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毛澤東的言論 Mao
#11
共產黨變臉
-中共早期言論與現在主張的矛盾
http://beijingspring.com/bj2/2007/240/2007725132900.htm
http://bjzc.org/swf/171-68.swf
http://www.bjzc.org/bjs/bc/171/68.txt

共產黨變臉——中共早期言論與現在主張的矛盾
http://www.chinesepen.org/tjwz/ShowArtic...leID=10037
作者:屠龍技 推薦文章來源:北京之春

【編者按】本文將中囯共產黨在掌握爭取之前的言論與現時的說法、做法作一比較,很有說服力。

關於“開放黨禁”和反對一黨專政

中國人民爲爭取民主而努力,所要的自然是真貨,不是代用品。把一黨專政化一下妝,當做民主的代用品,方法雖然巧妙,然而和人民的願望相去十萬八千里。”“不結束黨治,不實行人民普選,如何能實現民主?把人民的權利交給人民! ——《新華日報》1945年1月28日

目前推行民主政治,主要關鍵在於結束一党治國。……因爲此問題一日不解決,則國事勢必包攬於一黨之手;才智之士,無從引進;良好建議,不能實行。因而所謂民主,無論搬出何種花樣,祇是空有其名而已。——《解放日報》1941年10月28日

共產黨要奪取政權,要建立共產黨的“一黨專政”。這是一種惡意的造謠與誣衊。共產黨反對國民黨的“一黨專政”,但並不要建立共產黨的“一黨專政”。——《劉少奇選集》上卷第172-177頁

我們認爲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有三個:一是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二是開放黨禁;三是實行地方自治。人民的自由和權利很多,但目前全國人民最迫切需要的自由,是人身居住的自由,是集會結社的自由,是言論出版的自由。——《中共黨史教學參考資料》

維持一黨專政的政策是建立在製造饑餓和災荒上的,所以這些救災的治本辦法,祇有國民黨確定的和各黨派一道走上和平、民主的道路時,才能完滿解決。——《新華日報》社論1946年3月30日

法西斯的新聞“理論家”居然公開無恥地鼓吹“一個党、一個領袖、一個報紙”的主張。它們對於“異己”的進步報紙,採取各色各樣的限制、吞併和消滅的辦法,如檢查稿件、任意刪削,威脅讀者、阻礙推銷,派遣特務打入報館、逐漸攘奪管理權,最後則強迫收買,勒令封閉。——《解放日報》1943年9月1日

現在中共官方的提法是:一定要加強党的領導,多党制不適合中國。

關於言論出版集會結社自由

但是祇有建立在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的自由與民主選舉政府的基礎上面,才是有力的政治。(毛澤東答中外記者團)——《解放日報》1944年6月13日

這說明英美在戰時也還是尊重人民的言論出版等民主自由的。英美兩大民主國家採取這些重大措置,正說明英美兩國是尊重和重視共產黨及其他黨派,和他們所代表的意見和力量的……同時,(他們)也有一些批評。他的批評對不對,是另外一回事。這種民主團結的精神,是值得讚揚和提倡效法的……全國各黨派能夠融洽的爲共同目標奮鬥到底,這是英美的民主精神,也是我國亟應提倡和效法的。——《新華日報》1942年8月29日

英國人民把言論、集會、身體等自由作爲民主政治的基礎而加以無比重視,從美國方面也同樣表現出來。上引赫爾國務卿自稱一生爲這目標奮鬥力爭的正是這個東西。“平等”與“自由”爲什麽被民主國家這樣重視,重視到認爲沒有這就無從談民主政治呢?這是很簡單的。國父 孫中山 先生曾經說:“提倡人民權利,便是公天下的道理。公天下和家天下的道理是相反的;天下爲公,人人的權利都是很平的;到了家天下,人人的權利便有不平,……所以對外族打不平,便要提倡民族主義。對於國內打不平,便要提倡民權主義”。英美民主政治所重視的平等,正是這一含義……假如至今英美仍不准人民有平等的權利,那末怎樣能夠談得到民主、怎樣能夠實現民治呢?說到“自由”也是一樣,如果連人民言論、集會、身體的自由都不允許,則民治從何談起?……英國沒有成文憲法,但是英國人民有平等有自由,所以雖沒有憲法也是民主國家。由此看來,民主政治的主要標誌是人民有自由平等的權利……民主的潮流正在洶湧,現在是民權的時代,人民應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和身體的自由是真理,實現民主政治是真理,真理是要勝利的,所以高舉民主的大旗奮鬥著的世界和中國人民是一定要勝利的。——《新華日報》1944年3月30日

如何使青年的思想和行動能有正當的發展……可分兩種,一種是主張思想統制。這就是說,把一定範圍以內的思想,灌輸給青年,對於這種思想是沒有懷疑和選擇的餘地的。……另一種主張是思想自由。……祇有自覺和自願,才能産生心悅誠服的信仰,和驚天動地的創造活動。一般民衆都是如此,青年尤其是這樣。如果走相反的道路,則結果都是十分可悲的。有許多事實說明在強迫注入的訓練之下,青年感到很大的痛苦……這種辦法是必須改正的。我們主張思想應當是自由的。——《新華日報》1941年6月2日

統制思想,以求安於一尊;箝制言論,以使莫敢予毒,這是中國過去專制時代的愚民政策,這是歐洲中古黑暗時代的現象,這是法西斯主義的辦法,這是促使文化的倒退,決不適於今日民主的世界,尤不適於必須力求進步的中國……言論出版的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件,沒有言論出版的自由便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不民主便不能團結統一,不能爭取勝利,不能建國,也不能在戰後的世界中享受永久和平的幸福……新聞自由,是民主的標幟;沒有新聞自由,便沒有真正的民主。反之,民主自由是新聞自由的基礎,沒有政治的民主而要得到真正的新聞自由,決不可能。——《新華日報》 1945年3月31日

作統治者的喉舌,看起來像自由了,但那自由也祇限於豪奴、惡仆應得的“自由”,超出範圍就是不行的。也就是說你盡可以有吆喝奴隸——人民大衆的自由,但對主子則必需奉命唯謹的,畢恭畢敬,半點也不敢自由。——《新華日報》1946年9月1日

要真正做到出版自由,必須徹底廢除現行檢查辦法,——《新華日報》1945年6月26日

現在中共官方的提法是: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現實是:沒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自由,爭取自由就會獲罪。

關於“民主要取法歐美”

中國要實行民主政治,必須“取資歐美”,但又要避免歐美民主政治的一些流弊,更駕而上之,這正是中山先生的偉大識見。——《新華日報》1942年11月12日

像林肯總統和羅斯福總統那樣的民主的政治生活中産生的領袖,是雖在戰時也一點不害怕民主制度的巡行的。他們不害怕民主的批評和指責,他們不害怕人民公意的渲泄,他們也不害怕足以影響他們的地位的全民的選舉。他們不僅不害怕這些民.主制度,而且他們堅決地維護支援這些民主制度。因此他們才被人民選中了是大家所需要的人。——《新華日報》1944年11月15日

民主頌——獻給美國的獨立紀念日:從年幼的時候起,我們就覺得美國是個特別可親的國家。我們相信,這該不單因爲她沒有強佔過中國的土地,她也沒對中國發動過侵略性的戰爭;更基本地說,中國人對美國的好感,是發源于從美國國民性中發散出來的民主的風度,博大的心懷……但是,在這一切之前,之上,美國在民主政治上對落後的中國做了一個示範的先驅,教育了中國人學習華盛頓、學習林肯,學習傑弗遜,使我們懂得了建立一個民主自由的中國需要大膽、公正、誠實。——《新華日報》1943年7月4日

年青的民主的美國,曾經産生過華盛頓、傑弗遜、林肯、威爾遜,也産生過在這一次世界大戰中領導反法西斯戰爭的民主領袖羅斯福。這些偉大的公民們有一個傳統的特點,就是民主,就是爲多數的人民爭取自由和民主。美國現在是反法西斯戰爭中聯合國四大主要國之一,擔負了徹底消滅法西斯、消滅侵略、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安全的重大責任,從美國的革命歷史,從美國人民愛好民主自由的傳統精神,從美國人民的真正利益,我們深信美國將繼續羅斯福的民主政策,不會忽視世界各處,尤其是中國人民的聲音,人民的要求。——《新華日報》1945年7月4日

