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中國製造 MIC Made in China 2025 / 中國標準 2035
#1
默認「中國製造2025」失敗 北京再推「中國標準2035」搶奪全球科技主導權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86366

繼「中國製造2025」產業政策之後,如今中國政府計畫在2020年推行「中國標準2035」,制定電信網路、數據串流和人工智慧(AI)等科技領域的標準化政策,並將此視為中國科技產業超越世界各國的機會。

雖然此政策引起歐美國家關注,不過相關專家和業界人士認為,中國目前在科技領域的能力仍不足以全面挑戰美國的實力。

推動科技產業標準化

《美國之音》報導,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3月公布《2020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提出5大要點:強化頂層設計、深化標準化改革、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參與國際標準治理、加強科學管理。

美國諮詢公司Horizon Advisory共同創辦人布魯耶(Emily de La Bruyere)向財經媒體《CNBC》表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由網路科技和新興科技系統定義的時代,而這些領域的領導者尚未被確定,這給了中國爭取的機會。」

2018年初,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工業標準二部主任戴紅表示,該部門整與中國工程院及其他國家級智庫展開研究,制定推動標準化戰略的「中國標準2035」,並提到許多下一代的專利和技術標準尚未形成,這是中國超越世界各國的機會。

中國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喬躍山也提到,屆時將推動信息技術設備互聯、物聯網等領域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成為國際標準,進而使國內外的標準接軌。《美國之音》對此指出,當相關領域遵照規範進行標準化,便能提高網路推廣的效率。

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CNAS)資深研究員卡尼亞(Elsa Kania)解釋,制定標準化是塑造未來競爭環境與格局的方法。依據標準作出的決定會影響商業後果,同時也會對企業結構產生有利或不利的影響。

引起歐美國家關注

在「中國標準2035」推出之前,中國政府曾致力推行「中國製造2025」。但是該政策爭議不斷,遭美國認為中方透過政府的補助及不正當的保護措施,竊取國外的智慧財產權以實現政策,最終演變成中美貿易戰導火線之一。

如今「中國標準2035」的推出同樣引起美國等西方國家關注。《美國之音》引用業界人士說法指出,中國有意藉由制定標準獲取關鍵數據。當政府制定的技術及標準越多,相關數據就越會受中國政府各種數據在地化與訪問政策的制約。

北京研究和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合夥人波克(Andrew Polk)指出,「中國標準2035」是為了因應國內的迫切需求,改善他們的經濟表現和成效,同時也希望能在國外豎立標準」。

不過美國專家和業界人士認為,中國目前在科技領域的能力仍不足以全面挑戰美國的實力。

美國資訊科技業協會(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Council,ITI)亞洲政策高階主管威爾遜(Naomi Wilson)3月提到,「雖然中國的加入和政府的參與帶來一些程序上的挑戰,但是這沒有造成不當影響,也並未使競爭對中國特別有利」。

How The US-China Tech War Will Divide The Worl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Qqqyztm2A
[youtube]1CQqqyztm2A[/youtube]

【大國本色】中國擬推《中國標準2035》 誓要領導群雄?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630011/%...4%EF%BC%9F
[Image: n05_1024.png]

中國政府於2015年曾經提出 《中國製造2025》計劃,内容包括加速發展人工智能(AI)、電訊網絡及數據科技等領域,令中國的製造技術可以領先世界。事隔五年,中國似乎有意推出《中國製造2025》的升級版,名爲 《中國標準2035》的發展計劃。

於今年3月時間,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佈了《2020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這正是《中國標準2035》的基本骨幹。計劃書整合了五大方向,一共117點有關中國於2020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例如深化標準化改革、提升標準化工作戰略定位、加強標準體系建設等。《中國標準2035》内容涵括的目標其實相當廣,除了主導全球商品製造,還要制訂生產、交換、消費的標準與規則,範圍囊括物聯網、雲端運算、大數據、5G、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

《中國標準2035》會否成功還是未知之數,但西方國家的反應似乎預視了此計劃將會充滿困難,美方早於《中國製造2025》發佈時,已經大力批評中國政府企圖以大金額補貼、不公正保護措施和以及竊取外國知識產權擴大己國優勢。以上指控是否屬實就見仁見智,不過當新計劃《中國標準2035》正式推行,就肯定惹來西方國家更大的反對聲音,也是中國能夠完夢的最大阻力。

