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北約 NATO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11
北約峰會召開,公報列中國為「系統性威脅」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7475949

「中國正在逼近歐洲」 北約報告警告新威脅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5165932

中國警告北約 北京如果受到該組織的挑戰不會「無動於衷」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4%B8...48742.html

NATO聲明完全針對中國!明確表示防範中國!?北約的歷史!中俄軍備與NATO對比!〈蕭若元:蕭氏新聞台〉2021-06-1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2Pz3yMnrso
[youtube]W2Pz3yMnrso[/youtube]

美國正與G10聯手對抗中共,實力會讓中國面對艱辛的角力戰
https://www.rfi.fr/tw/%E5%B0%88%E6%AC%84...B%E6%88%B0

美國總統拜登本月中旬訪問歐洲,被輿論普遍認為“聯歐抗中”的國際態勢正在形成,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今天的觀察中國要向大家介紹有關議題的分析評論。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社論稱:“在英國召開的七國集團峰會,是新任美國總統拜登的首次外事活動。他風塵僕僕遠渡大西洋,並非只為會見其他六個西方國家領導人而已;在七國集團峰會前,他和英國首相約翰遜舉行雙邊會晤,並聯合發表歷史意味濃厚的《新大西洋憲章》;繼七國集團峰會之後,廣義上的‘西方社會’成員國領袖如澳大利亞、印度、韓國和南非,也以‘民主友邦’的身份與會。拜登隨後還安排在日內瓦跟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輿論普遍認為,拜登此次外交大出擊,最大的動機在於因應中國崛起的挑戰。”“中國的崛起,無疑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當下所面對的最大難題。一方面,不少國際問題需要中國這個新興大國的合作,如冠病疫情、全球貿易、氣候變化等;另一方面,二戰乃至冷戰後的地緣政治格局及國際規則,必然因為中國這個體量龐大的經濟體的出現,而受到程度不一的衝擊。”

北京《環球時報》的社論稱:“G7峰會13日落下帷幕,會後發表的G7領導人公報公開點名中國,並且提及新疆、香港和台灣問題。公報還提到反對‘強迫勞動’,反對在東海和南海‘單方面改變現狀’。公報在闡述這些態度時使用的語氣強度不盡相同,有的直接針對中國,有的沒有在上下文里提中國的名字,但針對的目標同樣很明確。這是西方國家最系統指責中國以及干涉中國事務的一次峰會。美國顯然主導了其他幾個盟國的態度,像要求‘世衛召集第二階段新冠病毒溯源,包括要在中國開展研究’,可以說,美國近來攻擊中國的幾乎所有議題都被搬到了七國領導人的公報中。”“不過,中國完全不必被這樣的情況嚇住。其實過去與中國就人權等意識形態問題衝突時,西方也大多是‘一夥的’。現在美國增加了他們彼此的協調,但這些主要集中在了輿論和外交層面,將之轉化為統一對華敵視行動依舊很難,七國領導人公報沒有在這方面出現突破的暗示。”

美國中文《世界日報》的社論稱:“歐盟、美國和中國形成世界最重要的三角關係,歐盟如傾向美國,中國國際影響力將大減;反之,中國國際影響力將大增。由美、英、德、法、義、加、日組成的G7,是全球最富裕國家,七國2020年GDP總和達38.59兆美元;主辦今年峰會的英國又邀請印度、澳洲和南韓列席,將G7擴大為G10,G10的2020年GDP達44.27兆美元,規模是中國龐大市場的三倍多。”“這次G7峰會結束後,與會G10國家將落實對抗中共的行動,德國總理梅克爾將訪問美國。習近平認為‘東升西降’,走向衰落的美國難與中國競爭。這種解讀顯然錯誤或被誤導,因為中國經濟規模雖繼續擴張,但美國並沒有衰降,復甦力道強勁;就算中國GDP總量近年能超過美國,但中國人均GDP只有美國六分之一,2020年美國人均收入6.32萬元,中國只有1.1萬元。更重要的,美國正與G10聯手對抗中共,G10的實力會讓中國面對艱辛的角力戰。”

