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代理人戰爭 proxy war
#1
代理人戰爭 proxy war
https://zh.m.wikipedia.org/zh-hk/%E4%BB%...0%E7%88%AD

代理人戰爭(英語:proxy war)是指用第三者來代替自己打仗的戰爭。代理的第三者可以是政府、非國家武裝力量,或是僱傭兵[1],並且第三者之間的衝突是直接的、長期的[2]。

定義
代理人戰爭是兩個敵對國家不直接參加的戰爭,兩個對立的力量利用外部衝突以某種方式打擊另一方的利益或是領地。通常包含國家打擊對立國家的盟友和幫助自己的盟友打擊敵人。

歷史
由於外部力量的介入,獨立的戰爭會升級為代理人戰爭。比如說西班牙內戰(1936-1939)以法西斯主義、保王黨、軍方為主的民族主義派,和具社會主義、反天主教傾向的共和派之間的內戰為開端,但是當納粹德國、意大利開始支持民族主義派,英國、法國保持中立,蘇聯和墨西哥以及國際志願者支持共和派的時候,就演變為了代理人戰爭。[3]

隨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冷戰開始,代理人戰爭變得十分頻繁,成為二十世紀全球衝突的主要形式。引起這樣變化的原因是因為美國與蘇聯直接衝突會導致核戰爭而產生的恐懼,相比之下代理人戰爭似乎是個更安全的敵意宣洩方式。[4]

也有其他的直接原因導致代理人戰爭的流行,蘇聯在冷戰後期發現扶持反美勢力比直接戰爭更省錢。並且隨着電視媒體的快速興起,對公眾的認知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公眾反戰及對戰爭波及領土的情緒變得極為敏感[5],這使美國更傾向於支持武裝反抗力量,比如在蘇聯與阿富汗的戰爭中。[6]

冷戰後,代理人戰爭繼續作為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軍事及政治角力。例如波斯尼亞戰爭、敘利亞內戰等。
Reply
#2
美國在世界各地的「代理人戰爭」成為最大亂源|專家有話說
https://www.hk01.com/article/808724

多年來,美國在全世界各地進行「代理人戰爭」,規模和數量超乎人們的想像,其中,在中東和亞太地區挑起的「代理人戰爭」尤其嚴重,如今,隨着美國挑起的俄烏戰爭的繼續,歐洲也成為美國大打「代理人戰爭」的地區。「代理人戰爭」改變了美國傳統的戰爭方式,成為美國從中獲利的新方式。
欄目: 華語智庫
作者: 楊民青(華語智庫高級研究員、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美國3年內開展23次代理人戰爭

前不久,據美國「截擊」網站報道,2017年至2020年,美國通過秘密項目在全球開展至少23次代理人戰爭,其中,至少14次發生在中東和亞太地區。

「截擊」網站援引所獲相關文件和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的話報道稱,經秘密授權,美國國防部曾用一秘密的代號,在海外執行代理人戰爭的項目。

報道稱,2020年,中東和亞太地區有至少14項軍事或戰爭行動仍處於活躍狀態;從2017年至2020年,美國在全球開展了至少23次「代理人戰爭」行動,至少共耗費3.1億美元。通過這些秘密的「代理人戰爭」項目,美國向外國的武裝力量提供武器、訓練以及情報。但與一般的所謂對外支援項目不同,作為「代理人戰爭」的秘密項目的合作方,受助方會被指派完成美國主導的、針對所謂美國敵人的各項作戰任務,以此達到美國的目標。

正像有人分析的那樣:在美國看來,戰爭贏不贏不重要,只要戰鬥持續,就會給美國帶來源源不斷的金錢或利益,破壞和重建的過程是美國賺大錢的好機會。對此,美國的某些政客及其朋友太了解太熟悉了。

人們甚至可以這樣說,多年來,美國是發動「代理人戰爭」的慣犯。作為世界頭號霸權國家,美國正是操弄代理人戰爭的行家里手。長期以來,美國熱衷搞「顏色革命」,培植地區代理人,刻意製造對抗,成為地區穩定的最大破壞者。

美國發動「代理人戰爭」的一個典型例子就是敘利亞內戰。自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美國通過多種形式支持敘反政府武裝,使最初的抗議示威迅速發展成為以全面衝突為特徵的「代理人戰爭」。

有國際問題專家指出,美國在敘利亞危機的形成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主要通過「代理人戰爭:的策略,這意味着美國通過當地的武裝力量來製造戰爭,用金錢和武器引誘他們,以傳播民主為藉口說服這些代理人為他們而戰,採取這樣的政策,可以讓美國不用犧牲自己的士兵就實現其利益。

美國發動代理人戰爭的罪惡行徑,使敘利亞經濟發展遭受重創,無數敘利亞人深陷苦難。哈塞克省位於敘利亞東北部地區,是敘利亞最主要的產油區和最重要的糧食產區之一。然而敘利亞戰爭爆發以來,美國扶植的各色代理人在這裡頻繁爭奪,不但導致敘民眾傷亡,還嚴重破壞這裡的基礎設施。

