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半導體 semiconductor , CPU chips 晶片 片芯
#41
【商業熱話】內地爆發芯片「爛尾潮」,一年內有6個百億項目中途斷尾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95...36311.html

中美之間的科技戰越爭越烈,在美國的打擊下,中國開始鼓勵內部自主發展半導體。不過,在內地各地掀起芯片投資潮的同時,也頻頻傳出項目爛尾的消息,發改委發布消息指出,過去1年共有6起超過百億人民幣的爛尾案。

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過去1年在江蘇、四川、湖北、貴州及陝西等省份共有6起超過百億人民幣爆出爛尾案,指出部分地方政府盲目支持半導體項目發展,將追究引發重大損失或風險的責任,並強調「誰支持、誰負責」。

據內地媒體報導,安徽、浙江等十多個省在制定2020年規劃統計時,就給芯片產業1.42兆元人民幣預算。截止今年8月,有超過9300間企業投資芯片產業,當中竟有不少由地產、醫療保健、人力資源、汽車服務、服裝製造等行業轉型。

發改委表示,資金過度追捧半導體產業,導致一些無技術、無經驗、無人才的企業也一窩蜂投入卻沒被審查出來,浪費資源的問題日趨嚴重。


華為等企傳力阻英偉達併購Arm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_002.html

市場普遍相信,美國晶片設計公司英偉達(Nvidia)要吞併掌握多個晶片設計架構專利的英國公司Arm Holdings,過程注定不會順遂,主要阻力就是與美國在科技領域上角力的中國。果然,外電引述消息人士指,華為等中國科企已就上述交易向內地政府表達強烈關切,甚至希望國家否決。

技術往來恐被切斷
不論是蘋果公司(Apple Inc.),還是被美國重點打壓的華為,設計自家晶片時都要用上Arm開發的晶片指令集,因此可以想像Arm的控制權落入美企手中絕非中國政府樂見的事,事關中國於晶片供應和生產技術領域已被美國「撳住嚟砌」。

消息指,華為等幾家在內地最具影響力的中國科企,憂慮身為美企的英偉達會施壓令Arm斷絕與中國客戶往來,故正游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否決Arm易手的交易,就算不否決也要祭出一些過關條件,保障中國企業可使用Arm的技術。

事實上,儘管中國晶片技術仍高度依賴外國技術,惟當局仍有左右半導體行業整合的能力,如美國手機系統晶片商高通一六年宣布打算收購荷蘭半導體公司恩智浦(NXP Semiconductors),正是因為超過廿一個月未獲中國監管機構放行,一八年只好作罷。

英偉達和Arm曾說有信心交易最終能夠成事,前者亦強調Arm於中美科技戰保持中立是最有利的做法,惟承認可能要長達十八個月的時間始能「儲齊」必要的監管機構許可。

[ 本帖最後由 反共匪 於 2020-10-22 12:43 編輯 ]
Reply
#42
【華為5G】華為抗美秘密武器曝光 天罡芯片能撐到明年底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784486/%...4%E5%BA%95

[Image: 202_1024.png]

【5G技術】華為高管:中國5G網速不及南韓一半 存在假啞差 中美科技戰白熱化,特朗普政府新禁令恐把華為推向「斷芯」危機。但彭博社報道,華為原來早已預料美國制裁會不斷升級,去年以來曾向台積電訂購大批適用於5G基站的「天罡」芯片(又稱晶片)。這個重要的芯片庫存,足以供應中國國內電信商需求至少到明年底。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台積電在華為要求下,去年底開始擴大生產7納米製程「天罡」通訊芯片,這是華為5G基站最重要零件。其中一名知情人士說,在特朗普政府切斷華為供應來源命令今年9月生效前,台積電一共已出貨200多萬顆天罡晶片。

建造5G基站 關鍵零部件之一

這名人士還表示,華為當時訂單規模之大,一度引發台積電高層懷疑,自身是否低估全球需求。

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所設計的天罡晶片,目前看來證實是華為在美方制裁夾縫中,讓5G事業能維持營運的關鍵因素。

【華為中興5G】瑞典這一招 間接封殺中國5G技術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781769/?lcc=ac
[Image: 102_1024.jpg]

華為在歐洲5G業務再度受挫,瑞典郵政及電信管理局(PTS)今日(20日)宣布,下月舉行的5G頻譜拍賣,使用華為和中興(0763)設備的企業將被禁參予。另外,捷克最大電訊商CETIN昨日(19日)確認不再使用華為設備,愛立信(Ericsson)將是其唯一5G供應商。在此之前,華為曾是CETIN主要5G設備賣家。

