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美國擬助中東建鐵路港口連接阿拉伯國家 應對中國影響力
https://www.hk01.com/article/938719
兩名消息人士9月7日向美國新聞網站Axios披露,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及印度、沙特及阿聯酋領導人,希望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期間宣布一項重大的聯合基礎設施協議。
這個聯合基礎設施項目,計劃通過鐵路系統連接波斯灣阿拉伯國家,並通過中東的港口航道連接到印度。
參與項目討論的一名美國官員說,關於連接中東地區鐵路及港口項目的宣布仍在磋商中,尚未敲定。此項目預計將成為拜登在G20峰會提出的關鍵成果之一。
這是美國政府希望在中東推動的關鍵舉措之一,以應對中國在中東地區日益上升的影響力。中東地區為中國「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
為期兩天的G20峰會,在9月9日在印度新德里開幕。
白宮拒絕對報道置評。根據白宮早前公布的拜登日程,他將參加當日舉行的「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係」活動。
Axios同日報道,美國、沙特、阿聯酋和印度的國家安全顧問,預計將在10日舉行會議。
報道引述兩名美國官員說,新倡議是在美印以阿四國機制(I2U2)論壇上提出的,並已為此討論了18個月。I2U2論壇的與會國家包括美國、以色列、阿聯酋和印度。
I2U2論壇成立於2021年底,旨在討論中東戰略基礎設施項目。
以色列在2022年的I2U2會議上提出了通過鐵路連接中東地區的想法。直接參與早期討論的一名以色列前高級官員告訴Axios,「沒有人大聲說出來,但這個項目打從第一天開始,就與中國有關」。
這名以色列前官員還說,其中一個想法是藉助印度在這類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方面的專業知識。
印度、阿聯酋和沙特駐華盛頓大使館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美印等建「印歐經濟走廊」 土耳其總統表示不滿
https://www.hk01.com/article/940578
在剛剛結束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美國聯合印度、沙特、歐盟搞了個「印歐經濟走廊」(IMEC),有外媒認為此舉劍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報道,當地時間9月11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對「印歐經濟走廊」感到不滿,稱一個沒有土耳其的走廊不會存在。
報道稱,埃爾多安是在G20峰會結束後的返程飛機上做出的上述表述。
被隨行記者問到「『印歐經濟走廊』是否可被視作針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計劃」時,埃爾多安稱,由於土耳其所處的地緣戰略位置,土耳其密切關注世界上所有走廊的發展。
埃爾多安表示,中國在推進「一帶一路」倡議上取得了進展,且還在繼續向前推進。但當談及所謂的「印歐經濟走廊」計劃,他難掩不滿情緒。
「我們可以這樣說,沒有土耳其,就不會有走廊」,埃爾多安告訴在場記者,土耳其方面了解「各國正試圖通過商業道路和路線發展自己的勢力範圍」,但「土耳其是重要的生產和貿易基地,從東到西最合適的交通線路必須經過土耳其」。
隨後,埃爾多安提到了伊拉克今年提出的「發展之路」基建計劃。伊拉克總理蘇達尼曾表示,這一項目將「成為經濟發展的大動脈,讓伊拉克變為經濟、歷史和文化機遇的匯聚之地」。
據介紹,項目計劃建設貫穿伊拉克南北的公路和鐵路,南起巴士拉省的法奧港,北至土伊邊境,全長1200公里。伊拉克還計劃沿線新建物流中心和工業城,並修建油氣管道。項目擬投資170億美元,預計2024年動工,用3至5年時間建成,將創造10萬個就業機會,建成後有望每年帶來40億美元的經濟產值。
埃爾多安表示,「發展之路」項目已得到阿布扎比王儲的支持,雙方在10日的會晤中同意「不再拖延,爭取在60天內完成談判」,為項目實施奠定基礎。他還說,這是一項重大項目,但阿聯酋、卡塔爾和土耳其都已經做好了充份準備。
當地時間9日,美國、印度、沙特阿拉伯、歐盟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場邊簽署諒解備忘錄,宣布將建設「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MEC)。這條野心勃勃的「現代香料之路」被外媒視作意在「對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
據白宮備忘錄,IMEC將由東部和北部的兩條路線組成,英國《金融時報》9日引述消息人士稱,一條將橫跨阿拉伯海,從印度延伸至阿聯酋,另一條則將穿越沙特、約旦和以色列,將這些中東國家連接至歐洲。
「中國的力量增長如此之快,以至於許多國家都覺得有必要有替代方案。」獨立分析師拉達.庫馬爾9日對半島電視台表示。不過,在她看來,由於兩者所覆蓋的國家地區不同,這個新項目不一定能對「一帶一路」倡議產生「破壞」影響。
對於國際基建倡議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曾表示,中方認為全球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空間廣闊,各類相關倡議不存在相互抗衡或者是彼此取代的問題。世界需要的是搭橋,而不是拆橋;是互聯互通,而不是脫鈎築牆;是互利共贏,而不是封閉排他。中方歡迎一切有助於匯聚合力,促進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倡議。任何打着基礎設施建設旗號,推進地緣政治的算計都不受歡迎,也不會得逞。
針對中國一帶一路闢新徑?美印等將建「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
https://www.hk01.com/article/939396