有敘利亞分析人士嚴正指出,美國是殺害敘利亞人民、迫害敘利亞人民的最大凶手。他們現在是我們的頭號敵人,他們讓我們倒退了100年。

除了扶植反政府武裝,僱傭兵也是美國搞代理人戰爭的手段之一。在美國導演羅伯特·格林沃爾德拍攝於2006年的紀錄片《出售伊拉克:戰爭奸商》中,伊拉克戰爭被具體化為一項項合同大單:為美軍提供後勤服務的哈利伯頓公司獲得合同金額185億美元;帕森斯公司獲得53億美元;提供軍事訓練服務的戴恩國際獲得19億美元大單。

作為美國政府的「黑打手」,僱傭兵公司幫助美國政府執行了許多見不得光的任務。因此,這些公司雖然常年遊走在法律邊緣,卻受到美國政府的庇護,罪行一直沒有得到清算。

2007年9月16日,黑水公司的僱傭兵在伊拉克護送美國外交官時,向手無寸鐵的伊拉克人開槍,打死17名平民,其中,包括一名9歲的孩子。

2015年,美國法院判定四名黑水公司僱傭兵一人犯有一級謀殺罪,另外三人被判故意殺人和謀殺未遂罪。2020年12月,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直接動用總統的「特赦權」,對四人予以赦免。

俄烏局勢︱回應基輔舉動 敘利亞:決定與烏克蘭斷交普京與萊希、埃爾多安舉行俄土伊三方會談 籲加大對敘利亞援助

在阿富汗戰爭中推出「代理人戰爭」法案

有事實證明,早在2001年阿富汗戰爭之初,當時的美國軍方便試圖扶植阿富汗北方聯盟力量,直接與塔利班政權對抗,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美國國會竟然推出了相關變相支持「代理人戰爭」法案條款。

美國前中情局官員里德爾證實,當時,在阿富汗,我們派出二三十名中情局人員。他們帶着幾百萬美金,收買了北方聯盟站到我們一邊。但是,當時負責這一行動的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意識到,自己無權直接向阿富汗北方聯盟付款,沒有任何一條美國法律,能賦予其向外國代理人提供資金或支持的權力,只能依賴中央情報局的資金來維持行動。但這也帶來了兩個部門之間的利益糾葛。

為了確保在未來的行動中,擁有足夠的資金和權限去支持外國武裝力量,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推動了一項立法條款。根據這項法案規定,美國國防部每財年可獲得一筆預算,專門用於支持那些協助美國特種部隊,實施反恐行動的外國軍隊、非常規武裝力量、組織及個人。

據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學者加斯頓在2021年5月的一份報告中介紹,這是美國特種作戰部隊用於支持代理人武裝力量的一種常設基金。美國智庫「昆西國家政策研究所」在2021年7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自2005年以來,相關「代理人戰爭」的項目的預算金額翻了兩番,從每年2500萬美元到每年1億美元。

據「截擊」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僅在後來的2017年至2020年,美國的這一項目至少花費了3.1億美元。而且,相關秘密項目享有某些特殊豁免。

其實,早在1997年,美國國會便通過了「萊希法案」規定,禁止美國軍方向侵犯人權的外國部隊提供軍事援助。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後來的美國相關法案卻可以不受「萊希法案」的約束。換言之,美國進行的「代理人戰爭」具有不受追查和追究的所謂特殊權利。

即使在美國國會軍事委員會和情報委員會中,也只有少數議員能接觸到相關「代理人戰爭」的項目報告內容,大多數的美國國會議員,以及美國國務院的一些政治人物,甚至長期不知道這一項目的存在。

2017年9月11日,美國記者韋斯·摩根發布了一張照片,一名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士兵出現在尼日爾陸軍的一個靶場,據摩根稱他可能是在執行秘密項目的任務。此後不到一個月,據稱,有4名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士兵在尼日爾遭伏擊身亡,兇手是一夥效忠於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武裝分子。

正是此事的敗露,讓美國的秘密「代理人戰爭」項目在暗中實施了多年之後,第一次進入公眾視野。對此,當時,多名美國國會高級參議員質疑,他們對美軍在尼日爾的行動知之甚少,美國沒有在尼日爾發動戰爭,是誰授權美軍在那裡部署軍隊開展行動呢?直到5個多月之後,美國國防部才不得不發布了一份所謂的調查報告,稱這些美軍被部署到尼日爾,均是為了「訓練、指導和協助尼日爾夥伴部隊」。

美國的一些有識之士曾公開指出,美國政府有關部門和軍方進行的「代理人戰爭」秘密任務的背後,一直掩藏着違憲與人權危機。

據媒體報導,一些美國國防和法律專家擔憂,這種鮮為人知的對外軍事援助授權,和秘密進行的「代理人戰爭」,極度缺乏問責和監督機制,始終存在違背美國憲法的風險,不但可能使美國捲入侵犯人權的行為,甚至,有可能在國會和民眾都不知情的情況下,長期陷入在外國武裝衝突或長久的戰爭中。

