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大數據 Big Data
#31
深圳振華數據資料外洩 全球大人物隱私全都露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9145013.aspx

澳洲媒體揭露,替中國軍方散布錯誤資訊的深圳企業振華數據,已建立一個針對全球具有影響力人士的數據資料庫,內容包括澳洲總理莫里森等240萬名具有影響力人物的檔案。

澳洲金融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今天報導,有外流至該報的資料顯示,承接中國解放軍和中國共產黨業務的深圳企業振華數據(Zhenhua Data),在其建立的數據資料庫內,有超過全球240萬名具有影響力人物的檔案,其中包括3萬5000名澳洲人。

報導指出,振華數據所觸及的業務,包括在社交媒體散布不實資訊,透過「混合戰」(hybrid warfare)干預民意,以及利用大數據以便達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報導提到,振華數據所建構的人物資料庫,名為「海外重要人士資料庫」(Overseas Key Individuals Database,OKIDB)。其中澳洲人的部分主要是政界、法律界、軍方知名人士;也包括一些知名度較低的人物,如科技界企業家、學者、商人和宗教領袖等;另外還有一些有犯罪紀錄或違反商業規範而遭制裁的人士。

澳洲智庫「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 ASPI)的研究員霍夫曼(Dr Samantha Hoffman)博士指出,振華數據替中國政府蒐集資料庫的工作,已危害到澳洲的國家安全。

報導列出在振華數據所建構的人物數據資料庫中,包括有澳洲總理莫理森、科技公司Atlassian共同創辦人甘農布魯克斯(Mike Cannon-Brookes)、從事鈾礦業務的班納曼資源集團(Bannerman Resources)總經理孟洛(Brandon Munro)、曾經先後擔任澳海軍指揮官和美國航太企業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澳洲分部總經理蓋茨(Raydon Gates)等人的檔案。

在有關甘農布魯克斯的檔案中,詳細記錄了他的4名子女、在雪梨內外的多個住處,還有他住在美國的妻子的資料。另外在有關孟洛的檔案中,也有記錄他在世界核協會(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所扮演的角色。而在有關莫里森的檔案裡,更詳列了圍繞他身邊的親友人脈關係。

霍夫曼解釋:「中國的黨國體制意圖憑著大量資訊,以便支持他們塑造、管理和控制全球政治環境,並且成就其合縱連橫和威迫恐嚇的操縱工作。」

報導指出,「澳洲金融評論報」稍早透過電郵詢問振華數據是否向中國解放軍、共產黨或中國安全部門提供服務;不過,振華數據並未回應記者的問題。而振華數據深圳總部辦公室一名拒絕透露姓名的女士表示,不便回應。她說:「有關提問觸及了我們(振華數據)的商業機密。」

在「澳洲金融評論報」提出問題後,振華數據的網頁也被拿下;本來網頁上寫著,該公司可以透過操縱網路上的資訊,進而對實體社會造成影響。

承接澳洲和美國政府網路安全業務的Internet 2.0共同創辦人波特(Robert Potter)指出,振華數據的做法,反映出中國政府試圖將其監控的範圍擴大至中國境外。(編輯:高照芬)1090914

深圳振華數據資料外洩 被踢爆蒐集240萬人個資
(中央社倫敦14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外洩的資料,據信與中國軍事和情報網路有關聯的深圳振華數據公司,蒐集全球約240萬人個人資料,匯編成龐大資料庫。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分析師表示,資料庫含有約240萬人的個資,大多數是從像是社群媒體檔案等公開資源資料蒐集而成,再由振華數據編製。

總部位於澳洲坎培拉、擁有美國和澳洲政府等客戶的網路安全公司Internet 2.0表示,已經從外洩的資料中回復約25萬人的資料紀錄,其中有5.2萬名美國人、3.5萬名澳洲人和將近1萬名的英國人。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和他們的親戚,還有王室成員、名人和軍事將領都包含在這份資料庫中。


印媒:中企蒐集上萬印度人資料 進行混合戰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009140150.aspx

印度與中國邊境持續緊張,印度媒體今天報導,一家與中國共產黨有關的科技公司蒐集印度總統、總理等超過一萬個名人和組織的資料,利用大數據對印度進行「混合戰」。

「印度快報」(The Indian Express)今天報導,這家與中國政府與共產黨有連結的深圳振華數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正在蒐集印度名人資料,自稱是用大數據進行「混合戰」(hybrid warfare)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驅。

報導說,振華數據信息科技公司透過大數據,正在蒐集、監控包括總統、總理、省長、市長、議員、法官、各黨派人物等至少1350名政治人物及其家人的資料,這個數據資料庫蒐集了超過一萬名印度名人和其家人的資料,範圍涵蓋印度各省市和中央直轄區。

經過兩個多月的調查,印度快報表示,這家位於深圳的公司只花2年就利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建構了龐大的數據庫,其中至少蒐集包括總理莫迪在內的700名印度政治人物,還有460名政治人物近親資料,及100多個政治人物的家庭成員名單;此外還有350名現任和前任國會議員的資料。

振華的資料庫內還有至少40名現任和前任省市長、副省市長及其家人;而印度兩大黨印度人民黨(BJP)和國大黨,及包括左翼政黨在內的其他政黨,被蒐集和監控的政治領袖至少有200人。

振華不僅蒐集政治人物和官方機構具影響力人員、關鍵職位官員的資料,根據調查,振華還蒐集印度法官、科學家、學者、記者、演員、運動員、宗教人物、社會運動人士的資料,甚至包括數百名被控有金融犯罪、腐敗、恐怖主義和走私毒品、黃金、武器與野生動植物的犯罪分子資料,領域相當廣泛。

印度快報報導,今天報導刊出後不久,振華數據訊息技術公司已把公司網頁撤下。

澳洲坎培拉的專家波特(Robert Potter)說,振華公司利用自由民主國家的開放資訊環境,針對個人與機構,替專制的中國當局監控外國個體是真的;他們蒐集目標對象的工作、家庭、領導角色及所處的組織等資訊,可在各方面利用。

曾在中國深圳任教9年的越南傅爾布萊特大學(Fulbright University Vietnam)教授包定(Christopher Balding)表示,中國蒐集外國人物的資料,演變為資訊污染、感知管理和宣傳等非軍事工具,對其他國家進行顛覆、破壞、影響或支配等所謂的「混合戰」,以達成它想達成的目的。