特朗普旨在打擊華軍工科技? 英熱議美貿易大棒真正意圖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100243/特...&mtc=30035

中美貿易爭端持續升溫,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不可測性,引發輿論對兩國誤判形勢的熱議。

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目前一眾投資者及外交人士均非常關心特朗普貿易大棒的真正意圖。有分析認為,特朗普是試圖把北京引入一場升級的貿易戰,藉此名正言順地先發制人,打擊還未形成力量的中國技術軍工復合體。

稱習近平倡軍民融合 才是問題所在

評論認為,中美貿易爭端的本質是人工智能和尖端技術行業的競賽。前白宮智囊班農(Steve Bannon)去年曾表示:「我們(美國)與中國正在進行經濟戰爭。兩者其中的一個將在20年或30年後成為霸主。」

評論說,美國已經宣布開始冷戰,今年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首次把中國稱為戰略對手,謀求挑戰美國的地位、影響力和利益,指中國試圖破壞美國安全和繁榮。特朗普更已在其外交團隊中清除「鴿派」;國務卿薘佩奧也指責中國貿易行為是「絕無僅有的掠奪性經濟」(predatory economics 101)和「前所未有的剽竊」(unprecedented larceny)。

亞洲協會去年發表一份強烈批評中國的報告。評論稱,他們指出中國的問題不在於「中國崛起」,而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軍事和重商主義正朝着民族主義目標邁進。

「中國製造2025」 被視罪魁禍首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學者Lorand Laskai說,習近平推行整合了私營商業的「軍民融合政策」;北京並非爭取全球貿易的雙贏,而是完全取代競爭對手。而在中美經濟角力中,「中國製造2025」被視為罪魁禍首,對美國技術領先地位構成真正的威脅。

「中國製造2025」列出10大戰略領域,包括高端機械、航空航天、5G網絡和信息技術等,中國要在2025年前在這些領域達到70%的自給自足(機械人要達到80%)。評論認為,這計劃違反了WTO規定。

評論指,許多國家都有自己的技術升級戰略,德國有工業4.0戰略,美國也有先進製造業的戰略規劃,但中國與眾不同的是,中國公司內部有政府官員,而且中國投資力度巨大,背後有隱性補貼和來自國有銀行的廉價信貸。

美國的貿易報告顯然劍指「中國製造2025」,提到中國政府對高科技產業的大規模補貼,又指責中國強迫美國公司轉移知識產權,以及利用巨額海外併購換取先進技術。

抨白宮智囊缺乏智慧 籲協調盟國

評論最後提到,特朗普周圍的顧問都認為中國不堪一擊,另有意見認為中國在利用目前的體制安排,必須要管住中國,否則就來不及了。評論認為,中國在本世紀都不會超越美國,美國對付中國更聰明的戰略是精確打擊,而且要和盟國互相協調,但白宮智囊卻似乎缺乏這種智慧。

[ 本帖最後由 后太禧慈 於 2020-8-11 12:07 編輯 ]
Reply
#2
【貿易戰分析】對實體經濟影響微 主要針對《中國製造2025》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2/58337304
美國通過向中國貨品徵收關稅,中國在美國境內銷售的貨品價格將會提高,導致消費者傾向選購其他貨品。評論指關稅政策對實體經濟影響微,主要為針對《中國製造2025》,長遠限制先進產業的中國貨品。

美國白宮宣布徵收關稅,新政策下當中國製造的商品到達美國碼頭時,美國消費者須支付其批發成本的25%費用。受影響的中國商品涉及500億美元(約3922億港元),包括電動汽車和飛機導航設備。

美國《紐約時報》有評論指,現時中國經濟已不像以往依賴出口,而且在美國以外也有其他市場,加上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規模小,相信不會對中國近13萬億美元的經濟造成嚴重影響。

然而在兩國的貿易戰中,特朗普政府更希望透過關稅而達到的是,限制《中國製造2025》計劃,當中涉及資金達3000億美元。北京未來的目標是成為先進產品,包括電腦晶片和商用飛機製造業的領導者。特朗普政府在宣布徵收關稅的聲明中,曾不下五次提到中國這項工業政策計劃。

評論認為,特朗普關稅的設計初衷,是針對《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中國補貼作出先發製人的打擊,該關稅最終可能限制先進產品行業的貨品。而且歐盟也反對《中國製造2025》,改而出口歐洲也不容易。

