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癌 Cancer
#21
副作用或引發高燒低血壓可致命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7/19494062

CAR-T細胞療法往往被視為別無他法下的治療方法,因為改造免疫系統或會引發多種嚴重副作用,當中又以「細胞激素釋放綜合症」(CRS)威脅最大。

病情越重副作用越大

經改造的T細胞輸回病人體內會釋出細胞激素(cytokine)。細胞激素負責協助T細胞工作,不過一旦出現「細胞激素釋放綜合症」,大量細胞激素快速進入血管,可導致嚴重高燒、血壓急降。
「細胞激素釋放綜合症」常見於接受CAR-T細胞療法的病人。而在接受治療前病情越嚴重的,較大機會出現較嚴重的「細胞激素釋放綜合症」。
事實上,今次接受CAR-T細胞療法的血癌病人中,有20人有「細胞激素釋放綜合症」,出現發燒、低血壓及神經毒性,其中兩人死亡。不過,研究員強調,接受新療法的病人早前全部接受化療但失敗。
不過,研究小組今次研究出一種方法,令CAR-T細胞高度穩定,有助減低出現有害反應的風險。負責今次研究的里德爾又指,研究員相信,減低CAR-T細胞用量,亦有助減副作用風險。
英國《衞報》/《獨立報》
Reply
#22
中國人民系列 (三):癌症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7I6qd52_8E
[youtube]67I6qd52_8E[/youtube]
Reply
#23
英科學家研新療法 直擊癌腫瘤死穴
https://hk.news.yahoo.com/%E8%8B%B1%E7%A...25317.html

英國一批科學家聲稱研究出一種革命性療法,能夠尋找及攻擊癌腫瘤的「死穴」,為有效治療甚至治瘉癌症帶來希望。將來癌症患者只需接受「度身訂造」新法療程,醫生便可為他們找出及消滅每一個癌細胞。

  進行這項研究的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癌症研究院的科學家,在權威雜誌《科學》公布這項成果,但他們說,研究工作目前仍在早期階段,需要進行更多試驗,才可應用在病人身上。

  這項新療法可以協助醫生找出每一個癌細胞,理論上可以作針對性的攻擊,攻擊癌腫瘤的「死穴」,把它們全部消滅。新技術以一種「潛在的革命性方式」充分利用人體的免疫系統去消滅每一個癌細胞,透過在一個人的腫瘤中發現所有細胞通用的一種關鍵變化,並動員免疫系統去攻擊它,從而創建「度身訂造」的治療方法,有望對快速突變類型的癌症有效,例如肺癌。

  研究人員預計,可以在不足兩年內,利用這種新方法為第一批癌症病人進行治療。不管是早期病患者、抑或被癌魔已經折磨很久的病人,這種方法都可以發揮功效。

  資助這項研究工作的英國癌症中心一名發言人說,如果科學家所言屬實,這可能是治療甚至治瘉癌症的革命性方法。

  全球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死於癌症。單是英國就平均每年有約十六萬人死於癌症,佔所有死亡個案的三分一。一半癌症病人死於肺癌、腸癌、乳癌和前列腺癌。

  科學家指出,許多人以為癌症病人體內的腫瘤,是屬於同一種細胞,不斷分裂和增生。現時常用的藥物和治療方法,只是針對一種類型的細胞,因此如果癌細胞轉變得太快,藥物便無效。即使接受治療的病人康復,體內癌細胞看來已消失了,但仍有一些壞細胞可能在體內潛伏,導致癌症復發。

  科學家承認,新治療方法費用會很昂貴,因為每一名癌症病人情況都不同,醫生要為每一名病人「度身訂造」治療方法。
Reply
#24
新癌症免疫療法或5年後可用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6/19518401

英美科學家日前公佈在治療癌症(圖)的免疫療法上取得進展,稱找到癌症「死穴」。本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指,這嶄新研究屬起步階段,有待臨床確定,估計要至少5至10年時間,才能應用在病人身上。

