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香港整體罪案數字 HK overall crime figures
#31
科技罪案升四成 求職騙案飆2.5倍 市民墮刷單員騙案失380萬
https://www.am730.com.hk/%E6%9C%AC%E5%9C...%AC/341632

疫情下,市民更依賴互聯網,由網購至網上搵工愈來愈普遍,但亦成騙徒入手渠道。警方今年首8個月錄到科技罪案按年升39%,網購騙案佔當中三成七,其次是網上求職騙案,更升2.5倍,當中有市民墮刷單員騙案陷阱,3周失380萬元。除求職者易被騙,生產力促進局亦分享海外執法部門警示,有網絡罪犯竊取民眾資料,冒充他人應徵遠端工作職位(WFH),藉此竊取該公司敏感資訊。為了助市民避開詐騙陷阱,警方推出一站式搜尋器「防騙視伏器」,讓市民提高警覺。

根據警方數字,今年首8個月共有14,160宗科技罪案,按年升39%,涉款金額亦增5.7%達20.4億元;當中網購騙案佔最多,達三成七(5,215宗),較去年同期增加四成,損失金額則跌18%至4,680萬,警方解釋原因是高額損失案件減少。網購騙案外,其次佔最多的為網上求職騙案,達2,018宗,按年勁升2.5倍;損失金額則增近7倍至2.9億元,當中以刷單騙案最常見。警方昨日分享指,一名家庭主婦初時透過WhatsApp應徵兼職線上助理,後獲知實際工作為刷單員,在取得數百元「甜頭」後,陸續於3星期內轉帳380萬港元至騙徒戶口,當她無能力繼續入錢,想取回款項時,卻被騙徒訛稱涉及洗黑錢活動,無法取回。

[Image: 08-04_0.jpg?itok=Ar4i25Ts]

Deepfake冒充身份見工 技術未成熟肉眼可分辨
疫情下除有求職者在網上平台尋找工作機會,亦有企業聘請人手時透過網上面試。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數碼轉型部總經理兼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發言人陳仲文透露,今年6月,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曾發出警示,指有網絡罪犯竊取民眾資料後,冒充當事人申請遠端工作(WFH)職位,並在網上面試時,利用深偽技術(Deepfake、利用人工智能的人體圖像合成技術為影片換臉)面試;犯罪分子主要針對IT職位,因崗位可存取企業內部系統,接觸公司及客戶的敏感資料,藉此取得不法利業。但陳仲文指,深偽技術發展尚未完美,僱主細心下憑肉眼亦可分辨,他建議可留意面試者的移動是否流暢、眨眼規律及嘴唇及說話速度是否吻合。

他亦提到香港的釣魚網站數量由今年第一季的806個,飆升5倍至第二季的5,033個,常見的假冒網站類型包括郵政服務、社會福利署紓困計劃、香港賽馬會、網上銀行等。海外曾出現利用AI變聲的釣魚攻擊,2019年一名英國能源公司的CEO誤信了騙徒假扮的德國母公司CEO,因而損失了24萬美元。

警推「防騙視伏器」助避詐騙陷阱
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警司范俊業表示,市民若對網上招聘廣告或商戶背景等感到可疑,可進入警方守網者的網站(連結),在「防騙視伏器」輸入相關平台的帳戶名稱、收款帳戶、電話號碼、電郵地址、網址等。網站會根據已收集的資料,利用紅、橙、黃及紫4色顯示「中伏」的可能性,紅色屬最高危、橙色屬中高級別、黃色代表可能中伏,需要提防;警方提醒紫色不代表完全「無伏」,只是未有紀錄,強調搜尋結果僅供參考,市民應自行判斷及查證。

此外,港府實施「0+3」後,市民急不及待計劃外遊,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高級警司林焯豪表示,警方留意到有關假冒旅行社的社交專頁有上升趨勢,當用戶留言表示有興趣後,又會在私訊中催促盡快付費留位,結果騙徒逃去無蹤。他提醒,大閘蟹季節及聖誕假期即將來臨,旅遊禮品、食材等容易均被騙徒視作幌子,呼籲市民提高警覺。

疑似詐騙/網絡陷阱?
用「防騙視伏器」Check吓啦!

https://cyberdefender.hk/

[Image: scameter]
Reply
#32
柴灣男子遭4漢入屋「挾走」 母親大驚報警揭兒子涉刑恐被捕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B%E6%8D%95

[Image: _2022100609084292580.jpg]

