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政治與藝術 / Politics and Arts
#11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 現代內裏是清朝故宮博物館 Qing Museum, 這可以是反清 against Qing dynasty!

艾未未:M+開幕展 作品將被排除 指國安法影響 西九館藏名單缺「中指天安門」圖像
https://news.mingpao.com/pns/%e6%b8%af%e...6%e5%83%8f

[Image: 8ebcb642adcd9342e5fe761f930cae9c.jpg]
圖2之1 - 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官方網頁自上月推出後,館藏名單至今未有顯 . . . . . . (M+網站、資料圖片)

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今年底開幕,建制派議員質疑多件藏品或違反《港區國安法》,包括中國異見藝術家艾未未向北京天安門舉中指的作品《透視研究:天安門》。艾未未本周一網上撰文透露,受本港實施國安法影響,M+將在開幕展覽排除其部分作品,認為此舉與捐贈作品的藝術收藏家、瑞士前駐華大使烏利‧希克(Uli Sigg)的初衷背道而馳。M+官方網站沒顯示包括《透視研究:天安門》在內多個具爭議館藏的圖像,只有文字說明。艾未未透露今年春季遭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終止其在瑞士的帳戶,質疑與瑞信擴大在華業務的計劃相關。

西九管理局及瑞信未回覆
本報昨向西九管理局及瑞信查詢艾未未所提及的事宜,兩者至截稿前均未有回覆。

艾未未在文中表示,受《港區國安法》影響,M+博物館決定在開幕展覽中,排除展出他部分藝術照片作品,原因是《透視研究》系列中,其中一張照片涉及向北京天安門舉中指等內容。他說曾在世界上其他政府或文化神聖的建築物做同樣事情,去年在港實施國安法後,「香港政治環境在一夜之間惡化,中國政府的『一國兩制』承諾成為了一張廢紙」。他說,這不僅改變香港的政治和生活,也影響剛建成的M+博物館及希克捐贈藝術收藏的初衷。

西九管理局於2012年以「部分捐贈、部分收購」模式,接受希克捐贈1463件中國當代藝術品,同時以1.77億元向希克購買47件藝術品。


稱舉中指難與坦克鎮壓相提並論
艾未未表示,難以相信他26年前在天安門廣場的作品,再次成為重大歷史轉折點的引爆點,「成為中國政治審查文化藝術的激烈註腳」。他說於1989年、即他對天安門舉起中指的6年前,政府的坦克和武裝士兵闖入廣場,驅逐和平示威的學生,他的輕蔑手勢不能與武裝攻擊相提並論,但他的行為反映「藝術在政治中的價值不能被抹去」。

兩作品僅有文字說明 正面全裸作品無紀錄
M+官方網頁自上月推出後,館藏名單至今未顯示多個具爭議館藏的圖像,只有文字說明,包括艾未未《透視研究:天安門》、《中國地圖》兩作品無顯示圖像;艾未未正面全裸攝影作品《自拍,東三街公寓》更沒任何紀錄。

稱遭瑞信終止帳戶 質疑為擴在華業務
另外,艾未未亦在文中披露,他於今年春天接獲瑞信通知,該集團指根據新政策,關閉全部有犯罪紀錄者的帳戶。艾未未強調,他曾被內地政府拘留,但從未受到當局正式指控及被判有罪,事實不難翻查。他認為瑞信是故意認定他曾在內地定罪,以此為由關閉他的戶口,此舉是因為瑞信要在內地擴展業務。

本報昨分別以電郵及留言方式向艾未未及希克查詢,艾未未工作室回覆稱已把問題轉給艾未未,若可以便會回覆;至於希克則截稿前未有回覆。

[ 本帖最後由 藍寶石王子 於 2021-9-8 14:21 編輯 ]
Reply
#12
M+11‧12開幕 發稿宣布未提展品 艾未未:沒獲解釋作品排除原因
https://news.mingpao.com/pns/%e6%b8%af%e...f%e5%9b%a0

[Image: c2285fe8e411bf440dfc922c18424075.jpg]

今年初曾引起館藏爭議、西九文化區的M+博物館公布,11月12日(周五)開放予公眾。為慶祝開幕,本港居民可在M+博物館由開幕日起的一年內,免費參觀M+展廳的展覽。不過,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昨只透過新聞稿公布開幕大事,未有進一步交代開幕展覽展品內容。中國異見藝術家艾未未本周一稱,受《港區國安法》影響,M+將在開幕展覽排除他部分作品,艾未未昨回覆本報稱,西九管理局未向他解釋原因,認為本港實施國安法後「再不會有晴天,再不會有言論自由、表達自由的空間」。

西九管理局昨以新聞稿交代M+開幕安排,稱11月11日將舉行開幕儀式,翌日正式開放予公眾。M+設有33個展廳及其他展覽空間,展覽空間約有1.7萬平方米,將展示約1500件館藏,開幕展將由6個專題展覽組成,包括「香港:此地彼方」、「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物件‧空間‧互動」、「個體‧源流‧表現」、「安東尼‧葛姆雷:亞洲土地」及「博物館之夢」。

6專題展覽 首年港人免費
西九管理局表示,為慶祝M+開幕,持有效身分證明文件本港居民,從開幕日起計12個月內可免費參觀M+展覽。據西九管理局資料,M+成人正價入場費120元(詳見表)。

西九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透過新聞稿表示,M+正式開幕是西九文化區發展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艾:國安法下表達自由不再
艾未未本周一在網上撰文稱,受國安法影響,M+開幕展覽將排除其部分作品,包括他向北京天安門豎中指的《透視研究:天安門》等。艾未未昨以電郵回覆本報稱,M+沒與他聯繫,西九管理局亦沒有解釋排除部分作品的原因,他亦不知道會有多少作品最終不予展出,「但是我知道凡是涉及到政治符號、政治人物、政治事件的作品,都不會展出」。

