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2007, 09:03 PM
[font=黑體]東方日報老闆靠販毒起家
1970年代香港有三大潮州幫海洛因大亨,分別是綽號「白粉馬」的馬惜如、他弟弟「金馬」馬惜珍,以及綽號「跛豪」的吳錫豪。
馬氏兄弟的生涯走的是傳統道路,從街頭混混起家。沒唸過多少書的他們,做過一些雜工,替一家簽賭店當跑腿小弟;他倆逐漸發展,
晉級到自己開設簽賭店,由於獲利豐厚,才有錢去搞販毒生意。
馬惜如於1967年開始從事毒品生意。他曉得要發財,不能只當中間商,必須找到源頭,從生產到分銷統統掌握才行。他前往金三角,
找到國民黨將領李文煥,和李訂立採購協定。李文煥率領一支國軍殘部躲在金三角,靠販賣海洛因供應部隊給養,
準備隨時出擊中國共產黨。李文煥和馬一見如故,同意供貨給馬,走私海洛因到香港。
不過,李將軍對馬惜如另有盤算。他認為對國民黨的反共大業會有用處,因此把馬惜如介紹給具有竹聯幫身分的台灣情報人員。
他們吸收馬惜如,讓他加入國民黨情報機關。三年之後,馬惜如經營的海洛因和間諜網已遍布東南亞各地。
他手下的間諜絕大多數是潮州幫黑道份子。滲透進入親中共的組織,把他們的活動上報。
馬惜如、李文煥和台北之間出現三角交流關係。馬惜如奉行台灣路線,替他們幹特務;李文煥折價提供海洛因讓馬去販售;
台北則以現金和武器供應李將軍。
馬惜如的弟弟馬惜珍留在香港,負責收貨、洗錢,再把賺來的錢投資在一般貿易公司、期貨交易、辦公大樓、電影院、餐廳和酒吧。
1969年,他又創辦「東方報業集團」,旗下主要報紙即是極力親台的中文《東方日報》,後來發展成為全港第一大報。
1970年代中期,馬氏昆仲引進侄子馬煥彥當合夥人,專司洗錢。馬煥彥因工作需要,經常提著滿箱現金飛到台灣和新加坡;
也透過設在香港和澳門的空殼公司,把錢存進銀行。在他加入之際,馬氏昆仲已把海洛因生意搞得有聲有色。由於生意手腕靈活,
他們控制了整個行業。鴉片在金三角生產,提煉成三號海洛因,能夠吸食,但純度還不夠高。三號海洛因運到馬氏在泰國擁有的煉製廠,
或是走私進入香港再提煉成可以注射、最純的四號海洛因。這些海洛因再從香港運到台灣、馬來西亞,然後轉銷全球各地。
其中有相當大數量運到越南,供應陷在越戰泥淖的美軍士兵。
馬家兄弟並不全靠李將軍供貨,他們和所有精明的生意人一樣,曉得要分散風險。在泰國,他們也和其他潮州幫黑道合作,
這些黑道向要脫離緬甸獨立的叛軍部隊購買鴉片,運到清邁或寮國等地提煉成四號海洛因。泰國的貪瀆已經到達政府最高層,
使之成為海洛因毒梟的樂園。高階軍官也從事販毒生意;1977年,克里安沙將軍政變成功,此人涉入販毒生意極深,
軍人又告故態復萌。華人黑道份子根本不受影響。
不過,馬家兄弟最有價值的同盟關係是在寮國建立。他們和拉第孔將軍(1965~1971年寮國陸軍總司令)達成供貨協定,
在曼谷、西貢和香港建立一個販毒網。拉第孔將軍的產品商標「九九九」,把這個數字標在嗎啡磚上,暗示其純度99.9%,
跟24K黃金一樣。事實上,他的嗎啡磚純度約為50%。他的海洛因和雙OU地球牌(Double UO Globe)同樣出名,今天還有人生產。
拉第孔將軍用寮國空軍運輸機或美國航空班機來運送他的毒品。
美國航空是美國中情局經營的一家航空公司,自從1959年起就和寮國的赫懞族(即苗族)游擊隊祕密合作,監視寮國共產黨部隊動態,
