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Global warming 氣候變化 and pollution 污染
#11
聯國氣候變化「紅色警報」 變暖已不可逆轉
https://www.wenweipo.com/a/202108/10/AP6...34bb8.html

氣候變化釀極端高溫 上月創逾百年最熱紀錄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2_001.html

全球多地近日受熱浪侵襲,溫度急增下氣候問題已不容忽視。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總署(NOAA)周五(13日)在官網發文,指上月全球陸地和海洋表面的總溫度,較20世紀的15.8度(攝氏,下同)平均溫度高出0.93度,打破142年以來最高溫紀錄。
NOAA主管斯皮拉德(Rick Spinrad)表示,以往7月向來是全球一年中最熱的月份,但今年7月則打破2016年7月創下的紀錄,成為史上最熱的月份。他指出,氣候變化令世界走上「令人不安及混亂的道路」,而新紀錄證明世界正朝這個方向邁進。
研究也指出,全球暖化令熱浪、旱災及水災日益頻繁和強烈。在北半球,今年7月的地表比以往的平均溫度高出1.54度。太平洋西北部正經歷今年第二次熱浪,隨着美國俄勒岡州和加州附近的山火持續,預計當地氣溫將超過37.7度。

美女響應環保運動 露胸示威救地球
https://www.hk01.com/%E7%92%B0%E7%90%83%...0%E7%90%83

[Image: q07wdOUHazKQbE2g7e_DQqAjxqseYu7SPDdi7Dw3...w1920r16_9][Image: q07wdOUHazKQbE2g7e_DQqAjxqseYu7SPDdi7Dw3Yuw?v=w1920][Image: DRzk3OgE1IgqekBsUrynXHg0ZoNwTbPnzO9V1czvVdU?v=w1920]

[ 本帖最後由 李老公 於 2021-8-27 12:23 編輯 ]
Reply
#12
華不滿美制裁新疆 傳氣候談判無共識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10...2_001.html

全球最大碳捕獲工廠冰島開幕 每年可吸 4,000 噸二氧化碳
https://www.thestandnews.com/nature/%E5%...6%E7%A2%B3

[Image: CO2.png]

號稱全球最大的碳捕獲及封存工廠 Orca 周三(8日)於冰島啟用,營運該廠的瑞士初創公司 Climeworks 指, Orca 每年可從大氣吸收 4,000 噸二氧化碳,將是未來幾十年實現世界碳中和的關鍵。

Orca 位於冰島西南部熔岩高原上,距離首都雷克雅維克東南約 30 公里。 Climeworks 指出, Orca 的啟用令全球碳捕獲技術產能增加了 40% 以上。

根據國際能源署今​​年較早時的建議,到 2050 年人類將需直接以碳捕獲及封存技術每年從大氣中抽取近 10 億噸二氧化碳,以實現碳中和目標。 Climeworks 表示,隨著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Orca 的碳捕獲量可迅速增長。

Climeworks 聯合創辦人 Christoph Gebald 指出,這是個尚不存在的市場,但有迫切需要去建立,而 Orca 確實是進一步擴大碳捕獲規模和真正工業化的藍圖。

Orca 名字源於冰島語「能源 (Orka) 」一字,擁有 4 個運作單位,每個單位均有 2 個長 12 米的標準貨櫃,每個單位都有多個大型風扇,能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並用海綿狀過濾器將之捕獲。過濾器會被加熱至約 100°C 並釋出氣體,然後這些氣體與水混合泵入地底約 1,000 米的玄武岩洞穴深處封存,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水會冷卻並變成深灰色的石頭。

[Image: 20ae157a-fc15-4a0d-966e-8d91bfb15f4d_Comp+4.gif]

將二氧化碳泵入地下只是處理碳排放的一種方式,二氧化碳也可以用於其他用途,例如能源公司可將二氧化碳與氫氣混合來製造燃料,農民可以利用碳使植物生長得更好。

不過,目前碳捕獲成本很高:每吸 1 噸二氧化碳約需 600–800 美元(折合約 4,670–6,220 港元)。 Gebald 指,這遠高於在無任何政府補貼的情況下達到有盈利的每噸 100–150 美元左右成本水平;成本既反映了該技術的人手度身製造,以及吸碳過程所需的大量能源。 Orca 設在冰島,因為該國擁有充足的環保地熱能源供應,以及適合的地底地質可較輕鬆地捕獲碳。

長遠而言, Gebald 認為吸碳成本價格會變得更便宜:到 2030 年 Climateworks 預計吸碳成本會回落至每噸 200–300 美元左右。

冰島總理總理雅各斯多蒂爾 (Katrin Jakobsdottir) 在 Orca 開幕儀式上表示,這確實是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競賽的重要一步,對於應對氣候危機是必要的。

來源: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world’s biggest plant to capture CO2 from the air just opened in Iceland, 8 September 2021
The Guardian, World’s biggest machine capturing carbon from air turned on in Iceland, 9 September 2021

[ 本帖最後由 藍寶石王子 於 2021-9-11 23:07 編輯 ]
Reply
#13
英研究:若要達限制升溫 1.5°C 目標 2050 年前須棄開採絕大部分化石燃料
https://www.thestandnews.com/nature/%E8%...3%E6%96%99

最新刊於《自然》的研究指,世上絕大多數化石燃料實際上是「無法開採」,如果人類想有一半機會實現限制溫升於 1.5°C 以內的目標,必須開棄開採絕大部分化石燃料。

該個倫敦大學學院團隊以電腦模型推算,對於印尼和澳洲等世界領先的煤碳出口國而言,到 2050 年她們將需要放棄開採 95% 的天然化石燃料儲量。在同一時期,中東國家將不得不將其所有煤碳儲備留在地底下,而美國則不可開採其 97% 煤炭儲備。

研究指出,未來 30 年全球近 90% 煤碳儲備將需要停止開採,其中 76% 在中國和印度。團隊警告,如果煤碳開採超過此數字,很容易將全球推向溫升超過 1.5°C 。