單說英美吧。英美是民主國家。這是人人公認的。英美人民有各種民主權利……爲了國際的地位,必須從保障基本的民主權利開步走。恐懼是懦夫,疑慮是自私,反對便是倒行。我們再度呼籲:保障人民的基本民主權利。——《新華日報》社論1944年2月1日

現在中共官方的提法是:西方民主不適合中國,反對“全盤西化”。

關於民主和穩定

本市消息內政部公開頒行一種限制人民遊行自由的法令,藉口是“恐稍有不慎,足以影響社會秩序與公共安寧”。據中央社訊,其要點如下:負責籌備遊行的人員,需于事前將姓名、年齡、職業、住址、遊行宗旨、集會地點、進行日期及時間經過路線等呈報當地“治安主管機關”。散發的印刷品和張貼的標語須事先送當地“治安主管機關”審查。上項法令,已由內政部發致全國各省市地方機關,本市市政府業已接到,且已分令警察局及各區公所“遵照辦理”。有了這個“法”的根據,今後各地當局更可以隨意于事先防止臨時禁止一切人民團體之遊行。人民遊行已無自由可言了。——《新華日報》1946年5月13日

現在,官方豢養的論客們更公然地企圖恐嚇人民,說國民黨是希望中國安定的,而共產黨卻希望天下大亂……中囯共產黨,不但“要變不要亂”,而且正是要“以變止亂”……(國民黨反動派)也是希望某一種“安定”的,但那並不是全中國的安定,並不是全中國人民的安定,而僅僅是他們坐在壓迫人民的寶座上的“安定”。他們那個小集團可以統治全國、爲所欲爲的“安定”……他們的統治“安定”了,中國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老百姓就更會沒有飯吃、沒有衣穿、沒有事做、沒有書讀、沒有說話的自由、沒有走路的自由、沒有住家的自由……廢止國民黨的一黨專政! 他們以爲中國實現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事,而是若干年以後的事,他們希望中國人民知識與教育程度提高到歐美資產階級民主國家那樣,再來實現民主政治……正是在民主制度之下更容易教育和訓練民衆。——《新華日報》1939年2月25日

“現在是非變不可了!”“但如何變呢?”“我們祇要看看人家。換句話說我們一切要民主。我們一切制度、政策以及其他種種,都要向著能配合世界轉變上去改造。”——《新華日報》1945年4月8日

曾經有一種看法,以爲民主可以等人家給與。以爲天下有好心人把民主給人民,於是就有了等待這種“民主”,正如等待二百萬元的頭獎一樣。但是中外古今的歷史都證明了,民主是從人民的爭取和鬥爭中得到的成果,決不是一種可以幸得的禮物。——《新華日報》1945年7月3日

那些一口咬定民主制度絕不能適用于戰時的先生應該虛心看看這種事實!在這次戰爭中,各個真正的民主國家,議會中照常有著公開的辯論和對政府的責問,輿論上照常有著各種對於政府的人事機構政策尖銳的批評,人民照常有集會結社、選舉罷免的自由,而像可以影響一國元首的那樣的大選也仍照常舉行。這一切都說明了,民主制度不僅是在戰時完全可以適用,而且在戰時運用得更加靈活,範圍更加擴大了。祇有忠於民主制度,堅決地依靠著民主主義這“生命的活力”的人,才能夠在民主制度下繼續存在;反之,害怕民主制度的人就是背離了這偉大的生命的活力,而終於會陷於死亡的絕境!——新華日報抗戰時的社論 《沒有民主,一切祇是粉飾》

現在中共官方的提法是:穩定壓倒一切。

關於人權和選舉權

由於各個國家的歷史發展、社會狀況等具體條件的不同,他們各自所實行的民主政治,可能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存在著多少差異。但無論如何,它們之間有一個基本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政權爲人民所握有,爲人民所運用,而且爲著人民的幸福和利益而服務。這樣的政權必然尊重和保障人民的自.由權利;使失掉自由權利的人民重新獲得自由權利;沒有失掉自.由權利的充分享有自.由權利;特別是言論、出版、機會、結社,這些作爲實行民主政治的基本條件的人民的最低限度的自由權利,是必須切實而充分地加以保障的。——《新華日報》 1943年9月15日 社論

是要徹底地、充分地、有效地實行普選制,使人民能在實際上,享有“普通”、“平等”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則必須如中山先生所說,在選舉以前,“保障各地方團體及人民有選舉之自由,有提出議案及宣傳、討論之自由。”也就是“確定人民有集會、結社、言論、出版的完全自由權。”否則,所謂選舉權,仍不過是紙上的權利罷了。——《新華日報》1944年2月2日

現在的提法是:人權首先是生存權,沒有普遍意義上的人權。中國公民實際上沒有選舉權。

關於學生運動

“五四”運動以來三十年的中國史,就是學生愛國運動與人民自主運動密切結合的歷史,就是學生運動充作人動的先鋒和輔助軍的歷史。在一代的時間內,中國學生用自己的血、淚和汗寫下了中國民族民主運動史上光輝的史頁,也是世界革命史上特出的史頁。事實證明:中國學生將一本過去傳統的愛國精神,繼續爲自己祖國的獨立自主和民主自由而努力,也就是爲世界和平而努力。——《新華日報》1946年11月17日

反動者企圖以“共黨煽動”,輕輕把“一二·一”慘案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但是七日的新民報說:“學生罷課反對內戰,當地軍警出動鎮壓……,在這情形中誰是誰非,幾乎不待判斷”,“看昆明學潮慘案,受害的卻是赤手空拳的學生,他們既無武器,更非軍隊,而竟受到武力的攻擊”;“這次慘案卻證明基本人權無保障……政府當局亟須反省”。——《新華日報》1945年12月11日

這件慘案的事理至爲清楚,責任也很分明:一般青年學生祇不過激于愛國熱忱,憑了赤手空拳,起來要求民主反對內戰,究有何罪?而國民黨反動派竟採取殘暴手段,慘加屠戮,並在屠戮之後,爲了“嫁禍”起見,還不惜含血噴人,肆意誣衊,居心惡毒以至於此,真是史無前例。但是人民是不會受欺騙的,人民是最公正的裁判者,國民黨反動派要想一手掩盡天下耳目,徒見其日益心勞力拙而已。——《新華日報》1945年12月7日

而在重慶被打得頭破血流的青年學生們的組織與行動也被當局宣佈爲“不合法組織……妨害治安”,而加以取締。反之,那些打人的暴徒,是合法的組織,是有益治安,而應力加保護。這就是合法政府的合法措施。讓我們在這個不合法的罪名下繼續奮鬥,一直到“人民的憲法”出現的一天吧!——《新華日報》1947年2月22日

現在中共官方對1989年學生運動的提法究竟如何?

