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汽車業 Auto industry
美媒:加拿大超越中國 成全球鋰電池供應鏈排名榜首
https://www.hk01.com/article/989436

美媒2月5日最新報告顯示,連續3年在全球鋰離子電池供應鏈排名中位列榜首的中國,2024年首次遭加拿大超越,退居第二位。美國則排名第三。

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F)5日發表報告稱,加拿大在製造、生產上持續進步,加上強大的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即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特質,令其成為「未來電池供應鏈的領先者」。

報告指,加拿大的「原材料資源、與美國汽車業的緊密融合,以及明確的政策承諾,令其比競爭對手更具優勢」。

排名檢視原材料、電池製造、下游需求等5類共46項指標,衡量各國建立安全、可靠、永續鋰電池供應鏈的潛力。目前加拿大的鋰離子電池產量遠低於中國,但報告分析重點落在未來供應鏈。

首輛氫能巴士展開道路測試 試行20號路線
https://news.now.com/home/hot/player?newsId=549556


【電動車】福特CEO:願與對手合作,應對中國電動車挑戰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9%9B...18387.html

[Image: 52f62b89d75ac4a9b08bab4baef53a53]

在面對中國低成本電動車競爭的挑戰下,福特汽車行政總裁Jim Farley表明,該公司正重新制定其電動車戰略,並開放於與美國主要對手合作的可能性,計劃降低生產成本,尤其是電池成本,來加強與中國製造商的競爭力。

Farley指出,中國的電動車製造商,如比亞迪開發的Seagull型號,因其低廉的原材料成本而成為全球市場的重要競爭者。這迫使福特等傳統汽車製造商必須重新考慮其電動車的開發和成本結構。根據福特的估計,如果不能有效應對這一競爭,公司在未來幾年內可能會面臨20%至30%的收入風險。

為此,福特正在探索與其他製造商合作的可能性,共同開發降低成本的技術方案。公司已成立專門團隊,致力於設計能夠與中國低成本電動車競爭的小型電動車,並正在重新規劃其電動車電池的發展策略。

此外,福特也在反思其全球製造戰略,特別是在去年汽車工人罷工事件後。這次事件不僅對福特的成本控制策略造成了影響,也強調了需要應對外部挑戰,如外國廉價車競爭的必要性。

寧德時代動力電池使用量連續七年居全球首位 市佔率近三成七
https://news.tvb.com/tc/finance/65d92d92...0%E4%B8%83

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使用量連續七年位居世界第一,市場佔有率接近三成七。

寧德時代透過微博公布,根據南韓研究公司SNE Research數據,集團去年的動力電池使用量升至達259.7吉瓦時,按年增長百分之40.8,全球市佔率達百分之36.8,遍及64個國家及地區,有1,167萬輛新能源汽車應用集團的動力電池。
Banff
Reply
【電動車】研究:電動車釋出的污染物比燃油車多1850倍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9%9B...27358.html

[Image: 54def130c66fad83f4cf744bed256c00]

有研究報告顯示,電動車可能會釋出比現代燃油車多達1850倍的顆粒污染物,引發了人們重新審視電動車對環保的優勢。根據排放資料調查機構Emission Analytics的報告,由於電動車需要較重的電池,這增加了對煞車和輪胎的壓力,從而加速磨損並釋出更多顆粒污染物。

傳統觀點認為,電動車因不釋出尾氣而對環境更友好,特別是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然而,這項研究反而指出,電動車的重量導致輪胎和煞車系統磨損速度加快,進而釋出大量的顆粒物。

這份報告特別提到特斯拉Model Y和福特F-150 Lightning等重量較重的電動車型,它們的電池重量約為1800磅(約816公斤),這對輪胎和煞車系統的壓力較大。研究結果顯示,配備約半噸重電池的電動車,其輪胎磨損排放量可能是現代燃油車尾氣排放量的400倍。

此外,報告中還提到,電動車的顆粒污染物主要來自於輪胎磨損,而非傳統的尾氣排放。這一發現對於政府推動電動車作為「零排放」交通工具的政策提出了挑戰,尤其是在加州等地,政府力圖將電動車銷量提高至所有新車的三分之二。

雖然電動車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有顯著效果,可減少約50%的排放,但其產生的顆粒污染卻不容忽視。這些污染物對空氣質量和公共健康有直接影響,可增加心臟病、哮喘和低出生體重等健康問題的風險。

Emission Analytics的創始人兼CEO Nick Molden表示,雖然電動車增加了顆粒污染,但這不會阻止電氣化進程。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之一是改變輪胎的配方,減少有毒化學物質的使用,從而達到最佳的環保效果。

【環保汽車】電動車不是最環保?最環保汽車排名出爐:Toyota奪冠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92...24220.html
[Image: 372909ab416d8103df22acb9d56d7553]

最新的環保汽車排名出爐,結果令人意想不到:排名首位的竟然不是一款電動車,而是Toyota Prius Prime SE,一款插電式混能汽車(PHEV)。這款車以71分的成績奪冠,此款Toyota車型因其輕量化設計及高效率而勝出,一年的燃油成本僅需529美元;緊隨其後的第二至第五名則均為全電動車。