人類需要擔心的不僅是煤碳。全球還必須停止 60% 的石油和甲烷 (methane) 開採,包括那些已經開始的計劃。例如到 2050 年,僅加拿大就必須將 83% 的石油和 81% 的甲烷留在地底。

然而,即使做到停止開採這 3 種化石燃料,團隊估計,人類只有 50% 機會將全球溫升限於《巴黎氣候協議》訂下的 1.5°C 以內。

研究結果是 2015 年刊出的一份報告的更新。當時報告曾估計,如要將溫升限於較寬鬆的 2°C 以內,到 2050 年全球近三分之一石油儲備、一半天然氣和 80% 以上的煤碳儲備需要留在地底。

更重要的是,現時停止開採也可能為時已晚。因為電腦模型無考慮任何可能的反饋系統,這些系統可能比我們假設的更早觸發大量新的碳排放,例如暖化加劇導致北極永久凍土融化釋出更多甲烷。 

團隊明言:「我們為全球化石燃料行業描繪的慘淡圖景很可能低估了需求量,因此需要更快削減產量。」

一些學者認為,增加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碳捕獲技術可以讓我們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繼續使用化石燃料,但這種觀點仍然存在很大爭議,特別是因為相關技術未廣泛使用。是次研究對到 2050 年的預測,均依賴於一定量的碳捕獲技術,但現在人類是否能夠實現這一目標仍存在疑問。

團隊又指, 2050 年後人類唯一仍可使用化石燃料的是航空和石化行業原料。

研究警告,如果到 2050 年不能實現全球能源轉型,人類不僅會屈服於更嚴重的氣候危機,一些國家可能會遭受巨大收入損失。

目前,中東國家以及俄羅斯和其他前蘇聯國家是最大的化石燃料儲備持有者,這代表這些國家或地區的損失最大。例如,在伊拉克、巴林、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化石燃料目前佔政府總收入的 65–85% 。如果化石燃料泡沫在這些國家過渡至更潔淨的再生能源之前破滅,這些國家很可能會破產。

團隊認為,全球各國需要開始起草限制化石燃料生產和減少需求的國內政策,手段將須包括補貼、稅收、禁止新勘探還是對污染者進行處罰。

來源:
Science Alert, Almost All of The World's Coal Is Now 'Unextractable', Scientists Warn, 9 September 2021

報告:
Welsby, D., Price, J., Pye, S. & et al. (2021). Unextractable fossil fuels in a 1.5 °C world. Nature 597, 230–234. doi: 10.1038/s41586-021-03821-8

世衛估計全球每年7百萬人死於與空氣污染有關疾病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923.htm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有700萬人,死於與空氣污染有關的疾病,形容空氣污染問題,比各界想像中更差。

世衛發表全球空氣質素指南,指出空氣污染對人類健康構成損害,建議通過降低主要空氣污染物水平,保護人類健康,又指部分空氣污染物,會導致氣候變化。

世衛表示,空氣污染會導致兒童肺部成長及功能下降、呼吸道感染和哮喘加重,更會導致成年人過早死於缺血性心臟病和中風。世衛又指空氣污染與氣候變化一樣,是影響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中、低收入國家所受的影響更嚴重。

報告:未來半世紀氣候變化若未緩解 中國面臨180萬億元人民幣經濟損失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clima...40700.html

气候变化冲击全球经济 损失将高达2.5万亿美元
http://www.ccchina.org.cn/Detail.aspx?ne...923&TId=58

聯合國報告:氣候變化相關災害在過去20年中造成的經濟損失劇增1.5倍
https://news.un.org/zh/story/2018/10/1020232

[ 本帖最後由 后太禧慈 於 2021-9-27 03:31 編輯 ]
Reply
#14
美國務卿籲聯合國將氣候變化納維和關鍵部分緩和地區衝突 中俄代表不認同
https://news.tvb.com/greaterchina/614cc9...d%e5%90%8c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認為,氣候變化令地區衝突更嚴重,聯合國應將氣候變化作為維和行動的關鍵部分,但中俄代表不認同,指這會為複雜的衝突注入不必要的政治色彩。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審視幾乎所有地方,涉及當前威脅國際和平和安全,你會找到氣候變化令事情變得更少和平、更少安全,並使我們的回應更具挑戰性。」

駐聯合國代表張軍指:「安理會議程上的國家並非全部是由於氣候變化而陷入戰亂,安理會也不具備應對氣候變化的必要專門知識、機制和手段,應避免不加區分地將氣候因素作為所有問題的重點。」

張軍周四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強調,氣候問題與安全問題的關係十分複雜,安理會要結合《聯合國憲章》授權和既有議程,準確把握討論、處理氣候與安全問題的方式和尺度。

俄羅斯駐聯合國首席副代表波利揚斯基質疑,安理會有甚麼機制避免聯合國轄下各組織職能重疊,令氣候變化因素阻礙維和任務。

氣候大會前施壓 美歐促華交代減排計劃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2_001.html

世界氣象組織:2050年50億人面臨水資源短缺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D%E7%BC%BA
2021 State of Climate Services: Water - English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IwukZtT3pU
[youtube]QIwukZtT3pU[/youtube]

[ 本帖最後由 消失的老公 於 2021-10-12 12:31 編輯 ]
Reply
#15
中國華北空氣污染嚴重 環保部:逾三千企業涉監測造假、拒絕檢查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hina/%E4%B...2%E6%9F%A5
[Image: 5f0b8410jw1dzfaupvghyj_2aLay.png]

大陸環保部公佈,今年第一季針對北京、天津等 18 個重點城市的督查發現,全國有 3119 個政府單位及企業,在空氣污染管控方面表現有問題,包括監測數據造假,另有多個地方政府在環保方面「不作為」,如在霧霾嚴重的石家莊市,市長辦公室竟要求環保、規劃部門,為企業設置新燃煤鍋爐的申請開設「綠色通道」加快辦理。

環保部公佈,今年二至三月,該部成立小組督查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唐山、太原、濟南、鄭州等 18 個城市,發現有 3119 個政府單位及企業,出現污染應急預案及污染治理措施無落實、企業違規及拒絕讓當局檢查、監察數據造假等多項問題。

