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使用AI生成照片為哥倫比亞示威配圖 國際特赦組織捱批
https://www.hk01.com/article/894204

晶片商輝達正於以色列製造人工智能超級電腦
https://news.tvb.com/tc/finance/6474b5d4...B%E8%85%A6

美國晶片商輝達正於以色列製造人工智能(AI)超級電腦。

輝達管理層向《路透》表示,電腦系統名為「以色列一號」,預計運算能力將達八百億億次級,將成為全球運算速度最快的電腦之一,以應付日益提升的客戶需求。

管理層透露,有關製作過程將耗資數億美元,預計可於今年底局部投入運作。

英媒:Microsoft撤走中國頂級AI專家 調往加拿大
https://www.hk01.com/article/907270

英媒6月9日報道,美國科技巨頭微軟(Microsoft)正將部份頂級人工智能(AI)研究人員從中國撤走,調往加拿大。

英國《金融時報》9日引述消息人士稱,總部設在北京的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已着手辦理簽證,將多達40名頂級人工智能專家轉移到位於溫哥華的研究所。

報道引述專家指,此舉是微軟在中美關係愈趨緊張下作出的防禦舉措,避免頂尖人才被中國科技集團招攬,研製中國版ChatGPT等AI工具。

拜登辛偉誠簽署《大西洋宣言》 規劃英美AI等領域未來合作
https://www.hk01.com/article/906903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6月8日在華盛頓會面,同意加深美英經濟聯繫,啟動關鍵礦產協議談判,並簽署人工智能(AI)及潔淨能源新協議。二人亦有討論對烏克蘭支持問題。

拜登與辛偉誠8日在會上簽署《大西洋宣言》(Atlantic Declaration),辛偉誠稱之為美英史無前例的經濟夥伴關係,規劃兩國在AI及其他經貿關係等事務的未來合作。二人亦曾就北愛爾蘭問題,以及雙方包括在亞洲的共同經濟、安全利益展開討論。

英國將辦AI峰會

辛偉誠稱,英國2023年秋季將舉辦全球首場以AI為題的峰會,討論如何通過國際協調行動降低風險。

繼續支持烏克蘭

辛偉誠表示,烏克蘭的支持者須向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發出強烈訊號,表明即使戰爭持續,亦不會減弱對基輔支持。拜登則稱,相信美國會有必要資金,繼續援助烏克蘭。

拜登又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或會令參與國陷入債務問題。

二人稍後將發表聯合聲明。
Reply
ChatGPT偽造虛構6案例 30年資深律師慘受騙面臨停牌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E7%89%8C
[Image: _2023053015542275038.jpg]

30年資深律師搵ChatGPT找案例,結果卻是偽造虛構的!路透資料圖

ChatGPT 害執業30年的資深律師也中招!美國紐約一名律師使用AI聊天機器人ChatGPT搜集資料並作為案例呈交法官,結果被發現其援引的6宗案例以及文章內容都是虛構的。律師承認自己沒有核實信息並為此道歉,雖然沒有先例,不過該律師恐面臨停牌處分。事件引發了法律界對於人工智能工具在法律研究中適當使用的討論,以及做出相關措施來以防止類似情況發生。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8日報道,男乘客馬塔對哥倫比亞航空公司提起訴訟,稱自己2019年搭乘該公司航班飛往紐約市途中,空服人員疏忽導致他膝蓋被客艙內推車撞傷。

馬塔的代理律師是已有30多年從業經歷的紐約市律師施瓦茨(Steven Schwarz)。為支持馬塔訴求,施瓦茨向法官凱文·卡斯特爾提交了多個所謂類似案例及其判決結果。

今年4月,哥倫比亞航空公司的律師致信法官,質疑施瓦茨所提交案例信息的真實性。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律師之一巴尼諾說,他的律師行的律師精通航空法律,看出那些信息不實。他說,他們當時隱約感覺那些信息來自ChatGPT。

被ChatGPT騙了 律師後悔
施瓦茨本月25日在宣誓書中承認,曾依賴ChatGPT搜索資料,結果證明來源不可靠。他表示「非常後悔使用生成式AI來補充法律研究」,他強調自己無意欺騙法庭或航空公司,又稱以前從未這樣做過。他是第一次用ChatGPT協助辦案,「沒有意識到內容偽造的可能性」。

據悉,施瓦茨詢問ChatGPT案例的真實性,ChatGPT再三確定這些案例為真實,且在「可信的法律數據庫」中可以查找到。

施瓦茨在書面表示「深表懊悔」,願意承擔相關責任,承諾今後「沒有完全核實」就不會使用聊天機器人提供的信息。

法官卡斯特爾本月4日在一份書面文件中寫道,那6個案例的判決結果、引語等都是假的,該情況「史無前例」。他下令6月8日就處罰施瓦茨舉行聽証會。施瓦茨目前面臨何種懲罰尚未明確,最嚴重的情形可能是被停牌。

專家警告:人工智慧可能威脅人類存亡
https://hk.news.yahoo.com/%E5%B0%88%E5%A...06512.html

一群業界高管和專家今天警告,全球領導人應致力降低人工智慧(AI)技術所帶來的「人類滅絕」風險。

法新社報導,包括阿特曼(Sam Altman)在內的數十位專家連署了一份簡短聲明。聲明稱,應對AI帶來的人類滅絕風險,應是「與應對疫情和核戰同層級的全球優先要務」。阿特曼的公司OpenAI研發了ChatGPT聊天機器人。 ChatGPT可以依據簡短指令編寫文章、詩歌和對話,因此在去年底一炮而紅。這個程式的巨大成功也吸引了AI領域數十億美元的投資,但批評者和業界人士都發出了警告。

