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深層靜脈栓塞 DVT, 肺栓塞 PE Pulmonary Embolism
#11
薄血藥的限制與風險
https://www.hkhselderly.com/tc/health/question/263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全港有十六萬八千人因心房顫動或其他原因服用薄血藥華法林,以減低血液凝固引發中風的機會。不過服用薄血藥華法林,病人需戒口,而且戒口食物種類繁多,當中包括龍井、木瓜、莧菜等港人常食的食物。病人認知不足,容易誤墮「相沖」陷阱,調查更發現近1成病人曾因誤服劑量及誤食相沖食物需入院。

 華法林在過去50年用於預防由心房顫動引起的中風。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蘇曜華藥劑師表示,使用華法林有兩大重要的限制: 1)與華法林相沖的食物種類繁多,病人容易誤食而出現副作用(如不正常出血);2)需定期調較藥物劑量,病人容易記錯服錯以致出現副作用。

 為了解本港病人服用華法林的情況,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與病人組織「關心您的心」合作,於今年4月至6月進行一項「病人對薄血藥的認知及滿意度意見調查」。

易墮「相沖」陷阱

 「關心您的心」主席李永偕主席指出,是次調查有近1成人曾因誤食相沖食物或誤服劑量入院,情況值得關注。李主席並指出,病人外出用膳或與朋友聚餐,相沖食物可謂不能避免,所以病人容易墮入「相沖」陷阱,出現副作用。李主席呼籲,正服用華法林的病人,需要留意相沖的食物,並依照醫生指引進食,進食任何補健產品前需諮詢醫生意見,不應自行服用。若屢次出現相沖情況,應與醫生相討解決辦法。

 華法林屬於維他命K拮抗劑,病人需避免服食高維他命K的食物,否則會與藥物相沖,引致副作用。含維他命K的食品種類繁多,如蒜頭(大量)、莧菜、龍井茶等,均為一般人經常進食的食物,故容易忽略會與華法林相沖。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心臟科副教授蕭頌華醫生指出,誤食相沖食物或誤服華法林劑量均有機會出現副作用,最常見就是不正常出血及出現不正常瘀痕,情況可以很嚴重。

新一代薄血藥降風險

 病人服用華法林,面對不少飲食限制及有機會因食物或藥物劑量出現副作用。根據調查,近半受訪者認為華法林療程的限制很麻煩,很難完成,希望嘗試新一代薄血藥,避免藥物相沖及容易出血等問題。

 新一代薄血藥直接凝血酶抑制劑 (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能針對性地直接抑制凝血酶運作,從而阻止血塊形成。大型臨床研究証實,與華法林比較,每日服用兩次150毫克直接凝血酶抑制劑能降低中風風險35%、出血性中風風險達74%、顱內出血風險達59%,以及因血管疾病引致的死亡率達15% 。該藥是50年來首隻獲批核使用的口服抗凝血藥物。

 蕭頌華醫生表示,新一代薄血藥直接凝血酶抑制劑不單在預防心房顫動引發的中風藥效較舊式薄血藥華法林更理想,其藥效亦不會受食物影響,病人也不需要定期驗血測試INR指數和頻繁轉換劑量,方便病人同時也減輕醫護人員負擔。直接凝血酶抑制劑現時為心房顫動病人預防中風所用,對於預防植入人工心瓣後引起的中風,仍在臨床研究階段,建議病人可向醫生查詢。

需加強病人教育

 不少病人因誤服華法林劑量或誤食相沖食物而出現副作用,病人難以分辨所有與華法林相沖的食物。公眾若想作更詳盡的了解,可到「關心您的心」索取有關資料或參考其網頁(http://www.careheart.org.hk/archive2_1.php),當中詳列與華法林相沖的食物。
 
 病人及其照顧者亦應留意相沖食物,如對食物存疑,需諮詢醫生意見。病人也應增加覆診驗血次數及可向醫生查詢新一代薄血藥如直接凝血酶抑制劑。
Reply
#12
新薄血藥突破傳統限制
https://www.hkhselderly.com/tc/health/question/520