和共產黨的「自由寮」部隊交戰。為了維繫苗族的忠誠,讓其領袖王寶將軍站在美國這一邊,中情局替苗族運送鴉片,
而苗族游擊隊靠毒品所得來籌募經費。美國航空、大陸航空和寮國開發空運等,從叢林地帶把毒品送到龍町和永珍,
再由越南或美國軍機運到西貢,然後再用民航機或美國政府飛機送到香港,經由香港毒販行銷到世界各地。
中情局基於政治目的利用毒品,正合華人黑道之意,他們在美國政府默許、秘密協助之下,得到相當大的貨源供應。
越南是馬家兄弟生意的關鍵樞紐。越南軍方和泰國軍方一樣腐敗到骨子裡,最惡名昭彰的海洛因生意由越南空軍副元帥阮高祺主持。
他向永珍華人胡亭亨購買海洛因,胡則是拉第孔將軍的生意夥伴。阮高祺勾結了寮國總理佛瑪的兒子,和另兩個華人把美國政府補助款,
原本要在永珍設立百事可樂瓶裝工廠的錢,用這家根本不存在的百事可樂工廠名義,挪用去購買提煉海洛因的化學藥品。
胡的海洛因運到柬埔寨首都金邊,再用越南軍用運輸機送到新山一越南空軍基地,再轉售給潮州幫黑道。
潮州幫把一部分毒品用來供應本地市場,其餘全送到香港。阮高祺地位下滑,越南總統阮文紹的軍事情報首腦兼海軍總司令鄧文廣將軍,
利用海軍艦艇把海洛因從柬埔寨運入越南,才送上小船運往香港。美國政府對此販毒勾當知之甚詳,甚至指控阮文紹參與共謀,
但是美方並未採取行動遏阻。偽善再次當令。到了1973年,南越武裝部隊已是馬家兄弟供應鏈相當重要的一環。
馬家兄弟海洛因生意愈做愈大,不足為奇,可是即將發生的一項危機卻會危及他們的根本。1973年01月,美國宣布打算從越南撤走。
馬家昆仲大吃一驚。突然之間,他們的一大塊市場不復存在,且要撤回太平洋彼岸。他們的反應可以預期--他們必須追隨市場前往美國,
進軍全球。馬惜如曉得他力有未逮,不能通知,派出密使到北美和歐洲,接觸各國社會幫派,探詢他們是否有意願參與此一利潤豐厚的生意。
長久以來,一般都認為直到美軍在1973年初撤出越南之前,馬家兄弟沒有跟外國黑社會幫派聯繫。這是不正確的看法。
他們在1973年以前,幾乎可以確定就和美國黑幫有了接觸。
傅希和西貢的法國科西嘉黑道幫會搭上關係,可以說是居於關鍵地位,大有可能成為四周圍一片欣欣向榮的海洛因生意的重要支柱。
他的重要性,從特拉斐坎迪在1968年,帶著他父親來到香港探望他,可見一斑。特拉斐坎迪從香港轉往西貢,會晤科西嘉黑幫,
從此建立起國際海洛因運輸網路。
馬家兄弟是否見到特拉斐坎迪,或是1965年經過香港的浦爾曼(浦爾曼是藍斯基的高級財務顧問,
而藍斯基則是西方世界幾乎無人可出其右的美國黑社會老大路奇安諾和席格爾的左右手),我們並不清楚。然而,
香港警方後來相信,他們有可能見過面。因為不久之後,由菲律賓人擔任「毒品交通」的網路,開始從香港經由智利、
巴拉圭和加勒比海,運送海洛因進入美國。雖然沒有充分證據,其他的聯繫也相當有可能:馬家兄弟有可能見過紐約黑手黨首腦杜拉諾,
此人後來因為華人黑道認為遭他出賣,買兇把他殺掉;也有可能和法國馬賽黑道黎可取得聯繫,黎可在二次大戰期間和納粹合作,
從1968~1973年間,從金三角走私價值逾20億美元的海洛因進入美國。
馬家兄弟當然也不只和美國黑社會聯繫。根據美國緝毒局的資料,馬家兄弟之一曾經嘗試和日本黑道建立夥伴關係,
但是他們表示沒有興趣。1971年,馬家兄弟接觸一個新加坡黑道幫派,並與號稱「西貢牛仔」的西貢潮州幫一起做生意,
沿著西貢到隆平美軍基地,一路設冰淇淋攤子掩護,出售海洛因。他們還吸收在美軍基地內擔任幫佣的本地人,直接供應貨源給美軍。
