會。
845
Reply
#3
大行紛上調香港經濟預測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2_011.html

[Image: 0227-00202-011h1.jpg]
Reply
#4
訪港人次跌4.5%人均消費跌8.7% 旅業衰3年未見底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4_001.html

[Image: 0228-00174-001b4.jpg]?t=1488303940102
Reply
#5
[現場]環球經濟改善 本港首季貨物出口按年增9.2%
http://news.tvb.com/local/591573b26db28c842dce6578

[現場]本港首季GDP按年增長4.3% 六年來最快
http://news.tvb.com/local/591573a36db28cab2dce6579
中國好呻吟
Reply
#6
香港主要出口貨品表現 HK exports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a=page%3D2
后太禧慈
葉赫那拉氏
那拉氏(满语:ᠨᠠᡵᠠ ᡥᠠᠯᠠ,穆麟德转写:Nara hala,漢譯或稱納喇氏、納蘭氏)
Reply
#7
恒生銀行上調本港今年經濟增長預測至3.3%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81...55307.html

恒生銀行上調本港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2.8%調高至3.3%,原因是企業投資增加及旅遊業表現向好,但預計私人消費開支強勁的情況可能在今年逐步放緩。

報告又指,近期港元匯價失守7.84,由於市場普遍預期聯儲局會在下周加息,港元被拋售似乎反映市場預期港美息差擴闊。報告認為,聯儲局下周加息後可能在6月再加,港元在未來數月觸及7.85不足爲奇。

報告提到,目前本港銀行體系總結餘維持在大約1800億港元高位,當總結餘降至極低水準,例如數十億港元,目前接近零的銀行同業隔夜拆息或會顯著上升,屆時香港銀行或需考慮提高最優惠貸款利率,估計下半年提高最優惠貸款利率的機會高於上半年。

每7港人就有1個百萬富翁 6.8萬人坐擁千萬身家
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80322...2_001.html

[ 本帖最後由 2A3 於 2018-3-23 04:33 編輯 ]
2A3
Reply
#8
內地訪港客急升4成 錄440萬人次
http://sina.com.hk/news/article/20180330...58481.html

旅發局最新數字顯示,今年2月的訪港整體旅客人數錄得528.1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升26.3%,當中又以內地旅客增幅最為顯著,較去年同期上升40%,錄得440萬人次,佔整體旅客83.3%。而除內地、澳門及其他未能辨別地區的旅客人次錄得上升外,其餘地區的訪港旅客人數均錄得下跌。

旅發局指,今年頭兩個月的累積訪港旅客人次為1,061萬,較去年同期升9.9%,內地旅客達851萬人次,增長13.6%。而不論過夜或不過夜旅客,內地旅客在一、二月均有明顯增長,分別升12.6%及14.3%。

而在非內地客方面,今年1月至2月的訪港旅客人次為210萬,較去年同期下跌2.9%,而根據3月份的初步數據,國際旅客在3月份有所增長,又以短途市場旅客增長較為顯著。而隨著復活節假期及4月初的國際七人欖球賽,國際旅客數字相信會較為穩定。
2A3
Reply
#9
高學歷在職窮人又增1萬 多屬炒散或獨力養家
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80509...2_001.html

香港擁有大專或以上學歷的在職貧窮人數,在2012年至2016年新增約1萬人,高學歷人士與在職貧窮掛鈎,原因各有不同。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書面回覆議員提問時解釋,這1萬人中,逾半為兼職人士,大部分是年輕學生,與全職工作的家人同住;其餘為全職在職貧窮人士,他們肩負家庭經濟重擔,一人獨力養3、4名家人,經濟負擔沉重,較難脫貧。

去年底發表的2016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提到,港府恒常現金介入後,在職貧窮住戶共14.3萬戶,貧窮人口47.5萬人,貧窮率維持8%,但擁有大專或以上學歷人口,則增至2.83萬人,當中1.7萬人擁有大學學位,較2012年的9300人多近80%。張建宗答覆議員時表示,雖然居於貧窮住戶並具專上教育程度的在職人士數有所增加,但在恒常現金政策介入後的貧窮率處於2%的低水平,遠低於整體的14.7%。此外,擁有專上學位教育程度的在職人士貧窮率更低至1.6%。

他續稱,新增約1萬名具專上教育程度的在職貧窮人士中,約5600人為兼職人士,此趨勢符合近年勞動巿場內兼職工作普遍增加的情況,而其中3300人為18至24歲的青年,當中超過80%為學生。這批兼職人士,大多與非在職成員或另一名教育程度較低的全職工作成員一同居住。至於4300名具專上教育程度全職在職貧窮人士,當中逾70%是住戶唯一的工作成員,這些住戶一般有3至4名家庭成員,故較難脫貧。

高學歷在職貧窮 五年增萬人
https://hk.news.yahoo.com/%E9%AB%98%E5%A...00387.html

[ 本帖最後由 KT66 於 2018-5-10 10:37 編輯 ]
Reply
#10
貿戰殺埋身 港商搬廠避禍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4_001.html
[Image: 0708-00174-001b2.jpg?t=1531025941566]

中美爆發貿易戰,本港出口商首當其衝。有玩具商表示,今年上半年出口至美國的玩具佔比例已由五成降至一成。面對貿戰可能愈演愈烈,為求自救,他已計劃將東莞的廠房搬離內地,初步選擇遷到越南,也會到緬甸考察研究是否適合設廠。亦有商會代表稱,中美貿戰影響各行各業的港商,美國買家已知會港商暫時不要將貨物付運。