地獄式運動 OL靜脈血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6_055.html

做運動太劇烈,不單會令肌肉拉傷痠痛,更有機會導致可奪命的血管栓塞!有專科醫生稱一名三十多歲平日少運動的女行政管理人員,為代表公司在端午節出戰扒龍舟,在「魔鬼教練」鞭策下狂做掌上壓,終令手臂肌肉受損,使靜脈血流減慢且不正常凝血,手臂嚴重腫脹。醫生警告,一旦靜脈內栓塞的血塊脫落,可經血液循環流向各個器官,引發中風、心臟病或肺栓塞等致命危機,提醒市民做運動應量力而為,搭長途機時亦應定時起身走動。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梁憲孫指,該名練掌上壓過度的女子,因雙手肌肉受傷,血液流動減慢,導致靜脈非正常地凝血,構成深靜脈血管栓塞,雙臂及手指嚴重腫脹,需接受治療,幸服用抗凝血藥後無恙。

搭長途機高危 可致腦中風
梁解釋,深靜脈血管栓塞多出現於下肢,因靜脈血管血壓低、血流慢,下半身受壓較大,若長期不郁動,便可能出現凝血及形成血栓,因此坐長途客機是常見成因,孕婦、長者及肥胖人士也屬高危一族。另外,過度運動導致肌肉受傷,亦會削弱血液流動,同樣有機會引致深靜脈血管栓塞。該症初期徵狀不明顯,主要是下肢腫脹,尤以單腳腫脹為多,一旦併發腦中風及肺栓塞等,有機會於數小時內致死。

死亡率逾三成 運動要量力
他引述研究數據指,本港每年每十萬人便有十七人患深靜脈血管栓塞,深靜脈血栓及肺栓塞的死亡率高逾三成。他又指近十年患病個案明顯增加,最年輕僅十七歲,「以往四、五個月先有一個,依家每個月都有。」患者經靜脈超聲波或多普勒超聲檢查後,需注射肝素及服用薄血藥三至六個月,預防血栓及併發症。新一代薄血藥的安全性較傳統藥物「華法林」高,不受食物或藥物「相沖」影響,毋須像華法林要戒食含維他命K蔬菜,例如西蘭花、菜心及白菜等。他建議市民做運動要量力而為,坐長途客機要定時走動及多飲水,促進血液流動。
Reply
#13
藥到病除:外用類固醇勿過量塗抹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6_083.html

外用類固醇藥物可緩解發炎或搔癢性的皮膚病,常用於皮膚敏感、濕疹(異位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銀屑病等病症。外用類固醇藥物很多時只作為皮膚病的輔助治療,不當或過量使用,無助病情。濕疹的基本治療是保濕護理;根治接觸性皮膚炎應移除刺激物(如乳膠、一些金屬等)。銀屑病是自體免疫力反應的疾病,若初期患者使用強效外用類固醇藥物,可使往後病情難以控制。

外用類固醇藥物可按效力分類。常用例子如下:

輕效:Hydrocortisone 0.5-1%;中效:Clobetasone butyrate 0.05%、Fluocinolone acetonide 0.005%;強效:Betamethasone valerate 0.1%、Fluocinolone acetonide 0.025%、Mometasone furoate 0.1%;超強效:Clobetasol propionate 0.05%

長期使用 皮膚變薄

一般來說,皮層較薄的地方如面和頸,只適合使用輕效的類固醇,以免副作用出現。外用類固醇藥物的常見副作用包括皮膚發紅、乾燥、搔癢及刺痛等。長期使用可致皮膚萎縮變薄、色澤改變、多毛症及減慢傷口愈合。

外用類固醇藥物應薄薄塗抹患處,避免接觸眼睛。切勿用於皮膚傷口,及未治療的細菌、真菌和病毒的皮膚感染。塗藥膏後,小心使用任何不透氣的敷料,以免吸收過量藥物。嬰兒及兒童皮膚較薄嫩,應避免長時間使用。

坊間不少混合膏藥或含外用類固醇藥物,市民選購時應留意藥物標籤,也可向藥劑師查詢。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Reply
#14
可致出血 薄血藥忌與中藥同服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6_082.html

本港約有七萬名心房顫動患者,需長期服用薄血藥減低中風風險。新一代薄血藥的副作用較傳統藥物華法林低,但與部分中藥或西藥相沖,病人要特別留意。心臟科醫生稱,有服薄血藥病人飲用含田七的湯水後出血至休克,送院時血流遍車廂。