當地時間9月9日,美國、印度、沙特阿拉伯、歐盟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場邊簽署諒解備忘錄,宣布將建設「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MEC)。這條野心勃勃的「現代香料之路」被外媒視作意在「對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但也有分析認為其未必能達到這目標。
除上述4方外,阿聯酋、意大利、法國和德國也共同簽署該諒解備忘錄。根據白宮公布的備忘錄,IMEC將由東部和北部的兩條路線組成,英媒9日引述消息人士稱,一條將橫跨阿拉伯海,從印度延伸至阿聯酋,另一條則將穿越沙特、約旦和以色列,將這些中東國家連接至歐洲。
美國官員稱,這條走廊計劃通過鐵路將中東各國串聯起來,再通過港口使它們與印度連結,最終建成一個「可靠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跨境船運轉鐵路過境網絡」,縮短運輸時間、降低成本、減少燃料用量,加快海灣地區能源出口並促進貿易流動。此外,參與方還將在鐵路沿線鋪設電力和數碼連接電纜以及用於發電的可再生能源氫氣管道。
據英媒報道,有關國家已經就此進行數月的幕後談判,如今將以更正式的方式進行對話。美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 9日透露,該項目的討論始於2022年7月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訪問沙特期間。彭博社稱,1月以來,美國也一直在悄悄與印度以及中東各國舉行會談,以正式達成協議。
「這真的非常重要……我預計,在未來10年中,你們將不止一次地聽到經濟走廊這說法。」拜登9日在簽署儀式上盛讚這項「歷史性」的投資將「改變遊戲規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稱,IMEC有望成為「合作,創新和共同進步的燈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則形容IMEC「不止是一條鐵路或電纜」,而是「一座跨越各大洲和文明的綠色數碼橋樑」。她強調,有鐵路連接,印度與歐洲雙邊貿易將加快40%。
不過,備忘錄並未列出該項目的資金來源,只表示一個工作組將在未來60天內製定更全面的計劃,包括建設基建設施的時間表。《印度快報》9日在報道中稱,該項目是美國價值6000億美元(約4.6萬億港元)「全球基建設施與投資夥伴關係」倡議(PGII)的一部份。沙特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表示,該國將投資200億美元(約1,560億港元)參與該項目,並敦促領導人立即開始規劃實施。
路透社表示,此舉正值美國努力在中東達成更廣泛的外交協議,使以色列與海灣國家實現關係正常化。沙利文否認IMEC是以色列與沙特關係正常化會談的「前奏」,稱此舉與更廣泛的討論無關,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表示,IMEC是以色列歷史上最大的項目,並將其評價為將「重塑中東面貌」的開創性舉措。
英國《衛報》指出,沙特和約旦都是這條走廊所規劃的途徑國家,但它們都沒有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此外,美國《國會山報》(The Hill)提到,要想連接印度和中東,如果不途徑阿富汗和俄羅斯,伊朗就是必經之路,目前尚不清楚IMEC參與方是否打算與伊朗政府進行合作。
包括美國新聞網站Axios、法媒在內的外媒認為,這條野心勃勃的「現代香料之路」是美國旨在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並替代「一帶一路」基建設施倡議的關鍵舉措之一,後者目前橫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並賦予中國「相當大的影響力」。英媒還提到,為與「一帶一路」競爭,歐盟此前也已通過其「全球門戶」項目劃撥3000億歐元(約2.3萬億港元)在發展中國家投資基建。
一位了解討論情況的人士認為,中國是讓美國試圖重新關注中東地區,「以安撫傳統合作夥伴並保持影響力」的一個因素。美國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南亞研究所主任庫格爾曼(Michael Kugelman)也分析稱,該計劃可能是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回應,「如果最終敲定,它將改變遊戲規則,加強印度和中東之間的聯繫,並旨在對抗『一帶一路』」。
「中國的力量增長如此之快,以至於許多國家都覺得有必要有替代方案。」獨立分析師拉達・庫馬爾9日在新德里對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表示。不過,在她看來,由於兩者所覆蓋的國家地區不同,這個新項目不一定能對「一帶一路」倡議產生「破壞」影響。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回應有關基建倡議的問題時曾表示,中方認為全球基建設施領域的合作空間廣闊,各類相關倡議不存在互相抗衡或者是彼此取代的問題。世界需要的是搭橋,而不是拆橋;是互聯互通,而不是脫鈎築牆;是互利共贏,而不是封閉排他。中方歡迎一切有助於匯聚合力,促進全球基建設施建設的倡議。任何打着基建設施建設旗號,推進地緣政治的算計都不受歡迎,也不會得逞。
伊朗閱兵紀念兩伊戰爭 萊希稱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已失敗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30922.htm
伊朗武裝力量在首都德黑蘭舉行閱兵儀式,紀念兩伊戰爭爆發43周年,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和伊朗軍隊等參與。
總統萊希在閱兵儀式上發表演說,強調區域安全需要由地區國家維護,外國勢力在地區的存在,不會對地區局勢帶來正面影響。
萊希又說,美國對伊朗的單邊制裁已經失敗,伊朗在制裁壓力下,實現各領域的發展。
邀美使參觀瓜達爾港 巴基斯坦謀取對華談判籌碼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3...2_001.html
[
本帖最後由 大雪茄 於 2023-9-29 13:41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