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征火箭被指「失控墜落」惹關注 美國:追蹤動向為要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A%E8%A6%81
中國長征五號火箭殘骸被指將「失控」墜落大氣層。美軍稱,正密切跟蹤中國火箭殘骸的行蹤。美國白宮發言人當被問及會否就此譴責及要求就可能導致損毀進行賠償時,稱美國太空司令部( U.S. Space Command)已注意到以及在追蹤它的動向。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則引述中國航天專家報道,有關火箭殘骸對地面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很小,同時它的飛行軌跡也並非媒體報道的「不受控」,而是經過精密計算。
普薩基(Jen Psaki)稱確保外太空活動安全、穩定、受保障以及長遠可持續是所有國家的共同責任。她稱,所以合作是美國採取的方法的特點。華府會就此與國際夥伴合作,以及肯定會通過一些渠道因應。
記者再追問美國會否就可能導致地球上出現的損毀,根据聯合國外空物體所造成損害之國際責任公約要求賠償(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Liability for Damage Caused By Space Objects)。她稱華府會參照美國太空司令部、國防部等建議及指引,但現在美國須先追蹤殘骸的落點。她說,希望記者提問中說及的事,不會是美國將要解決的問題。
中國「天和」核心艙發射入軌,中國空間站建設「首戰」告捷(點擊大圖瀏覽):
2021年4月29日,搭載着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長征-5B」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新華社)
中國「長征-5B」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是2021年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的首次發射任務。(新華社)
2021年4月29日,中國「長征-5B」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天宮」載人軌道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送入太空。(新華社)
中國「長征-5B」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中國空間站「天宮」開建,預計2022年建成。(新華社)
「長征-5B」火箭是專門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建設研製的新型運載火箭。(新華社)
中國媒體評論稱,這代表了中國空間站建設完成了重要的一步。(新華社)
「天和」核心艙的體積比國際太空站的任何一個艙位都大。(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站影片截圖)
+2
中國航天機構曾多次解釋
對於中國「長征-5B」火箭殘骸的重返大氣層問題,中國航天機構和專家此前曾多次出面進行過解釋。
《環球時報》報道,中國航天專家邢強表示,「長征-5B」火箭本身結構是「皮薄餡多」,內部燃料在發射過程中消耗後,剩餘的火箭殼體質量並不大,而且以鋁合金為主的殼體很容易在大氣層中焚摧毀。
邢強指出,因此與空間站或大型衛星相比,「長征-5B」火箭殘骸對地面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很小。同時它的飛行軌跡也並非媒體報道的「不受控」,而是經過精密計算,並利用火箭鈍化技術,有意縮短在軌飛行時間。
美國軍方5月5日表示,上周發射的一枚中國大型火箭的殘骸本周末將在一次「不受控制」的再入過程中墜入大氣層,美國太空司令部對此進行追蹤。
美國太空司令部在網上發布的一份聲明中稱,中國「長征-5B」火箭從太空返回時墜入地球大氣層的確切地點「要在重返大氣層後的幾個小時內才能確定」,該火箭預計將在5月8日左右墜入大氣層。
五角大樓表示,「所有殘骸都可能成為航天安全和太空領域的潛在威脅」,並稱加州第18空管中隊將從5月4日開始每日發布該火箭的最新位置。
4月29日,中國「長征-5B」火箭將「天宮」載人軌道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送入太空。
白宮發言人普薩基(Jen Psaki)5月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長征-5B」火箭已經把空間站模塊送入軌道,美國正在跟蹤觀察這枚火箭在太空的動向。
普薩基在記者會上説,「美國空軍太空司令部已經通報,並正在跟蹤觀察『長征-5B』火箭在太空的動向。」
如果中國火箭碎片給美國帶來損害,華盛頓是否會向北京追究責任?普薩基在回答這個問題時説,美國政府將與國際社會其他成員國共同努力「為太空的行為負責」。
普薩基強調,「為太空的行為負責符合所有國家的利益。」
英國《衞報》5月4日稱,與空間站核心艙分離後,中國火箭殘骸正在以每小時約2.7萬公里的速度繞地球飛行,「從飛行姿態看,火箭殘骸已經失控,它有可能對地面造成威脅」。