中國駐瑞典使館發言人表示,堅決反對在無任何事實根據和確鑿證據下,違背市場規律和公平競爭原則,排斥特定國家的特定企業,以「莫須有」罪名打壓中方企業,人為阻隔合作。促瑞典政府遵循開放發展和公平競爭的市場原則,重新審視相關決定,向中方企業提供開放、公正、公平、非歧視性的營商環境,以維護相互開放大局。

中方回應:「莫須有」罪名打壓中國企業

該發言人又稱,瑞典有些人炒作有關華為和中興等中方企業的設備,構成所謂「國家安全威脅」的論調,但拿不出任何真憑實據。並指多年來華為和中興等中方企業,積極促進中瑞信息與通訊技術合作,為瑞典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作出積極貢獻,從來也沒有對瑞典的國家安全有過什麼「威脅」。

《路透社》引述PTS消息指,有關決定依據瑞典軍方及安全局(SÄPO)的評估之下所作出,除了限制使用華為及中興的設備,任何參與頻譜拍賣的電訊商,必須在2025年1月1日前,將公司所有使用華為及中興通訊作為「重要功能」的設備排除掉,包括建設無線電存取網絡(RAN)、通訊網絡、核心網絡,以及網絡服務維護的設備。PTS據報已批准Hi3G Access、Net4Mobility、Telia Sverige,以及Teracom等4家公司參與拍賣。

至於CETIN,在美國未展開第2波針對華為的「淨網計畫」(Clean Network)前,華為是其主要5G設備供應商。捷克情報單位在2018年開始警告勿使用華為的設備及軟件,但直到去年,CETIN高層仍強調與華為技術相關的風險在可控範圍內,若華為撤離捷克,將不利於公平競爭。
Reply
#43
中美科技戰:內地企業「曲線」獲取晶片關鍵設備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4%B8...12688.html

外地媒體報道,中國因美國實施科技出口禁令,重挫半導體產業發展,而光刻機又是製造晶片的關鍵設備。為了規避美國禁令,近日傳出中國小型生活家電智能控制廠英唐智控,收購日本晶片製造商先鋒微技術,後者的資產中包括5台由荷蘭大廠ASML製造的先進光刻機。

光刻機在半導體產業中地位舉足輕重,沒有它是不能製造晶片,美國一直阻止ASML將機款賣給中國,促使中國採取「曲線」方式奪取。

英唐智控今年較早前表示,子公司科富香港控股已與日本的先鋒集團簽署《股權收購協議》,同意以30億日圓(約2.22億港元)現金,收購後者的子公司先鋒微技術(Pioneer Micro Technology)全部股權。

先鋒微技術的光刻機主要用於模擬晶片的製造,模擬晶片是晶片生產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在階段會對晶片的性能進行全方位檢測。除了滿足自身生產研發需要,該公司具備條件為其他公司代工晶片。

除了英唐智控外,中國光阻劑供應商晶瑞股份表示,將斥資1,102.5萬美元(約8,595萬港元),透過新加坡代理Singtest Technology向南韓半導體大廠SK海力士,買入二手的ASML光刻機,已在9月24日敲定交易。


華為有機會取得晶片供應 惟5G美國不放行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8%8F...18841.html

周四 (29 日)《金融時報》報導引述消息人士表示,美國官方指出只要電子零組件供應商不會將晶片用於華為的 5G 業務上,美國將允許更多的晶片公司向華為供貨。

市場分析認為,這可能意味著美國對中國科技業實施的嚴厲制裁可能不會再像過去一樣,採取全面禁止的方式。儘管制裁仍將對華為的 5G 業務造成嚴重威脅,但華為智慧手機部門可能死起回升,走向中低階產品路線。

參與會議的一位半導體業高階主管表示,美國商務部一直在告訴公司,要取得供貨華為的許可證是有機會,只要可以證明供應的技術不支援 5G。

另兩家亞洲半導體企業的高階主管則指出,他們對取得華為的許可證感到樂觀。其中一位提到美國已經向他們表態,將移動設備的晶片出貨給華為不是問題。

近期種種跡象顯示美國已經開始放寬全球科技公司向華為提供非 5G 用途的電子零組件。三星 Display 本周二就表示已取得美國許可,將手機 OLED 面板出貨給華為。