據曾領導過陸軍特種作戰部隊和中央司令部的退役四星上將約瑟夫·沃特爾證實,美軍在埃及、黎巴嫩、敘利亞和也門,均進行過從事「代理人戰爭」秘密項目的所謂反恐任務。

前任美國駐非洲特種部隊司令唐納德·博爾達克披露,僅在非洲,和「代理人戰爭」秘密項目有夥伴關係的武裝力量,他們接受過美國特種部隊訓練、拿着美式裝備。

利比亞敵對政府派系衝突 最少23死140傷利比亞民眾抗議政局及經濟惡劣 國會等建築物遭衝擊

美國策動「代理人戰爭」由來已久

美國從事和進行秘密的「代理人戰爭」可謂由來已久。早在1955年,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就宣稱,代理人戰爭是「世界上最便宜的保險」。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深深陷入了越南戰爭的泥潭,國內民眾對於美國政府和軍隊介入他國戰爭,以及向海外大規模派兵的澮持激烈的反對態度,還將此舉稱為「越南戰爭綜合徵」。這對此後的美國外交政策產生影響,迫使美國政府轉而把「代理人戰爭」作為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的手段。

有資料顯示,從上世紀的1970到1974年,僅尼克遜政府便將對色列提供的軍事援助,從3000萬美元飆升至25億美元,美國的主要目的是資助以色列,與蘇聯支持的阿拉伯國家開戰。

根據《華盛頓郵報》的統計,冷戰期間,美國一共開展了72次顛覆其他國家政權的行動,其中66次是秘密進行的。冷戰結束後,美國的「代理人戰爭」不但一直繼續,而且越加成熟和隱蔽。

2011年,在推翻卡達菲的利比亞戰爭中,美軍實施空中打擊,但是,在最激烈的地面戰鬥中,則是由美國支持的利比亞反政府武裝「全國過渡委員會」,在空襲掩護下,攻入被視為是卡達菲權力像徵的阿齊齊亞兵營。

據悉,美國在利比亞戰爭中耗資至少約10億美元,這與花費總額高達數万億美元的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相比,當然謂微不足道。由此可以說,美國正是依靠「代理人戰爭」,取得達成顛覆目標國家政權的罪惡目的。

對此,《利比亞立場報》副主編法爾加尼說,事實早已證明,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手策劃了這場針對利比亞的陰謀。

敘利亞政治分析人士穆罕默德·歐瑪里說,「代理人戰爭」是美國最為慣用的伎倆。這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首先開展代理人戰爭的成本很低廉,其次對美軍造成的直接損失也很小,但是能對目標國家造成巨大的打擊,因為這些都是通過美國在相關國家扶植的代理人進行的操作。

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之初,在美國的支持和策動下,得到資助的反政府武裝佔領了霍姆斯省最大的公立醫院,竟然以殘忍的手段殺害了所有的醫生和護士。

有事實證明,殺人的武裝分子是日臭名遠揚的恐怖組織「征服陣線」的成員,正是由於他們得到了美國的資助,才如此肆無忌憚地殺害敘利亞平民,在多個地區一再製造動亂。

敘利亞國際問題專家穆罕納德·戈恩說,美國在敘利亞危機的最初幾個月,就開始實施「代理人戰爭」。美國資助敘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為這些組織提供武器,同時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進入敘利亞。

倫敦國王學院國防研究學者安德雷斯·克雷格認為,對於美國來說,「代理人戰爭「是一種風險轉移。」據美國前海軍陸戰隊情報官員斯科特·里特稱,前美國總統奧巴馬當政時期,曾授權美國中情局,詳細制定了扶植敘利亞反政府武裝的訓練與裝備計劃。

這項計劃證實,美國中情局在2013年,啟動了代號為「梧桐木」的行動,此後兩年,通過這一行動從巴爾乾地區購買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先進武器,運送到土耳其和約旦的港口。在那裡,美國中情局和土耳其、約旦情報組織一起,暗中訓練裝備數千名敘利亞武裝分子。據悉,這些人來自敘利亞境內超過至少50個反政府組織,這些組織先後無法受到美國中情局的扶植。

事實證明,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推波助瀾下,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從無到有、由弱到強,敘利亞危機由此愈演愈烈,最終變成一場十分慘烈的全面內戰。

俄烏局勢|梅德韋傑夫:烏克蘭今天放棄加入北約 俄軍也不會停止烏克蘭局勢|札波羅熱核電一度斷電 澤連斯基:陷核災僅一步之遙

俄烏衝突是美國預謀的「代理人戰爭」

當今,正在持續進行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是規模更大的的場由美國操縱和挑起的「代理人戰爭」。多年來,烏克蘭被一直美國學者布熱津斯基稱為「地緣戰略支軸」,是美國政府全力遏制俄羅斯的戰略抓手。

對於來自各方的指責和批評,美國前白宮新聞發言人普薩基解釋說,這不是一場代理人戰爭,這是俄烏之間的戰爭,北約不牽涉其中,美國沒有直接參戰。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主持人托德說,雖然,美國在極力反駁,不承認俄羅斯所說的美國在打「代理人戰爭」這一說法。但是,我認為美國就是在「打代理人戰爭」。