應先諮詢醫生防藥物相沖

養和醫院心臟科中心主任郭安慶解釋,薄血藥可減少血塊在動脈和靜脈內形成,減低因房顫引致中風。薄血藥分為抗血小板藥和抗凝血藥,前者包括華法林和阿士匹靈,急性冠心病綜合症或通波仔後安裝支架病人服用,有效預防血塊形成;後者能干擾血液蛋白,例如新一代藥物,用於預防非瓣膜性心房顫動引致的中風、治療深層靜脈栓塞及肺動脈栓塞。

郭安慶稱,華法林容易與食物相沖,病人須戒吃深綠色蔬菜和定期驗血。新一代薄血藥起效快,藥效短,病人應按醫生指示定時服藥。但部分病人同時服用活血化瘀中藥,例如淮山、杞子、丹參、田七和山楂等,會引起藥力相沖,增加出血機會。他提醒病人,服用中藥或其他藥物前,應先諮詢醫生意見。

病人服薄血藥引致出血,情況輕微的,會流鼻血、大便深色、經血增多和身體無故出現瘀痕,嚴重者可致顱內出血或割傷後流血不止。

養和醫院臨床病理科及分子病理科主任馬紹鈞建議,病人若輕微出血,可延遲或停服下一劑薄血藥,但嚴重出血者必須入院。該院推出全港首個開放予公眾的驗血服務,檢驗新一代薄血藥在血液中的濃度,讓醫生更準確調校病人用藥劑量。
Reply
#15
服薄血藥忌搽跌打酒 
外塗藥物亦可致相沖 嚴重或腦出血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2/19488267
[Image: a1006a.gif]

隨着年紀漸長,不少長者都會塗抹藥膏、跌打酒紓緩痛症。若正服用薄血藥的病人擅自使用未經醫生處方的藥膏、或塗抹含中藥成份的藥油及跌打酒,會與薄血藥效相沖,令血液過稀或過多,容易在出現傷口後流血不止,甚或突然爆血管及腦出血。心臟科醫生指,不少服用薄血藥的病人誤以為只要戒口即可,忽略外用藥物也同樣會出現相沖情況。
記者:于健民

心臟科專科醫生麥耀光指,一般心房顫動、風濕性心臟病、通波仔,或裝有人工金屬心瓣的心血管病人,均會服用俗稱「薄血丸」的華法林口服抗凝血藥,以防止因血液凝固而堵塞心臟血管,影響血液流動。由於華法林的副作用之一,是容易無故出現瘀痕或腫脹,故醫生在處方華法林時,會先了解病人的飲食及生活習慣,以決定每日服藥量,以免服藥後病人血液「過稀」。

含類固醇藥膏不宜

但他指出,不少長者誤以為只需嚴格控制飲食即可,但最易引起相沖的,卻是來自各種未經醫生批准或處方的外塗藥物。據他臨床經驗所得,很多長者在服藥期間,在家中跌倒後往往會出現傷口或流血,為了即時止痛及貪方便,會擅自購買未經處方藥物、含類固醇的藥膏,或含中藥成份的跌打酒、藥油;但不論外服、內用,隨時適得其反。他稱,血液濃度過低會增加各器官出血的風險,甚至會突然爆血管及腦內出血。

服新藥較少副作用

68歲的洪太,23歲時確診風濕性心臟病,翌年換人工心瓣後按醫生指示服用華法林。但2年前起身體機能退化加劇,並經常跌倒,雙腳腫痛及大量出血;為及早止痛,她自行買跌打酒外塗,至去年她不時感到胸口劇痛,更一度需由救護車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治理。及後醫生指她心臟衰竭,並將個案轉介至該院的心臟專科護士診所,其後護士發現只是跌打酒影響薄血藥效,令心臟功能受影響,建議洪太停止再用跌打酒,並調整每日服用薄血藥成份後,至今胸口未有再痛,「突然出血」次數亦大減。

