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太空行業 Space business
#41
美國太空總署的韋伯太空望遠鏡升空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1225.htm
韋伯太空望遠鏡升空 敏感度約為哈勃望遠鏡的100倍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1226.htm

馬斯克旗下「星鏈」衛星2次接近中國太空站 中方緊急避碰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F%E7%A2%B0
美衞星兩度飛近華太空站 中方提交聯合國照會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11...2_001.html
堅毅號於火星耶澤羅隕石坑 疑發現最古老岩石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2_001.html

中國稱已向聯合國投訴馬斯克的SpaceX衛星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4%B8...37448.html
中國被指空間站碎片威脅太空安全 中方斥說法偷換概念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1229.htm
在北京,外交部回應有關中國空間站產生的空間碎片威脅太空安全的說法,發言人趙立堅批評,有關說法淡化中國空間站和太空人安全受到威脅這一事實,渲染所謂中國空間碎片威脅,這是歪曲中國正常的外空活動,企圖借此轉移國際視線,完全是偷換概念,倒打一耙。
趙立堅強調,中方始終本著為全人類謀福利的精神,和平利用外空,外空不是法外之地,各國都應尊重並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外空國際秩序,採取負責任的態度,維護在軌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和空間設施的安全穩定運行。中方願就此與各國保持溝通與合作。

《環看天下》:有專家指星鏈衛星或試探中國太空技術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1229.htm
中國指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鏈衛星,今年先後兩次與中國空間站近距離接近,中國空間組合體要採取措施,緊急避免碰撞,以確保在軌航天員安全。

除了中國,部分國家以至天文愛好者,都對星鏈系統的發展表達關注,一方面擔心監管機構及競爭對手難以趕上,亦憂慮星鏈會污染星空,嚴重影響對宇宙的觀測及探索。有專家就提出,與美軍有緊密聯繫的SpaceX,可能想試探中國的太空探測、感知及規避技術。

在北京,外交部批評美國無視自身義務,對航天員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是典型雙重標準,敦促美方立即採取措施,防止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日本政府表明力爭2020年代後半實現太空人登月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sId=461396

大國博弈|軍民融合戰略成中美競爭焦點
https://www.hk01.com/%E5%91%A8%E5%A0%B1/...6%E9%BB%9E
[Image: APaDYZMF_PNHyI2pA24MLPRzLECmdGOZnxbzX58W...w1920r16_9]

近幾年,美國的智庫、行政和立法機構屢屢對中國的軍民融合戰略表示擔憂,認為該戰略對美國利益和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並藉此打壓中國企業,實施對華「涉軍」管制和制裁。去年12月,美國財政部將人工智能軟件公司商湯科技列入「中國軍工企業」名單,隨後又傳出將制裁其他八間中資企業,禁止美企投資,便是最新樣板。

促進軍民融合發展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通行做法。美國的軍民融合歷史可追溯至一戰前,近年更是加快步伐,全方位、多領域實施軍民融合......美方對中方的無理指責純屬「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是典型的雙重標準,其真實目的是爲推動對華高新技術封鎖製造藉口。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


隨着中美角力白熱化,美國近年將矛頭直指中國的軍民融合戰略。2020年3月,時任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福特(Christopher Ford)就公開宣稱「中國實施軍民融合戰略,將通過民用商業和學術研究等途徑獲取的新興技術轉為軍用,對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構成威脅」。隨後,部份中國留學生也被指「以非傳統手段竊取美國敏感技術和知識產權,以支持中國軍隊的現代化」而被限制入境;不少中國企業更被列入「中國軍工企業」名單,從而遭到制裁。可以預見,類似的指控、管制和制裁仍陸續有來。那麼,到底什麼是「軍民融合」?面對美國以「軍民融合」作為藉口打壓中方人員和企業,中國會如何應對?