環保部指,石家莊、保定市多間企業,出現空氣污染監測數據失真、甚至故意造假等問題。而在天津、太原等地,則有大批企業沒有按照政府要求採取減排措施,在污染嚴重的日子,仍增加污染物排放量及燃煤量,部份企業更拒絕環保部人員檢查排污情況。

大陸要求各省市氣象局停止霧霾預警? 官方:將統一發佈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hina/%E5%A...C%E4%BD%88
[Image: smog-07_DHmZT.png]

大陸網絡昨日流傳一張政府內部通告,稱中國氣象預報司通知各省、市氣象局,須立即停止霧霾預報、預警工作。大陸媒體向中國氣象局求證,證實有關通知由氣象局發生,但稱是因為要統一由一個部門發佈霧霾預警。

《澎湃新聞》報道,近日網上流傳一張〈關於暫停霾預報預警業務的通知〉,當中引述氣象預報司電話告知,要求各省市的氣象局即時停止發佈霧霾預警。

報道引述氣象局人員回應稱通知屬實,但解釋指當局正準備一個「聯合工作機制」,統合所有單位一同會商,再由一個部門統一發佈霧霾預警。

報道指出,目前針對空氣污染問題,各省市有兩項相關預警制度,分別是以能見度及 PM2.5濃度為指標的「霾預警」,由氣象台發出;另有以 PM2.5、SO2、NO2、PM10、O₃、CO共六項污染物為指標的「空氣重污染預警」,由應急辦發出。早前曾出現同一城市,不同部門同時發出不一樣級別霧霾預警的情況,如北京就曾有氣象台發佈較輕的「霾橙色預警」,而北京應急辦同時發佈「重污染紅色預警」。

北京市政府籲過年不放爆竹抗霧霾 網民:以為霧霾是做飯弄出來的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hina/%E5%8...6%E7%9A%84

[Image: bj2-01_2sOUb.png]

《環時》署名評論 稱霧霾健康風險遠低於吸煙 「對吸煙者根本不是事」
https://www.thestandnews.com/nature/%E7%...F%E4%BA%8B

北京市倡霧霾下合理烹飪:防室內PM2.5濃度增 應採用蒸煮方式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hina/%E5%8...9%E9%A3%AA

應對霧霾 北京代市長促加強監管露天燒烤
https://www.thestandnews.com/nature/%E6%...2%E7%83%A4

北極融冰加重中國霧霾
https://www.thestandnews.com/nature/%E5%...7%E9%9C%BE

中國空氣污染改善 減少 PM2.5 相關死亡率 9% 學者:須更嚴格政策保公眾健康
https://www.thestandnews.com/nature/%E4%...5%E5%BA%B7

《刺針》大型報告:全球污染年殺 900 萬人 「威脅人類社會存亡」
https://www.thestandnews.com/nature/%E5%...8%E4%BA%A1

北極融冰加重中國霧霾
https://www.thestandnews.com/nature/%E5%...7%E9%9C%BE

中國近年多次出現嚴重霧霾,外間一直以為是污染物排放過多所致。但最新研究顯示,霧霾原來與北極融冰以及西伯利亞降雪量增多有關。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地球與大學科學系研究團隊發表的報告指,北極融冰加快、西伯利亞雪量增加兩者均是全球暖化的產物,但同時也改變了中國東部冬季大氣環流模式,令該地區累積更多來自工廠排放、達極危險水平的有毒空氣。

北極因暖化造成的改變同時影響北美、歐洲、亞洲,其中北美空氣污濁的日子亦有所增加。

空氣污染每年造成 140 萬中國人死亡。 2013 年華東冬季霧霾更令當時空氣質素超出國家標準達 10 倍。美國駐北京領事館就曾出資裝置空氣監察系統,自動在 Twitter 上載PM 2.5 懸浮粒子數據,結果逼使中國政府於 2013 年公開空氣質素官方數字。

2012 年北極冬季海冰量跌至新低,加上西伯利亞北部降雪量創新高,研究團隊利用多個氣候模型數據,發現兩者令當時華東變成高氣壓地區,影響了中國冬季風路徑與強度,令當地污染物無法吹散,造成大範圍嚴重霧霾。而去年年末北極海冰量繼續創新低再次令華東重現 13 年嚴重霧霾情況。

雖然中國近年決心減排碳令夏季空氣質素有改善,但冬季霧霾仍有待改善。新研究結語指,中國將會因為北極暖化加劇,霧霾出現次數將會越加頻繁。未有參與研究的美國大氣科學學者 Jennifer Francis 認為研究結果令人信服,北極暖化情況確實已對溫帶地區的人造成一定程度影響,學者與政府應正視問題。研究報告已於 Science Advances 刊出。

來源:
The Guardian, ‘Airpocalypse’ smog events in China linked to melting ice cap, research reveals, 15 March 2017

香港引致廣東霧霾? 前天文台長反駁梁振英 指政府欠科學常識
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E...8%E8%AD%98

特首梁振英早前表示,南風天香港污染物吹至廣東引致霧霾,港人則埋怨北風天廣東有來污染物。前天文台台長李本瀅今天在個人網誌撰文,指梁振英這說法的潛意思是,在霧霾問題上,香港和廣東是對等的。李本瀅反駁,無論是污染量或氣象情況,由於風向及大氣穩定度等氣象條件並不配合,香港為廣東帶來霧霾條件機會不高,難以支持有關說法。


李本瀅批評,政府不重科學,欠科學常識,「加上香港大學撤去數理兩科主修,在在都十分短視。另方面,已發展國家卻不斷加強 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的教育,對比之下,我們是否相形見絀?」。

現任台長分享文章

現任天文台台長岑智明,今天也在自己的facebook分享了李本瀅的文章,其後補充了自己的看法。

梁振英早前率團考察粵港澳大灣區,回港後出席電台節目時指,「過去吹南風天時,近香港的廣東城市如果有些霧霾等等,佢(廣東)話香港污染物吹了過去;反之吹北風天時,北風天的時候,我們便埋怨廣東,但現時兩地政府都講,我們合作取得成績。」