但中國似乎也決心要維持《中國製造2025》計劃,而且中國民眾也期待北京會大力回擊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措施,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院長屠新泉坦言︰「這種壓力會很大,沒有後退的辦法。」

有得選, 中國人都不選中國貨! Chinese prefer no MIC!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id=14623379

中國的會爆炸 made in China MIC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id=36128

內地樣樣假 counterfeit in China MIC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id=2302

中國製造 MIC Made in China 2025 / 中國標準 2035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id=14617261

[ 本帖最後由 后太禧慈 於 2021-10-4 04:06 編輯 ]
Reply
#3
中美貿戰升溫︰白宮發表報告詳列「中國經濟侵略」
http://hk.on.cc/hk/bkn/cnt/finance/20180...acb9a300a8
外國傳媒報道,美國白宮周二(6月19日)公布了長達35頁的報告,詳列了「中國威脅論」!

報告標題為《中國的經濟侵略如何威脅到美國和世界的技術和知識產權》,一開首就指出,中國經歷了快速的經濟增長,在實現工業基礎現代化和全球價值鏈升級的同時,成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然而,其中的大部分增長主要是通過「侵略」行為,政策及實踐沒有跟從全球規範和規則(統稱「經濟侵略」)。

報告形容中國是「尋求獲得美國科技和知識產權皇冠上的寶石」。為了進行「經濟侵略」,中國實施了包括實體及網絡相關的科技及知識產權偷竊,逃避美國出口管制法律。中國每年在美國大學或在美國重要機構工作的「30萬中國人」都有可能受到「操縱或壓力」。白宮更表示,這些中國人可能成為「為中國軍事和戰略野心服務的非傳統信息收集者」。

報告又列出了「迫使外國技術和知識產權轉讓給中國競爭對手的各種強制性與侵犯性監管手段,通常是為了進入廣闊的中國市場。」這些政策包括外國擁有權限制、嚴格的行政審批和許可要求、歧視性專利,以及其他知識產權限制。

報告總結,「考慮到中國經濟的規模、扭曲市場政策明顯程度,以及中國表示主導全球未來行業的意圖,中國目前針對的技術和知識產權的「經濟侵略」行為、政策和做法,不僅威脅到美國經濟,而且威脅整個全球創新體系。」

中美貿戰升溫︰經濟學家和中國觀察人士怎麼看?
http://hk.on.cc/hk/bkn/cnt/finance/20180...acb9a300a8
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要再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兩大經濟體的貿易緊張局勢升級。經濟學家和中國觀察人士的反應如下:

●IHS Markit駐新加坡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Rajiv Biswas

特朗普政府在計算會贏得這場高風險的撲克遊戲。雖然中國可以再對價值80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徵收關稅,但是還有一些關鍵的美國科技進口產品,例如半導體,如果中國對美國進口徵收高昂關稅,那麼亦會傷及中國自身的產業競爭力。

美國通過232和301調查關稅對中國施加壓力的戰略,加上美國參議院提出的繼續禁止美國向中興通訊銷售產品的立法,針對中國出口行業的完美風暴正在形成。

鑒於中美之間可能不會很快達成貿易折衷方案,2018年下半年將面臨一場持久且不斷加劇的美中貿易戰,處在中國製造業供應鏈上的其他亞洲出口商將受到嚴重的附帶傷害。

●巴黎銀行駐北京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陳興動

特朗普似乎意識到短期內無法大幅減少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短期內,他和強硬派只想對中國施壓,而現在正在尋找一個長期目標,以實現與中國經濟關係的再平衡,真正的目標是瞄准中國的科技發展或者說是「中國製造2025」。

●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蔡瑞德

美國戰略的一部分內容就是要限制中國在其視為符合「國家經濟利益」的高科技產業的投資、授權和合資企業。

中國需要開放;在全球範圍內開放創新並開放投資,這樣中國和美國以及其他國家就能真正於中國製造2025戰略中受益。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中國業務副總裁Jake Parker

特朗普政府在301案中準確辨識出需要解決的問題,特別是智慧財產權和科技保護,但關稅並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它們只會損害美國的經濟利益。面對雙方衝突加強,美國公司正在成為中國監管機構針對的目標。日益增長的民族主義可能轉化為反美情緒,導致美國商品遭到抵制。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授Victor Shih