M+:挑精選作品放開幕展覽
艾未未說,有關決定與本港實行國安法有關,形容國安法在港「將永遠像是一團烏雲,籠罩在香港上空」,本港實施國安法後「再不會有晴天,再不會有言論自由、表達自由的空間」,又稱無論在藝術、電影、文學抑或任何涉及到言論和將來的媒體方面,都會受到嚴格控制,「這個只可能愈來愈緊」。

M+昨回應本報稱,開幕展覽正進入最後籌備階段,詳情稍後公布;又稱十分重視希克博士(Uli Sigg)捐贈藏品的保管和運用,將挑選精選作品在開幕展覽中展出;但未正面回覆會否排除展出艾未未部分作品。

葉傲冬料西九會再回應館藏
西九管理局董事局前成員葉傲冬認為,M+的策展需平衡受眾及持份者感受,目前正努力籌備,相信未來西九管理層會再向公眾回應館藏事宜。
Reply
#13
藝術中心取消租場拒賠償 反指演唱會主辦方毀約 何韻詩:面對打壓盡力抵抗
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E...5%E6%8A%97

艾未未﹕M+ 開幕展因國安法排除其作 偏離收藏家希克捐贈初衷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ulture/%E8...3%E6%85%AE
https://assets.thestandnews.com/media/re...ojCv6.jpeg

西九 M+ 博物館年底開幕 館長華安雅:展六四作品無問題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ulture/%E8...F%E9%A1%8C

M+ 不展艾未未作品 敏感藝術品香港拍賣成疑 邱騰華:要看背後原因
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ab...F%E5%9B%A0
[Image: yau-04.png]
[Image: aww1.jpg]

[ 本帖最後由 藍寶石王子 於 2021-9-11 15:05 編輯 ]
Reply
#14
捷克納粹集中營紀念館展覽 香港藝術家獲邀參與 展出國安法被捕者肖像
https://www.thestandnews.com/art/%E6%8D%...6%E5%83%8F
[Image: camp-02.png]
[Image: Loretta-1.jpeg]
[Image: Loretta-3.jpeg]
[Image: Loretta-4.jpeg]
Reply
#15
曾將穆罕默德畫成人面狗身瑞典漫畫家車禍亡
https://www.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n...D%E4%BA%A1

丹麥外長關注「國殤之柱」事件 稱已向北京反映意見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F%E8%A6%8B

[Image: _2021101522160648336.jpg]
科弗德(左,路透社資料圖片)就「國殤之柱」問題向北京表達意見。資料圖片

港大早前要求已解散的支聯會移走由丹麥雕塑家高志活製作的「國殤之柱」,高志活向傳媒轉載該國外交大臣科弗德(Jeppe Kofod)發表的聲明,指丹麥政府雖無權決定其他國家的大學選擇展示甚麼藝術品,但自己必須對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言論自由及藝術自由警惕,表示已向北京當局反映意見。

科弗德的聲明表示,自己長久以來都對香港形勢的發展嚴重關注,並已向北京當局反映意見,強調和平地以言論及其他方式的表達自由,是所有人的基本權利,香港亦然。

高志活早前表示正向校方爭取時間,期望將「國殤之柱」完整地運離本港,並於外地繼續展出。

[ 本帖最後由 消失的老公 於 2021-10-15 13:16 編輯 ]
Reply
#16
【反修例運動】紐西蘭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香港抗爭物品 「海外化」成出路?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tm/h...55606.html

[Image: 9d93f541-c0ff-4429-8709-3908fb16c9db.jpeg]
紐西蘭國立博物館是次的收藏,主要是香港抗爭活動文宣、「連儂牆」製品、示威裝備、「光復香港」旗幟和「香港民主女神」模型等。

紐西蘭(或譯新西蘭)國立博物館,最近正式將香港反修例運動的抗爭物品列為永久收藏,是首次有香港民主運動物品成為國家級館藏。館方冀藉該項目「以地方層面保存國際香港抗爭運動」。有份負責籌備的「反修例運動紐西蘭關注組」接受本台訪問時稱,經2年的努力終取得滿意成果,「讓這段歷史不被遺忘」,又認為如同「六四紀念館」,「數碼化、海外化」無疑是目前《國安法》恐慌下,記錄香港民主運動史實的理想選擇。

香港反修例運動爆發至今足足2年,香港的抗爭已逐漸平息,但海外的運動卻仍然四處開花,甚至再有創舉。《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紐西蘭關注組(We are Kiwi Hong Kongers)(下稱:關注組)近日宣布,紐西蘭國家博物館(Te Papa) 將他們捐贈、在當地聲援香港抗爭活動中曾使用的物品,列為永久館藏系列,命名為「 Hong Kong Protest Movement and Aotearoa 」(香港抗爭運動與紐西蘭),亦已上載博物館網站,供全球搜尋。

該系列共有60件單品,包括46件抗爭活動物品、14件數碼檔案。當中內容主要是抗爭活動影像、貼紙、文宣、「連儂牆」製品、示威裝備、「光復香港」旗幟和「香港民主女神」模型等。另有兩段香港留學生示威訪問錄音,談及在香港抗爭經歷、在紐西蘭為香港發聲原因、自我身份認同,及對中國在紐西蘭滲透的看法。

[Image: kiwi3.jpg]
香港自由女神像相片為藏品之一。(紐西蘭國家博物館提供)
[Image: kiwi4.jpg]
藏品亦不乏香港反修例運動常見的「連儂牆」。(紐西蘭國家博物館提供)
館方網站的系列介紹中,提及香港反修例運動的源起,和當局強行實施的《港區國安法》,又強調香港的抗爭運動廣受國際關注,亦引起紐西蘭討論人權、言論自由、紐中關係,以及政府協助與香港有聯繫的當地公民的義務。

藏品包括穿上黃衣的惠靈頓著名《風中的慰藉》雕像照片,攝於2019年9月。(紐西蘭國家博物館提供)
藏品包括穿上黃衣的惠靈頓著名《風中的慰藉》雕像照片,攝於2019年9月。(紐西蘭國家博物館提供)
紐西蘭國立博物館:項目增進當地抗議歷史