中國點火嘲笑印度後出包 長征火箭失控全球關切墜落點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5050396.aspx
英國衛報報導,中國4月29日發射的長征五號B遙二火箭失控偏離軌道,引起美軍太空司令部及全球太空研究單位關切。諷刺的是,這枚火箭正是中共中央政法委日前嘲笑印度的「中國點火」主角。
美國之音(VOA)報導,美軍太空司令部當地時間4日表示,位在加州的第18太空控制中隊,當天起每天更新並公布這個「失控中國火箭殘骸」在太空的方位。這一中隊是為全球太空探測機構,提供及時的太空預警及因應。
根據報導,美軍太空司令部表示,預計中國這枚失控的火箭殘骸,大約會在5月8日返回地球,但目前無法判定殘骸墜落的地點。
美軍太空司令部強調,所有太空發射行動的殘骸,都對人類的太空飛行構成潛在威脅。
自由亞洲電台則以「才笑人就出包」為題,報導中國這枚火箭偏離軌道失控,以及中共中央政法委用這枚火箭的發射,作為嘲笑印度疫情失控的「中國點火VS印度點火」素材。
中國射火箭對比印度燒屍體 官媒被批引發論戰
根據報導,台灣國家太空中心代理副主任朱崇惠今天表示,據全球各國太空單位監控資訊分析,中國這枚火箭將在5月8至10日墜落地表,而南北緯41度之間都有墜落其碎片的可能。但這一模擬預測結果也可能有誤差,需要隨時修正。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天文物理學者王斌威指出,中國長征五號B火箭可載重約20噸,高53公尺,直徑5公尺,重830噸,是中國最大的「空中卡車」,是為未來的太空站計劃預作準備。
王斌威說,其他太空科技進步國家紛紛對此事評論,「中國是不是有點草率?」發射時應做好風險管控,若墜落的碎片不確定掉在何處,將對地面上的生命及財產造成威脅。
至於中國方面,媒體目前對長征五號B遙二火箭失控偏離軌道一事,一如預期保持沉默,但網路上已有人轉發英國衛報的這篇報導。
中國網友則議論紛紛,有人主張失控的應是火箭發射的燃料箱殘骸,外媒這是「刻意誤導」;但也有人用中央政法委的「中國點火VS印度點火」諷刺說,「這是現世報吧」。
美軍追蹤並公開長征火箭失控路線 中共羞惱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1/5/6/n12928250.htm
中共發射的長征5號B運載火箭(簡稱長征5B)已經失控,美國國防部發出聲明說,太空司令部已掌握長征5B的動態,並在網上及時追蹤。中共官媒和所謂的專家立刻出來洗地和辯解,但反而越描越黑。
4月29日中共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了搭載太空站「天和核心艙」的長征5B火箭,其重達21噸的核心火箭段被發現「失控墜落」,目前正在太空中「翻滾」。
美國軍方5月5日發出聲明說,已掌握長征5B的動態並全力追蹤位置。據CNN報導,美國國防部發言人邁克‧霍華德(Mike Howard)在聲明中說,預計「長征5B」火箭將在「5月8日左右」進入地球大氣層。
目前,位於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的第18太空控制中隊,正通過太空軌道網站(點擊這裡),向外界提供長征5B位置的每日直播更新。
這個網站提供繞行地球的所有衛星與碎片的資訊,供全球觀眾登陸查詢。目前首頁最顯眼的位置寫道:「如果您正在尋找長征5B火箭(2021-035B)的跟蹤和影響預測(TIP,即火箭可能造成的影響)消息,請點擊此鏈接以保持更新,最新消息顯示在頂部。」
霍華德說,直到長征5B重新進入地球的前幾個小時,才能確定其「進入地球大氣層的確切入口」。
五角大樓新聞祕書約翰‧柯比(John Kirby)也在週三表示,太空司令部正在追蹤中國的火箭,但「現在討論解決方案為時過早,需要進一步掌握它的下落方向」。
哈佛大學的喬納森‧麥克道爾(Jonathan McDowell)解釋說,由於火箭的行進速度之快,幾乎不可能精確地確定殘骸的前進方向,即使情況發生微小變化,其軌跡也會大大改變。
「我們預測它將在5月8日至10日之間重新進入(大氣層)。在兩天的時間內它要繞世界飛行30次,速度是每小時18,000英里。因此,如果少算一小時,那位置就差了18,000英里。」他說。
在本週三的白宮新聞發布會上,當被問到如果長征5B火箭彈造成損害,美國是否會承諾要求中共賠償?新聞發言人詹‧普薩基(Jen Psaki)說,「目前還沒有,我們正在通過美國太空司令部追蹤它的位置,希望這(損害)不是我們努力的結果。」
她還說,美國政府將與國際社會其它成員國共同努力「為太空的行為負責」,「為太空的行為負責符合所有國家的利益。」
當西方媒體廣泛報導長征五號火箭殘骸失控事件時,中共喉舌《環球時報》等媒體開始為中共失敗和不負責任的衛星辯解,稱西方在「抹黑」中共,還引用香港軍事專家梁國樑的話說,火箭已用完,不需要控制,因此不存在所謂「失控」問題,這一說法讓網民譁然。
而台灣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天文物理學家王斌威接受自由亞洲採訪時表示,長征5B可載重約20噸,中共沒做好風險管控就發射,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他比喻說,就像司機應將卡車貨物綁好再上路,避免緊急刹車砸中人。有些火箭載運核動力電池丟到太空,如果運送途中不當墜毀,將對地球造成極大危險。
[
本帖最後由 6SL7 於 2021-5-6 07:32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