[ 本帖最後由 WongManTaks 於 2007-11-11 07:14 編輯 ]
WongManTakS
Reply
#12
毛澤東主張把支那分成二十七塊(轉載)
http://nagoya.cool.ne.jp/sula/27cs.htm
作者﹕林保華
李登輝的著作《台灣的主張》問世後,香港的親共媒體根據「因人廢言」的傳統,紛紛口誅筆伐,特別是他的「七大塊」論。為此台北駐香港代表鄭安國發表聲明,說全書涉此的只有165個字,講的是將中國分為7個區,「享有充分的自主權」,根本和親共媒體所無限上綱的「獨立」及「分裂」無關。

鄭安國還提到毛澤東在1920年9月3日的長沙《大公報》上發表過一篇《湖南建設問題的根本問題──湖南共和國》,該文中有雲﹕「既然全國的總建設在一個時期內完全無望,那麼最好的辦法,是索性不謀總建設,索性分裂,去謀各省的分建設,22個行省3特區兩藩地合共27個地方,最好分為27個國。」毛的主張顯然比李登輝還激進。還需要注意的是毛澤東提到的「兩藩地」,一個應該是西藏,另一個待查。也就是說,在毛的眼裡,西藏是中國的「藩屬」,其地位和越南、北韓等一樣,都是可以獨立的。

手頭有一本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澤東早期文獻》編輯組合編在1990年出版的《毛澤東早期文稿1912.6~1920.11》,除上述那篇文章之外,還有以下的賣國或分裂祖國的文章﹕
《打破沒有基礎的大中國 建設許多的中國從湖南做起》(1920.9.5)

文中說﹕「固有的四千年大中國,盡可以說沒有中國,因其沒有基礎。」「無個中國」論比「兩個中國」論還反動。他再重申前一篇文章中要建設27個中國的主張。《絕對贊成「湖南們羅主義」》(1920.9.6)

贊成「我們絕對不干涉別人的事」,也「絕對不許別人干涉我們的事」。將北洋軍閥統治湖南稱之為「九年三被征服」。《湖南受中國之累 以歷史及現狀證明之》(1920.9.6~7)

文中詳列湖南如何受中國之累,然後說﹕「小組織受束於大組織,事事要問過中央,事事要聽命別人,致造成今日之惡結果。假使湖南人早能自決自治,遠且不言,丁、戊以方新之氣,居全國之先,使無所謂中央者為之宰割,不早已成了一個新湖南嗎?」把湖南改成台灣,可圈可點。《「湖南自治運動」應該發起了》(1920.9.26)

毛澤東除了說這必須是「實際」的運動外,還說﹕「我又覺得湖南自治運動是應該由『民』來發起的。假如這一回湖南自治真個辦成了,而成的原因不在於『民』,乃在於『民』以外,我敢斷言這種自治是不能長久的。」李登輝「主權在民」的思想如果不是從這裡學來的,就是毛、李「英雄所見略同」了。這點毛在後面的文章中還有闡釋。《釋疑》(1920.9.27)

文章說,湖南自治「只是打斷從前一切被中央各省干涉束縛的葛籐,湖南境內事,統歸湖南人自辦。」毛澤東還說﹕「我們但造我們湖南自治的事實,不要自治法,也未嘗不可以(英國以前的憲法就是不成文)。我們為裝飾門面起見或為抬出一部偶像嚇中央、嚇外省、並嚇本省的野心家起見,要制定一部自治法」。看看香港現在那個可以被任意解釋和歪曲的基本法,毛澤東可說是「英明預見」了。《再說「促進的運動」》(1920.9.28)

毛澤東說,湖南的自治決非聽其自然可以產生的。「不論那一國的政治,若沒有在野黨與在位黨相對,或勞動的社會與政治的社會相對,或有了在野黨和勞動社會而其力量不足與在位黨或政治社會對抗,那一國的政治十有八九是辦不好的。」搞「分裂」,當然要有強有力的反對黨,但普通的政治亦然。所以毛澤東掌權後搞一黨專政是自打嘴巴,而鄧小平、江澤民之流不也背離了「毛澤東思想」嗎?《「湘人治湘」與「湘人自治」》(1920.9.30)

文章一開頭就說﹕「『湘人治湘』,是對『非湘人治湘』如鄂人治湘、皖人治湘等而言,仍是一種官治。」「故『湘人治湘』一語,我們根本要反對。因為這一句話,含了不少的惡意,把少數特殊人做治者,把一般平民做被治者,把治者做主人,把被治者做奴隸。這樣的治者,就是禹、湯、文、武,我們都給他在反對之列。」「我們主張組織完全的鄉自治、完全的縣自治、和完全的省自治。鄉長民選、縣長民選、省長民選,自己選出同輩中靠得住的人去執行公役,這才叫做『湘人自治』。」用這段毛語錄的照妖鏡來看香港,不但「港人治港」是虛假的、惡意的『自治』,中共建政50年還停留在鄉以下的「村民選舉」,根本就是毛澤東和共產黨的食言。中國老百姓已被他們欺騙了79年。《「全自治」與「半自治」》(1920.10.3)

文中說﹕「我們主張『湖南國』的人,並不是一定要從字面上將湖南省的『省』字改成一個『國』字,只是要得到一種『全自治』,而不以僅僅得到『半自治』為滿足。『國』的要素為土地、人民、主權,主權尤為要素中的主要素。湖南人沒有自己處理自己的事的完全主權,而長被侵奪於益我則少、損我則多的中央或鄰省。湖南人不是麻木,總該有點感覺,奮起獨立,正此其時。」毛澤東將「全自治」視為「主權獨立」的觀念非常清晰,「台獨」、「藏獨」、「疆獨」等等不過是「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辦事」耳。《反對統一》(1920.10.10)

毛澤東明確地指出﹕「中國的事,不是統一能夠辦得好的。」「四千年的中國只是一個空架子,多少政治家的經營,多少學者的論究,都只在一個空架子上面描寫。每朝有幾十年或百多年的太平,全靠住一個條件得來,就是殺人多,流血多。」「胡適之先生有20年不談政治的主張,我現在主張20年不談中央政治,各省人用全力注意到自己的省,採省們羅主義,各省關上各省的大門,大門以外,一概不理。國慶是慶中華民國,我實在老不高興他。特為趁這國慶,表示我一點反對統一的意見。」毛澤東果然靠「殺人多,流血多」來維持他的「中國」。鄧小平、江澤民有樣學樣,才有「6.4」屠殺。當時他可以自由發表反對統一的意見。可見,當年中華民國的言論自由遠遠超過今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79年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隨世界的潮流進步,可見它是如何地黑暗啊!

毛主席的「四個最大」

今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毛澤東的一百冥壽,中國大陸各式人,以不同的心態舉辦紀念活動;有的想撈取經濟資本走發家致富的道路;有的則是想撈取政治資本,為極「左」路線招魂;還有些愚民則是人雲亦雲隨大流,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既然形成紀念活動的熱潮,包括出紀念幣、紀念錶、紀念像、紀念……倒也使人想起老人家當年輝煌的日子。那時稱呼毛主席是「四個偉大」,即「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這「四個偉大」到底是「群眾中來」,還是「群眾中去」,我也搞不太清楚。但是毛主席的親密戰友和接班人的林彪副統帥以他稱不上有任何特色的書法來題詞,卻是誰都看見了的。毛主席當時也甘之如飴,走在林副統帥前面,接受群眾「四個偉大」的歡呼。只有到了感覺到林彪對他形成威脅,而且林的利用價值也已經完了的時候,才對「四個偉大」提出異議,而且是對外國人──美國記者斯諾說的,大概用他出口轉內銷,對林彪形成壓力,加上其他政治手段,表明林彪離天國近了。林彪後來也確實上天了,但最後還是落地,而且是粉身碎骨。那「四個偉大」同他一起,煙消雲散。

今時今日,我們去評價毛主席,當然不能再用那「四個偉大」的老套了。經過時間的考驗,回顧毛主席的所作所為,不妨也用和「四個偉大」近似的「四個最大」對他作一個初步的評價。

第一,最大的兩面派 和「階級敵人」作鬥爭,毛澤東的權術,可說集古今之大成,包括戰爭方面的運用。這種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他對自己的臣民,對自己的同袍也是如此,成了一個騙子。

毛澤東的話雖然不是「句句真理」,但有些卻是至理名言,乃至導人向善。但是他自己做的卻是另一套,「對別人馬列主義,對自己自由主義」,乃是他自己的寫照。什麼「為人民服務」,但他的所作所為,「為權服務」才是真的。例子不多說,五七年大鳴大放,動員人們鳴放,結果臨時加上「區別香花毒草六條標準」,把陰謀說成「陽謀」,不少中國的優秀知識分子就此中招,而他的「無產階級專政」也就此「鞏固」。。