對此,前不久,於2022年6月底在北約馬德里峰會上,北約秘書長就對此事就說漏了嘴。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說,事實上,我們從2014年就一直在為此做準備。這就是我們在北約東部增加軍事存在的原因,也是北約在防禦方面投入更多資金的原因。他的這些話足以證實,由美國操縱和挑起的俄烏戰爭由來已久。

對此,俄羅斯政治學家馬爾科夫說,早在2013年,美國便開始了具體準備和行動,當年,有足夠的事實證明,由於美國政府暗中的運作的部署,導致使烏克蘭國內發生政權更迭,一舉推翻了亞努科維奇合法政權,烏克蘭處於嚴重動盪中。

2013年底,有「女版蓬佩奧」之稱的時任美國助理國務卿紐蘭,竟然現身烏克蘭首都基輔的獨立廣場,為烏克蘭的所謂抗議者分發餅乾。正如美國前總統夫人希拉里通過支持敘利亞反對派,促使美國總統奧巴馬政府介入敘利亞內戰一樣,紐蘭被看作是拜登制定烏克蘭政策的「關鍵操盤手」。

對此,紐蘭公開承認,美國政府已經前後投入了50億美元,用於資助烏克蘭實現自己的目標,目的是確保烏克蘭的民主機制。

俄羅斯政治學家馬爾科夫說,烏克蘭政權更迭後,美國在事實上已經佔領了烏克蘭,建立了鐵桿的親美政權,可以說,這是美國在烏克蘭的不折不扣的「代理人政府」。後來,當俄羅斯軍隊進入烏克蘭時,美國計劃的「代理人戰爭」進入第三個階段——「代理人游擊戰爭」。現在,美國不斷給烏克蘭提供重型武器,企圖讓烏克蘭軍隊給俄羅斯軍隊造成重大損失,而且,希望這場戰爭不斷進行下去。
Reply
#3
俄烏戰爭|德、美坦克終於要來 北約不再顧忌「代理人戰爭」?
https://www.hk01.com/article/860410

[Image: -SjsRyFwgEd2GtleNDmb0i8__dMTElFsIYRYzyGE...w1920r16_9]

《華爾街日報》、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明鏡》雜誌(Der Spiegel)等美歐媒體接連報道美國和德國政府將可能在1月25日分別宣布向烏克蘭供應美製M1坦克(M1 Abrams)和德製豹2型坦克(Leopard 2)等烏方渴求良久的「主戰坦克」(MBT)。歐美各國似乎已立定決心全力支援烏方本年計劃發動的反攻。

主戰坦克的轉折

在1月20日的北約(NATO)烏克蘭防務聯繫小組(Ukraine Defense Contact Group)會議上,德國新防長皮斯托厄斯(Boris Pistorius)未肯確定「豹2」輸烏,引來歐洲多國不滿。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Mateusz Morawiecki)其後更表明會聯結其他擁有德製「豹2」的盟友,不尋求德國許可,直接將主戰坦克再出口到烏克蘭。

另一邊廂,一向在軍援烏克蘭方面「毫不猶疑」的德國執政三黨之一綠黨,也派出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公開表示不會阻止盟友輸出坦克到烏克蘭。加上聯政聯盟另一政黨自民黨(FDP)亦屬強硬援烏派,德國國內民意也有傾向輸出「豹2」之變,社民黨(SPD)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似乎已經到了不得不在國內外壓力下低頭的地步。

最讓德國部份左翼擔心的,大概是如果烏克蘭戰場上的先進主戰坦克全部都是「德國製造」,這與二戰納粹德軍在烏克蘭戰場上進侵蘇聯的歷史實在太過相似。因此,媒體盛傳朔爾茨在背後一直遊說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希望美國能帶頭供應M1坦克,讓德國可以扮演「跟大哥走」的配角。

烏克蘭要求良久而未得的德製豹型坦克。(Wikimedia Commons)

然而,美國國防部一直認為使用噴射引擎的M1耗油量大、維修困難,並不適合烏克蘭戰場,反而是在歐洲十多國服役、總共有兩千多架、使用柴油引擎的「豹2」更能讓烏軍迅速派上用場。因此,在20日的歐美援烏防美會議上,美國也依然拒絕向烏克蘭輸出M1坦克。

從最新的發展來看,拜登當局為了迎合朔爾茨的「二戰情意結」,似乎已壓下了國防部的反對意見,決定向烏克蘭輸出M1,為德國「豹2」輸烏鋪平前路。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方將會向烏克蘭輸出大約30架M1;而《明鏡》則稱德國將對烏輸出一隊「豹2」,一隊為14架左右,與英國此前已帶頭輸烏的「挑戰者2」(Challenger 2)主戰坦克數量相同。

有了德國的「綠燈」,其他歐洲國家預計將會迅速跟隨。

德國總理朔爾茨出達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Reuters)

全面裝備烏克蘭作戰單位

歐美最近這一輪對烏軍援,與以往的武器輸送,有着根本性的差別。在過去近一年的戰爭之中,歐美供應烏克蘭的武器往往只用於應付當時戰場的特定需求,並無整體地構建烏軍作戰單位的規劃。