到了1973年中期,美軍終於撤離越南,馬家兄弟也準備好進軍國際市場。他們用高超的技巧與其他幫派達成協議,讓對方也能一杯羹,
藉以維持有利的活動環境。這麼做不僅可以撫平敵對幫派,也使他們遠離販毒生意的某些部門:產銷網路搞得愈複雜,
就愈不容易遭到執法機關滲透。和勝和負責運進海洛因,借重停泊在外海的深海遠洋漁船把毒品走私進香港。14K負責毒品提煉。
新義安負責收買、打點警察和海關官員。大家在短期可以分到好處,但是長期好處也不是沒有:馬家兄弟教黑道學會在有組織的分工之下,
他們也可以在國際市場上成為大角色。
隨著1970年代時間進展,香港吸食海洛因上癮者迅速攀升。在美國和歐洲,吸食率同樣上升,部分是因為有毒癮的美軍從越南戰場回國,
部分是因為黑手黨極力推展,推銷海洛因是比古柯鹼更熱門的產品。越南落到共產黨手中,供應線也得調整:海洛因不再由西貢出口,
必須取道曼谷,因為潮州幫黑道與泰國軍方已經掛上鉤。
馬家兄弟生意發達,到了1976年,香港警方也不能不把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警方成立一支特遣隊,調派60名員警,專門職司監控、
調查的工作。他們也得到美國緝毒局、國際刑警組織以中央情報局的協助;最諷刺的當然是中央情報局的助力,
他們現在對亞洲販毒活動的態度已出現轉變。1977年02月,警方準備出手時,馬惜如卻得到密報,落跑了--目的地可想而知,
就是台灣。由於台灣也是國際刑警組織會員國,香港警方向國際刑警組織登錄對馬惜如的逮捕狀。不過,國民黨政府拒絕逮捕他。
馬惜珍和馬煥彥兩人就沒有逃走。他倆和另七個小角色被捕,罪名是「經營香港殖民地前所未有的最大販毒組合」。可是,
挺神祕的,他們統統得到交保候傳的裁決。保釋金20萬美元,可說相當高,但這些人只當它是小錢。1978年07月,
其中三名被告儘管護照已遭扣押,也持續受到警方嚴密監視,卻能逃離香港。他們逃往泰國。兩個月之後,也就是案子開庭之前,
馬家叔侄藉夜色掩護,避開盯守警探溜到海邊,登上一艘巴拿馬籍貨輪,追隨馬惜如也逃到台北。他倆到了台灣之後,
當局以「持用假文件非法入境」為由予以逮捕,判處一年有期徒刑。其實這只是形式。10月06日當期的《遠東經濟評論》週刊報導,
有人見到馬家兄弟於09月18日現身台北一家餐廳,和兩個前任香港警官吃飯,其中之一即是呂樂。
香港當局十分尷尬。沒逃走的被告受到起訴、審判。主要由華人組成的陪審團裁定其中一人無罪(此人為馬家兄弟的財務顧問),
其他人雖然有罪,卻在提出上訴後獲得釋放。整件事對馬家兄弟根本沒什麼影響,他們把業務移到台灣就行了。1979年,
逃往泰國三人之一的鄭阿凱,由於籌畫把大批海洛因藉由巴拿馬籍貨輪運到香港,而於曼谷落網,
據說這艘貨輪登記在馬家兄弟某家公司名下。但是,鄭獲得無罪開釋。
馬家兄弟從1978年起就定居台灣,運用洗錢過的犯罪所得開了好幾家合法公司。馬惜如於1992年去世,但是他們兄弟設立的合法事業,
在香港和全世界繼續發達。這些事業包括在歐洲、北美洲和澳洲的商業不動產;根據《星期日泰晤士報》一位調查記者的報導,
他們在英國的財產極多,在倫敦市中心金融區和西敏區擁有一整排的辦公大樓。東方報業集團是他們事業成就最顯著的一個實例。
現在這是遠東最大的報業集團之一,由馬惜珍的兒子馬承坤主持。馬承坤躋身香港最有錢的富豪行列,影響力極大,還能延伸到香港之外。[/font]