五九年八屆八中全會整了彭德懷以後,又和他說﹕「歷史可能證明你是對的。」可是背地裡又去組織「要害是『罷官』」的《評新編歷史劇 <海瑞罷官> 》,把彭德懷往死裡打。一九六二年一月的七千人大會,毛澤東表面上作檢討,為「三面紅旗」造成的嚴重損失負責,背地裡卻指使江青和上海的柯慶施、張春橋、姚文元勾結,策劃發動文化大革命,打倒在第一線的劉少奇、鄧小平。一九六六年他和林彪打得火熱,讓林彪掌握軍隊和製造對他的個人崇拜,另一方面卻又在湖南滴水洞寫信給江青,表示他給林彪利用,因而對林彪不滿。而在利用紅衛兵打垮自己的政敵後,又把紅衛兵送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此後,一方面全力支持江青為他鞏固權力服務,又不時發出一些不痛不癢的批評江青的指示;一方面利用周恩來維持政府的運作,卻又支持江青搞批林批孔批周公的運動。

毛澤東是中共中央主席,這個兩面派,當然是全國最大的兩面派。

第二,最大的反革命家屬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人民法院判處江青的「反革命罪」,死刑緩期執行。江青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經常代表毛主席指手劃腳,不論形式還是實質,都是全國最大的反革命。毛主席是江青的家屬,他的地位也是最高,權力最大。江青既然是反革命,毛澤東自然成了最大的反革命家屬了。

江青被捕後,中共費盡心思要將毛澤東和江青區別開來。能區別開來嗎?兩個不同的人,自然有區別,但本質上他們是一個人,因為他們是夫妻,有共同的「愛情基礎」,在政治上有共同的目標,所以毛主席才提拔江青當文革小組的負責人,並且後來擔任政治局委員。

中共將毛、江區別開來的做法,包括說毛是被江利用,江青瞞著他幹壞事。毛澤東英明神武,江青做的那些事他不可能不知道,有些根本還是他指示的,怎麼可以賴掉呢?例如迫死劉少奇,毛澤東會不知道?又難道毛主席不知道江青是「文化大革命的旗手」,並且坐上政治局委員的寶座?他連林彪唸「政變經」都洞若觀火,對江青在床邊的所作所為又豈會不知?
....
WongManTakS
Reply
#13
....
在賴不掉的情況下,只好說毛和江早就分居。這更是欲蓋彌彰了。他們共同搞文化大革命,又是夫妻,有什麼理由要分居?如果因為理想不同,志向不合,又為什麼給江青擔任政治局委員?不過分居確實暴露了他們有「生活問題」,但是又因為政治上的相互需要而在黨中央裡沒有分手。所以說毛澤東是最大的反革命家屬,不但是夫妻關係上他逃不了「反革命家屬」的身份,從江青作惡來看,毛澤東也逃不了「家屬」共同作惡的身分。也就是說毛主席不但是反革命家屬,而且是和江青沒有劃清界線的反革命家屬。在江青受到公審以後,毛澤東的罪行遲早也要受公審。

第三,最大的好色之徒

毛澤東的「生活問題」很多。他和江青的分居,也可能是為了方便各自找性伴侶。

就是比較公開的「愛人」,毛澤東少年時代還在鄉下時,家裡就給他娶了個羅姓的媳婦,是盲婚。難怪其後看上楊開慧,和她結婚。但二七年他上井岡山後,和賀子珍同居,就置楊開慧的安危於不顧。到三○年,國民黨得以從容捉殺楊開慧。這三年內毛澤東不去接楊開慧上井岡山,聽任國民黨屠殺,就是因為井岡山已經有了更加年輕漂亮的壓寨夫人。

紅軍長征前後,毛澤東不放過賀子珍,結果賀子珍為毛澤東懷孕多次。甚至賀子珍被敵機炸成重傷後,仍要成為毛澤東的洩慾機器。也難怪到延安後生下來的李敏,健康狀況一直不好。毛澤東說長征是「播種機」,這該是理由之一。

但是到了陝北後,好些國統區來的青年女人,使毛澤東越來越風流,毛和賀子珍的關係也就越來越差,賀子珍一怒之下離開陝北。最後還是上海來的電影明星藍蘋(江青)取代了賀子珍的地位。

全國「解放」後,毛主席也更加解放了,他亂搞男女關係過程中「搞」了多少人,有多少孽種,是黨和國家的高度機密,有待以後批毛時公布出來。至少六十年代後,不少女青年被選中陪毛跳舞,有些就跳到床上了。

文革期間做毛主席「貼身秘書」的張玉鳳,傳說最多,實際上從蛛絲馬跡中也可看出她「貼身」的程度。另外從其他不同渠道,包括翻譯,或者外巡時陪他的一些服務員等等,數也數不清。只要毛主席有要求,就是革命的需要,哪一個革命婦女可以拒絕?

憑最大的權力玩弄女人,說他是中共領袖中最大的好色之徒,一點不假。

第四,最大的個人主義者

毛主席做什麼事,首先是考慮他個人,一切為他服務。 青少年時期,他就提出「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表露了他的野心。以後的一生,就是不擇手段地來實現這個目標。

革命戰爭年代,他可以忍辱負重,但是一到他得勢,報復起來,自然也不手軟。

五九年八屆八中全會,本來是反「左」,但是他反「左」可以,別人反「左」就別有用心,擔心動搖他的地位。彭德懷上書反「左」,激怒了毛主席,他偏偏就來個反右,使「三面紅旗」越高舉越「左」,老百姓受害也更大。

在資本主義陣營同社會主義陣營冷戰之際,毛澤東聲言不怕打核戰,「六億中國人,死了三億還有三億。」可謂豪言壯語,但不正暴露出他的冷血和殘暴嗎?寧願死三億人,也要保住他的權力和地位。

毛澤東和史達林的矛盾,和赫魯曉夫的矛盾,根本不是「民族主義」的問題。史達林的共產國際支持的王明、博古曾經整過毛澤東,所以毛澤東耿耿於懷。開始是逆來順受,到自己羽毛成長和豐滿後,就敢和史達林討價還價了。後來同赫魯曉夫的爭執戰又是另一回事,那是爭奪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領導權的問題,所以後來「毛派」紛紛另起爐灶,和蘇聯的「修正主義」相對抗。

一九五○年爆發的韓戰,中共不顧後果,為了討好史達林,也為了向斯大林示威,居然派軍隊去參與本來和中國不相干的事,支持金日成的獨裁政權。毛澤東以極大的人命代價,甚至賠上自己的兒子毛岸英,為自己沽名釣譽。

「抗美援越」,又是一例,把幾百億的金錢加上人命,去支持越共的獨裁政權。

除此而外,以「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精神,將中國人民的大量血汗輸送給阿爾巴尼亞、古巴,以及非洲、亞洲、拉丁美洲那些獨裁政權,目的只是換取中共是「世界革命領袖」的「美名」,而最後也只是毛澤東要取得世界「革命導師」的虛名而已。而為了這些,中國人民要付出血的代價,並且付出大量的金錢和物質的代價。這就是毛澤東極端個人主義的表現。

毛主席的這四個「最大」,歸根結底仍然可以歸結為一個,就是最大的「左」王。因為有這個「左」王包庇,沒有將「左」這個神主牌砸爛,所以時至今日有些「左」王還在活動,有的還甚為猖獗。這個「左」毒現在仍然深深毒害著中國,意識形態的僵化,特權階層的橫行,改革的重重阻力,皆拜毛澤東所賜。要紀念毛澤東的一百冥壽,我們要大呼﹕「毛毒不除,國難未已。」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一日)

海外「凡屍派」攻擊李志綏

毛澤東的私人醫生李志綏於二月十三日逝世後,紐約親共的《亞美時報》於二月十八日發表了批李信件,叫作《關於〈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一書的公開信》。此公開信的特點是「集體署名」,包括美國華人和台灣的親共人士,有花俊雄、陳映真等。香港黨的喉舌《文匯報》於二月二十六到二十八日分三天轉載了此公開信。

這封公開信說﹕「這是一本以醜化毛澤東和毛澤東領導的社會主義為主旨的書。李以毛的私人醫生的名義,對毛的性生活描繪了一些所謂內幕醜聞。用男女關係的問題,攻擊政治上的對手本是常見的手法。八十年代初,中國出現了非毛的潮流,社會上關於毛的私生活議論很多,也起了一些短期的作用,但十年之後,毛澤東又成了廣大中國人民最尊敬的歷史人物。」信還認為毛的那些醜聞是「無中生有」,並責問說﹕「為什麼全書的要害、最驚人的關於毛的性生活的內幕,他語焉不詳,一筆帶過?」而對讚揚從此書的評論則斥之為「不僅醜化了毛的形象,也侮辱了廣大的中國人民」。