李本瀅在自己的網誌文章中指,梁振英說法的潛意思是,在霧霾問題上,香港和廣東是對等的。李本瀅反駁,在污染量的問題,已有專家指出香港本地產生的污染量較少,與內地產生的不對等。

污染量與氣象條件皆不對等

而在氣象問題上,李本瀅指香港和內地的霧霾情況,氣象條件也是不對等的。

李本瀅指出,除了風向之外,還要看空氣是否穩定:

空氣穩定,意思是污染物(或塵埃) 不能往上空走,只能停留在地面。氣象術語是,地面空氣密度較上空密度高。因此之故,較重的東西當然不能往上跑!嚴重的時候,會出現「逆溫層」,即下凍上暖。這情況隆冬時不時出現(例如地面12度,500米上空可以是15度或以上),污染物更跑不掉。去年底華北受大範圍持續霧霾影響,就是在隆冬時發生(當然,成因包括燃燒取暖)。

相反,空氣不穩定,地面空氣密度較上空密度低,污染物容易往上空散去,霧霾出現機會較低。不穩定的情況,經常出現在溫暖/炎熱季節時,是故夏天少有持續霧霾。


風向及大氣穩定度不配合

李本瀅提到,香港溫暖/炎熱季節時多吹南風,但空氣不穩定,污染物向上空散去,往廣東而引致霧霾機會不高。換言之,引致廣東霧霾需有兩條件:一是吹南風,二是空氣要穩定。然而,這兩個情況同時出現的機會偏低。

李本瀅總結指,無論是污染量或氣象情況,由於風向及大氣穩定度等氣象條件並不配合,香港為廣東帶來霧霾條件機會不高,難以支持有關說法。

李本瀅最後寫道:

政府不重科學,欠科學常識,加上香港大學撤去數理兩科主修,在在都十分短視。另方面,已發展國家卻不斷加強 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的教育,對比之下,我們是否相形見絀?

梁振英:過去南風天廣東霧霾 歸咎香港污染物吹過去 今雙方合作改善空氣污染
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E...1%E6%9F%93

特首梁振英早前率團考察粵港澳大灣區,今日他出席電台節目時指,粵港合作很多方面已取得相當好進展,又以空氣污染得到改善為例子。

梁振英指粵港合作有進展,以節目中以空氣污染作例,過去幾年取得很大合作,指這一、兩年香港藍天日子比較多,「香港這城市有山有水,美侖美奐高樓大廈。當天色好靚的時候,是好靚的一個城市。」

他說,「過去吹南風天時,近香港的廣東城市如果有些霧霾等等,佢(廣東)話香港污染物吹了過去;反之吹北風天時,北風天的時候,我們便埋怨廣東,但現時兩地政府都講,我們合作取得成績。」他指兩地政府都認為,近年改善空氣污染已取得很大進展。

霧霾嚴重 韓國環團狀告中國政府索賠
https://www.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n...2%E8%B3%A0

[Image: kr_2RnXu.png]

韓國有環保團體在首爾中央法院興訟,稱「因來自中國霧霾而蒙受損失」,控告韓國、中國政府,要求賠償 2,100 萬韓元(約合 14.4 萬港元)。

《朝鮮日報》引述入稟狀指,「中國作為國際社會一員,有義務將污染物質(可吸入顆粒物)控制在允許範圍內,卻未盡義務加以管理,違反國際規範」;對於韓國政府,入稟狀則指「政府連霧霾出現的原因都沒能搞清楚。政府沒有盡到保障國民安全和追求幸福權利的義務」。

訴訟原告包括韓國環境基金會代表崔洌、前農林部部長金成勛,以及律師安京在等七人。入稟狀又指,「現在大韓民國的可吸入顆粒物污染已經達到難以忍受的程度,但韓國人卻不知道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作為大韓民國的主人,我們不能對這一問題坐視不管,特此提起訴訟。」

安京在於霧霾嚴重的 3 月 27 日突出現哮喘徵狀,今次亦將被診為「不明原因的哮喘」的醫院診斷記錄呈堂作為證據。安京在表示,起訴的初衷是要揭露霧霾出現的真正原因,要求賠償僅為象徵性的。

韓國近年霧霾越見嚴重,今年三月,首都首爾的空氣污染一度成為全球最嚴重城市第二位,僅次於印度新德里;韓國環境部公布指,污染物有七、八成來自中國,由於春季颳西風,導致中國的污染物大量進入韓國,但韓國本地亦有一定責任。
Reply
#16
美國發表情報報告摘要 首次指氣候變化威脅國家安全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9%E5%85%A8

美國情報界首度警告,全球氣候變化對美國國家安全及全球穩定帶來廣泛威脅。白宮發表不同情報部門和機構的分析報告的摘要,內容指出,氣候變化會激化地緣政治緊張,因為各國可能會爭拗誰應該做多一些;當各國應對氣候變化時,又可能因為維護本身的利益而觸發跨境衝突。此外,氣候因素也會對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穩定造成影響。

愈來愈多極端天氣出現,將會加劇美國國家安全利益所面對的風險。白宮表示,在實際層面上,美國的國家安全部門和機構在制訂政策時,將會把氣候變化因素列入政策之內。例如,五角大樓(國防部)在每一個層面都會考慮氣候變化因素,這對訓練、戰鬥和在愈來愈複雜的環境中爭取勝利,都是十分重要的。
  
今次是統領及管轄美國各個情報部門和機構的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首次就全球氣候變化的課題進行正式的評估和預測,並發出這樣的警告。白宮指出,這份文件代表情報界18個部門和機構的一致看法和意見。

美國總統拜登即將前往蘇格蘭格拉斯哥出席聯合國氣候高峰會議。白宮在這個時候發表這份報告摘要,是美國政府首次正式及公開把氣候變化問題和國家安全扯上關係。文件又舉例說,美國南部邊區在政治上高度敏感的非法移民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從氣候變化的角度去看。