美國公司在中國仍有大量重要的全資及合資企業,極端情況下,中國政府可能延緩甚至暫停這些企業的生產或銷售。當然,中國的經濟增長也將進一步承壓,而近幾個月的增長勢頭已經有減弱。如果有這樣極端的做法,將標誌美國與中國全面爆發貿易戰和經濟戰。

●華僑銀行經濟學家謝棟銘

預計中國將以減稅、增加支出等積極的財政政策來加速實施擴大內需的計畫,而不會陷入以牙還牙的惡性循環。從積極的方面來看,近期財政收入加速增長料為潛在的貿易戰帶來一些緩衝。從貨幣政策角度看,中國央行可能加大刺激力度。

●AMP Capital駐雪梨首席經濟學家Shane Oliver

中國對美國的進口額只有1,300億美元,因此以關稅威脅作用有限。危險在於中國採取其它形式的報復措施,例如減少購買美國國債,不過這樣做也可能適得其反,因為會推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而這並非中國想要的結果。

現階段,美國可能把這一切都看作是逼迫中國做出改變的談判戰略。問題在於,5月19日協議破裂後,中國會感覺更難相信美國。


貝萊德:關注中國競爭力發展
http://hk.on.cc/hk/bkn/cnt/finance/20180...acb9a300a8

貝萊德亞洲及環球新興市場股票團隊主管施安祖表示,在經濟及企業盈利強勁增長的支持下,亞洲股票的基本因素維持穩健,惟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為經濟前景添加不明朗因素,拖累投資氣氛。

他認為,短期內對經濟最明顯的威脅是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若只局限在貿易問題,各國可透過協商解決,惟問題牽涉更層面,如削弱中國在《中國製造2025》的競爭力,這或有機會對中國及亞洲區經濟造成重大影響,故需密切關注形勢發展,並調整投資組合。

至於其他風險包括美元上漲、美息上升等。雖然美元強勢加重債務國的償債負擔,但亞洲對美元融資的倚賴較低,相對所受的影響較小。

另外,中國去槓桿化較預期快,而信貸增長卻出乎意料地迅速放緩,相關憂慮或已反映在市場價格上,雖目前未對經濟構成負面影響,但去槓桿化的滯後影響,仍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浮現。

他又建議增持股票,理由是要把握通脹機遇,建議增持金融、材料、工業及能源股,認為這些板塊的估值仍偏低,未有反映實物商品價格已大幅回升的有利因素。
Reply
#4
How ‘Made in China 2025’ became the real threat in a trade war
http://www.latimes.com/world/asia/la-fg-...story.html
Reply
#5
稱中國借「千人計劃」竊技術 美官員促一致對抗
http://hk.on.cc/cn/bkn/cnt/news/20180623...l?refer=hn

中美近期因貿易戰及南海爭議等問題持續角力,有美國國防和情報官員日前指中國10年前啟動的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千人計劃」,吸引在美受教育和工作的科技人才,以合法及非法手段將美國技術、知識產權帶到中國,並提出美國應像對抗前蘇聯一樣對抗中國。

由美國國防部和情報界領袖組成的小組,周四(21日)在國會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上表示,美國的軍事、高科技和工業技術正受中國「千人計劃」威脅,但美國各部門反應未夠一致,力度也不夠大。

委員會主席、德州共和黨眾議員索恩伯里稱,中國透過合法或非法手段,致力獲取美國的技術;又指中國竊取技術行為,包括工業間諜、大規模黑客、派遣研究生到美國理工科大學學習、整理開源訊息、利用中國政府贊助等的美國組織招聘人才。

有情報官員就表示,中國除了展開「千人計劃」,亦利用西方培訓的人才,修改大學的科學、工程和數學課程,甚至通過投資美國技術獲取所需。國防部官員透露,五角大樓正調查中國公司與美國大學的合作項目。

美國防部副部長格里芬認為,中國針對美國大學和私人實驗室,包括國防承包商和政府頂尖人才,是敵對行為,「無異於與侵佔他國島礁」;美國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並加強反間諜能力和私人公司對安全的重視。他表示,聯邦政府在冷戰時期非常清楚應該與哪些國家工業合作,但現在已敵我不分。

此外,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近日出席海軍戰爭學院的畢業儀式時稱,「明朝似乎是中國的模式,固然是以一種強硬的方式,要求其他國家成為朝貢國,向北京磕頭。」他亦批評中國把南海軍事化的同時,利用掠奪式經濟,令鄰國債台高築,試圖改寫現行國際秩序。馬蒂斯將於下周訪問中國,下周四(28日)到訪南韓。