警打擊網騙行動再拘95人 揭「呃飲呃食」佔主流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101...2_001.html
[Image: bkn-20221013150013501-1013_00822_001_02b.jpg]
[Image: bkn-20221013150013501-1013_00822_001_03b.jpg]

今年1月至8月,警方一共接獲14,160宗科技罪案,較去年同期的10,185宗上升約4成,而損失金額亦由19.3億港元,增加至20.4億港元。當中大部分升幅來自網購騙案,由於網購在疫情下成為本港主流消費模式,相關罪案隨之增加,比較去年及今年1至8月,錄得數字由3,655宗大增至5,148宗,損失金額則躍升至3,790萬港元。警方因應趨勢,訂立一系列對策,包括定期進行代號「鐵將」的執法行動,從去年10月起的一年間,警方一共採取6次行動,偵破3,136宗網購騙案,涉及金額約1,566萬港元,並拘捕412人。就今年9月26日至10月12日進行的第6浪行動,警方拘捕63男32女(15至74歲),涉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處理贓物」及「洗黑錢」,另檢獲一批手機、手提電腦和銀行卡等。被捕人士懷疑與1,084宗網購騙案有關,涉款約312萬港元,當中數人為未成年人士,主要屬傀儡戶口持有人。所有人已獲准保釋候查。

警方綜合第6浪行動揭發的騙案手法,發現騙徒主要在熱門社交媒體或銷售網,尤其是Facebook平台張貼廣告,藉由假裝出售貨物,誘騙受害人匯款購買,然後再以不同藉口拖延交貨,最後逃去無蹤,若涉及餐飲服務、門票等商品,受害人甚至到活動當日才得悉受騙。警方同時公布網騙「龍虎榜」,當中首位是出售食物和飲品,騙徒每每跟隨潮流,例如秋季會推銷中秋月餅、大閘蟹等吸引饗客。其次為門票及服務,騙徒會看準演唱會門票開售,或主題公園有活動推出時,張貼銷售廣告。第三是電子產品及家庭用品,例如有新版本的手機發售時,騙徒便會借此為幌子騙財。另外,騙徒緊貼行情,亦會針對市民的旅遊欲望,大肆宣傳售賣旅遊和酒店套票等,當中甚至盜用真實旅行社或新開酒店的名號售賣假廣告,或以「山寨」網頁標榜低價。警方建議市民,應透過官方途徑購買相關產品,若然買方指定使用快速支付工具,並且連繫個人戶口時,消費者應該提高警惕,有需要時,可向官方機構查證對方身份。

警方補充,假專頁一般有迹可尋,以其中一個個案為例,涉事專頁僅開設10多日,已經累積逾4萬人「畀Like」。若仔細查看按讚者的名單,會發現當中絕大部分屬海外名稱,對一個針對港人的專頁而言極不尋常,相信是騙徒藉此手法騙取信任。另外,有騙徒會假扮買家,見到受害人放售手袋和名錶等貴價物品時,主動表示有意購買,然後用不同方式假扮付款,例如匯入無法兌現的支票、出示假付款紀錄等,若事主心急相信、無確認戶口的可用結餘,便會招致損失。

今次行動中,商業罪案調查科搗破其中一個詐騙集團。涉事集團懷疑在今年4月至8月期間,利用超過40個社交帳戶行騙,成員聲稱有不同種類貨物售賣,再以低於市價作招徠,成功欺騙47名受害人,並以6個傀儡戶口收取約10萬港元犯罪得益。而受害人若嘗試在專頁留言聲討,亦會被迅速刪除留言。本月5日,商罪科在全港多個住宅單位採取行動,拘捕3名本地男子(24至48歲),涉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同時檢獲涉案手機和路由器。被捕人士分別報稱從事地盤、運輸工人和無業,懷疑操控相關平台帳戶。警方相信已經徹底瓦解該個集團,案件仍在調查中,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14K為和勝和新坐館設宴 資深警官:黑社會已進入後現代跨社團合作 警絕不手軟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B%E8%BB%9F

黑幫14K高層昨晚(11日)在天水圍一間酒家為另一黑幫和勝和新坐館設宴,引起警方關注,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O記)人員接獲情報,聯同大批機動部隊人員晚上掩至天水圍一間酒家採取「掃場」行動,結果37人被控違反限聚令。有資深警官表示,黑社會近10年已進入後現代跨社團合作模式.原因是黑社會的收入來源,已不再限於黃賭毒,而是包括網騙、電騙及洗黑錢等,不再有明顥的地域界線,而是利字當頭,故警方近年的掃蕩行動,經常會發現同一個場,會有不同社團參與,本着「有錢齊齊揾」;至於今次則可能屬個別事件,但對警方而言,即使黑社會之間合作與否,警方的打擊行動絕不手軟。