這封公開信本來不值一駁,但鑒於「毛毒」仍然為禍中華,而有些人仍然以捧毛為自己謀私利(例如有些人利用毛的一百年冥壽為自己謀取政治、經濟上的私利),所以還得寫上幾句。壯「語焉不詳」才是實事求是李志綏的書幾十萬字,有多少是寫毛的性生活的呢?這些表面上道貌岸然的親共人士,不去注意毛的政治權術、毛的隨意性(這是由權力決定的)使中共政壇翻雲覆雨,並且茶毒老百姓等豐富內容,而是將目光放在毛的性生活上,把它視為此書的「要害」,並且責怪李志綏「語焉不詳」。而在他們的信中,主要也是大談毛的性生活,比較中英文本中的差異,在滴蟲病上大作文章,正好暴露了他們的內心世界,並企圖轉移讀者的視線。

正是李志綏對毛的性生活「語焉不詳」,沒有大加渲染,而是只寫到表面現象(女孩子長時間進入毛的臥室,還「推薦」姐妹和毛過夜),或聽到其他工作人員談他們所看到的事,乃至張玉鳳恃寵生嬌、敢於和毛頂嘴等表現,說明李志綏是實事求是地談毛的性問題的。

如果李志綏能夠具體描述毛的性生活,乃至他的床上功夫,那才是李志綏在造謠了。
實際上公開信也無法否認毛的「亂搞男女關係」,所以不得不說「多數中國人民尊敬他,並不是因為他是沒有七情六慾的聖人」。也就是說,公開信將毛的濫交說成是正常人的「七情六慾」。問題是毛如果承認有人性的七情六慾存在,而他統治中國期間卻又大肆以黨性壓倒一切,壓抑人性,扭曲人性,摧殘人性,動輒將一些婚前性行為、婚外性行為加以「亂搞男女關係」的罪名,戴上「壞分子」的帽子,鬥臭鬥倒。這種「只許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的行為,不但表明毛是一個封建暴君,而且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兩面派、偽君子。

壯食毛不化的嘴臉

李志綏披露毛的這些內幕,不涉及「人身攻擊」,而是還歷史本來的面目。就算是「人身攻擊」,因為毛澤東不是普通的人,他是相當長時間裡統治中國大陸的暴君,上億人被他「人身攻擊」過,難道「回敬」一下,而且是實事求是地回敬一次也不可以嗎?老實說,這種「人身攻擊」還不夠,還需要更多的「人身攻擊」,把毛澤東的畫皮徹底剝下,讓他這個暴君完全現身。

公開信以此責難李志綏,不但無損李志綏揭露毛澤東的偉大功績,反而暴露這些人不擇手段、黑白不分、食毛不化的嘴臉。

就是這些人,他們對毛澤東又知道多少?以那個陳映真來說,他根本沒有在毛的統治下生活過,毛的兇殘、無恥和兩面派作風他又知道多少?那些親歷這些事件而還活著的當事人如楊尚昆、汪東興、張玉鳳等都沒有寫文章具體駁斥,這三十七個中南海的局外人又有什麼資格去否定李志綏的書?到現在為止,估計已有幾萬本《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流進大陸。中共官方除了外交部發言人的官樣文章指為「捏造」(但舉不出內容),外交部長錢其琛說李醫生是為了錢(李志綏如果當年不回大陸,他的身家難道就少過這本書的版稅?何況鄧榕寫《我的父親鄧小平》,甚至拿到外國出版,不是為了錢嗎?),其他官員都保持緘默,就是默認了這本書的真實價值。實際上也已有一些中共老幹部從不同渠道得到了這本書,他們的反應也認為內容是比較翔實的,因為他們可以以他們的經歷來印證書中所說的事情。
另外,公開表示不滿的毛澤東的二媳婦毛岸青的妻子邵華(張少華)。邵華不但對此書,而且對大陸出版的一系列有關毛的「軼事」的書都不滿,認為有不少錯誤,可她自己又沒有能力寫《我的公公毛澤東》來撈一筆,就只能罵別人了。而可笑的是她自己並沒有看李志綏的書,卻說此書「編造和誣陷」。試問邵華和毛澤東的接觸又有多少?據說她現在也要出版有關毛澤東的書,那恐怕才是真正的「編造」了。

壯「凡屍派」所為何來?

時至今日,美國和台灣的某些親共人士還抱著毛的殭屍不放,做其「凡是派」或曰「凡屍派」,實在為他們悲哀,因為時光確實已不能倒流回「毛澤東時代」了。由此也想起美國的一位老牌親共人士翁紹裘。他在去年十月三十一日的《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了《中國偉大形象及凝聚力》的文章,說﹕「欣逢四十五週年國慶,禁不住想起我於一九七 ○年參加二十一週年國慶活動。十月一日那天在天安門城樓旁邊的觀禮台上我看到毛主席繞著城樓向群眾招手致意,那都是終生難忘的情景。」

七○年是文革初期,這些人至今還在為文革招魂,為毛澤東招魂,既和現在鄧小平的路線唱反調,更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因為文革直接和間接地使一億中國人民受到迫害。文革已被否定,毛澤東也成了一具殭屍,而這些「凡屍派」人士居然到現在還歌頌文革,歌頌毛澤東!

翁紹裘所歌頌的那次國慶活動也是毛最後一次的公開活動了,可惜他沒有講在天安門上看到林彪和江青的激動心情。第二年,毛澤東和林彪的衝突公開爆發,林彪圖謀暗殺毛澤東,結果折戟沉沙,那應該更是「終生難忘的情景」,中共也從此停止了每年在天安門前舉行遊行的慶祝活動,而毛澤東也因受刺激而迅速衰老,凡是派只能演變成「凡屍派」了。翁紹裘和至今為毛塗脂抹粉的人成為親共人士中的「凡屍派」,未免太過分一些了吧?

....
WongManTakS
Reply
#14
....

香港《文匯報》轉載了這封信,由於它可以內銷大陸,就使更多的中國人知道有李志綏的這本書而更激發了老百姓的「求知慾」,不過大陸老百姓卻可能被公開信所誤導,以為李志綏的書是「滿紙荒唐語」。而筆者不知道《參考消息》敢不敢轉載這封信,至少是至今沒有聽到《參考消息》轉載這個「集體創作」。是不認同他們的「凡屍派」觀點,還是擔心擴大李志綏那本書的影響?中共宣傳毛澤東思想半個世紀,為何怕李志綏這本書?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秦皇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了。「凡屍派」螳臂擋車只能留作笑柄,而李志綏的書在內地將會越傳越廣。人們也會懷念這位為中國人民留下真正歷史的正直人物。(一九九五年四月十六日)。

評毛與中共的思想解放


十年前的九月九日,毛澤東在床上被江青翻了個身以後就嗚呼哀哉,他自己得到永遠的解脫,十億中國人民也才有機會得到翻身解放。

毛的預見和陰影

十年後在中國大地上出現的變化,是一般中國人民事先所不敢期望的,但毛澤東這個梟雄生前就「英明」預見到了。他在六六年七月八日給江青的一封信中,在對林彪表示不滿後說﹕「全世界有一百多個黨,大多數的黨都不信馬列主義了。馬克思、列寧都被他們搞得粉碎,何況我們呢?」然後他又說﹕「這些話,或許在我死後的一個時期,右派當權之時,由他們去公開吧。右派會利用我這些話去企圖永遠高舉黑旗的,這樣做他們就會倒霉。」