Jefferies 分析師 Edison Lee 認為美國此舉是打算允許華為繼續從事手機業務的有力跡象,而銷售面板等非關鍵零組件並不會對美國造成明顯的國家安全威脅。

[ 本帖最後由 反共匪 於 2020-10-30 04:55 編輯 ]
Reply
#44
AMD五年後會發展成怎樣?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amd%E4...50153.html

AMD (NASDAQ:AMD)已成為科技界業務大翻身的經典成功例子,過去5年間從每股2美元升至今年最高的94美元,更令投資者關注的是公司未來能否繼續成功,本文將總結公司過去成功經驗並預測往後發展趨勢。

過去5年業務成功多元化
5年之前,面對個人電腦業務衰退的困局,此前已連續三個季度錄得虧損,公司股價僅勉力維持在2美元以上。不過於2014年現任CEO蘇姿豐上任,為公司業務發展帶來重要轉變。她將公司產品從單一的PC芯片轉為多元化,先後開發嵌入式、半定製業務,並在遊戲主機、數據中心和虛擬現實(VR)上應用,逐漸成為重要的收入來源,成功彌補中央處理器(CPU)和圖形處理器(GPU)業務上的虧損 。

有關變革令AMD與行業巨頭NVIDIA(NASDAQ:NVDA)在GPU業務上並駕齊驅,更把老對手英特爾(NASDAQ:INTC)比下去。AMD現正在銷售7納米芯片,而英特爾早前指出延後推出其研發的7納米芯片,變相令AMD的優勢更為明顯,刺激股價進一步走強。

未來5年優勢可保
AMD當前預測市盈率為50倍,按市場預期今年多賺72%及明年再錄得51%的升幅下,現價絕對合理。至於未來5年股價能否好似以往5年般再升多50倍,筆者相信難度相當高,然而繼續走強的趨勢看似能夠一直保持。其中一個主要理由是微軟(NASDAQ:MSFT)和索尼發布的下一代遊戲主機都採用了AMD的的產品。而公司在GPU和CPU方面加大研發力度,可望在與NVIDIA和英特爾的競爭中保持優勢。

50倍難達,但未來50%盈利增長不是夢。只要遊戲,VR和數據中心等行業能夠保持增長,AMD的盈利增長便有保障。

警惕潛在威脅
雖然AMD增長前景清晰,但不能忽略NVIDIA已開始從AMD手上奪回部分失去的市場份額;此外英特爾亦蠢蠢欲動,即使研發遭遇阻滯,但它畢竟是一家規模更大的芯片生產商。在最近的一個季度裡,AMD收入超過19億美元,但英特爾則高達197億美元,可見其對AMD的威脅絕對不少。假如英特爾最終成功發布7納米芯片,無疑也會奪回大部分失去了業務。

此外,AMD自家並無生產芯片,依靠台積電代工製造。最近,連大多數芯片自己製造的英特爾都計劃尋求代工,台積電自然是熱門之選。假如英特爾尋求代工成真,必定搶高AMD的代工成本。又假如台積電真的接下英特爾訂單,即AMD將要與英特爾面對直接競爭相同的生產資源,對於AMD來說是一個壞消息。

最後,是蘇姿豐未來去向。今日AMD的繁榮與發展可謂全是她的功勞,但回顧其個人履歷,自1994年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畢業後,她換過多家公司,先後德州儀器(NASDAQ:TXN)、IBM(NYSE:IBM)和飛思卡爾(Freescale Semiconductor)工作。倘若她意外離開AMD,將會為公司帶來相當衝擊。

不過,以上潛在威脅還未成為現實,只要上述遊戲等行業發展維持增長,AMD的股價料能繼續勇往直前。
Reply
#45
暴利生成計劃,新 Mac 用 ARM 處理器成本是 Intel 的四分之一
https://hk.style.yahoo.com/%E6%9A%B4%E5%...40958.html

【封殺華為】華為擬上海設廠自主產晶片,生產相當於iPhone4級數晶片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B0...24007.html

台積電美國新廠大舉徵才 開出研發、AI/機器學習工程師等18項職缺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8F...31086.html


高通已獲美國政府批准,可向華為供貨 4G 手機晶片
https://hk.news.yahoo.com/%E9%AB%98%E9%8...41814.html

[ 本帖最後由 香港人加油 於 2020-11-15 20:40 編輯 ]
Reply
#46
台美經濟對話確認半導體戰略合作為優先項目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sId=413766

台灣及美國首次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結束,雙方同意在半導體領域優先展開戰略合作,以後每年亦會進行經濟對話,台灣的蔡英文總統形容是台美夥伴關係再次提升。