Lexus RZ 300e以67分排名第二,年燃油成本預計為651美元。MINI Cooper SE和Nissan Leaf則分別以67和66分緊隨其後,年燃油成本分別為747美元和741美元。Toyota bZ4X也名列前茅,展現了Toyota在環保動力領域的強大實力。

值得一提的是,電動車在這次評估中大多表現優異,但GMC Hummer EV卻因其巨大的電池和較高的環境成本,被列入了「最不環保汽車」的行列,這顯示了不是所有電動車都對環保有正面貢獻。豐田汽車會長豐田章男過往就曾多次批評電動車,稱其並非真正環保,而是被過度炒作。

英國據報考慮調查中國對電動車製造商的補貼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40228.htm

美國政府以國安風險為由 宣布對中國聯網汽車展開調查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40301.htm

若美國路上有300萬輛中國車 美商務部長「警告」:北京能讓它們同時熄火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0409?chdtv

以「數據安全」為由,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宣佈將對中國製造的網聯汽車展開調查。據觀察者網報導,當地時間1日播出的美媒MSNBC採訪中,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提出「警告」,假如美國路上有300萬輛中國車,北京能讓它們同時熄火,「那太可怕了……試想一下,假如美國路上行駛有300萬輛中國汽車,而北京可以讓它們全部同時熄火。」有美國網友質疑:「他們這樣指責中國,是因為他們已經在這裡對我們這樣做了嗎?」

據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1日播出的採訪,雷蒙多稱,如今的汽車如同「裝了輪子的蘋果手機」,可以採集包括「生物識別訊息」在內的大量數據。她警告:「想象一下這樣一個世界:美國路上有數百萬輛中國汽車,它們每時每刻都在收集數百萬美國人的數據,並將這些數據發回北京……」

「那可真是一個可怕的地方。」雷蒙多進一步稱,中國製造的網聯汽車「可能帶來非常嚴重的威脅」,只要「輕輕一按開關」,車輛中的軟件就可以被禁用,將導致汽車無法行駛。「試想一下,假如美國路上行駛有300萬輛中國汽車,而北京可以讓它們全部同時熄火。」

雷蒙多在採訪中堅稱,美方調查與「經濟競爭」無關,而是為了保護包括汽車行業工人等在內的美國人民的安全。當被問及此舉是否意在替拜登爭取搖擺州的汽車行業選票,以及是否構成「以國家安全之名的貿易制裁和保護主義」,雷蒙多接連予以否認。

「這是為了保護美國人,以及我們最敏感的數據,為了保護我們在道路上開車的孩子們。」她承認,拜登對向中國電動汽車施加關稅「有興趣」,但拜登此次指示商務部針對中國網聯汽車進行的調查「完全是為了國家安全」。

不過,面對雷蒙多的「警告」,網友質疑,「他們這樣指責中國,是因為他們已經在這裡對我們這樣做了嗎?」該網友還表示,這似乎是美國政府做事的一種模式,「我們所指責別人的,正是我們自己正在做的」。另一條留言則說:「我更擔心美國政府。」

有網友抱怨:「這就是美國低收入人群買不到物美價廉的汽車的原因。」「別再以為我們會笨到相信你們的謊言!我們喜歡實惠的好車。」「你阻止不了我購買中國汽車和手機,市場自由!」

當地時間2月29日,拜登發表聲明,宣佈將採取「前所未有的行動」阻止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中國網聯汽車和卡車進入美國市場。他聲稱這些中國製造的汽車的網聯操作系統會收集有關美國公民和基礎設施的「敏感數據」,並將這些信息傳回中國,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美國商務部將馬上採取行動,啓動安全威脅調查,這可能會導致針對中國生產的汽車制定新的法規或限制。」美國《紐約時報》稱,美國政府官員明確表示,這只是第一步,之後還會推出各種應對政策,以阻止低成本的中國電動汽車。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3月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汽車在全球廣受歡迎,靠的不是所謂「不公平做法」,而是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形成的技術創新和過硬品質。中國始終向全球汽車企業敞開大門,美國車企一直充分享受中國大市場的紅利。反倒是美方大搞貿易保護主義,設置歧視性補貼政策等障礙,嚴重阻礙中國汽車進入美國市場。

毛寧說,「這種把經貿問題政治化的做法只會阻礙美國汽車產業發展。我們敦促美方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和公平競爭原則,停止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停止歧視打壓中國企業,切實維護開放、公平、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美國商務部長:假如路上有300萬中國車 北京能讓它們同時熄火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E...22980.html

危言聳聽︱雷蒙多:若美國路上有300萬輛中國車 「北京能讓它們同時熄火」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4-03-02/%E...8C/4779667
HKdimsum
Reply
美議員倡加關稅逾4倍擋比亞迪 否則三大車廠將被摧毀?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4...2_001.html

美國汽車業面對價廉物美的中國進口車競爭,逐漸感受到生存備受威脅。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周三(28日)提出法案,大幅提高對中國車的進口關稅,並尋求上調對中國車廠在墨西哥組裝的汽車關稅。美國媒體亦撰文,道出中國汽車龍頭比亞迪的競爭優勢,呼籲美國政府盡快限制中國車進口,以保美國車廠一線生機!