中國首次批量研製低軌寬帶通訊衛星 將於一季度擇機發射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C%E5%B0%84

[ 本帖最後由 EL84 於 2022-1-30 15:36 編輯 ]
Reply
#42
【商業熱話】SpaceX的40顆衛星遭太陽磁暴摧毀,馬斯克或損失5000萬美元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95...17910.html

SpaceX將以「星鏈」衛星支援烏克蘭網絡服務
https://news.tvb.com/world/621b32f1e774f...D%E5%8B%99

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將以旗下「星鏈」衛星,支援烏克蘭網絡服務。

SpaceX創辦人馬斯克表示,旗下「星鏈」衛星寬頻服務已可在烏克蘭使用,公司正向當地運送更多衛星終端設備。

受俄羅斯入侵影響,烏克蘭境內網絡受阻,特別是戰事最激烈的南部及東部地區。部署衛星技術雖然成本高昂,卻可以向鄉村等光纖和移動通信基站難以覆蓋地區提供網絡服務。烏克蘭當局早前向SpaceX提出協助請求。

俄羅斯圖癱瘓烏克蘭網絡 馬斯克提供星鏈服務援烏
https://hk.news.yahoo.com/%E7%83%8F%E5%8...27439.html

SpaceX將以「星鏈」衛星支援烏克蘭網絡服務
https://news.tvb.com/world/621b32f1e774f...D%E5%8B%99

[ 本帖最後由 EL84 於 2022-2-27 12:48 編輯 ]
Reply
#43
SpaceX龍飛船搭載三名商人及一名太空導遊赴國際太空站
https://news.tvb.com/world/6250cecac652e...A%E7%AB%99

美國首支全私人太空人團隊搭載SpaceX飛船升空 與國際太空站對接
https://news.tvb.com/world/62519bfee774f...d%e6%8e%a5

SpaceX 的首個民間國際太空站任務順利對接
https://hk.news.yahoo.com/spacex-%E7%9A%...56145.html

包括 Demo-2 在內,SpaceX 已經為 NASA 執行四次的太空人輪換任務;而在民間飛行任務的部份,也已經有過了 Inspiration4 任務。但由民間成員所組成,前往太空站的任務,則以 Axiom 的 AX-1 為先,而在稍早 AX-1 已經順利由美國佛州發射後,經過了 20 個小時順利抵達國際太空站。

AX-1 任務的成員共四名,包括了擔任指揮官的 Michael López-Alegría,及三名付費的企業家成員,每個位子 5,500 萬美元。Michael López-Alegría 原本就是經驗豐富的 NASA 職業太空人,共參與過三次太空梭任務與一次國際太空站任務,而三名乘客則為美國籍的駕駛 Larry Conner、以色列的 Eytan Stibbe、及加拿大的 Mark Pathy。

四名「觀光客」將在太空站上待 8 天的時間,協助進行實驗及其他商業活動,返航時也會協助攜帶一些科研結果返回地球。

英媒:俄羅斯要拆除馬斯克的星鏈衛星 疑曾助擊沉戰艦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0417.htm

英國傳媒報道,俄羅斯要拆除美國富豪馬斯克的星鏈衛星,相信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協助擊沉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

報道指,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表示,情報部門相信烏克蘭發動的導彈襲擊擊沉莫斯科號,期間SpaceX 發射的星鏈衛星曾提供協調。報道引述梅德韋傑夫指出,俄軍總司令已發布命令,清除目前在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地區和黑海上空的一組星鏈衛星,確保參與行動部隊的安全。

較早前,俄羅斯國防部指,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發生火警,導致軍艦搭載的彈藥爆炸,損毀嚴重。艦上人員全部撤離,其後指莫斯科號沉沒。

[ 本帖最後由 5AR4 於 2022-4-16 18:46 編輯 ]
Reply
#44
軍情動態》洛馬獲美逾1300億元合約 開發新一代地球同步衛星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401900

美國國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今天(5日)宣佈獲得美國49.34億美元(約為新台幣1380.8億元)合約,打造3顆「新一代地球同步衛星」(NGG)軌道太空載具。這份合約涵蓋製造、組裝、整合、測試以及交付等,另外還包含地面任務的特殊軟體及地面傳感器處理軟體。

據《Defense World》報導,這些衛星將由美國太空軍部署,為美軍提供彈道飛彈或戰術飛彈的早期發射預警。美國太空發展署執行官拜特伍德(Dennis Bythewood)去年表示,「新一代地球同步衛星是飛彈預警系統結構的關鍵,為對抗敵人提供預警系統」。除此之外,合約還包含了發射載體整合的工程支持,以及初期發射軌道的確認等。

《Defense World》指出,整體發展工作將在加州桑尼維爾(Sunnyvale)進行,預定在2028年5月31日完成,並於2025年進行第一顆「新一代地球同步衛星」的發射計畫。另外,美國太空軍現正部署5顆「新一代預警衛星」(Next-Gen OPIR),其中3顆由洛馬公司製造,另外2顆則由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公司負責。

