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2022, 08:24 AM
美智庫料2030年 華擁5航母10核導彈潛艇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2_001.html
中國繼續軍力擴張之際,美國華府智庫「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CSBA)近日發表分析報告,指解放軍海軍有足夠資源,在2030年或之前擁有5艘航空母艦、10艘核彈道導彈潛艇、45艘驅逐艦和63艘護衞艦等。
美國海軍研究所新聞網周四(18日)報道,CSBA發表名為《中國選擇》的報告,以新方法評估解放軍的現代化。報告分析指,解放軍擁有足夠的必要資源,在2020年代持續其軍事現代化,並在2030年代初期以高於通脹3%的速率增長。由於中方不再詳列裝備、訓練、維護和人手成本,故該智庫無意預測中國的實際軍事預算,也未有計算軍機或護衞艦的開支,僅以大戰略層面來評估其軍事發展。
報道指,軍力增長對解放軍海軍來說,等同擁有更多護衞艦、導彈艦艇和柴電潛艇,用於區域防衞或對台灣施壓。分析認為,解放軍陸軍的規模會縮減以增加預算,並淘汰老舊的空軍軍機進行現代化。美國印太司令部前司令戴維森(Phil Davidson)指,上述預測符合中國要在本世紀中期成為軍事強國的長期目標。
全球軍費創冷戰後新高 美國居冠中國印度次之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4270050.aspx
根據報告,全球各國去年在軍事方面花費1.9兆美元,與2018年相比成長3.6%,增幅創2010年以來新高。(圖取自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網頁sipri.org)
(中央社斯德哥爾摩27日綜合外電報導)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報告指出,去年全球軍事支出增幅創10年來新高,且前3大支出國首度有2個亞洲國家同時進榜,分別為中國和印度。
根據報告,全球各國去年在軍事方面花費1.9兆美元,與2018年相比成長3.6%,增幅創2010年以來新高。
SIPRI研究員田南(Nan Tian,音譯)告訴法新社:「軍事支出已達到冷戰結束後的最高點。」
美國是帶動全球軍事支出增加的最大支出國,去年軍費為7320億美元,增加5.3%,占全球支出總額38%,比位居第2的中國高出甚多。
去年是美國軍事支出連續成長的第2年,先前連續7年下滑。
全球軍事支出排行榜前3名中,首度有2個亞洲國家同時進榜,中國和印度估計分別支出2610億美元(成長5.1%)和711億美元(成長6.8%)。
中國過去25年來的軍事支出與國家經濟迅速發展密切相關,不過中國在軍事方面的投資也反映出中國躋身「世界一流軍隊」的野心。
田南說:「中國曾公開表示,想要以軍事強國身分實際與美國較量。」
SIPRI研究員魏士曼(Siemon Wezeman)在聲明中說:「印度與巴基斯坦和中國之間關係緊張對立,是刺激軍事支出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
全球軍事支出前10名依序為美國、中國、印度、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法國、德國、英國、日本、韓國,其中前5大支出國占全球軍事支出總額逾60%。
全球軍事支出前10名依序為美國、中國、印度、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法國、德國、英國、日本、韓國。(圖取自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網頁sipri.org)
台灣在亞太地區排名第7,去年軍事支出為104億美元。
SIPRI指出,其他值得注意的發展包括德國。德國去年軍事支出增加10%,來到493億美元,增幅居前15大支出國之冠。
根據德國之聲(DW),德國波昂國際軍轉民中心(BICC)研究員穆許勒(Max Mutschler)說:「德國早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前就有增加軍費支出的壓力,這種壓力造成的影響現在變得很明顯,但必須要說,這筆支出仍離(軍費占國內生產總值)2%的目標有段距離。」
SIPRI報告則提到,德國軍事開銷增加,部分原因可能是德國逐漸感受到來自俄羅斯的威脅。
田南提到「近年來軍事支出增長加速」,不過他也告訴法新社,這樣的趨勢可能會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和連帶的經濟衰退影響而扭轉。