外媒報道,根據霍利所提的法案,中國進口汽車的總關稅將從目前的27.5%,提高超過4倍到125%,並尋求對中國車廠在墨西哥組裝的汽車增加100%的關稅。霍利表示,拜登總統應採取措施,保護美國汽車工人免受中國帶來的生存威脅。 

據報,比亞迪計劃在墨西哥設立一家電動車廠,可能繞道墨西哥向美國出口廉價電動車,引發美國國會議員和車廠關注。美國製造業聯盟(AAM)上周五(23日)敦促拜登政府,阻止從墨西哥進口廉價的中國汽車及零件,防止它們從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中受益。報告指,應該關閉對中國製汽車開放的商業後門,以免導致美國大規模工廠關閉和工人失業。

外媒專欄作家撰文指出,美國三大車廠福特、通用及斯泰蘭蒂斯早前面對汽車工人長時間的罷工,但去年各自有十多億美元的利潤。不過面對來自中國的低價電動車,尤其是比亞迪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才是真正的威脅。

文章指出,比亞迪擁有規模效益,目前在中國擁有約400萬輛汽車的年產能,而且在巴西、泰國、匈牙利、烏茲別克設有工廠,正計劃在印尼及墨西哥建設工廠。比亞迪去年售出300萬輛電動車,今年2月更推出一款售價僅約1.1萬美元(約8.58萬港元)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搶攻低價市場。比亞迪之所以可以推出低價車款,除了因為中國勞動成本低廉,還利用了中國在電池行業的主導地位,將生產線自動化。

相比之下,美國車廠在電動車業務的績效,遠遠被比亞迪拋離。福特及通用雖然在3年前就制定電動車轉型計劃,但過程並不順利。去年福特每銷售一輛電動車就要虧損6.4萬美元;通用則是在對電動車至關重要的Ultium電池平台方面遇到問題,儘管有些車款銷量不錯,但也無法挑戰特斯拉(Tesla)及現代汽車(Hyundai)。

文章又指,福特及通用汽車去年的利潤卻集中在向北美富裕階級銷售皮卡、SUV及休旅車。一旦美國人對該類汽車的興趣減弱,業績將遇到大麻煩。因此文章建議車廠必須利用皮卡、SUV及休旅車的收入來補貼電動車業務發展,並學習如何從電動車業務中獲利。不過在成功轉型之前,已經要面對來自中國的廉價電動車的挑戰,恐怕美國三大車廠來不及轉型,已先被中國車摧毀。

面對中國電動車來勢洶洶,美國政府也正有採取措施。2022年美國國會通過「通貨膨脹削減法案」,其中一項是對美國電動車生產提供補貼。不過,文章分析,單靠補貼恐怕還不夠,拜登政府可能需要採取新的貿易限制措施,保護美國汽車業轉型。然而,同時也要避免過度保護,導致美國汽車工業落後,與世界脫軌,從而將美國變成汽車業的墳場。

歐美企業發展電動車只是推遲,並未退場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00903

特朗普:將對中國在墨西哥生產汽車徵收100%關稅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01243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星期六(3月16日)稱,他將對中國企業在墨西哥生產的汽車徵收 100%關稅。

據彭博社報道,特朗普在俄亥俄州舉行的集會上,提出上述徵稅措施,並稱如果他沒有贏得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接下來會有「血洗」情況。

特朗普本月較早前威脅要對中國汽車徵收50%的關稅,並提議對所有中國商品徵收高達 60%的關稅,也對世界任何地方製造的商品徵收10%的關稅。他稱,不擔心來自中國或其他國家的報復性措施。

特朗普和現任總統拜登提前鎖定各自政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若無意外,兩人將在11月的總統選舉中再度對決。這將是近70年來美國總統選舉首次出現「重賽」局面。

房委會停車場下月起實施電動車中速充電收費 每小時20元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40318.htm

Nvidia發布旗艦AI晶片 並擴大與中國車企合作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40319.htm

Nvidia在年度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一款旗艦人工智能晶片Blackwell B200,指新晶片速度較之前快30倍。公司預計亞馬遜、谷歌、Meta、微軟、OpenAI、甲骨文和Tesla等主要客戶將使用這款新晶片。

另外,Nvidia表示,正在擴大與比亞迪等中國汽車製造商的合作,比亞迪將使用Nvidia旗下Drive Thor車載晶片,實現更高水平的自動駕駛和其他數字功能。

Nvidia負責汽車業務的副總裁夏皮羅在電話會議上表示,明年Drive Thor將進入比亞迪汽車,比亞迪亦將利用Nvidia的技術簡化工廠和供應鏈,並開發虛擬展廳。

夏皮羅表示,中國汽車製造商數量龐大,亦有很多激勵創新的措施,有利發展自動駕駛的法規。

除了比亞迪,小鵬汽車及廣汽埃安旗下的昊鉑品牌等,多家汽車製造商和自動駕駛卡車開發商,周一宣布擴大與Nvidia的合作。吉利汽車旗下的極氪和理想汽車之前已表示使用Drive Thor技術。