毛澤東死後,果然「右派」翻天。從這點上來說,毛澤東有英明的預見;但他下文所說的就有問題了﹕「中國如果發生反共的右派政變,我斷定他們是不得安寧的,很可能是短命的。」鄧小平也是「共」,但和毛澤東的「共」大有不同,毛澤東指的「反共」就是「反毛」或者「非毛」,這點鄧小平是做到一些了。現在還沒有為歷史證明是「倒霉」或「短命的」。毛當年寫下這些話,絕不是他像星相學家那樣喜歡作預言,而是鑑於史達林被赫魯曉夫鞭屍,於是他在這裡先打好預防針﹕誰反對他,誰就是右派。在共產黨來說,因為毛自認是革命派,所以自然是左派,如果誰淪為右派,就是反革命和叛徒了。毛後來熱衷於反右派、反右傾、反修正主義等等,就是根據這種認識把「右」和「修」搞臭,使他可以在天國裡安然長眠,免受鞭屍的騷擾。作為毛澤東死後的改革派領袖鄧小平,在毛澤東設下的金箍罩下,果然難以揮灑自如,在改革的道路上進兩步、退一步,而且始終在毛的陰影下,難於取得有效的突破。

實際上,在毛澤東生前,中國的反毛情緒已經日益高漲,文化大革命形成的「浩劫」,使普羅百姓也認識到毛的罪惡,所以不論「四.五」天安門事件,還是「十.七」逮捕四人幫,以致鄧小平的復出,都得到廣大老百姓的擁護和支持。但是革命要進一步深入,特別是觸動到對毛(自然會牽涉到對中國共產黨本身)的評價時,鄧本人,以及葉劍英等黨的元老,因為以往和毛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難於徹底割裂;加上「右派」、「走資派」、「叛徒」的帽子陰影,使他們在改革的道路上舉步維艱,甚至不惜對有比較激進要求的青年人辣手對待。

官方評毛止於《決議》

毛澤東死後不久,對人們的評毛要求,中共開始說要推到下一代進行。但後來華國鋒抬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擁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的「凡是派」觀點,直接威脅鄧小平自身的利益(因為鄧是毛澤東親自打倒、撤銷黨內外職務和留黨察看的),在這情況下,鄧也不得不要承認毛也有錯誤的地方,對「毛澤東思想」也要重新作出解釋,不再是句句都是真理了。經過了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討論後,中共中央終於被迫在一九八一年十一屆六中全會上,作出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

《決議》中雖然有「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一節專門評論毛澤東的功過和如何認識毛澤東思想的問題,但由於毛是一九三五年遵義會議以後的中共最高領導人,所以整個《決議》實際上離不開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評價。

《決議》到現在已經五年了。五年以來,中國的情況又有了很大的變化,和毛在世時有很大的不同,和毛澤東思想距離越來越遠(按中共現領導人的說法,應該是「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只是發展到「變形」的程度)。在這情況下,如果執囿於這個《決議》,難免要影響改革的進一步發展。何況現在中共也號召在理論上進行突破,要創造「寬鬆」的環境以便真正地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因此,這具殭屍也應該再翻一翻,評一評。

不徹底評毛不利改革

之所以還要重新徹底評毛,是因為《決議》如同一些中共中央的文件一樣,採取模稜兩可的「辯證法」,既使人們無所適從,又置當權者於至高無上的地位,因為只有他們可以對《決議》作闡釋。《決議》有一段話說﹕「因為毛澤東同志晚年犯了錯誤,就企圖否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價值,否認毛澤東思想對我國革命和建設的指導作用,這種態度是完全錯誤的。對毛澤東同志的言論採取教條主義態度,以為凡是毛澤東同志說過的話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甚至不願實事求是地承認毛澤東同志晚年犯了錯誤,並且還企圖在新的實踐中堅持這些錯誤,這種態度也是完全錯誤的。」那麼誰才是不右不左的呢?當然是當權的集團,因為「指導作用」和「教條主義」並沒有客觀的準繩,而是由當權者進行裁決的。因此,任何反對改革的集團上台,都可以利用毛澤東思想反對改革,進行反攻倒算。實際上不久前所說的改革者紛紛中箭落馬,亦是新的改革理論敵不過根深柢固的毛澤東思想中的那些舊觀念、舊做法。這也形成對改革的「預悸」,不利改革。

再者,中共中央的任何決議,都取決於黨內不同勢力的力量對比。十一屆六中全會時,黨內的老傢伙比較多,他們和毛一起幹革命,因此對毛的任何一點貶損,都痛在他們的心上,因為毛的錯誤他們也有份。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對某些老傢伙的迫害打擊,要他們對毛澤東「一分為二」都有困難。正是某種私心的作怪,對毛的評價就無法公正。

實際上,對毛較深刻評價前幾年就已經有了,例如廣州的民運份子王希哲就曾對毛進行了比較嚴肅的評價。可是觸犯了那些「老傢伙」,王希哲遂成階下囚。現在鼓吹言論自由和社會主義民主,這種事情再不應該發生了。

說來也可笑,鄧小平上台後,成立了一個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研究所(所長是蘇紹智),但幾年來似乎對毛澤東思想沒有研究出什麼心得出來。八四年十二月七日《人民日報》那篇曾引起爭議的評論員文章《理論與實際》,也只從「不能要求馬克思、列寧當時的著作解決我們當前(所有)的問題。」避而不談毛澤東。那是因為毛雖已作古,成了「歷史人物」,但這歷史人物距離太近,特別和某些領導人有太密切的關係,所以誰也不敢去碰一下。


或許有人認為,將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束之高閣,使其逐漸淡化,亦可達「非毛化」之效。然而這是被動消極的做法,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不是改革者應有的態度。何況現在整天喊「四項基本原則」,不是仍在為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招魂?

毛澤東並非馬克思主義者

要評毛,一個關鍵是毛是否如《決議》中所說的,「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

認真地回答這個問題,應該說毛澤東並非馬克思主義者。

對馬克思主義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是德國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經濟學、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從而構成了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但是,在毛的頭腦裡,到底有多少這些東西?中共所能吹噓的毛澤東哲學思想是他的《實踐論》和《矛盾論》,實際上,毛除了用比較通俗的、中國式的語言和例子外,對這些理論並沒有獨特和重要的貢獻。就是對理論具體的闡釋,亦提升不到「主義」的高度。

至於經濟學,毛更加不通。中國的資本主義經濟沒有得到發展,毛在農村中接觸的是小農和小手工業經濟,到城市後又忙於「社會主義改造」,因此談不出什麼經濟理論,除了發明「統購統銷」的平均主義經濟政策以外,沒有任何發明,而這種平均主義,就是小農經濟的產物。當然,毛也搞了些「計畫經濟」,那是跟蘇聯學來的,至於常常被搬出來的「十大關係」,也僅僅是一些統籌兼顧的平衡手段,並非系統的經濟理論。這些和馬克思主義又有什麼關係?

至於毛的社會主義,確是有點空想的味道。馬克思實現共產主義有物資和精神上的兩個條件,而毛只要精神,不要物質,越窮越革命,這不是空想又是什麼?

傳統的農民革命家

毛澤東搞的社會主義是一塌糊塗,也是封建的社會主義,連胡喬木之流也沒有辦法為他自圓其說,不得不批判一下「長官意志」。中共的理論家常常拿「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說成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的結合」。其實「農村包圍城市」老早就有了。從中國歷史上說,黃巢是農村包圍城市,最後攻陷唐朝的首都長安,並且稱帝,國號大齊;李自成是農村包圍城市,稱王後國號大順,最後攻陷北京;洪秀全是農村包圍城市,最後攻陷南京而稱天王,國號太平天國。毛澤東也是農村包圍城市,最後攻陷北京而稱主席,國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其間的差別就是「皇帝」和「主席」,「主席」是現代化的「包裝」。毛的所作所為,和皇帝沒有什麼區別;而他搞殘酷鬥爭,激烈過黃巢、李自成和洪秀全的內訌。老百姓所受的危害,亦非黃巢、李自成、洪秀全可比。因此,與其說毛是無產階級革命家,不如說他是農民革命家更實事求是。

