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Resources and Mining 資源和礦業
#41
美媒:加拿大超越中國 成全球鋰電池供應鏈排名榜首
https://www.hk01.com/article/989436

美媒2月5日最新報告顯示,連續3年在全球鋰離子電池供應鏈排名中位列榜首的中國,2024年首次遭加拿大超越,退居第二位。美國則排名第三。

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F)5日發表報告稱,加拿大在製造、生產上持續進步,加上強大的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即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特質,令其成為「未來電池供應鏈的領先者」。

報告指,加拿大的「原材料資源、與美國汽車業的緊密融合,以及明確的政策承諾,令其比競爭對手更具優勢」。

排名檢視原材料、電池製造、下游需求等5類共46項指標,衡量各國建立安全、可靠、永續鋰電池供應鏈的潛力。目前加拿大的鋰離子電池產量遠低於中國,但報告分析重點落在未來供應鏈。

科探井創全亞洲最深紀錄 突破地下9850米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40...2_001.html

內媒上周五(9日)報道,中國石油去年5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設置的科探井,經255天的向下鑽深,目前鑽洞深度已突破9,850米,打破全亞洲最深井紀錄。

報道指,鑽桿從井口旋轉向下鑽探,每天能夠鑽深約20米,中間有時候可以日進幾十米,但有時一天只能艱難地挺進一米。由於一萬米以下的岩層溫度高達200℃,壓力也是地面的1,600倍,繼續向下鑽深將面臨一定困難。

至於向下鑽深的理由,報道分析認為,不但能幫助科研人員理解地下一萬米岩石的狀態,及如何形成和演化,而且檢驗中國目前的鑽探裝備能否鑽成這口超深井,並有助探索可能蘊含巨大油氣儲量的油田。
Banff
Reply
#42
深水導管架海基二號珠海完工 創多項亞洲紀錄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40...2_001.html

中國海油宣佈在南海獲得開平南億噸級油田發現
https://hk.finance.yahoo.com/video/%E4%B...00681.html

2024年3月8日,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佈,在南海深水深層獲得開平南億噸級油田發現。 開平南油田位於南海東部海域,平均水深約500米。主要含油層系為古近系珠海組、恩平組和文昌組,油品性質為輕質原油。發現井KP18-1-1d共鑽遇油氣層100.6米,完鑽井深3,462米。經測試,該井平均日產原油約7,680桶,天然氣約0.52百萬立方英尺。通過持續勘探,實現開平南油田探明地質儲量1.02億噸油當量。 公司勘探副總師徐長貴先生表示:「開平南油田是中國首個深水深層億噸級油田,該油田的成功發現充分展現了南海深水勘探的廣闊前景,進一步夯實了公司高質量發展的資源基礎。」 公司首席執行官及總裁周心懷先生表示:「近年來,中國海油南海東部海域油氣勘探發現屢創新高,為海洋油氣持續增產打造了新的增長極。公司將繼續加大南海油氣勘探開發力度,不斷提升能源供應能力。」

中國海油宣佈在渤海獲得億噸級油田發現
https://hk.finance.yahoo.com/video/%E4%B...00189.html
HKdimsum
Reply
#43
冷水江市煤礦發生安全事故 4人遇難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40...?refer=hn1
7days
Reply
#44
美媒:中國突破提煉難關恐主導鎳鈷供應 西方企業怨不公平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56071

美媒:中國合併成立世界上最大稀土公司 保持全球供應鏈主導地位
https://www.hk01.com/article/708423

報道稱,新公司將被命名為「中國稀土集團(China Rare Earth Group)」,最快將於本月在資源豐富的江西省成立。該公司是通過合併多間國有企業的稀土資產成立,包括有中國五礦集團公司(China Minmetals Corp.)、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Aluminum Corp. of China Ltd.)、贛州稀土集團有限公司(Ganzhou Rare Earth Group Co.)。

普京指俄羅斯應考慮限制戰略資源出口以報復西方制裁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40912.htm
Reply
#45
損失3.2噸黃金?︱哥倫比亞黑幫強搶紫金礦業礦山 企業僅認遭盜採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E6%8E%A1

紫金礦業在哥倫比亞遭販毒黑幫奪取大量礦道,大量非法礦工挖金,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指,紫金礦業有價值達2億美元,重達3.2噸的黃金被掠奪。