該名資深警官指,以往黑社會的利益主要圍繞黃賭毒,地域界線非常明顯,一個黑幫絕少會踩入另一黑幫的管轄範圍,可謂「河水不犯井水」;但近10年開始則有明顯的轉變,因黑幫進行的犯罪活動已非常多元化,包括網騙、電騙及洗黑錢等,大多在互聯網進行,地域界線亦相當模糊,而新一代黑幫亦較開放,不在抱着本位主義, 而是本着「有錢齊齊揾」,只要打個招呼,承諾有錢大家分,如同進入後現代跨社團合作模式。

他又謂,加上近年新冠疫情,亦令一些娛樂場躼的生意受挫,故不同社團亦會合作,希望可以透過協商一同營運,他過去亦曾到過一些娛樂場所,發現有多個社團同時在場,都是近10年才有的現象。至於今次由14K頭目為和勝和新坐館設宴,該名警官認為屬個別事件,「唔理佢哋邊個黑幫同邊個黑幫合作,總之警方嘅打擊行動,係絕對唔會手軟嘅!」

[ 本帖最後由 愛新覺羅 於 2022-10-13 10:20 編輯 ]
Reply
#33
首三季整體罪案數字按年增4.4% 詐騙案增4成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1020.htm

本港今年首三季錄得的整體罪案數字,較去年同期增加4.4%,暴力罪案則減少一成。警方表示,整體治安情況穩定,整體罪案上升,主要由於詐騙案增加,但多項主要罪案均錄得顯著跌幅,包括行劫、爆竊、強姦、傷人及嚴重毆打等。

首三季整體罪案有49927宗,較去年同期的47840宗增加。其中詐騙案件升幅顯著,由13920宗增加至19444宗,上升近4成,超過7成與網上騙案有關。求職騙案有2353宗,增加兩倍,更有市民懷疑誤墮網上以高薪工作作招徠的騙局,被誘騙到東南亞國家從事非法活動。至於投資騙案、電話騙案及網購騙案,則分別增加4成至一倍。

警方在過去9個月瓦解多個詐騙集團,涉及超過2千宗網購騙案、網上求職騙案、網上投資騙案,及電話騙案等,拘捕超過650人,涉及騙款約14億元。反詐騙協調中心亦勸止超過400宗騙案受害人匯出款項,攔截接近10億元騙款。

另外,虐兒案有891宗,上升2.3%。涉及侵害兒童性罪行及侵害兒童人身罪行的案件,分別微跌0.2%及上升4.7%。 警方再次舉辦為期1個月的保護兒童計劃,提升公眾對保護兒童的關注。

假難民壯大 議員促落重手除毒瘤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news...00174_003/
滿城賊匪南亞幫 日日斬人毀治安 刀光血影新香港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news...00174_001/
[Image: 1022-00174-001b7.jpg]

頭9個月電騙及網上情騙涉款額升 警方指騙徒用心理戰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1025.htm

警方今年首9個月錄得的電話騙案上升超過一倍,至於網上情緣騙案下跌5%。兩項騙案的涉款金額都有所上升,共超過12億元。

警方形容,騙徒會採用心理戰術,例如要求事主到酒店接受視像對話,企圖孤立受害人,增加心理負擔,即日起會派發「遇騙支援小册子」予騙案報案人,提供所需資訊。

香港首三季詐騙案升四成 電話騙案增逾倍
https://www.wenweipo.com/a/202210/25/AP6...006cc.html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警方表示,今年首三季接獲近2萬宗詐騙案,較去年同期上升4成;當中近1700宗屬電話騙案,按年升超過1倍,損失金額共7億2000多萬元。

[Image: 63572f32e4b03aa1237d62e01.jpg]

警方推出「遇騙支援小冊子」,派發予騙案報案人。(警方圖片)
警方指,有受害人去年底接獲聲稱假冒官員電話,指她涉嫌洗黑錢,對方來電時能夠說出她姓名及身份證明文件資料,騙徒先後假扮內地公安、香港警方並出示虛假委任證,要求受害人以視像方式接受「審訊」,她其後在對方提供的網址輸入銀行帳戶資料後,被轉走近60萬元。

