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太空行業 Space business
#31
Space X測試中太空船成功升空但著陸後爆炸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304.htm
[Image: mfile_1578661_1_L_20210304094136.jpg]

美國私營太空公司Space X測試星艦太空船的原型,但宣布試射成功後,星艦太空船的原型在著陸點爆炸。

Space X這次試射在得州南部進行,星艦太空船的原型成功升空,距離地面約10公里,轉為水平飛行,降落前幾分鐘,成功再啟動,將船身轉回垂直,並且成功著陸,但宣布成功後不久,太空船的原型突然爆炸,完全炸毀。

Space X 暫時未有公布原因。按計劃,Space X將進行載人太空旅程,前往月球同火星。這次已經是Space X進行相關太空船的第三次試射,以往兩次都失敗。
Reply
#32
俄擬研製 重複使用太空船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0_035.html

太空是美俄其中一個角力領域,俄羅斯軍工集團卡拉什尼科夫一間負責航天設計的子公司周三透露,俄方正在研發可以重複使用的多用途太空船。

設計前蘇聯太空穿梭機暴風雪號、後來被卡拉什尼科夫收購的Molniya在官方網站表示,去年在俄羅斯一個軍事論壇的不對外公開展館,展出一架太空飛機全尺寸模型;又指已經定好目標,稱研發多用途民用軌道飛機的工作如火如荼。

在冷戰美蘇太空競賽時期,前蘇聯跟隨美國研發太空穿梭機,最終因資金及政局問題而終結。1988年,暴風雪號成為唯一一架升空的前蘇聯太空穿梭機,但它隨着前蘇聯解體而消失於公眾視線,更在2002年的機棚倒塌事故中遭壓毀。

馬斯克慘了 SpaceX試飛3次都爆炸 美國會要調查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0410?chdtv

[ 本帖最後由 跑10k 於 2021-3-30 17:11 編輯 ]
Reply
#33
NASA宣布由SpaceX為載人登月計劃製造月球登陸艙
https://news.tvb.com/world/607abc9d34b03...8%E8%89%99

美國太空總署宣布,將由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為「阿提密斯」載人登月計劃製造月球登陸艙,以2024年為目標,將兩名太空人送上月球。

人類上世紀多次登月後,月球有約半個世紀「杳無人煙」的時刻。不過美國太空總署已決定再展開載人登月任務,密鑼緊鼓為「阿提密斯」計劃做準備,並宣布由太空探索公司SpaceX負責製造登月艙,雙方會簽署總值約29億美元的協議。

獨自投標的SpaceX成功擊敗主要對手,分別與其他公司合標的「藍色起源」,以及航天動力。太空總署原本計劃從中揀選兩間公司合作,不過最終決定單獨與SpaceX簽訂協議,這也是美國太空總署首份有關載人著陸器的商業合同。

根據協議,SpaceX將繼續研發「星艦」載人登陸系統,當中包括一個寬敞的座艙和兩個方便太空人月球漫步的氣室,並能夠重複使用。

美國太空總署人類探索及操作副主管利德斯稱:「載人登陸系統將讓我們可以抵達月球表面不同地方,也讓我們可以探索新技術和功能,在我們嘗試研發新一批技術時有所幫助,亦可以幫我們登陸火星。」

SpaceX的登月艙在執行載人任務前,要先做無人測試。太空總署將以2024年為目標,計劃送兩名美國太空人上月球。

太空總署早前已表明,當中最少一名太空人會是女性,他們將在月球逗留大約一周。


俄羅斯據報擬2025年起退出國際太空站任務 建俄國太空站
https://news.tvb.com/world/6082a8f8335d1...A%E7%AB%99

俄羅斯據報計劃2025年起離開國際太空站計劃,另外打造自己的太空站。

過去逾二十年,曾有二百多名太空人留駐國際太空站,不過將來這裡可能不再出現俄羅斯太空人的身影,因為據報俄羅斯計劃2025年起退出國際太空站任務。

當地傳媒日前引述俄羅斯聯邦太空總署署長表示,如果獲總統普京批准,將會開始準備建造太空站,預計於2030年前將太空站送入軌道。當局形容計劃是重大突破,為人類太空探索踏出新一步。