常見的擔憂包括聊天機器人可能導致假消息充斥網路、帶有偏見的演算法可能產出種族主義內容,AI驅動的自動化也可能摧毀整個產業等。 公布在非營利組織「人工智慧安全中心」(Center for AI Safety, CAIS)網頁的這份最新聲明並未詳細說明AI可能帶來的潛在生存威脅。

CAIS表示,這份「言簡意賅的聲明」旨在開啟針對AI技術風險的討論。

聲明的數名簽署人,包括被稱為「人工智慧教父」的辛頓(Geoffrey Hinton),過去也曾提出類似警告。。

他們最大的擔憂是所謂「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的崛起,也就是具備人類認知能力的人工智慧。

他們害怕人類將失去對這些超智慧機器的掌控權。專家曾警告,這可能對物種和地球造成災難性後果。

聲明的連署人也包括來自AI領先企業谷歌(Google)和微軟(Microsoft)的專家。

早在2個月前,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和其他數百名專家也曾發表一封公開信,呼籲在確定安全無虞之前,暫緩AI研發工作。

然而,馬斯克的信引來廣泛批評。有人認為,信中關於社會和文明崩潰的警告太過誇大。

清華教授:大模型AI或可3年內「人貓對話」
https://news.mingpao.com/pns/%e4%b8%ad%e...1%e3%80%8d

AI帶來滅絕風險不亞於核戰! 人工智慧教父等350名專家聯名籲正視威脅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318387

中國首件ChatGPT犯罪 男子用ChatGPT編「火車對撞」假新聞遭逮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298256
Reply
350科技界高層專家聯署 警告AI帶來人類滅絕風險如同疫情大流行和核戰
https://news.mingpao.com/ins/%e5%9c%8b%e...8%e6%88%b0

習近平稱須提升AI安全治理水平 科技界等聯署籲關注AI帶來人類滅絕風險
https://news.tvb.com/tc/greaterchina/647...8%E9%9A%AA

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要提升網絡數據、人工智能(AI)安全治理水平。另外,數百名人工智能業界高層及科學家發聯署信,指人工智能發展所帶來的風險等同核戰,認為全球應優先應對。

身兼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二召開二十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當中提到當前面臨的國家安全問題,複雜和艱巨程度明顯加大,要準備經受重大考驗;又強調要切實做好維護政治安全,提升網絡數據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水平,加快建設國家安全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加強國家安全教育等工作。

美國關注人工智能安全問題的非牟利機構「人工智能安全中心」,同日在網站發布聯署信,指人工智能即AI可能會導致人類「滅絕」,包括可能被武器化,例如用人工智能技術研製化武等。

聲明又指其帶來的風險同疫情、核武戰爭一樣,理應是全球優先關注的議題,但聲明未有提出任何具體建議。今次聯署的有逾350名科學家和科技界領袖,包括研發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ChatGPT的初創公司OpenAI的行政總裁奧爾特曼、有「人工智能教父」之稱的電腦科學家欣頓及Google和微軟高層。

早前美國富豪馬斯克等過千名人工智能業界高層及專家曾發公開信,呼籲在確認對社會和人類的風險前,暫緩人工智能研發工作。但亦有一些專家認為人工智能技術引發的憂慮被誇大。

人工智能企業高層及科學家聯署 籲關注帶來滅絕風險
https://news.tvb.com/tc/world/6476a6a32d...8%E9%9A%AA

人工智能企業高層及科學家發聯署信,關注人工智能(AI)的發展,可能威脅人類生存。

總部設在美國三藩市、關注人工智能安全問題的非牟利機構「人工智能安全中心」,在其網站發布聯署信指,減低人工智能帶來的滅絕風險,是全球優先關注的議題,應與其他涉及社會層級的威脅,例如疫情大流行及核武戰爭等一同受到關注。

數以百計科學家和科技界領袖,包括研發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ChatGPT的初創公司OpenAI的行政總裁奧爾特曼、有「人工智能教父」之稱的電腦科學家欣頓,以及Google和微軟高層均有聯署。

有初創研自動海洋垃圾機械船以AI分辨垃圾來源 減近半成本
https://news.tvb.com/tc/local/647729592d...0%E6%9C%AC

一間本地初創公司研發出自動海洋垃圾機械船,加入人工智能(AI)分辨垃圾來源。

全球每年有數以百萬噸垃圾流入大海,危害海洋生態。這艘清理垃圾機械船,由本地初創公司研發,透過太陽能發電,做到無污染清理。

初創公司聯合創辦人Sidhant Gupta表示:「香港清理海洋垃圾工作,一般靠舊式汽油或柴油發動的船隻,但比起清潔海洋的功效,這些船反而對海洋造成更多污染。」

機械船不止可以收集海洋垃圾,加入了人工智能。

初創公司團隊成員廖子健說:「他可以做到全面的自動駕駛,亦都可以避開障礙物,還有一個物體偵測的功能,它可以分辨不同的垃圾,然後亦都可以紀錄不同垃圾的位置和垃圾的種類,可幫我們在香港組織大數據。」

這些可用來分析垃圾來源及分布,有助制定改善環境的方案。

每艘機械船一日可收集15升油污及200公斤漂浮垃圾,比傳統方法減低近一半成本。公司亦有與政府部門共同研發污水除泡機械人。

初創公司聯合創辦人Utkarsh Goel認為:「香港有個關鍵優勢予研發硬件的初創公司,就是鄰近內地,意味更容易接觸供應鏈。」

這是下一代Clearbot的三維模型設計圖,將會有配送貨物和監測水質功能。

【創科館】有廣告公司用AI製作廣告 稱生出影像不受控存在一定困難
https://news.tvb.com/tc/local/6475e8332d...0%E9%9B%A3

