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全球軍費 military expenditure
#31
台灣自行生產潛艇下周始建 料2024年服役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01120.htm

在台灣,總統府表示,計劃建造八艘自行生產潛艇,第一艘下星期動工,預期2024年下半年服役。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蔡英文總統預計將出席下星期的動工典禮。他說,蔡總統上任後啟動建造計劃,落實防務自主、也是落實台灣防衛戰略及建軍需求的重要關鍵。

台灣目前擁有四艘潛艇,其中兩艘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大陸艦隊實力懸殊。

台灣展開自製潛艇工程 料2025年交付第一艘潛艇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sId=414121

在台灣,當局啟用製造潛艇的廠房,標誌自製潛艇工程正式展開。預計第一艘自製潛艇在2025年交付軍方,蔡英文總統形容有關計劃展示政府落實防衛自主決心。

廠房開工儀式在高雄的台灣造船公司舉行,除了多名高官,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亦有出席。

蔡英文總統致詞時指,外界一直懷疑自製潛艇能否成事,形容今次儀式粉碎了謠言。

台灣總統蔡英文:「不過挑戰跟質疑不會打倒我們,今天起,Made in Taiwan (台灣製造)的潛艦正就要式開始建造。」

蔡英文又指,自製潛艇是軍方發展不對稱戰力,嚇阻敵方圍繞台灣的裝備,落實防衛自主的決心。

蔡英文:「現在隨著潛艦國造的落實,到未來的成軍,一定能讓世界看到我們台灣守護主權的堅持。」

蔡英文之後手按雷射球,打開潛艇廠房大門。

又與一眾嘉賓按下按鈕,啟動廠內的機器壓製第一塊鋼板,標誌自製潛艇工程正式展開。

台灣這次自製潛艇計劃代號為「海昌計劃」,將建造六至八艘排水量2500至3000噸的潛艇,預計第一艦潛艇將在2024年下水,並在2025年交付海軍,陸續取代服役已超過30年的兩艘劍龍級潛艇。

對於媒體報道,新潛艇的戰鬥系統及數碼聲納系統仍未取得美國出口許可,軍方強調已取得美方同意,正在知會美國國會,不會影響建造進度。

[ 本帖最後由 香港人加油 於 2020-11-25 03:25 編輯 ]
Reply
#32
日加軍費至4003億 增購武抗華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8_005.html

為應對中國不斷增長軍事實力,日本政府內閣會議昨日同意將2021年度國防預算按年增加1.1%,達至5.34萬億日圓(約4,003億港元),藉此購買多架F35隱形戰機及長程反艦導彈等。這是日本連續第9年增加國防預算,同時打破歷年紀錄。

首相菅義偉在內閣會議敲定新一年度預算案,其中在國防預算中,日美企業將合作開發F35隱形戰機,估計總預算達400億美元(約3,120億港元),最快於2030年代開始服役。此外,政府亦會斥資6.28億美元(約49億港元)購入6架F35隱形戰機,包括兩架可垂直升降的F35B隱形戰機。

除隱形戰機,日本正購買長程導彈,並同時斥資3.23億美元(約25.2億港元)開發長程反艦導彈,另提供9.12億美元(約13.2億港元)去建造兩艘新型神盾艦。外間相信,菅義偉政府將繼續前首相安倍晉三路線,加強防衞力量,為自衞隊提供更多新型軍備。


報告稱中國10萬噸級核航母004 因經濟問題暫停研發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2_001.html
[Image: bkn-20210203114208292-0203_00992_001_01p...0203134111]

美國國會研究服務部近日發表年度軍事報告稱,解放軍正製造新航母003,排水量達到10萬噸,另嘗試製造10萬噸核動力電磁航母004,但因經濟原因,目前已暫停研發004。報告指,中國造艦速度令人擔憂和震驚,解放軍目前擁有約350艘軍艦和潛艇,美國海軍約有293艘。

軍事報告以《中國海軍現代化:對美國海軍能力的影響》為題,稱中國海軍已被視為對美國海軍實現和維持對西太平洋控制能力的重大挑戰,是全球最大艦隊,具備區域拒止能力等。另報告將山東號首艘國產航母編號由「001A」改為「002」。

報告表示,中國已在南海和西太平洋獲得優勢,美國海軍需要通過研發技術,改變艦隊結構、提高戰備能力和研發新技術武器來應對中國海軍。解放軍正研發高超音速滑翔體反艦導彈,比反艦彈道導彈「東風21D」和「東風26」更難被攔截。除航母外,報告指解放軍正發展076型兩棲攻擊艦,可能裝備彈射器。