消息震驚中外,內地第一財經報道,紫金礦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盜採確實存在,在2020年紫金礦業進入該礦山前就已經存在,公司也不清楚非法開採的實際數量。「盜採者是打洞進入,實際非法開採數量很難統計,我們也不知道網上流傳的『3噸黃金』是從哪來。前一屆政府打擊非法開採的力度較大,而現任執政者對非法開採的態度較為『曖昧』。」

就非法開採對公司的業績影響,上述負責人表示近兩年哥倫比亞礦山產量持續增長,盜採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小。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哥倫比亞一個販毒集團奪取了中國礦業巨頭紫金礦業在當地擁有的大量礦道,在黑幫帶領下,大量非法礦工正在掠奪拉丁美洲最大的金礦之一武裡蒂卡金礦(BURITICÁ)。

報道指,在哥倫比亞最大的金礦地下約700碼處,私人安保人員蜷縮在沙袋後面,與販毒集團進行了勝算渺茫的戰鬥。

該販毒集團已控制了價值數億美元、綿延30英里的礦道。去年已有兩名安保人員遇害,另有數人受傷。

2000非法礦工採金
在販毒黑幫開路下,大約2,000名非法礦工冒險在礦道掠奪金礦。

報道指,該個被入侵強挖的武裡蒂卡金礦,是紫金礦業擁有,估計該公司去年損失了超過3.2噸黃金,價值約2億美元,相當於該礦總產量的38%。

紫金礦業的一名安保官員表示,「我們正在輸掉」這場與非法採礦的戰爭。非法採礦是一個緩慢而費力的過程,在基本缺乏當局監管的情況下仍在繼續。

據公開資料,紫金礦業於2019年以約70億元人民幣,取得武裡蒂卡金礦的權益。該礦被紫金收購後,多次遇襲,去年5月,武裡蒂卡金礦遇到爆炸恐襲,造成2名外判保安及4名哥倫比亞警察在內的14人受傷。

湖南發現逾40條金礦脈 儲量超1000噸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4112...2_001.html

湖南省地質院周四(21日)宣布,該院下屬湖南省地質災害調查監測所經多年努力,在該省平江縣萬古金礦田地下2,000米以上深度地層,發現超過40條金礦脈,金品位最高達每噸138克,探礦核心區累計探獲黃金資源量約300噸。

專家會商認為,湘東萬古金礦田礦床規模屬於超大型,預測地下3,000米以上遠景黃金儲量超1,000噸,以現行金價計算資源價值達6,000億元人民幣(約6,500億港元)。

湖南境內金礦資源量豐富,其中「江南造山帶」被稱為「金腰帶」,由西向東呈反「S」型帶狀分布,已發現9個大型至超大型金礦床、20個中型礦床和29個小型礦床,累計探明金資源儲量達600噸,佔湖南90%以上的金資源量。

鎵、鍺等戰略物料廣泛用於軍事用途 全球約95%鎵產量來自中國
https://news.tvb.com/tc/world/674f20a776...D%E5%9C%8B

中國加強對美國軍民兩用物項出口管制,原則上不批准鎵、鍺等晶片關鍵材料出口美國,即日生效。鎵、鍺、銻、石墨都是戰略物料,廣泛用於軍事用途,或半導體製造用途。

鎵的應用範圍包括軍備、電動車、手機零件和充電器等。現代軍備例如隱形戰機、防空導彈等,都需要強大的雷達提高探測能力,但雷達愈強勁,意味需要更大電壓,以及會發出更多熱量,因此愈耐熱、發熱量愈小的材料便最理想。鎵便是製造主動電子掃描雷達中,發射接受信號裝置最基本的材料。全球約百分之95的鎵產量,都是來自中國。

鍺和鎵一樣是半導體、無線通訊和太陽能電池等領域的重要材料。鍺是一種高折射率材料,被應用於不少紅外系統,包括熱成像、光譜學等,能夠應用於軍事設備上。中國同樣主導了全球鍺的生産,其產量佔全球總量的百分之60。

銻被廣泛應用於軍事用途中,包括用於製造炸藥、照明彈、夜視鏡、紅外探測器等等。另外,在軍服外層凃上銻,亦能達到防火保護作用,並減少紅外探測。全球則有約百分之48的銻產量是來自中國。

