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Global warming 氣候變化 and pollution 污染
#21
習近平:中國將用歷史上最短時間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強度降幅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F...33838.html

國務院設2千億人民幣專項再貸款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1117.htm

中國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在前期設立碳減排金融支持工具基礎上,再設立2000億元人民幣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形成政策規模,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全國性銀行自主發放優惠貸款,人民銀行按貸款本金等額提供再貸款支援。

會議指出,新設立的專項再貸款,按照聚焦重點、更可操作的要求和市場化原則,專項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綠色智慧開採、煤炭清潔高效加工、煤電清潔高效利用和推進煤層氣開發利用等。

會議要求,統籌研究合理降低專案資本金比例、適當稅收優惠、政府專項債資金支援、加快折舊等措施,加大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項目支持力度。

世界前15大碳排總量國出爐 中國大陸居榜首
https://tw.news.yahoo.com/%E4%B8%96%E7%9...02473.html

碳累積排放量與升溫密切相關,中國大陸擠下連續160年蟬聯冠軍的美國,成為榜首,美國位居第二,來看看世界前十五名的國家分別是哪些。

[ 本帖最後由 失踪的老公 於 2021-11-19 02:02 編輯 ]
Reply
#22
「末日鐘」時間連續兩年不變 專家指人類仍面對全球挑戰
https://news.tvb.com/world/61ea2c64c652e...1%E6%88%B0

警告人類面臨毀滅危機的「末日鐘」,連續兩年維持不變。

負責評估的委員會周四公布「末日鐘」時間,維持在象徵末日的午夜前100秒,是2020年撥快20秒至這個時間後,連續兩年不變。

但專家表示這並不是好消息,意味人類仍未能改善現狀,帶來穩定或安全。人類面對的全球挑戰仍然存在。

「末日鐘」於1947年,由《原子科學家公報》組織設立,用意是提醒各界正視人類面臨的危機,包括核戰風險、全球暖化等。

現在的時間是這個鐘設立75年來,最接近「末日」的一刻。
Reply
#23
聯合國報告:若不在三年內實現溫室氣體排放下降,災難氣候變化或無法避免
https://hk.news.yahoo.com/%E8%81%AF%E5%9...54570.html

聯國報告:全球氣溫勢升3.2℃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E5%...2%E2%84%83

指減排刻不容緩 否則世紀末現巨災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周一發表報告指,即使各國政府在本世紀前全面實施所有減排政策,全球氣溫仍有可能上升攝氏3.2度。報告警告,削減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刻不容緩,否則全球氣溫到本世紀末或飆升至攝氏3.5度以上,造成災難性後果。
排放溫室氣體的主要地區為歐洲及北美,佔整體排放四成;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地區,則佔一成二。報告指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需在3年內見頂,才能避免最嚴重的影響。當中建議,如果要達成《巴黎協定》確定的目標,把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攝氏1.5度,各地政府必須在農業、運輸、能源等領域大幅減少使用化石燃料,減少3分之1甲烷排放量,以及加大6倍低碳經濟轉型的投資。
報告形容若不削減能源需求,要在10年內迅速減少排放以將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除此之外,各國政府也將必須努力種更多樹及研發技術,以消除工業活動逾百年來在大氣中產生的部分二氧化碳,才有望力挽狂瀾。
斥個別國家政商陽奉陰違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批評,個別國家的政府和商界領袖講一套做一套,在落實減排措施上說謊,將導致災難性後果,使地球遭受前所未有的熱浪、可怕的風暴和廣泛水資源短缺。他又提到俄烏戰事令糧食及能源價格急升,但增加使用化石燃料會令氣候變暖情況惡化。IPCC主席李會晟強調,現在是達至巴黎協定目標的最後機會,一旦再拖延,全球將錯失控制氣候變化的最後時機。
Reply
#24
印度和巴基斯坦持續受熱浪侵襲 供電受影響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0430.htm

印度和巴基斯坦持續受到熱浪侵襲,供電系統不勝負荷,大量民眾受電力供應中斷影響。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氣溫高達攝氏43度。官員警告,全國情況嚴峻,部分醫院和地鐵可能會電力中斷。在北部喜馬偕爾邦,最近數星期總共發生數百宗山火,消防人員全力撲救,又協助拯救野生動物。

巴基斯坦多個城市在過去一星期,每日有8小時停電,一些鄉村地區更加是每日只有12小時有電力供應。

印度極端熱浪導致馬哈拉施特拉邦 至少25人死亡
https://www.voacantonese.com/a/extreme-h...55391.html

[ 本帖最後由 May35 於 2022-5-3 12:43 編輯 ]
Reply
#25
熱浪襲印度及巴基斯坦 部分地區逾攝氏48度
https://news.tvb.com/world/628143a1e774f...8%E5%BA%A6