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高級政府官員稱:「由於全球有超過85%溫室氣體是來自美國邊界以外,我們不能獨力應付這場挑戰。我們需要世界各國在應付氣候變化的問題上,加快取得進展。這個肯定是一個安全問題,也是國家安全問題。」另一方面,美國金融監管部門周四通過一連串措施,正視氣候變化對美國金融體系所構成的危險。

由財長耶倫領導的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在一份長達133頁的報告中承認,氣候變化帶來嚴峻的經濟威脅。溫度上升導致海洋水位上漲、旱災、山火、愈來愈厲害的風暴以及其他與氣候相關的事件,都大大加重公眾和經濟的負擔。當面對氣候相關的風險時,該委員會及成員有責任確保美國的金融體系彈性應對。

這份報告提出30多項建議,加強評估風險及蒐集數據的能力,並採取方法確保公眾都取得那些數據資料。科學家、華爾街高級行政人員、商界和勞工領袖、環保分子等將成立一個特別顧問委員會,協助制訂一套標準,去監察氣候變化對經濟帶來甚麼衝擊。


香港等50大城市或淹浸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9%E6%B5%B8

美國研究機構「氣候中心」發表報告,指氣溫升幅正在邁向比工業革命前水平高攝氏三度,全球約五十個主要城市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需實施「史無前例」的措施,去阻止上升的海水吞沒這些城市的人口密集地區。報告稱,香港將因海平面水升而完全改變面貌,報告所附的預想圖顯示,若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模式持續,升幅達攝氏三度,香港的維港海濱區和金融區終將被洪水淹浸。

科學家說,在最樂觀的情況下,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今日開始下降,到二〇五〇年減至凈零,全球氣溫升幅仍會突破攝氏一點五度(與工業革命前水平比較),其後才開始回落。在較不樂觀的情況下,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在二〇五〇年繼續爬升,地球的氣溫升幅,可在二〇六〇年代初或二〇七〇年代初,到達攝氏三度。現時全球氣溫較工業革命前水平約升一點一度。

「氣候中心」的科學家研究不同程度氣候變暖的情景下,哪些地方的人口面臨最大的危險,結果顯示,氣溫升高導致海平面上升,受影響最大的國家是中國。若升溫攝氏三度(與工業革命前水平比較),到了二一〇〇年底前,中國將有四千三百萬人面臨危險,包括香港的人口。如果世界確實迅速減少溫室氣體污染,中國的風險可能會大幅降低。

受威脅的海濱城市包括:香港、上海、台北、新加坡、日本東京、 名古屋、札幌、孟加拉達卡、 印度孟買、 阿聯酋杜拜、 越南河內、澳洲雪梨、 墨爾本、英國倫敦、 格拉斯哥、 美國休斯敦、紐約、費城、三藩市、加拿大溫哥華等。亞洲在各種可能情境都是重災區,十個風險最高的巨型都市當中,有九個位於亞洲。孟加拉、越南逾半人口居住的土地,都低於長期潮位線,而且升溫兩度就會變成重災區;中國、印度、印尼境內的建築物密集區都將面臨重創。

研究人員警告,就算人類克服難關,把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比工業革命前的水平高出攝氏一點五度以內,未來幾個世紀海平面還是會繼續上升,淹沒五億人居住的城市。根據研究,除非工程師找到方法快速去除大氣裏大量的二氧化碳,否則海平面注定會上升近三米,只是遲早的問題。而如果減排失敗,全球升溫三度,則潮位線將淹沒超過目前全球人口百分之十,即八億人所居住的土地。

氣候中心利用實景照片,製作了多個地方的海平面上升預想圖,其中香港中上環一帶將被維多利亞港的海水淹沒。在升溫一點五度的情況下,香港大會堂及終審法院一帶路面被淹浸。升溫三度的話,就連金鐘道太古廣場一帶路面也完全淹沒,中銀大廈正面門拱幾近滅頂,中環碼頭海濱全在水中。

下月在英國格拉斯哥登場的氣候峰會,仍將試圖守住二〇一五年訂下、升幅攝氏一點五度的目標。「氣候中心」首席科學家施特勞斯表示,一個大幅減少污染後氣溫升幅一點五度的世界,跟上升攝氏三度或四度後的世界相比,還是天差地遠。

沙特新減排目標 爭2060年零碳排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3%E6%8E%92

[ 本帖最後由 失踪的老公 於 2021-10-25 13:53 編輯 ]
Reply
#17
中國據報限制澳洲煤炭入口 致多省電力緊張 發改委隻字不提制裁 稱工業增產令用電量升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hina/%E4%B...F%E5%8D%87

中國拒購澳洲煤炭 終需從其他國家高價購澳洲煤
https://www.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n...2%E7%85%A4

內地多省市急頒限電令 與制裁澳洲煤炭有關?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831019/%...C%EF%BC%9F

東方日報B1:內地限電 能源政策失衡惹禍 世界工廠地位動搖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1...2_001.html

全球供應鏈問題惡化,踏入第四季,資源供需錯配問題凸顯,全球更醞釀一場大型能源危機!其中,中國各省近日祭出限電令,不止工廠生產受阻,居民生活亦大感不便。分析認為,限電除了影響製造業之外,亦會抑壓消費活動,加上近日內房債務危機發酵,供應鏈緊張問題又未見緩解,勢將加劇內地經濟的短期壓力。

瑞聯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師Carlos Casanova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內地9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跌至49.6,已重陷收縮區間,為去年疫情以來首次,主因是電力供應不足而導致的限產措施。如無意外,接下來數月的製造業數據會繼續令人失望。

Casanova認為「供求失衡」是限電潮出現的主因。他解釋,過去多年來,每逢冬季前後,內地都會出現大小規模不一的限電潮,最近一次是在去年底發生。他指,供應鏈受衝擊、煤炭供應緊張、動力煤(發電用煤)價格高漲令發電廠無法正常營運、停止入口澳洲煤等多項因素疊加下,導致了停電危機。