[ 本帖最後由 福義興 於 2007-10-8 05:04 編輯 ]
1970年代香港有三大潮州幫海洛因大亨,分別是綽號「白粉馬」的馬惜如、他弟弟「金馬」馬惜珍,以及綽號「跛豪」的吳錫豪。
馬氏兄弟的生涯走的是傳統道路,從街頭混混起家。沒唸過多少書的他們,做過一些雜工,替一家簽賭店當跑腿小弟;他倆逐漸發展,
晉級到自己開設簽賭店,由於獲利豐厚,才有錢去搞販毒生意。
馬惜如於1967年開始從事毒品生意。他曉得要發財,不能只當中間商,必須找到源頭,從生產到分銷統統掌握才行。他前往金三角,
找到國民黨將領李文煥,和李訂立採購協定。李文煥率領一支國軍殘部躲在金三角,靠販賣海洛因供應部隊給養,
準備隨時出擊中國共產黨。李文煥和馬一見如故,同意供貨給馬,走私海洛因到香港。
不過,李將軍對馬惜如另有盤算。他認為對國民黨的反共大業會有用處,因此把馬惜如介紹給具有竹聯幫身分的台灣情報人員。
他們吸收馬惜如,讓他加入國民黨情報機關。三年之後,馬惜如經營的海洛因和間諜網已遍布東南亞各地。
他手下的間諜絕大多數是潮州幫黑道份子。滲透進入親中共的組織,把他們的活動上報。
馬惜如、李文煥和台北之間出現三角交流關係。馬惜如奉行台灣路線,替他們幹特務;李文煥折價提供海洛因讓馬去販售;
台北則以現金和武器供應李將軍。
馬惜如的弟弟馬惜珍留在香港,負責收貨、洗錢,再把賺來的錢投資在一般貿易公司、期貨交易、辦公大樓、電影院、餐廳和酒吧。
1969年,他又創辦「東方報業集團」,旗下主要報紙即是極力親台的中文《東方日報》,後來發展成為全港第一大報。
1970年代中期,馬氏昆仲引進侄子馬煥彥當合夥人,專司洗錢。馬煥彥因工作需要,經常提著滿箱現金飛到台灣和新加坡;
也透過設在香港和澳門的空殼公司,把錢存進銀行。在他加入之際,馬氏昆仲已把海洛因生意搞得有聲有色。由於生意手腕靈活,
他們控制了整個行業。鴉片在金三角生產,提煉成三號海洛因,能夠吸食,但純度還不夠高。三號海洛因運到馬氏在泰國擁有的煉製廠,
或是走私進入香港再提煉成可以注射、最純的四號海洛因。這些海洛因再從香港運到台灣、馬來西亞,然後轉銷全球各地。
其中有相當大數量運到越南,供應陷在越戰泥淖的美軍士兵。
馬家兄弟並不全靠李將軍供貨,他們和所有精明的生意人一樣,曉得要分散風險。在泰國,他們也和其他潮州幫黑道合作,
這些黑道向要脫離緬甸獨立的叛軍部隊購買鴉片,運到清邁或寮國等地提煉成四號海洛因。泰國的貪瀆已經到達政府最高層,
使之成為海洛因毒梟的樂園。高階軍官也從事販毒生意;1977年,克里安沙將軍政變成功,此人涉入販毒生意極深,
軍人又告故態復萌。華人黑道份子根本不受影響。
不過,馬家兄弟最有價值的同盟關係是在寮國建立。他們和拉第孔將軍(1965~1971年寮國陸軍總司令)達成供貨協定,
在曼谷、西貢和香港建立一個販毒網。拉第孔將軍的產品商標「九九九」,把這個數字標在嗎啡磚上,暗示其純度99.9%,
跟24K黃金一樣。事實上,他的嗎啡磚純度約為50%。他的海洛因和雙OU地球牌(Double UO Globe)同樣出名,今天還有人生產。
拉第孔將軍用寮國空軍運輸機或美國航空班機來運送他的毒品。
美國航空是美國中情局經營的一家航空公司,自從1959年起就和寮國的赫懞族(即苗族)游擊隊祕密合作,監視寮國共產黨部隊動態,
和共產黨的「自由寮」部隊交戰。為了維繫苗族的忠誠,讓其領袖王寶將軍站在美國這一邊,中情局替苗族運送鴉片,
而苗族游擊隊靠毒品所得來籌募經費。美國航空、大陸航空和寮國開發空運等,從叢林地帶把毒品送到龍町和永珍,