惟報告強調中國海軍目前仍有局限性和弱點,包括反潛能力不足、遠程情報獲取能力有限、聯合作戰能力不足、人員素質不足、缺乏實戰經驗和行動經驗等,而中國正克服這些缺點。

[ 本帖最後由 紫羅蘭 於 2021-2-3 07:26 編輯 ]
Reply
#33
財政部:今年國防支出預算約13553億增長6.8%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305.htm

財政部表示,今年國防支出預算約13553億元人民幣,增長6.8%。國防預算連續5年突破萬億元,增速微升0.2個百分點。

至於公共安全支出預算近1851億元,增長0.7%。

財政部表示,去年國防支出12679億元,百分百完成預算。而公共安全支出近1836億,超出預算0.2個百分點。


人大解放軍代表團發言人:天下不太平 國防須強大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308.htm

今年中國國防支出預算約13553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增長6.8%。在北京,全國人大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新聞發言人吳謙說,國防費用增加,主要用於保障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啟動實施、加速武器裝備升級換代、加快推進軍事訓練轉型及改善官兵福利待遇等。

吳謙說,國際安全的不穩定性更突出,疫情全球肆虐,霸權主義等時有抬頭,地區衝突和局部戰爭持續,中國國土安全的風險挑戰不容忽視,陸地邊界爭議未徹底解決,島嶼領土問題和海洋劃界爭端仍存在,民進黨當局堅持「台獨」,是台海和平穩定的最大現實威脅,天下並不太平,國防必須強大。

對於美國務院發表聲明,敦促大陸停止對台軍事施壓,吳謙回應說,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中方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絕非針對台灣同胞。

[ 本帖最後由 跑10k 於 2021-3-8 02:13 編輯 ]
Reply
#34
中美日台海軍實力大曬冷!中共想打台灣有幾成勝算?【patreon獨家影片預告】2021-03-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7Cg1yHhkic
[youtube]e7Cg1yHhkic[/youtube]

兩岸角力|台東空軍基地$9億擴建 將部署66架全新F-16V戰機
https://hk.appledaily.com/china/20210403...NIEU3V4BA/

[ 本帖最後由 跑10k 於 2021-4-3 14:02 編輯 ]
Reply
#35
美参院提280页对华《战略竞争法》:要求拜登政府优先考虑军事投资
https://news.ifeng.com/c/85IQ5IYaHCC
Reply
#36
美更新核武及發展未來戰力 對抗中俄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2_001.html

美國總統拜登於周五(28日)向國會提交新一份國防預算,總額達7,150億美元(約5.58萬億港元)。國防部將放棄部分老舊軍備,調撥資金更新核武系統、發展未來作戰能力及高超音速武器等,以應對中國及俄羅斯的挑戰。惟眾議員共和黨人憂慮,國防預算增長不充足,導致美國開始失去在許多領域的領先優勢。

國防預算將用於改善美軍戰力,採購更多軍艦、戰機、支付維修費用及支薪。華府將額外向聯邦調查局(FBI)、能源部和其他部門的國防相關項目分配380億美元(約2,964億港元),令牽涉國家安全的預算總額達7,530億美元(約5.87萬億港元),較2021年度增加1.7%。

知情人士透露,國防部將預留資金研發高超音速武器和其他下一代武器系統,以對抗中俄。此外,國防部亦會設立太平洋震懾計劃,目的是震懾中國,透過發展雷達、衞星及導彈系統加強美軍在區內的備戰能力。為應付計劃開支,國防部打算放棄部分高維修成本的舊設備,包括瀕海戰鬥艦、A-10雷霆Ⅱ攻擊機等。

此外,國防部將採購85架F35隱形戰機、8艘水面艦艇,以及現代化美軍核武力量,改善核武指揮、控制及發射系統,例如哥倫比亞級核潛艇。與本年國防預算相比,新一份增長1.7%,但按通脹調整後的實際價值估算,相當於減少0.4%。惟國防部長奧斯汀認為,新一份國防預算提供了追求所需能力的資源,可能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軍事研究及開發投資。

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稱,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地緣戰略及安全挑戰對手,但與中國開戰並非不可避免,強調要將雙方的關係保持在競爭狀態,而不是衝突。他周三(26日)出席美國空軍學院畢業典禮時警告,要防止與中國及俄羅斯關係破裂,建議採取緊急行動,改善全球關係防止另一場大國戰爭發生。

美防長下令 列中國在最優先處理位置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2_001.html

周三(9日)有來自美國官員消息的表示,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發出內部指令,要求採取多項行動抗衡中國,據報由於部分提案屬於機密,有關的細節公布甚少,但有報道指,有關指令將中國及其增加軍力的行動,放在美國國防政策的最優先處理位置。