當然,毛不但有一個「現代」的包裝,而且其戰略策略思想也比以往的農民革命領袖高明。所以黃巢、李自成、洪秀全等農民革命領袖「稱帝」的日子都不長,就是洪秀全,也只有十一年的工夫,而毛澤東則「稱主席」(後來為丟了國家主席職務而置國家主席於死地,只能有一個他擔任的黨主席)到死時為止,長達二十七年,這點倒是類似「封建地主階級野心家」利用農民起義獨吞勝利果實或本身是農民起義領袖而後蛻化變質的朱元璋了。所以毛「稱主席」以後,中國的封建主義越演越烈,就不是沒有道理的事了。因為他只是充滿封建思想的知識分子。
今年八月一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肅清封建遺毒是一項重要任務》的專論,從黨的歷史經驗,從目前黨風存在的問題,從改革遇到的問題,指出肅清封建遺毒的艱巨性、長期性。文中所指的某些現象,如果要找代表人物的話,毛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員」。

權術家的靈魂

《決議》還說毛澤東是「戰略家、理論家」,這一點沒有說錯,甚至還可以補充為「權術家」。認為毛「以獨創性的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歸結為六個方向,即?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關於革命軍隊的建設和軍事戰略、?關於政策和策略、?關於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關於黨的建設。

這六個方面的理論中,???可以說是失敗的,成功的是???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歸結到一點,就是戰略、策略和權術,所不同的是用於政治上和軍事上而已。這方面,除了革命對象、動力、同「階級分析」是借用馬克思主義以外,其他多為對中國歷代政治家、軍事家思想的歸納和總結,特別是來自《論語》、《資治通鑑》、《三國演義》、《水滸傳》等著作之中。而在毛澤東的所有著作中,最吸引人的也是他的戰略戰術理論和政策策略理論,寫得生動而又融會貫通。曾被毛澤東認為是最好繼承者的林彪,對毛澤東思想體會得最深的也就是這一方面。那就是在《五七一工程紀要》中所說的﹕「他每個時期都拉一股力量,打另一股力量,今天拉那個,打這個,明天拉這個打那個。今天甜言蜜語對那些拉的人,明天就加以莫須有的罪名,置於死地。今天是他的座上客,明天就成了階下囚。」林彪正是這一手沒有學好,才鬥不過毛澤東而命喪沙漠。本來,對政客的縱橫捭闔手法亦毋須大驚小怪,但這種手段卻體現在「無產階級革命家」身上。

《決議》除了總結上述六個方面的內容外,還總括了「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有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就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實際上,「實事求是」並非毛澤東一人的靈魂。世界上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誰不是因為實事求是而成功的?當然,毛澤東在革命戰爭時期,也是成功人士。但實事求是只是毛在戰爭時期的靈魂,建國後是越來越不實事求是了。

至於「群眾路線」,世界上的所有革命鬥爭,都是走群眾路線,斯巴達卡斯如此,羅伯斯庇爾也如此。毛澤東的本事在於能夠運動幾億群眾,不過,他的傑作還包括文化大革命。

說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那是革命戰爭時期因為被圍困才提出這類口號來振作士氣和應變;一旦建國,就大呼「一邊倒」了。後來因為要同赫魯曉夫爭奪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領導權,和蘇聯鬧翻,才被迫再搬出這個口號。到現在,這種閉關自守的變態心理也被鄧小平的開放和引進政策打破了。

毛澤東思想「集體化」是自我抹黑

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如此評價,中共領導人必然心有不甘。除了他們本身有些利害關係外,不能否認,也有些中共領導人早年確實是追求馬克思主義,為他們想像中的共產主義偉大理想而奮鬥,有的甚至為信仰而獻出了性命。但這一切和毛澤東披著馬克思主義外衣,行封建主義之實,實現個人的野心,是不同的。

正因為如此,對毛澤東思想也應該重新下個定義。由於全國人民對毛獨裁專制的憤慨,中共惟恐危及毛澤東思想而使自己失去「靈魂」,於是不惜為毛澤東思想下了一個新的定義,那就是《決議》中所說的,「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把中國長期革命實踐中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形成了適合中國情況的科學的指導思想,這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毛澤東思想。」

中共把毛澤東「集體化」,固然可減少毛產生的副作用,然而這個定義顯然是不科學的,因為毛好些錯誤和罪惡的思想,又豈能全部由中國共產黨來承擔?如果那些思想不稱作毛澤東思想,叫什麼思想?實際上,在中共建黨以來,既有兩次革命論的陳獨秀主義,又有農村包圍城市的毛澤東思想,還有「剝削有功論」的劉少奇思想,更有當今(六○年代初期就已萌芽)的「能捉老鼠就是好貓」、主張務實並且推行改革政策的鄧小平思想。如果因為集體化而把「剝削有功」和「好貓論」都歸入毛澤東思想裡面,不但是一個笑話,毛澤東在陰間也難於接受。


供人任意捏揉的殭屍

中共對毛的所有講話及著作,哪些屬於可以利用的「毛澤東思想」,哪些是應該摒棄出「毛澤東思想」的範疇,也確實大費苦心。五○年代出了《毛澤東選集》第一、二、三卷,六○年代出了第四卷,這些都經過了「手術」,把「非毛澤東思想」部分拋棄或加以刪改修正。毛死後不久,華國鋒主持出版《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當時思想還處於混亂狀態,還沒有經過「一元化」的認識,華國鋒更憑自己的看法,將自認為符合「毛澤東思想」的輯入,否則剔去,結果把好些左的貨色塞進去。現今,鄧小平只能面對上述的既成事實。因為當權者的思想認識尚未定型,也就不能將毛澤東思想全面甄別,毛選也只好後繼無書,只是間中因為「革命需要」,把過去被遺漏或過去被認為「非毛澤東思想」而現在卻認為是「毛澤東思想」者,在特定時間加以公開,猶如「出土思想」。
也是為了紀念毛澤東逝世十週年,所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最近宣布將出版五十萬字的新編《毛澤東著作選讀》,據說此書共有六十八篇毛澤東著作,有十七篇是以往《毛澤東選集》中未收入的。看來,這六十八篇文章是目前中共當權派認為最符合「毛澤東思想」的毛澤東著作。以後的所謂「堅持毛澤東思想」,就是堅持這六十八篇著作了。然而,如果中國的政治經濟情況發生進一步的變化,中共當權派又換另一批人,那麼毛澤東《選集》、《選讀》之類,是否又要重新編輯出版?而這樣做法,豈非失去理論的穩定性和嚴肅性?毛澤東成了供人任意捏揉的殭屍,如此的殭屍思想,又豈能在人民中享有威信而成為指導思想?
中共至今仍然立毛澤東這塊神主牌,把毛澤東思想作為天書,表面上是對目前局勢起「安定團結」的作用,實際上從長遠來看不但影響中共的威信,也說明中共領導人的懦弱無能,而且更是拖改革的後腿,於國家、民族有害。當此毛澤東逝世十週年,中共又在高唱改革和突破之際,中共領導人實須深思此問題,來一個框框的突破,掙脫枷鎖,樹立新的觀念,在思想上、理論上徹底解放,中華民族才有起飛之日。
(一九八六年九月)
WongManTakS
Reply
#15
文件:毛澤東要給美“製造災難”
http://www.voafanti.com/gate/big ... 008-02-13-voa34.cfm

記者: 中文部
華盛頓
2008年2月13日

已故的中國執政黨共產黨領袖毛澤東曾對美國總統特使表示,中國願意把1000萬中國婦女輸送到美國,以增進中美雙邊貿易,大大增加美國人口,給美國製造災難。

美國國務院新公佈的文件顯示,1973年2月17號,毛澤東對美國總統特使、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說:“我們兩國之間的貿易現在少得可伶。你知道,中國是一個窮國,東西不多。但我們的女人多的是。”基辛格以開玩笑的口吻回答道,中國向美國輸送婦女,美國不會設立貿易限額,也不會徵收關稅。毛澤東隨後表示:“在我們的國家,女人太多。她們能生孩子,所以中國孩子太多。讓她們到美國去,(給你們)製造災難,這樣你們也會減輕我們的負擔。”毛澤東最後說,他這些有關中國婦女的話都是“胡說八道,懇請中國婦女原諒”,但是他表示不害怕這些話被公佈出來。
WongManTakS
Reply
#16
毛澤東曾說送千萬婦女赴美
http://www.mpinews.com/htm/INews/20080213/ca31138a.htm
(11:37) 2008年2月13日