Nvidia周一亦宣布與美國軟件公司Cerence合作,為車載計算改造大型語言模型人工智能系統。

Nvidia又指,聯想亦與公司合作部署大型語言模型。
HKdimsum
Reply
國家電動汽車電池及充電系統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獲批深圳落成
https://news.tvb.com/tc/greaterchina/65f...D%E6%88%90
HKdimsum
Reply
據報寧德時代展開面向消費者市場策略 擬今年內地設形象店
https://news.tvb.com/tc/finance/660503f2...1%E5%BA%97-

據報道,內地電動車電池企業寧德時代計劃今年在內地開設形象店,展開面向消費者的市場策略。

買電動車,消費者往往會留意品牌、車型、性能,對於核心零件的動力電池,相信沒有太多人理會。

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卻展開面向消費者的策略,繼去年起推出戶外廣告宣傳。據內地傳媒報道,今年八月,寧德時代會在成都開設首間品牌展示店,佔地約1.5萬平方米,將展示來自二十多間車企、150多輛採用寧德時代電池的汽車;下月亦會邀請車企管理層在抖音做直播。

據報下一步將仿照英特爾的產品品牌標貼,在採用其電池的汽車上貼上寧德時代的標貼,公司將為合作車廠提供優惠。分析相信,此舉是要讓消費者購買汽車時會將採用電池納入考慮因素。

寧德時代去年純利雖然創新高、達441億元人民幣,但產能利用率連續兩年下跌,由2022年的超過八成三,降至七成附近。一方面是其他電池企產能擴大,另一方面部分車企自設電池廠,令動力電池出現供過於求。

除了改變內地經營策略,寧德時代近年積極拓展海外。去年二月宣布和美國福特汽車在密歇根州合作營運電池廠。

公司管理層日前又透露,正和Tesla合作開發更快充電的電池,並為對方在內華達州的工廠提供設備。摩根士丹利分析指兩間公司的合作,反映美國電動車市場離不開中國產業鏈,因為它們需要高質素兼且廉價的電池。

將於下月訪華的美國財長耶倫指中國的新能源產品,以廉價扭曲全球市場,表明會向中國官員表達這個議題。
7days
Reply
小米首款電動車上市售價約21萬人民幣起 最快4月底交付
https://news.tvb.com/tc/greaterchina/660...4%E4%BB%98

Panasonic 出售汽車分支予 Apollo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panaso...54055.html

日本松下(Panasonic)出售汽車業務分支PAS 予美國私募基金Apollo 管理的基金。

Apollo 稱,作價相當於企業價值3110億日圓(160.68億港元)。

松下表示,將入股收購 PAS 的 Star Japan,持有20%權益。松下原提及有意分拆 PAS 獨立上市。

另外,松下稱,旗下分支 Blue Yonder 收購美國數字供應鏈網絡供應商 One Network Enterprises,作價8.39億美元。

巴士自焚波及總行天橋 恒生入稟向九巴索償1735萬
https://www.am730.com.hk/%E6%9C%AC%E5%9C...%AC/441796
[Image: %E8%9E%A2%E5%B9%95%E6%93%B7%E5%8F%96%E7%...k=R_ZS1jKJ]

蘋果華裔工程師啟用自動輔助駕駛撞車亡 特斯拉與家屬和解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E8%A7%A3

[Image: _2024040915333330818.jpg]
蘋果華裔工程師啟用自動輔助駕駛撞車亡 特斯拉與家屬和解

美國蘋果公司一名38歲華裔軟件工程師2018年駕駛特斯拉Model X車時啟用自動輔助駕駛模式(Autopilot),結果撞車身亡,家人其後向特斯拉提出過失致人死亡的訴訟,原本審訊要持續數周。但特斯拉周一在此案開審前,與死者家屬達成庭外和解。和解條款未有公開。

該名華裔工程師黃偉倫(Walter Huang)來自台灣,於2018年3月23日,駕駛特斯拉2017年出廠的Model X在北加州三藩市附近一條高速公路行駛,結果偏離車道失控,撞上石護欄,導致車頭全毀、玻璃全碎,黃偉倫在車禍中身亡,遺下妻子及2名現年分為9歲及12歲的孩子。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調查後發現,在車輛自撞前,黃曾開啟將近19分鐘的自動輔助駕駛模式,以時速約114公里的速度偏離高速公路車道。NTSB表示,黃偉倫在之前的駕駛中,就曾報告過,自動輔助駕駛模式將方向盤轉向高速公路坡道和車道之間的區域時,存在問題。

特斯拉周一與黃的家人達成和解,但和解內容並未揭露,特斯拉與黃的家屬代表也未對此回應。

特斯拉行政總裁馬斯克和公司都表示,旗下的自動輔助駕駛和全自動輔助駕駛(FSD)技術領先競爭對手,也是特斯拉成為全球電動車龍頭的一大原因。不過黃偉倫的家屬痛批,特斯拉過度吹捧旗下的自動輔助駕駛技術的能力,實際上並沒有像公司宣傳的那麼安全。