例如開戰之初的標槍(Javalin)反坦克飛彈和刺針(Stinger)防空飛彈,只為阻礙俄國陸空兩軍迅速擊敗烏克蘭;當俄軍收縮戰線到烏東頓巴斯(Donbas)後,各式155毫米北約制式榴彈炮則用以應付前線地面炮戰;其後,美製「海馬斯」多管火箭炮(HIMARS)增加了烏軍攻擊射程,破壞俄國大炮優勢,使烏軍能阻斷俄軍後方補給,最終讓烏軍成功收復哈爾科夫(Kharkiv)全境和南部赫爾松市(Kherson);到最近以「愛國者」(Patriot)為代表的防空系統,則用以對付俄方自去年10月以來採取的導彈和無人機遠程攻擊。

但踏入2023年,歐美的對烏軍援卻有裝備完整作戰單位的意圖。法國輸出AMX-10RC「輕型戰場坦克」;德國輸出40架貂鼠式步兵戰車(Marder);瑞典輸出50架CV90步兵戰車;美國輸出超過100架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M2 Bradley,伊拉克戰爭時有坦克殺手之稱)、90架史崔克(Stryker)裝甲車;不同國家也大量增加裝甲車、榴彈炮等武器輸送。

同一時間,美國也開展了對於烏克蘭軍隊的聯合兵種作戰訓練。而美國亦將在未來兩年以5倍幅度大增其155毫米彈藥的產量,捷克等歐洲國家亦作出了類似的增產部署。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近日以反貪為由大炒高官,似乎是要回應歐美各國對烏克蘭政府腐敗的憂慮。(Reuters)

有軍事評論就指,就算沒有M1、「豹2」等主戰坦克,上述這些裝備,配合烏克蘭本身擁有又或者由前華沙公約國家供應的蘇製主戰坦克,已足夠人數一至兩萬的兩至四個聯合兵種軍團的需要。

這一次德、美兩國決定輸出「豹2」和M1主戰坦克之後,這種有序武裝烏軍作戰單位的趨向就更為明顯。烏軍總司令扎盧日內(Valery Zaluzhny)去年12月曾表示烏克蘭需要300架主戰坦克、600至700架步兵戰車、500台自走炮才能重奪俄佔土地。當時看起來,這種數字似乎是天方夜談。但一個月後的今天回看,此數已離現實不遠。

歐美的援烏決心,在一個小細節得見:一直嘗試在2032年前建設一支重型步兵軍團以履行其北約成員責任的丹麥,在20日的防長會議前,竟決定將其擁有的19台法製「凱撒」自走炮(CAESAR)全數供應給烏克蘭,一台不剩。

法製「凱撒」自走炮(CAESAR)。(Wikimedia Commons)

雖然目前德、美、英在公開資料可見的主戰坦克供應數量依然有限,但其供應潛力卻非常可觀。M1坦克的美國庫存量已高達3,500架,其海軍陸戰隊也剛剛將450架M1轉交陸軍,而美國用於在戰場上維修坦克部件、回收受損戰車的M88A1裝甲救濟車單計庫存就有上千架。

北約決定「速戰速勝」?

自俄羅斯開戰至今,俄方一直將俄烏戰爭包裝成俄羅斯對抗整個西方的作戰,例如最近被任命為對烏作戰總指揮的俄國武裝部隊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日前就稱俄國正與「整個西方集體」對抗。

對此,歐美主要國家一直極力阻止俄烏戰爭變成一場北約與俄羅斯的「代理人戰爭」——又或者說是「半個代理人戰爭」,畢竟參戰一方是俄國自己,並非代理人——以減低戰爭升級的可能,也同時避免助長俄方的「北約威脅論」。於是,北約國家援烏往往步步為營,從開戰之初美國公開否定支持波蘭蘇製軍機援烏之說,到今天美國依然拒絕輸出數百公里的長程武器,也可見一斑。

然而,戰爭打了近一年之後,歐美各國也看不到任何俄烏能夠停戰的可能。在「俄國不能勝」「俄烏不得和」的前提之下,「速戰速勝」的陣營似乎愈來愈佔上風——達成和平的最佳辦法就是幫助烏克蘭儘快擊敗俄羅斯。

不用多言,這種策略風險甚高,除了核戰的問題外,西方也要面對在烏克蘭戰場上被俄軍反敗的名譽風險。但從這一波最新軍援的性質可見,「速戰速勝」已變成了北約國家的主流觀點,他們為此也再不計較「代理人戰爭」的指責。
Reply
#4
俄烏戰爭︱再有多國向烏提供坦克 俄羅斯:等同直接參與衝突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D%E7%AA%81

繼德國、美國和荷蘭後,挪威及加拿大亦相繼宣布向烏克蘭供應豹2主戰坦克。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1月26日稱,西方國家向烏國供應武器等同於直接參與衝突。

西方國家向烏國供應坦克的支援行動持續擴大。加拿大國防部長阿南德(Anita Anand)1月26日宣布,渥太華方面會向烏克蘭捐贈4輛德國製的豹2A4主戰坦克。

綜合外電報道,加拿大軍方現時擁有112架豹2坦克,其中82架屬戰鬥用途。阿南德指,加拿大會在數周內付運該4架可以隨時投入使用的坦克,同時會提供訓練設備、備用零件及彈藥,並對將來供應更多同款坦克持開放態度。