生成式人工智能(AI)最近引起各界高度關注,現時有不少行業都開始使用生成式AI輔助工作,有廣告公司更首次利用它製作一系列廣告,在應用上有甚麼要注意呢?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透過機器學習的創作工具,創作者只要輸入關鍵字,AI就會生成符合要求的全新作品,現時已可做到文字、音樂、影片、圖像等創作。

軟件公司高級數碼媒體技術工程顧問黃耀興說:「它有不同的功能,其中一個功能就是叫文字生成圖像,就是你只需要打一個文字,我們(軟件)就會幫你生成一些圖片。輸入文字的詳細程度,如果越短,可能就比較簡單一點;如果你越詳細、越詳盡、越多形容的話,做出來的圖片就會越精細。」

比起傳統做廣告的方式,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在廣告製作,更能節省時間及成本,不過由於人工智能生成的圖像每次都不一樣,對廣告商來說,會面對一定困難。

廣告公司創作總監曾永豪表示:「我們知道程式可以說是不受控,生出的影像是不能控制,所以我們預先會和客人溝通,如果你採納這個方案,出來的影像是不能控制。難度在要不斷輸入相關字眼,要出現一個大家都覺得可以說到那件事件的畫面。」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逐漸成熟,他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客戶願意嘗試新技術。

【熱門話題】ChatGPT手機版上線囉!運作原理與手機應用實例分享一次看
https://hk.news.yahoo.com/%E7%86%B1%E9%9...34419.html


AI變臉|騙徒手法層出不窮 AI「16秒變6張臉」有人因此被騙430萬人幣
https://hk.news.yahoo.com/ai%E8%AE%8A%E8...41373.html
[Image: 60cb76f6864f5abc2d7cb3d2e819396b]

AI變臉|騙徒手法層出不窮 AI「16秒變6張臉」有人因此被騙430萬人幣
AI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為不少行業帶來貢獻,但亦讓詐騙集團有機可乘,利用AI使出新的欺騙手法,令人防不勝防。

據內媒報道,近日中國一名科技公司老闆在與朋友視像交流完畢後,10分鐘內就被騙走430萬元人民幣,後來被揭發是受AI換臉技術所騙。中國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在官方微博上轉載有關AI技術的換臉影片,警醒大眾需提防網絡交友。

該影片原先由網友「超級頭腦AI魔法師」上傳,再經中國各地公安的官方微博轉發分享。從影片可見,一名穿搭牛仔外套的女子邊走邊說「你以為你聊天的女網友長這樣」,然後她手一揮就變了另一張臉,連脖子、肚子的膚色都跟著改變,她又稱「實際上他們可能是長這樣…」,瞬間變成一張大媽臉,連膚色都變得蠟黃,甚至還有東南亞臉孔;在短短的16秒內,一共變了6張臉。

影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表示,「眼見不一定為憑」、「最後一張臉把我驚呆了」、「馬甲線都不變」、「媽呀太危險了」、「現在網路上都看不到多少真實的人了」、「防不勝防」、「現在技術真的厲害」、「詐騙集團也用高科技」、「別說樣子,連身材也能AI調整」、「只有馬甲線是真的」。

未來危機|英媒:美軍模擬AI無人機 為做任務殺人類 美國空軍否認:只是假設例子
https://hk.news.yahoo.com/%E6%9C%AA%E4%B...00741.html

為了「上分」 美軍AI軍用攻擊無人機在模擬測試中決定「殺死操作員」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E5%93%A1

「在操作員發布停止打擊的命令以後,搭載人工智能(AI)的無人機決定違背了操作員的命令,為了繼續打擊目標,他殺死了操作員……」

這不是科幻電影中的情節,而是美軍在測試人工智能無人機時遇到的真實一幕。據英國《衛報》6月2日報道,美國空軍的AI測試與運作主管塔克·漢密爾頓上校在英國皇家航空協會的未來空戰與太空能力峰會上的演講上證實了這一場景,他表示,人工智能在模擬測試中使用了「非常出人意料的策略來實現目標」。

在演講中,漢密爾頓透露,美國空軍在模擬環境的訓練中指派一架搭載人工智能無人機來摧毀敵方的防空導彈,AI可以識別威脅但是攻擊需要人類批准。

「系統開始意識到,雖然他們確實識別了威脅,但有時人類操作員會告訴它不要消除威脅,但AI只能通過消滅威脅獲得積分。那麼它做了什麼呢?它殺死了操作員,因為那個人阻礙了它實現目標。」隨後,測試者修改了AI的邏輯,讓AI被訓練成不能攻擊人類操作員,那樣會扣分。然後AI開始攻擊通訊塔,切斷人類操作員和無人機之間的數據通訊,讓人類無法阻止他攻擊防空系統。

漢密爾頓曾經是美國空軍是一名試飛員,在演講中,他警告不要過度依賴人工智能,並表示測試說明「 如果你不打算談論倫理和道德,你就無法談論人工智能、智能、機器學習、自治」。

雖然是人工智能項目的測試主管,但漢密爾頓上校經常警告要謹慎對待人工智能的發展。在去年接受《國防智商》(Defense IQ)網站采訪時,漢密爾頓表示:「人工智能並不是一件好事,也不是一種時尚,人工智能正在永遠改變我們的社會和軍隊。AI技術是我們必須使用的工具,來建設我們的國家……但是,如果處理不當,這將導致我們的滅亡。」