自從黃偉倫撞車後,特斯拉受到美國監管部門的嚴厲監督。經過2年調查、分析至少956輛在自動輔助駕駛模式下撞車的特斯拉,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指出,自動輔助駕駛會給駕駛者「錯誤的安全感」,導致很容易在自動駕駛輔助模式難以安全駕駛的情況下,仍開啟該模式。特斯拉其後一度回收其在美國200萬輛配備Autopilot的車款,以增加更多駕駛者警報,當駕駛者啟用自動輔助駕駛模式且沒有註意道路或將手放在方向盤上時,會向他們發出更多警告。

然而特斯拉堅稱,如果使用正確,駕駛者將注意力集中在道路上,自動駕駛輔助技術可以安全使用,但在撞車事故發生前6秒內,沒有偵測到黃偉倫的手放在汽車方向盤上,相信黃對這宗撞車事故負有責任,因為調查人員發現他在自動駕駛輔助模式啟動時正在手機上玩電子遊戲。而在撞車前,黃沒有煞車或試圖將汽車駛離護欄。

儘管黃的家人承認他在汽車行駛時分心,但他們認為特斯拉有錯,因為它錯誤地將自動輔助駕駛模式宣傳為自動駕駛軟件,但特斯拉知道存在可能導致其使用不安全的缺陷。
7days
Reply
小米SU7︱超級工廠生產一架僅76秒 700機械人齊開工
https://www.stheadline.com/realtime-chin...B%E5%B7%A5

小米SU7上市不足24小時 遭上百餘名消費者投訴
https://www.stheadline.com/realtime-chin...5%E8%A8%B4

小米SU7︱車主狂投訴生產質素 未收車即見甩漆要求更換被拒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B%E6%8B%92

內地車企爆減價戰 比亞迪平均每部賺9000元 距離Tesla有多遠?
https://www.stheadline.com/realtime-fina...A%E9%81%A0


中國電動車近年歐洲越來越受歡迎 分析稱歐中電動車產業合作空間大於競爭
https://news.tvb.com/tc/world/6619cb9b43...6%E7%88%AD

德國總理朔爾茨明天起一連三天訪華,預料朔爾茨會與中方討論電動車等議題。國產品牌電動車憑性價比高等優勢,近年在歐洲越來越受歡迎。分析認為歐洲與中國在電動車產業上合作空間大於競爭。

德國慕尼黑,名車隨處可見,街頭有如流動車展。

作為現代汽車發源地,德國人一直引以為傲。不過,這個傳統汽車工業強國,正面對外國新能源車挑戰。

移居德國30多年的華人張岳一向鍾情歐洲車款,但試坐後,決定轉用中國品牌電動車。因為人工智能、電池技術、續航力等都優勝。

德國車主張岳說︰「中國電動車綜合從性價比考慮,還是我的首選,甚至很多德國人的首選。現在德國很多人都在考慮買中國電動車。」

中國電動車近年在歐洲影響力越來越大。去年慕尼黑車展,中國品牌幾乎佔據「半個主場」。有研究推算,歐盟市場今年每四架電動車,就有一部中國製造。面對中國電動車挑戰,歐洲品牌不敢輕視。平治回覆查詢時指有競爭是正常,會認真對待。

歐盟正計劃向中國電動車徵收「反補貼」稅。有分析認為,貿易紛爭無阻歐洲與中國電動車品牌合作,例如中國可協助歐洲舊車廠轉型。

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稱︰「歐洲有很多車廠已經存在,他們未必做到最新的電動車。與我們國產合作,這是最好的,為何?你(中國)有錢建車廠,都要找技術人員、都要有渠道。」

但他指中國電動車部分優勢,如自動駕駛、車內大屏幕,對歐洲車主不算吸引。

中國電動車在歐洲發展還面對另一個挑戰,就是知名度不足。一項調查訪問德國約2,000名車主,只有一成人認識比亞迪這間全球第二大電動車生產商。專家指,國產品牌可先來香港做「試金石」,有助更好打入歐洲市場。

歐盟對華電動車徵關稅 威脅德大量就業機會
https://www.wenweipo.com/a/202404/15/AP6...70bd4.html

馬斯克突然宣布!特斯拉全球裁員或波及上萬人
https://www.wenweipo.com/a/202404/16/AP6...731e0.html

戴琪稱美國須採取果斷行動 保護電動車行業免受中國補貼競爭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40418.htm

戴琪:美國須果斷行動保護電動車行業 免受中國不公平競爭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11291?

耶倫:中國對清潔能源產品大規模投資致不公平競爭 需緩解風險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10944

新能源車成中國市場主流 專家指將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
https://news.tvb.com/tc/greaterchina/662...7%E7%B4%9A

內地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首次超越傳統油車,即是新能源汽車成為中國市場主流。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四月首半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零售26萬輛,按年增長百分之32,零售滲透率則為百分之50.39,首次超過傳統燃油車。

近年內地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由2005年開始,中國新能源汽車用了十年,滲透率才突破百分之1,2019年滲透率僅提升至百分之5。直至2020年,中國訂下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百分之50的目標,之後新能源汽車發展出現「爆發式」增長。到去年滲透率突破百分之33。

專家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日漸普及,會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包括電池等關鍵零部件製造,以及充電樁的建設,將進一步促進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全球首架飛天車將於中國正式投產 不需飛機專用汽油
https://news.tvb.com/tc/world/6623aaf5f9...D%E6%B2%B9