對話在華盛頓召開,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及台灣的經濟部次長陳正祺見證雙方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並就多個議題展開討論。

其中在供應鏈議題上,雙方確認在半導體領域的戰略合作是雙方優先項目。美國亦在會上指出,台積電到美國設廠,是深化半導體合作的新里程碑,雙方在5G及人工智能可以持續加深合作。

在5G及電訊安全上,美方確認台灣是5G潔淨通道夥伴,指台灣可為美國公司就潔淨網絡提供堅實支援。

美國及台灣亦將每年召開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對話將輪流於台北及華盛頓舉行,並成立工作小組處理經濟合作事務。

台灣的外交部長吳釗燮形容經濟繁榮夥伴對話,是雙方最高層次經濟對話機制,不會受政黨輪替影響,亦相信在美國獲跨黨派支持。

外交部長吳釗燮:「我相信諒解備忘錄及台美經濟合作,將獲得美國國會跨黨派以及美國新政府支持。」

蔡英文總統在社交網站指,經濟繁榮夥伴對話正式建立,再次提升台灣及美國的關係,又說未來會持續努力,創造雙方合作的雙贏發展。

在北京,中國外交部較早前已表明,反對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


Intel 被打臉後終止擠牙膏?5nm 處理器將可能交台積電代工
https://hk.news.yahoo.com/intel-%E8%A2%A...27069.html

[ 本帖最後由 香港人加油 於 2020-11-23 02:34 編輯 ]
Reply
#47
紫光爆債券違約 中國債務危機及半導體國產化現警訊?
https://www.voacantonese.com/a/tsinghuw-...70295.html

中國政府重點扶植的半導體龍頭公司清華紫光集團(Tsinghua Unigroup)本週驚爆債務違約,分析人士說,此一違約事件可能只是中國整體債務危機所浮現的冰山一角,而中國的“半導體國產化”進展恐也因此出現警訊。

紫光週一(11月16日)傳出無力償還一檔價值13億人民幣(約2億美元)的私募債後,債信評級立即遭斷崖式下調。又因恐有交叉違約之虞,拖累旗下多檔債券的交易價格接連兩日暴跌,最後導致其他尚未到期、總規模約24.5億美元的4檔債券於週三(11月18日)起在香港交易所暫停交易。

針對此一大型國企的債務危機,市場投資人莫不期待中國政府出手挽救。

對此,部份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政府不至於全盤“兜底”,但應會提供融資,讓紫光有能力提出讓債權人滿意的還款計劃。不過,基於官方對半導體業的支持,他們說,最後出手將紫光收歸國有,也不無可能。

十起國企連環爆雷

自今年2月,北大方正集團爆出20億人民幣的債務違約以來,安徽外經建設、華訊方舟、華晨汽車、河南永煤控股等九起國企連環爆雷。據位於台北的中華經濟研究院(中經院)統計,總違約金額近160億人民幣。不過,這尚未加計其他還在確認中的債務,例如,據澎湃新聞報導,已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的方正集團截至10月底申報的總債權金額就超過2,300億人民幣。

紫光算來是第十起。除了已到期的13億人民幣債務外,據公司上半年的財報顯示,截至6月底,紫光還有高達1,567億人民幣(238億美元)的有息債務要還。其中,五成二、近820億人民幣的債券將於明年上半年陸續到期。

身為半導體龍頭的紫光若無力還債,很可能步方正集團的後塵,被迫宣布破產,這使得不少媒體紛以“中國科技神話再度被戳破”、或“中國半導體夢碎”來形容之。

對此,中經院副研究員吳明澤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指出,中國政府近來對國企債務的“兜底”作風已有改變,要求投資人要有自負風險盈虧的承擔,以免推升投資人有恃無恐的“道德風險”。

不過,紫光是中國重點扶植的半導體業,因此,他認為,官方任其違約破產的可能性並不高。

吳明澤:紫光恐遭收歸國有

吳明澤說:“過去只要債券發生危機,他們(投資人)都認為,政府一定會兜底,那這種道德風險的問題就會越來越重。但是現在,中國大陸就是希望說,投資人要自負風險。不過,因為像紫光集團這麼大、又是國企,我認為,(官方)不至於真的會出手把它救起來,而是可能做一些(融資)安排,讓紫光集團可以提出一些還款計劃,讓投資人或者銀行接受,但如果真的不能接受的話,可能就是政府去整個收歸國有。”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座教授謝田也認為,官方應該會注資救紫光,但他以“喂毒”字眼形容這種紓困。他說,因為經營不善的中國國企本來就獲利能力差,在經濟下行的情勢下,更難發揮銷售力,此時,官方給再多錢也只是越幫越糟。