主辦這次會議的英國皇家航空學會和美國空軍沒有回應《衛報》的置評請求。據悉,漢密爾頓上校所屬的美軍格林空軍基地和第96測試聯隊是美國空軍無人機和機器學習系統的主要測試單位,最近該基地測試了一系列人工智能飛行平台,還用人工智能控制了一架F-16戰鬥機。

美軍模擬試驗 AI操控無人機竟「殺害」操作員
https://www.hk01.com/article/904527

科學家利用AI發現新抗生素 專門對付超級細菌
https://www.hk01.com/article/902254
[Image: ysK94voS_dKzkknQDjOh41uke4ThDh8CMllwwDJZ...w1920r16_9]

OpenAI惹私隱憂慮 加拿大展開調查
https://www.hk01.com/article/902087

以色列虛銀:AI將顛覆銀行業 擬為大眾提供私銀服務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3...2_001.html

以色列虛擬銀行One Zero創辦人Amnon Shashua在接受英媒訪問時表示,「AI(人工智能)顛覆私人銀行的時機已經『成熟』」;並希望將One Zero的業務擴展至以色境以外地方。

Shashua去年推出虛擬銀行One Zero,投資者包括瑞士私人銀行Julius Baer、美國私募基金Cerberus及騰訊(00700)。

他認為,在私人銀行業務中部署大型語言模型等AI技術,能在根本上提高客戶經理的效率,並將以前僅提供富豪量身訂的理財服務,提供予更廣泛的客戶。

他形容做法將「顛覆銀行業」,且能夠只能在新銀行中使用,才不會受到傳統核心銀行系統制肘。

一般來說,私人銀行的客戶經理通常每人管理約100至200名富有客戶;而One Zero自去年夏天推出後,已獲6萬個客戶帳戶,即每個客戶經理有1,000個客戶,預計至今年底達2,000個,長期目標是1對1萬,「能向更廣大的客群市場,提供以往為富豪們量身訂做的理財服務。」

AI爆乳「皐月愛」遭踢爆與女優淺倉唯「撞樣」 集英社捱轟急停售寫真集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F%E9%9B%86
[Image: _2023060908194933942.jpg]
Reply
騙徒疑用AI低成本複製人聲 美國婦接「女兒」求救電話哭訴被綁架
https://www.hk01.com/article/893829
[Image: tVAGBtQMbGtu2TvL04vYC0HKKkTsK_ukGDg5ZBg4...w1920r16_9]

AI語音以假亂真 電騙扮女兒遭綁架嚇壞阿媽 美國新型詐騙防不勝防
https://www.am730.com.hk/%E5%9C%8B%E9%9A...B2-/382224


微軟準備將其旗下頂級AI專家從中國調至加拿大以防被中國挖走
https://www.voacantonese.com/a/microsoft...31651.html

據倫敦金融時報週六(6月10日)報導,美國科技巨頭微軟公司已經決定將在中國的頂級人工智能專家調往加拿大,以確保他們的安全。

金融時報的四名消息來源透露,這個計劃可能涉及微軟在北京的微軟亞洲研究院的20至40名專家。該院已經開始為他們申請前往加拿大的簽證。

微軟的這個做法可能會引起北京的強烈不滿。隨著美中科技戰日趨激烈,中國被美國“卡脖子”的技術越來越多,從芯片到設計軟件,現在又進入了人工智能。由微軟投資的OpenAI推出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正在形成新一輪的競爭戰場。

知情人士稱,微軟公司出於防禦策略在加拿大設立一個新的人工智能實驗室,以應對美中緊張關係不斷升級的趨勢。這個被稱為“溫哥華計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阻止頂級人才被中國科技企業挖走,進行有關OpenAI的ChatGPT的研究和開發。

報導說,有兩名研究院的專家表示,他們最近收到了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工作邀請,但他們拒絕了邀請,準備前往加拿大。

其中一人表示,雖然微軟與中國有著深厚的聯繫,但“在我們這裡有最優秀的研究人員,尤其是從事機器學習的人,存在一定的風險。”

這位專家說,中國公司可能會挖人,或者僱員可能會受到的騷擾。 “我們在內部會議商討論過這些風險。”

另外一人正在申請加拿大簽證。他表示,“或許在第三國,在美國和中國之外,我們能夠重新找到過去那種就技術問題展開充滿活力的討論。”

微軟表示,在溫哥華建立的新實驗室將在組織上與微軟亞洲研究院保持一致,並會與溫哥華的工程師團隊進行更好的合作。

微軟亞洲研究院是中國科技人才的重要培訓中心,對人工智能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其中不少人加入了中國科技公司,帶動了中國整體人工智能生態系統的發展。

微軟在中國的業務持續了三十多年。儘管其它一些美國科技巨頭如穀歌、臉書等因各種原因退出了中國,但微軟在中國依然保持強大的存在。

微軟公開資料顯示,它在中國擁有大約九千名僱員,其中從事研發工作的軟件工程師佔80%多。

金融時報指出,微軟亞洲研究院是中美科技合作的特例。兩名研究人員表示,兩國關係日益惡化,雙方對對方的科技發展的猜忌日益加深,這限制了他們與西方同事的合作空間,而中國方面也加大了對這些專家的審查範圍。

傳微軟等美企憂慮違法  限制香港使用AI工具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3...2_001.html
[Image: bkn-20230613132343501-0613_00842_001_01p...0613141831]

外媒報道,美國科技巨頭正一點一點地將香港用戶拒之門外。微軟、OpenAI等科企近來開始限制香港用戶使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AI)工具。就OpenAI而言,香港、內地、北韓、敍利亞和伊朗均被限制使用ChatGPT。