警方提到,騙徒會採用心理戰術,包括假扮執法人員建立權威,增加受害人心理負擔。警方推出「遇騙支援小冊子」,派發予騙案報案人,讓他們了解協助調查程序及防騙資料等。

警破12宗「猜猜我是誰」及網戀騙案 拘9人
https://www.wenweipo.com/a/202210/13/AP6...79127.html

去年騙案飆至1.9萬宗
https://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C%E5%AE%97
[Image: i_src_013168261.jpg]

視像對話及偽造內地執法人員證件,是假冒官員騙徒常用伎倆。

本港近年騙案數字屢創新高,由一九年的約八千二百宗,增至去年一萬九千多宗,升幅超過一倍。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表示,去年平均每半小時就發生一宗騙案,涉款達六十五億元,即平均每日有一千七百萬元被騙走。他形容「一不留神、一鋪清袋」,少至數十元的網購到上百萬元保證金,騙徒都不放過,故警方將舉辦大型防騙宣傳活動,加強「全城防騙」訊息。他又指,由於涉及假冒內地官員的騙案不絕,警方將邀請內地公安人員講解,強調內地執法人員不會在港執法,亦不會透過電話或社交媒體,要求市民轉帳或繳交保證金等。
涉款達65億

電話騙案前年為一千一百九十三宗,較對上一年增加近八成五,去年雖稍微回落至一千一百四十宗,但涉及金額卻由約五億增至逾八億港元;當中過半個案更涉及假冒官員案,其中一名任職文員的受害人陳先生(化名)憶述,今年初接到自稱「互聯網公安署」人員來電,稱他在微信發布售賣新冠病毒假藥、洗黑錢,騙徒為增可信性,主動要求事主核實其虛構身分,又事先盜取受害人的個人資料。

陳按騙徒指示登入一個假冒內地司法網站,裏面顯示一張包含其姓名和相片的追緝令,甚至有加蓋印章。騙徒雖由始至終沒有要求他匯款,但要求他在手機下載一個「木馬程式」的流動應用程式,陳被盜取銀行帳戶和密碼,損失約二十萬港元。

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分析了騙徒常用的手法,大部分電話騙案的詐騙集團都以海外為基地,騙徒除假扮速遞公司、銀行或政府部門職員外,亦會利用疫情作為幌子,要求他們配合調查,包括用手機下載木馬程式,或到訪偽冒司法機構網站而盜取資料,受害人最終會被轉走所有存款。


[ 本帖最後由 QEpark 於 2022-10-29 18:05 編輯 ]
Reply
#34
詐騙案急升38% 70多人墮高息投資陷阱重案組調查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110...2_001.html
[Image: bkn-20221106030111561-1106_00822_001_01p...1105234116]

騙徒無處不在,詐騙案成為本港近年主要罪案之一,最新數字顯示,今年首8個月接獲16,773宗詐騙案,平均每日70宗,較去年同期急升38%,損失金額更高達28億港元。近期至少有70多名港人墮入以12厘高息投資騙案,涉款近3,000萬港元,其中10多人已報警,案件交由油尖警區重案組跟進。有議員近日亦接獲多名受害人求助,呼籲市民投資要「睇清睇楚」。

投資騙案手法層出不窮,其中一個引魚上勾的就是高息投資。去年有一個標榜海外私人銀行的高息定存計劃,以12厘息吸引市民作定存,其中有人透過一間本地的中介公司前後將存入款項,起初首3個月確收到利息,但第4個月起再無收到利息,詢問保險業朋友才知12厘息的定存計劃,根本是不可能存在,始知道自己受騙。受益人遂向該中介公司追回本金,但多次追討均不果。

不過,涉事中介公司負責人馮先生向本報記者表示,曾有不少受害者向他追討,但事實上自己都有份投資,亦是受害人之一。馮續稱,受害者至少有70多人,他與其中10多人已報案,涉款逾千萬港元,案件已交由警方跟進,他亦向向立法會議員葛珮帆遞交請願信,尋求協助。他冀事件引起各界關注,警方跟進調查後將騙徒繩之於法。

警方發言人回覆本報時證實,警方於今年7月22日接獲一名36歲姓馮男子報案,指早前經營生意時認識一名41歲姓黃男子,對方游說他參與投資項目。報案人指初期能獲得回報,但其後對方稱銀行戶口遭凍結而未能派息,報案人亦未能與該名男子聯絡,懷疑受騙,遂報案。案中涉及損失金額約88萬港元,警方經調查後,案件列作「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暫未有人被捕。