北京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經濟學者則說,紫光用這種財務困境“綁架”官方,官方應該會被迫從稅收和資金等面向,爭取讓紫光有被重組的餘地。不過,他也質疑,中國政府連一些地方公務員的薪資都給拖欠著,到底還有多少餘力可以救紫光。

他批評,紫光和方正一樣都是中國註定要破滅的科技神話,而且,諸如紫光等國企都是權貴階級或是所謂的民間股東中飽私囊、掏空企業並債留國家的工具。

他說:“一些(民間)股東相當於清華身上的蛆,都把清華啃光了,自己長胖了,全部的債都留給清華。”

紫光的最新股權顯示:清華大學旗下的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清華控股公司仍持有紫光51%的股權,而其餘的49%股份則由現任董事長趙偉國所代表的健坤集團於2009年起持有至今。

雖然紫光現行帳面上還有價值達3,000億人民幣的資產,遠高於達2,020億人民幣的總負債。但該經濟學者說,未來紫光若進入破產重整,所有的資產將會被打折變現,屆時,恐怕面臨“資不抵債”的窘境。

中國企業債風險高

此外,三位分析人士都說,紫光只是中國整體債務危機的冰山一角。

中經院的吳明澤說,中國企業的發債規模自2008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快速攀升。雖然北京政府於2017年採取了一系列去槓桿化的措施,以減緩其年增幅度。但也因為去槓桿化的政策,讓中國企業變得不易舉債,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

隨著2018年美中爆發貿易戰,再加上,今年新冠疫情的負面衝擊,吳明澤說,中國企業近兩年不得不再度透過發債,來維持營運。

他引述中國社科院的統計數據指出,截至9月底,中國企業債已佔國內生產總額(GDP)的164%,亦即,約162萬億人民幣的規模;而同期間,中國整體債務則約佔GDP的270%,亦即,約有267萬億之多,相當於每個中國人負債近20萬人民幣。

隨著北京政府推出耗資近10萬億的新基建計劃,吳明澤說,中國未來的負債水準恐怕只會升、不會跌。

吳明澤表示,中國企業債的風險一向都高,再加上公司體質往往不佳,評級也難以精準反映,屬於長期的弊病,尤其,諸如紫光等大型企業的違約事件算是比較嚴重的警訊。不過,由於北京有較多的行政手段可以控制市場,因此,吳明澤說,未來兩、三年,中國企業債應不至於失控。他說,例如北京去年先是透過“禁升令”來打房,後又怕房市泡沫破滅,於是祭出“禁跌令”,來維持房價的穩定,也避免房企破產或房企出現大規模債務違約的現象。

除了企業債,地方政府的債務也是中國金融市場的另一個大風險。

地方債務危機亦不容小覷

吳明澤指出,雖然財政相對穩健的中央政府多年來一直在清理地方債,但地方政府的財政“爛到一塌糊塗”,債務透明度尤其長期受人詬病,若再加上隱藏性債務,清理起來恐怕困難。

根據中誠信國際信評的評估,截至2019年為止,中國地方政府可能有高達43萬億人民幣的隱藏負債,加上正式公佈的債務,合計總債務達67萬億人民幣。

南卡羅萊納大學的謝田教授也悲觀表示,今年以來,包括紫光在內的中國國企接連爆出債務違約事件,已屬於系統性的金融風險,若再加上地方政府債務,中國整體債務危機的風險之高,已不容小覷。

他說:“有些地方政府不斷地擴張,(還在)增加冗員(中);地方政府通過很多融資平台,在建鐵(路)、公(路)、基(礎建設)的時候,累積了大量的債務,這個也是一個大危機。”

此外,紫光深陷財務危機還體現了中國在“半導體國產化”、“去美國化”的進展上,所遭遇的極大困境。

半導體國產化進程受阻

紫光仗著國家基金的資源,自2012年以來,未立足研發,反靠併購投資和債權融資來做大,總資產幾乎翻了五倍。紫光如今雖然總計入股6家上市公司,包含2家港股和和4家上海A股的上市公司,但其中,中芯國際受到美國政府的“晶片技術出口管制”,未來的營運前景恐難以樂觀。

