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大數據 Big Data
#21
楊偉雄︰智慧燈柱不會洩露市民私隱
https://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360558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表示,示威者破壞智慧燈柱是香港創科黑暗的一天,重申燈柱拍攝到的圖像短時間便會刪除,不會洩露市民私隱。

另外,智慧燈柱藍牙發射器供應商訊科系統有限公司指,鑑於公司董事的家人及僱員受到人身安全威脅,決定完成現有已安裝50支燈柱的工作後,會停止供應及安裝其他智慧燈柱的智能裝置。

公司又澄清,上海三思負責提供傳統路燈開關控制系統,而該系統並沒有應用於智慧燈柱項目,公司亦與上海三思並無任何股權或從屬關係。
Reply
#22
四中全會今揭幕
習為鞏固權力
大數據監控人民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china/201...YRBAOR5XE/

中美貿易戰持續、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香港逆權運動烽火連天下,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大會(下稱:四中全會)今日正式揭幕,聚焦中共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中共宣傳機器會前放風,指提升管治水平不是搞西方化、資本主義化,強調運用大數據促進管治現代化。專家預期,中共對人民的監控將會更加嚴密,以鞏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權力,料習近平對人民的監控比毛澤東更嚴厲。


中共今起召開四中全會,官媒放風將聚焦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資料圖片
AppleDaily
四中全會今起一連四日在北京京西賓館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將在會上向中央委會員報告工作,近400名與會的中央委員及候補中央委員亦會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料會議觸及中美貿易戰、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香港反送中運動等棘手問題。

官媒放風:絕不搞西方化

中共治理體系及治理能力現代化明顯是四中全會焦點,但內容諱莫如深。內媒光明網發表題為《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在即,10個問題幫你了解》的解說文章,披露治理體系及能力現代化內容,強調推進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絕不是搞西方化、資本主義化,強調中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治理體系和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反映中共推進管治現代化,旨在維持中共管治。

文章指出,推進治理體系及能力現代化包括運用大數據等五大範圍,強調要用大數據提升治理現代化水平,建立健全大數據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機制,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

料觸及貿戰港反送中問題

路透社引述中方知情人士稱,四中全會將會啟動改革方案,討論如何改善管治,指中共有需要改造整體國家治理能力,適應全球規則改變以及抵擋外部風險帶來的壓力測試。消息人士指出,中美貿易戰令中共的管治壓力加劇。兩名有份審閱四中全會公報初稿的中共官員表示,公報內容以政治為主,聚焦意識形態創新。

資深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蘋果》表示,大數據等高科技若得到善用,可以有助防止罪惡,甚至發展經濟,但若管理不善,成為監控人民的工具。他指出,中共對互聯網的監控近期不斷升級,亦將監控範圍擴大到宗教以及祠堂等非宗教鄉村傳統力量,無限收緊內地思想及意識形態,相信在四中全會明言提升中共治理現代化及內媒吹風用好大數據下,中共會動用包括社會信用系統在內的黨、政、軍所有專政機器,加強對人民的監控,以鞏固中共權力、鞏固「習核心」。

[Image: 5CIBYC5NEV46EWAM4QTUNDM754.gif]
Reply
#23
【金剛箍泡沫●專題】哈佛中國博士融資數千萬美元 揭「監控學生」吸金之謎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china/rea...6/60222680

中國煉成「監控大國」之路,就要做好洗腦教育,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就提出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共領導的人才,更要「旗幟鮮明地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近日,內地一款聲稱由留學美國哈佛大學的中國博士研發的「賦思頭環」(Focus 1),在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孝順中心小學進行試驗,上課時讓學生佩戴,用於監測學童的注意力,並將相關數據發送給家長。事件引發社會一片譁然,質疑收集的數據侵犯個人私隱和倫理,區教育局「補鑊」責令學校暫停使用。《蘋果》翻查資料發現,這個貌似「金剛箍」的監控頭環,背後隱藏着內地初創公司「吸金大法」。
相關新聞:【金剛箍泡沫●專題】踢爆技術2006年矽谷已有 IT音樂教育達人:當學生係機械人?

