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3.2噸黃金?︱哥倫比亞黑幫強搶紫金礦業礦山 企業僅認遭盜採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E6%8E%A1
紫金礦業在哥倫比亞遭販毒黑幫奪取大量礦道,大量非法礦工挖金,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指,紫金礦業有價值達2億美元,重達3.2噸的黃金被掠奪。
消息震驚中外,內地第一財經報道,紫金礦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盜採確實存在,在2020年紫金礦業進入該礦山前就已經存在,公司也不清楚非法開採的實際數量。「盜採者是打洞進入,實際非法開採數量很難統計,我們也不知道網上流傳的『3噸黃金』是從哪來。前一屆政府打擊非法開採的力度較大,而現任執政者對非法開採的態度較為『曖昧』。」
就非法開採對公司的業績影響,上述負責人表示近兩年哥倫比亞礦山產量持續增長,盜採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小。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哥倫比亞一個販毒集團奪取了中國礦業巨頭紫金礦業在當地擁有的大量礦道,在黑幫帶領下,大量非法礦工正在掠奪拉丁美洲最大的金礦之一武裡蒂卡金礦(BURITICÁ)。
報道指,在哥倫比亞最大的金礦地下約700碼處,私人安保人員蜷縮在沙袋後面,與販毒集團進行了勝算渺茫的戰鬥。
該販毒集團已控制了價值數億美元、綿延30英里的礦道。去年已有兩名安保人員遇害,另有數人受傷。
2000非法礦工採金
在販毒黑幫開路下,大約2,000名非法礦工冒險在礦道掠奪金礦。
報道指,該個被入侵強挖的武裡蒂卡金礦,是紫金礦業擁有,估計該公司去年損失了超過3.2噸黃金,價值約2億美元,相當於該礦總產量的38%。
紫金礦業的一名安保官員表示,「我們正在輸掉」這場與非法採礦的戰爭。非法採礦是一個緩慢而費力的過程,在基本缺乏當局監管的情況下仍在繼續。
據公開資料,紫金礦業於2019年以約70億元人民幣,取得武裡蒂卡金礦的權益。該礦被紫金收購後,多次遇襲,去年5月,武裡蒂卡金礦遇到爆炸恐襲,造成2名外判保安及4名哥倫比亞警察在內的14人受傷。
湖南發現逾40條金礦脈 儲量超1000噸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4112...2_001.html
湖南省地質院周四(21日)宣布,該院下屬湖南省地質災害調查監測所經多年努力,在該省平江縣萬古金礦田地下2,000米以上深度地層,發現超過40條金礦脈,金品位最高達每噸138克,探礦核心區累計探獲黃金資源量約300噸。
專家會商認為,湘東萬古金礦田礦床規模屬於超大型,預測地下3,000米以上遠景黃金儲量超1,000噸,以現行金價計算資源價值達6,000億元人民幣(約6,500億港元)。
湖南境內金礦資源量豐富,其中「江南造山帶」被稱為「金腰帶」,由西向東呈反「S」型帶狀分布,已發現9個大型至超大型金礦床、20個中型礦床和29個小型礦床,累計探明金資源儲量達600噸,佔湖南90%以上的金資源量。
鎵、鍺等戰略物料廣泛用於軍事用途 全球約95%鎵產量來自中國
https://news.tvb.com/tc/world/674f20a776...D%E5%9C%8B
中國加強對美國軍民兩用物項出口管制,原則上不批准鎵、鍺等晶片關鍵材料出口美國,即日生效。鎵、鍺、銻、石墨都是戰略物料,廣泛用於軍事用途,或半導體製造用途。
鎵的應用範圍包括軍備、電動車、手機零件和充電器等。現代軍備例如隱形戰機、防空導彈等,都需要強大的雷達提高探測能力,但雷達愈強勁,意味需要更大電壓,以及會發出更多熱量,因此愈耐熱、發熱量愈小的材料便最理想。鎵便是製造主動電子掃描雷達中,發射接受信號裝置最基本的材料。全球約百分之95的鎵產量,都是來自中國。
鍺和鎵一樣是半導體、無線通訊和太陽能電池等領域的重要材料。鍺是一種高折射率材料,被應用於不少紅外系統,包括熱成像、光譜學等,能夠應用於軍事設備上。中國同樣主導了全球鍺的生産,其產量佔全球總量的百分之60。
銻被廣泛應用於軍事用途中,包括用於製造炸藥、照明彈、夜視鏡、紅外探測器等等。另外,在軍服外層凃上銻,亦能達到防火保護作用,並減少紅外探測。全球則有約百分之48的銻產量是來自中國。
石墨是碳的一種同素異形體,具有導電、抗腐蝕等功能,是製造火箭、導彈等電路板的原材料之一。另外,因耐熱及純度高,亦可用於核反應爐,是極為重要的原材料。全球約百分之77的石墨產量都是來自中國。
湖南發現價值6000億金礦 獲美媒關注:超越南非,成世界最大金礦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81461