再由越南或美國軍機運到西貢,然後再用民航機或美國政府飛機送到香港,經由香港毒販行銷到世界各地。
中情局基於政治目的利用毒品,正合華人黑道之意,他們在美國政府默許、秘密協助之下,得到相當大的貨源供應。
越南是馬家兄弟生意的關鍵樞紐。越南軍方和泰國軍方一樣腐敗到骨子裡,最惡名昭彰的海洛因生意由越南空軍副元帥阮高祺主持。
他向永珍華人胡亭亨購買海洛因,胡則是拉第孔將軍的生意夥伴。阮高祺勾結了寮國總理佛瑪的兒子,和另兩個華人把美國政府補助款,
原本要在永珍設立百事可樂瓶裝工廠的錢,用這家根本不存在的百事可樂工廠名義,挪用去購買提煉海洛因的化學藥品。
胡的海洛因運到柬埔寨首都金邊,再用越南軍用運輸機送到新山一越南空軍基地,再轉售給潮州幫黑道。
潮州幫把一部分毒品用來供應本地市場,其餘全送到香港。阮高祺地位下滑,越南總統阮文紹的軍事情報首腦兼海軍總司令鄧文廣將軍,
利用海軍艦艇把海洛因從柬埔寨運入越南,才送上小船運往香港。美國政府對此販毒勾當知之甚詳,甚至指控阮文紹參與共謀,
但是美方並未採取行動遏阻。偽善再次當令。到了1973年,南越武裝部隊已是馬家兄弟供應鏈相當重要的一環。
馬家兄弟海洛因生意愈做愈大,不足為奇,可是即將發生的一項危機卻會危及他們的根本。1973年01月,美國宣布打算從越南撤走。
馬家昆仲大吃一驚。突然之間,他們的一大塊市場不復存在,且要撤回太平洋彼岸。他們的反應可以預期--他們必須追隨市場前往美國,
進軍全球。馬惜如曉得他力有未逮,不能通知,派出密使到北美和歐洲,接觸各國社會幫派,探詢他們是否有意願參與此一利潤豐厚的生意。
長久以來,一般都認為直到美軍在1973年初撤出越南之前,馬家兄弟沒有跟外國黑社會幫派聯繫。這是不正確的看法。
他們在1973年以前,幾乎可以確定就和美國黑幫有了接觸。
傅希和西貢的法國科西嘉黑道幫會搭上關係,可以說是居於關鍵地位,大有可能成為四周圍一片欣欣向榮的海洛因生意的重要支柱。
他的重要性,從特拉斐坎迪在1968年,帶著他父親來到香港探望他,可見一斑。特拉斐坎迪從香港轉往西貢,會晤科西嘉黑幫,
從此建立起國際海洛因運輸網路。
馬家兄弟是否見到特拉斐坎迪,或是1965年經過香港的浦爾曼(浦爾曼是藍斯基的高級財務顧問,
而藍斯基則是西方世界幾乎無人可出其右的美國黑社會老大路奇安諾和席格爾的左右手),我們並不清楚。然而,
香港警方後來相信,他們有可能見過面。因為不久之後,由菲律賓人擔任「毒品交通」的網路,開始從香港經由智利、
巴拉圭和加勒比海,運送海洛因進入美國。雖然沒有充分證據,其他的聯繫也相當有可能:馬家兄弟有可能見過紐約黑手黨首腦杜拉諾,
此人後來因為華人黑道認為遭他出賣,買兇把他殺掉;也有可能和法國馬賽黑道黎可取得聯繫,黎可在二次大戰期間和納粹合作,
從1968~1973年間,從金三角走私價值逾20億美元的海洛因進入美國。
馬家兄弟當然也不只和美國黑社會聯繫。根據美國緝毒局的資料,馬家兄弟之一曾經嘗試和日本黑道建立夥伴關係,
但是他們表示沒有興趣。1971年,馬家兄弟接觸一個新加坡黑道幫派,並與號稱「西貢牛仔」的西貢潮州幫一起做生意,
沿著西貢到隆平美軍基地,一路設冰淇淋攤子掩護,出售海洛因。他們還吸收在美軍基地內擔任幫佣的本地人,直接供應貨源給美軍。
到了1973年中期,美軍終於撤離越南,馬家兄弟也準備好進軍國際市場。他們用高超的技巧與其他幫派達成協議,讓對方也能一杯羹,