這款「監控頭環」Focus 1由一間美國初創公司BrainCo Inc.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韓璧丞(Bicheng Han,32歲)研發。2007年他在韓國科學技術院取得機械工程學士,在南韓工作7個月,擔任工程師,之後到美國西雅圖醫學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從事醫療設備工程師兩年,2014年進入哈佛大學腦科學中心(Center for Brain Science)參與研發多官能感應綜合研究(multiple sensory integration research),並在波士頓Somerville成立公司,去年取得博士學位。

該公司聲稱與墨西哥、西班牙、巴西,以及美國長島一間學校合作進行試戴「賦思頭環」,但卻拒絕透露與美國哪一間學校合作,只表示僅在南美洲教育集團Progrentis就有超過6,000名學生使用。直至上月,才爆出孝順鎮中心小學試行這款監控頭環。《蘋果》試圖接觸教育集團Progrentis,但仍未獲得回覆。

金華市金東區教育局負責人向內媒表示,2018年9月有一名校友向學校贈送一款頭環,屬於「回饋母校,沒有任何收費行為」,而學生一個星期戴頭環一次,「學生是無償、自願使用頭環,家長也對此表示認可,學生也未產生任何不良反應」。

記者經過抽絲剝繭後發現,監控頭環由杭州嘉銀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孔小仙為回饋母校送贈50個,BrainCo Inc.在內地北京、深圳開設研發公司,而孔小仙是監控頭環研發和生產企業,也是韓璧丞開設的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天使投資人。該公司在國內的註冊資本達1億元人民幣(下同,約1.1億港元)。BrainCo Inc.在短短4年,就完成幾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主要投資者包括騰訊聯合創辦人曾李青、光大控股、鼎暉投資、中國電子等「加持」,今年還計劃進行B輪融資。華為創辦人任正非的女兒姚安娜,更曾在該公司實習。

韓璧丞去年5月接受《福布斯》(Forbes)訪問時表示,BrainCo Inc.已接獲一間中國公司2萬個「賦思頭環」的定單,「首批2萬個頭環將會在學校讓學生試戴,預計可取得120萬人的數據,這些數據能夠配合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大數據下改善對專注力和情緒監察的演算」。由於在美國收集學生數據涉及當地私隱條例,該公司仍未有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指引,導致他們轉向南美洲國家和中國學校收集相關數據。他曾強調,監控頭環目前還未有在內地上市,暫時也未能進入內地教育學校的採購系統,只是孔小仙看到「賦思頭環」在外國運用後很感興趣,就買了一批捐給其母校,他說:「如果我們真要在國內學校進行產品測試,也不會選擇浙江金華一個鄉村小學。國內學校會採購電腦平板等常規硬件,而不太可能採購這麼前沿的產品。」
不過,在內地天貓網和京東就發現該款「賦思頭環」,價錢為3,499元(約3,960港元),還推銷指頭環的「腦機接口能提升專注力、工作學習能力,大腦電波意念控制頭箍」。
Reply
#24
【智慧燈柱】棄用鏡頭後智慧燈柱何去何從 候任區議員提出3大建議釋疑:最緊要唔可以用嚟執法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3/60371408
智慧燈柱引起廣泛爭議,政府7月擱置啟動部份涉及個人私隱的功能,同時在8月成立「智慧燈柱技術諮詢專責委員會」,原定今年底前於油尖旺安裝的11支燈柱亦告「暫緩」。近日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態度再軟化,停用攝錄機,研究轉用光學雷達、熱能探測器等科技作替代方案,明年再諮詢區議會。