中印部隊5月在拉達克東部爆發對峙和衝突後,印度政府分別於6月和9月兩次宣布禁止59款和118款行動應用程式(App),其中多數來自中國,理由是懷疑這些程式蒐集印度用戶資料傳送到第三地,影響國家安全。


中國企業數據庫被揭挖全球 240 萬人私隱情報 針對多國政要、軍官、名人
https://www.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n...%E4%BA%BA/

深圳一家私營企業被揭在全球大肆收集個人資料,再售予國家機構。涉事的深圳振華數據被指同解放軍有聯繫,其積累達 240 萬人的數據庫中,包括數以萬計知名與具影響力人士的詳細個人資料,而該數據庫相信被中國情報部門使用。事件被譽為「劍橋分析 (Cambridge Analytica) 嚴重版」。

振華數據成立於 2018 年,相信由中國振華電子集團持有,該集團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和貴州省國資委控股的國營企業。

振華數據的主要客戶包括解放軍和中國共產黨;該公司收集的數據有出生日期、地址、婚姻狀況、照片,政治聯繫、親戚和社交媒體帳戶,甚至會整合個人 Twitter 、 Facebook 、 LinkedIn 、 Instagram 甚至 TikTok 帳戶內容,以及新聞報道、犯罪和公司記錄。

逃中學者:全球人面臨監視威脅

率先得知該數據庫的是美國經濟學者 Christopher Balding。他說,是自己發表有關華為的文章時開始有人接觸他,將數據庫洩露給他,又指這些人冒上極大風險:「他們仍然身在中國,我希望他們都安好。」他說一掌握數據庫就立即同洩密者斷絕所有聯繫。

Christopher Balding 直到 2018 年都任教北京大學,後因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而離開中國。他向澳洲廣播公司 (ABC) 表示,中國絕對在國內和國際上建立了一個大規模的監視國家;中國正在使用各式工具收集數據,這些工具主要來自公共資源。

Balding 又認為這是對中國正在做甚麼以及他們如何監視和尋求影響的更大威脅,這種威脅不僅是該國公民所面臨,而且是全世界界人。

Balding 在離開中國後曾短暫居住越南,但被通知該國亦不安全,現時他已回到美國。

Balding 其後將該數據庫提供予堪培拉網絡安全公司 Internet 2.0 ,該公司成功將該數據庫的 10% 解碼,發現當中有 5.2 萬個美國人、 3.5 萬個澳洲人、 1 萬個印度人、 9,700 個英國人、 5,000 個加拿大人的資料,亦有數以千計的印尼、馬來西亞以及巴布亞新畿內亞人個人數據。

目前該數據庫已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意大利、德國和澳洲的國際媒體聯盟共享,聯盟已就數據庫向振華數據查詢,但未獲任何回覆。

全球有 20 個數據收集點、針對軍方數據

Internet 2.0 行政總裁 Robert Potter 表示,大量數據由中國私人企業收集,似乎是中國政府將網絡攻擊能力外判一樣。過程侵犯數以百萬計全球公民的私隱、侵犯了幾乎每個主要社交媒體平台的服務條款,併入侵其他公司以獲取其數據。

該公司又指,振華數據在全球約有 20 個「收集點」,將大量數據傳送回中國;現時已確定其中兩個點位於美國堪薩斯州和南韓首爾,而 Internet 2.0 亦相信澳洲很大可能有一個收集點,但仍在調查之中。

Potter 指,振華數據已經建立了跟蹤海軍艦艇和國防資產、評估軍官職業和對中國競爭對手的知識產權進行分類的能力。他又表示,振華數據似乎對軍方數據特別有興趣,並追蹤官員和政治網絡的人事升遷事宜。他舉例,一位美國海軍軍官的晉升受到嚴密監控,被標示為未來核航空母艦司令。

名單有分「特殊利益」或「高知名度」

數據庫包含多名國際知名人士,包括,英女皇、英國王儲查理斯王子(Prince Charles)、澳洲科技大亨 Mike Cannon-Brookes、歌手 Natalie Imbruglia 等。據澳洲廣播公司 (ABC) 報道,澳洲有 35,558 個被收集個人資料的澳洲人包括政客、軍官、外交官、學者、企業高層、新聞工作者等,現任與前任首相的資料也有被收集。當中 656 人被列入「特殊利益」或「高知名度」名單中,數據庫未有標示這兩個類別的含義,而名單上的人在職業和背景上是完全不同,亦無解釋為何這些人會被列在名單中。

澳方指雖然大部分資料都是從開放源中取得,但某些個人檔案中的資料似乎來自機密的銀行記錄、工作申請和當局調查所得的心理檔案。振華數據亦被指從所謂的「暗網 (dark web) 」取獲取部份個人資料。

一位情報分析師向澳洲廣播公司表示,該數據庫比 2016 年劍橋分析 (Cambridge Analytica) 從 Facebook 獲取大量個人資料,更為嚴重。雖然是次的數據庫涉及人數較劍橋分析的 5,000 萬少,但現時情報顯示,振華數據使用了人工智能來追蹤可公開獲取的數據,以建立複雜的全球個人和組織資料庫。

來源:

ABC, China's 'hybrid war': Beijing's mass surveillance of Australia and the world for secrets and scandal, 14 September 2020

Chinese Open Source Data Collection, Big Data, And Private Enterprise Work For State 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The Case of Shenzhen Zhenhua (Christopher Balding, SSRN)

[ 本帖最後由 我愛大波波 於 2020-9-14 10:23 編輯 ]
Reply
#32
中國政府、解放軍都是它客戶:深圳企業「振華數據」監控全球240萬人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0514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振華公司聲稱其數據庫可用於「干預輿論」或放大極端社交媒體的聲音,以散播衝突資訊或假消息。該公司網站指出:「任何事情都可以通過社交媒體變成現實。」

中澳關係緊繃,上週(9月7日)2名澳洲媒體駐中記者被中國騷擾、訊問,上演連夜搭機逃離中國的脫險記。今(14)日《澳洲廣播公司》(ABC)、《澳洲金融評論》(AFR)揭發醜聞,指控一家與中共軍方有關聯的中國企業「振華數據」(Zhenhua Data),建立龐大數據庫,蒐集全球240萬人資料,監控各國政要名流等重磅影響力人物,從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和他們的親戚,及王室成員、名人將領都在其中。