[ 本帖最後由 KT150 於 2022-8-30 07:37 編輯 ]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2_001.html
中國繼續軍力擴張之際,美國華府智庫「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CSBA)近日發表分析報告,指解放軍海軍有足夠資源,在2030年或之前擁有5艘航空母艦、10艘核彈道導彈潛艇、45艘驅逐艦和63艘護衞艦等。
美國海軍研究所新聞網周四(18日)報道,CSBA發表名為《中國選擇》的報告,以新方法評估解放軍的現代化。報告分析指,解放軍擁有足夠的必要資源,在2020年代持續其軍事現代化,並在2030年代初期以高於通脹3%的速率增長。由於中方不再詳列裝備、訓練、維護和人手成本,故該智庫無意預測中國的實際軍事預算,也未有計算軍機或護衞艦的開支,僅以大戰略層面來評估其軍事發展。
報道指,軍力增長對解放軍海軍來說,等同擁有更多護衞艦、導彈艦艇和柴電潛艇,用於區域防衞或對台灣施壓。分析認為,解放軍陸軍的規模會縮減以增加預算,並淘汰老舊的空軍軍機進行現代化。美國印太司令部前司令戴維森(Phil Davidson)指,上述預測符合中國要在本世紀中期成為軍事強國的長期目標。
全球軍費創冷戰後新高 美國居冠中國印度次之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4270050.aspx
根據報告,全球各國去年在軍事方面花費1.9兆美元,與2018年相比成長3.6%,增幅創2010年以來新高。(圖取自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網頁sipri.org)
(中央社斯德哥爾摩27日綜合外電報導)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報告指出,去年全球軍事支出增幅創10年來新高,且前3大支出國首度有2個亞洲國家同時進榜,分別為中國和印度。
根據報告,全球各國去年在軍事方面花費1.9兆美元,與2018年相比成長3.6%,增幅創2010年以來新高。
SIPRI研究員田南(Nan Tian,音譯)告訴法新社:「軍事支出已達到冷戰結束後的最高點。」
美國是帶動全球軍事支出增加的最大支出國,去年軍費為7320億美元,增加5.3%,占全球支出總額38%,比位居第2的中國高出甚多。
去年是美國軍事支出連續成長的第2年,先前連續7年下滑。
全球軍事支出排行榜前3名中,首度有2個亞洲國家同時進榜,中國和印度估計分別支出2610億美元(成長5.1%)和711億美元(成長6.8%)。
中國過去25年來的軍事支出與國家經濟迅速發展密切相關,不過中國在軍事方面的投資也反映出中國躋身「世界一流軍隊」的野心。
田南說:「中國曾公開表示,想要以軍事強國身分實際與美國較量。」
SIPRI研究員魏士曼(Siemon Wezeman)在聲明中說:「印度與巴基斯坦和中國之間關係緊張對立,是刺激軍事支出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
全球軍事支出前10名依序為美國、中國、印度、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法國、德國、英國、日本、韓國,其中前5大支出國占全球軍事支出總額逾60%。
全球軍事支出前10名依序為美國、中國、印度、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法國、德國、英國、日本、韓國。(圖取自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網頁sipri.org)
台灣在亞太地區排名第7,去年軍事支出為104億美元。
SIPRI指出,其他值得注意的發展包括德國。德國去年軍事支出增加10%,來到493億美元,增幅居前15大支出國之冠。
根據德國之聲(DW),德國波昂國際軍轉民中心(BICC)研究員穆許勒(Max Mutschler)說:「德國早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前就有增加軍費支出的壓力,這種壓力造成的影響現在變得很明顯,但必須要說,這筆支出仍離(軍費占國內生產總值)2%的目標有段距離。」
SIPRI報告則提到,德國軍事開銷增加,部分原因可能是德國逐漸感受到來自俄羅斯的威脅。
田南提到「近年來軍事支出增長加速」,不過他也告訴法新社,這樣的趨勢可能會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和連帶的經濟衰退影響而扭轉。
[ 本帖最後由 KT150 於 2022-8-30 07:37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