挪威國防大臣格拉姆亦於25日接受當地電視台採訪時表示,該國支持向烏克蘭提供豹2主戰坦克,但未有說明贈送坦克的具體數目。

此前波蘭在24日已宣布,會向德國提出向烏提供豹2坦克的要求。

至今承諾向烏克蘭提供克坦的國家中,以美國的數量最龐大,為31架M主戰坦克。德國日前決定向烏克蘭捐出14架豹2A6坦克,並容許盟友出口德製坦克。德國國防部長佩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26日稱,支援的戰車將於「3月底、4月初」運抵烏克蘭。

同日,親克里姆林宮媒體俄衛網引述佩斯科夫表示,歐洲各國以及華盛頓不斷聲稱,雖然他們向烏克蘭運送包括坦克在內的各類武器系統,不意味他們或者北約參與烏克蘭境內的戰鬥,「我們(俄羅斯)堅決不同意這種說法,他們所做的一切我們都理解為直接參與衝突,而且我們看到參與程度在增加。」

西方向烏克蘭供應武器 俄羅斯:理解為直接捲入衝突
https://www.am1470.com/national_news.php?i=12977

對於德國及美國決定向烏克蘭提供坦克在內的各類武器系統,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俄方會理解為直接捲入衝突,並認為西方的參與程度仍在增加

另外,有美國政治新聞網站引述西方國家外交官透露,烏克蘭獲得美國、德國提供先進坦克後,有西方國家官員討論到烏克蘭下一步將要求提供戰機。

官員表示,西方原先對烏克蘭要求的武器、主力坦克等都曾劃下紅線,但最終都運到當地,因此,相信提供戰機只是遲早的問題。

俄烏戰爭︱美定義俄企為「跨國犯罪組織」予以制裁 中企被波及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2%E5%8F%8A

美國財政部和國務院正式將俄羅斯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列為跨國犯罪組織,並宣布一連串制裁行動。一家中國公司亦被波及,因為這家公司涉嫌將烏克蘭衛星影像提供給瓦格納集團

美國財政部把瓦格納集團定義為「跨國犯罪組織」(Transnational Criminal Organization),又稱俄羅斯愈來愈依賴這集團在烏克蘭持續作戰。財政部指將對支持俄羅斯軍事行動的6名個人及12個實體實施制裁,限制美國個人和公司與其交易,並凍結其在美國的資產。其中包括俄羅斯的僱兵集團瓦格納集團。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在20日指责瓦格納集團向烏克蘭投入5萬名士兵,包括4萬名從監獄招募的罪犯。

俄羅斯瓦格納集團被美制裁:

外電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聲明中提到,新的制裁「將進一步限縮俄羅斯武裝其戰爭機器的能力,這部戰爭機器正發動戰爭侵略烏克蘭,造成無良的死亡和破壞」。

美國制裁目標包括中國的「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Changsha Tianyi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美國財政部表示,這家公司提供烏克蘭的衛星影像給瓦格納集團。

美國財政部在聲明中說,「蒐集這些衛星影像是為了讓瓦格納集團在烏克蘭展開作戰行動」;聲明也宣布對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設在盧森堡的子公司實施制裁。

中國是俄羅斯的盟國,但美國大力宣傳中方並未力挺俄烏戰爭,也拒絕提供武器給俄羅斯。不過,美國官員一直擔心中國民營企業的行動

美國指控北韓繼續向俄供應彈藥 違反聯合國制裁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3...2_001.html

俄烏戰爭︱美媒:美國質疑中企助俄羅斯 向北京提交涉
https://www.hk01.com/article/860178

美媒1月24日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政府認為有跡象顯示,有中國國企涉嫌就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投入提供支援,華府已向中方提出交涉,以確認北京是否得知相關活動。

彭博社24日報道,消息人士指出,相關行動包括提供非致命(non-lethal)軍事裝備與經濟援助,以協助俄羅斯規避西方制裁,報道未有提出證據細節。

消息人士認為趨勢令人憂慮,美方官員已向北京提出交涉,並就為戰事提供物質支援的影響予以警告。消息人士拒絕透露接觸情形。

[ 本帖最後由 hippies 於 2023-1-27 01:27 編輯 ]
Reply
#5
拉夫羅夫:美操縱烏戰事 進行對俄戰爭
https://www.881903.com/news2/international/2502657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指,美國操縱烏克蘭戰事,進行對俄羅斯的戰爭。 他接受俄國傳媒訪問,被問到華府決定向基輔提供更遠程的導彈時說,美國多年來一直在培訓烏克蘭,想讓他們去戰鬥,用以在戰略上打敗俄羅斯。不管美方怎麼說,是美國在操縱烏克蘭的戰爭,提供武器、彈藥、情報及衛星數據,來進行對俄羅斯的戰爭
Reply
#6
北約擬1000億歐元援烏 承擔更多協調責任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4...2_001.html

北約外長周三(3日)將於比利時布魯塞爾開會,討論軍援烏克蘭的長期方案,包括涉及1,000億歐元(約8,438億港元)的5年期基金,以及加強北約協調軍援角色的計劃,防止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後減少援烏。