外交官2次示警:澳洲2記者躲使館多天,驚險連夜逃回「真正有法治的國家」
《ABC》揭露,25萬筆被解密的資料中,有5.2萬筆美國人、3.5萬澳洲人、1萬名印度人、9700位英國人、5000位加拿大人等,被這套系統監控。而消息曝光之後,振華數據已經把網站刪除。耐人尋味的是,澳洲名單中有656人被列為「特別感興趣」的人和「高知名度政治人物」。

振華數據是什麼樣的公司?
報導指出,振華數據與中國軍事、情報系統有所聯繫,主要客戶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共產黨。

根據《澳洲金融評論》報導,振華除了對人進行分析之外,還聲稱其數據庫可用於「干預輿論」或放大極端社交媒體的聲音,以散播衝突資訊或假消息。該公司網站指出:「任何事情都可以通過社交媒體變成現實。」

振華數據的網站公開引用中國政府的連結,從LinkedIn上的徵人廣告則更能一窺與中國軍方關係非比尋常。在一則徵才訊息中提到,必須「管理與軍方和黨內的業務」。在振華工作的另一個人,則將他們的工作描述為「挖掘軍事客戶對海外數據的業務需求」。

它如何蒐集數據?監控數據想做什麼?
振華數據收集的訊息包括出生日期、地址、婚姻狀況以及照片,及親戚關係和社群媒體的帳號。它會整理Twitter、Facebook、LinkedIn、Instagram甚至TikTok帳號。《衛報》(The Guardian)報導,雖然大多數是從公開來源的資料蒐集而成,再由振華數據編製。但少數涉及機密資訊例如銀行記錄、工作申請紀錄等。

《澳洲金融評論》指出,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 分析師霍夫曼(Samantha Hoffman)說,這個數據庫顯示了開源情報收集的力量,她說振華公司將其活動稱為「信息動員」。

霍夫曼說:「該公司參與了數據收集工作,以支持中共的黨國並破壞澳洲的安全。」振華數據公司曾提到,要透過社交媒體操縱輿論和「心理戰爭」,以發動「混合戰爭」。

振華數據洩漏消息曝光後,印度媒體《印度快報》、英國的《每日電訊報》與日本的《讀賣新聞》,也各自開啟調查。

根據《中央社》,《印度快報》表示振華蒐集超過1萬個名人和組織的資料。這家位於深圳的公司,只花2年就建構龐大的數據庫,其中至少蒐集包括總理莫迪在內的700名印度政治人物,還有460名政治人物近親資料,及100多個政治人物的家庭成員名單;還有350名現任和前任國會議員的資料。

報導指出,振華的資料庫內還有至少40名現任和前任省市長、副省市長及其家人;而印度兩大黨印度人民黨(BJP)和國大黨,及包括左翼政黨在內的其他政黨,被蒐集和監控的政治領袖至少有200人。


中共政府是它客戶:深圳「振華數據」監控全球240萬人(圖)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20...46122.html


China's 'hybrid war': Beijing's mass surveillance of Australia and the world for secrets and scandal
https://www.abc.net.au/news/2020-09-14/c...s/12656668

[ 本帖最後由 我愛大波波 於 2020-9-14 10:26 編輯 ]
Reply
#33
民眾投訴TikTok個資外洩 法國著手大規模調查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008120003.aspx

法國國家資訊自由委員會向法媒證實,早已對TikTok展開調查,並表示會大範圍的調查TikTok對於個資保護、資訊流向等政策,也會加入歐盟的調查行動。

繼在印度遭禁後,由中國字節跳動(ByteDance)開發的TikTok不僅在美國面臨下架,連法國監管單位也已經開始審查。世界報(Le Monde)聯繫負責個資安全的法國國家資訊自由委員會(CNIL),委員會向記者證實於5月間接到民眾投訴,說TikTok要求他刪除一支影片。

國家資訊自由委員會表示,監管單位教導投訴民眾向TikTok開啟歐盟「資訊保護總則」的權利聲明,投訴人之前並沒有做這個動作。

然而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的記者表示,法國國家資訊自由委員會的調查不會只限於投訴的範圍,還會包括「個人資訊、權利行使、歐盟外的資訊流向、未成年人的相應措施等」。

法國BFM電視台表示,若經調查有違反「資訊保護總則」的情事發生,TikTok將面臨極高的風險:「歐盟總則給予監管單位權力,能開罰最高2000萬歐元罰款,或是4%企業營業額。」

對此,TikTok則向媒體表示,已得知國家資訊自由委員會正進行調查,也將全力配合。另外TikTok也說:「保障使用者的個人隱私以及安全是優先任務。」

法國並非唯一對TikTok展開調查的歐洲國家,丹麥的資訊主管機關6月間也啟動調查。

彭博(Bloomberg)報導,「在荷蘭監管單位5月宣布要審查TikTok政策以保護未成年者個資後,歐洲各國的監管單位預計會針對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進行聯合調查」。

因此法國國家資訊自由委員會向媒體表示,將加入歐盟個資保護委員會(EDPB)目前進行中的調查行動。


【騰訊股價】騰訊《和平精英》等遊戲涉嫌違規 超範圍採集個人隱私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751442/%...?mtc=20031

內地官媒報道,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通過互聯網監測發現,有14款手遊嫌超範圍採集個人隱私信息,違反《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其中,騰訊 (00700) 旗下熱門手遊《和平精英》亦在名單之上。

今次被指違法違規的遊戲類App共有14款,包括:《和平精英》、《湯姆貓跑酷》、《賓果消消消》、《我的安吉拉》、《我的湯姆貓》、《植物大戰殭屍2》、《迷你世界》、《開心消消樂》、《天天飛車》 、《微賽斗地主》、《貪吃蛇大作戰》、《神廟逃亡2》、《地鐵跑酷》、《天天酷跑》。

據報道,《和平精英》未向用戶明示申請的全部隱私權限,涉嫌隱私不合規。當局提醒,手機用戶應謹慎下載使用以上違法、違規應用,避免手機操作系統受到安全威脅。

[ 本帖最後由 我愛大波波 於 2020-9-14 10:29 編輯 ]
Reply
#34
中美角力︱被控華黑客開發大數據系統 蒐港議員政黨獨派資料 至少1酒店2大學遭殃
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00917...AVVXTVJFI/
[Image: AMPJZPZZKJBLDIQ3OAIQ6HCLOM.png]