期望減輕副作用

研究發現,癌症有一種類似「個人指紋」的蛋白質,而每個病人的蛋白質結構都不一樣,經找出體內可識別該蛋白質的免疫細胞,進行體外大量培殖,再重新注入病人體內,冀能殲滅癌細胞。
陳亮祖指,免疫療法在近年才有突破性發展,多用於已擴散、第四期的癌症上。新療法理論比較新穎,透過刺激病人免疫系統攻擊癌症屬「主動式」療法,若最終能確定有效,估計至少5至10年才能作臨床應用。他又指,免疫療法的副作用之一是令免疫系統過強,或會錯誤攻擊正常細胞,增加患腸炎、肝炎等風險。他期望新研究能減輕對病人副作用。
他強調,現有免疫療法價錢普遍高昂,估計日後若推出新免疫療法,價錢也趨向昂貴。
Reply
#25
兩標靶藥混合 11日殺乳癌瘤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2/19526662

混合標靶藥港也有應用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2/19526664
Reply
#26
養和30億引入質子電療
治癌副作用大減
2020年啟用 貴傳統療法兩倍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9/19577313

養和醫院耗資30億引入全港首個質子治療系統,治療癌症病人,作價逼近興建天水圍醫院的39億元,料最快於2020年在該院筲箕灣阿公岩醫療中心啟用,每年處理約600宗個案。質子治療能更集中消滅癌細胞,減少傳統電療副作用,但較傳統治療貴兩倍。
記者:紀靜雯

養和醫院高級醫學物理學家余兆基指出,質子治療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電療技術之一,質子線治療原理是將從氫原子中提取的質子加速至光速的70%後照射腫瘤,相較傳統X光電療,質子治療使用點掃描照射技術,放射線穿越人體的初段射程期間,只釋放非常低的輻射量,直至抵達指定的腫瘤位置才快速釋放高劑量輻射,更集中消滅癌細胞,即使治療形狀複雜的腫瘤時,亦無損周邊的健康器官及正常細胞,同時較少副作用。

治肝癌肺癌見成效

余表示,近年有實證顯示,質子治療對於死亡率較高的肝癌有較強的控制腫瘤效果;亦有初步證據對於晚期肺癌病人更見成效,降低對病人帶來的副作用及痛苦;對兒童癌症患者尤為合適,因治療盡量避免正常細胞及器官受輻射影響,減少對兒童日後發育的影響。
養和醫院經理(行政)李維文指,全球已設有超過50個質子治療中心,包括日本、英國及歐洲等地。他指其弟弟、養和醫院院長李維達數年前曾患癌,亦選擇到外國接受質子治療。
李維文續指,院方在10年前已開始研究引入質子治療的可行性,當中面對兩大挑戰,包括設備空間要求及專科人手問題。由於質子治療系統體積龐大,需要足夠配套設施空間,最後選址阿公岩為治療中心,佔地1,240平方米,設有兩個治療室。由於空間有限,他笑言本港治療中心可算是世上最小巧的質子治療中心。

料每年處理600個案

該院放射治療部已由最初不足10人增至現時約70人,2年前院方派人前往美國培訓新技術,未來4年會繼續增聘及培訓各類醫護專才,包括物理學家、放射治療師、醫生及工程師,目標需要110人。
至於質子治療的收費,該院副院長陳煥堂指仍未定價,但傳統電療療程,按不同癌症每個療程約10萬至30萬元,預計質子治療將會高於現時傳統電療約兩倍,料每年可以處理600個案,該院承諾未來撥出資源惠及本港兒童癌症病童。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本港每年約處理3萬個癌症個案,對於醫院引入質子治療感到十分開心,希望未來可加強公私營合作,進一步提升療法。

[Image: a0701a.gif]
Reply
#27
港質子治療發展 落後日韓台星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9/19577334

本港最快4年後才有首個質子治療中心,除落後於北美地區外,更較亞洲地區的日、韓、台灣、新加坡等地發展緩慢。有腫瘤科醫生認為,本港覓地困難,加上成本極高,料質子治療難以普及,公立醫院購置儀器的機會更是微乎其微。