[ 本帖最後由 6SN7 於 2021-6-24 05:21 編輯 ]
Reply
#12
北約最高級軍官:中國軍事發展速度驚人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A%E4%BA%BA

英媒6月25日引述北約(NATO)軍事委員會主席皮奇(Stuart Peach)稱,中國軍事發展速度驚人。他亦就中國在海外日益龐大的軍事存在發警告。

皮奇接受英國傳媒採訪時表示:「中國造船如此迅速,中國空軍現代化程度有多深,它在網絡方面以及其他形式的資訊管理,特別是人臉識別投放了幾多(資金),這相當讓人感到震驚。」

皮奇還就中國在海外逐漸壯大的外交存在發出警告。

俄羅斯防長指北約已經轉變 成為遏制中俄的全球聯盟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F%E7%9B%9F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y Shoygu)6月23日表示,北約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軍事和政治聯盟,其主要任務是遏制俄羅斯和中國。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月23日報道,紹伊古在莫斯科國際安全會議上説:「6月14日的布魯塞爾北約峰會,證實北約從一個區域聯盟轉變為全球軍事政治聯盟,其主要任務是明確遏制俄羅斯和中國。」

紹伊古又談到,從軍事角度説,把攻擊性的導彈部件與反導防禦工具互相結合,不僅可以在某個地區,而且可以在全世界改變力量平衡,如果決定部署中程導彈,這種形勢將對俄羅斯聯邦東部地區也構成威脅。

2021年6月14日,北約國家領導人在布魯塞爾舉行峰會並發表公報,稱中國對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和與北約安全相關的領域構成了「系統式挑戰」,公報同時表示,北約將在可能的情況下與中國保持建設的對話,在應對氣候變化等共同挑戰方面與中國接觸。這是北約首次將中國列為挑戰。

北約峰會|約翰遜:北約不希望與中國發生新冷戰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7%E6%88%B0

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6月14日於布魯塞爾出席北約峰會時表示,北約不希望與中國發生新的冷戰,但承認中國對北約構成挑戰。

約翰遜表示,「我認為,今天在座的任何人都不希望與中國陷入新的冷戰。」他說:「我認為,人看到了挑戰,看到了我們必須共同應對的事情,但他們也看到了機遇,我認為我們需要共同努力。」

英媒:北約公報料把中國列為安全威脅 但不會稱北京為對手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D%E6%89%8B

[ 本帖最後由 5Y3 於 2021-6-26 23:19 編輯 ]
Reply
#13
英艦闖俄領海 船員高度戒備隨時交火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2_001.html
英驅逐艦今闖領海 俄軍開火投彈示警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2_001.html
荷蘭稱海軍一艘軍艦在黑海航行期間遭俄戰機干擾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630.htm

北約的謀劃:轉向印太應對中國
https://www.hk01.com/%E5%91%A8%E5%A0%B1/...D%E5%9C%8B

6月中旬,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下稱北約)秘書長斯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提出加強對華政策,並正式視中國為「全球安全挑戰」(global security challenge) 。是為北約首次正式提出對華政策。斯托騰伯格認為,「中國不是我們的敵人(adversary),但權力平衡正在轉移。」他仍視俄羅斯為主要安全威脅,但「中國沒有分享我們的價值觀」,所以中國崛起已構成對北約的「挑戰」。

去年11月,北約議會(NATO Parliamentary Assembly)的政治委員會出版了一份題為《中國的崛起:對全球和歐洲—大西洋的啟示》(The Rise of China: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and Euro-Atlantic Security)的報告,指出中國在歐洲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使美國提出北約有需要回應中國的挑戰。歐洲內的立場仍未一致,但北約已提出轉向印太、強化與歐盟印太夥伴關係、促進與華對話、準備與華對抗。這將更刺激、深化中俄聯盟,甚至考慮成立相應軍事聯盟組織。