美國司法部起訴5名中國人,指他們至少過去6年涉及全球性黑客活動。控罪書披露,涉事黑客的不少目標均在香港,而活動時間則在選舉前及去年抗暴之戰的敏感時刻,包括曾攻擊至少兩間本地大學及一間酒店集團;另外又以「大數據」系統收集及分析香港民主派人士的資料,目標人物包括現任及前任立法會議員、公民黨創黨成員、香港獨立運動的關聯人士,以及一名在《國安法》下被警方通緝的民主派人士。

美國當局的控罪書指,3名受聘於「成都市肆零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被告蔣立志、錢川及付強涉及一系列黑客活動,攻擊對象廣泛,由外國政府、能源企業、大學、通訊軟件、電訊商,到遊戲公司、非政府機構都有。

其中一間未被點名、總部設於歐洲的全球電子通訊服務供應商,被指早於2015年6月就已被3名被告入侵並安裝惡意程式,導致該通訊商的電腦系統將其資料傳送到一個位於美國加州的「指令及控制伺服器(C2 server)」。入侵起碼維持到2017年2月,其間3人從系統中偷取了重要的企業及個人資料,包括客戶的登入資料,再利用這些資料入侵不同客戶自身的網絡,受害企業包括美國一間生產商、一間醫療研究及服務供應商、以及一間總部設於香港的酒店集團。

2015年至17年,香港舉行了傘運後的區議會選舉、立法會選舉及特首選舉。控罪書披露了蔣立志2017年與另一名黑客談論入侵對象的通訊紀錄,其中蔣指出他在系統中見到這間酒店集團,又指「我想資料庫會十分值錢」;另一黑客查看入住紀錄後笑言「哈哈哈,全部都是有錢人」,蔣就回應「想像一下,集體傳送勒索電郵,哈哈」。翻查資料,過去幾年未見有總部設於香港的連鎖酒店被入侵的報道。

大學系統被裝惡意程式 洩註冊資料
去年抗暴之戰,多間本地大學都有激烈抗爭活動。3名被告又被指入侵全球多間大學,包括去年11月利用「釣魚工具(phishing tool)GOPHISH」向香港3間大學的多名人士發送「釣魚電郵」,又在今年1月在另一間香港大學的系統安裝惡意程式PlugX,令大學系統將註冊資料傳送到校外的伺服器。

除了直接入侵攻擊,控罪書又披露被告之一的錢川及成都市肆零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了一個名為「SonarX」的大數據系統,整合及分析入侵得來的資料,例如代號ECS #11的受歡迎加密通訊平台,2015年起被放置惡意程式,偷取得的用戶資料就被放入SonarX。

錢川在2018年11月使用SonarX的紀錄有一個涉及香港民主派及獨立運動人士的關係圖,當中大部份人士以藍色圓形標示,只有部份人以紅色圓形特別標出,當中包括一名現任立法會議員、一名公民黨的創黨成員、一名前立法會議員、一名與香港獨立運動有關的人士,以及一名在《國安法》下被警方通緝的民主派人士,但控罪書並未披露系統上載有這些人士的甚麼資料。

本身同時是現任立法會議員及公民黨創黨成員的陳淑莊表示,以控罪書中的有限資料,現時實難估計被竊取資料的是哪一位民主派成員,又認為有關黑客行為旨在收集情報,即使自己成為目標亦難以發現。

她指民主派早有心理準備會成為目標,公民黨有同事專責黨務的資訊保安,會確保黨員有良好的資訊保安習慣;至於個人的電子設備,她坦言只能「盡做」,「佢(黑客)都可以話無孔不入,我係咪可以抵擋國家級嘅攻擊呢?唯有自己小心啲,密啲改密碼。」

[ 本帖最後由 我愛大波波 於 2020-9-17 15:41 編輯 ]
Reply
#35
印度成立專家委員會 調查中國數據公司收集政客資料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00...2_001.html

中印關係緊張之際,印度周三(16日)宣布成立專家委員會,調查中資企業深圳振華數據公司涉嫌收集個人資料一事,並要求中國駐新德里大使孫衞東參與,委員會將於30日內遞交報告。
印媒報道,振華數據公司收集印度上萬名政治人物的個人資料,建立數據庫。印度外長蘇杰生指,已指派退役陸軍中將潘特(Rajesh Pant)領導專家委員會,調查振華數據公司是否涉及違法行為,並在一個月內提交調查報告。
另一方面,中國官媒總編輯胡鍚進表示,6月的加勒萬河谷衝突中,解放軍士兵死亡人數遠少於印軍士兵。他稱,解放軍少數士兵當日與越界印軍交涉,印軍突然向他們下毒手,結果寡不敵眾,有士兵搏鬥至最後一口氣,無一被印軍俘虜。解放軍反擊後,印軍潰不成軍,部人墮進河中或山下,20名印軍士兵在衝突中死亡,部分人是受傷後失救凍死。
另印媒報道,解放軍近日在邊境地區設立多個擴音器,不停向印軍播放印度北部旁遮普邦的歌曲;印媒猜測,中方欲轉移印方注意力之舉,或是解放軍自己減壓;惟內地官媒則引述知情人士稱,中方要傳遞的意思是,印軍已是「四面楚歌」。
Reply
#36
港區國安法:美官員指或有科企應港府要求 交出用戶資料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0093...2_001.html

英國《衞報》周三(30日)引述一名美國國務院高級官員報道,一些科技巨企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後,可能已遵循中方的要求,把在香港的用戶資料交予當局。該官員認為,這些科企應坦白承認,其儲存在香港的數據如何脆弱。

香港當局在《港區國安法》下,可以威脅國安為由要求公司提供用戶資料。雖然Facebook、Google、微軟等科企已表明拒絕港府索取用戶資料,但該名國務院官員質疑,這些公司收到相關法律要求後能否拒不從命,以及有沒有權披露收到相關要求一事。

該官員認為,這些情況可能已在發生,但因為香港當局施加限制,令這些公司不能透露情況。該官員又指,如果當局的要求被繞道到內地法律體制,就等於墮入「黑洞」,內地當局會對有關公司說「若透露我索取這些資料一事,你就會犯法」。

微軟回應稱,該公司正檢視及了解《港區國安法》的影響,又指過往收到香港當局的要求相對較少,目前正暫停回應相關要求,但拒絕評論美國官員的上述言論。Facebook和Google則未回應報道。但有前美國政府官員認為,依賴在內地業務涉及龐大利益的公司透露相關情況,非常有問題。