根據數字,警方今年1至8月接獲16,773宗詐騙案,損失金額超過28億港元。其中網上投資騙案有1,131宗,較去年同期的590宗,升近92%;涉款金額543.6萬港元,較去年同期的257.2萬港元,飆升1.1倍。警方籲市民提防回報高得不切實際的投資計劃,切勿輕信在社交平台上發放的「內幕消息」,不要隨便簽署任何投資授權書。

葛珮帆指近日陸續接獲一些涉及高息投資騙案受益人的求助,事實上近年本港出現不少聲稱保本及高回報息率的境外投資產品,有市民因受產品高息回報的吸引而參與投資,最後發現受騙,損失慘重。她提醒市民要留意「邊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標榜「超高息、冇風險」的投資,就大有可能是騙局,必須睇清睇楚,尤其千萬不要借錢來投資。

唱高散貨買加密貨幣 騙案多多隨時輸身家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110...2_001.html

「唱高散貨」的騙案令不少人上當輸身家,騙徒推介受害人買「仙股」,實際上騙徒早在低位大量入貨,當受害人大手買入股票推高股價,騙徒即沽貨離場。去年12月,警方與證監會聯合行動拘逾10人,3間上市公司高層和管理層串通不法分子,經社交媒體開設「投資教室」群組。騙徒誘使他人大手買入指定股票,成功將股價推高2至6倍,獲利高達1.76億港元。另於去年3至4月,警方與證監會就同類案件採取行動拘16人,凍結款項、檢獲的現金及財物總值逾9億港元。

此外,加密貨幣投資騙案亦受關注,騙徒結識受害人後,會訛稱自己投資獲利,推薦由其操控、假冒交易所的線上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操縱對方所看到的內容,受害者以為獲利,會轉移更多加密貨幣賺取更多收益。當受害者欲從帳戶提取利潤時,騙徒會編造各種理由要求投入更多資金以 「解凍」帳戶,受害人始發現上當。今年10月,一名56歲女子報案指經網上結識的男子介紹,在網上應用程式買入加密貨幣後被騙,損失約1,660萬港元。

疫情下網購成本港主流消費模式,今年首8個月以網購騙案佔最多,有5,215宗,較去年同期增加40%,損失金額共4,680萬港元;其次為網上求職騙案,達2,018宗,按年升2.5倍,損失金額增近7倍至2.9億港元,當中以刷單賺佣騙案最常見。「賣豬仔」求職騙案亦引起各界關注,港人墮騙局被誘騙到東南亞國家工作,到埗後被禁錮甚至虐打,被迫從事電騙。港府共接獲46宗相關案件,35人確認安全,暫有18人已回港。

[ 本帖最後由 揸流攤 於 2022-11-5 16:47 編輯 ]
Reply
#35
警方就港區國安法至今拘捕逾230人 六成被檢控
https://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507371

警方就港區國安法至今拘捕逾230人,當中六成被檢控。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向立法會交代本港去年治安情況,一共有逾7萬宗案件,按年增加約5600宗。當中詐騙案有逾2.7萬宗,增加約8千宗,佔整體罪案四成,整體破案率三成半。詐騙案金額達到48億元,主要涉及網上騙案。

另外,全年有30宗兇殺案比前一年多7宗,全部已被偵破,當中15宗發生在家庭之間。

六千名反修例示威者未被起訴 蕭澤頤:月內交代
https://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507393

反修例事件中,有約六千名被捕人士仍未被起訴,被問到會否銷案或如何處理。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指本月內會交代處理方式。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 就著那些案件,我們現在一直檢視中,務求盡量希望今個月內向大家公布處理方式,所以我在這裡不再補充。」

警方舉行記者會指就港區國安法,至今拘捕逾230人,當中六成被檢控,而本港去年共有逾7萬宗案件,按年增加約5600宗。當中詐騙案有逾2.7萬宗,增加約8千宗,佔整體罪案四成,整體破案率三成半。

詐騙案金額達到48億元,主要涉及網上騙案,另外全年有30宗兇殺案,比前一年多7宗,全部已被偵破。當中15宗發生在家庭之間。

本港去年罪案按年升近9% 逾230人涉違國安法被捕
https://news.tvb.com/tc/local/63eb666e4d...B%E6%8D%95

本港去年共錄得約七萬宗罪案,上升百分之8.7。有230人涉違反《港區國安法》被捕,六成人被檢控。

本港去年的罪案,較前年多5,620宗,四成是詐騙案,錄得近2.8萬宗,按年升四成半。主要涉及網上購物、求職、投資及電話騙案,升幅介乎四成至1.8倍。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表示:「詐騙案宗數由十月的高位慢慢回穩,而電話騙案亦在過去兩個月錄得顯著跌幅,縱使我們做了很多宣傳,可能他們沒有留意。」