由斯洛伐克工程師設計的全球首架飛天車,將在中國正式投產。

這架由單螺旋槳驅動的飛行器,外形似汽車多於飛機,因為它確實是由汽車變身而成,在降落地面之後,它就好像變形金剛一樣,回復汽車的形狀,收起機翼的過程只需要兩分鐘。這輛飛天車使用普通的汽車電油,不需要用飛機專用的汽油,令入油更加方便。

負責試飛的機師克萊因正是飛天車的設計師,他剛成功出售第一份地區技術專利合約,把在中國生產飛天車的專利權,賣給河北建新飛行汽車科技公司,令飛行車可以首次正式投產。

飛行車在歐美國家遇上的障礙,主要是飛行牌照和航空管理等法律問題,令飛天車遲遲未獲批准發售。在急需解決城市交通擠塞問題的中國,飛天車終於有機會一飛沖天,一展所長。
7days
Reply
本田據報將投資數十億美元加拿大建新廠房 生產電動車及零件
https://news.tvb.com/tc/finance/6625cf46...6%E4%BB%B6

據報日本汽車製造商本田將於周內公布,在加拿大投資數十億美元興建新廠房。

《彭博》報道,加拿大政府與本田已接近達成協議,本田將在當地安大略投資數十億美元,興建新廠房,以生產電動車及相關零件,令安大略成為北美洲一個電動車主要生產基地。加拿大政府會對相關投資計劃,資助部分資金。

Tesla內地市場減價 所有型號一律減1.4萬元人民幣
https://news.tvb.com/tc/finance/6625911d...1%E5%B9%A3

通用汽車上季業績好過預期 上調全年盈利預測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40423.htm

通用汽車上季盈利29.8億美元,按年升24.4%。經調整後每股盈利2.62美元,高於預期。

期內,收入約430億元,按年升7.6%。

上季在中國的業績由盈轉虧,蝕約1.1億美元,因為要解決庫存問題。

公司將今年的盈利預測,由120億至140億美元,上調至125億至145億美元。

消息帶動股價在開市前交易時段曾升逾4%。

雷軍:小米SU7毛利率約5-10% 未來3年聚焦國內市場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40423.htm

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預計,小米的SU7汽車毛利率約5-10%,未來3年會百分百聚焦在國內市場。

他在個人微信公眾號回答投資者問題時表示,自己對SU7每月銷量目標是1萬輛,截至本月20日,鎖單量逾7萬輛,又指正全力擴充產能,今年交付目標10萬輛。

雷軍又表示,現時談論SU7成功是為時過早,認為要經歷品質、交付及服務三關才能真正成功。

他又說,下階段計劃將智能團隊擴至1500人,明年擴至2000人,今年包括汽車在內的新業務,還要投入110至120億元人民幣。


小米SU7︱超級工廠生產一架僅76秒 700機械人齊開工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B%E5%B7%A5
[Image: _2024040712292658529.jpg]

比亞迪將召回近1.7萬輛海鷗電動車 因攝像頭問題影響倒車視野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40430.htm

Tesla據報將裁減兩部門共數百人
https://www.i-cable.com/%e8%b2%a1%e7%b6%...E%E4%BA%BA

歐盟官員暗示擬7月前向中國電動車徵關稅 研究:預計徵15%至30%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16183
中國否認汽車產能過剩 官方曝產能利用率不到50%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405010322.aspx
中國否認汽車產能過剩遭打臉 官方曝產能利用率不到50%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659888

據報三間中國電動車廠若未就反補貼調查向歐盟提供足夠資訊 或被調高關稅
https://news.tvb.com/tc/finance/6635693d...C%E7%A8%85

據報歐盟委員會警告,包括比亞迪等三間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未能就反補貼調查提供足夠資訊,或被調高關稅。

據外媒引述消息指,若歐盟執委會認為比亞迪、上汽集團及吉利汽車所提供的訊息不充分,執委會或使用其他證據來計算關稅,這可能會令關稅上升。三間公司未作出回應。

10分鐘內可充電80% 深圳建成超級充電站362座 數量超過加油站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16628
[Image: _NeOeMjRfKq0bgqPYKUIBFtD5Yms4y-TbP_i22z_...w1920r16_9]

電動車自燃|內地單月連續3次安全成疑 電動車安全使用3大貼士
https://www.hk01.com/article/781123
九龍灣電動車充電器短路 比亞迪私家車車頭嚴重燒毀
https://www.hk01.com/article/984824
九龍灣電動車充電椿過熱起火 比亞迪車頭燒毀留「烈火戰車」圖紋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6%E7%B4%8B

夫婦駕Tesla衝下山路身亡 家屬質疑行車數據消失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40...2_001.html
華為電動車追撞起火困人釀3死 家屬追責屢遭刪帖 問界汽車:電池正常
https://news.mingpao.com/pns/%E4%B8%AD%E...4328008932 
 [Image: d670265e3287423380dd8d000d82ebff.jpg]
華為電動車「問界」起火釀3死 家屬突刪文籲外界勿打擾引質疑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A%E7%96%91
電動自行車起火引致南京大火 至少15死44傷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fire-...25102.html
南京電動車起火釀15人亡…陸電動自行車火災年逾2萬起 電池故障是主因
https://udn.com/news/story/7332/7791237
南京居民樓火災由架空層電動車起火引發
https://www.tkww.hk/a/202402/24/AP65d98a...a1004.html