事實上,資料顯示,8月中旬內地動力煤現貨價才在每公噸760元人民幣水平,近日卻飆至高見1,975元人民幣的歷史新高,累升逾1.5倍。

他形容,今次限電只能算是「小危機」(Mini-Crisis),不會產生長遠效應,影響力也不及中國恒大(03333)債務危機。他預期明年第二季內地經濟活動有望正常化,故維持2022年內地經濟增長5%的目標不變。至於要如何解決缺電危機,則要從問題源頭─供求層面着手,例如放寬煤礦生產限額,以及實施電力定價改革,讓電價合理上漲。

不過,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Alicia Garcia Herrero)表示,內地面臨太多結構性改變,尤其是內地要快速控制碳排放,電價補貼政策亦受到煤價影響,增添執行難度,對內地而言會是相當大挑戰,最終亦會反映在經濟增長上。

她稱,最大問題是內地實行電價補貼政策,以致需求端未能反映真實情況,供需兩端差距愈發擴大。惟如果倣效同樣進行能源轉型的歐洲,以市場需求提價,則會造成通脹問題。

該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表示,在中澳之間的地緣政治摩擦下,相信內地對進口澳洲煤的禁令仍會持續;另一主要煤炭來源國印尼近日亦已限制當地30家煤企出口,以保障本土供應。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分析,內地城鎮化持續及製造業佔GDP比重仍高達30%,導致用電長期求過於供,而一向依賴使用煤電亦是致命傷,皆因在「去產能」及禁進口澳洲煤炭下,影響了煤電供應。

他又建議內地宜及早建立「煤儲備」,並着手向全國所有省份的工商用電加電費,一改由國家統一電費的傳統,才能解決問題。

中國爆發電荒,不僅影響民生、製造業等各大領域,更威脅季內歐美市場節日旺季供貨。分析認為,是次引發電荒的原因包括內地能源政策長期失衡、煤炭因限產而影響供應,亦與行政干預壓低電價有關。加上次季東南亞疫情嚴峻,不少訂單轉回內地生產,工廠用電量增加,最終祭出限電令。電荒無可避免拖累末季內地經濟增長速度,中資股佔比重的港股近期走勢積弱,豈非無因?

內地近期強調「能耗雙控」,同時遇上煤價高企打擊發電廠運作意欲,加上用電量屢闖高峰,導致全國電力供應短缺。就以廣東省為例,近期就要求廠商執行「開二停五」(即開工兩日、停工5日)的方案,以解燃「煤」之急。

不少大行預期限電將打擊內地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當中,巴克萊銀行稱,內地以降低經濟對能源的依賴為目標,意味限電將持續至明年。若嚴格執行,今年經濟增長率可能遠低於市場預期的6%。

高盛則指出,限電措施影響內地逾40%工業用電,料經濟將面臨巨大下行壓力,所以同時下調內地第三及四季的按季及按年GDP預測。按季方面,該行將第三季GDP預測,由原先看升1.3%修訂至零增長;第四季則由8.5%下調至6%。

花旗亦將內地明年經濟增長預測由5.5%降至4.9%,又料增長壓力或引發部分政策放鬆,包括明年減息0.25厘, 並有可能提早於今年10月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幅度料為0.5個百分點。

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現任中金經濟學家的彭文生則分析,限電限產對第三及四季經濟增速的影響介乎0.1至0.15個百分點。

早前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表示,市場低估了限電對經濟的影響,並將第三季GDP增長預測由5.1%下調至4.7%,第四季則由4.4%降至3%,全年增速則由8.2%降至7.7%。另摩根士丹利預料,內地第四季經濟增長將萎縮一個百分點。

限電令下,不少廠商均叫苦連天,更直指限電令連同歐洲天然氣短缺,以及貨櫃運費飛升,將令全球供應斷鏈,嚴重影響11、12月的感恩節及聖誕購物旺季。

綜合內媒及外電報道,由於部分蘋果公司(Apple Inc.)的零件供應商受限電令影響,令iPhone 13、出貨時間或須延遲一個月。

至於市民今年聖誕冀預先添置聖誕樹,亦或要「捱貴貨」,皆因目前全球有逾80%的塑膠聖誕樹及裝飾品均都來自廣東省,部分美零售商已上調聖誕樹的價格20至25%。

有分析指,內地作為「世界工廠」,一向是廉價生產基地,但今次事件提高了工業產品的製造成本,甚或意味全球化時代正式結束,重塑全球供應鏈,不排除部分廠商或外資企業將撤出中國,轉至其他地區設廠。

去碳無期:燃煤減少但天然氣消耗增 本年碳排比 2015 年升 4%
https://www.thestandnews.com/nature/%E5%...E5%8D%87-4

[Image: 20191205-06_5qrtD_gnInS51.png]

國際研究組織「全球碳計劃 (Global Carbon Project) 」周三 (4/12) 於馬德里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 (COP25) 期間,發佈本年全球碳預算報告。該報告顯示, 2019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雖比前兩年緩和,但仍是有記錄以來排放量最高一年,比各國簽訂《巴黎氣候協議》的 2015 年排放量增加 4% ,達至 370 億噸 。

倫敦帝國學院氣候變化講師 Joeri Rogelj 表示,每年碳排放都會有波動,最重要的是長期趨勢;如果沒有結構性改變,本年的升幅緩和並不值得熱烈慶祝。他指出,這些結構性改變包括投資再生能源、低碳設施以及計劃建造更有能源效益的建築物。

上周聯合國環境署 (UNEP) 已發表最新的排放差距報告,指各國無法制止溫室氣體排放量上升,如要在 2050 年前有一個相對安全環境下生活,在 2020–2030 年間必須每年大減 7.6% 碳排放量。

有份撰寫全球碳預算報告的東安格利亞大學氣候學家 Corinne Le Quéré 認為,各國必須有更嚴厲的措施快速淘汰化石燃料。她指出,現時的氣候與能源政策太弱,無法扭轉全球碳排放趨勢;在部署低碳技術政策,如太陽能、風能和電動汽車方面,已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但這些政策往往會增加現有能源需求,而不是取代排放二氧化碳的技術,特別是在能源需求不斷增長的國家。