蓬佩奧讚揚科技公司暫停交出用戶資料做法
https://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397266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再次批評中國在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違反給予香港高度自治的承諾,又讚揚包括Facebook等多間科技公司,暫時拒絕港府索取用戶資料要求的做法,促請其他公司跟隨。

蓬佩奧在記者會上又稱讚加拿大早前決定,暫停與香港的引渡協議,指加拿大的立場是其他國家效法的正確做法。

蓬佩奧又回應他日前指,美國正考慮封殺抖音海外版TikTok等中國影音社交應用程式的言論,指這是評估中共對美國威脅下的發言,並非針對特定公司。他重申美國不會讓中國政府透過電信設備及社交媒體取得美國公民的個人資訊。
Reply
#37
How Hong Kong Protesters Evade Surveillance With Tech | WSJ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2KTKXZZ-BI
[youtube]32KTKXZZ-BI[/youtube]

How China Tracks Everyon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o3e1Pak-Y
[youtube]CLo3e1Pak-Y[/youtube]

How China Is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lassrooms | WSJ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MLsHI8aV0g
[youtube]JMLsHI8aV0g[/youtube]
Reply
#38
易綱:增加使用大數據為平衡客戶和企業私穩上帶來挑戰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01102.htm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提到,新型肺炎疫情下減少社交接觸,成為商業銀行面對的新趨勢,不少金融機構為配合數碼化增加使用大數據,為央行在平衡客戶和企業私穩上帶來更多挑戰。

易綱表示,大型科技公司不需要擴張分行,就可以從金融科技產品中吸納大量客戶,忠誠度亦高;加上科技公司有更大空間控制風險,令他們的產品與傳統銀行間發生競爭。

但他留意到,中國近年有更多銀行開始借助金融科技機構的方案,增加效率,以及分析和管控風險,令小微貸款產品得以滲入線下城市及郊區。商戶亦不用安裝終端機,只需「二維碼」就可以進行交易。
Reply
#39
深圳「振華數據」:如何看待中國國企「監控資料庫」外洩的消息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4160466

多家英國、印度、澳大利亞等地的傳媒早前報道,一家中國國有公司利用自動化技術,在網絡上搜集全球各國政界、商界等知名人士的資料,範圍更覆蓋他們的親友和關係密切人士,引起外界對中國情報搜集的關注。

澳洲廣播公司、英國《每日電訊報》、《印度快報》等媒體周一(9月14 日)發稿,引述一個從在越南富布賴特大學(Fulbright University Vietnam)任教的美國學者包定(Christopher Balding,又譯克里斯托弗·巴爾德或巴爾丁)那裏取得的資料庫,指這個由一家位於中國深圳的「振華數據」公司建立的資料庫,收錄了各地的政客、法官、軍官、商人、甚至影視明星的資料。

報道引起各界關注,一些評論認為這個資料庫顯示中國官方搜集和整理情報的能力。但同時有專家指出,資料庫內收錄的絶大多數都是公開資料,而編寫搜集網絡上公開資料的電腦程式也不是什麼難事,質疑事件是否如外界所言這樣敏感。

「振華數據」是什麼樣的公司?
這個資料庫稱為「海外核心信息數字庫」(Oversea Key Information Database),由一家稱為「振華數據」的公司開發。

振華數據的網站目前已被關閉,但BBC中文透過網站存檔服務,找到公司的網站。網站的介紹指這個資料庫有四部份,包括人物庫、機構庫、資訊庫和關係庫。網站顯示資料庫存有約240萬個人物的資料。

其中,網站介紹人物庫包含全球「軍、政、商、科技、傳媒、民間組織等領域的領袖及核心人物」,並包括他們在推特、臉書、領英(LinkedIn)、Instagram和博客平台的資料,拼合成個人檔案。

機構庫就包含「軍、政、商、科技、傳媒、民間組織等領域」的核心機構,資訊庫提供它們相關的新聞資訊。這個資料庫還會紀錄各個人物和機構之間的關係。

振華的網站顯示資料庫收藏約240萬個人物的資料,網站目前已經關停。

編寫這個資料庫的振華數據母公司是振華電子集團,總部設於貴州省,貴州省國資委和同為國有企業的「中國電子」是最大股東。根據香港媒體報道,公司行政總裁是王雪峰,他曾經在美國國際商業機器(IBM)公司工作,也曾經在微信上表示支持利用數據發動「資訊戰」。

BBC中文透過振華數據的網站找到一位姓孫的聯絡人,對方形容有傳媒報道「無中生有」,但記者追問詳情後,對方就匆忙掛線。

中國官方至今仍未就振華數據相關的報道作出表態。 《印度快報》引述中國駐新德里一名外交消息人士指,中國未曾、也不會要求公司或個人收集或提供資料,但沒有說明中國官方與振華數據的關係。

這個資料庫是什麼?
向傳媒披露這個資料庫的美國學者包定在個人網站透露,他透過一個在振華數據的消息人士,取得資料庫的複製本,並在一家澳大利亞網絡安全公司Internet 2.0首席執行官羅伯特·波特(Robert Potter)的協助下分析,之後與多國不同媒體分享資料,讓他們跟進報道。

根據相關報道,澳洲總理莫里森、印度總理莫迪、英國首相約翰遜等政客的資料都被收錄在這個資料庫。

澳洲廣播公司指,資料庫似乎對軍官特別有興趣,例如一名被標紀為可能成為一艘美國航空母艦的軍官,資料庫內有他詳盡的升遷紀錄。報道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共產黨都是振華數據的主要客戶之一。

資料庫並不單存有政要的個人資料,一些與他們有緊密關係的人也榜上有名。例如資料庫內除了載有英國首相約翰遜的資料外,也有他的大學同學古皮(Darius Guppy)的名字,同時被註明為約輸遜的「關係密切者」。資料庫有約240萬名人士的資料,包括最少5100萬名美國人、4萬名英國人、3.5萬名澳大利亞人、5000名加拿大人和500名日本人。

「臉書」個人用戶數據被濫用?「劍橋分析」在全球有何影響
如何抵抗網絡「老大哥」無孔不入的監察方式
此外,有份參加報道的英國《每日電訊報》指,資料庫也收集了與英美軍艦行蹤的推特帖文,包括它們什麼時候停泊在什麼地方。