五角大樓此前應總統拜登要求,成立一個由23人組成的專責小組,評估美軍的應對中國策略,有關內部指令是來自該專責小組的建議。根據國防部一份聲明,指令的提案能改善美軍幾方面的能力,包括「重振盟友及夥伴網絡、加強震懾,和加快發展新的行動概念」,並發展現代化的軍民勞動力等,但沒有透露細節。而美國官員則解釋,國防部長指令的目的是要「調整國防部,以使國防部在將中國列作最優先處理位置時,能夠加以應對」。

另有消息引述兩名知情官員透露,該內部指令的目標,是令國防部可以言行一致地將焦點轉移到中國身上,當中包括指導美軍向中國所擺出的兵力姿態,以及與印太地區盟友更緊密合作。國防部亦會審視聯合作戰的觀念,以及集中於與中國競爭的專業軍事教育。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周四(10日)就此指出,美方一些人固守冷戰和零和思維,但凡提到國防力量建設,言必稱中國挑戰;打中國牌,成了美國增加軍費擴張軍力必用的藉口。美方所謂的應對中國挑戰,包藏謀求無限霸權和絕對安全,遏制中國的禍心。

汪文斌指,大家都清楚美國的軍費總額高居全球第一,連續多年相當於其後9個國家的軍費開支的總和,約為中國的4倍;大家也都清楚,美國在全球擁有800多個海外的軍事基地,建國以來僅有16年沒有打過仗,誰是威脅,誰是挑戰一目瞭然。汪文斌表示︰「我們敦促美方摒棄陳舊過時的冷戰零和思維,客觀理性地看待中國發展,停止動輒拿中國說事,為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的作用,而不是相反。」

澳洲擬斥100億澳元 升級6艘潛艇抗華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2_001.html

澳洲傳媒周五(11日)報道,澳洲政府計劃斥資100億澳元(約601.6億港元),升級現役的6艘柯林斯級潛艇,以應對中國的軍事威脅。

報道指,由於中國威脅印太地區安全,加上由法國海軍集團(Naval Group)為澳洲承建的12艘攻擊潛艇要到2035年起才陸續服役,澳洲防長達頓於是下令升級現役柯林斯級潛艇,待潛艇役齡30年屆滿後開始,預料在2026年會有第一艘潛艇升級,每一艘潛艇的翻修工程需時2年。

澳洲國防部原本無考慮升級潛艇,但中國軍事威脅逼近,解放軍部署印太地區的潛艇估計多達60至70艘,2030年或增至75艘,所以澳洲有需要確保潛艇隊伍保持一定規模。國防部估計升級工程費用為60億澳元(約361億港元),但專家估計可能高達100億澳元。

達頓表示,澳洲要面對現實及正視區域安全威脅,潛艇是減低風險的重要一環,這是重要的任務,需要好好處理。他還說,澳洲毫無疑問要延長柯林斯級潛艇的使用年限。

另外,澳洲總理莫里森下周將到法國,料與法國總統馬克龍會面討論海軍集團於澳洲南澳省阿德萊德建造12艘攻擊潛艦的安排。報道指,該計劃有延誤,且澳洲和法國就配備及造價發生爭議。

[ 本帖最後由 6SN7 於 2021-6-11 20:01 編輯 ]
Reply
#37
美軍高官稱中國軍力增長驚人 警告稱中國或改變姿態與戰略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0%E7%95%A5

美軍高官再次對中國軍事發展發出警告,稱中國核力量和常規軍力的爆炸性增長「令人驚歎」,稱中國有可能改變其姿態與戰略。

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理查德(Charles Richard)8月12日表示,中國正在努力實現核武器和常規武器的現代化,在這方面可以說是突飛猛進。

據美國《防務快報》網站報道,理查德在太空和導彈防禦研討會上對聽眾說,中國正在加強其導彈力量的所有領域,包括其戰略運載系統的數量和質量。

理查德說:「中國核力量和常規力量的爆炸性增長和現代化程度是令人驚歎(breathtaking)的。坦率地說,這個詞,令人驚歎,可能還不足以形容。」

報道指出,這已經不是理查德第一次對中國的核軍備現代化發出警告了。但他的言論值得注意,因為7月份中國擴大核基礎設施的消息得到披露。

他說:「中國(武器裝備)驚人的增長和戰略核能力使中國能夠改變其姿態和戰略。」

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認為,在太空、核武器、反導和網絡防禦領域,中國很快將對美國形成更加嚴重的威脅,與俄羅斯聯手,中國將更具威脅性。