紐西蘭國立博物館首席執行官Courtney Johnston書面回覆本台時稱,館方在涉及國內和國際問題的示威範疇上具豐富的收藏,「而今次項目增進了我們抗議歷史的收藏,並提供了對當代紐西蘭重要辯論的見解」,同時「讓Te Papa 能夠以本地層面,去發揮保存國際香港抗爭運動」。館方又稱,不排除未來會為項目設實體展覽。

不便公開身分的關注組發言人向本台稱,館方對每件捐贈物的篩選非常嚴格,冀深入了解其背後的故事,深究版權、創作過程和用意等,故該籌備過程花長約2年,強調今次集合多方努力,包括來自當地三大城市奧克蘭、威靈頓和基督城、參與過香港這場反修例運動的抗爭者,以及剛移民當地的港人協助,形容這兩年心血「終於有一個滿意的成績表,讓這段歷史不被遺忘」。

關注組感激:讓這段歷史不被遺忘

關注組感激紐西蘭國家博物館以紀錄史實作出發點,讓港人抗爭痕跡有幸「在這自由的土壤上被記錄下來」。

關注組說:我們都很感動,因我們都非常希望香港人知道,身在海外的我們仍堅持初心。 作為「五眼聯盟」成員國之一的紐西蘭踏出這一步,我們認為是尊重人權為核心的普世價值,對這場運動的認同和肯定。能有一份官方認可的永久記錄,更是難能可貴。

關注組:記錄真確歷史是民主運動成功關鍵

全球首次有國家級的博物館設以香港民主抗爭為主題的系列,對此,關注組冀今次項目的成功帶來「漣漪效應」,促成其他國家都有更多對香港民主運動的支持或類似安排。

關注組說:我們深信能夠記錄真確的歷史,會是一場民主運動成功的關鍵。讓大眾認識真實歷史、學習教訓,亦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

備受打壓的香港支聯會今年8月4日宣布,由策展團隊獨立運作、眾籌而成的網上「六四記憶.人權博物館」正式開館,以另類抗爭方式承傳史實。

關注組認同,香港在《國安法》實施後,不論創作、言論自由都深受掣肘,即使「假新聞法」尚未通過,但記錄與同官方論調不同的事實已是非常困難,故認為將抗爭物品「數碼化、海外化」無疑是較理想的選擇,至少能在認同民主運動理念的國家中,記錄香港民主運動或六四事件等史實,不會如在香港或中國般受盡打壓。
Reply
#17
紐西蘭國家博物館網站 羅列當地港人聲援香港運動文宣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ulture/%E7...7%E5%AE%A3
[Image: %E7%B4%90%E8%A5%BF%E8%98%AD.png]

反修例運動發生逾兩年,香港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紐西蘭關注組(We are Kiwi Hong Kongers)日前在 Facebook 公布,紐西蘭國家博物館將他們捐贈、在當地聲援香港抗爭活動中用過的 60 件物品,如宣傳海報、流動連儂牆、香港民主女神模型等,命名為「 Hong Kong Protest Movement and Aotearoa 」(意指:香港抗爭運動與紐西蘭)系列,所有資料經整理後,已全部上載至博物館網站永久供全球搜尋,關注組向《立場》表示這是「經過數月努力之後作出最好的安排」。

著重物品背後的故事

關注組指,為確保提供予博物館的資料正確,在整合上花了很長時間,而且「博物館對捐贈物篩選很嚴格,他們想知道每一件物品背後的故事。」關注組提到有幾項捐贈是貼紙,或許會有人質疑「貼紙都入到博物館收藏?」,但當了解到背後的故事,「啊~原來貼貼紙都要有逃走路線!」便會明白為何應收藏這些物品。

在眾多物品中,亦包含兩段訪問錄音,主要是「香港留學生曾在港『夢遊』的經歷、他/她為什麼在紐西蘭為香港發聲、他/她的自我身份認同及對中國在紐西蘭滲透的看法。」

關注組又提到,由上年至今,紐西蘭都經歷大大小小的封國封城,亦阻礙了整合資料的追度進度。現時博物館網站上,仍有部分捐贈單品只有簡介,未附上圖片,關注組解釋,有部分藝術畫作改自一些已有創作,他們正就著版權問題逐一聯繫,「當這些問題解決後,該陳列品的圖片將能在網站上展示。特別是某熊仔的面罩。」

為紐西蘭聲援香港抗爭活動留記錄

關注組早在今年 6 月 12 日,宣布將向紐西蘭國家博物館捐贈聲援香港抗爭活動使用過的物品。他們當時接受《立場》訪問指,2019 年 7 月奧克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曾發生中港留學生衝突,其後一連串事件引起紐西蘭國家博物館注意,主動透過中間人聯繫關注組,促成是次捐贈。

而在紐西蘭國家博物館網站上的系列概述中,亦提及香港的抗議活動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而當地的聲援香港抗爭活動亦引發出不同的辯論,「 Hong Kong Protest Movement and Aotearoa 」系列旨在「確保紐西蘭聲援香港抗爭活動的歷史得到保存和記錄。(to ensure that the history of the Hong Kong protest movement in Aotearoa New Zealand would be preserved and recorded.)」

關注組於 2019 年 8 月開始收集,現時捐贈的 60 件單品,包括 46 件物品、及 14 件數碼檔案,包括海報、宣傳單張、貼紙、裝備、照片、錄音、光復旗及紐西蘭第一隻立體打印的香港民主女神等,涉及 8 場於紐西蘭不同城市所舉辦的聲援香港抗爭活動。

問及身在紐西蘭的他們有什麼話想對仍身在香港的人說,關注組表示,「身在海外的我們仍在所有可行的渠道努力,從未放棄。無論我們身在何處,香港永遠是家。我們可能比較低調,並不代表我們妥協了,沉默不等如我們已經忘記。我們深信只要堅持努力, 成功一日終會到來。星星之火,遍地同在。請你們不要氣餒。全球兄弟姊妹各自爬山,來日煲底相見!」