《每日電訊報》又舉例指,資料庫內軍火商英國航天系統的主席羅傑·卡爾(Roger Carr)的個人背景介紹,與英國航天系統網站對羅傑·卡爾的介紹一樣,顯示振華數據是透過英國航天系統的網站下載這筆資料。

報道傳出後引起外界關注中國搜集和整理情報的能力。英國保守黨議員西利(Bob Seely)表示關注,指振華數據這種做法是為了尋找每個人的弱點。

澳洲廣播公司更引述一名看過這個資料庫情況的人員形容,這個資料庫是2016年劍橋分析事件的「加強版」。當年一家名為劍橋分析 (Cambridge Analytica)的英國公司,被指透過收集和分別臉書上個別用戶的數據,影響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和同年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

報道又引述當地學者漢密爾頓教授(Clive Hamilton)形容,資料庫包含的範圍廣泛,情況令人憂慮。「如果你是一個政客的14歲女兒,我們現在知道中國情報部門在監察你在社交網站說過的話,並把現在或將來可能有用的資料紀錄下來。」

Facebook發言人向BBC中文說,振華數據搜集資料的方式違反了它的使用條款,即使是公開資料也不可以這樣做。發言人又指Facebook已經將它封鎖,並要求對方停止相關行為。推特也指出,公司與振華數據並沒有數據分享協議。

向傳媒披露這個資料庫的美國學者包定(即克里斯托弗·巴爾德)曾經在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任教。2017年劍橋大學出版社曾在旗下的中國版網站,刪除300多篇在《中國季刊》發表的文章,之後撤回決定。

克里斯托弗·巴爾德當時曾經發起聯署,希望劍橋大學出版社和學術界面對中國審查時要挺身而出。

克里斯托弗·巴爾德在2018年離開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指中國已經變得「令我感覺不能安全地當一個教授」。他同年轉到越南富布賴特大學。

影響到底有多大?
振華數據的資料庫引起爭議,但一些專家留意到資料庫內大多的訊息都是目標人物在網絡上公開的資料。澳洲政治評論網站Crikey記者基恩(Bernard Keane)形容,振華數據的工作只是公開來源情報搜集,與一般社交平台、市場推廣公司、廣告商等的工作沒有兩樣。

澳洲廣播公司的報道指部份資料似乎來自私人的銀行紀錄、求職申請和心理分析,又指相信振華數據從「暗網」取得某些資料,但沒有具體說明是哪些紀錄。

有份整理振華數據資料庫的網絡安全公司Internet 2.0首席執行官波特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說,西方國家對情報搜集工作有政府和媒體制衡,與振華數據建立「海外核心信息數字庫」的情況不能相比。

但澳洲資料保安媒體公司(Information Security Media Group)執行編輯柯克(Jeremy Kirk)認為,波特的說法是混淆了收集公開資料與截聽私人通訊。他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解釋,截聽私人通訊的確通常有司法機構制衡,但這與情報機構取得本來就是公開的資料不同。

柯克又透露他去年12月至今年1月已經透過一個網絡保安研究員取得這個資料庫,他說振華數據當時錯誤設定自身伺服器的保安系統,讓任何人都可以透過網絡搜尋器下載這個資料庫。

他強調自己只看過資料庫的一小部份,因此不排除資料庫其他部份藏有一些敏感資訊,但他所見大都是可以公開取得的資料。他接受BBC中文訪問時又解釋,從網站收集資料的技術已經有20多年歷史,技術上並不難做到。

柯克又指出,許多網站和平台都有提供類似的服務,例如總部設在美國的Pipl公司。根據這家公司的網站,它提供的服務包括搜尋與指定目標人士的個人資料、社交聯繫、聯絡資料等,目標客戶包括執法機構、保險公司、調查記者等。

但波特接受BBC中文訪問時指出,兩者無法相提並論。他說,振華數據的行政總裁王雪峰曾經發表支持「資訊戰」的言論,「取得這些數據後的目標,就是它們的分別」。


深圳公司被揭收集240萬人私隱資料 包括澳洲總理莫里森、英女皇等政要
https://unwire.hk/2020/09/15/shen-zhen-z...ch-secure/

近來不斷有公司被揭發收集個人資料,最近一間中國深圳一間名為「振華數據」的公司被揭發收集全球逾 240 萬人私隱資料,當中包括多國政要、軍官、名人,其中還包括澳洲總理莫里森,而此公司據悉更與國營企業有聯繫,因此令人懷疑其與中國政府或有關聯。

一間中國深圳數據公司「振華數據」被揭發涉蒐集全球逾 240 萬人的個人資料,涵蓋不少國際知名人士,包括澳洲總理莫里森、英女皇、英國王儲查理斯王子(Prince Charles)在內的多國政要、軍官及名人。

而報道指,他們收集的資料範圍相當廣泛,由個人社交媒體帳戶 Twitter、Facebook、LinkedIn、Instagram 等,以至出生日期、地址、婚姻狀況、個人相片、政治聯繫、家庭成員、相關新聞等都有記錄,甚至收集了其銀行紀錄、心理狀況評估報告、刑事罪行和企業罪行紀錄等。

該數據庫的資料經網路安全專家還原其中 10% 數據後,發現總共有 5.2 萬名美國人、3.5 萬名澳洲人、1 萬名印度人、9,700 名英國人、5,000 名加拿大人、2,100 名印尼人、1,400 名馬來西亞人、138 名巴布亞紐幾內亞人的個人資料被收集。

振華數據成立於 2018 年,相信由中國振華電子集團持有,該集團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和貴州省國資委控股的國營企業。


早報:深圳數據公司被指蒐集全球政要名人資料,公司否認與政府、軍方有關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5-morning-brief/

據澳洲廣播公司(ABC)報導,中國深圳振華數據信息公司(Zhenhua Data)洩漏數據顯示,該公司蒐集了約240萬全球有影響力人士的個人資料,公司主要客戶包括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

報導指,該數據庫由中國境內人士洩露給駐越南美國學者克里斯·鮑爾丁(Chris Balding),後者原在北京大學工作,2018年因擔心人身安全而離開中國,現身在美國。

鮑爾丁將數據庫交給堪培拉網絡安全公司 Internet 2.0。該公司已恢復了約25萬份個人紀錄,其中包括約5.2萬名美國人、3.5萬名澳洲人、1萬名印度人、9700名英國人、5000名加拿大人、1400名馬來西亞人等。