《10點搞邊科》主持方保僑(Francis)和嘉賓浸會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吳其彥教授(Joseph)講解智慧燈柱功能和目前委員會開會後的最新動向。同場還有候任區議員梁翊婷(Edith),由她評論對這支軟化後的智慧燈柱收不收貨。

Francis講解一路以來智慧燈柱的改動經過,他指出智慧燈柱計劃落實後,開始有市民擔憂有私隱問題,在七八月的時候,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組成了委員會,和各方專家討論。「開完一次會之後,觀塘遊行就把燈柱鋸下,之後的會議都呈膠着狀態,有些專家提供了替代方案,嘗試解決私隱問題。」到了區選後政府態度明顯軟化,到了12月10日的第5次會議後,委員會同意應採用其他科技方案,例如光學雷達、熱能探測器等替代攝錄機,希望令市民釋疑,繼續推動智慧燈柱和智慧城市發展。

Joseph為我們解釋這些替代方案,從公佈的相片看來,熱能探測器和光學雷達都難以辨認到人面和車牌。「對一個學者來說,經過不同的程序,智慧燈柱在很多情況下已可排除很多疑慮。但很無奈地,在目前的環境和政府的所作所為,令到大家真的不信任大家。」他同意要作出取捨才可在智慧城市的發展上繼續前行:「我們想做這種事,用這個技術可以做到,但公眾好擔心這個技術、好擔心會被用來作其他事情;用另一個方案可能做到的事情少點,運輸署或相關部門要去決定怎樣做。」

舉例說,預想中的智慧燈柱帶有不同功能,運輸署會用鏡頭實時監測交通狀況,雖然這方面用熱能探測器和光學雷達都做到,但食環署就不能單靠黑白圖像追查非法傾倒建築廢物的車輛,這方面各部們都須要協調。

Edith就認為無論怎樣改動,最重要的是信任。「沒有信任的話,無論你技術怎樣做也好,做甚麼都好,我都覺得你陰我。」而很明顯,香港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已跌到谷底。Edith除了認為官員要落區詳細講解之外,也有3個具體建議。「第一樣最重要的,要承諾你收集到的資料不會用作執法用途,如果是會給警務署,那無論高清低清都不會接受;第二是收集的數據要公開,即大家常說的open data;第三是令到所有人都知道智慧燈柱是有用的,例如我出任的觀塘區,違泊和塞車很嚴重,如果裝了燈柱後交通真的暢順了,相信市民也會接受。」

Francis和Joseph也同意信任是最重要,也提到在委員會第5次會議中,已提出了會找第三方公司去核實燈柱的結構和功能。「不會是圍內人,交由其他公司,不能像監警會般自己查自己。」Joseph亦都補充,其實紅隧口一向也有監控鏡頭,但智慧燈柱太密集,他理解大眾對私隱的憂慮,提議有關方面可在每支燈柱上註明該燈柱的功能,加強市民對這個計劃的認知。
智慧燈柱目前已停用攝錄機和藍牙等有可能有私隱問題的功能,部份未安裝的燈柱亦告暫緩,預計會在明年初再諮詢區議會。
Reply
#25
【華為危機】涉助政府打壓維吾爾人 英議員促外相禁華為參與5G工程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3/60411016

英國13位跨黨派國會議員致函外相藍韜文,指控中國電訊巨擘華為涉嫌在新疆參予鎮壓維吾爾人,要求藍韜文進行調查,而在調查未有結果前,禁止華為參與國內的5G基礎設施建設。

信件引用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ASPI)今年4月公佈的一份報告,「華為向新疆公安局提供技術支援及培訓,該公司與公安局的合作還包括為新疆阿克蘇地區公安局提供一個模塊化數據中心,並為克拉瑪依市供應一個公安雲端方案。2018年初該公司與烏魯木齊公安局合作開發一個『智能安全』創新實驗室,據報華為替新疆公安提供技術鑑定、支援及數碼服務,確保『新疆社會穩定及長遠安全』」。