而其他子公司在製程上,就連中低階的晶片鏈都可能得花上10年的時間,才能建成。紫光董事長趙偉國自己近期也形容過:“中國半導體產業局部過熱,但集中在低層次競爭;而且中國半導體業還有非常長的路要走,坐冷板凳還要坐十年。“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佩真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包括紫光和前一陣子破產的武漢弘芯都是官方重點扶植的半導體廠商,身上也背負著中國半導體自立、國產化的重大使命。

不過,她說,在美中科技角力之下,中國的半導體業正面臨著所謂“卡脖子”的困境,首先包括缺乏優秀的半導體人才。其次,半導體設備的自給率不高,一年有高達46%的半導體設備都要靠進口取得,尤其前端的晶圓設備受到美國封殺,嚴重卡關。最重要的是,關鍵的核心晶片和技術,都還掌握在美國手上。換句話說,中國半導體技術原本就嚴重落後美國,現在又被美國封殺,就算市場龐大,也推不動半導體的國產化。

劉佩真說:“美國其實是擁有這些的籌碼,所以讓中國其實在今年整個半導體的國產化的進程,可以看到,這些案例來講,都是感受到,它的一個國產化進程都是有受到阻礙的。”

劉佩真說,中國現在的確可以不靠美國,開出中低階半導體產品的產能。但高階電子產品才是未來的趨勢和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如果中國無法出貨,就會失去高階市場的市佔。一如華為,其原本開拓出的高階手機版圖,未來若因缺乏晶片而做不出來,就會漸漸被移轉給三星和蘋果等外國品牌。


【中芯股東】紫光集團債務違約13億人幣 旗下香港掛牌逾百億債券停牌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806189/%...C%E7%89%8C
[Image: 181120_CHIP_1024.jpg]
中芯國際 (00981) 主要股東、清華系的半導體企業紫光集團在岸債務違約13億元人民幣,紫光集團在香港掛牌的3家債券(證券代號: 04413, 04414及04415)於周三下午1時正起暫停買賣,合計規模達20億美元。紫光集團成為近期中國晶片投資爛尾、晶片企業資金鏈斷裂中,規模最大的集團,內地傳媒指紫光債務總額達1500億元人民幣。

紫光集團停牌的債券包括紫光芯盛有限公司6.50%有擔保債券2028年 (04415) ,發行額2億美元;紫光芯盛有限公司5.375%有擔保債券2023年 (04414) ,發行額7.5億美元; 紫光芯盛有限公司4.75%有擔保債券2021年 (04413) ,發行額達10.5億美元。

紫光集團向來被內地視為「中國芯」的關鍵企業,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於2018年曾揚言,未來10年投入1000億美元製造晶片。


紫光集团2000多亿债务压顶:债券接连重挫 3天后又有一笔钱要还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2020...5445.shtml
中國最大半導體公司紫光集團恐債務違約 13億元私募債下周到期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0%E6%9C%9F
紫光13億人幣債違約 多隻債券在港停牌
https://www2.hkej.com/instantnews/china/...C%E7%89%8C
Reply
#48
〈半導體廠排名〉台積電續居全球第三大半導體廠 聯發科排名大躍進至第十一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8F...04179.html
[Image: 17f39ec8510a71462b2026737f730620]
全球前十五大半導體廠排名。(圖擷取自 IC Insights)

研調機構 IC Insights 最新報告指出,台積電 (2330-TW) 今年營收可望達 454.2 億美元,年增 31%,續居全球第三大半導體廠,僅次英特爾與三星,而聯發科 (2454-TW) 今年營收估將成長 35%,從去年的第十六名、躍升至十一名。

IC Insights 指出,今年全球經濟受到疫情影響,大幅衰退,但疫情也加速全球數位轉型,帶動半導體市場需求強勁成長,預估今年全球前十五大半導體廠個別營收至少 95 億美元起跳,整體營收共將達 3554.18 億美元,年增 13%,成長幅度超過全球半導體業產值增幅的兩倍。

據 ICInsights 報告指出,今年全球前十五大半導體廠中,共 8 家總部位於美國,韓國、台灣及歐洲各 2 家,日本則有 1 家。

在今年前十五大半導體廠中,一至五名延續去年排名,分別為英特爾、三星、台積電、SK 海力士與美光。IC Insights 預估,英特爾今年半導體營收約 738.94 億美元,年增 4%;三星半導體營收約 604.82 億美元,年增 9%。