【反抗運動兩周年】海外港人捐贈 60 件抗爭物品予紐西蘭國家博物館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ulture/%E5...9%E9%A4%A8
[Image: donate-09_8yGTa.png]

反送中運動兩周年,全球多個國家及城市都有海外港人組織籌辦聲援香港的行動。其中紐西蘭反送中關注組日前於 Facebook 宣布,於2019 年至 2020 年期間在紐西蘭舉行的聲援香港抗爭活動中所使用過的60件單品,如:宣傳海報、流動連儂牆、光復旗等,已正式捐贈到紐西蘭國家博物館作永久收藏。關注組向《立場》透露,最早是由館方主動聯繫團隊商洽收藏事宜。

此捐贈項目籌備時間長約兩年,團隊於 2019 年 8 月開始收集聲援香港抗爭活動使用過的物品,涉及的集會活動包括 2019 年 6 月 16 日的紐西蘭反送中集會、2019 年 6 月 28 日的全球港人響應 G20、2019 年 8 月 6 日的奧克蘭大學團結紐西蘭香港辯論等。

是次捐贈單品包括 46 件物件以及 14 件數碼檔案,包括各活動海報、各活動宣傳單張、流動連儂牆、香港「夢遊」的裝備、光復旗、紐西蘭第一隻立體打印的香港民主女神等,以及各活動照片和兩段香港留學生曾經在港「夢遊」的訪問錄音。根據關注組的FB貼文,紐西蘭國家博物館暫時未有展覽安排,但未來或將所有資料上載博物館網站供全球搜尋。

館方主動聯繫 關注組盼紀錄為港抗爭的故事

關注組向《立場》憶述,2019 年 7 月奧克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曾發生中港留學生衝突。根據網絡片段所見,三名中國留學生與一名香港留學生發生爭執,其中一名中國留學生上前試圖破壞連儂牆,香港留學生阻擋卻遭對方撞倒在地。關注組指,事件發生後香港留學生多次於奧克蘭大學及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公告版貼上連儂牆都被中國留學生惡意破壞,香港留學生則每天去修補,但最後因應校方要求停止於公告版張貼文宣。後來,學生們就以流動連儂牆方式做街站、派傳單,向途人解釋香港情況。

這系列事件引起了紐西蘭國家博物館的注意,主動透過中間人聯繫關注組。關注組解釋指,「博物館想記錄這些事件對我們個人有什麼影響、這些物品對我們有什麼意義」,並深信每一件物件都有一個故事,「有的可能很簡短,有的可能觸動人心,但需要當時人以第一身去講述才夠震撼」。最後,在雙方同意下促成了是次捐贈,由關注組挑選 60 件物品。

[Image: 196306564_836366780612323_15615985554677...1zv63.jpeg]

關注組透露,為確保團隊成員的個人私穏受到保護,刻意低調進行是次捐贈,而館方亦明白他們的擔憂而作出適當配合。

關注組希望藉此捐贈將他們用過的抗爭物品以及在紐為港抗爭的故事,由國家級博物館作永久收藏。關注組相信,「在紐西蘭,歷史是改寫不了的」。

問及身在紐西蘭的他們有什麼話想對在香港的抗爭者說,關注組表示,「在9406公里之外,一班熱血在紐港人仍然心繫香港。我們雖然人數少,聲勢不及其他城市大,我們仍會不繼地為你們及我們的家努力。我們可能比較低調,並不代表我們妥協,沉默不等如我們已經忘記。星星之火,遍地同在。請你們不要氣餒。全球兄弟姊妹各自爬山,來日煲底相見!」

紐西蘭國立博物館(Museum of New Zealand Te Papa Tongarewa)位於首都威靈頓,博物館前身為殖民博物館,始建於 1865 年,後來重建為國立博物館於 1998 年啟用,展覽主要以紐西蘭傳統文化為主題。
Reply
#18
M+ 博物館開幕倒數 地下大堂展廳預展 逾 200 展品首曝光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ulture/m-%...D%E5%85%89
[Image: 20211021_mplus.png]

距離西九文化區視覺文化博物館 M+ 開幕少於一個月時間,館方近日舉行預展,讓傳媒及業界優先參觀地下大堂展廳「香港:此地彼方」展覽。展覽陳列 262 件展品,涵蓋平面設計、建築、歷史、視覺藝術。M+香港視覺文化策展人彭綺雲指,視覺文化到處都有,鼓勵觀眾打開雙眼多欣賞不同範疇的作品,「希望大家用較開放的態度來注意身邊事物」。

[Image: lobby_uJ6Du9R.jpeg]

逾二百件跨媒介展品說香港

「香港:此地彼方」展覽設於地下大堂,博物館入口當眼處,扼要展現 M+ 跨媒介館藏的特色。展覽分為「此地」、「身分認同」、「地方」、「彼方」四章,旨在透過多元視角展現香港視覺文化。

M+ 香港視覺文化策展人彭綺雲(Tina)在傳媒預覽期間表示,香港超過 20 年未有增設公營博物館,最近落成啟用的博物館已是 2000 年開幕的香港文化博物館。M+ 將進一步放寬博物館的框架,由視覺文化角度切入,藏品涵蓋視覺藝術、平面設計、建築、流動影像,策展角度亦與其他本地博物館有所不同。就像展覽以曾灶財的塗鴉作為起點引入水墨作品,她承認曾灶財富有爭議,有人覺得其他不應該放入畫廊、做展覽,但正好帶出 M+ 是一間視覺文化博物館、而非藝術博物館。

[Image: entrance_vQAihj0.jpeg]