石墨是碳的一種同素異形體,具有導電、抗腐蝕等功能,是製造火箭、導彈等電路板的原材料之一。另外,因耐熱及純度高,亦可用於核反應爐,是極為重要的原材料。全球約百分之77的石墨產量都是來自中國。

湖南發現價值6000億金礦 獲美媒關注:超越南非,成世界最大金礦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81461

[Image: s46gB33HRVbM7gCuemph-Ih7GAv2IgMKB5-ZQwef...w1920r16_9]

「中國發現價值830億美元世界最大金礦」,12月1日,美媒福克斯新聞網以此為題報道了中國宣布在萬古金礦田發現千噸金礦的相關新聞。《印度時報》認為此次成果是中國政府持續增加勘探投資的「必然收獲」,也為中國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提供了助力。

據新華社11月21日報道,湖南省地質院當日宣布在湖南平江縣萬古金礦田發現超40條金礦脈,探礦核心區累計探獲黃金資源量300.2噸,預測地下3000米以上遠景黃金儲量超1000噸,以現行金價計算資源價值達6000億元。這一發現近日也受到外媒集中關注。

路透社在湖南省地質院官宣萬古金礦田消息的當天就跟進了報道。據路透社的消息,中國此前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的黃金生產國,產量約佔世界的10%以上。按照中國黃金協會的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黃金產量268.068噸,黃金消費量741.732噸。中國的黃金消費量遠高於產量,因此仍依賴從澳洲和南非等國進口黃金,才能滿足首飾、投資、工業等方面的需求。

《紐約郵報》則注意到,此前南非的「南深金礦」被認為是世界上儲量最大的金礦,蘊藏着超過930噸黃金——這意味着按照報道中超1000噸的遠景黃金儲量計算,萬古金礦田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金礦。

一方面,有媒體據中國的黃金消耗量等數據推算,認為新發現的萬古金礦田可以幫助中國緩解黃金產能無法滿足需要的問題,但不能完全解決。

另一方面,印媒《印度時報》認為,中國政府一直在增加對礦產勘測的投資。萬古金礦田的發現是某種「必然的收獲」,也為中國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提供了助力。在世界局勢快速變化、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中國一直在努力增加黃金儲備,以更好地處理貨幣、物價和貿易方面的各種問題。中國在石油、稀土和其他重要資源領域也在做同樣的工作。通過增加這些資源的儲備,中國可以減少對其他國家的依賴。

過去一年,投資者紛紛將黃金作為避險資產,以規避中東和烏克蘭持續不斷的衝突等各種地緣政治風險。大選後美國經濟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美聯儲降息計劃、美國國債不斷增長的長期走勢等要素也推動了投資者進一步投資黃金。2024年內金價已經上漲了約30%。

湖南省地質災害調查監測所地質勘查一院院長吳俊對《瀟湘晨報》表示,萬古金礦田不僅儲量大,而且開採難度和選礦難度都不大,屬於易採易選的金礦。金礦開採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需要制定一個合理的開採規模,確保資源的高效利用,未來五年內,每年開採5噸黃金是較為合理的規模。

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毛景文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副總地質師唐菊興等專家實地考察後認為,萬古金礦田找礦實現重大突破,對實現國家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金礦增儲目標任務、助力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資源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義。

路透社:中國金屬出口限制嚴重影響西方企業運作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82897

湖南發現價值6000億金礦 獲美媒關注:超越南非,成世界最大金礦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81461

[Image: s46gB33HRVbM7gCuemph-Ih7GAv2IgMKB5-ZQwef...w1920r16_9]

中國完成了一項不可能的實驗 或將徹底改變航空航天技術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91918

青藏高原發現逾2000萬噸銅礦 專家:「綠色礦業」至關重要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D%E8%A6%81

[Image: _2025010619063081113.jpg]
[Image: 06012025_053.jpg]
Reply
#46
川普為何想拿下格陵蘭?美媒曝關鍵原因:向中國發出強烈訊號
https://udn.com/news/story/121777/8478147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7日揚言不排除以軍事或經濟脅迫手段取得巴拿馬運河及格陵蘭的控制權,令外界不禁好奇川普的背後盤算,美國媒體引述消息指出,川普希望控制格陵蘭島,以便向中國發出強烈訊號。