這些人身份多樣,既有英國首相約翰遜、王室成員、澳洲總理莫里森、印度總理莫迪等多國政要,也有軍官、明星、企業家、記者、會計師、學者、科學家,還有罪犯、「政治敏感人士」等。

他們被蒐集的個人信息包括出生日期、地址、婚姻狀況,以及照片、政治結社、親屬身份和社交媒體身份。大部分為公開信息,包括 Twitter、Facebook、LinkedIn、Instagram、TikTok 等社交媒體信息,以及新聞報導、犯罪記錄和公司不端行為等公開信息;不過亦有小部分信息為私密信息,包括銀行記錄、求職申請、心理檔案,乃至從「暗網」獲取的信息。

鮑爾丁對 ABC 形容,中國正在打造一個「可對國內和國際進行大規模監控的國家」,這不僅對中國公民,也對世界公民造成威脅。

ABC 報導還稱,深圳振華數據信息公司成立於2018年,據信由中國振華電子集團(China Zhenhua Electronics Group)有限公司所有,後者隸屬於國有企業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China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Group,CETC),CETC 是一家軍事研究公司。

相關消息最早由澳洲《金融評論》、英國《每日電訊報》等媒體聯合發布。

深圳振華公司一名孫姓業務主管回覆英國《衞報》查詢,稱相關報導嚴重失實。她強調該公司是私人公司,與中國政府和軍方無任何聯繫。

她還表示,公司所有數據均為互聯網上公開數據;公司只做數據整合,不做數據採集;公司商業模式及客戶身份屬商業機密;不存在200萬人數據庫。

她承認確實存在海外關鍵信息數據庫(OKIDB),但並非報導那麼誇張,只是將個人與他們的社交媒體相關聯。「這是研究」,「有很多這樣做的海外平台」。

堪培拉網絡安全公司 Internet 2.0 聯合創始人羅伯特·波特(Robert Potter)認為,將網上開源資料進行整理,可能對情報機構具有「重大價值」。

他表示,資料開源並不意味人們希望將其公開,「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之所以臭名昭著,並不是因為他們訪問了 Facebook 用戶的私人信息,而是因為他們濫用了用戶授予平台的權限」。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網絡中心分析師薩曼莎·霍夫曼(Samantha Hoffman)認為,此事件表明,中國官方及中國公司正在進行全球數據蒐集,以協助政府實現軍事、宣傳、安全等各方面目標;就算很多數據暫時用不上,長期持續蒐集大量數據也終將派上用場。

她又指出,很多公司也在做類似事情,包括西方科技巨頭們,但最終他們的做法與中國公司聲稱為了國家安全而做的事情有所不同。而且,這些數據庫本身的不安全性又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Facebook 前僱員爆料平台無視全球公然操縱政治選舉
據美國媒體 BuzzFeed News 報導,一名近日遭 Facebook 解僱的數據科學家 Sophie Zhang(張蘇菲)寫下6600字自備忘錄,譴責 Facebook 平台無視全球公然操縱政治選舉。Facebook 尚未回應。

張表示,她在 Facebook 供職三年,看到阿塞拜疆、洪都拉斯等國家政府首腦及政黨領袖通過使用虛假帳號、發布虛假信息來操縱公共輿論。印度、烏克蘭、西班牙、巴西、玻利維亞和厄瓜多爾等國家也會採用各種規模行動,助力或打壓某些政治候選人,干預競選結果。儘管她並不總是知道背後操盤者是誰。

她還強調,Facebook 並非故意作惡,而是不夠重視這些問題,也沒有投入足夠資源應對。她暗示,自己是在向公司高層表達顧慮之後遭到解僱。對方還曾要求她停止關注超出其職權範圍的問題。

張在本月初工作最後一天發出這份備忘錄,並且拒絕了一筆6萬4000美元遣散費。遣散費協議包括不得公開評論公司、對公司造成傷害的條款。

俄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已能下床,希望儘早回國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的醫生表示,納瓦爾尼病情明顯改善,他已不需要機器供氧,而且能夠下床短時間活動。

《紐約時報》援引一名匿名官員稱,納瓦爾尼完全了解自己的情況,知道發生了什麼,也知道身在德國,並且希望康復後儘早回國。

納瓦爾尼於上月20日自托木斯克飛返莫斯科途中感到不適,輾轉被送到德國柏林就醫。

德國政府發言人表示,瑞典和法國的實驗室也已完成測試,均支持德方結論,認為納瓦爾尼身中諾維喬克神經毒劑(Novichok)。總部位於荷蘭海牙的禁止化學武器組織也正在通過指定實驗室對納瓦爾尼樣本進行檢測。

諾維喬克神經毒劑由前蘇聯及俄羅斯研發,外界質疑納瓦爾尼今次中毒與俄羅斯特工有關。克里姆林宮一直否認指控,強調沒有實質證據證明當局派人毒害納瓦爾尼。

德國政府再次要求俄方對此作出解釋。法國總統馬克龍週一也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就針對納瓦爾尼的「犯罪行為表示深切關注」。

「求和」說後,王金平取消赴福建出席海峽論壇
台灣國民黨籍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已取消赴福建出席海峽論壇計劃。國民黨亦宣布不會以政黨形式參加今次論壇。

此前大陸中央電視台節目將王金平此行稱作「求和」,國民黨對此強烈不滿,並要求大陸方面道歉。

9月10日,央視中文國際台《海峽兩岸》主持人李紅在評述兩岸關係並介紹海峽論壇時,畫面下方文字為「本期主題:台海兵兇戰危,這人要來大陸求和」。事件隨即引發台灣多方強烈不滿。

9月11日,李紅在新一期《海峽兩岸》中改口,對王金平給予積極評價,稱他「在島內政壇有一定分量」;標題也改為「王金平率團訪大陸有助兩岸交流」。李紅本人週二又對媒體解釋,稱「求和」兩字是「尋求和平」之意。

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將於9月19日起在福建廈門舉辦,國民黨前代理主席林榮德仍會參加論壇。不過國民黨強調,民間組團參加均屬個人決定,與國民黨無關。

中央社昨晚報導指,國民黨尚未收到中央電視台道歉。

[ 本帖最後由 反共匪 於 2020-11-1 23:50 編輯 ]
Reply
#40
「臉書」個人用戶數據被濫用?「劍橋分析」在全球有何影響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3482767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據報正在調查社交媒體巨頭臉書(Facebook),臉書公司匯集的5000萬用戶的個人數據被指遭英國一家政治諮詢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濫用。