消息又指,當局將斥資60億美元建造俄羅斯太空站,項目意味著俄羅斯將要結束與美國在國際太空站超過20年的合作關係。

至於將來的俄羅斯太空站亦有別於國際太空站,因為它所在的軌道位置可能受到高幅射影響,俄方將不會派太空人長期駐守。

俄方一旦退出,對國際太空站將是一大打擊,因為自美國穿梭機退役後,國際太空站仍然相當依賴俄羅斯運送太空人和物資,加上國際太空站部分設施老舊,維修費用高昂,前景更加不明朗。

國際太空站自1998年起,獲美俄兩國及另外16個國家共同參與太空任務,但美俄兩國近期因烏克蘭局勢、網絡攻擊等議題,關係陷入低點,可能影響雙方合作。


美國SpaceX龍飛船凌晨降落佛州附近墨西哥灣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502.htm
SpaceX太空艙安全返回地球,完成首次夜間水面降落
https://cn.wsj.com/articles/spacex%E5%A4...1620011413

SpaceX returns 4 astronauts to Earth from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8wsYdftmnI
[youtube]y8wsYdftmnI[/youtube]

[ 本帖最後由 6SL7 於 2021-5-3 16:06 編輯 ]
Reply
#34
時事通識:太空垃圾責任問題
https://news.tvb.com/world/6093c40a335d1...f%e9%a1%8c

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上周四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將中國太空站首個部件「天和」核心艙送上太空。據報重21噸的火箭核心部分可能在周六墜落地球,專家認為,構成損害的風險很低。

隨著各國探索及利用太空,造成的太空垃圾也越來越多,1966年,聯合國大會通過《外太空條約》,翌年生效,目前獲全球逾100個國家及地區確認,中國在1983年加入。

條約規定,任何國家不得宣稱或提出主權要求,將月球在內的天體或外太空據為己有,各國亦要對太空活動承擔國際責任,避免外太空受有害污染。

1972年,聯合國制定的《責任公約》生效,規定若果有太空物體,例如人造衛星殘骸墜落地球而釀成損害,發射國要負上賠償責任。

2011年阿根廷有民居懷疑遭人造衛星或隕石擊中後爆炸,有分析認為,若果無法確定殘骸來源,要界定責任屬誰並不容易。
Reply
#35
「藍色起源」下月展開首個載人太空旅行團 創辦人將親身參與
https://news.tvb.com/world/60be3ccb335d1...3%E8%88%87

美國私營太空企業「藍色起源」創辦人貝索斯宣布,將親身參與下月旗下公司首個太空旅行團。

隨著科技發展,人類太空旅遊很快不再只是夢想。美國私營太空企業「藍色起源」早前宣布,會在下月20日、即52年前阿波羅11號首次載人登月的日子,展開首個載人太空旅行團,公司創辦人貝索斯到時亦將成為其中一位團友。

他在社交平台發文,宣布自己將會與弟弟一同參與這次太空之旅,並形容前往太空旅行是他畢生夢想。目前是全球首富的貝索斯,早前宣布下月5日卸任亞馬遜行政總裁後,花更多時間投放在其一手創辦的「藍色起源」上。

下月的太空旅行團,將乘搭「藍色起源」旗下的「新謝潑德」飛船升空,飛上逾30萬呎近太空高度,感受數分鐘無重力的飄浮體驗。飛船最多可載六人,每個座位旁都設有窗,不過首次不會滿座。

其中一張機票以網上競投方式決定誰屬。截至當地星期日,有約6,000名分別來自143個國家人士參與,目前最高出價達到280萬美元,結果預計會在周六競投結束後公布。

Amazon 創辦人 Jeff Bezos 將乘自家開發火箭 赴太空旅行
https://beta.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5%E8%A1%8C