而台積電受惠蘋果、海思等客戶,對 5 奈米、7 奈米等先進製程需求暢旺,今年營收估將達 454.2 億美元,較去年大幅成長 31%。

去年分別名列第十六、十八名的聯發科 (2454-TW) 與超微,今年營收分別較去年大幅成長 35%、41%,達到 107.81 億、95.19 億美元,排名也大幅躍進,擠進前十五名榜中,聯發科躍升至十一名,超微則來到第十五名。
Reply
#49
【芯片大戰】日媒:中企積極從美晶片商挖角,以加快半導體產業自給自足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8%8A...30932.html

在美國對中國進口晶片的各種限制下,中國開始加速半導體產業發展,據日媒《日經亞洲》報導,中國企業正在從美國晶片設計軟體商挖角高層。

《日經亞洲》報導,3家去年9月成立的中國晶片商芯華章科技、全芯智造及Hejian Industrial Software,正從全球最大的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廠商新思科技(synopsys)及益華國際電腦科技(cadence)招募人才。

美國對華為封殺下,中國晶片製造生態系統的弱點也隨之暴露,中國仍十分依賴外國的EDA技術。華為禁令生效後,美國EDA工具製造商不得在未取得許可下向其提供服務。而美國在EDA領域處於主宰地位,合計掌控了全球大約9成的EDA工具市場。

消息人士稱,如今中國科技業已經大大意識到在晶片製造部分領域的不足,並且希望建立中國本土的晶片設計軟體取代目前所用。

中芯國際:被美國列入中國涉軍企業名單對營運影響不大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01204.htm

【芯片產業】全國首條ArF光刻膠生產線投產 勢破美日壟斷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818868/%...mtc=rwcmd5
[Image: 006_1024.png]


內地自研半導體再受挫 傳海芯集成建廠停滯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0...2_001.html

外地媒體報道,中國業內人士爆料,與中芯國際(00981)創辦人張汝京關係密切,位於廣州南沙的海芯集成電路公司12吋晶圓廠已於近日停擺,離該廠宣布動工的時間才不過9個月,停擺原因成謎。
資料顯示,今年2月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開掛牌出讓用地使用權,要求競買人在標得土地後須以IDM(垂直整合製造)模式,建設8吋晶圓廠和晶片生產線,以及12吋晶圓廠和生產線。
3月該地競標活動結束,最終報價為7,218萬元人民幣,報價人為南沙開發集團、深圳芯信、南沙云芯投資、融美投資等4家公司。4家公司在3月11日成立海芯集成,資本額為10億元人民幣。
根據海芯集成的簡介,該廠在完工後,將生產功率器件、MOSFET、IGBT、數模混合、微機電、單片機等產品,預計年產8吋晶片42萬片、12吋晶片8萬片。
不過,海芯集成從宣布動工至今僅僅9個月就傳出停擺消息,很可能成為中國半導體建設的爛尾項目之一。

[ 本帖最後由 香港人加油 於 2020-12-14 15:55 編輯 ]
Reply
#50
【芯片大戰】台積電前運營長蔣尚義下月將出任中芯副董事長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8%8A...23582.html

美媒:須防大灣區半導體崛起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_003.html

隨着中美貿易戰延伸至晶片領域,且極可能不會在美國候任總統拜登4年任期內結束,美國科技大廠英特爾(Intel)曾建議,美國應要有保護半導體行業的國家戰略。當地媒體更點名,美國半導體業要防衞的對象是中國正大力推動的粵港澳大灣區,在幾乎無限資金投資及人才回流下,料中國很快就會領導半導體產業。

冀定國家戰略保護行業
美國資深財經傳媒人Kenneth Rapoza撰文指出,美國半導體業界正希望拜登政府能提出保護半導體產業的國家戰略,保護半導體產業免受中國侵害極為重要。他指出,在資金方面,大灣區正好與中國扶植科技業的科創板同時推出,而科創板有屬於晶片製造領域的新公司,直言「中國擁有無限量現金,政府、銀行實際是向企業撒錢,希望藉此培養獨角獸(估值逾78億港元)企業。即使有損失,國有銀行遭受的風險也低於美國的風險投資者」。在人才上,預計大灣區將吸引美國精英名校的中國留學生或專門孕育「獨角獸」的科技相關人才。

Rapoza又引用美國科技業組織半導體協會(SIA)數據稱,在全球半導體產能中,美國僅佔12%,亞洲則逾80%,對美國半導體企來說,成本上升和外國政府補貼是重大劣勢,尤其是內地補貼,讓印刷電路板的製造成本從10美元降至約3美元,讓美國相關生產設備投入亞洲和中國。