中國發射全球首個「太空採礦機器人」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514889
中國官方27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長征六號運載火箭,將深圳起源太空科技公司研發的「全球首個太空採礦機器人」送入太空,編號「NEO-01」的原型機將開始「獲取太空資源」。

根據中國官媒《人民日報》報導,太原衛星發射中心27日發射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齊魯一號、齊魯四號、佛山一號等3顆主要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中安國通一號、天啟星座09星、起源太空NEO-1衛星、泰景二號01星、金紫荊一號衛星、靈鵲一號D02衛星等6顆衛星,一共送上9顆衛星。

深圳起源太空科技公司在官方微博指出,編號「NEO-01」的「太空採礦機器人」原型機,是未來實現太空採礦的第一代設備,能夠在近地軌道上清理其他衛星留下的太空垃圾,同時向太空獲取資源,相關技術將藉由「NEO-01」進入太空後得到驗證。

根據《紐約郵報》報導,「NEO-01」清理太空垃圾的功能,有別於使用磁力吸引太空中的碎片,「NEO-01」將使用網子捕捉碎片,並使用電力使碎片燃燒;深圳起源太空科技公司創辦人蘇萌表示,未來預計繼續發射數十個太空望遠鏡與更多的衛星,目標在2045年前對小行星進行首次商業開採。

[ 本帖最後由 May35 於 2022-5-2 07:12 編輯 ]
Reply
#45
美國有私營太空企業測試新方法回收火箭推進器 料助減發射成本
https://news.tvb.com/world/62710c07c652e...0%E6%9C%AC

美國有私營太空企業測試新方法回收運載火箭推進器,有助將來減低發射成本。

總部設在加州的火箭實驗室周一在新西蘭發射火箭,將34枚衛星送入軌道,不過外界焦點落在「回收火箭」。

火箭實驗室為了減低成本,嘗試安排直升機吊掛長纜索,當其中一節火箭推進器重回大氣層,先打開降落傘減速。在西太平洋上空的直升機隨即利用纜索的鈎,勾住推進器的降落傘。當時推進器以時速35公里下跌。空中「野生捕獲」成功,工作人員歡呼喝采。

雖然推進器之後跌進大海,但火箭實驗室認為這次測試是一大里程碑。若果回收火箭順利的話,有助太空公司降低發射成本。

因為火箭的大小和重量不同,火箭實驗室採用的回收方式有別於另一間太空企業SpaceX。SpaceX的獵鷹9號回收時火箭垂直降落平台。
Reply
#46
SpaceX 融資17.25億美元 估值達1270億美元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spacex...51203.html

CNBC 報道,全球首富馬斯克支持的太空探索公司 SpaceX 將於新一輪募股融資17.25億美元(約134.5億港元),估值為1270億美元(約9906億港元)。

報道引述一份 SpaceX 電郵稱,最新一輪私募股本行動細節已經落實,每股發行價為70美元,集資金額為17.25億美元。按照發行價值,該公司估值為1270億美元,較上一次集團1拆10時公布的每股價格56美元時高25%。

同時,根據電郵,SpaceX現有股東可以同時售股,最多套現金額為7.5億美元。

《紐約時報》最先報道了 SpaceX 進行私募股本行動。

NASA 向 SpaceX 購入了足夠用到 2030 年的國際太空站載送服務
https://hk.news.yahoo.com/nasa-%E5%90%91...51948.html

據 Ars Technica 報導,NASA 再向 SpaceX 訂購了五次的國際太空站載送服務,加上現有的合約,足夠 NASA 用到 2030 年國際太空站退役為止。從一方面來說,這是確保了美國及歐、日伙伴前往太空站不會受到俄羅斯的箝制,但另一方面也表示波音的 Starliner 除了初期合約的 6 次載送服務外,可能拿不到新合約了。

NASA 最初是與 SpaceX 及波音各簽訂了 6 次載送服務,而隨著波音的 Starliner 一延再延,SpaceX 目前獨自擔綱了所有 NASA 前往國際太空站的所有任務,Crew-4 並已於 4 月底發射,Crew-5 則是預計 9 月升空。為了確保發射服務不中斷,NASA 先是在三月訂購了 Crew-7、Crew-8 和 Crew-9 三個任務,連同波音的 6 個任務,預計可以維持正常輪替到 2026 年。