知情外交官員指,提案由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制訂,可讓聯盟在協調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彈藥、裝備等事宜上有更直接角色,北約將承擔美國牽頭的烏克蘭國防聯絡小組部分協調工作,以防特朗普贏得今年11月美國大選後減低支援力度。同時,北約內部認為是時候以更可持續的方式處理對烏軍援,北約是最好的執行者。雖然俄羅斯總統普京威脅會視北約向烏克蘭提供坦克和其他先進武器為局勢升級,但俄方目前仍未報復北約。

外交官續稱,計劃討論處於初步階段,未知成員國對1,000億歐元基金的接受程度,以及如何籌措,但前景非常樂觀。


美國告誡盟友:中國正向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提供地理空間情報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E...46235.html
美國對其盟友表示,中國加大了對俄羅斯與烏克蘭進行戰爭的支持,包括為莫斯科提供地理空間情報。

據知情人士透露,有跡象表明上述兩國持續推進軍事融合,中國向俄羅斯提供了用於軍事目的的衛星圖像以及用於坦克的微電子和機床。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說,中國提供的支持還包括光學器件、飛彈推進劑以及加強與俄羅斯的太空合作。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不予置評。中國外交部暫未回應置評請求。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全面戰爭現已進入第三個年頭,中國一直表明自己的中立立場。不過北京深化了與莫斯科的關係,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丁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前宣布兩國友誼「無上限」。

中俄經貿往來在2023年達到了創紀錄的2,400億美元。在西方製造商大批撤離和遭受多輪制裁的俄羅斯,中國成了其從服飾到機械和汽車等各類商品的供應國。與此同時,俄羅斯增加了對中國的煤炭和石油等大宗商品出口。

更關鍵的是,中國內地和香港還變成了莫斯科獲取晶片和集成電路等可用於武器的受限技術的關鍵門戶。美國和歐盟已因此將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制裁名單,但相關貿易幾乎沒有減少的跡象。

知情人士稱,中國近幾個月來加深了對俄羅斯的支持。其中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本周向歐洲盟友通報了中國所提供支持的範圍和意義,以及採取更多措施進行反制的必要性。

英國《金融時報》率先報導了布林肯在與北約盟國的會晤中傳達的一些信息。

知情人士說,美國及其盟國將向北京表達關切並加大力度遏制中國對俄羅斯國防工業的支持。

拜登政府此前曾一再警告北京勿向俄羅斯提供武器,也沒有跡象表明中國這樣做過。

布林肯:中國援俄規模令人擔憂 耶倫:中企支持俄軍工業將有後果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07751

美官員:中國助俄軍事擴張 蘇聯時代以來最大規模
https://hk.news.yahoo.com/%E7%BE%8E%E5%A...02432.html

美國官員今天說,中國正協助俄羅斯提升國防產能,規模達蘇聯時代以來之最,包括提供無人機和飛彈技術、衛星影像和工具機等。

美國官員希望公布這項情報能帶動歐洲盟國向中國施壓。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將於本月14到16日訪問北京,7大工業國集團(G7)外交部長也將於下週在義大利開會。

美國官員揭露這些情況時還說,中國在一系列相關領域協助俄羅斯,包括聯合生產無人機、發展太空實力、出口用於製造彈道飛彈的關鍵工具機等。

一名不願具名的美國高階官員告訴媒體,中國已成俄羅斯重振國防工業基礎的關鍵要素,否則俄國國防工業早在入侵烏克蘭之後就該嚴重受挫。

這名官員說:「俄國正進行蘇聯時期以來最具雄心的國防擴張,進度比我們在俄烏衝突初期所以為的還快。」

「我們的看法是,現階段最有望能改變局勢的支持烏克蘭作為,就是說服中華人民共和國停止幫俄羅斯重建軍事工業基地…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投入,俄羅斯很難維持戰爭行動。」

美方一些官員表示,俄羅斯2023年最後一季進口的9億美元工具機中,中國就提供超過7成;這些工具機很可能用於製造彈道飛彈。

他們也提到,俄羅斯去年進口的微電子產品中,有9成來自中國;這些產品可用來製造飛彈、戰車和飛機。

美國一再警告中國不要支持俄羅斯,美中官員也都說,北京並未直接供應武器給俄國,俄國因此轉向受西方制裁的北韓、伊朗來補充軍火。

美國總統拜登政府希望歐洲大國能在說服中國方面做出改變;中國正面臨經濟困境,很在意貿易施壓。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義大利參加G7外長會議時預計提及中俄關係。繼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之後,布林肯也計劃在未來數週內訪問中國。

美國指中國增加向俄羅斯出售可用作生產武器物資及技術
https://news.tvb.com/tc/world/6619d22f43...0%E8%A1%93

美國有官員透露,中國增加向俄羅斯出售可用作生產武器的物資和技術。

兩名不披露身份的美國高層官員指,情報顯示中國向俄羅斯出售的機械工具、微型電子設備和其他技術,被俄羅斯用作生產戰機、坦克、導彈和無人機等,用於與烏克蘭戰事。美國總統拜登本月初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時,亦有提及有關事項。