雖然這些公司沒有說明限制的理由,但觀察人士表示,如果聊天機械人發布違反法例的內容,公司可能會面臨風險。

OpenAI和微軟等拒絕評論限制在香港使用有關工具的原因,但表示他們正努力在未來將服務帶到新的地點。

報道又指,美國科企的舉措反映他們慢慢將香港視為內地其中一個城市。其中,蘋果公司(Apple)已與騰訊(00700)合作過濾可疑網站。

中央谷AI 擬3年建萬家產教融合企業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00202_012/

內地A股市場昨日聚焦中國人民銀行逆周期調節的政策工具外,人工智能(AI)概念股亦因國策護航而再度爆發,昨國家發改委等8部門聯手印發今後3年《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表明計劃在集成電路(IC)、AI等戰略新興產業深入推進產業教育融合,培養服務支撐產業重大需求的技術人才,到2025年建設培育一萬家以上產教融合型企業。

該方案提出5方面共19條政策措施,要求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在2025年達到約50個,更預告將啟動遴選第二批約30個試點城市。發改委社會司司長劉明昨形容這是含金量很高的文件,第二批產教融合試點工作將於今年下半年啟動。

相關板塊熱炒 A股反彈

劉續指,當局扶持組合舉措主要是讓「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支持政策看得見,讓相關企業嘗到甜頭。3類資金來自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及中長期貸款,下一步將結合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發展需要,持續優化職教專業布局結構。加上AI框架生態峰會本周五在上海舉行,帶挈內地AI內容生成(AIGC)概念、ChatGPT及晶片板塊昨均漲2.5至3.5%,遠超滬綜指及深成指各彈升0.15%及0.76%的幅度,兩者分別收報3,233點及10,955點。

值得留意是,滬深兩市主板成交僅9,42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日減逾2%;滬、深股通共錄淨沽出逾兩億元。惟中信証券料半導體行業按季復甦趨勢有望持續,冀下半年消費電子需求恢復及遠期AI對算力及存儲需求有所推動。

科創領域特設減稅降費

同時,發改委等部門公布今年降成本重點工作通知,在8方面落實22項任務。其中對科技創新及重點產業鏈等領域將推針對性減稅降費政策,相關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的政策將長期實施。

在稅費優惠政策亦會增強精準性,今年底前對每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的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等;明年底前,對微利企業全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等。

AI語音騙案 七成受訪者憂難辨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chin...00180_025/

人工智能(AI)發展一日千里,卻成為不法分子行騙工具。法國傳媒前天報道,有跨國電腦軟件保安公司早前訪問包括美國在內9個國家共7,000人,四分之一受訪者遇過AI語音騙局,七成受訪者坦言無信心分辨AI模仿聲音與真實聲音之間分別。

勒索電話呼救聲像真

美國亞利桑那州女子德斯特凡諾(Jennifer DeStefano)早前接到綁架電話,騙徒聲稱已綁架其15歲女兒,要求交出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贖金。由於電話傳來女兒的尖叫聲及求救聲,德斯特凡諾嚇得不知所措,最終證實女兒安然無恙。

透過AI,合成他人聲音並非難事。AI初創企業ElevenLabs年初承認,旗下語音合成工具可被用於惡意用途,例如有用戶利用英國女藝人愛瑪沃森(Emma Watson)聲音,朗讀納粹德國已故領袖自傳《我的奮鬥》。
Reply
Meta首席AI科學家指「AI 智力仍然不如狗」 不應視為威脅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1%E8%84%85

[Image: _2023061622410677738.jpg]

Meta首席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指目前AI系統不具備人類水準的智慧,甚至也比不上狗聰明。

隨著「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快速發展,ChatGPT等各種產品的出現,人工智慧(AI)的威脅論亦都甚囂塵上。不過,Meta首席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近日大唱反調,指目前AI系統如ChatGPT不具備人類水平的智慧,甚至也比不上狗聰明,人類不應視為威脅。

有「深度學習教父」之稱的人工智能權威楊立昆,在周三(14日)舉行的Viva Tech會議上說,人工智能(AI)不是那麼聰明,因為AI只接受語言的訓練,「那些系統仍然非常有侷限性,對現實世界的基本現實沒什麼理解,因為AI純粹是以文本來訓練,大量的文本」,「多數人類知識卻與語言無關,所以這部分的人類經驗不會被AI獲取」。

楊立昆說,Meta正致力於用影片來訓練AI,而非只用語言訓練。楊立昆指出,AI系統可能通過美國的律師資格考試,但卻沒辦法把碗盤裝進洗碗機,這種事10歲小孩「可以用10分鐘學會」。

楊立昆又舉另一例子,他指5個月大的嬰兒看到漂浮的物體,不會想太多,但9個月大的嬰兒會驚訝,因為他意識到一個物體不應該漂浮。楊立昆表示,如果不知道怎麼用機器再現這種能力,在此之前,AI 都不會有人類水準的智慧,也不會有狗或貓水準的智慧。

此外,楊立昆也不認為,未來出現比人類聰明的機器是一種威脅,應視為有益的東西,如陪伴在日常生活的 AI 助手。「科幻小說宣揚的一種恐懼是,若機器人比我們聰明,他們就會想要掌管世界」。他認為,聰明和想要掌控是兩回事。

楊立昆有「深度學習教父」之稱,他與另外兩位權威學者約書亞·本吉奧(Yoshua Bengio)和傑弗里·辛頓(Geoffrey Hinton),被稱為是深度學習的三巨頭,三人獲得2018年圖靈獎(Turing Price),他們的研究對於近代的計算機視覺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深度神經網路的應用來說功不可沒。

在1980年末,楊立昆開發出捲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奠定了現在深度學習的研究發展基礎,對現今的AI機器學習(ML)有著重大的貢獻。