現在 NASA 又宣佈向 SpaceX 訂購又 5 次任務後,基本上到國際太空站退役為止都夠用了,可以說波音的 Starliner 開發不順利,已經使其完全錯失了 NASA 的大單。所幸的是本來商用太空就是希望民間廠商開發的載具,可以提供 NASA 以外的服務使用。SpaceX 的 Crew Dragon 目前就已經執行過 Inspiration 4 和 Axiom 的 Ax-1 這樣的民間任務,波音在證實 Starliner 的可靠性後,當然也是能尋求其他類似的合作機會了。

[ 本帖最後由 失蹤的老公 於 2022-6-6 09:45 編輯 ]
Reply
#47
金磚五國設航天合作聯委會 成員將共享衛星數據
https://news.tvb.com/greaterchina/628e77...8%E6%93%9A

金磚國家成立航天合作聯委會,五國將共享衛星數據。

聯委會昨日舉行視像會議。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指,聯委會的成立將引導金磚遙感衛星星座合作,更好地為金磚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促進金磚國家航天機構在環境保護、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上,開展更高水平合作,實現數據高效共享和有效利用。

星座由金磚國家現有衛星組成,國家航天局在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設立合作中心,負責推動星座建設協調、數據接收、處理分發和應用推廣。
Reply
#48
向華輸送衞星技術 3美企禁出口180天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90...00191.html

美國商務部公布,將暫停3間總部位於美國的企業出口權,為期180天,因這些企業向中國非法出口衞星、火箭和國防技術。

中方斥經濟霸凌

被禁出口權的3間公司分別是Quicksilver Manufacturing、Rapid Cut和U.S. Prototype。美國商務部稱,這3間公司從美國客戶獲得技術圖紙和藍圖,並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把其發送給中國的製造商,對衞星、火箭和國防相關原型進行3D打印。非法發送給中國的訊息包括敏感的太空和國防技術原型,而該180日的出口禁令可能會延長。

負責出口執法的美國商務部助理部長Matthew Axelrod表示,把太空和國防原型的3D打印外包給中國會損害美國的國家安全;通過把客戶的技術圖紙和藍圖發送到中國,這些企業可能節省了一點成本,代價則是沒有保護美國的軍事技術。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說,美國正在利用出口管制作為經濟霸凌的工具。他說,其行為破壞了國際貿易和自由貿易規則,並對全球供應鏈構成嚴重威脅。

NASA從澳洲發射三枚火箭 自1995年來首次利用境外商業設施發射
https://news.tvb.com/world/62a04ca1c652e...c%e5%b0%84

美國太空總署將會在澳洲北領地發射三枚火箭,是首次在美國境外的商業設施發射火箭。

發射基地位於北領地北部,由一間初創公司擁有。

三支火箭將分別於本月26日、7月4日及12日發射,研究只有從南半球看到的太陽物理學、天體物理學和行星科學現象,例如研究星體的光如何影響星球能否維持生命。

今次亦會是美國太空總署自1995年以來,首次從澳洲發射火箭。澳洲政府已批出發射許可。

總理阿爾巴內塞形容,是澳洲航天業的歷史時刻。

[ 本帖最後由 失踪的老公 於 2022-6-11 08:46 編輯 ]
Reply
#49
中國科學家發現保存氦-3關鍵物質 月球上總量可滿足地球長遠能源需求
https://news.tvb.com/greaterchina/62ab1b...0%E6%B1%82

中國科學家從月球探測器「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壤中再有新發現,找到保存氦-3的關鍵物質,有望實現在常溫下提取。而月球上氦-3的總量,可滿足地球2,600年的能源需求。

嫦娥五號在前年12月,攜帶了約1.73公斤月壤返回地球,針對月壤的研究在近期再有新發現。

中國科學院等研究團隊,對嫦娥五號月壤顆粒中的氦原子進行探測和研究,發現月壤中鈦鐵礦顆粒表面都有一層非晶玻璃,並在玻璃層中發現大量的氦氣泡。

月球上的氦-3主要來自太陽風。由於月球常年受太陽風的輻照,所以儲存了大量的氦-3。

以往研究認為,提取氦-3需要攝氏700度以上高溫,耗能高、速度慢,不利於在月球上原位開採。而最新研究表明,通過機械破碎方法,有望在常溫下提取氣泡形式儲存的氦-3,不需加熱至高溫。