警方指詐騙案上升,加上破案率僅一成二,影響整體破案率,按年下跌約三個百分點,至約三成半。若不計詐騙案及科技罪案,其他罪案總和按年下跌。

涉及刑事案被捕青年,下跌百分之8.2至2,700多人,當中涉及行劫、毒品、刑毀的案件都錄得跌幅,但仍有17名13至14歲學童,涉嫌販毒被捕。

去年有逾230人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被捕,當中六成人已被檢控,對於部分國家發表報告,稱法例打壓人權及濫捕,警方這樣回應。

蕭澤頤稱:「與其問我有沒有濫捕,我真的希望大家想想黑暴事件發生後,為何這麼多人在背後推使其他人,尤其年輕人『攬炒』,做一些違法行為。世界不同發達國家及地區,有沒有任何法例處理國安?我相信答案絕對是有,因為維護國家安全對於每個國家,一定是頭等大事。」

反修例事件發生至今三年多,暫時有六千人被捕而未被檢控,蕭澤頤稱仍在檢視,務求盡量本月內公布處理方式。
Reply
#36
深水埗大排檔十多人打鬥至少兩傷 兩人涉公眾地方打鬥被捕
https://news.tvb.com/tc/local/64036108f8...B%E6%8D%95
Reply
#37
本港去年錄逾2萬7千宗科技罪案和騙案 按年升45%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30307.htm

警方表示,近年科技罪案和騙案有持續上升趨勢,去年共錄得27293宗相關的騙案數字,較2021年的19249宗,上升45%。黃大仙區重案組第一隊督察吳秉琛表示,黃大仙警區在全年接獲的騙案有1677宗,當中有七成屬於科技罪案,全年總損失金額約217萬元。

警方表示,黃大仙警區刑事部在本月2至6日進行執法行動,偵破11宗網上騙案,涉及款項高達1800萬元,並以欺騙手段獲得財產和洗黑錢的罪名,共拘捕 17名涉案人士,包括13男和4女,年齡介乎21至63歲,檢獲提電話、銀行卡和有關銀行文件,被捕人士獲准保釋候查。

吳秉琛表示,行動中針對的網上騙案中最常見手法,包括網上情人騙案和網上投資騙案,共牽涉36名受害人,包括11男和25女,年齡介乎19至68歲。

警方表示,其中一宗損失金額超過400萬元的網上投資騙案,一名任職文員的受害人報案,表示在2021年2月至4月期間,透過網上交友平台認識騙徒,騙徒向受害人介紹投資黃金期貨,並說服他在虛擬投資平台開設投資戶口,將錢投入不同銀行作投資用途,而在受害人要求取回本金時,被平台的客戶服務員以不同藉口要求再付款,受害人最終無法取回金錢。警方就案件進行攔截,協助受害人追討部分騙款,並拘捕3名涉案人士。

警方提醒市民切勿將自己戶的口借出、租出或出售給其他人處理來歷不明的資金

警方半個月內破逾500宗網購騙案 65人被捕年紀最小僅14歲
https://news.tvb.com/tc/local/64146f6b32...4%E6%AD%B2

警方過去約半個月偵破500多宗網上購物騙案,涉款共760萬,拘捕65人,年紀最小只有14歲。

網上購物越來越普及,但同時亦令不法之徒有機可乘。警方本月3日至17日,破獲579宗網購騙案,涉款760萬元,損失最多的一宗接近200萬元,涉及10名受害人,主要購買外國皮鞋、手表及模型等。

其中一個詐騙集團,就涉及104宗案件。集團在去年7月至今年1月,開設多個專頁,詐騙121名受害人共25萬元。打擊行動中,警方共拘捕65人,涉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及洗黑錢等,年紀最小的只有14歲。

警方指網購騙案涉及最多的是門票及服務,尤其以旅遊套票等作招徠,相信與本港全面通關不少市民外遊有關。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署理高級警司許綺惠表示:「例如當時旅遊氣氛較熱熾,他們就以相應話題,令市民這段時間如車票或酒店套票較緊張時,放售吸引受害人。我們見到騙徒用的字眼如促銷,吸引受害人,特別便宜或特別渠道才可到酒店或旅遊套票去吸引他們。」