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回應路透社詢問時表示,中國沒有向烏克蘭危機中任何一方提供武器,中國亦不是危機製造者或相關方;又指中國和俄羅斯之間正常的貿易不應受到干擾或限制,敦促美方不要詆毀和將中俄正常關係當作代罪羔羊。

美國稱中國幫助俄羅斯提高武器產量
https://cn.wsj.com/articles/%e7%be%8e%e5...f-9f9eb75b
拜登政府高級官員周五表示,在烏克蘭戰爭的關鍵階段,中國幫助俄羅斯恢復了軍工生產,向莫斯科提供了光學、微電子、無人機發動機和其他軍民兩用材料,大大增強了莫斯科的戰場能力。

美國制裁93家助俄實體8家來自中國
https://www.rfa.org/mandarin/Xinwen/7-02...32916.html

拜登政府週五(23日)表示,由於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已對來自俄羅斯、中國、土耳其、阿聯酋、吉爾吉斯斯坦、印度和韓國的93家實體實施新的貿易限制。 

路透社通報,美國商務部表示,列出的 93家實體中,有些是向俄羅斯軍事和情報機構轉移受控微電子產品,其他的則是採購美國設備,以幫助俄羅斯補充彈藥和其他軍事物資。

據報道,這次製裁行動正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兩週年的前一天,實質上是禁止美國向目標實體出貨。在這些實體中,有63個來自俄羅斯, 16個來自土耳其, 8個來自中國, 4個來自阿聯酋。

此舉使得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被列入名單的實體總數達到 900個,這也是美國和夥伴及盟國針對俄烏戰爭而實施的最新一輪制裁的一部分。

本週早些時候,歐盟已批准了針對俄羅斯的第 13輪制裁措施,制裁近200個被指控幫助莫斯科採購武器或參與綁架烏克蘭兒童的實體和個人,其中首次包括3家中國公司和1個設在香港的公司。

據報美國正起草制裁措施 切斷內地銀行與全球金融體系聯繫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4...2_001.html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正起草制裁措施,威脅切斷部分內地銀行與全球金融體系的聯繫,為即將訪華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增加籌碼,冀阻止內地對俄羅斯軍事生產的商業支持。

報道指,美國官員希望內地銀行基於可能失去取得美元的渠道,以及與歐洲貿易關係可能惡化,從而說服內地改變其立場。
據報,受制裁的內地銀行,是對俄羅斯商業出口的主要中介機構,負責處理付款,並向客戶公司的貿易交易提供信貸。
報道又引述美國官員指,若透過外交手段無法說服內地限制其向俄出口,對銀行實施制裁是一種升級選擇。
7days
Reply
#7
美國學者:美無法阻止中國崛起 挑動台獨將令中國被迫對台動武︱拆局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6%E5%B1%80

曾因撰寫《對台灣說再見》一文而被認為是美國主張「棄台論」頭號學者的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授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最近再次深入分析烏克蘭與台灣情勢時指出,美國聯手歐洲與亞太盟友聯手遏制中國,將使得中國崛起的進程極不平靜,但這不必然導致台海戰爭,因為大陸跨越海峽進攻台灣的難度太高,除非美國挑動台灣尋求獨立,北京即便無十足把握也會被迫動武。

台灣「中時新聞網」引米爾斯海默在其知名著作《大國政治的悲劇》闡述了侵略性現實主義理論,他認為中國崛起過程很可能會招來武裝衝突,很難以和平方式崛起,原因在於中國經濟增長會伴隨軍事擴張,與統治西半球的美國分庭抗禮。這種觀念與中國領導人曾說過的「世界很大,容得下中美兩個大國」,實有異曲同工之意。

米爾斯海默認為,「美國將不惜一切代價阻止中國實現區域霸權的目標」,並拉攏印太地區包括印度、日本、新加坡、韓國、菲律賓與澳洲等國家來聯手遏制中國,如此將引起一場激烈的軍事競賽,過程必然不平靜,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很大,戰爭都極可能從最敏感的關鍵處主動地、或被動地爆發。

米爾斯海默表示,台海爆發戰爭的「機率很小」,因為中國大陸渡海作戰難度高,美國介入的可能性高。「不確定性多、風險太大,對於北京決策者的政治風險也太高。」但如果中國大陸認為台灣正尋求獨立,並得到美國支持,那「北京即便無十足把握也會被迫動武」。

米爾斯海默認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美國將北約組織東擴的步伐走得太急,讓普京感受到危機」,所以才出於防衛性的思考在烏克蘭東部建立一個俄裔的親俄政權。「中時新聞網」認為,從烏克蘭戰爭來思考未來的台海戰爭問題,也不免讓人擔憂:如果台灣過度傾向台獨將引發台海戰爭,那麼誰會有動機用台獨來引爆中美之間武裝衝突,並藉這場戰爭來壓制中國在印太地區與美國競逐區域霸權?台灣人應該多多思考如何不要陷入大國間爭奪霸權的戰火中成為犧牲品,烏克蘭戰爭的經驗值得仔細思索與玩味。
7days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