麥耀光指,醫生在處方華法林時,會一併給予日常飲食注意事項的清單,病人須跟足。至於不時陣痛發作的風濕性關節炎長者,麥建議他們在作痛的時候,以水袋作冷敷或熱敷即可,避免使用藥油藥膏。近年公立醫院已引入新式薄血藥,相比華法林,副作用大大減少,如飲食限制較少,與中草藥相沖的現象亦較輕微,故不少病人已轉服新藥;不過曾換人工心瓣、又或其他器官有明顯衰竭的人士不宜服用,建議病人諮詢醫生意見。
Reply
#16
關於百達生
http://newbloodthinner.com/about.php
[Image: img1.png?v=2]
Reply
#17
腳底按摩奪命?泰孕婦中風流產昏迷不醒半年後亡
http://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w...C%E4%BA%A1

泰國一名女模特兒因在懷孕時期接受腳底按摩,意外導致嚴重中風流產,更加昏迷不醒半年。該女子最後在家人同意下,於上周五(19日)被拔喉安樂死。

事發於2019年1月,泰國女模特兒薇拉婉(Wirawan Kedkesri)前往清邁一間按摩店做腳底按摩。怎料按摩期間薇拉婉突然昏迷,送院後醫生診斷指她出現肺栓塞和缺血性中風,中風期間因一度呼吸停頓,懷孕6個月的嬰兒宣告流產。而薇拉婉亦因出現腦部損傷,只能依靠維生儀器維持生命。其後,薇拉婉陷入昏迷後一直再沒有甦醒。至半年後的7月19日,家人決定拔除維生儀器,薇拉婉在安祥中離世。

事件在泰國一度引起熱論,泰國衛生部警告懷孕婦女接受按摩有風險。正確的按摩對胎兒雖有幫助,但必須尋找合資格並受訓充足的按摩師進行。而懷孕3個月以下的不能前往接受按摩,否則會有流產風險,而即使懷疑超過6個月亦應注意安全。

警方已在2月時落案起訴該按摩店的按摩師,因疏忽行為導致他人受傷。警方稱他們將搜集醫療證據,落案起訴按摩師錯失殺人。
Reply
#18
DVT can lead to pulmonary embolism (P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9wt1yFt0FQ
[youtube]V9wt1yFt0FQ[/youtube]

Pulmonary embolism: The route to recove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UnPPZlnfbk
[youtube]8UnPPZlnfbk[/youtube]

Deep Vein Thrombosis - Overview (pathophysiology, treatment, complication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vVqBjk-oqQ
[youtube]2vVqBjk-oqQ[/youtube]
Reply
#19
Thromboembolic disease
https://www.aic.cuhk.edu.hk/web8/pulmona...nd_dvt.htm

Pulmonary Embolism: A Complication of DVT
https://www.webmd.com/dvt/pulmonary-embolism-dvt

Surprising Causes of DVT
https://www.webmd.com/dvt/ss/slideshow-d...ing-causes

New research suggests that athletes, especially those who do endurance events like marathons, could get clots more often. They're more likely to get dehydrated or injured. They may travel far. DVT symptoms are easy to mistake for sports-related issues. Call your doctor if you notice swelling, unexpected bruises, or a stabbing "Charley horse" pain in your arm, leg, or especially your chest.

Pulmonary Embolism: A Complication of DVT
https://www.webmd.com/dvt/pulmonary-embolism-dvt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and Pulmonary Embolism (PE)?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dvt-vs...dvt-and-pe

About DVT and PE
https://www.pradaxa.com/dvt-and-pe
Doctors often refer to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and pulmonary embolism (PE) as a single condition known as VTE, which stands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sm. DVT and PE affect about 900,000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every year, and are very serious conditions. In fact, PE is a medical emergency and can be fatal, but there are treatment options available and steps you can take to reduce the risk of recurrence.

Venous Thromboembolism (Blood Clots)
https://www.cdc.gov/ncbddd/dvt/facts.html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DVT/PE) are often underdiagnosed and serious, but preventable medical conditions.
Reply
#20
深靜脈血栓預防新方法
https://kknews.cc/zh-hk/health/alez5kx.html

深藏不露的殺手——深靜脈血栓
https://kknews.cc/health/lzmvmaz.html

Dr.東:長途機易有靜脈栓塞 亂按壓可致命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18052...2_001.html

缺鐵會致貧血
多吃牛肉少喝茶可改善
http://www.mingpaocanada.com/healthnet/c...artid=1376

手腳麻痺要小心
隨時中風毀一生
https://hk.appledaily.com/china/20150628...ZNF3N5CBE/

Pulmonary embolis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c-2035464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ulmonary_embolism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