報告將中國對北約構成挑戰的本質界定為經濟、科技政策和對外投資方面的挑戰,而非軍事性的。北約以既合作對話又包圍對抗的混合性戰略作為其中國政策方針,由於仍沿用冷戰時期的反共式自由主義,自然對中國不友善,亦樂意成為為美國服務的歐亞地緣政治和軍事組織。北約能否成功向印太地區進行軍事擴張,取決於歐洲成員國和亞洲國家的取態。

[ 本帖最後由 5Y3 於 2021-7-8 11:17 編輯 ]
Reply
#14
北約警告塔利班不要令阿富汗再成為恐怖分子溫床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821.htm

北約外長就阿富汗局勢召開特別會議,警告塔利班不要令阿富汗再成為恐怖分子的溫床。

北約外長在會後發表聲明強調當務之急是繼續撤離盟國人民,以及與西方合作的阿富汗人。

聲明說,期望塔利班遵守承諾,確保阿富汗不再成為國際恐怖主義的避風港。北約不會允許恐怖分子再次從阿富汗發出威脅。
Reply
#15
拜登謀用北約遏中國 德法立場曝露歐美分歧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982229/%...6%E6%AD%A7

[Image: 20210615-5_1024.jpg]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組織)召開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第一次的高峰會,峰會結束後的會議公報稱中國構成「系統性挑戰」,並明確將目光移到亞洲,拜登想利用北約槓桿之力,制衡中國的意圖明確不過。但歐洲與美國畢竟戰略利益不完全一致,大西洋兩岸對中國的態度仍存在基本分歧。

北約是誕生於美蘇冷戰的歐美軍事同盟。柏林圍牆倒後,北約先後把焦點集中在南斯拉夫內戰、東擴、反恐戰爭等任務,並在俄羅斯2014年入侵烏克蘭後,重新聚焦歐洲安全,本身可說已歷經數次轉變,強勢崛起的中國最近成為北約的新「目標」。

最近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受訪時,不稱中國為「敵人」或「對手」,也強調無意與中國重啟冷戰,但他以中國在非洲、西巴爾幹地區、北極活躍、在歐洲大舉投資基礎建設、與俄國進行聯合軍演為由,多次稱中國「離北約愈來愈近」。

拜登亟欲聯合北約對抗中國 算盤打得響?

基本上,北約成員國對公海自由航行和日本等亞太國家面對「中國議題」有共識,加拿大、法國、英國、德國已派遣、或即將派遣軍艦到亞洲巡弋,逐漸將目光移到亞太地區。

拜登預告北約「踩過界」 更深涉足印太應對與中國

拜登急見普京 中國要不要擔心被挖牆腳?

不過,拜登亟欲聯合北約盟國對抗中國的算盤,無法掩飾歐美對中國崛起的態度存在的基本分歧。

首先,美國欲鞏固全球的領導地位,視中國崛起為威脅。相較之下,歐洲與中國沒有直接的地緣政治衝突,例如與中國經貿關係密切的德國比較把中國視為貿易夥伴,而非威脅歐洲安全的對手。

其次,對歐洲、尤其波蘭、立陶宛等中東歐國家來說,俄羅斯才是最大的威脅。斯托爾滕貝格直言,冷戰結束以來,北約與俄國的關係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這麼糟。

德國總理默克爾:處理中國問題 須找平衡點

北約有30個成員國,各國都有盤算,或許讓北約很難形成一致的中國政策,其中匈牙利和法國是最鮮明的例子。
Reply
#16
Aukus: France’s ambassador recall is ‘tip of the iceberg’, say analysts
French foreign minister makes no attempt to hide anger as former UK ambassador says announcement ‘puts a big rift in Nato alliance’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1/s...y-analysts

France says NATO must step up to manage Afghan crisis
Military alliance must manage risk of terror resurgence, humanitarian needs, regional stability
https://www.aa.com.tr/en/europe/france-s...is/2341785

Why did France Leave NATO? (Short Animated Documenta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17KlonUDOM
[youtube]k17KlonUDOM[/youtube]
Reply
#17
北約不視中國為敵 有意談判軍備控制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2_001.html