紐約郵報報導,熟悉川普團隊的消息人士透露,「有幾個關鍵原因。向中國發出強烈且深思熟慮的訊號。不僅僅是空談,而是行動。讓美國再次雄心勃勃。」稱川普正在為「川普主義」奠定基礎。

華盛頓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自由研究員普利薩斯(Alex Plitsas)表示,川普念念不忘格陵蘭有兩個原因,其一是關鍵的國防和電子工業所需的大量稀土元素礦藏。其次,格陵蘭島在北極地區擁有合法而巨大的主權要求,這將使美國在面對日益激烈的航運和資源競爭時處於更有利的地位。

多年來,美國一直與中俄在北極區的自然資源開採進行三方角力,向該地區部署軍用破冰船,以探索資源豐富的北極苔原。長期以來,美國對稀土礦物的供應,過度依賴中國,而稀土礦常見於亞洲和北極地區,並用於從手機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各領域。

普利薩斯指出,鑑於地緣政治現實問題,這種對中國的依賴是不可持續的,而其他主要礦藏存於阿富汗等地,出於多種原因,也不好開採。

雲南發現超大規模離子吸附型稀土礦 是新能源、國防領域原材料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95241

澤連斯基公開烏克蘭「稀土地圖」 向特朗普喊話:來談合作吧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E5%90%A7

美媒:特朗普求獲烏克蘭50%稀土 若達成俄烏和平願派駐士兵守衛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10815

入地10910米 中國首個超萬米科探井完成鑽井 創多項世界紀錄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12494
[Image: rS83Qgf2aDGNjIJw6dKaUKmTSGAiiDVGLlG7di5Ru3Y?v=w1920]

澤連斯基訪美︱美烏礦產協議拆局 兩大經濟戰略因素 揭美歐急與烏簽和談迫切性 以應付中國
https://www.stheadline.com/macroeconomic...D%E5%9C%8B

[Image: 20250301_fin___si.png]

澤連斯基訪美︱烏克蘭礦產料值5000億美元 特朗普看中哪些戰略礦物?
https://www.stheadline.com/macroeconomic...6%E7%89%A9

內媒批美歐謀烏礦產 白宮掠奪計劃受挫氣急敗壞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5030...2_001.html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原定上月28日舉行的礦產協議簽署儀式,因雙方會晤期間爆發罵戰而取消。內地官媒周日(2日)發布題為「任爾焦土,吾要稀土」的文章,指這表面看是外交禮儀的崩塌,實則是白宮因其攫取烏克蘭礦產資源計劃受挫而氣急敗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周一(3日)回應烏克蘭問題時表示,中方將繼續致力於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實現和平,發揮建設性作用。

文章稱,根據協議草案,美國不僅要烏克蘭將自然資源未來收益的50%投入美烏基金,更企圖通過支持關鍵礦產開發的名義,將觸角伸向烏克蘭油氣基礎設施,被形容為「21世紀的經濟殖民契約」。美烏會晤破局後,歐洲盟友力挺澤連斯基,但內媒認為方式雖然不同,但歐洲人同在打礦產資源主意,烏克蘭最終難逃淪為「魚肉」的命運。

文章又指,對列強來說,在利益面前,共同的價值觀、盟友等一切都是幌子,烏克蘭人應認識到其國家已被標註成資源版圖上的一個坐標。內地官媒旗下自媒體「玉淵譚天」則指出,美烏礦產協議有多離譜,特朗普想烏克蘭償還5,000億美元(約3.9萬億港元),根據協議草案及數據計算,美國要的錢烏克蘭得還63年,對烏方來說非常沉重。

有分析人士稱,中國可能會向烏克蘭派遣維和人員。林劍周一回應時強調,中國不是烏克蘭危機的製造者,也不是當事方,中方支持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期待各當事方找到能夠照顧彼此關切、可持續和持久的解決方案。

特朗普稱烏將簽署礦產協議 俄已準備好和平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5...2_001.html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當地時間周二(4日)晚發表第二任期的首場國會演說,聚焦美國優先政策,亦提及俄烏戰爭等對外政策。他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準備好簽署礦產協議,而俄羅斯亦已準備好迎來和平。