[ 本帖最後由 EL34 於 2018-6-23 11:28 編輯 ]
Reply
#6
【貿易戰升溫】WSJ:侵侵研祭出《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 阻華企投資「工業重要技術」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5/58360002

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正研究利用1977年簽訂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對付《中國製造2025》方案的政策,消息指新計劃將禁止「紅底」公司投資或收購美國科技企業,並阻止更多技術產品出口到中國,新計劃預計在本周出爐,分析擔心破壞力遠超關稅戰。

報道指美國財政部正草擬規定,禁止中國持股25%或以上的企業投資或收購美國涉「工業重要技術」的公司。有指限制並不影響已存在的華企投資業務,僅禁制華企未來的新投資,另外新限制無論是中國國營企業抑或民企也受影響。

據報有關規定仍在討論,不排除限制或進一步擴闊至中國公司持股低於25%的公司。

消息又指美國國家安全會議、商務部亦正草擬規定擴大對華出口科技及技術產品的限制,但未有公佈更多詳情。
Reply
#7
《科技日報》總編輯指中西差距仍大 獲讚敢說真話
http://news.tvb.com/greaterchina/5b30d92...5a5fb3689a

中興通訊早前遭美國制裁後,內地開始反思國家實力和科技發展。《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與官方唱反調,稱「我的國」並非那麼厲害,不少人讚他敢說真話。

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全國上映,宣揚國家建設和科技成就。

科技部轄下《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在上周四演講中稱,當時就認為公眾有必要知道更多。

《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說:「『我的國』也有不『厲害』的地方,甚至還受制於人。」

他稱中國科技與美國及西方發達國家比較,有很大差距,本應是常識,但偏偏內地有些人一會兒說「新四大發明」,一會兒說「全面趕超」、甚至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不但為「中國威脅論」提供了口實,更誤國害民。

劉亞東表示:「明明是在別人的地基上蓋了房子,非說自己有完全、永久產權。如果只是鼓舞士氣也就罷了,可麻煩的是,發出這些論調的人忽悠了領導,忽悠了公眾,甚至忽悠了自己,這就成了問題。」

首架國產大型客機C919正在試飛,劉亞東指外國半世紀前已有,又批評中國科技界總想走捷徑,認為「彎道超車」就是投機取巧;又指出中國人缺乏科學傳統、工匠精神,和持之以恆的情懷,都必須克服。

劉亞東指出:「只有認識到差距,才有可能彌補差距,否則我們的中國夢,將永遠是中國夢。」

劉亞東的演說在內地社交媒體廣傳,《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亦拍片支持:「老胡認為,這樣的矯正是需要的,提醒中國人要謙卑,不要忘乎所以。」

過去一段時間,內地主流輿論不斷吹捧國家實力。去年,清華大學教授胡鞍鋼曾提出,中國經濟及科技實力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我的国”也有不“厉害”的地方 环球时报:这种“真话”正逢其时
http://mini.eastday.com/a/180625111647511.html
《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日前一篇演说引发网上热评。有官方身份背景的人对夸大中国的成就进行批判,刘亚东的演讲可谓来得正逢其时。之前个别教授鼓吹中国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等方面“完成对美国的超越”,遭到了舆论的自发猛烈批评。

中國科技日報總編:“我的國”也有不厲害的地方
http://news.dwnews.com/china/big5/news/2...66279.html
北京時間6月21日下午,中國《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中國科技會堂召開的科學傳播沙龍上做了主題演講時表示,目前在某些关鍵技術領域,中國與西方发達國家的差距正在擴大。

2018年4月中興事件爆发后,中國《科技日報》開始推出“亟待攻克的核心技術”專欄,新專欄開篇報道的是中國在高端芯片制造所需要的頂級光刻機方面的落后狀況。 截至目前,這個專欄已推出29期,集中披露了中國各行業中被“卡脖子”的技術,引发輿論熱議。 《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在6月21日的演講中介紹,2018年3月中國“兩會”剛結束,該報就開始策划和組織這組報道,当時的輿論氛圍還是“厲害了我的國”。 劉亞東表示,該報做這一系列報道,是認為公眾有必要了解更多的東西,尤其應該知道,“我的國”也有不“厲害”的地方,甚至還受制于人。 劉亞東表示,中國科學技術获得的進步“当然值得肯定”,但是更應該看到差距和不足。