M+ 整體關注戰後文化發展,而 1960 年代香港在不同領域都有突破發展。例如:藝術上有新水墨運動及實驗創作,而政府新聞處亦推出垃圾蟲、香港節等一系列標誌性的平面設計,同樣「走得頗前」。因此,「香港:此地彼方」展覽也是由香港 1960 年代說起。Tina 形容,1960 年代對於香港是重要的,當時雖然亦有社會問題,但創作人「將社會問題消化,變成正面的力量,將香港的形象正面地推出來」。

展覽關注土地問題

為籌備開幕展覽,M+ 團隊特意委約三名藝術家創作,包括:江康泉(江記)動畫《海市鏡花》、張智強的裝置《變形蝸居》,以及 Adam Snow Frampton、Cyrus Penarroyo、Jonathan D. Solomon、汪嘉詠的建築模型《懸浮城市》。三組委約作品,兩組都是與「土地問題」相關。《變形蝸居》提出住宅空間不足的生活方案;而《懸浮城市》則提出解決港島交通擠塞的倡議。Tina 坦言比較喜歡房屋問題相關的作品,又特別提到旅居香港多年的德國攝影師 MichaeI Wolf 拍攝彩虹邨的相片與彩虹邨的建築規劃圖並置,通過不同媒介的藏品,展現「用不同角度去看同一件事」的策展方式。

[Image: chang.jpeg]

說到不同媒介並置的安排,Tina 認為這是 M+ 館藏的優勢,但執行上亦有挑戰,要考慮「如何放在一起,能夠說出故事」。同時,M+ 面向的觀眾層面廣闊。由本地到海外、由業界到大眾都有,揀選展品需要平衡不同觀眾的期望。她承認,部分策展脈絡不容易掌握,但普遍反映社會歷史(social history),「從文化角度,透過館藏,挑選一些可以表達到某些現象的藏品」。

[Image: woof.jpeg]

會見傳媒期間,多次被問及策展過程有沒有展品被迫棄選,Tina 都連番否認,強調「策展概念從無更改」。她透露,展廳落成啟用之前,建築師根據展品清單和展覽平面圖擬定展場設計。入伙後,團隊發現部分間隔用的矮牆未能如設計般落實,「因為防火問題,都是很實際的原因。其中一個部分要重新規劃,因為不夠位置放展品,也有些展品要換位置。這都是很技術性的問題。」

策展人盼公眾持開放態度

《立場》早前報道,近月移居台灣、多以政治為創作題材的藝術家黃國才 8 件作品在 M+ 網頁紀錄上未能提供圖片。「香港:此地彼方」展覽中亦有陳示黃國才的作品《漂流家室》。展覽導覽環節,Tina 形容此作「與西九關係密切」,「2010 年,西九(文化區)未動工,藝術家在這裡海傍做了這個表演,把裝置駛出海」。彭綺雲則指,「黃國才的教育背景是讀建築,之後讀藝術。主要做雕塑,用常見、日常生活物件來創作」。

[Image: kacey.jpeg]

導覽雖然未有提及,但在「彼方」部分的有一展品,播放名為《前後與左右》的影片。影片取材自 20 部電影,剪輯成 4 分 41 秒的短片,分別在左右兩個屏幕循環播放。選用的電影包括:王家衛《2046》、陳果《香港製造》、杜琪峯《文雀》、彭浩翔《維多利亞壹號》,以及 2016 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十年》。文字描述形容,「透過這場沉浸其中的視覺之旅細看這個城市,了解此地的創意工作,一瞥創作人眼中的香港人故事」。放映空間入口貼出告示,「此房間內含有敏感內容,或不宜兒童觀賞」。

2016 年,Tina 接受《紐約時報》中文網訪問,曾言「你可以搜藏一大堆東西,但如果因為你無法為展覽選出合適的東西而讓它們待在某個儲藏室裡,那就幾乎等於埋沒它們」。事隔五年,社會氣氛急劇變化,尤其可見於今年年初艾未未藏品引發涉嫌違反《國安法》爭議。今時今日,M+ 藏品「只藏不展」,作品「被埋沒」的危機似乎有增無減。

問 Tina 想法有否改變,她今天仍然相信「只藏不展等於埋沒作品」,但「成立博物館及其購藏是長遠的事」,「今日展不到,明天會不會能展出?不太擔心,M+ 只是即將開幕。」她續以香港文化博物館為例,流行文化雖然是該館其中一個主要購藏範疇,但開幕 20 多年最近才舉行 1960 年代流行文化的展覽,「是需要一些時間去做的」。

博物館開幕在即,Tina 對觀眾光臨感到興奮,希望可以多聆聽觀眾的意見。她認為,視覺文化到處都有,鼓勵觀眾打開雙眼多欣賞不同範疇的作品,「希望大家用較開放的態度來注意身邊事物」。M+ 將於 11 月 12 日正式向公眾開放。從開幕日起十二個月內,香港居民可免費入場。「香港:此地彼方」展覽由彭博慈善基金會及大正資本贊助,展期至 2022 年 11 月 27 日。
Reply
#19
M+ 博物館 11 月開幕展逾千藏品 正價成人票 120 蚊 香港居民首年免費
https://www.thestandnews.com/art/m-11%E6...5%E5%A0%B4

[Image: 20210908-45.png]

西九文化區視覺文化博物館 M+ 今日(9 月 8 日)宣佈,將於今年 11 月 12 日正式向公眾開放。開幕展由六個專題展覽組成,陳列 1,500 件藏品。從開幕日起十二個月內,香港居民可免費入場,否則成人票正價入場費為 120 港元。

六個專題展陳列 1,500 件藏品

M+ 今日宣佈,博物館將於今年 11 月 12 日正式向公眾開放。佔地 65,000 平方米的 M+大樓,共有約 17,000 平方米的展覽空間,包括 33 個展廳和其他展覽空間。截至 2021 年 6 月,M+ 藏品達 7,923 件(包括希克藏品 1,510 件),當中 1,500 件將於開幕時亮相。另有 443 件印刷品的圖書館特藏及超過 48,000 件的 M+ 檔案藏品,主要為建築資料。

開幕展由六個專題展覽組成,反映 M+ 館藏特色,包括:

「香港:此地彼方」:從藝術、建築、設計、電影,展現這城市的演變及自1960年代起至今的獨特視覺文化;

「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從 M+ 希克藏品中挑選精品,按時序回顧1970年代至200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

「物件 ‧ 空間 ‧ 互動」:精選逾五百件建構社會、塑造身分和想像未來的物件,按主題與時序探討過去七十年的國際設計建築與今天生活的關聯;

「個體 ‧ 源流‧ 表現」:以 1950 年代為起點,從亞洲視角探討戰後國際視覺藝術的敍事;

「博物館之夢」:匯聚來自不同地域和世代的 27 名藝術家,探索全球概念藝術的脈絡;並以馬塞爾‧ 杜尚、約翰‧ 基治、小野洋子、白南準為起點,展示如何以文化為素材革新傳統;

「安東尼‧葛姆雷:亞洲土地」:英國雕塑家安東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在 2003 年與三百多名廣東村民,共同製作數以十萬計泥塑雕像組成的大型裝置,以及製作過程的攝影紀錄。


香港居民首年免費入場

除了展覽之外,M+ 開放後首三個週末,館方將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現場展演、講座、導賞團、工作坊、放映會和線上活動。開幕日起計十二個月內,香港居民可以憑著有效身份證明文件免費入場。正價入場費成人票為港幣 120 元;7 至 17 歲兒童、60 歲及以上長者、全日制學生和殘疾人士及其陪同者可享半價優惠;6 歲及以下兒童則免費入場。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強調 M+ 的開幕對西九文化區和香港的意義重大,「將為香港未來發展作出貢獻,鞏固香港作為世界領先藝術文化樞紐的聲譽」。M+ 董事局主席羅仲榮表示高興,希望香港居民和國際訪客能從中獲得啟發,令生活更加豐富多彩。M+ 博物館館長華安雅認為, 該館建構歷史方面將發揮關鍵作用,「它既是全新的視覺文化中心,也是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的世界級地標,藉着參與全球的交流對話,並發揮其影響力,向世界訴說我們所在地的故事。」


西九 M+ 博物館年底開幕 館長華安雅:展六四作品無問題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ulture/%E8...F%E9%A1%8C

[Image: m-16_WScpQ.png]

預計於 2021 年年底開幕的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大樓,今日開放傳媒預覽,展示大樓內部分空間。M+ 博物館行政總監華安雅被問及國安法下博物館會否迴避展示六四、反修例示威相關作品,以及中國異見藝術家艾未未的作品可否與大眾見面。她以「沒問題」回應,並稱艾未未部分作品本屬M+館藏,強調博物館策劃展覽向來根據史實。

M+博物館大樓竣工,現正進行室內裝修,預計2021年年底正式開幕。截至2020年 9 月 30 日,M+藏品共有7978件,當中約 2 成來自香港藝術家及創作者。傳媒預覽之後,M+ 博物館館長的華安雅(Suhanya Raffel)會見記者,多次被問及創作與策展自由的提問。

[Image: 159185035_10165525544625019_648830935113..._nEsga.jpg]
[Image: 160101607_10165525501840019_423854924165..._Y1r9C.jpg]

策展據於史實 保持開放呈現不同觀點

2012 年,瑞士收藏家 Uli Sigg 以香港有言論自由、可展政治敏感藝術創作為由,將 1,510 件中國當代藝術藏品交托 M+ 博物館,當中包括不少無法在大陸展出的政治藝術品,例如中國異見藝術家艾未未中指指向天安門的作品、劉香成關於六四的攝影。相關作品在 2016 年曾於太古坊 Artistree 舉行的《M+ 希克藏品: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 展覽亮相。

事隔五年,香港政治社會氣氛大幅收緊。有記者問及國安法下,博物館會否迴避展示有關六四、反修例示威或中國異見藝術家艾未未的作品。華安雅回應「沒問題」,並稱「艾未未的作品是我們館藏的一部分。我們策劃展覽向來根據歷史、學術及事實。(no problem, we will show those and Weiwei is part of our collection.......our exhibition are developed with historic academic fact and that's what we did)」M+博物館亦預留北翼大型展廳以展示 Uli Sigg 系列藏品。

另有記者關注 M+ 如何確保藝術家們不會違反國安法,而現時的政治氛圍下藝術家是否仍享有創作自由。華安雅雖沒有正面回應,但認為「一座城市要成為全球藝術中心,必須擁有開放環境,可以呈現各種觀點與意見(a city can only be a global art hub of its welcoming environment, reflects a wide range of perspectives and view)」。她又強調,M+作為一家國際博物館,會確保所有館藏、展覽都能夠適當展示,從而促進討論、挑戰、學習等。

[Image: 160222116_10165525502200019_869937026421..._bNxep.jpg]
[Image: 158649730_10165525502240019_294863708154..._rIjW5.jpg]

設 33 間展廳 隧道連接港鐵站

M+大樓由世界知名建築師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聯同TFP Farrells和奧雅納設計。外型由一縱一橫的建築物組成,即橫向基座平台和線條窄長的縱向大樓。展覽空間集中於橫向基座平台,縱向大樓則包括 M+博物館員工的辦公室。M+大樓總面積達65,000平方米,展覽空間佔地17,000 平方米,共設33個展廳、3間戲院、1 間多媒體中心、1 間學舍、1 間研究中心,以及博物館商店、餐廳、咖啡廳、辦公室、天台花園等。

建築特色上,M+大樓底下設有連接港鐵機場快綫及東涌綫的隧道。建築團隊在隧道開鑿大型展區「潛空間」,容納不同類型的裝置作品。另外,大樓南面設有LED幕牆,高65.8米,闊110米,由5千多件LED光管組合而成,用以展出流動影像作品。

至於入場票價,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署理行政總裁馮程淑儀指團隊仍在商議中,但估計票價不會太高昂,希望可讓更多人士可入場參觀。