白宮表示,特朗普演講的主題是「復興美國夢」(The Renewal of the American Dream),他將介紹自己重返白宮以來的施政成績,並將呼籲國會繼續撥款,讓他持續展開打擊非法移民的行動。白宮副幕僚長米勒表示,這是特朗普總統細數一個月來破紀錄且前所未有政績和成就的機會,而且他是唯一能這麼做的人。

特朗普在演說上強調,自己正為結束烏克蘭的野蠻衝突而不懈努力,在這場可怕而殘酷的衝突中,數百萬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無謂地傷亡,而且看不到結束的曙光。美國已撥款數千億美元支援烏克蘭的防務,但同時歐洲花在購買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上的錢遠超過他們用於捍衞烏克蘭。特朗普批評前任總統拜登授權投入戰鬥的資金,比歐洲所花更多。

特朗普又稱,當天較早前他收到澤連斯基的來信,對方稱已準備盡快好回到談判桌前,以更接近持久和平,烏克蘭隨時準備好簽署礦產協議。特朗普感謝澤連斯基來信,又稱與此同時美國已與俄羅斯認真討論,並收到強烈信號顯示對方已準備好和平。特朗普強調是時候結束戰爭,而要結束戰爭就必要與交戰雙方討論。

國會中的很多民主黨議員曾拒絕出席特朗普今年1月20日的就職典禮,卻不贊成杯葛或缺席特朗普今次對國會發表演說的聯席會議,因他們試圖設法對特朗普展開反擊,目前只有數名民主黨議員拒絕出席。另有民主黨議員邀請一些被裁的聯邦僱員以嘉賓身份到場,凸顯特朗普的行動對民眾造成的衝擊。

特朗普國會講話在即 路透社:美國與烏克蘭擬簽礦產協議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16555

澤連斯基:是時候糾正錯誤 準備在特朗普有力領導下實現和平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16539
[Image: D9cCHnEvEx4AUqRa3ZO9QRZtOS_jU3j64fEvpuHx...w1920r16_9]
Reply
#47
特朗普擬軍事基地建冶煉設施 提高關鍵礦產量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5...2_001.html

英媒周一(10日)引述美國政府官員透露,總統特朗普最快周三(12日)簽署行政命令,在國防部軍事基地興建金屬冶煉設施,旨在提高關鍵礦產國內產量,和消除中國對該礦產業的控制。

消息人士透露,行政命令將指示五角大樓與其他聯邦機構合作,在軍事基地建設冶煉設施,特朗普亦計劃任命一位關鍵礦產主管。命令將尋求重新分類聯邦土地荒廢礦場,利用新技術從礦石中提取銅和其他礦物,較開採新礦場更便宜、更快速。有關計劃仍在討論,可能有變化,官員對中國可能會限制關鍵礦產出口、報復美國關稅措施感到擔憂。

報道指,採礦業界提出仿照戰略石油儲備建立關鍵礦產儲備的做法,特朗普不打算採納,亦不打算命令五角大樓或其他聯邦機構要求供應商只使用美國礦產,同時不會試圖改變聯邦礦場許可流程。美國軍方目前使用中國加工礦物製造戰機、潛艇、子彈和其他武器。特朗普上周向國會表明,將採取歷史性行動,大幅擴大美國關鍵礦產和稀土生產。

中國研首部「星際礦工」 或實現登月採太空資源
https://news.mingpao.com/pns/%e4%b8%ad%e...2232860663
[Image: f73a707975e8432d9e07473f901438bc.jpg]
[Image: d44f4cad8ef247ac856a24b85c4f5f4f.jpg]

中國首部太空採礦機械人近日由中國礦業大學研發,在外太空的極端條件下,能根據工作環境調整自身結構形狀,適應地外星體的複雜地表環境,有望在幾十年內實現試驗性開採近地星體上的太空資源,月球為首選。

六足模式+陣列式爪刺
「央視新聞」報道,這款「星際礦工」由中國礦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教授劉新華領銜的團隊研製,基本形態為3個輪足(末端為車輪)加3個爪足(末端為錨固結構)的六足模式,有別於時下流行的人形機械人、機械狗。劉新華表示,仿生六足移動結構和陣列式爪刺,在外星的微重力環境下的附着能力更強,抓地能力更強,能夠讓機械人固定並採樣、在小行星坑窪不平的地面移動。