他表示,中國的科學技術與美國及其他西方发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但中國國內一些人熱衷于強調“新四大发明”、“全面趕超”、“主體超越”等論調,发出這些論調的人“忽悠了領導,忽悠了公眾,甚至忽悠了自己”。 劉亞東認為,阻礙中國攻克落后的核心技術的原因是“缺乏科學武裝、工匠精神以及持之以恒的情懷”。 他表示,浮躁和浮夸是中國科技界流行的“瘟疫”。中國很多科技從業者“坐不了冷板凳,總想走捷徑,彎道超車”。在很多情況下,“彎道超車”是個偽命題,往往成了投機取巧的代名詞。很多實踐已經證明,“彎道超車”行不通。 劉亞東指出,目前在某些关鍵技術領域,中國與西方发達國家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呈現出擴大的趨勢。 他舉例稱,美媒近日報道,美國F135型航空发動機經過改進,推力達到22噸,“這是一個匪夷所思的數字”。從事航空发動機研发的中國科技人員“著急也沒有用”,應該“鍥而不舍,百折不撓,尽快把高性能國產航空发動機搞出來”。

他強調,中國要建成現代化強國,仍有很漫長的道路要走。

大陸「百強報」總編:中國科技與西方差距仍大是常識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625/1198460.htm
中興通訊4月遭美國制裁之後,大陸官媒《科技日報》順勢推出針對國內在晶片落後的狀況專欄。對於做出一系列報導,該媒體的總編輯劉亞東認為,有必要讓公眾了解,中國還是有很多地方受限於人,科學技術與美國即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這本來是常識。

劉亞東21日在《科技日報》舉辦的主題演講上發表演講。他說,事實上,今年三月兩會一過,「我們就開始策劃和組織這組報導,當時的輿論氛圍還是『厲害了我的國』,但是《科技日報》認為,公眾有必要了解更多的東西,尤其應該知道,「我的國」也有不「厲害」的地方,甚至還受制於人!

劉亞東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科學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這些舉世矚目的成績當然值得肯定,「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差距和不足,國內有一些人一會兒說新四大發明,一會說全面趕超、主體超越,中國現在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都分別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劉亞東指出,明明是在別人的地基上蓋了房子,非說自己有完全、永久產權,可麻煩的是,發出這些論調的人忽悠了領導,忽悠了公眾,甚至忽悠了自己,這就成了問題。

「中國的科學技術與美國及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這本來是常識,不是問題。」劉亞東提到,像是美國的F135型航空發動機經過改進,推力竟然達到22噸,這是一個匪夷所思的數字,聽了這個消息,大家都很著急,但著急也沒有用。

至於是什麼共同原因阻礙中國去攻克核心技術,劉亞東指出3項目,缺乏科學武裝、工匠精神以及持之以恆的情懷,「目前在某些關鍵技術領域,我們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呈現出擴大的趨勢。」《科技日報》於今年3月獲得第三屆大陸全國百強報紙。

[Image: 20180625_dcd45f2ab8cf6577378ddRdPSwc3RUX5.jpg]
Reply
#8
美擬本周雙管齊下 加碼封殺「中國製造2025」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101502/%...5%E3%80%8D

阻擋「中國製造2025」壯大,川普出新招對付中資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9621/u...logy-firms
Reply
#9
美擬禁中資購核心科企 
破壞力恐超關稅戰 或殃及港商投資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6/20431675
[Image: a0201a.gif]

【中美貿易戰】
【本報訊】中美貿易戰升級至科技戰。英美傳媒昨引述消息稱,美擬動用《國際緊急狀態經濟權力法》,限制中資持股25%或以上企業收購美核心科技公司,封殺「中國製造2025」科技業發展,力保美科技一哥地位,新計劃料周五出爐。分析擔心破壞力遠超關稅戰,香港恐成受害者。
記者:盧燕儀 黃尹華 周家誠

美國擬再出招,香港或成受害者,原因是美國早前向中國進口鋼鋁徵收額外關稅時,香港即使屬世貿單獨成員,亦受到波及。今次美擬禁止中資持股逾25%企業購買該國核心技術公司,即使並非購買,相關投資若牽涉董事席位、授權經營、或其他有機會獲得核心技術的方法,都有機會被禁止,相信港資公司易跌入此範疇。此外,香港今次未知會否被定義為「中資」,若果被波及,則香港企業收購、風投基金投資美國初創或現困難。