中國2023年電動自行車火災超2萬起 電池惹禍
https://www.rfi.fr/tw/%E4%B8%AD%E5%9C%8B...9%E7%A6%8D

南京居民樓23日發生大火造成15人死亡,調查指向電動車停放處起火釀災。據中央社引述中國媒體,中國在2023年發生逾2萬起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北京市最新數據顯示電池故障是火災主因。

中國電動自行車火災年逾2萬起 電池故障是主因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402250112.aspx

中國南京市23日發生住宅大火造成15人死亡,調查指向電動車停放處起火釀災。陸媒報導,中國2023年發生逾2萬起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據北京市最新數據顯示,電池故障是火災主因。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台區23日凌晨發生火災,造成15人死亡,44人受傷,其中1人危急。經初步調查,是電動車停放處起火所致,電動車安全疑慮再受到關注。

極目新聞24日報導,中國是全球電動自行車生產和使用第一大國,每4人就擁有1輛電動自行車。與此同時,電動自行車起火導致的火災事故連年成長。

根據中國國家消防救援局統計,2023年全中國共接獲電動車火災2.1萬起報案,較2022年上升17.4%。而2022年全國共接獲電動車火災1.8萬起報案,更較2021年大增23.4%。

據北京市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月以來,北京市已發生電動自行車和電動三輪車火災33起。從火災原因上看,電池故障30起,占總數的91%。

數據顯示,80%的電動車火災是在充電時發生的,其中超過一半發生在夜間充電過程中,起火直接原因多為充電設備出現故障導致燃爆,並因起火速度快、釋放有毒氣體等,容易造成居民傷亡。

有業界人士認為,電動自行車車監管存在管理成本高、懲罰力度小的困擾。

一般而言,電動自行車修理店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改裝行為隱蔽,更換的新電池來源管道難以掌握、電池產品監管不易、且是否使用回收舊電池等情況難以發現。

中國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節能與環保研究所研究員黃曉丹建議,以數位化進行追溯。即借鏡歐盟電池法,讓公眾掃描車身二維碼可獲得製造商訊息、電池型號耐久性,以及更換零件的聯繫方式、安全訊息等,從源頭提高造假成本及防止改裝等。

平均每天燒8輛:中國新能源車如何破局?(圖)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23...46795.html

中國,是新能源汽車增長最快的國家。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8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保持良好增速,當月產銷分別為84.3萬輛和84.6萬輛,分別環比增長了4.7%和8.5%,同比均保持了超20%的高增速。

從累計滲透率來看,1月-8月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29.5%,累計銷量超500萬臺,同比增長近40%,相較於去年同期有較高增長。

新能源車的高滲透,也讓這個新生事物一直被放在鎂光燈下,其安全問題一直是市場關注焦點。9月22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及十堰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首屆全球汽車新生態發展大會上,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副理事長、原國家質檢總局執法督查司司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原網路交易監管司副司長嚴馮敏稱,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與日俱增同時也面臨挑戰。據應急管理部門統計的數據顯示,僅2023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車自燃率上漲了32%,平均每天就有8輛新能源車發生火災(含自燃)。

對於企業來說,必須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減少非極端情況下的安全問題,才能讓新能源汽車行業良性發展。

鋰電池安全問題已持續40年

自鋰電池誕生的那一刻起,著火就與其如影隨形,從3C時代到電動車時代,鋰電池起火一直是市場關心的話題。

1985年,加拿大公司Moli Energy推出了第一款AA型鋰電池,能量密度超過100瓦時/千克,並於1989年推出了第二代鋰電池產品。日本計算機設備製造商NEC和日本電信電話公司NTT先後在自家設備中採用了上述電池,然而這些產品相繼出現了起火爆炸事件。NEC經過大規模的測試發現幾乎所有的手機電池均會出現故障。NEC隨後宣布放棄了鋰作為負極材料的電池解決方案。

就在此時,另一位日本巨頭索尼公司挺身而出。1992年,索尼公司成功研製了鋰離子電池。該電池直徑18毫米、長度65毫米,這就是日後被廣泛應用的18650鋰電池。然而,索尼和韓國巨頭並沒有擺脫自燃的困境。2006年索尼提供的筆記本鋰電池發生起火問題,2016年三星因電池問題出現「炸機門」。

進入電動車時代,自燃從特斯拉開始。2013年10月1日,一輛特斯拉Model S在美國西雅圖發生車禍,因底盤撞到了金屬硬物,電池包被戳破。發生險情後,車輛立馬提醒駕駛員在路邊停車。在駕駛員離開車輛後,電池開始起火。同月底,墨西哥梅裡達也發生了一起特斯拉起火事件。

隨著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高速增長,電動車自燃也成為被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

這些產品起火的問題並沒有阻斷這些產業的發展。今年5月11日,美國J.D.Power發布的2023年中國新車購買意向研究顯示,2023年中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意願連續6年上升,達到33%,較去年的27%上升了6個百分點,表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需求日趨旺盛。

同時,這些問題也讓主管部門和企業共同加快推動技術改進,通過技術創新來進一步加強了產品質量,保障產品安全。

如何保障電池安全?