針對美國屢次就中國軍事威脅發言,7月29日,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方無端炒作所謂「中國軍事威脅」,無非是為打壓遏制中國造輿論,為謀求自身絕對軍事優勢找藉口。

吳謙批評稱,美方言行體現出其「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傲慢與偏見,「中方不吃這一套,敦促美方停止錯誤做法,讓真相說話,讓謊言閉嘴。」

美參聯會主席:中國目標是在本世紀中葉前能在武裝衝突中擊敗美國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E5%9C%8B

當地時間12月9日,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通過視像參加《華爾街日報》執行長會議(WSJ CEO Council)峰會時稱,中國正尋求在2035年之前將其經濟增長的成果投入到與美國軍事能力持平的目標上,目的是在本世紀中葉之前能夠在武裝衝突中擊敗美國。

米利表示,中國致力實現上述目標,現在與未來多年都將為美國帶來「重大安全挑戰」。他還說:「我們不希望大國競爭變成大國戰爭。那將是一場災難」。

米利說,美軍必須準備好在太空和網絡作戰中發動進攻和防禦行動,尤其是對付中國和俄羅斯等競爭對手,這兩個國家都在這些領域發展軍事能力。

而在此前,五角大樓9月公布年度中國軍力評估報吿指出,中國現有200多枚核彈,未來10年預計擴增至少一倍,且接近取得從陸海空發動核武攻擊的「核三位一體」能力。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雷克里夫(John Ratcliffe)還指,中國為軍事現代化竊取美國國防技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球民主自由遭遇的最大威脅。

對於美方說法,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稱,「美國已經制定了新的海軍發展規劃,使其海軍在全球有更強的作戰能力和威懾力,這對解放軍所構成的威脅將會越來越大。目前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挑戰美國在海上的霸權,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挑戰美國海海軍在全球的霸權。」

就「中國是否對美國構成威脅」等相關問題,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此前曾表示,中方願繼續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努力推動中美關係在協調、合作、穩定的軌道上向前發展。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減少敵意,不搞挑釁,加強溝通,管控風險,為兩軍關係穩定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
Reply
#38
歐盟:歐洲需要獨立於美國的軍事力量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B%E9%87%8F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8月22日表示,塔利班控制喀布爾,國際撤離工作混亂不堪,阿富汗喚醒了歐洲的危機意識,歐洲需要發展獨立於美國的軍事能力。

法媒評論稱,西方支持的阿富汗政府以令人震驚速度的崩潰,喀布爾機場混亂的場景,以及對新一代阿富汗難民可能試圖前往歐洲的擔憂,使人們重新開始探討歐洲獨立自主發展的行動方向。

如今在阿富汗,未來可能在伊拉克或西非地區,都會有類似的軍事任務。歐洲決策者擔心,在沒有美國支持的情況下,誰來保護歐洲公民和利益。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在Twitter上說:「我們必須分析歐盟如何進一步部署軍力,積極影響國際關係,捍衛歐洲的利益。歐盟戰略自主權仍然是我們議程的首要任務。」

法媒8月22日報道,歐盟駐喀布爾的外交使團有400名阿富汗工作人員和家屬,他們將有資格移民到歐洲。但迄今為止,只有150人乘飛機離開阿富汗。

歐盟向喀布爾派出的許多撤離飛機,都是半空的。博雷利舉例稱,8月21日抵達西班牙的撤離航班上,三分之一乘客都是美國人。他解釋稱,「進入喀布爾機場時,美國的檢查和安全措施非常強大」,「這阻擋了許多阿富汗人通過」,布魯塞爾已經要求華盛頓「表現出更多的靈活性」。

博雷利感慨,「沒有人詢問歐洲人的意見」。經此一事,歐洲「一些國家將不得不開始思考美國盟友的問題,而且美國總統也說了,美國人不想打其他人的戰爭,」博雷利稱,「歐洲人沒有選擇,我們必須自行組織,來面對這個世界,而不是幻想。」

博雷利稱:「將提議為歐盟組建一支5萬人的強大遠征軍,防止再次發生類似阿富汗的情況。」「阿富汗喚醒了歐洲的危機意識,現在需要賦予歐盟一支能夠在必要時進行戰鬥的軍事力量。」

阿富汗混亂撤離敲響警鐘:沒有美國,誰保護歐洲?歐盟將提議建遠征軍獨立自主
https://www.rfi.fr/cn/%E5%9C%8B%E9%9A%9B...A%E4%B8%BB