100噸氦-3核聚變產生的能量可以供應全球使用一年,而且氦-3核聚變過程中沒有中子二次輻射危險,更加清潔及可控。

根據月球上鈦鐵礦總量估算,以氣泡形式儲藏的氦-3總量或者高達26萬噸,若全部用於核聚變,可能滿足全球2,600年的能源需求

有研究團隊亦發現,嫦娥五號月壤中發現至少一種含水礦物,但含量不均勻。證明了月壤中存在來自岩漿結晶過程的「水」,說明水在月球晚期岩漿活動過程中不僅存在,而且可能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內地成功發射「四維」03及04衛星升空 為國土調查等提供服務
https://news.tvb.com/tc/greaterchina/62d...D%E5%8B%99

[ 本帖最後由 HKer 於 2022-7-16 10:32 編輯 ]
Reply
#50
NASA 新規定前往國際太空站的私人任務皆須有退役太空人當「嚮導」
https://hk.news.yahoo.com/nasa-%E6%96%B0...01773.html

NASA 今日推出了未來民間任務前往國際太空站的新規定草案,主要是要求所有私人任務皆須有退役太空人當「嚮導」。這之要是希望能提高任務的安全性,並且由資深的太空人於「任務前的準備階段一直到任務完成」都能提供其他乘員適當的指引。

據 NASA 描述,之所以出台這樣的規定,主要是因為四月為期兩週的 Axiom 任務過於混亂。據 NASA 訪談太空人後發現,無論是 Axiom 的乘員,還是當時在國際太空站上工作的太空人,都因此倍感壓力。事實上,Axiom 任務還是由一名 NASA 退役太空人 Michael López-Alegría 為指揮官的,如果已經有一位資深太空人引領,還如此混亂的話,那就難怪 NASA 會對未來的任務感到憂心了。

不過,退役太空人本來就是很稀缺的,雖然說目前有太空經驗的退役太空人還有 200 人左右,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擔任「保姆」上太空,也有些恐怕早就過了適合上太空的年齡,可能健康狀況會過不了關。究竟有多太空人能符合條件,且願意進私人公司擔任這個嚮導,還真不好說。NASA 自身現在都在缺人的狀態 —— NASA 目前總計有 44 名太空人,是自 1970 年代以來最少的,可能無法支持未來太空站,乃至月球任務所需。

除了要求要有退役太空人當嚮導之外,NASA 的新規定還包括了更嚴格的民間太空人體檢要求、加長的科研計畫準備時間、更改回程貨物的政策、以及給民間太空人更多時間來適應微重力環境等。看來以後要上個太空站,也不是有錢就能辦得到囉。

澳洲牧場天降太空垃圾 當局證實來自SpaceX任務
https://hk.news.yahoo.com/%E6%BE%B3%E6%B...04969.html

澳洲有關當局今天證實,在一座牧場上從天而降的一件大型焦黑太空垃圾,來自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太空任務。

這個神祕的殘骸據信於7月9日墜落地表,上週才在澳洲雪山(Snowy Mountains)附近的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小鎮達吉蒂(Dalgety)被人發現。當地距雪梨西南方約5小時車程。

天體物理學家塔克(Brad Tucker)告訴法新社:「這有點令人興奮,也有點古怪。」與當地農民聯繫後,他上月已到現場勘查。

他表示,一個龐然大物就這麼嵌進空蕩蕩的牧場裡,這讓他想起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他說:「這畫面相當驚人。」

澳洲太空總署(Australian Space Agency)在聲明中證實,這片殘骸來自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任務,聲明還要求當地人如有進一步發現,就跟太空探索科技公司通報。

聲明稱:「本署證實,殘骸來自太空探索科技公司的一項任務,本署正與我們的美國對口機構、大英國協(Commonwealth)其他地區機構,以及相關地方當局保持連繫。」

塔克表示,這個殘骸是Crew-1任務太空艙的一部分,於2021年返回地球大氣層時遭到拋棄。

他說,這個物體在重返大氣層時與主艙分離。由於附近居民據報也有發現其他太空垃圾,因此可能還會找到與太空探索科技公司任務有關的更多發現。 塔克指出,大部分太空垃圾都會掉入海中,但隨著世界各地的航太工業持續發展,墜落地面的太空垃圾數量很可能會增加。

[ 本帖最後由 Dr.Fat 於 2022-8-6 09:44 編輯 ]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