[Image: 158347097_10165525596490019_315727541264..._L2zBI.jpg]
[Image: 158158945_10165525544680019_661414820589..._wghfz.jpg]
[Image: 158653860_10165525501895019_879367178876..._fjFm9.jpg]
[Image: 159853081_10165525502405019_754013953804..._Znrua.jpg]
[Image: 159571609_10165525507850019_163808999310..._5hOV1.jpg]
[Image: 158597645_10165525502710019_763438768017..._ypNOI.jpg]

[ 本帖最後由 消失的老公 於 2021-10-21 17:19 編輯 ]
Reply
#20
【香港文革】大公文匯續批鬥 M+ 斥亂買「偽術品」醜化國家領導人、充斥裸照 馬逢國附和:需尊重道德價值
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E...9%E5%80%BC

[Image: M-05_p50CB.png]
建制媒體連日狙擊本港藝文界,中聯辦控制的《大公》和《文匯》兩報今天(21日)再次以報道質疑西九文化區 M+ 博物館藏品涉違《國安法》。相關報道標題形容博物館以 12 億公帑「亂買偽術品」,並再狙擊「M+希克系列」藏品,形容藝術家石心寧《杜尚回顧展在中國》油畫「醜化、詆毀國家領導人」;該畫作是描繪毛澤東觀賞法國藝術家杜尚所創作的便斗藝術品。《大公》甚至在另稿指出,「M+ 有不少藏品意識不良」,舉例稱「希克系列」藏品充斥大量男女裸照、「群交」照片,「甚至有令人極度不安的變童意識作品,備受爭議」。立法會議員馬逢國昨(20日)則表示,藝術雖有較寬的表達空間,惟同需尊重道德價值及尺度。

[Image: 15-duchamp-retrospective-exhibition-in-c...klqej.jpeg]

瑞士收藏家希克(Uli Sigg)於 2012 年,以香港有言論自由、可展示政治敏感藝術創作為由,將 1,510 件中國當代藝術藏品交託 M+ 博物館,並由博物館整理為「M+ 希克系列」藏品。當中包括不少無法在大陸展出的政治藝術品,例如美籍華裔攝影師劉香成有關六四的攝影作品、中國異見藝術家艾未未向天安門舉中指的作品等。

[Image: m2esr5cbnuaobi8w20z3_kSJEY_b3ojCv6.jpeg]
[Image: kh5dujde3fbsfkudd0h6_FlpNO.jpg]
劉國勳:藏品「大花筒」 馬逢國:藝術應尊重道德價值

《大公報》、《文匯報》今分別以「M+博物館藏品涉辱國 12 億公帑購買偽術品」、「M+ 無王管 12 億公帑亂買『偽術品』」為題,各自在文中引述不同建制派意見。民建聯劉國勳向《文匯》稱,「M+過去買藏品都是大花筒 ... 所買的展品都令人譁然,例如有些藝術家還未成名就已經購買其作品」。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成員、立法會議員盧偉國則向《大公》表示,「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到底哪些具藝術價值,到底哪些是混水摸魚,有關部門絕不能將兩者混為一談。」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立法會議員馬逢國昨日接受港台訪問時表示,即使藝術表達空間應為較寬闊,但「藝術不能在真空裏存在」,所有藝術作品應尊重當地道德價值、尺度,更稱「全世界都會有(遵從)」。他又形容艾未未的舉中指作品「讓人有咁(侵犯)嘅感覺唔出奇」,因為天安門是國家象徵,惟該作品是否違法則需交由法庭決定。

訂於今年底正式開幕的M+ 博物館早前舉辦傳媒預覽,館長華安雅指館方在《國安法》下仍不會迴避展示六四、反修例示威相關作品,並稱艾未未部分作品本屬 M+ 館藏,強調博物館策劃展覽向來根據史實。對於被指控違反國安法,M+早前回覆《立場新聞》時指,無論籌劃展覽或發展藏品,博物館均以研究為基礎,並以嚴謹的學術精神為原則。M+ 又稱定遵守香港法律,同時秉持專業操守。

容海恩續轟 M+ 藏品「對國家不敬」 藝發局委員斥「見識少」
https://www.thestandnews.com/art/%E5%AE%...8%E5%B0%91
[Image: 20210318-0420copy_4rmFy.png]

特首林鄭月娥昨日出席質詢時,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容海恩指M+博物館藏品「散播仇恨」、「違反國安法」。容海恩今日於電台節目繼續炮轟 M+博物館接收瑞士藏家贈送、可能引起對中國憎恨的藝術品,涉嫌違反《國安法》,重申 「不可能在自己地方、自己博物館對自己國家不敬」。同場的藝發局委員陳錦成則指容海恩可能「見識少啲」。

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今日(3 月 18 日)出席香港電台節目《千禧年代》續談 M+ 博物館藏品爭議。她表示從 M+ 博物館網頁發現艾未未作品在館藏之列,其中一張作品圖中顯示「中指對著中國天安門」。她強調自己並非藝術專家,但認為天安門是國家的象徵,而舉起中指是「低俗的動作」,表達藝術家對中國的不敬、不尊重的情緒,聲稱會「令一般市民產生不安」。

容海恩指,M+ 是香港以公帑打造,成本近 50 億港元,「在自己地方、自己博物館對自己國家不敬是說不過去」。她進一步指,該藏品是由一名瑞士人贈予香港,而作品流露對中央人民政府憎恨,可能觸犯《國安法》第29條第 5 點。

為外國或者境外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涉及國家安全的國家秘密或者情報的;請求外國或者境外機構、組織、人員實施,與外國或者境外機構、組織、人員串謀實施,或者直接或者間接接受外國或者境外機構、組織、人員的指使、控制、資助或者其他形式的支援實施以下行為之一的,均屬犯罪:

(一)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動戰爭,或者以武力或者武力相威脅,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造成嚴重危害;

(二)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或者中央人民政府制定和執行法律、政策進行嚴重阻撓並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三)對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進行操控、破壞並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四)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制裁、封鎖或者採取其他敵對行動;