印度及巴基斯坦受熱浪侵襲,部分地區氣溫超過攝氏48度。

印度西北部拉賈斯坦邦焦特布爾市,星期日有水車在馬路上灑水,但並非如往常在霧霾籠罩下,用作淨化受污染的空氣,而是降溫。市政官員指,當地氣溫逾攝氏45度。

鄰近的北方邦錄得攝氏48.8度;德里亦達攝氏47度。

印度剛經歷逾百年最炎熱的三月,自三月起20多人疑中暑死亡。氣象部門預測,德里本周會多雲有雷暴,或有助降溫。

鄰國巴基斯坦亦受高溫困擾,拉合爾市錄得攝氏45.2度。有動物園灑水,開風扇和擺放冰塊等,幫動物降溫。當局預測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區熱浪下周會持續。
Reply
#26
美特使促華重啟氣候談判 不應受台海局勢干擾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2_001.html
Reply
#27
港交所:正研究自願碳排放市場交易及清算平台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1003.htm
Reply
#28
歐盟擬2035年後禁售全新燃油汽車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2...2_001.html

外媒報道,歐洲議會本周達成有關《2035年前實現道路零排放》的臨時協議,歐盟將逐步停止銷售新型柴油及汽油車,包括私家車及貨車。

協議計劃將新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維持在2021年水平,並效禁止新型柴油和汽油車;惟提案仍需得到歐洲理事會,以及歐洲議會的正式批准才能生效。

據悉,在2035年底前,產量多於1萬架新車或2.2萬輛新貨車的小型汽車製造商,或會在提議中獲得豁免。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主席兼BMW行政總裁Oliver Zipse表示,該決定的意義「深遠且史無前例」,並代表歐盟成為「目前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實現全電動化的地區」。



極端氣候衝擊 全球經濟20年損失達124萬億元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2...2_001.html

外媒報道,據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的報告研究,氣候變化導致熱浪加劇,在1992年至2013年間,已使全球經濟損失約16萬億美元(約124.8萬億港元),尤以貧窮和碳排放量最低的國家所受的影響最大。

研究指出,最富裕的國家因熱浪的損失佔人均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5%,較貧困國家的損失則佔人均年國內生產總值的6.7%,加劇了全球不平等現象。
Reply
#29
古特雷斯:全球人口正面臨氣候變化所帶來危險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1108.htm

在埃及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溫室氣體排放正在威脅全球,形容全球正通往氣候地獄的高速公路上。

古特雷斯表示,目前全球約有35億人,面臨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危險,溫室氣體排放正在威脅全球,今屆氣候大會,必須商定應對氣候變化的路線圖,古特雷斯表示,面對氣候變化,每個人都為生命而戰,地球亦正付出代價。

格陵蘭冰蓋變薄 海平面勢急升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chin...00180_045/
[Image: 1112-00180-045s1.jpg]
研究指格陵蘭冰蓋變薄程度比預期嚴重。(Getty Images圖片)

一項本周刊登在《自然》雜誌的研究顯示,格陵蘭東北部冰蓋的變薄範圍比之前估算更深入,遠至向內陸延伸200至300公里,意味直到本世紀末的海平面上升的幅度,比之前估計增加多達15.5毫米。

科學家過往的關注點是格陵蘭冰蓋邊緣,主要借助衞星資料,調查冰蓋隨全球氣溫上升的融化情況,而今次這個由丹麥、美國、法國及德國等的科學家所做的研究,重點就移向冰蓋內陸的部分,他們在冰蓋上安裝衞星定位站,收集更精確的數據。

研究人員所觀測格陵蘭東北冰流(Northeast Greenland Ice Stream, NEGIS),佔格陵蘭島冰蓋總面積約12%;而報告指出,NEGIS實際流失的冰量,可能是現有氣候模型估算流失量的6倍,到本世紀末就可能導致海平面上升13.5至15.5毫米,相當於整個格陵蘭冰蓋過去50年所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幅度。


解振華:賠償氣候損失與損害 發達國家有義務出資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1...2_001.html

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部一名發言人向日本《產經新聞》透露上述過航行動,拒絕交代為何美方沒有即時公布消息。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顧問約翰斯頓(Christopher Johnstone)指出,美軍不是所有過航台海或自由航行行動都會公開,不公開可能有很多原因,今次或是因為當時中美領導人見面在即,而大陸和台灣都應該知道美軍軍艦穿越台海。另有專家認為,是因為當時美國中期選舉臨近。

日媒指,當美軍軍艦穿越台海,美軍第七艦隊通常會立即對外宣布,但今次無這麼做,這顯示拜登政府試圖在台灣問題上取得平衡,一方面避免中美再起摩擦,以便雙方在領導人會議同意維持溝通管道暢通。太平洋艦隊司令帕帕羅(Sam Paparo)上周五(18日)在一項活動上向記者表示,美方通過台海的行動並未緩和。

[ 本帖最後由 揸流攤 於 2022-11-23 17:34 編輯 ]
Reply
#30
太平洋島國齊發聲:日本排污入海不是自家私事 要尊重科學與數據
https://www.wenweipo.com/a/202302/25/AP6...f2631.html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