他又提到,英特爾對美國來說非常重要,其為美國唯一的微處理器製造商,若決定外判晶片製造,地點肯定會在亞洲,更也許是該公司在中國大連的工廠。因此,美國政府保護半導體產業是迫在眉睫。

頂尖科技公司AVG集團也預計,中國很快就會領導半導體產業,成為下一個最好的微處理器製造者,若美國要生存,就需要國家戰略。

台灣「晶片雙雄」世紀大和解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_002.html

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5374億破頂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_004.html

中美高科技主導權之爭愈演愈烈,從「疫」市搶購半導體的情況足見科技戰無回頭路,並使全球相關原始設備製造商(OEM)成為「大贏家」。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公布,今年OEM的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額創新高,達689億美元(約5,374億港元),按年升16%,增長趨勢更有望延續至明年,料達719億美元,2022年甚至有力挑戰761億美元的新高位。

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今年半導體前段與後段設備需求強大,增長銷售帶動,料明後兩年在5G和高效能運算(HPC)等應用繼續增加下,銷售可望保持強勁。

中國購置額躍居首位
所謂「前段」,即製造晶片的開端,晶圓廠設備包括晶圓製程、晶圓廠設施和光罩設備,今年銷售達594億美元,按年增長15%,預測2021年和2022年分別升4%及6%。所謂「後段」,即組合和測試晶片的有效程度,涉及的組裝及封裝設備部門今年銷售料增長20%,達35億美元,2021和2022年也各有8%及5%增長;半導體測試設備市場今年銷售亦大升20%,達60億美元,明後兩年料延續增長勢頭。

值得留意的是,代工和邏輯部門佔晶圓製造設備總銷售約一半,主因是相關技術投資支出增約14至17%,至300億美元;快閃記憶體NAND製造設備支出超過140億美元,勁升30%;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則有望在2021年和2022年作為增長引擎。

中國內地、台灣和南韓在投資半導體上「最揼本」,成為今年購置設備額度領先地區,內地更首次躍居第一位,主要受惠晶圓代工和記憶體部門持續投資,反映盡快實現自給自足的決心;南韓則在記憶體投資復甦和邏輯投資增加帶動下,可望在2021年領先全球;台灣受惠先進邏輯晶圓代工的持續投資,設備支出依舊強勁。

代工廠產能不足 內地晶片恐斷貨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_015.html
內地近期爆發晶片缺貨潮,被業界人士稱「從業30年來最嚴重一次」。北京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朱晶警告,如果美國進一步制裁中國相關代工及封測廠商,2021年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恐會階段性地陷入混亂。

內媒報道,這輪晶片缺貨潮源於代工廠產能不敷應用,大型晶片設計公司如美國德州儀器及日本瑞薩電子尚可優先拿到產能,中小型公司只能「排隊」,一些甚至排到明年次季。一名從事內地國產汽車晶片設計的中小企業負責人透露,該公司目前一直延期交付,延期時間達半個月甚至更久,更面臨斷貨威脅。

台積電傳取消折扣
業界人士指,從晶片製程來看,目前產能最緊張的是8吋晶圓,缺貨較為嚴重的車用晶片就是其主要應用。另方面,台媒引述消息報道,產能緊張下,世界最大晶片代工商台積電將取消明年12吋晶圓代工接單價的折扣,不再提供這個傳統優惠,變相加價,涉及7至55納米製程,換言之產能供不應求的情況開始由8吋蔓延到12吋。

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不排除晶片設計商之後要消化庫存,惟短期對代工廠的需求仍在,8吋產能緊絀的情況可能持續到明年上半年,甚至第三季,原因是5G帶動電源管理晶片需求大增、遠端需求令電子產品銷量大增,以及汽車電子業今年下半年開始谷底翻身。為小米集團(01810)等內地手機品牌供應晶片、台積電大客聯發科技的董事長蔡明介則指,這是因為業界過去幾年成熟製程投資不足,先進製程投資額又太大,有能力投資者有限。

之前有券商指,蘋果公司(Apple Inc.)需要消化庫存而削減落單,台積電5納米製程產能的利用率恐下滑到80%。以跟進Apple動向聞名的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認為,箇中最大關鍵只是季節因素,尚未見到需求轉弱。他估計,iPhone明年次季出貨量仍會按年增長20%至4,500萬部。

[ 本帖最後由 紫羅蘭 於 2020-12-16 07:17 編輯 ]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3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