警方指,去年共破獲8,735宗網購騙案,按年升逾四成,涉款7,410萬元。

警方又提醒市民,在網上購物時最好光顧官方平台,這些平台一般有較完善的售後服務,可減低受騙風險。

盜竊案增逾三成 警方相信匪徒趁復常「搵快錢」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30320.htm

警方表示,今年首兩個月有3341宗盜竊案,較去年同期多37%,其中店舖盜竊和雜項盜竊案增幅顯著。

警方相信隨著經濟活動復常,有不法分子透過盜竊「搵快錢」,呼籲店舖和市民提高警覺。

警方連日反罪惡行動拘逾百人 涉傷人及行劫等案
https://news.tvb.com/tc/local/642722cb7a...9%E6%A1%88

警方連日進行反罪惡行動,搜查多處地點,拘捕百多人。

在尖沙咀,警方聯同入境處人員,在重慶大廈拘捕6名本地男子及1名非華裔男子,全部都被通緝。

而警方在其他地區共拘捕126人,年齡介乎31至72歲,涉嫌傷人、行劫、販毒及洗黑錢等。

兩名40多歲雙程證女子涉盜竊 兩男子先後被偷金頸鏈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30407.htm
兜搭食飯誘按摩乘機偷金鏈 兩內地女深水埗落網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040...2_001.html

西九法院兩犯「掉包」 原須還押疑犯逃去無蹤 其妻涉協助罪犯被捕
https://news.mingpao.com/ins/%e6%b8%af%e...b%e6%8d%95

戶主打麻雀遇劫 3刀匪登門掠20萬財物 追打落樓爆街頭混戰 14歲少年被捕
https://hk.news.yahoo.com/%E6%88%B6%E4%B...19919.html
Reply
#38
保安局回應議員質詢:今年首4月11警員被捕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052...2_001.html

有議員關注本港治安問題,提交書面質詢,保安局今(24日)回應指,今年1至4月期間,11名正規警務人員被捕,佔去年全年42人的26%;至於2019至2021年期間,則分別有24人、45人及37名人員被捕,即近4年半共有159名人員被捕。

今年初除了發生多宗兇殘血腥命案外,街頭斬人案亦不時發生,詐騙案數字更是不斷飆升。此外,涉及警務人員及非華裔人士犯罪的案件仍時有聽聞,有議員在其提交立法會書面質詢中提到,罪案有增無減,難免令有市民產生警方「重國安,輕治安」觀感。

據保安局回覆議員時提到,警隊有嚴謹的紀律及制度處理人員的操守和行為,個別人員可能出現違法違紀行為,違反警隊的價值觀,管理層會對所有違法違紀的個案堅決採取零容忍態度。

警方加強飛鵝山一帶巡邏 籲戶主需要時安裝防爆竊系統等
https://news.tvb.com/tc/local/647f47c3ec...1%E7%AD%89

[ 本帖最後由 鐵木真 於 2023-6-6 09:04 編輯 ]
Reply
#39
5年1.2萬人涉詐騙案被捕 逾千人被定罪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062...2_001.html

本港不時發生詐騙案,保安局今(21日)回應議員書面質詢稱,由2018至2022年的5年間,就詐騙案拘捕逾1.2萬人,其中去年拘捕4,112人,按年升45%。5年間涉欺詐罪及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而被定罪的有1,404人;單計去年,分別有172及42人涉欺詐罪及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被定罪。

局方稱,香港金融管理局、執法部門、廉政公署及香港海關成立財富情報交流平台「反訛騙及洗黑錢情報工作組」,至本月底將會擴大至28間零售銀行。情報工作組定期舉行會議,並就詐騙及洗黑錢活動進行情報交流,以及為銀行業界提供辨識可疑銀行交易活動和懷疑騙案受害人的培訓。自情報工作組成立以來,銀行已識別超過2.1萬個之前未知悉的傀儡戶口。在去年以情報主導作出的可疑交易報告數目較2021年增加319%,被凍結或充公的犯罪得益增加113%。此外,反詐騙協調中心在銀行業界的協助下,去年攔截超過港幣13億元騙款。

至於電話智能卡實名登記制打擊詐騙,自今年2月24日全面實施以來,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持續進行一系列監察及執法工作,確保實名登記制有效落實及電訊商按法例和指引要求實施實名登記制,通訊辦亦要求電訊商根據實名登記制實施以來的運作經驗繼續優化其登記平台,並會就已登記的電話儲值卡用戶資料進行定期抽樣檢查,一旦發現可疑個案,會交執法機關跟進。