建醫療中心覓地難 造價貴

目前全球質子治療中心,遍佈北美、歐洲,非洲也有一間;亞洲方面,日本、韓國,以至內地、台灣合共有近20間,新加坡亦預料在2018年成立中心,較養和醫院的2020年為快。質子治療研究早在上世紀90年代成功在人體應用,並陸續在英國、法國等地醫療機構開設質子治療服務;直至2001年,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的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成立美國首座專門質子治療的醫療中心,此後各地爭相仿效。內地上海、山東也各有質子治療中心;台灣首間中心則在去年於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成立,每次放射治療需20,830元台幣(約5,000港元),以一套療程15次治療計算,索價近75,000港元。新加坡亦正興建當地首間質子療法中心,料明年竣工,後年啟用。
內科腫瘤專科醫生邵祖德表示,要在本港覓地建造醫療中心甚為困難。他又指建造成本動輒十數億,也不認為公立醫院會花重金興建。
Reply
#28
打手槍顧健康?男人「多射少癌 」每月要愛愛21次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676597

打手槍顧健康?!如果你經常打手槍,恭喜!你可能是「強擱勇的一尾活龍!」哈佛學者指出,男人每個月射精次數和罹患前列腺癌有關,每月愛愛21次的男人跟每月只愛愛4-7次的男人相比,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大幅降低2成。至於每月愛愛僅0-3次的男人,極容易因為前列腺癌引發的相關疾病或其他病症而英年早逝。

「路透」報導,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佔全世界癌症患者15%,從多年前開始,科學家便一直研究性行為與前列腺癌的關係,希望能降低發生機率。

哈佛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學者珍妮佛萊德(Jennifer Rider)表示,男人每月射精次數和前列腺癌是有所關連的。

萊德指出,男人每個月行房21次,被列為是前列腺癌的低風險族群,結論就是「多射少癌!」萊德的說法當然是有所本,一項橫跨20年的研究顯示,1992年開始,有3萬2000人接受問卷調查,近20年來,研究人員持續觀察這些人的「性生活」,直到2010年為止。研究將射精頻率分成三階段,分別為20-29歲、30-39歲及40-49歲。

每月愛愛僅0-3次男人 英年早逝機率高

在最後幾年中,研究人員發現有近4000人罹患前列腺癌,進一步分析發現,每個月射精超過21次的男人與每個月僅射精4-7次的男人相較,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大幅降低了20%。

尤其40歲以上的男人,如果每次都達到性高潮,罹患前列腺癌機率更足足減少22%,堪稱「一尾活龍」。至於每月愛愛僅0-3次的男人,極容易因為前列腺癌引發的相關疾病或其他病症而英年早逝。

看到這裡,「你」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吧!不囉嗦!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40歲以上的男人,如果每次都達到性高潮,罹患前列腺癌機率更足足減少22%,堪稱「一尾活龍」。

每月愛愛僅0-3次的男人,極容易因為前列腺癌引發的相關疾病或其他病症而英年早逝。

哈佛學者指出,男人每個月行房21次,被列為是前列腺癌的低風險族群,結論就是「多射少癌!」
Reply
#29
研究:男性常射精 前列腺癌風險降低2成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323138

美國哈佛大學長期追蹤男性射精與罹患前列腺癌情形,日前研究結果出爐,顯示常常「清空存貨」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機率,比不常射精的男性來得低。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哈佛大學長期追蹤3萬2000名健康男性18年來的射精狀況,以年齡區分成青年組及中年組,要求從1991年起紀錄每個月射精頻率,這些男性當中有3839人後來罹患了前列腺癌,日前哈佛公開研究成果,顯示1個月內射精達21次的人比4至7次的人,可減少罹患前列腺癌風險20%。

研究人員表示結果相當令人鼓舞,但研究並未說明為何常射精可降低罹患前列腺癌機率。哈佛醫學院與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賴德(Jennifer Rider)博士認為,儘管研究數據相當具有說服力,但這些數據是觀察得來的結果,應該要審慎說明研究成果。
Reply
#30
大突破!浙大科學家用梳打粉「餓死」癌細胞
http://hk.on.cc/cn/bkn/cnt/news/20160924...1_001.html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