本身是玩具商的香港中小型企業國際投資交流協進會會長趙志雄表示,以往美國訂單佔公司整體訂單一半,但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上半年已將比例減至一成,「以前美國最搵到食,一個迪士尼同Walmart都夠做,依家加埋日本、荷蘭同英國訂單都唔夠減少咗嘅美國訂單」。他又指,「以前有美國訂單,貸款和按揭都容易啲做到,但依家拎英國訂單去銀行根本唔會睬你!」

憂特朗普變招 有單唔敢接
他透露,自從六月中美貿易糾紛加劇,就算有美國買家落單都不敢接,直言難以估計特朗普的言行,擔心政策朝令夕改,得不償失。

是次中美爆發世紀貿戰,打擊到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亦間接加速港商將廠房搬離中國的步伐。趙志雄表示,已率先將半製成品外判到越南加工及運送到目的地,而最終目標是將東莞的廠房遷至越南自行生產。但他認為當地營商環境與內地有很大分別,加上言語不通,想多了解當地情況才付諸實行。他又表示,將於八月到緬甸考察,了解當地地價及工資,篩選適合地方設廠。

美買家知會港商暫停付運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李秀恒亦指出,由於中美貿戰才剛開始,很難評估對出口業實際的影響。然而,近期從各行各業的廠商得知,部分美國買家已主動知會本港廠商暫停將貨物付運至當地,寧可拖延接貨時間,以免要支付高昂的關稅。事實上,廠商以至買家均希望事情明朗化,希望毋須開徵高關稅,達到雙贏的局面。

另外,香港紡織業聯會名譽會長林宣武表示,由於今次中美貿易戰涉及的高關稅商品不包括紡織品,故現階段對業界並無影響,但世事沒有絕對,所以紡織界亦會作好心理準備。

他續指,貿易戰本季對各類港商影響均不大,因為訂單已落,生產工序亦已開始,但下一季的衝擊就會明顯,尤其是只有中國廠房和以美國為主要出口地的廠家最為受累。

商界倡出口轉到歐盟日韓
對於港商如何自救,他建議,廠商應跟美國買家主動對話,增加來自東南亞廠房的出口貨品,減少來自中國廠房的出口貨品,亦應設法把出口市場轉到歐盟以至日韓等地,以減低貿戰所帶來的衝擊。

香港電子業商會榮譽會長陳其鑣則較樂觀,因為其公司主要接歐洲訂單,美國訂單只佔個位數百分比,香港作為轉口港,電子零件不是主要貨品,又指香港不是美國打擊對象,只是「陪葬」。他續指,美國不按牌理出牌,認為貿易商應持觀望態度,和開拓不同市場自保。

業界:海運寒冬恐掀倒閉潮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6_002.html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表示,今年可謂是香港貨櫃業的低谷期,早前公布的香港五月份整體商品出口貨值按年上升15.9%只是「假象」,因為大多數商家都趕在中美貿易戰爆發前付運,以減少損失。

料美深化打擊 拖慢海關審查
何立基指出,雖然首輪被美國徵稅貨品中,如汽車零件通常以空運運送,但之後料將會涉及民生產品,加上七至九月是本港廠商出貨高峰期,屆時,海運生意定會大受影響,有機會令到本港相關企業因而破產。

對於港企前景,何說暫時未有需要裁員,但加徵貨物關稅只是美國打擊中國策略之一,之後會繼續深化,例如延長海關審查時間,甚至波及科技及投資方面,將來仍有很多變數,建議貿易商改向其他供應商如東盟國家取貨,以及做好風險管理。

資料顯示,香港近年貨櫃港地位受到嚴峻挑戰,早前公布的今年首五個月貨櫃吞吐量按年下跌3%,至824.5萬個標準箱,在全球貨櫃港排名中跌至第六位,亦是前列貨櫃港中,貨櫃吞吐量唯一下跌的港口。

港出口受壓 損GDP增長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6_003.html

光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主管林樵基表示,一旦貿易戰加劇,涉及關稅商品總值將會急升至5,000億美元,屆時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最大,香港經濟亦無可避免會受到衝擊,經濟放緩實屬預料之內。經濟學者亦預期,中美貿易戰會影響到香港的GDP及出口總值。

林樵基補充,目前港府未有針對貿易戰的應對政策,但對於經濟開放的香港,出口一旦受壓,始終會對經濟增長(GDP)帶來影響,尚幸現時中美僅向500億美元商品徵收25%關稅,實際影響暫時有限,現階段毋須過分憂慮。

學者:中國難拉攏歐盟
另一方面,他相信,月中舉行的歐盟峰會亦會討論中美貿易戰,若歐盟能解決與美國的汽車稅務問題,對中國就會有負面影響。

珠海學院商學院院長何濼生表示,雖然中美貿易戰僅讓中國GDP下跌0.2個百分點,但也不能輕視,因長遠會使投資者卻步,經濟增長勢進一步放緩。他又指,中國拉攏歐盟國家機會不大,認為中國「如意算盤打不響」。香港方面,貿易戰亦會對GDP及出口有所影響。

不過,艾德證券期貨首席投資策略師盧楚仁認為,縱然中國可使出不同招數抗衡美國,例如向中國企業施加壓力,務求撤出美國市場,甚至減持美債等,但這反會傷害中國的經濟,料不會運用這些策略。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