專家:管制傷害美市場

梁錦松旗下風投新風天域首席執行官吳啟楠認為,若果管制中國企業投資美國技術企業,反而是對美國市場的傷害,原因是這些企業正正需要資金支持成長。而且中國資金投資後,實際有助他們打開內地龐大市場,他認為若果美國禁止科技企業開放予中國投資,或影響當地創科氣氛,長遠亦難持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昨促請美方客觀看待企業的商業行為,對中國企業在當地開展投資活動創造良好、公平和可預期的投資環境。美國財長姆欽昨表示,財政部即將出台的投資限制不只是針對中國,而是會適用於所有試圖竊取美國技術的國家。姆欽周一在Twitter代表總統特朗普表示,《華爾街日報》及彭博社有關投資限制的報道是「假新聞」,「洩密者一是不存在,一就是不太清楚內容。聲明不是只針對中國,而是針對所有試圖竊取我們技術的國家」。

美國《華爾街日報》昨引述消息稱,美國財政部正起草規定,禁止中資持股25%或以上的企業收購白宮列入「工業重要技術」的美國科技公司。消息人士稱,中資持股比例隨時有機會調低。報道稱,如果美國政府認為,中國投資者可能通過董事席位、授權經營等手段取得美國工業重要技術,中資持股比例低於25%的公司收購美國核心科技企業的計劃亦可能遭遇阻滯。

料計劃不阻撓已有交易

此外,中美合資企業投資亦可能受到衝擊,因為美方亦會禁止中美合資企業進一步投資美國高科技。另外,今次投資限制不分中國國企或私企。不過,整個計劃初步鎖定新投資或收購方案,不會企圖阻撓已有的交易。美國政府官員稱,中美在關鍵技術領域開展攸關生死存亡的創新戰,美方因此出手限制中國創新科技崛起。

《華爾街日報》稱,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及商務部正在制訂加強出口管制的計劃,限制美國工業重要技術出口到中國。報道指,美國國會正推進一項加強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審查力度的法案。據報,法案還將建立一個新的出口控制系統,以審查海外合資企業是否以不恰當的方式向外國公司轉讓關鍵企業。英國《金融時報》則稱,美國考慮成立一個與海外投資委員會並行的獨立機構,美國政府「親華派」代表、財長姆欽極力反對,指國會正審批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的新法案,認為新法案賦予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所有必要的權力,但鉧欽鎩羽而歸,鷹派大獲全勝,白宮開始要求相關部門到財政部籌組新的體制。

屢投資美初創 李嘉誠或被追究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6/20431729
[Image: a0204a.gif]

在美國收購曾經被拒,但近年仍然興致勃勃投資美國科技公司的,非「超人」李嘉誠莫屬,早年旗下和黃曾投資美國環球電訊(Global Crossing),但被指洩漏軍事外交機密而告吹,但近年他的投資旗艦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絕大部份都沾手美國初創企業。

根據維港投資網頁顯示,維港投資過去最多參與的初創項目為美國,多達30個,不過部份已經獲利離場,現時仍然持有不少美國初創項目,例如研製「不老藥」的Chromadex、人造牛肉公司Impossible及製人造蛋公司Hampton Creek,其擁有專利是否屬核心技術,而過往投資會否被追究,仍然要待美國政府公告細節,維港投資發言人未有評論事件。

和黃併入長和之前,2002年曾擬收購當時全球最大海底電纜公司美國環球電訊,但2003年被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以違反國家安全理由否決。當時美國傳媒報道指,因為美國許多軍事外交情報都經由這些電纜在全球傳遞,美國政府如果批准收購,很有可能把美國的軍事外交機密洩漏給中國。

邱達根指難偷取技術

此外,和黃最早是英資,但1997年香港回歸後被視為中資。和黃1997年獲得位於中美洲的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25年經營合約。1999年,美國政府需按之前協議,將巴拿馬運河主權回歸巴拿馬,和黃身份在美國曾引起極大爭議,美國國會曾為此專門舉行聽證會,有議員憂慮中國政府藉和黃控制該條戰略性水道,威脅美國安全;更指中國可把各式導彈運至巴拿馬,作攻擊美國的發射台。