美國政治網站Politico周三(6日)刊出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的訪問,他提到北約沒有視中國為敵人,反而有意與對方作政治接觸,希望雙方能討論氣候變化、軍備控制等議題。

斯托爾滕貝格承認中國崛起,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中國國防預算已是全球第二,海軍規模更是全球第一。中方大力投資研發新現代科技,包括提升核能力,在人工智能軍事等具破壞性的科技有領導地位,並將之融入尖端武器系統,加上在南海日益有進犯性,以上種種均影響到成員國的安全,北約必須回應。

斯托爾滕貝格續指,雖然美國與俄羅斯簽署《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讓北約可在軍控議程上爭取時間取得進展,但中國作為全球大國之一擁有責任,因此軍控議題要包括北京,北約正尋找方法接觸中方。

北約驅逐8俄使團人員 指從事間諜活動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2_001.html

英國傳媒周三(6日)報道,北約指8名俄羅斯使團人員是「未公開的情報人員」,從事間諜活動,將他們驅逐出境。
北約一名官員證實,已經撤銷對該批俄羅斯駐北約使團人員的認可,又指已將俄羅斯可派駐北約職位的人數,從先前的20人減至10人。
英媒指出,北約將俄國駐北約總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人數減半,是為了回應俄國疑似進行的惡意行動,包括殺人及間諜活動。

北約秘書長指中國非敵人 重要議題上需與中方接觸
https://news.tvb.com/greaterchina/615f38...5%E8%A7%B8

北約秘書長斥中國 藉經濟軍事力量作恫嚇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2_001.html
[Image: bkn-20211009011503356-1009_00992_001_01p...1009094556]

北約(NATO)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周五(8日)表示,當前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其中,中國藉展示經濟和軍事力量欲恫嚇他國,歐洲、美國及盟國必須共同應對挑戰。

斯托爾滕貝格訪問西班牙,與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會面,討論2022年西班牙主辦北約峰會事宜,會後並發表談話。斯托爾滕貝格表示,今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峰會上,盟國領袖通過強化跨大西洋合作去應對更難以預測及危險的世界。而當前國際戰略競爭日益激烈,除了俄羅斯更具侵略性外,中國也藉其經濟和軍事力量欲恫嚇他國;此外在中東、北非等地區也有情勢不穩定及恐怖主義的威脅。

斯托爾滕貝格強調,為了共同應對這些挑戰,歐洲、美國及盟友必須聯合起來,而這將是明年在西班牙峰會上要討論的重點。斯托爾滕貝格未進一步說明中國如何進行軍事力量恫嚇。

今年6月北約在布魯塞爾舉辦領袖峰會,會後公報指中國的脅迫性政策以及擴大的核武庫,對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和與北約安全領域構成了系統性挑戰。美國總統拜登出席這次峰會時敦促其他北約領導人,對抗中國的威權主義和不斷增長的軍事實力,北約愈來愈重視中國挑戰。

北約未來十年戰略目標 着重制衡中國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D%E5%9C%8B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稱,對抗中國崛起構成的安全威脅,將是北約未來戰略原則的重要一環,這代表北約將重思未來目標,以反映美國將地緣戰略重心轉向亞洲的局勢。

斯托爾滕貝格日前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稱中國不是「敵國」,但中國的網絡能力、新科技與長程導彈已對歐洲安全構成衝擊。他說,如何協助北約盟國防禦這些威脅,將在北約未來十年的新政策中「詳盡」闡述。斯托爾滕貝格說:「中國步步進逼……我們看到他們現身北極圈、出現在網絡空間、斥巨資投資北約國家的關鍵基礎設施。當然,他們還有更多長程武器,射程可以抵達所有北約盟國。他們也在建造許多長程洲際飛彈的飛彈發射井。」

北約將在明年夏季峰會上通過新的戰略構想,勾勒北約未來十年的目標。目前的戰略構想是在二〇一〇年通過,內容沒有提到中國。

[ 本帖最後由 消失的老公 於 2021-10-20 11:51 編輯 ]
Reply
#18
俄羅斯駐北約代表處8工作人員被逐 俄外交部表態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8%E6%85%8B