信中又指,ASPI上月28日又發表第二份報告,證實華為在新疆的工作很廣泛,「包括開發新疆公安雲端,可以控制及鎮壓維吾爾穆斯林。華為又與新疆電視及廣播網絡建立夥伴關係,提高國家機關的效率。」而華為高層近期在新聞稿中亦曾表示,「華為與公安局將會開啟一個智能警察新時代,協助建立一個更安全、更具智能的社會」。

ASPI的報告顯示華為積極參與打造全球範圍最廣泛的監控國家,而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期一套紀錄片委託德國學者齊斯(Adrian Zenz)進行研究,齊斯呼籲全球「應該承認它(新疆)是自當年大屠殺以後全球最大的少數民族拘留所」。

13位議員認為,如果ASPI的報告內容正確,代表華為不但未有作出譴責,更積極協助研發監控技術協助打壓維吾爾人,「我們呼籲政府停止考慮選擇華為作為英國5G基礎設施的承包商或合作夥伴,並對華為在新疆的工作及它與維吾爾穆斯林遭大規模迫害有何關係進行調查。我們相信閣下會同意必須對包括侵犯人權和與協助侵犯人權進行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而且不僅要考慮潛在的聲譽風險,還要盤算英國資助或支持行動帶來的深遠影響。」
英國《泰晤士報》
Reply
#26
內地利用監控系統成功追蹤患者行蹤
https://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379479

內地疫情嚴峻,當局透過龐大的監控網絡,包括人員登記,以至利用電訊、鐵路和航空公司資訊,追蹤患者隔離前的行蹤,防控疫情。

一名在上月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入院前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南京市穿梭。由於擔心其他乘客受到傳染,當局透過監控系統,追查到他在上月18和19日乘搭地鐵的詳細行程和精確的乘搭時間,再透過社交媒體警告,附近的乘客居家觀察。

《華爾街日報》報道,目前監控工作主要由社區和物業管理人員進行,為近期去過疫情重災區湖北的人進行登記後再上報。

再加上從電訊、鐵路和航空公司取得的數據,令內地政府可以成功取得患者和懷疑患者的移動路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中國聯通等公司,都有成立大數據團隊,協助當局追蹤人口流動情況。

重慶市石柱縣據報就是這樣在新年期間,追蹤到五千五百多人來自湖北,約一半要居家隔離。

中央電視台亦曾報道,浙江省有患者否認跟武漢任何人有接觸,最後從大數據分析,揭發現他曾跟三名來自武漢的人有過來往。

網絡搜尋引擎百度和搜狗,亦有供網民追蹤武漢車輛行蹤等應用程式。

不過,這同時掀起私隱保障問題,數百名在武漢回鄉的民眾,個人資料被人在網上「起底」後,再遭騷擾。

據報,西非過去曾試圖利用電訊商的數據,來阻截伊波拉病毒傳播,但由於識別身分上有困難,當地的網絡覆蓋不足,加上對保護私隱的考慮,令計劃受阻。
Reply
#27
大數據報告引發監控疑慮 微信:已匿名處理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190...2_001.html
Reply
#28
【港版國安法】警涉濫權取被捕人DNA超出調查所需 疑為建DNA資料庫鋪路
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00704...4CZ2PUJUM/
[Image: MVFSF272E5GNCO7COBZJCAIXEE.jpg]

「港版國安法」於7.1生效不足24小時,警方已引用條例拘捕10人,分別涉藏有或揮動港獨旗幟,其中一名男子疑因駕駛插着「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旗幟的電單車衝向警員,被控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及恐怖活動兩罪。警方回覆《蘋果》查詢時承認,調查期間向所有被捕人士檢取DNA樣本。有律師質疑,做法超出調查需要,批評警方濫權收集市民個人私隱。根據《警隊條例》,一經定罪,被告人的DNA資料可被永久存檔。

