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香港民主及人權發展歷史, history of HK democratic development
#21
英國發表香港半年報告書 籲港府政治解決問題示威者停暴力
http://news.tvb.com/local/5dbafe09e60383...4%E5%8A%9B
英國發表《香港半年報告書》,面對香港動蕩局勢呼籲港府政治解決問題,示威者停止暴力,警方執法亦要適當。

報告是以香港上半年狀況作總結,但外相藍韜文在報告的前言,評論到最新的局勢。

提到反修例示威本質已改變,雖然大部分示威者和平合法示威,但英方不能容忍少數示威者使用暴力,予以譴責,指必須停止暴力;又指警方策略變得激進,非常關注警方不合理對待示威者。

他期望香港能透過政治方法緩和緊張局勢,示威者停止暴力,警方應對示威者時亦要適當,並保障合法和平示威權利。

他呼籲各方舉行有建設的對話,香港政府須在高度自治之下,找出和平的解決方法,保障基本法、中英聯合聲明及「一國兩制」下港人的權利及自由。

報告內容亦涵蓋佔中發起人判刑,指出言論及集會自由非常重要,英方非常關注相關人士得到的結果,是否要阻撓香港人參與合法和平的示威。

英方在總結中強調,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及中英聯合聲明,對英國、香港及中國都有利。英方會繼續監察,必要時亦會發聲。
Reply
#22
指一敗塗地全因傾斜建制 陳祖為倡政府重建權威 撤禁蒙面法
https://news.mingpao.com/pns/%e6%b8%af%e...2%e6%b3%95
[Image: 5ea50a69cb5955d0d6a0d017b44770bd.jpg]
[Image: 5ea510ee92ec4fda4c5b2b502a480c9c.jpg]
反修例風暴尚未止息,社區對話未見成效,《禁蒙面法》更激起示威者新一輪武力升級,香港如電腦般「死機」,在漩渦中運轉不停。未來一段日子,香港何去何從?如何能重新啟動(Reboot)?本報每周一篇推出Reboot Hong Kong系列,專訪學界、社福界、政界、文化界等不同界別人士,另邀請一名本身是大學生的準記者參與訪問,從年輕人角度提問,為香港前路尋覓啟示。

明報編輯部
「政府今次一敗塗地,就是因為政制操控得太成功。」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陳祖為概括總結反修例抗爭的根本起因,是本港政治制度太傾斜建制派,政府認為在立法會要過什麼議案都夠票,因此漠視民意。他說「政府目前是完全失去了權威和正當性」,建議港府短期內撤回《禁蒙面法》和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暴問題;中期而言,要重整警隊和成立獨立監察警隊的組織取代監警會,才有望重建管治威信。

明報記者 楊康琪
包庇警察毁法治 推惡法人民反感
陳祖為曾在2014年的「雨傘運動」中擔任政府與學聯的中間人,他指出,港府在傘運後用DQ(取消參選資格)的方式打壓冒起的年輕人,亦在現存制度下安插自己人,不論是委員會、官員委任、大學校委會委任等,令建制力量愈來愈大、議會更失衡,無法容納異見和年輕人的聲音。他認為政治制度太傾斜建制派,加上「有中聯辦、有阿爺(北京中央政府)撐」,令政府有信心可以漠視所有的民意,最終造成今天的局面。

當下的抗爭看不到盡頭,被問到有什麼建議予政府尋覓出路,陳祖為說:「政府完全漠視民意和政府本身不守法、違反法治:警察可以為所欲為……政府卻包庇他們,法治就是這樣崩潰了……然後你又推出惡法,包括禁蒙面法,市民就會覺得政府並非為民做事,而是壓迫人民和抗爭者,政府又如何有正當性?」

漠視民意失正當性 根本衝突點在政改
陳祖為說,正當性的核心價值包括法治、人身自由、言論自由,現時政府自己一手摧毁了其正當性,理應重建權威,但港府卻選擇先用遏制的方法去重建秩序,「現時社會失去秩序,是因為大家認為不需要尊重秩序背後的權威。政府應該重建權威,人們才會尊重秩序」。

他提出短中長期措施(見表),包括收回禁蒙面法;認為政改是根本的衝突點,但暫時看不到如何解決這問題,因涉中央的底線,「但其他建議都是內部事務,好合理,這些卑微的要求你都不接受,你哪有權威……大家不認命,是因為你(政府)從不認我這條命」。