北約秘書長:應對中國是未來重點 中國已對歐洲安全產生影響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1%E9%9F%BF

北約秘書長稱,應對中國崛起將成為北約未來目標的重點,因中國通過其網絡能​技術、新遠程導彈對歐洲安全產生影響。

英國《金融時報》10月18日報道,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應對中國崛起帶來的安全威脅,將是北約未來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

斯托爾滕貝格表示,北約是北美和歐洲的聯盟:「但地區面臨着全球挑戰,恐怖主義、網絡以及中國的崛起。因此,當涉及到加強我們的集體防禦時,也涉及到如何應對中國的崛起。」

拜登(Joe Biden)、約翰遜(Boris Johnson)、默克爾(Angela Merkel)等主要領導人出席北約峰會(請點擊大圖瀏覽):

斯托爾滕貝格指出,中國離他們越來越近 :「我們可以在北極看到他們,在網絡空間看到他們,他們大力在我們國家投資關鍵的基礎設施。」

「我們可以預測的是,中國的崛起將影響我們的安全。」

報道指出,幾十年來,北約一直致力於對抗俄羅斯,並從2001年開始打擊恐怖主義。美國最近將焦點對準中國,正值其地緣政治取向從歐洲轉向中國之際。

這標誌着北約對其目標進行了重大反思,反映出美國的地緣戰略重心轉向亞洲。

北約將在2022年夏天的峰會上通過新的戰略方針,該戰略方針將概述北約未來10年的目標。2010年採用的現行版本戰略方針沒有提到中國。

北約秘書長談中國威脅 華批冷戰思維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11...2_001.html

北約(NATO)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周三(3日)在丹麥舉行的北歐理事會發表談話時,批評中國大陸打壓民主和人權,迫害少數民族和宗教,又公開威脅台灣,在具爭議海域妨礙自由航行。大陸駐丹麥使館發言人周五(5日)在官網回應,斯托爾滕貝格渲染所謂「中國威脅」的言論,充滿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違背和平、發展、合作的歷史潮流。
廣告

華使館發言人稱,大陸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公共產品的提供者,將繼續以新的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大陸堅定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發展必要的軍事能力完全是為了維護自身正當的國家安全利益,其力量的增長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任何國家只要無意威脅和損害大陸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都不會受到其國防力量的威脅。

發言人批評,斯托爾滕貝格的談話是無端抹黑攻擊大陸,奉勸其作為全球最大軍事聯盟的秘書長,應以客觀、開放的態度看待大陸發展,多做有利於維護國際和地區安全與穩定的事。
斯托爾滕貝格在談話中表示,大陸的崛起對北約國家帶來威脅,該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海軍,國防開支居全球第二,又積極投入發展新一代遠程核武。北約雖不敵視大陸,但其作為發展中的超級大國,價值與該組織存在分歧,因此組織成員絕不能依賴大陸,而必須團結一致捍衞民主和自由。

[ 本帖最後由 失踪的老公 於 2021-11-7 18:53 編輯 ]
Reply
#19
北約討論俄烏邊境局勢 布林肯:已經多次看過俄國把戲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1201.htm

時事通識:集體安全條約組織
https://news.tvb.com/world/61d6fc98e774f...4%E7%B9%94

中亞國家哈薩克燃料價格飈升,引發警民衝突,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俄羅斯為首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在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的要求下,決定派出維和部隊,協助當地回復穩定。

蘇聯在1991年解體,多個獨聯體成員國翌年簽署《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直到2002年再演變為「集安組織」、即是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它是聯合國大會的觀察員組織,但外界視為軍事同盟。目前成員國包括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塔吉克、亞美尼亞及吉爾吉斯。

雖然「集安組織」憲章重申,所有成員國的原則是不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不過當某個成員國遭侵略,組織會視為是針對所有成員國,繼而動用武力去維持集體安全。「集安組織」副秘書長表示,今年會舉行一系列演習,部分在哈薩克境內舉行。