電池安全是從上而下需要一同解決的重要問題。在主管部門看來,需要通過各項嚴苛的標準讓電池的事故率降到可控範圍內的最低值。

根據《電動汽車用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規定,電池單體進行擠壓試驗,應不起火、不爆炸。除此之外,對電池單體過放電、過充電、外部短路、加熱、溫度循環試驗都應不起火、不爆炸。在主管部門要求之外,各個企業也各顯神通,讓自己的電池安全技術遠超國標。

奧動新能源數字化公司的高層告訴媒體,通過換電技術,奧動將所有電池置於恆溫恆濕的環境下進行慢充,儘可能保障電池安全及使用壽命。另外,奧動新能源從BMS到電池的光纖測溫,再到表面的環境監測,進行三級監控。

同樣採用換電模式的蔚來,也利用這一技術特點對電池安全進行全方位監測。蔚來介紹,車輛電池進入換電站後,會經過數十項檢測以確保它的健康。換電站通過圖像識別技術來掃瞄電池殼磕碰痕跡,將有隱患的電池退出流通體系。

除了電池包在線自檢與換電站檢測外,蔚來車輛的每一塊電池都與蔚來能源雲連接,通過三層監控演算法架構,即特徵壓縮層、異常探測層、失效診斷層對電池包進行7x24小時實時監測,保障每塊電池安全健康。

除汽車和電池生產企業在源頭加強電池安全管理外,第三方機構在檢驗檢測環節同步加強電池安全管理。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總監王銳透露,該研究院在不斷推動新能源汽車在用車的年檢,以及構建新能源汽車的年檢技術體系。該體系涵蓋檢測演算法、檢測設備、檢測軟體和檢測平臺,讓雲端評估和線下檢測的技術相結合。

這套體繫在去年得到了印證。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在重慶建設了全國首個新能源汽車檢測站,對重慶地區新能源小轎車進行檢測。王銳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通過雲端評估+線下檢測的方式篩查出重慶的風險運營車輛106臺,這些車輛逐一檢驗整改,及時消除了風險隱患。

在多方努力下,電動車本體安全在不斷進步,體系安全在不斷優化和迭代。當電池安全性能不斷被提升後,新能源汽車也將進入下一個良性循環。
7days
Reply
北京車展餘波 雷軍:看完車展很絕望 中國車企「全靠矇」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17483

跨足電動車製造的中國手機大廠小米日前推出首款電動車,引發市場關注。但小米董事長雷軍日前直言,自己看完北京國際車展後挺絕望的,質疑中國為何需要那麼多同質化的車,「這哪是在做產品,完全是在靠矇」。

綜合《澎湃新聞》報道及網絡訊息, 2024北京國際車展本月4日閉幕,但「雷軍效應遠沒有結束」。報道表示,雷軍日前藉由出席「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場合,針對外界好奇小米為何目前只生產1款電動車,回應中國每家車廠都做一系列的車,但「好的車有幾輛就行了,幹嘛需要那麼多同質化的車呢?」。

雷軍在會上直指,自己看完(北京)車展後「挺絕望的」,中國車圈(車界)的「捲」是在「同質化捲」,質疑「你們這哪是在做產品,完全是在靠矇」。報道提到,傳統汽車業者看到雷軍這些頗為直白的言論後都沉默了。

報道指出,隨著科技進步及造車周期縮短,中國汽車行業的技術門檻正在降低,許多新公司得以輕鬆入門。但綜觀當前中國新款汽車產品,無非以沙發、冰箱、彩電等舒適性配置、以語音控制為基礎的智能座艙,以及名不符實的自動輔助駕駛系統「捲」市場。

報道提及,隨著產業鏈日趨成熟,內地新興車廠製造一輛車就和取自助餐一樣「都往一個盤子裡挑菜,組成一盤大雜燴」,造出來的車就大同小異。長期來看,會削弱車企的核心競爭力,甚至可能導致市場的飽和及消費者的審美疲勞。進入飽和階段後,市場上就會充斥著大量「價廉物不美」的產品。

報道肯定雷軍相關言論具有深層的警示作用,認為同質化內捲意味著中國車企之間發生內耗,但真正成功的車企應該走向國際,去海外市場「捲」海外品牌。縱觀大眾(Volkswagen)、豐田(Toyota)等頂級全球車企,他們在其本國的銷售量,都只佔其全球銷量的一小部分。

而雷軍上述對中國汽車產業的評價,也引起內地網民不同意見。多數網民認為,雷軍的說法不無道理,直接點出了中國汽車產業的問題;但也有網民說,小米的車子已經被試出來「中看不中用」,揶揄雷軍自己是不是也在矇人。

雷軍效應未完?稱陸車企「全靠矇」 小米董座:看完北京車展挺絕望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7948674

小米董事長:看完北京車展很絕望 中國車企全靠矇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3/7948674

美國商務部或考慮禁止進口中國製造聯網汽車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17964
7days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