太空採礦機械人要在太空星體上完成探礦採礦工作,還要面對極端溫差、真空、太空輻射以及重量體積限制等一系列難題。中國礦業大學深地工程智能建造與健康運維全國重點實驗室副教授李瑞林表示,研發團隊搭建特殊的「訓練場」,模擬月球表面環境,包括地球表面六分之一的重力場、超高真空、白天130℃、晚上-180℃甚至-250℃的低温,加上和月壤性質相似的模擬月壤,再進行實驗,可以得到跟實際月球表面接近的數據。

可適應複雜太空環境
實驗環境一方面模擬近地小行星表面的沙壤,另一方面測試懸吊機構在微重力環境的性能。中國礦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副教授華德正表示,經過在沙盤上不斷訓練,太空採礦機械人通過六足差動系統懸架、離合器等協同,能根據工作環境調整自身結構形狀,適應地外星體的複雜地表環境。

外星發展的第一步是要解決資源的問題。李瑞林表示,因此研究聚焦太空採礦,以及月球資源的開採,「月球資源特徵與儲層物性原位探測方法與裝備」、「月球極區水冰資源溫控貫入開採與原位製氫方法與裝備」是團隊的重點科研項目。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教授李懷展表示,小行星的礦產資源主要是稀土,以及鐵、鎳、鈷等金屬;月亮表面有核燃料氦-3,月球背面有水冰資源。

專家表示,基於現有的空間科學技術、航空航天技術以及採礦技術等,人類有望在幾十年內實現試驗性開採近地星體上的太空資源,月球為首選。
Reply
#48
特朗普動用緊急權力 擴大關鍵礦物產能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5...2_001.html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四(20日)簽署行政命令,動用《國防生產法》為國內加工關鍵礦物和稀土元素提供融資、貸款及其他投資支持,促進國內自然資源開發並降低對外依賴。

行政命令指出,華府鼓勵加速審批採礦和選礦項目,指示內政部優先考慮在聯邦土地上進行礦業生產。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將與國防部合作,為新的礦產項目提供融資。根據行政命令,關鍵礦物包括鈾、銅、鉀鹽、黃金,以及由國家能源主導委員會主席認定的任何其他元素、化合物或材料。白宮官員表示,範圍也可能會涵蓋煤炭,而特朗普政府會與私營部門協調,確保關鍵礦物的國內供應鏈保持穩定和具有彈性。

特朗普表示,目前美國礦產被聯邦法規過份限制,正依賴敵對外國勢力的供應,導致國家和經濟安全受嚴重威脅,因此必須立即採取行動,最大程度地擴大產能。

《國防生產法》是1950年代由時任總統杜魯門在韓戰期間為增加鋼鐵產量而頒布,屬於緊急權力。前總統拜登同樣動用此權力鼓勵關鍵礦物生產,把鋰、鎳、石墨、鈷和錳等礦物質加入清單。特朗普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也在新冠疫情時引用此法刺激口罩生產。

華停向歐盟出口銻5個月 相關價格飆升逾300%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5...2_001.html

作為銻主要供應國的中國去年9月起,對部分銻、超硬材料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推高該戰略金屬的價格。周四(20日)發布的海關數據顯示,中國自去年10月起未向歐盟國家出口銻。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荷蘭是前年中國銻的最大歐盟進口國,進口量逾3,011噸,但去年降至約1,016噸,去年10月起已無進口。中國對歐盟的銻出口已暫停5個月,與前幾輪關鍵礦產出口管制有所不同,以往因企業獲得所需的新出口許可,出口通常會在數月內逐步恢復。