「集安組織」暫時未披露向哈薩克派出維和部隊的細節,僅稱會派駐一段時間。

俄羅斯下周與美國北約商烏克蘭局勢 北約無意按俄方要求停止東擴
https://news.tvb.com/world/61d896b8c652e...1%E6%93%B4

俄羅斯下周與美國及北約會談,討論烏克蘭局勢。北約表明,無意按俄方要求停止擴張,強調任何國家都有權選擇盟友。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騰貝格說:「所有國家無論大小,或誰是它們鄰國,都有基本權利決定它們自己的道路,以及它們的盟友。」

斯托爾騰貝格在北約外長特別會議後表示,願意和俄羅斯在軍備限制上談判,不論是傳統還是核軍備,但不會就核心原則妥協;強調俄羅斯不能單方面為北約制訂限制,或將部分國家定為北約的「二等成員國」,令北約不能保護這些國家。

北約下周三會和俄羅斯舉行兩年來首次對話,斯托爾騰貝格指,願與俄方真誠對話,但亦會為外交失敗做好準備;表示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的軍事部署持續升級,強調烏克蘭是主權獨立國家,理所當然有權自衛。

俄羅斯於上月向美國及北約提交安全保障條約草案,主要包括要求北約停止向東擴張,承諾不將烏克蘭納入北約等。

馬克龍晤歐盟委員會主席 承諾將提高歐洲戰略地位及主權
https://news.tvb.com/world/61d87e1ae774f...B%E6%AC%8A

元旦開始出任歐盟輪任主席國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會晤,承諾會提高歐洲的戰略地位及主權。

馬克龍周五在愛麗舍宮與到訪的馮德萊恩會談,馬克龍表示,會爭取在法國出任歐盟輪任主席國這半年間,促使歐盟訂定集中國防能力建設的地緣政治戰略,讓歐盟在北約有共同立場,以更協調的方式採取一致行動,並希望發展歐洲的國防工業,及加強歐盟的科技自主。

馮德萊恩則表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施壓及對摩爾多瓦的恐嚇,反映歐盟周邊局勢緊張,很高興具有政治影響力及經驗的法國在這時刻擔任輪任主席國。

[ 本帖最後由 失蹤的老公 於 2022-1-9 12:23 編輯 ]
Reply
#20
據報美國同意波羅的海三國將美製導彈等武器轉交烏克蘭
https://news.tvb.com/world/61e99164e774f...B%E8%98%AD

德國新任總理朔爾茨出訪歐洲 歐盟警告俄入侵烏克蘭將付出代價
https://news.tvb.com/world/61b3f14be774f...3%E5%83%B9

德國新任總理朔爾茨首次以總理身份出訪歐洲與歐盟及北約領導人會晤,談及烏克蘭局勢。歐盟警告俄羅斯,一旦對烏克蘭動武將須付出代價。北約亦拒絕俄羅斯的要求,表示不會撤回讓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加入北約的承諾。

德國總理朔爾茨周五在比利時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會面,討論烏克蘭局勢,馮德萊恩向被指在烏克蘭周邊集結大量軍力的俄羅斯發出警告,指俄羅斯一旦侵略烏克蘭將要付出代價,強調歐盟已準備好將經濟制裁升級;又指歐盟希望與俄羅斯保持良好關係,但仍須視乎俄羅斯的行為,批評現時俄羅斯的舉動威脅鄰國,從而破壞歐洲安全。

不過她和朔爾茨都拒絕評論,若然俄烏開戰,會否關閉俄羅斯向歐洲供應天然氣的北溪二號輸氣管道。

朔爾茨又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會面,表示對烏克蘭局勢感到擔憂,強調歐洲各國需要展示出,歐洲邊界不能被隨便越過,認為一個強大和有主權的歐盟非常重要。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則在和朔爾茨會面後,表示不會接受俄羅斯要求,撤回未來讓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加入北約的承諾。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說:「北約和烏克蘭的關係會由北約內30個盟友和烏克蘭決定,沒有其他人可以,我們不能接受俄羅斯嘗試重建一個系統,讓俄羅斯等強國有影響力範圍,令他們可控制或決定其他成員國可做什麼。」