8月22日星期天,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兼歐委會副主席博雷利表示,喀布爾落入塔利班,國際撤離工作混亂不堪,這些表明,歐洲需要發展獨立於美國的,自己的軍事能力。

博雷利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表示,歐洲各國應努力在美國結束阿富汗撤離行動之前,完成各自的撤僑行動。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周五也稱,美國的一些盟友已經要求華盛頓推遲8月31日這個撤離阿富汗的截止日期,因為如果沒有部署在機場的那6000名美軍的保護,其他西方國家的撤離行動恐怕就要被迫停止了。

法新社布魯塞爾站評論稱,西方支持的阿富汗政府以令人震驚速度的崩潰,喀布爾機場混亂的場景,以及對新一代阿富汗難民可能試圖前往歐洲的擔憂,使人們重新開始探討歐洲獨立自主發展的行動方向。

看到喀布爾的混亂,歐洲決策者擔心,此類場景還會重演,也許未來伊拉克或西非薩赫勒地區,也會需要類似的軍事任務,在沒有美國支持的情況下,來保護歐洲公民和利益。目前,歐盟已開始制定新的"戰略指南針",為27個成員國提供共同行動框架,以發揮更多的外交和軍事力量,這也與法國總統馬克龍所說的"歐盟戰略自治"切合。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在推特上表示:"我們必須分析歐盟如何進一步部署軍力,積極影響國際關係,捍衛歐洲的利益,歐盟戰略自主權仍然是我們議程的首要任務"。

截至目前,歐盟駐喀布爾外交使團統計到有400名有資格前往歐洲的阿富汗工作人員及其家屬。但現在只有150人離開,與此同時,歐盟派出的許多撤離飛機,都是半空的。博雷利舉例稱,星期六抵達西班牙的撤離航班上,三分之一乘客都是美國人。他解釋稱,"進入喀布爾機場時,美國的檢查和安全措施非常強大",“這阻擋了許多阿富汗人通過”,布魯塞爾已經要求華盛頓“表現出更多的靈活性”。

博雷利感慨,稱 “沒有人詢問歐洲人的意見”。經此一事,歐洲“一些國家將不得不對美國盟友的問題開始進行思考,而且美國總統拜登也說了,美國人不想打其他人的戰爭”。博雷利稱,"歐洲人沒有選擇,我們必須自行組織,來面對這個世界,而不是幻想"。

博雷利稱:"將提議為歐盟組建一支5萬人的強大遠征軍,防止再次發生類似阿富汗的情況"。“阿富汗喚醒了歐洲的危機意識, 現在需要賦予歐盟一支能夠在必要時進行戰鬥的軍事力量”。
Reply
#39
今日阿富汗會否變明日台灣?台灣出爐2千億軍備預算!對於兩岸防衛有何影響?分析對兩岸導彈火力和局勢變化!〈蕭若元:蕭氏新聞台〉 2021-08-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byZ-tqP4nA
[youtube]SbyZ-tqP4nA[/youtube]
Reply
#40
馮德萊恩:汲取美國撤出阿富汗教訓 歐盟有必要建立自己軍隊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D%E9%9A%8A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9月15日表示,經過美國急劇撤出阿富汗的教訓後,歐盟有必要為建立自己軍隊,可以在無需依賴美國的協助下派駐海外,因此需要取得成員國之間的政治意願。

馮德萊恩15日在法國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歐洲議會發表國情咨文,表示美國撤出阿富汗,導致時任總統加尼(Ashraf Ghani)政府的倒台,因此在歐盟之間帶出連串問題,包括歐盟需要怎樣的軍隊。

她指出,歐盟沒有軍中除了欠缺投資外,最重要是沒有政治意願。假如這達成兩個條件,歐盟就可以建立一個獨立於聯合國及北約(NATO)的部隊,同時展示歐盟在貿易以外的實力。不過外界認為,歐盟的部隊可能損害布魯塞爾與北約的關係,所以東歐成員國對有關計劃的反感可能最大。

歐盟27國的年度國防開支比例偏低,在2019年當地的有關支出只佔GDP1.2%,比美國同期的3.4%低一截。歐盟曾經在2007年成立兩個1500人的部隊,由各成員國輪流派員負責,惟受到長期人手不足,令部隊至今都從未派上用場。

美國議員擔心造價高昂的F-35戰鬥機跟不上中俄防空系統提升的步伐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E...40719.html

澳大利亞總理:法國的潛艇不夠好
https://www.wenweipo.com/a/202109/20/AP6...b52e7.html

[ 本帖最後由 藍寶石王子 於 2021-9-20 16:47 編輯 ]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