亞馬遜創辦人下月坐旗下企業太空艙到太空旅遊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608.htm

[ 本帖最後由 6SN7 於 2021-6-8 12:55 編輯 ]
Reply
#36
NASA署長:支持將中國永久排除於國際太空站項目之外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B%E5%A4%96

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納爾遜(Bill Nelson)6月23日出席國會眾議院聽證會。他向科學、空間和技術委員會表示,希望委員會支持增加NASA 2022財年預算的請求,並支持《沃爾夫修正案》(Wolf Amendment),將中國排除於國際太空站項目之外。

納爾遜表態稱,支持美國《沃爾夫修正案》永久化。不過他隨即補充道,「但這並不意味我們(中美間)找不到合作的領域。這些領域可以是消除空間資源相互碰撞的危險,以及試圖減少太空垃圾。」

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沃爾茲(Micheal Waltz)向納爾遜提問稱,「中國在太空的主導地位愈來愈令人擔憂,中國正公開談論將取代美國的超級太空強國的地位……你同意美國將不再保持第一名的地位嗎?」納爾遜斬釘截鐵回答,「美國理應做第一」,但他緊接着重申自己的訴求:多撥預算,才會多出成果。

聽證會開始時,委員會主席約翰遜(Eddie Bernice Johnson)説,「中國顯然將長期進行太空探索,我們需要認識到這一點,並做出相應的回應。」納爾遜本人也反覆強調,NASA預算的增加,將使美國更好地與中國競爭。

2011年4月,美國國會批准的《沃爾夫修正案》,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中美兩國之間任何與NASA有關,或由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協調的聯合科研活動,並且還將中國排除於國際太空站項目之外。

【科技.未來】國際太空站退役在即  太空商業時代來臨
https://www.hk01.com/%E5%91%A8%E5%A0%B1/...6%E8%87%A8
[Image: ajmEtgU-kAdLln17dDKBuICxIX7Iu1YLeCjfyHgo...w1920r16_9]

藍色起源太空船順利返航 有批評指太空旅行屬炫富之旅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0721.htm

[ 本帖最後由 5Y3 於 2021-7-21 10:56 編輯 ]
Reply
#37
月球有大量稀有氦-3 有機構研究由嫦娥五號土壤提取作潔淨能源
https://news.tvb.com/greaterchina/612cca...D%E6%BA%90

月球擁有大量地球極其稀有的核聚變燃料氦-3。北京的科研機構正研究由「嫦娥五號」探測器帶返地球的樣本,嘗試找出提取氦-3的方法。

中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採集了一批土壤樣本,去年12月帶回地球研究。

不要小看這些的月球土壤,他們蘊藏豐富的氦-3,可望成為人類日後的潔淨能源,北京的科研人員正研究如何由月球土壤中提取氦-3。

一名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研究員表示:「我們這次的主要研究目標,(是)對月亮中的氦-3含量,氦-3的提取參數,也就是多少溫度下,我們能夠把這個氦資源給提取出來。」

研究員把樣本放入加熱裝置,慢慢提升至攝氏一千度,嘗試找出氦-3,從土壤中分離出來的最佳溫度。

氦-3是理想的核聚變燃料,科學家估算,1噸氦-3釋出的能量,相當於燃燒1,500萬噸石油,意味只需100噸氦-3,就足夠全球使用一年。

核聚變跟現時核電廠所用的核裂變技術不同,不會產生核廢料,亦不會像燃燒傳統化石燃料般釋出溫室氣體,是可持續且效率非常高的能源。不過地球上只在大氣中含有極少量的氦-3,即使全部提取也只有四千噸。

美國早年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已發現月球擁有豐富的氦-3資源,估計超過100萬噸。如果能夠開採出來,毋疑將成為人類未來的新能源。