朔爾茨又到巴黎和法國總統馬克龍會面,兩人都表示支持以「諾曼第模式」與俄烏兩國繼續進行四方會談,緩和緊張局勢。馬克龍又呼籲西方各國須嘗試避免和俄羅斯的緊張關係升級。

美國總統拜登則表示,已和朔爾茨通電話,期待兩人之後的合作,包括烏克蘭問題。

俄羅斯躍躍欲試出兵烏克蘭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開戰難避免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5954964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拉托夫(Dmitry Muratov)今天表示,俄羅斯當權派躍躍欲試出兵烏克蘭,目前俄烏兩國非常有可能開戰。

俄羅斯最重要獨立報「新報」(Novaya Gazeta)總編輯穆拉托夫與菲律賓新聞網站Rappler執行長瑞薩(Maria Ressa)今年雙雙獲頒諾貝爾和平獎,表彰他們勇於捍衛言論自由。

路透社報導,穆拉托夫出席在奧斯陸(Oslo)市政廳舉行的頒獎典禮表示,在俄羅斯,普遍認為避免流血的政客太孬了,唯有揚言開戰才是「愛國者的本色」。

穆拉托夫說:「當權派積極倡議主戰思維,再者,若干瘋狂的地緣政客認為,在不久的將來,俄烏開戰並非不可能。」

美國官員已披露,俄羅斯可能很快就會入侵烏克蘭,此前大批俄軍進駐烏克蘭邊界附近,莫斯科方面則否認駐軍邊境是打算長驅直入。

穆拉托夫還說,由於俄羅境內超過百人的新聞記者、媒體、人權捍衛者與非政府組織向來被視為外國勢力代言人,俄羅斯新聞界正「行經死蔭的幽谷」。

他說:「(這座獎)在俄羅斯意味著『全民公敵』。」他把獲獎殊榮歸功給所有調查記者,以及所有忠於新聞志業而喪命的「新報」同事們。

瑞薩與穆拉托夫是繼德國奧西艾茲基(Carl vonOssietzky)1935年獲獎以來,首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新聞工作者。奧西艾茲基當年因揭發納粹機密的軍備重整計畫而獲獎。

G7外長警告若俄羅斯攻擊烏克蘭 將遭到嚴重後果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1213.htm
歐盟與美英討論或對俄追加制裁 俄方指無意入侵烏克蘭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1213.htm



俄羅斯總參謀長:95%陸基核武發射器已準備隨時投入戰鬥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0%E9%AC%A5

俄羅斯塔新社12月9日報道,俄羅斯武裝部隊參謀總長格拉西莫(Valery Gerasimov)表示,95%的陸基核武發射裝置已準備就緒,隨時投入戰鬥使用。

格拉西莫在同日一個簡報會上,表示俄羅斯有超過95%可發射核武的裝置隨時準備投入戰鬥。軍隊將繼續部署RS-24 Yars洲際彈道導彈,並將新款Avangard高超音速武器置於戒備狀態。

格拉西莫又表示,另一艘配備R-30 Bulava潛射彈道導彈的核動力潛艇,將在不久後與海上戰略核部隊一起服役。他表示俄羅斯三位一體的核力量達到其震攝的能力,但同時嚴格遵守《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的限制。

格拉西莫強調,在當前形勢下,俄羅斯繼續有計劃地加強防禦能力,排除任何損害國家安全的可能性。

俄羅斯多次否認有意入侵烏克蘭,美俄領導人亦在不久前舉行視像會面。然而事件未有大幅降溫,俄羅斯繼續在邊境調動武裝。英國《衛報》12日報道,9K37的山毛櫸地對空飛彈正運往邊境,執行防空任務,被視為是為防禦地面部隊,準備攻擊的手段。

俄羅斯擬起草提案 要求美國北約不在鄰國部署攻擊性武器系統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B%E7%B5%B1

北約表明沒計劃在歐洲部署中程導彈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1215.htm

[ 本帖最後由 EL84 於 2022-1-24 15:30 編輯 ]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