人工智能公司與多家媒體洽新聞版權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8%E6%AC%8A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數家開發人工智能(AI)的科技巨擘包括OpenAI、Google、微軟等,近幾個月與全球多家著名的媒體機構如新聞集團、《紐約時報》、《衞報》的高層會面,磋商使用新內容來訓練AI系統的版權問題,最終可能會向媒體支付「訂閱費」。

消息人士透露,近幾個月,OpenAI、Google、微軟、Adobe等已經與新聞界高層會面, 圍繞他們的AI產品(如文本聊天機器人和圖像生成器)討論媒體版權問題。媒體機構包括新聞集團、德國報業集團Axel Springer、《紐約時報》、英國《衞報》和《金融時報》等,都至少與其中一家科技巨擘舉行了磋商。

媒體集團正對AI興起給行業帶來的威脅表示關注,並不滿OpenAI和Google未有洽商而使用他們的內容。新聞集團行政總裁湯姆森5月在國際新聞媒體協會(INMA)會議上發言時,總結了業界的憤怒說:「(媒體的)集體知識產權正受到威脅,我們應該大聲疾呼,要求賠償。」

參與磋商的人說,這些討論仍處於早期階段,並表示科技巨擘談判的媒體版權問題,可能涉及為使用新聞內容向媒體支付「訂閱費」,以開發支援聊天機器人的技術,如OpenAI的ChatGPT和Google的Bard。《金融時報》稱:「作為一個提供訂閱的企業,我們需要保護我們的新聞價值和我們的商業模式。」

目前,雙方磋商的範圍,包括針對那些作為AI模型訓練數據的新聞內容,找一個定價模式。據一位行業主管說,出版商討論的一個數字是每年500萬美元至2000萬美元。曾與Google、微軟和OpenAI會面的德國報業集團Axel Springer行政總裁杜普納說,他的第一選擇是創建一個類似於音樂行業開發的「量化」模式,即電台、夜總會和串流媒體服務每次播放一首歌曲時向唱片公司支付費用。這將首先要求AI公司披露他們對媒體內容的使用情況。

Google早已與多家媒體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一家報業集團的高層說:「Google已經把一項許可協議放在了桌面上。」並說:「他們已經接受了需要付款的原則。」OpenAI則承認已與世界各地的出版商和出版協會就如何合作舉行了會談。

星島獨家|AI投資加密貨幣廣告湧現 記者「放蛇」揭騙徒欲盜加密貨幣錢包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2%E5%8C%85

[Image: _2023061719522128267.jpg]

【中國技術】據報中國加速研發不依賴美國晶片AI技術,涉及華為、阿里、百度
https://businessdigest.io/%E5%95%86%E6%A...E%E5%BA%A6
[Image: image?url=https%3A%2F%2Fmedia.apoidea.ai...=1024&q=75]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制裁促使中國科技企業加速研發不依賴美國晶片的AI(人工智能)技術,涉及科企包括華為、阿里巴巴和百度。

報導指,中國企業正研究如何在減低利用半導體的情況下,開發先進的AI技術;他們又研究如何混用不同類型的晶片,以減少對某一特定硬體的依賴。

報導引述研究人員分析指,若相關研究成功,中國科企將可抵禦美國制裁的影響,以及未來其他限制措施。

【Google新功能】Google推新AI功能,買衫虛擬試穿、AI建議穿搭
https://businessdigest.io/%E5%95%86%E6%A...F%E6%90%AD
[Image: image?url=https%3A%2F%2Fmedia.apoidea.ai...=1024&q=75]

Google於近日更新AI(人工智能)功能,包括讓用家使用新的AI購物功能虛擬試穿(Virtual try-on,VTO)衣服,方便用戶在網上購買衣服。

根據Google官方網站的介紹,VTO功能會向用家展示衣服在各種真實模特身上的樣子。透過生成式AI模型,該功能可以只拍攝一張服裝圖像,便準確地反映它在穿在真人身上時所呈現的不同姿勢、皺紋、陰影等等,並提供不同膚色、體型、種族、髮型和身材的模特兒。

此外,Google亦推出Google Lens功能,用戶可用皮膚照片作搜尋,在網絡上找出與自己相似的皮膚狀況。Google表示,這是因為只用語言來形容膚況有時不夠準確,因此推出皮膚搜尋功能,但搜尋結果仍不能當作專業診斷。

而Google Lens亦將在未來幾周內引入AI聊天機器人Bard,用戶也在查詢時可輸入包括圖像的指令,例如上傳衣服、飾物的照片,讓Bard提供穿搭建議。

美國官員:應結盟阻止中國通過竊取知識產權發展AI
https://www.hk01.com/article/911570

美國國務院負責網絡空間和數碼政策的菲克(Nathaniel Fick)說,應當組建強大的聯盟,以阻止中國通過盜竊知識產權的手法,推進其人工智能(AI)等先進技術開發。

據彭博社報道,菲剋星期三(6月21日)在哈德遜研究所論壇上指出,中國在過去幾十年間通過網絡盜竊手段,建立了新一代無線網絡,並為國內企業提供補助,支持其開發出在全球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菲克認為,如果放任中國「故伎重施」,中國會把這樣的手段運用在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核心戰略技術領域,因此「我們必須建立一個最大的聯盟」。

菲克沒有說明美國是否尋求建立一個正式的政府集團,但他說美國應該向「中間有影響的對沖國家」(consequential hedging states in the middle)闡明其願景。他還說,各國正開始看到依賴所謂不可信網絡所帶來的國家安全和經濟後果。

中國此前多次否認美國有關其盜竊知識產權的指控。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暫未回復彭博社的置評請求。