警方指,該10名被捕人士涉違國安法第20和21條,即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最高刑罰為10年有期徒刑,故有權就嚴重罪行檢取被捕人士DNA。有份協助被捕人士的義務律師彭皓昕說,DNA樣本多數用於調查性罪行和毒品案件,但國安法被捕人只涉嫌被搜出港獨單張、衣物及旗幟,「要啲DNA嚟做乜?」,不認為文宣或標語上會有細胞組織供警方比對,做法完全超出調查需要。

「藏有標語應唔應該有罪,本身已經好有爭議性」她批評,警方無視案情和罪行輕重,統一收集被捕人士私隱,是對人權一大警號。她說,即使在反送中運動期間,性質嚴重案件如暴動、非法集結和襲警案等,警方統一檢取DNA樣本情況亦十分罕見,做法明顯因應國安法出台後有所改變,「法律上有權就要用到盡……究竟係想展示權力?定係建立DNA庫?」

《警隊條例》條例第59G條列明,如涉案人士被定罪,DNA樣本會被永久保存於政府資料庫,日後可供警員或廉政公署人員用於調查工作取覽和使用,資料可在任何法律程序中披露。

而根據《警隊條例》第59C條,警員必須由警司級或以上的警官授權,才可取得涉案人士非體內樣本。警司只可在同時符合兩種情況下發出授權,包括有合理理由懷疑該人已干犯某宗嚴重、可逮捕罪行;並有合理理由相信,樣本有助確定該人已干犯涉案罪行。但是,即使被告不同意,警方可使用武力取得樣本。但警方回覆《蘋果》查詢,卻未有指出國安法案件同時符合以上兩種條件,未知做法有否違反條例。
Reply
#29
擴大收集移民生物信息 申請入籍要交DNA
https://hk.on.cc/hk/bkn/cnt/amenews/2020...2_001.html

美國國土安全部周二(1日)宣布,將擴大收集尋求在美國生活或工作人士的生物辨識資訊,包括眼睛虹膜、臉部掃描、聲紋、DNA等,作為移民執法政策的一部分,惹來外界質疑華府想加強監控在美人士。

美國政府目前已要求14歲以上兼申請補助的移民,提供多種生物信息,包括指紋、相片和簽名。據美媒披露,新措施將要求任何申請補助的移民均需提供上述個人信息,包括身處美國境內人士和美國公民受養家庭成員。

另外,申請成為美國公民的人士現時只需提供指紋及相片,日後則需提交DNA,讓當局在證明文件不足的情況下,仍可確認相關人士的身份。公民及移民服務局將負責執行新措施,但國土安全部沒有公開更多詳情,料會遇上法律挑戰。
Reply
#30
據報中國收集全球240萬人詳細資料 外界憂擴大情報收集
http://news.tvb.com/world/5f5f34b9335d19...6%E9%9B%86

澳洲傳媒報道,中國一間與軍方和情報網絡有聯繫企業,建立龐大數據庫,收集了全球各地共二百四十萬人的詳細資料,涉及大量政客和具影響力人物,外界憂慮中國擴大情報收集活動。

澳洲廣播公司報道,中國深圳一間名為「振華數據」的公司,數據庫外洩,涉及大約240萬人的資料。除了個人基本資料,還包括政治關聯、社交媒體帳戶,過往新聞採訪內容和犯罪紀錄等。

報道指,資料大部分源自公開資訊,但相信公司亦有透過暗網獲取,可能屬機密的銀行紀錄、工作申請和心理諮詢紀錄等。

報道指,公司2018年創立,相信隸屬於國有企業持有的中國振華電子集團,主要客戶包括中國解放軍和共產黨,有關資料相信提供給中國國家安全部。

公司行政總裁王雪峰是美國公司國際商業機器IBM前員工,他曾在微信上表示支持利用數據發動「資訊戰」。

報道指,一名美國學者獲得公司外洩的數據庫,他曾在北京大學工作,後來擔心人身安全離開。他早前將數據交給一間坎培拉網絡安全公司,已復原一成、約25萬人數據,當中包括超過五萬名美國人、三萬五千多名澳洲人,還有印度、英國等最少九個國家的民眾。