全港反罪惡冚3賭場掃武器庫 共拘65人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062...2_001.html
[Image: bkn-20230624163139618-0624_00822_001_01p...0624180542]
檢獲大批武器等證物。(陳嘉順攝)

執法部門昨日(23日)於全港各區展開反罪惡及反黑社會行動,期間突擊搜查多個非法場所及罪案黑點。行動至今,該部門一共拘捕65人,並破獲3個非法賭場,1個武器庫以及偵破其他30多宗案件;期間檢獲開山刀、斧頭等大量武器、賭博工具、總值約18萬港元的懷疑毒品,以及2萬港元現金和約值20萬港元的金器,相信為犯罪得益。

調查人員指,被捕人士為48男17女(14至65歲),當中包括15名非華裔人士,涉嫌「經營非法賭場」、「販運危險藥物」、「欺詐」及「刑事毀壞」等罪行。至於行動中搗破的武器庫懷疑由黑幫操控,該武器庫以住宅單位作掩飾,人員在屋內檢獲3支電槍、3把長劍、1支胡椒噴劑及1支伸縮棍,以涉嫌「藏有攻擊性武器」、「無牌管有槍械或彈藥」拘捕屋內一名44歲非華裔男子。

另外,執法部門昨晚在尖沙咀展開反罪惡行動,重點巡查區內罪案黑點以打擊區内罪案活動。人員強調,部門會加強情報收集和適時進行執法行動,打擊暴力罪案、三合會活動及他們的收入來源。相關行動仍然繼續,相信會有更多人被捕。

逾半受訪邊青曾參與不當工作 7成屬違法 包括黑幫及毒品活動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062...2_001.html

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今日(27日)公布「青年從事潛藏危機或違法工作研究」結果,有關研究於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期間進行,由社工主動邀請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的服務對象填寫問卷,成功收回377份有效問卷,受訪對象介乎12至24歲。發現逾半數受訪者過去1年曾參與不當工作,當中7成屬違法工作,包括涉及黑社會或暴力活動、毒品、滋擾或刑事毀壞行為等,另外3成在過去1年曾參與潛藏危機工作,包括「派發有違法風險的傳單」、「睇場」及「借貸服務」等。

逾六成受訪邊青參與不當工作的原因是「容易搵錢」,而接觸不當工作的途徑,54.7%受訪者是透過互聯網接觸,41.1%透過「三合會成員」,其餘則透過朋友、家人和同學。研究也發現,在190名參與不當工作的邊青中,53.7%來自健全家庭 、91.6%並非失業失學的青年。在家庭關係方面,僅18.9%表示其家人知道他們外出時和誰在一起,只有22.1%受訪者表示會和父母坦誠談話。

青協分享了多個曾協助的個案,其中15歲的學生阿揚來自單親家庭,由外婆照顧。疫情期間,阿揚在家感到沉悶,與朋友在街上流連,因零用錢不足夠,經朋友介紹開始參與販毒工作,最後因為販運大麻被捕,最終判18個月感化令。而年齡相若的13歲學生阿欣,來自健全家庭,但與家人關係緊張,她小六暑假時透過網友介紹於私人場所工作,因崇尚名牌及渴望賺快錢,在朋輩影響下參與性相關工作,其後更獨自提供性服務,於社交平台張貼性感照吸引男士「問價」,其後發現自己感染性病,亦在私人場所與人打架被捕,最終為免家人失望而回頭,不再參與不當工作。

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教授黃成榮表示,青少年可能未能有效處理「探索自我身份」、「尋找自我價值」和「自我認同」等方面的壓力,而出現違規或犯罪行為。而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督導主任李少翠指出,互聯網傳播速度快、範圍廣已為不法分子提供更隱蔽的招攬手段。李又指,不少青年即使有上學或工作收入,依然抱有「少付出,高回報」的心態搵快錢。她建議加強全港中小學的守法教育,包括青少年防罪知識、正向價值觀、法治素養及公民意識,及早辨識高危青年,進行早期介入,同時加強家庭功能及青年正面支援,協助家庭建立良好關係,減少青年犯罪違規的機會,以及透過建立網絡安全校園與社區,提升青年的網絡安全意識和資訊素養。

[ 本帖最後由 大咸濕 於 2023-6-27 09:39 編輯 ]
Reply
#40
一日兩宗兜搭上樓強搶盜竊 兩翁遭女賊掠值近10萬元金鏈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071...2_001.html

內地女雙賊元朗扒竊斷正 揭兩個月內連犯至少10案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081...2_001.html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2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