ChatGPT用家資料外泄 暗網兜售逾10萬裝置用戶資料 亞太區最多
https://www.hk01.com/article/911681

[ 本帖最後由 大咸濕 於 2023-6-23 00:55 編輯 ]
Reply
【科技圍堵】荷蘭再限光刻機輸華 下一戰線將在...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3...2_001.html

中美科技爭霸持續,已經站隊美國的荷蘭目前已停止向中國出口極紫外光(EUV)光刻機等高端設備。有外媒引述消息指,荷蘭政府計劃最快下周公布新措施,收緊光刻機生產商ASML產品運往中國的限制,具體而言或於本月30日或7月首周公布。

報道指,荷蘭可能會額外禁止3款遠紫外光(DUV)光刻機對中國的銷售,惟未必會在新措施中明確「點名」ASML或中國。較早之前,ASML副總裁Christophe Fouquet曾接受媒體訪問,堅稱半導體業只有通過合作才能成功,任何國家想與他國脫鈎,並建立完全自主的產業鏈,即使非不可能也會極其困難。

早於今年1月底,荷蘭及日本已原則上同意加入美國的陣營,擴大對華出口晶片生產設備的限制。日本政府於3月底公布了具體的措施,包括下令23款高端半導體設備出口時需要先申請許可,並於5月正式明確新措施會在7月23日生效。至於荷蘭雖然已表明會擴大對特定半導體設備的出口管制,惟迄今尚未公布具體措施。

分析估中美或鬥到AI

美國頻繁地針對半導體領域打壓中國的發展,反映中美之間的鬥爭已進入新里程。有分析估計,科技戰將持續燃燒,下一個戰線可能會是在人工智能(AI)方面。

商業顧問公司Albright Stonebridge科技政策主管Paul Triolo說:「華盛頓可能會做出更多嘗試,把矛頭指向在中國開發、某些類型的應用程式(App),未來一年,生成式AI可能就是焦點。」拜登政府正在判斷,哪種技術既能促進中國軍事現代化,還能提升中國企業在生成式AI領域的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此前以安全隱患為由,要求停止採購來自美國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科技(Micron)的產品。Triolo認為,美國可能會為此事向中國發難,而中國亦會對美方的出口管制作出還擊。

另一家顧問公司、總部位於多倫多的The Geopolitical Business行政總裁Abishur Prakash則形容,中美的科技戰「即將進入高潮」。他表示,與先前因為5G技術、TikTok引發的衝突不同,當時兩大國仍相信歧異可被弭平,但現在政治上已經陷入僵局,中美之間的鴻溝加深許多,沒有任何一方想要消弭分歧。
Reply
騙徒以人工智能換臉換聲詐騙 警籲留意視像眼神口型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30703.htm

警方表示,留意到近幾個月,有騙徒懷疑借助人工智能深偽技術製作虛假新聞報道,推介投資活動,或冒充名人移花接木後製影片,引誘市民參與不存在的投資計劃;網上亦有人討論,利用相關技術實時換臉換聲,透過視像通話假冒受害人親友要求匯款。

警方又指,不法分子透過社交平台的公開影像,大量套取冒充對象的聲音和臉部訊息,再透過深偽技術製作影片,在視像通話中播放,騙徒之後會利用各種藉口完結通話,再要求受害人轉換到其他即時通訊軟件繼續對話,從而繼續詐騙行為。

警方早前接獲情報,指一名身在外地的日籍人士在社交平台一個假冒某銀行管理層的帳戶中,瀏覽一條提及香港投資計劃的影片並信以為真,並向騙徒轉帳價值港幣1700元的點數卡;亦有情報指,有人懷疑利用深偽技術進行恐嚇,有市民經交友平台認識左騙徒,根據指示下載手機軟件,進行短暫視像通話後,發現樣貌被移花接木到色情片段,繼而被騙徒勒索,該名市民因感到懷疑,最終未有受騙。

警方提到, 深偽技術並非完美,市民可以留意影片中的人物眼神和口型是否有不自然之處,也可以要求對方在鏡頭面前舉起手指並橫向移動,或將頭部上下左右轉動,由於電腦需要針對突如其來改變重新運算,影片質素會受影響,繼而露出破綻,破解詐騙手法。

警方提醒,市民切勿接聽陌生視像電話,以免聲音和樣貌等個人生物辨識資料被盜取作深偽技術影片,再進行詐騙;又呼籲熟悉科技的青少年提醒長者提防這種近月出現的犯罪手法。

AI換臉扮官員詐騙 電視聲畫成素材
https://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0%E6%9D%90
[Image: i_src_050612527.jpg]

[ 本帖最後由 大咸濕 於 2023-7-3 14:04 編輯 ]
Reply
針對AI潛在威脅 聯合國安理會擬首開會議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3...2_001.html

聯合國安理會擬於本月18日,針對人工智能(AI)對國際和平及安全的潛在威脅,召開首次會議,屆時將由英國外相祁湛明主持,聽取國際AI專家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匯報。

英國駐聯合國大使吳百納(Barbara Woodward)周一(3日)表示,會議將是英國本月輪任安理會主席國期間的重點工作,稱AI同時具備巨大潛力及風險,如可改善聯合國發展項目、人道援助,協助維和行動及預防衝突,縮短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間的差距,但亦存在可以控制核武器等嚴重安全問題風險。

古特雷斯宣布計劃於9月設立一個AI諮詢委員會,以協助聯合國準備需要採取的措施。英國首相辛偉誠亦表示,將在今年稍後舉辦針對AI為主題的峰會,讓各國在會上作多邊討論。

AI潛在威脅全球和平 安理會將首次召開會議討論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E%E8%AB%96