美國國務院文件顯示,中共已故領導人毛澤東曾向當時的美國特使基辛格建議,送出1千萬婦女到美國。

基辛格1973年訪問中國時,曾與毛澤東詳談,當時已故總理周恩來亦在場。毛澤東提出,他相信這龐大的人口轉移可誘發兩國貿易,並會「損害」美國,因美國沒有類似的人口爆炸。他指中國是一個貧窮國家,「有剩餘的只是女人」。

毛澤東首先提出,送出數以千計的女人到美國,但後來建議送出1千萬婦女,令參加會議者發笑。

基辛格則回應稱,美國對中國婦女沒有實行入口配額及稅收,令現場發出更多笑聲。

毛澤東當時表示,讓她們到美國會造成災難,卻可減輕中國的負擔。當時基幸格同意將該部分會的會議紀錄刪除,但當基辛格提及有關記者會時,毛則說:「不害怕任何東西,因神已向我招手」。

[ 本帖最後由 WongManTaks 於 2008-2-14 04:56 編輯 ]
WongManTakS
Reply
#17
毛 澤 東 求 美 接 收 千 萬 婦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d=10751165

劉 備 三 顧 草 蘆 要 求 諸 葛 亮 「 出 山 」 , 已 故 中 國 領 導 人 毛 澤 東 原 來 也 曾 三 次 要 求 基 辛 格 ( Henry Kissinger ) , 「 接 收 」 1,000 萬 名 婦 女
據 美 國 國 務 院 前 日 ( 周 二 ) 公 開 1973 至 1976 年 美 中 關 係 的 文 件 , 1973 年 基 辛 格 以 美 國 總 統 尼 克 遜 ( Richard Nixon ) 國 家 安 全 顧 問 身 份 訪 華 , 一 晚 毛 澤 東 和 他 詳 談 , 提 到 兩 國 貿 易 量 低 , 但 中 國 甚 麼 都 沒 有 , 只 有 女 人 , 於 是 提 出 向 美 國 送 出 1,000 萬 名 婦 女 , 引 來 哄 堂 大 笑 。

基 辛 格 笑 說 美 國 對 中 國 婦 女 沒 有 配 額 或 關 稅 限 制 , 豈 料 毛 澤 東 又 再 說 : 「 讓 她 們 都 到 美 國 吧 , 雖 會 對 你 們 造 成 災 難 , 但 可 減 輕 我 們 的 負 擔 。 」 基 辛 格 惟 有 說 : 「 那 是 個 新 奇 的 想 法 , 會 仔 細 研 究 。 」 兩 人 繼 續 討 論 蘇 聯 議 題 , 其 間 毛 澤 東 再 嘀 咕 : 「 中 國 有 太 多 不 會 打 仗 的 女 人 。 」

時 任 女 助 理 外 長 王 海 容 提 醒 毛 澤 東 , 如 果 討 論 內 容 被 公 開 會 引 起 公 眾 不 滿 。 毛 澤 東 於 是 和 基 辛 格 協 議 將 內 容 保 密 , 直 至 日 前 才 曝 光 。
法 新 社
WongManTakS
Reply
#18
Papers reveal Mao's view of women
http://news.bbc.co.uk/2/hi/asia-pacific/7243500.stm
By Steve Jackson
BBC News

The US state department has released documents from 1973, shedding light on relations with China - and on then leader Mao Zedong's attitudes to women.

The papers include transcripts of talks between Mao and the then US 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 Henry Kissinger.


The talks covered a range of issues, including the Soviet threat and Taiwan.

But during the talks, the Chinese leader made a surprising offer to send what he described as an excess of 10 million Chinese women to the US.

The discussions between Mao and Mr Kissinger in February 1973 took place at a villa in Beijing.

The Chinese leader smoked cigars and the two men talked and joked into the early hours of the morning.

Apology to interpreter

The papers show that Mao's comments about Chinese women were a recurring theme.

He lamented the dismal state of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but remarked that China had an excess of women.

He suggested sending tens of thousands to the US, but later in the conversation increased his offer to 10 million.

The remark provoked laughter and was clearly meant as a joke, but Mao went on to complain that Chinese women were giving birth to too many children.

If they were sent to the US he said, they would flood the country with disaster.

When discussing the possibility of a Soviet invasion of China, Mao complained that too many Chinese women didn't know how to fight.

A Chinese official warned that his comments would incur public anger if they were released.

Mao later apologised to a female interpreter and he and Mr Kissinger agreed to remove his comments about women from the records.

[Image: _44424914_kiss_mao_ap203.jpg]
An official warned the comments may incur public anger if released

[ 本帖最後由 WongManTaks 於 2008-2-14 20:22 編輯 ]
WongManTakS
Reply
#19
毛澤東稱可送美國1千萬名中國女人 (中國)
2008年2月15日 HKT: 下午 04:40:00
http://www.singtao.com/breakingnews/20080215e163757.asp

根據美國國務院周四公布的解密檔案文件揭露,美國前任國務卿基辛格和已故中共領導人毛澤東一段鮮為人知的對話。當時兩人正討論中、美之間的貿易往來,毛澤東說,由於美國設置太多障礙,令中美之間的貿易額太小。他謂:「你們都知道,中國是一個非常貧窮的國家,我們甚麼都沒有,只是擁有太多女人。所以如果你想要的話,我可以給你一些,數以十萬計。」

數分鐘後,毛澤東又說:「你們想要中國女人嗎?我們可以給你們1千萬個。我們有太多女人,她們都懂生孩子,搞到孩子太多了。」

基辛格當時回應道:「這是一個很新穎的建議,我們會研究研究。」
WongManTakS
Reply
#20
陶 傑 短 評 ︰ 毛 語 錄 解 密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id=3580497

美 國 政 府 解 封 檔 案 , 公 佈 當 年 總 統 尼 克 遜 與 國 務 卿 基 辛 格 去 北 京 , 見 中 國 老 毛 的 會 談 。 毛 澤 東 不 斷 帶 尼 基 兩 巨 頭 「 遊 花 園 」 , 堅 持 要 把 一 千 萬 名 中 國 婦 女 , 輸 送 美 國 , 理 由 是 「 中 國 的 女 人 沒 有 用 」 。
美 方 公 佈 老 毛 這 句 話 , 非 常 及 時 , 切 合 今 日 歐 美 反 移 民 的 公 眾 心 理 。 以 美 國 德 州 為 例 , 今 日 奧 巴 馬 之 得 勢 , 是 因 為 黑 人 、 西 班 牙 裔 移 民 、 華 人 等 比 例 , 由 一 九 八 八 年 的 一 成 增 加 到 超 過 兩 成 。 奧 巴 馬 在 少 數 族 裔 中 有 號 召 力 , 加 上 二 十 五 歲 以 下 的 青 少 年 , 即 聚 成 一 股 變 天 勢 力 。
毛 澤 東 想 輸 送 一 千 萬 中 國 婦 女 去 美 國 , 改 變 美 國 人 口 基 因 , 觸 犯 歐 美 今 日 之 大 忌 。 雖 然 大 陸 婦 女 也 很 崇 洋 , 去 到 美 國 , 爭 相 「 湊 鬼 」 , 生 下 來 的 , 多 半 是 混 血 , 毛 澤 東 擊 中 尼 克 遜 的 要 害 , 尼 克 遜 拚 命 打 哈 哈 , 但 老 毛 硬 是 要 繞 這 個 話 題 轉 。 老 毛 是 認 真 的 。 美 國 今 日 公 佈 這 段 秘 而 不 宣 的 「 毛 語 錄 」 , 有 警 醒 國 民 勿 投 奧 巴 馬 一 票 之 效 , 而 且 歐 美 各 國 , 今 後 收 緊 移 民 政 策 , 嚴 限 非 耶 國 家 移 民 , 有 了 這 句 毛 語 錄 的 反 面 警 句 , 更 為 得 心 應 手 。
WongManTakS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