被獲取資訊的澳洲人,包括現任及前任政府官員、軍方人員、各界專家、商業精英等,其中600多人被標記為「有特殊利益或政治關聯」。報道又指,「振華數據」在全球有二十個資訊收集中心,已確認其中兩間分別在美國和南韓。


【大國博弈】印媒:振華數據收集逾萬印度公民數據,包括總統總理
https://invest.hket.com/article/2752496/...D%E7%90%86
http://www.etnet.com.hk/www/tc/news/home...N300914858

《經濟通通訊社14日專訊》美國知名經濟學者巴爾丁(Christopher Balding)向傳媒揭發,具中國國資背景的「振華數據」公司從各種途徑收集全球240萬人的數據,當中包括數以萬計的國際知名人士。報道根據目前被解碼的數據指出,數據庫內儲存了大量美國、澳洲、英國、加拿大、印度等國公民的個人資料。

據《印度快報》跟進報道,稱振華數據收集了印度1350名政治人物及其家人的資料,以及超過1萬名印度名人及其家人的資料。報道指,振華數據的資料收集對象,包括總統、總理、
省長、市長、議員等政治人物,還有法官、科學家、記者、演員、宗教人員、社運認識等,甚至連犯罪分子的資料也在搜集範圍內。報道又指出,振華數據自稱公司目標是利用大數據實現「混合戰」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澳媒報道指,振華數據實際由中國振華電子集團持有,而振華電子是央企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的子公司,貴州省國資委亦有份入股。中國電子集團日前被美國國防部認定由解放軍營運。


中國天網進攻世界?深圳「振華數據」解密...政要到罪犯的250萬人跨國監控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4858718

中國天網進攻世界?深圳「振華數據」解密...政要到罪犯的250萬人跨國監控

「透過大數據的情搜、監控與煽動,我們將完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個星期前駐中記者遭到中共國安部追捕,驚險逃出中國的澳洲公視《ABC》與《澳洲商業評論》(AFR),14日清晨發出重大醜聞報導,指控中國深圳的軍系企業「振華數據」,秘密替中國政府與解放軍蒐集了包括3.5萬澳洲公民在內、全球超過250萬人的關鍵網路情資。根據這份由「吹哨者」外洩的資料,振華數據不僅監控各國政要、富豪、軍事將領,還有宗教領袖與幫派罪犯的情報資訊,滲透範圍甚至擴及上述的親友、家人與同事,除藉大範圍的關係網路規劃各種可能的「滲透攻略網」,甚至還有軍隊將官指揮鏈與財團主管的升遷預判與追蹤。報導團隊表示,振華數據事件不僅證明了中國網軍對於開放網路的威脅,令人咋舌的監控細節與規模更遠超「劍橋分析」案,可能是國際社會終能面對、並一窺中國網戰威脅的關鍵「聖杯」。


▌前情提要:〈逃出紅色角落:逃離中國「國安抓人」的澳洲記者?中澳外交暗戰搶救〉

在新聞於澳洲發出後,深圳振華數據(Zhenhua Data)的官網與公開聯絡管道,就已被即刻下架;而目前除了澳洲的《ABC》與《澳洲商業評論》以外,印度的《印度快報》、英國的《每日電訊報》與日本的《讀賣新聞》,也都同步發出了各自的相應調查,以及本國公民在中方情報戰鎖定列名的「被監控清單」。

振華數據被外界解密的資料庫裡,一共登錄超過有240萬名各國公民情資;其中已知至少有5萬1,000名美國人、4萬名英國人、3萬5,000名澳洲人、5,000名加拿大人與558名日本人被這套中國系統監控,但絕大多數姓名都是普通平民、或是與「關鍵人物」有過接觸的周邊親友。不過目前仍不確定餘下未知國籍的百萬人清單細節,以及中方情蒐對象的大數據途徑與監控邏輯。