報告指,歐美燃煤產生的排放減少十分之一,有助 2019 年全球碳排放量預計增長減緩至 0.6% ,但全球石油與天然氣消耗則分別增加 0.9% 與 2.6% 。當歐美煤碳消耗量減少,中國、印度與其他國家仍然計劃建造更多煤電廠,如日本的已發展國家則資助這些國家在海外建廠。

報告首席作者 Glen Peters 指, 2019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增長微弱,是因為無預期的煤消耗量減少所致,但跌幅不足以抵消石油與天然氣消耗量增幅。

歐美的排放比去年同期減約 1.7% ,但最大排放國中國、印度以及全球大部份國家,排放都有所上升;以十年平均值計算,全球碳排放每年增加 0.9% ,比 2000 年代的每年增 3% 有大進步。全球自 2008 年金融危機後減少排放,到 2014–2016 年間達到排放平穩期。不過 2017 年全球碳排放再次上升 1.5% , 2018 年升幅更達到 2.1% 。

[Image: 20191205-08_pvxVy_4bTHNxc.png]

《衛報》指,流出的文件顯示歐洲領袖將會大力推動 2050 年歐盟碳中和計劃。去年六月波蘭、匈牙利、捷克與愛沙尼亞不同意歐盟其餘 24 國的 2050 年減排目標,雖然愛沙尼亞最終同意目標,但其餘三國則未再就目標公開表態,但部份政府官員相信三國都會同意計劃,以換取歐盟的其他援助,轉型至更綠色經濟。

該份文件又顯示,歐洲聯盟委員會將會在 COP25 提出新的歐盟 2030 年氣候目標。現時,歐盟目標是在 2030 年前比 90 年代減少 40% 碳排放,過去不少學者都質疑減排量並不足以解決氣候問題。歐洲議會上周則在宣佈現時已進入「氣候緊急狀態 (climate emergency) 」,並提出將目標提升至減排碳達 55% 。

來源:
The Guardian, Paris climate deal: world not on track to meet goal amid continuous emissions, 4 December 2019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Global carbon emissions increase but rate has slowed, 4 December 2019

報告:
Friedlingstein, P., Jones, M.W., O’Sullivan, M. & et al. (2019). Global Carbon Budget 2019. Earth Syst. Sci. Data, 11, 1783–1838, 2019. doi: 10.5194/essd-11-1783-2019

文/Alan Chiu 、審核/Edward Ho

中國拒購澳洲煤炭 終需從其他國家高價購澳洲煤
https://www.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n...2%E7%85%A4

中澳關係持續緊張,中國政府較早前對澳洲實施貿易限制,令澳洲一批載有煤炭貨船無法卸貨。當地媒體 News.com.au 引述煤礦企業 Whitehaven Coal 季度報告指,中國雖改從其他國家購買煤炭,但實際上購得的仍屬澳洲煤炭。

該公司在季度報告指出,中國禁止澳洲煤炭入口,但同時「需以較高成本從俄羅斯、印尼及南非購買煤炭」,這變相是補貼中國國內的煤炭生產。報告指,中國因應今個冬季極度寒冷,國內對煤炭需求強勁,遂於 2020 年末提高煤炭的進口總配額。

報告續指,澳洲煤炭亦覓得新市場:「沒有中國市場後,澳洲煤炭改為出口至印度、巴基斯坦及中東市場。然而出口到這些地方的煤炭,傳統上最終目的地也會是中國。」

該公司行政總裁 Paul Flynn 在電話會議中表示,中國禁令對公司銷售影響甚微,銷量及客路幾乎沒有改變。他指,過往市場內不少公司會將煤炭售予中國,但禁令生效後他們需轉而銷售煤炭至其他非傳統客戶,但同時中國也不得不從這些地方購買煤炭以滿足需求。

Whitehaven 承認,在缺乏中國買家下,用作煉鋼的澳洲冶金煤價格確有下跌,但與此同時,印度、日本、南韓及台灣的冶金煤市場卻受惠於經濟刺激政策而有所增長。

澳洲媒體 ABC 新聞報道,中國向來佔紐卡素港出口煤約兩成份額,在中國禁令後,市場以為出口數字會急速下跌,但去年 12 月的數字顯示,僅較前年下跌 3%,總出口量為 1,490 萬噸煤炭。報道引述業界分析員 Rory Simington 表示,這反映面對貿易戰,國際煤炭市場非常迅速有效地調節並取得平衡。

來源:SBS, News.com.au

【溫室氣體】中國法規未能限煤礦甲烷釋放 每年增幅相當於俄國巴西排放總和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hina/%E6%B...D%E5%92%8C
Reply
#18
路透引述稱氣候大會擬向發展中國家融資千億美元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1102.htm

路透引述中國官員稱,氣候大會擬向發展中國家融資千億美元,多名出席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變大會的官員討論一項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的融資。

路透報道,參予討論的包括氣候變化大會主席沙馬、美國氣候問題特使克里等官員,預計在2022年或2023年可能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融資。

多國領袖承諾2030年前停止砍伐森林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1102.htm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領導人峰會,100多位全球領導人發表聯合聲明,承諾將在2030年前停止和扭轉森林砍伐和土地退化的趨勢,並為相應國家提供19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保護和恢復森林。

這是峰會第一項達成的重大協議。

《路透社》報道,聯合聲明得到了加拿大、俄羅斯、巴西、哥倫比亞、印尼和剛果民主共和國在內的國家支持,這些國家的森林佔世界總量85%。

英國作為主辦國代為發布聲明,首相約翰遜的辦公室說,將涵蓋總面積超過2千萬平方公里的森林。約翰遜說,協議史無前例,將有機會讓人類由大自然征服者,轉成為監護人。

報道稱,各國政府承諾投入更多資金來保護和恢復森林。根據協議,包括英國在內的12個國家,承諾在2021年至2025年提供120億美元的資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恢復退化的土地和應對山火等自然災害。