聯合國安理會將舉行有史以來第一次關於人工智能(AI)對國際和平與安全潛在威脅的會議,這項會議由英國發起,意識到人工智能可能用於自主武器或控制核武的巨大潛力和重大風險。

英國目前是安理會輪值主席,英國駐聯合國大使吳百納(Barbara Woodward)周一宣布,7月18日的會議將是本月擔任主席的核心,會議將由英國外交大臣祁湛明(James Cleverly)主持,將聽取包括國際人工智能專家和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的報告。

古特雷斯上月表示,「針對生成式AI這種最新形式的人工智能,各界敲響的警鐘震耳欲聾,而最強的警示聲浪來自於開發出這種技術的研發人員,我們必須認真看待這些警告」。
他說:「這些科學家和專家呼籲世界採取行動,宣佈人工智能對人類的生存威脅,與核子戰爭的風險相當」。

古特雷斯也宣布,計畫在今年仿效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成立一個人工智能高級諮詢機構,定期審查人工智能治理安排,並對其如何符合人權、法治和共同利益,提出建議。

英國鼓勵採取多邊方法管理
吳百納表示,英國希望鼓勵「採取多邊方法,管理人工智能為我們所有人帶來的巨大機會和風險,這將需要全球努力」。

吳百納強調,AI的好處是巨大的。她引述人工智能在幫助聯合國開發計畫、改善人道援助行動、協助維和行動和支持衝突預防方面的潛力,包括透過收集和分析數據,「這可能有助於我們縮小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之間的差距」。

但吳百納指出,風險則是嚴重的安全問題,也必須解決。

歐洲在監管人工智能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6月14日,歐洲議會簽署世界上第一套人工智能綜合規則,清除了全球當局競相控制人工智能的關鍵障礙。

隨著新型人工智能的興起,監管措施變得更加緊迫。這種人工智能使像ChatGPT這樣的聊天機械人,能夠生成類似於人類工作的文本、圖像、影片和音訊。
Reply
AI實驗:ChatGPT揀股更勝大型基金經理
https://news.tvb.com/tc/finance/64a3b0f0...3%E7%90%86

有金融服務平台進行實驗,發現人工智能(AI)對話工具ChatGPT所揀選的投資組合,表現跑贏基金經理。

ChatGPT去年底開始在全球掀起熱潮,同時引來熱話,人工智能會否取代人類的職位。有網上金融服務平台通過ChatGPT選取38隻股份,模擬基金組合,結果由三月初至六月底,基金組合累積升幅超過百分之8,而且同期英國十大最受歡迎基金,平均回報只有大約百分之1。

ChatGPT選擇的股份,不少是美國上市的大型股,有人工智能及晶片相關,例如晶片商Nvidia、台積電、研發ChatGPT的初創公司OpenAI的主要投資者微軟等,還有一些消費股,好像強生、連鎖超市沃爾瑪等。

不過,今次用作比較的英國基金以追蹤指數表現為主,而不是採取主動型投資策略。

平台亦強調今次只是實驗,提醒不應該通過人工智能獲取選股的「貼士」,因為ChatGPT暫時只能分析2021年或之前的資料,未涉及市場最新情況,答案亦要額外核實,不過散戶可以利用相關工具搜尋和分析大量數據,協助作出投資決定。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Bridgewater形容,完全不應該期待用人工智能取代基金經理選股,因為在判斷宏觀經濟轉捩點表現很差,但覺得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反覆驗證投資理論是否適用,相信金融業僱員要調整角色,長遠加強與人工智能合作。
Reply
為境外詐騙組織提供通訊服務 團夥校內收購電話卡落網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甘肅臨夏東鄉縣近日揭發有詐騙團夥在學校內,大量收購電話卡用作詐騙。東鄉縣公安局隨後通報,該局反詐中心在一間學校內,逮捕販賣電話卡、並為境外詐騙組織提供通訊服務的團夥

內媒周一(3日)報道稱,該團夥收購電話卡後,通過非法聊天軟件聯繫境外詐騙團夥成員,通過撥打不特定人群電話實施詐騙。警方呼籲家長檢查孩子的手機是否安裝了非法軟件,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從事電訊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

陌生視像來電 1招就可以阻隔
https://hk.on.cc/hk/bkn/cnt/entertainmen...2_001.html

詐騙電話近期大家應該見怪不怪,除了冒充政府機構、銀行,近期又有新玩法,就是會用視像通話FaceTime致電。當你接聽後,畫面就會顯示一則廣告相片,有網民就擔心騙徒會藉視像畫面盜取用家的樣貌及聲音。原來要阻截都好簡單,想知點做就睇片啦!

WhatsApp最近推出全新的備份新功能,毋須透過雲端即可在新機回復對話,睇片就知實際操作。

騙徒AI換臉換聲詐騙 方保僑籲別接聽不明視像來電 教路5招自保
https://www.hk01.com/article/915442
[Image: n1SCDIEkXAYS6iWl0AjsbnKLXGDSqeNURgxTvUYMU70?v=w1920]
[Image: mDagZ38KFefnx6WMdvgv9FuDbi6zrztBh5M_jIeTP4w?v=w1920]

今年首季2萬宗罪案按年增48% 鄧炳強:社會復常及詐騙案大增65%
https://www.hk01.com/article/898211
[Image: zLF5MMfTmkgupUS8-0r9qm4ffdb6ruR5s28T5rNvE-Y?v=w1920]

猜猜我是誰|本地集團扮孫仔呃婆婆 警及時阻止拘3男 製「長輩圖」分享防騙貼士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E5%A3%AB
[Image: _2023070418170292986.jpg]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