不過礙於無法將大量月球土壤運返地球提取氦-3,加上核聚變技術,至今只是停留於小規模的試驗階段,人類充分利用氦-3能源的願景,暫時只能在科幻作品中出現。
Reply
#38
首部太空攝製電影 演員導演升空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E5%...7%E7%A9%BA

俄羅斯製作全球首部在太空拍攝的商業電影。女演員佩列西爾德(Yulia Peresild)、導演希彭科(Klim Shipenko)在太空人希卡普羅夫(Anton Shkaplerov)陪同下,在昨日乘坐太空船升空,前往國際太空站展開12日的拍攝工作。

俄國兩太空人參與拍攝
3人在當地時間周二下午2時55分,從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中心,乘坐俄羅斯聯盟號太空船升空,預計3小時多後抵達國際太空站。除了曾三度上太空的希卡普羅夫,太空站內的兩名俄羅斯太空人也會參與拍攝。

佩列西爾德坦言訓練艱辛,不過形容到太空拍電影是一生難得的機會。她表示,認識太空船的設計和運作對她來說很有挑戰,訓練時要適應嚴格紀律。導演希彭科則指,訓練不會令他們成為專業太空人,不過可以令他們做好準備。電影暫名為《挑戰》,講述一名醫生前往太空拯救一名心臟病發的太空人。

神舟十三號|女航天員遇上月經怎麼辦? 專家作出解釋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3%E9%87%8B

[ 本帖最後由 消失的老公 於 2021-10-17 06:20 編輯 ]
Reply
#39
藍色起源擬設「太空商業園」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D%E5%9C%92

亞馬遜公司創辦人貝索斯成立的太空公司「藍色起源」周一宣布,隨着太空旅行商業化競賽日益升溫,藍色起源計畫在這個十年的後半期,設立一個最多可容納十人的「太空商業園」。

  藍色起源在聲明中形容,名為「軌道礁」(Orbital Reef)的太空站是一個「多用途太空商業園區」,將支持微重力研究與製造,並計畫為擴大經濟活動和開拓太空新市場提供所需的基礎設施。這項計畫的主要合作夥伴是民營企業「內華達山脈」子公司Sierra Space,並獲得波音公司、Redwire Space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等多方支持。根據藍色起源釋出的資料,這個私人太空站「軌道礁」將沿着距離地球五百公里的軌道飛行,略高於國際太空站(ISS),且人員每天可以看到三十二次的日出和日落。進駐的人員可以是媒體及旅行社、發明家、具未來遠見的投資者,或者是沒有太空項目的國家。

  「軌道礁」體積為八百三十立方米,比國際太空站略小一些,最多可容納十人,有着巨大窗戶的外觀極具未來感。藍色起源高層主管薛伍德說:「六十多年來,美國太空總署和其他太空機構達成了軌道太空飛行、將人送上太空站駐點,為我們在這個十年內蓬勃發展的商業太空旅行鋪路。」「我們將擴大範圍、降低成本,為太空飛行常態化提供所需的所有服務與設施。」

  美國億萬富豪貝索斯及另外三人,在七月靠藍色起源的「新謝潑德號」火箭發射系統,成功前往太空並返回地球,為私人太空旅行再創里程碑。


貝索斯預言:人類將移居「太空殖民地」 地球變旅遊點
https://hk.news.yahoo.com/%E8%B2%9D%E7%B...17163.html

外國傳媒報道,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預言,未來多數人會移居「太空殖民地」,只有少數人能住在地球,地球會被劃為自然保護區。

所謂「太空殖民地」,是模擬地球天氣和萬有引力的漂浮棲息地,這種漂浮旋轉圓柱體將能容納100萬人,並將有「河流、森林和野生動物」。他說:「幾個世紀後,許多人將在太空出生,將是他們的第一個家,然後他們會像你們去國家公園那樣造訪地球。」

[ 本帖最後由 失踪的老公 於 2021-11-14 23:18 編輯 ]
Reply
#40
馬斯克:若不解決星艦引擎生產問題 SpaceX恐將面臨破產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9%A6...09294.html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