現亦有投資美國初創的邱德根孻仔、慧科資本聯合創辦人邱達根指出自由投資市場成就很多偉大科技企業,限制投資只會扼殺新一代企業誕生。他又指傳統風投基金投資企業後,一般只佔極少股數,難作政治干預或偷取技術。

「經濟核彈」專應對異常威脅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6/20431720

【話你知】
《國際緊急狀態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 of1977,簡稱IEEPA),賦予美國總統更廣泛權力應對「異乎尋常的嚴重威脅」。911恐襲後,美國動用IEEPA,對其他國家實施經濟制裁。有內地網民稱它為「經濟核彈」,專家批評美國準備在中美貿易爭端上用此大法是濫用行政權力。

可取消交易及凍結資產

英美傳媒昨披露美國政府計劃以國家安全為由,援引IEEPA限制中國企業收購或投資美國核心科技企業。今年3月,美國《紐約時報》也有類似相關報道。紐時指出,IEEPA賦予美國總統更廣泛權力,以應對「異乎尋常的嚴重威脅」,包括阻止即將進行的中國交易,取消商業交易和凍結外國資產。福坦莫大學法學院教授高爾德(Matt Gold、圖)估計,美國援引IEEPA限制中國的投資,令特朗普能夠「阻止轉賬交易、處置資產或通過其他方式做生意」。

傳中宣部下令報道統一口徑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6/20431706
關於中美貿易戰,在內地網絡近日就流傳一份由中宣部向傳媒發佈的「口頭通知」,當中對傳媒報道作出種種限制,以免再令中美貿易戰升級、擴大。有關通知又引述中國副總理劉鶴將中美貿易戰定性是「打擊中國崛起的戰爭」,要求媒體做好進行持久戰的準備。

規定「三不轉」 禁罵特朗普

該份在網上流傳的「口頭通知」,要求內地傳媒要「三不轉」,即不轉載美國總統特朗普、美政府發言人和官員的有關言論,也不轉載美國媒體關於貿易戰的報道評論,要等商務部回應之後再可以刊登。通知又透露證監會近期將就穩定市場預期組織專家引導發聲,又指人民銀行下一步將出台實質性政策,幫助推動內地的經濟發展。

通知又引述負責中美貿易談判的中方領軍人劉鶴表示,在中美貿易階段大戰要理性冷靜,各個部門除了要加強合作穩定市場外,「輿論要把握好度,不升級,不擴大範圍」,而且報道要精準精細化打擊、瓦解美內部不同群體,「貿易戰實際上是打擊中國崛起的戰爭,看誰能堅持到底,決不能手軟嘴軟」。

通知也要求傳媒不要對特朗普作出粗俗攻擊,不要搞成罵戰;同時又要注意500億美元(逾3,900億港元)清單分步實施的時間點。另外亦要求媒體要做好進行持久戰的準備,不要跟隨美方表態起伏,同時要求傳媒淡化股市與貿易戰之間的關係。

通知最後要求內媒突出報道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向好發展,採訪官方推薦的專家,配合正面宣傳。通知特別強調不要再使用「中國制造2025」的字眼,否則會被追究責任。
Reply
#10
擬限制投資 美阻向華輸出技術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r...8_016.html

中美貿易矛盾升溫,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昨日在北京會見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卡泰寧。劉鶴表示,中國與歐盟計劃完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雙方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捍衞全球多邊貿易體系。美媒報道,華府最快於本周公布新措施,限制中國企業投資美國科技公司,以及禁止美國向中國輸出技術,阻止中國實現「中國製造2025」計劃。

劉鶴晤歐盟要員 商雙邊投資

劉鶴指出,中國希望歐盟採取明確措施,放寬對中國的出口限制,而中國與歐盟將在「一帶一路」倡議上繼續合作。卡泰寧呼籲中國放寛市場准入,解決鋼鐵產能過剩問題。

據美媒報道,華府擬限制中資持股比例達二成五以上的公司,投資涉及「重大工業技術」的美國企業。華府亦禁止輸出與「中國製造2025」有關的技術到中國,包括訊息技術、航空裝備、新能源汽車及生物科技等,國家安全委員會正擬定政策。另有消息指,華府周五將宣布中國投資美國科企是「經濟及國家安全威脅」,會收緊外國投資的審查,包括成立新分支專門處理中國在美投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昨日回應稱,中方對有關報道表示關注,希望美國能客觀看待企業的商業行為。中方希望美方能為華企在當地展開的投資活動,創造良好、公平和可預期的投資環境。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