莫迪︰印度爭取在2070年實現淨零排放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1102.htm

貝索斯承諾再提供20億美元助恢復自然及改造糧食系統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1103.htm
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表示,今年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呼籲人類要團結保護世界。他承諾將再提供20億美元資金,幫助恢復大自然。

貝索斯說之前有人告訴他,從太空看地球會改變對世界的視角,今年7月他乘坐新謝潑德號火箭進入太空時,就感覺到大自然是美麗,但同時亦很脆弱。他說每年森林及山水景觀,從大氣中吸收110億噸二氧化碳,但當人類破壞大自然時,就逆轉了這個過程;在地球上太多地方,大自然已經從「碳匯」變成了「碳源」,對所有人來說都極為危險。

上月貝索斯地球基金承諾,今年將投入10億美元,重點放在環保。貝索斯在氣候大會上說,連同最新公布的20億美元資金,這30億美元投資將專注推動保護、恢復及糧食系統改造。

今年7月,貝索斯與弟弟馬克及另外兩人,乘坐旗下太空探索公司藍色起源的新謝潑德號火箭與太空艙組合體,前往太空。自貝索斯辭去亞馬遜行政總裁一職後,開始專注於藍色起源及地球基金等倡議,但有人擔心藍色起源等公司正努力追求的私人太空旅遊業,在發展成為主流後可能會破壞環境。

[ 本帖最後由 失蹤的老公 於 2021-11-2 12:18 編輯 ]
Reply
#19
【氣候變化大會】拜登斥習近平缺席「犯大錯」 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反擊:美國氣候政策反覆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hina/%E6%B...D%E8%A6%86

77國逐步棄用煤 不包括中美澳印
https://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3%E5%8D%B0

英國政府周四宣布,七十七個國家包括波蘭、越南和智利等主要燃煤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簽署承諾書,將逐步棄用煤炭。主持大會的英國主席岑浩文說:「今天,我相信我們可以說,停用煤炭在望。」不過,一些仍然高度依賴煤炭資源的國家包括中國、澳洲、印度和美國並沒有簽署這項承諾書。綠色和平組織代表團團長表示,這項承諾仍遠未達到這個關鍵十年對(淘汰)化石燃料所需的雄心壯志。

  燃煤是污染最嚴重的化石燃料,產生的溫室氣體是引發氣候變化的元兇。主持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岑浩文周四稱,七十七個國家已簽署《全球煤炭到清潔能源的過渡聲明》,承諾逐步淘汰燃煤發電。岑浩文說:「今天,我相信我們可以說,停用煤炭在望。」在周三深夜發表的聯合聲明中,簽署上述聲明的國家同意在本土及國際層面上,分階段棄用煤炭及停止所有新的燃煤發電設施投資項目,並會盡快增加使用乾淨能源去發電。

  英國說,簽署國也同意,主要經濟體應在本世紀三十年代逐步淘汰燃煤發電,而較貧窮國家應在本世紀四十年代廢止。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簽署協議的各方已承諾停止對國內外新燃煤發電廠的所有投資。

  除了簽署的國家外,一些大型商業機構和企業例如滙豐控股和英國國民威斯敏斯特銀行(NatWest Bank)也參與這項行動。數家大型銀行同意停止為煤炭業融資。英國周三表示,預計共有一百九十個國家和組織簽署這項聲明。英國表示,波蘭、越南和智利等十八國首次同意逐步淘汰、不建設或投資新的燃煤發電廠。儘管全球在減少燃煤使用方面已有所進展,二〇一九年燃煤發電仍佔全球總發電量約百分之三十七。

  南非、波蘭和印度等國將須為清潔能源發展投入大量資金;英、美等國家周二已在會中宣布,將與南非建立規模八十五億美元的夥伴關係,以幫助南非更快淘汰燃煤。英國商業大臣關浩霆說:「終結燃煤發電的那一天已近在眼前。世界正朝着對的方向前進,隨時準備終結燃煤發電,轉而打造使用清潔能源的未來,擁抱其所帶來的環境和經濟效益。」 

  然而,澳洲、印度、中國和美國等一些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費國並未簽署承諾。中國九月表示將停止資助海外興建燃煤發電廠,但這項承諾並未包含國內計畫。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綠色和平組織代表團團長歐索尼奧說:「總的而言,這項聲明仍遠未達到這個關鍵十年對(淘汰)化石燃料所需的雄心壯志。」英國在野工黨商業事務發言人文立彬說,這項承諾有嚴重不足之處,因為中國和其他排放大量溫室氣體的國家並沒有加入,而各國在逐步淘汰石油和天然氣方面也沒有任何成果。

  另外,根據「全球碳計畫」組織周四發表的報告,全球今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勢必回升至爆發新冠肺炎疫症之前的水平,主要是燃燒化石燃料造成的。報告指出,整體而言,今年的二氧化碳污染只會略低於二〇一九年創下的紀錄。二〇二〇年疫情導致經濟趨緩,來自天然氣和高污染煤的碳排放跟着減少,但今年碳排增加高於去年減少的量。

COP26|通貝里斥氣候峰會失敗 批評各國領導人「洗綠」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7%E7%B6%A0

COP26|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批評中俄損害減排進度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2%E5%BA%A6

美媒:發展中國家尋求每年1.3萬億美元氣候融資 包括中國與印度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0%E5%BA%A6

美媒11月4日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正支持一個倡議,即自2030年起,富裕國家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最少1.3萬億美元氣候融資。這些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印尼、印度與非洲國家等。

《華爾街日報》4日報道,這個要求獲大部份發展中國家支持,是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最具爭議的一個談判議題。

這些持相同觀點的國家在氣候峰會向聯合國提交一項文件,當中提到,一半資金應用在資助發展中國家的可再生能源,另一半則用於保護這些國家免受全球變暖的影響。

[ 本帖最後由 失踪的老公 於 2021-11-8 13:10 編輯 ]
Reply
#20
印度亞穆納河受嚴重污染 河面現大量有毒白色泡沬
https://news.tvb.com/world/618d184fe774f...1%E6%B2%AC
中國好呻吟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