事件中的「振華數據」,成立於2018年下半年,總部位於深圳科技業聚集的南山區,其創辦人為前IBM工程師王雪峰。集團服務對象以中國共產黨、中國中央政府、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主。儘管該公司的具體投資背景與骨幹組成,沒有在報導中公開,但振華數據對外並不隱瞞「軍系」背景,且更在已下架的官網公告上強調大數據的情報戰略,終極目標即為「成就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振華數據供應給軍方的主要服務,是一套名為「海外關鍵資訊資料庫」(OKIDB)的情蒐系統。內容基本整合了鎖定對象在Twitter、Facebook、LinkedIn、Instagram與TikTok的活動紀錄,並整合有出生日期、帳號ID、住址、家庭狀況與職涯紀錄——儘管相關資料大部分都蒐集於網路公開資料、新聞報導,但與單純資料堆疊不同的是,此一整合能重現被情蒐者之間的人際關係,甚至出現以重點對象為發散核心的親友集體數位監控。

同時,部份對象的健康資料、心理評估報告、法庭訴訟紀錄與封閉系統裡的求職信件,也都出現在振華數據的清單裡。再加上個人的住址、生日與人際關係等隱私資料多不是網路公開的揭露資訊,因此振華數據的解密,才格外讓調查團隊怵目驚心。

共同參與調查的英國《每日電訊報》表示,振華數據的情蒐系統,最早是在今年年初,由一名「反中國運動者」(anti-China activist)從系統中竊出並從中破壞,接著才透過管道轉交給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與紐西蘭所組成的跨國情報網路「五眼聯盟」研究。但本回以澳洲《ABC》與《AFR》的調查報導,則是由另一個「吹哨者管道」,經由曾任職於北京大學的美國學者鮑丁(Chris Balding)轉交由多國媒體與機構。

以財經與經濟政策為專業的鮑丁教授,曾於在中國頂尖的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任職9年,但卻因抗議中國政府施壓審查國際研究期刊的跨國聯署而遭到「人身威脅」,因此才在2018年離開中國,轉往越南的越南傅爾布萊特大學(FUV)任教。

過程中,持續關注中國政經問題的鮑丁教授,開始將研究觸角轉往「華為集團」,並試圖以華為為例證來分析中國現代的「網路軍工複合體」問題。然而在幾篇期刊投稿與新聞曝光後,鮑丁教授卻意想不到地與一名「內部吹哨者」搭上了線,並經由多方交手後由對方手中取得取得了這份至關重要的「振華數據文件」。

「對於中國研究者來說, (振華文件)就如同這個領域的傳說『聖杯』!」

鮑丁教授表示,這份外流的大型資料文件,不僅證實了過去許多針對中國網軍的網戰謠言,更釐清了中共中央與解放軍如何運用民間的高科技產業,包裝起「超限戰」的混成佈署。同時,相關數據裡的各項證詞與目標針對性,更能窺見中國網戰策略的骨幹方向,以及其軍方對於國際戰略的敵意設定與滲透方向。因此其資料所蘊含的情報邏輯,很可能遠超過類似的「劍橋分析」案的威脅。

「振華數據過去曾大力吹噓自己在中國軍工情報體系裡的技術地位,現在回來看卻是令人毛骨悚然....。」《AFR》的報導如此表示:「像是這幾句話...『我們的數據資料,能輕易成為『逆轉輿論』的工具....只要透過社群網路,我們能輕巧地把所有任務指示轉變成『社會現實』。」