藉以維持有利的活動環境。這麼做不僅可以撫平敵對幫派,也使他們遠離販毒生意的某些部門:產銷網路搞得愈複雜,
就愈不容易遭到執法機關滲透。和勝和負責運進海洛因,借重停泊在外海的深海遠洋漁船把毒品走私進香港。14K負責毒品提煉。
新義安負責收買、打點警察和海關官員。大家在短期可以分到好處,但是長期好處也不是沒有:馬家兄弟教黑道學會在有組織的分工之下,
他們也可以在國際市場上成為大角色。
隨著1970年代時間進展,香港吸食海洛因上癮者迅速攀升。在美國和歐洲,吸食率同樣上升,部分是因為有毒癮的美軍從越南戰場回國,
部分是因為黑手黨極力推展,推銷海洛因是比古柯鹼更熱門的產品。越南落到共產黨手中,供應線也得調整:海洛因不再由西貢出口,
必須取道曼谷,因為潮州幫黑道與泰國軍方已經掛上鉤。
馬家兄弟生意發達,到了1976年,香港警方也不能不把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警方成立一支特遣隊,調派60名員警,專門職司監控、
調查的工作。他們也得到美國緝毒局、國際刑警組織以中央情報局的協助;最諷刺的當然是中央情報局的助力,
他們現在對亞洲販毒活動的態度已出現轉變。1977年02月,警方準備出手時,馬惜如卻得到密報,落跑了--目的地可想而知,
就是台灣。由於台灣也是國際刑警組織會員國,香港警方向國際刑警組織登錄對馬惜如的逮捕狀。不過,國民黨政府拒絕逮捕他。
馬惜珍和馬煥彥兩人就沒有逃走。他倆和另七個小角色被捕,罪名是「經營香港殖民地前所未有的最大販毒組合」。可是,
挺神祕的,他們統統得到交保候傳的裁決。保釋金20萬美元,可說相當高,但這些人只當它是小錢。1978年07月,
其中三名被告儘管護照已遭扣押,也持續受到警方嚴密監視,卻能逃離香港。他們逃往泰國。兩個月之後,也就是案子開庭之前,
馬家叔侄藉夜色掩護,避開盯守警探溜到海邊,登上一艘巴拿馬籍貨輪,追隨馬惜如也逃到台北。他倆到了台灣之後,
當局以「持用假文件非法入境」為由予以逮捕,判處一年有期徒刑。其實這只是形式。10月06日當期的《遠東經濟評論》週刊報導,
有人見到馬家兄弟於09月18日現身台北一家餐廳,和兩個前任香港警官吃飯,其中之一即是呂樂。
香港當局十分尷尬。沒逃走的被告受到起訴、審判。主要由華人組成的陪審團裁定其中一人無罪(此人為馬家兄弟的財務顧問),
其他人雖然有罪,卻在提出上訴後獲得釋放。整件事對馬家兄弟根本沒什麼影響,他們把業務移到台灣就行了。1979年,
逃往泰國三人之一的鄭阿凱,由於籌畫把大批海洛因藉由巴拿馬籍貨輪運到香港,而於曼谷落網,
據說這艘貨輪登記在馬家兄弟某家公司名下。但是,鄭獲得無罪開釋。
馬家兄弟從1978年起就定居台灣,運用洗錢過的犯罪所得開了好幾家合法公司。馬惜如於1992年去世,但是他們兄弟設立的合法事業,
在香港和全世界繼續發達。這些事業包括在歐洲、北美洲和澳洲的商業不動產;根據《星期日泰晤士報》一位調查記者的報導,
他們在英國的財產極多,在倫敦市中心金融區和西敏區擁有一整排的辦公大樓。東方報業集團是他們事業成就最顯著的一個實例。
現在這是遠東最大的報業集團之一,由馬惜珍的兒子馬承坤主持。馬承坤躋身香港最有錢的富豪行列,影響力極大,還能延伸到香港之外。[/font]
[ 本帖最後由 福義興 於 2007-10-8 05:04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