英媒指出,中國前年佔全球銻供應量的近一半,去年實施出口限制後,全球銻供應鏈受到嚴重衝擊,但中國仍持續向巴西、泰國、俄羅斯等國出口銻。分析指,歐洲嚴重偏低的銻庫存進一步推高價格,銻二級材料的價格比一年前飆升300%以上。
Reply
#49
稀土管制「卡脖子」!83.7%靠陸供應 美軍工業遇史上最狠制裁 F-47研發恐延3到5年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A8...14025.html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對中國加稅的舉措,北京當局迅速祭出反制組合拳,除對美實施報復性關稅反制外,更對 7 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此舉精準打擊了美國軍工產業的命脈。
根據日前中國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發布的出口管制公告中,涉及釤、钆、铽、鏑、镥、鈧、釔等戰略資源,這些被稱作「工業黃金 " 的關鍵材料,直接切斷美國第六代戰機 F-47。分析指出,這場圍繞稀土的博弈,正在重塑全球軍工產業格局。
作為全球唯一掌握完整稀土產業鏈的國家,中國在稀土領域具有主導地位的優勢。數據顯示,2023 年中國稀土產量達 24 萬噸,佔全球總產量的 67%,儲量為 4400 萬噸,佔全球 40%,尤其在中重稀土領域,中國離子型稀土儲量佔全球 80% 以上。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報告,美國 83.7% 的稀土進口依賴中國,其中重稀土依存度更高達 97%。這種不對稱的供需關係,使得中國此次管制措施猶如精準手術刀,直擊美國軍工體系的軟肋。
美軍現役及研發中的 153 種主戰裝備中,87% 的供應鏈需經中國稀土加工環節。以即將啟動的第六代戰機 F-47 計畫為例,製造所需的钆、铽、釔、鏑等中重稀土元素,全部依賴中國供應。每架 F-47 預計消耗 8 至 12 公斤重稀土,用量是 F-35 的兩倍。
儘管五角大廈宣稱已建立 500 噸戰略儲備,但現實困境暴露無遺。去年美國進口稀土中,有 83.7% 來自中國,重稀土幾乎完全仰仗中國供應。
英國 SFA 顧問公司警告,F-47 所需的釹鐵硼永磁材料、雷達塗層等關鍵零件,若無法取得中國供應,研發週期恐將延長 3 年到 5 年。
技術壁壘的懸殊差距更令美國陷入被動。中國獨有的「稀土串級萃取」技術,能將 17 種稀土元素分離純度提升至 99.9999%,美國本土最高只能達到 99.5% 的軍工級標準,且生產成本高出 30%。這一技術鴻溝導緻美國即便啟動本土稀土開採,短期也難以突破加工精煉的技術瓶頸。
更致命的是,中國在稀土磁鐵製造領域的全球市佔率高達 90%,而波音供應鏈中有超過 200 種零件依賴中國稀土深加工產品。
這場稀土博弈背後,是中美在高端製造業的全面角力。中國此次管制不僅涉及軍事領域,更波及航空電子設備、風力發電、通訊技術等戰略新興產業。
美國國會研究服務局數據顯示,稀土在國防領域的應用正以年均 7.2% 的速度增長,其中雷射武器、定向能武器等新概念裝備對稀土的需求激增。而中國在第五代稀土永磁材料、高純度稀土合金等前沿領域持續突破,令美國在相關技術上已落後至少 15 年。
面對中國的反制措施,美國軍工複合體已經出現連鎖反應。根據洛克希德馬丁內部評估,F-35 因稀土供應緊張恐導致單架成本上漲 120 萬美元,總產量恐減少 20%。
此外,美國新能源產業也同樣遭受衝擊,特斯拉、通用電氣等企業關鍵材料的採購週期已延長至 18 個月以上,根據華爾街分析師估計,中國稀土管制若持續,美國製造業產值恐縮水 1.2 兆美元,相當於 2023 年 GDP 的 5.3%。
這場圍繞戰略資源的博弈,正在重建全球產業鏈版圖。中國透過精準的出口管制,既維護了國家戰略安全,也倒逼國內稀土產業升級。根據中國工信部數據,去年中國稀土新材料產值突破 8000 億元,其中高附加價值產品比重提升至 68%。
反觀美國,即便啟動《國防生產法案》加速本土稀土開發,短期內仍難以擺脫對中國技術的依賴,蘭德報告此前已出具報告指出,稀土供應鏈的重組至少需時 10 到 15 年,這為中美的技術競爭格局帶來根本轉變。

澳洲最大金礦正挖掘全澳最深礦井 完成後可再開採40年
https://news.tvb.com/tc/world/67fce0bb62...0%E5%B9%B4

傳華暫停多種稀土及磁鐵出口 或永久禁售予美軍企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5041...2_001.html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