以澳洲的被監控清單為例,《ABC》與《AFR》的調查就發現,振華數據的偵蒐對象除了幾名前總理、部長、軍方上將外,還針對性地瞄準了澳洲的鈾礦工業與核能工業,政府部門裡的「司法單位」也特別遭到鎖定。同時,在數百名被振華標籤為「重點對象」的特別名單裡,還有大量重點人物家人、親友、關係人,甚至是「關係人的關係人」也同樣遭到情蒐鎖定——這樣「應收盡收」的誇張監控手段,不僅已超越國安諜報的範疇,更直接涉嫌「侵犯本國公民隱私」的資安爭議。

至於中國的頭號大敵——美國——被針對的資安漏洞可能更為嚴重。《ABC》表示,雖然已知清單裡的美國公民只有5萬多人,但除了重點戰略人物外,政府的次級承包商員工、年輕的新創科技實業家、美國軍隊的中階軍官...等,也都被列入資料庫蒐集。舉例來說,一名被振華數據亮點鎖定的一名美國海軍校級軍官,就被特別附註「此人有很高機會被拔擢為核動力航空母艦的艦長」。

「我們都知道中國政府很在意英國內閣對於華為5G案的內部立場...但沒想到他們的『在意』能作到這種程度。」同樣受邀調查的英國大報《每日電訊報》則表示,在曝光的振華清單中,除了各黨領導人物之外,國會裡的「華為委員會」更遭到徹頭徹尾的偵搜鎖定;與此同時,除了英國王室成員的數位足跡遭到鎖定外,英國的宗教領袖與其家人——像是英國國教的坎特伯里大主教與英國猶太教的大拉比——也同樣列名於振華的網路監控範圍。

宗教領袖的鎖定,顯示振華數據的戰略範圍已不限定於政治經濟,而更涉及對社會與文化的主動影響——但令人更感疑惑與緊張的是,在澳洲與日本的清單資料裡,更出現了頗大比例的各式前科犯或幫派犯罪者資料。但各式犯罪紀錄之間並沒有明確的邏輯方針,因此調查報導也都無法確定:究竟這些資料只是滲透取得情資裡的大數據充數?還是情蒐設定上就已有針對犯罪行為的「特定戰略需求」?

除了祕密蒐集外國國民情報的倫理與法律爭議外,聯合報導中的另一個疑點——振華數據文件所主張的「布局各國的20個海外資訊處理中心」,究竟都設在那些位置?是否存在非法蒐集數據的行為?各國政府是否知情?知情之後是否有足夠的法律工具能同步跨國反擊?各種的疑點與困惑也讓人頗為擔憂。

「如果只是被動蒐集數據的話,常態手段應該藉由代理伺服器就能辦到。」與鮑丁教授一同處理振華數據外洩資料庫的雪梨資安機構「Internet 2.0」的執行長波特(Robert Potter)表示:振華數據的服務範圍不只是個資情蒐,還與解放軍合作各種船艦、軍機的即時行動觀測,目前已知振華在美國堪薩斯州、南韓首爾各裝置有數據中心,但這些裝備是否涉及主動偵蒐?是否涉嫌非法盜取網路數據?各國政府此刻才當加緊應變。

「中國政府花了那麼大的力氣,搞出了這種敵意資料庫,無論合法還是非法大概都不是心存善意。」在華為5G政策上抱持質疑態度,但卻與家人一起出現在振華數據名單上的英國保守黨議員塞利(Bob Seely)表示:

「他們蒐集那麼多秘密資料,難不成只是要記下行事錄,免得忘記給你捎來生日卡片?別傻了!」
「個人資訊的目的是為了分析可被利用的突破弱點,數據與資料在此目的下具備難以想像的力量...而這正不是中國夢寐以求的『操控影響力』?」

[Image: 8538891.jpg&x=0&y=0&sw=0&sh=0&sl=W&fw=1050]
「我們的數據資料,能輕易成為『逆轉輿論』的工具....只要透過社群網路,我們能輕巧地把所有任務指示轉變成『社會現實。」 圖/路透社

[ 本帖最後由 我愛大波波 於 2020-9-14 10:06 編輯 ]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