(五)通過各種非法方式引發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對中央人民政府或者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憎恨並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主持蕭洛汶質疑,「收咗幅畫就係資助?我唔明個『非法方式』喺邊?」容海恩重申引起憎恨就要採取行動,稱該作品可於私人地方展示,但政府展館應該收起敏感題材作品,「政府場地有自己獨特的審查機制是正常不過」。主持追問,容海恩始終未能確認 M+ 是次購藏行動是否與外國機構有關係,「從佢收咗外國一張畫判斷,會唔會未必咁實㗎?」她搶答「一路都係話涉嫌啫,無話到確實係」,但認為既然引起爭論就應該先從網頁刪除作品。

陳錦成:容海恩可能見識少啲

同一節目上,藝發局視覺藝術小組主席陳錦成解釋,每間專業的博物館都有其藏品規定,M+ 也不例外,其收藏策略於網上可見,過程選有不同委員會監察。他又指,「挑戰權威」是艾未未主要的創作方向,但只抽取他對中國權威的挑戰、而無視他對其他政治政治權威的挑戰,「理解並不完整」。

陳錦成又笑言,容海恩可能「見識少啲」,政治其實是創作常見的主題。博物館具有教育功能,「提供資源俾好似容小姐呢啲唔係好識文化藝術嘅人慢慢去學」,又建議容海恩尋求相關專業人士「虛心啲去學」,了解作品背後理念。

艾未未不只對天安門舉中指

是次爭議之作為中國異見藝術家艾未未在 1997 年發表的攝影作品《透視研究:天安門》。相片中,藝術家在天安門前舉起中指。然而,這不是藝術家唯一一張對象徵權力建築物舉中指的作品,《透視研究》系列亦取景於美國白宮、巴黎鐵塔等。

《透視研究:天安門》是瑞士收藏家 Uli Sigg (烏利 . 希克)的收藏。2012 年,他以香港有言論自由、可展政治敏感藝術創作為由,將 1,510 件中國當代藝術藏品交托 M+ 博物館,當中包括不少無法在大陸展出的政治藝術品,例如中國異見藝術家艾未未中指指向天安門的作品、劉香成關於六四的攝影。相關作品在 2016 年曾於太古坊 Artistree 舉行的《M+ 希克藏品: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 展覽亮相。

【香港文革】容海恩指 M+ 博物館藏品涉違國安法 林鄭:會特別警惕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ulture/%E9...6%E6%83%95

[Image: 20210317-22_CT61u.png]

【 3 月 18 日 10:15 新增 M+ 回應】

建制媒體連日狙擊香港藝文界,從促電檢處禁播《理大圍城》以至指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藏品涉違國安法。今日,特首林鄭月娥出席質詢時,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再指M+博物館藏品「散播仇恨」、「違反國安法」,要求成立部門審查展品。林鄭回應指文化藝術創作自由與散播仇恨、破壞國家安全的界線是可分辨的,又稱政府會「特別警惕」。

容海恩在行政長官問答會上指,將於今年年底開幕的 M+ 博物館有許多散播國家仇恨的展品,又質疑政府動用巨額公帑及許多人力物力成立西九文化區,卻用作展示涉嫌違反國安法、「侮辱國家尊嚴的藝術品」。她又詢問政府會否成立部門審查有關展品,確保不會違反國安法,以及政府要如何預防一些煽動仇中情緒及分裂國家行為的展品上架。

林鄭覆述容海恩說法,指對方擔心M+博物館展品會否「踩紅線」,因為國安法實施後,「所有香港同胞都要支持維護國家安全,特別是公職人員都要特別審慎」。她表示,M+ 博物館作為文化藝術中心,政府會尊重藝術表達自由,「但呢條線係分得到,乜嘢係藝術文化創作自由,乜嘢係用作散播仇恨、或者破壞兩地人民關係以至國家安全,我哋會特別警惕呢件事」。

近日遭建制派屢次狙擊的為「M+ 希克系列」藏品。2012 年,瑞士收藏家 Uli Sigg (烏利 . 希克)以香港有言論自由、可展政治敏感藝術創作為由,將 1,510 件中國當代藝術藏品交托 M+ 博物館,當中包括不少無法在大陸展出的政治藝術品,例如中國異見藝術家艾未未中指指向天安門的作品、劉香成關於六四的攝影。相關作品在 2016 年曾於太古坊 Artistree 舉行的《M+ 希克藏品: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 展覽亮相。

[Image: kh5dujde3fbsfkudd0h6_FlpNO.jpg]

[Image: m2esr5cbnuaobi8w20z3_kSJEY_b3ojCv6.jpeg]
親中團體至警總舉報M+ 違國安法

原訂於今年年底正式開幕的M+ 博物館上週五(12日)舉辦傳媒預覽,館長華安雅指國安法下仍不會迴避展示六四、反修例示威相關作品,並稱艾未未部分作品本屬M+館藏,強調博物館策劃展覽向來根據史實。

隔天(13日),親中媒體《點新聞》發表社評批評M+博物館有「大量作品挑戰國家尊嚴、侮辱英雄、無視社會道德底線、貶低宗教、涉及孌童意識」,指明相關展品屬「希克系列」藏品,又稱烏利.希克「一手捧紅極為仇共的異見藝術家艾未未」。

昨天(16 日),親中團體「香港政研會」更到灣仔警察總部向警方舉報,指 M+ 博物館藏品涉違國安法以及《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政研會指控對於M+博物館未嚴格把關,館長華安雅女士「公然宣稱展館場地可以展示黑暴、六四等非法議題」,要求華安雅問責下台。

對於被指控違反國安法,M+回覆指無論籌劃展覽或發展藏品,均以研究為基礎,並以嚴謹的學術精神為原則。M+ 又稱定遵守香港法律,同時秉持專業操守。

[ 本帖最後由 消失的老公 於 2021-10-21 17:25 編輯 ]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