"劍橋分析"公司正面臨是否利用個人數據影響美國2016年總統大選和英國脫歐公投的調查。

"劍橋分析"究竟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該公司網站吹噓曾在世界五大洲支持並開展過逾100場活動,其涵蓋範圍遠遠超出英國和美國。

"劍橋分析"公司已暫停首席執行官亞力山大·尼克斯(Alexander Nix)的職務。英國電視台第四頻道(Channel 4)周一(3月19日)播出了該台一名記者對尼克斯進行臥底採訪時秘密拍攝的視頻畫面。尼克斯在視頻中舉例說明了該公司怎樣通過耍花招來影響選舉,比如對候選人進行抹黑,或施以圈套或誘惑等手段。


歐洲
"劍橋分析"公司管理人員在第四頻道電視台播出的視頻節目中表示,"劍橋分析"公司及其母公司"戰略通訊實驗室"曾參與過世界各地舉行的200多場選舉活動,其中包括捷克共和國。

公司主管馬克·特恩布爾表示,"我們剛利用一個機構在東歐國家運作了一個非常、非常成功的項目,甚至沒有人知道他們曾經在那裏"。

"劍橋分析"公司網站還表示,該公司代表"曾在上世紀80年代獲得成功的復興政黨"參與了2012年意大利政治競選活動。

"在動蕩的意大利政壇,'劍橋分析'公司的改革建議使該黨的表現超出了最初的預期"。

但"戰略通訊實驗室"的作用則可以追溯到更遠。它聲稱曾在2014年幫助烏克蘭展開顏色革命,使親西方總統維克多·尤先科(Viktor Yushenchenko)掌權。

"戰略通訊實驗室"網站發佈的一篇舊文說,"'戰略通訊實驗室'成功維護了聯盟的凝聚力,確保了來之不易的勝利"。

"戰略通訊實驗室"最近表示,烏克蘭政府聘請它提供"本地化的宣傳活動",幫助烏克蘭方面在東部衝突中奪回對頓涅茨克的控制權。

該公司說,"最終項目報告已交給烏克蘭總統。這份報告在今後的國家決策中將起到關鍵作用"。

肯尼亞
"劍橋分析"公司曾兩次用於幫助肯尼亞總統烏胡魯·肯雅塔(Uhuru Kenyatta)獲得選舉勝利,先是在2013年,後來是在2017年。

該公司官網聲稱可以幫助該國展開深入調查,挖掘可以推動選民行動的問題。

但"劍橋分析"公司主管特恩布爾對英國第四頻道電視台表示,實際上,他們所做的事情遠不止這些。

特恩布爾表示,"我們將整個政黨兩次重組,為其寫政綱,進行研究、分析和信息傳遞工作。我想,我們還撰寫了所有的講演稿,我們安排了整個活動,包括每個候選人的各個層面"。

肯雅塔領導的"朱比利黨"則淡化了"劍橋分析"公司的影響,稱該黨利用"劍橋分析"的母公司,也就是"戰略通訊實驗室",幫助打造品牌。

但是,肯尼亞主要的反對派聯盟"國家超級聯盟"呼籲對事件展開全面調查。

肯尼亞"國家超級聯盟"官員諾曼·馬加亞對BBC表示,"這是一個明顯想通過宣傳手段顛覆人民意願的犯罪企業"。

墨西哥
"劍橋分析"公司透露,2017年7月,該公司與墨西哥和哥倫比亞的一款名為Pig.gi的手機應用程序合作,用戶可免費使用這個手機應用程序,作為交換,用戶得觀看廣告和接受調查。

據彭博社報道,該公司希望利用這個手機應用程序所採集到的數據,幫助墨西哥2018年7月總統選舉中的一位候選人。

"劍橋分析"公司業務發展副總裁布列塔尼·凱撒(Brittany Kaiser)說:"這個國家有著巨大的機會,找到對人們來說很重要的問題,並使人們行動起來投票。"

另外, "劍橋分析"公司墨西哥主管阿麗爾·卡羅(Arielle Dale Karro)據報10月份在臉書上為在該國生活的外國人發佈了一則廣告。

據美國新聞網站BuzzFeed報道,該招聘廣告尋找有興趣成為墨西哥八個州當中,其中一個州競選經理的人,但申請人得"有相當的從政經歷"。

"劍橋分析"公司後來否認卡羅女士在為該公司從事任何政治工作。亞力山大·尼克斯也表示,"'劍橋分析'公司在墨西哥沒有為任何政黨工作"。

巴西
"劍橋分析"公司據報正為在今年晚些時候將參與"巴西總統選舉的客戶進行打探"。

據彭博社報道,"劍橋分析"公司和一家與巴西諮詢公司合作的CA Ponte公司,"已與三位潛在候選人的代表進行了接觸"。

該公司合伙人董事安德列·托雷塔對媒體表示,有兩個總統競選團隊已與他進行接觸,但還沒有與任何一方達成協議。

印度
"劍橋分析"公司屬於"戰略通訊實驗室"集團印度分支的一部分,該集團提供包括"政治競選管理"等多種服務。

該公司列出的印度兩大主要客戶包括執政的印度人民黨和國大黨。

"劍橋分析"公司副總裁希曼舒·夏爾馬在其公開的社交平台"領英"中稱,該公司已"成功運作針對印度人民黨的四次競選活動"。

夏爾馬在當中提到了令納倫德拉·莫迪總理掌權的2014年大選。

但國大黨對BBC表示,該黨從未使用"戰略通訊實驗室"或其任何的關聯公司,因為它有自己的數據分析團隊。

馬來西亞
在英國第四頻道電視台播出的臥底調查報道中,馬來西亞被列為"劍橋分析"公司運營的國家之一。

馬來西亞反對黨成員現在呼籲總理納吉布·拉扎克公開他是否在2013年大選中僱用過該公司。

反對黨成員萬塞弗爾發表聲明說,"總理納吉布·拉扎克必須解釋他是否使用『劍橋分析』公司來操縱選民,以及他是否在即將舉行的選舉中使用不道德的操縱技巧"。

納吉布總理否認僱用該公司,但其網站表示,"劍橋分析"公司支持該黨,通過"針對性的消息傳播活動來突顯他們自2008年以來的學校改進情況"。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