「中國發現價值830億美元世界最大金礦」,12月1日,美媒福克斯新聞網以此為題報道了中國宣布在萬古金礦田發現千噸金礦的相關新聞。《印度時報》認為此次成果是中國政府持續增加勘探投資的「必然收獲」,也為中國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提供了助力。
據新華社11月21日報道,湖南省地質院當日宣布在湖南平江縣萬古金礦田發現超40條金礦脈,探礦核心區累計探獲黃金資源量300.2噸,預測地下3000米以上遠景黃金儲量超1000噸,以現行金價計算資源價值達6000億元。這一發現近日也受到外媒集中關注。
路透社在湖南省地質院官宣萬古金礦田消息的當天就跟進了報道。據路透社的消息,中國此前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的黃金生產國,產量約佔世界的10%以上。按照中國黃金協會的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黃金產量268.068噸,黃金消費量741.732噸。中國的黃金消費量遠高於產量,因此仍依賴從澳洲和南非等國進口黃金,才能滿足首飾、投資、工業等方面的需求。
《紐約郵報》則注意到,此前南非的「南深金礦」被認為是世界上儲量最大的金礦,蘊藏着超過930噸黃金——這意味着按照報道中超1000噸的遠景黃金儲量計算,萬古金礦田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金礦。
一方面,有媒體據中國的黃金消耗量等數據推算,認為新發現的萬古金礦田可以幫助中國緩解黃金產能無法滿足需要的問題,但不能完全解決。
另一方面,印媒《印度時報》認為,中國政府一直在增加對礦產勘測的投資。萬古金礦田的發現是某種「必然的收獲」,也為中國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提供了助力。在世界局勢快速變化、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中國一直在努力增加黃金儲備,以更好地處理貨幣、物價和貿易方面的各種問題。中國在石油、稀土和其他重要資源領域也在做同樣的工作。通過增加這些資源的儲備,中國可以減少對其他國家的依賴。
過去一年,投資者紛紛將黃金作為避險資產,以規避中東和烏克蘭持續不斷的衝突等各種地緣政治風險。大選後美國經濟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美聯儲降息計劃、美國國債不斷增長的長期走勢等要素也推動了投資者進一步投資黃金。2024年內金價已經上漲了約30%。
湖南省地質災害調查監測所地質勘查一院院長吳俊對《瀟湘晨報》表示,萬古金礦田不僅儲量大,而且開採難度和選礦難度都不大,屬於易採易選的金礦。金礦開採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需要制定一個合理的開採規模,確保資源的高效利用,未來五年內,每年開採5噸黃金是較為合理的規模。
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毛景文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副總地質師唐菊興等專家實地考察後認為,萬古金礦田找礦實現重大突破,對實現國家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金礦增儲目標任務、助力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資源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義。
路透社:中國金屬出口限制嚴重影響西方企業運作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82897
湖南發現價值6000億金礦 獲美媒關注:超越南非,成世界最大金礦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81461
中國完成了一項不可能的實驗 或將徹底改變航空航天技術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91918
青藏高原發現逾2000萬噸銅礦 專家:「綠色礦業」至關重要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D%E8%A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