稱林鄭做不到仁義 「一直拒改天會收」
陳祖為主力研究儒家政治哲學,儒家重視仁義,被問到特首林鄭月娥有否做到仁義,他說「做不到」。他形容林太現時「被迫」在經濟上放鬆惠民,卻無法保民、與民同哭、與民同樂,「她已經做不到保護人民,(她)容許警察打人……孟子提出與民同哭、與民同樂……她完全做不到。她對人民的痛苦木無表情,對清真寺(被警方水炮車射中)卻有好大反應,其他人被打到頭破血流卻不理。因為他是參與犯法?犯法就要被打?你是不是應該有惻隱之心,表示同情和痛苦」。「以前的儒家話失去天命,失去天命是一個過程,一開始衰是不會立即失去天命,但一直拒改,天就會收你。」

被問到若換特首,未來特首應具備什麼條件,陳祖為明言,如果中央沒有給予新特首空間去做上述的短中期改革,「你什麼都做不了,與林鄭有什麼分別……如果有這空間,亦要視乎新特首有否政治手腕和個人誠信」。
Reply
#23
南韓美國大學抗爭史 校園成自由烏托邦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pid187231
Reply
#24
諾貝爾和平奬得主華里沙:香港情況與當年波蘭相似 民主或來得比預期快
https://www.am730.com.hk/news/%E6%96%B0%...%AB-198104
諾貝爾和平奬得主、波蘭前總統華里沙(Lech Walesa)接受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訪問,對談內容於《華盛頓郵報》網站發表;華里沙認為,香港現時情況與當年的波蘭十分相似,又指全世界都應該向香港伸出援手。

1989年為5個東歐國家獨裁政府倒台的一年,華里沙當年帶領波蘭脫離蘇聯操控,並於翌年成為波蘭首位由民主選舉產生的總統。華里沙指香港現時與當年的波蘭驚訝地相似,大家都受到極權帝國威嚇,民主運動由民間自發,對抗共產傀儡政府;傀儡政府鎮壓示威,在街頭向示威者開槍,並拘捕反對派領袖。

華里沙認為,抗爭需保持信念,「當年沒有人相信我們可取得勝利。我向世界的主要領袖諮詢過意見,當中沒有人,是一個也沒有,認為我們有勝出的可能。」

華里沙又指出,香港現時處境比當年波蘭好,他帶領工會時要用鞋油印製地下報紙去傳遞訊息,香港人則可透過現代科技作即時通訊。

今年是柏林圍牆倒下30周年,華里沙憶述圍牆倒下前,時任西德總理科爾(Helmut Kohl)前往華沙與他見面,他當時向對方說:「柏林圍牆即將倒下……蘇聯即將解體,你準備好了沒有?」科爾回應道:「但願我們有這樣的煩惱。」誰知柏林圍牆就在他們對話當晚倒下,因忘華里沙相信,香港的民主可能比外界所預期來得快。

不過,華里沙指出,當年東歐民主運動成功的關鍵之一,是當年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拒絕出兵鎮壓,「上了一課」的中共政府卻沒有保留,在天安門大開殺戒,因此華里沙認為,美國及其他民主國家應該與香港人同行,以阻止中國鎮壓香港。

被問到是否願意親自訪港,華里沙毫不猶豫地回答:「願意,因為他們(香港人)爭取的理想,並非針對任何人,而且有助世界進步。我願意幫助他們,全世界亦應該那樣做。」

波蘭諾貝爾和平奬得主華勒沙:願赴香港支持民主抗爭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7/1669228/
諾貝爾和平奬得主、波蘭前總統華勒沙(Lech Walesa)接受美國智庫組織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專訪表示,已做好準備前往香港,支持香港民主抗爭。他敦促美國等民主國家伸出援手,避免六四屠殺在香港重演,又憶述親身經歷柏林圍牆傾倒過程,認為香港會比外界預期的更早贏得民主。

工運起家的華勒沙是1989年「東歐民主化」運動的主要旗手之一,透過非暴力抗爭,帶領波蘭脫離蘇聯獨裁操控。他接受美國企業研究所的節目《WTH is going on》專訪,對談內容刊登在《華盛頓郵報》網站。

華勒沙表示,今日香港與當年波蘭恐怖地相似:大家都受到「極權帝國」(totalitarian empire)恐嚇、入侵和攻擊;民主運動由民間自發,對抗共產傀儡政府;傀儡政府向示威者開槍,拘捕反對派領袖,鎮壓示威;國際只得少數人相信民主力量能戰勝極權,「當我在掙扎時,全世界沒有人相信我們能取得勝利。我徵詢了世界主要領袖們的意見……所有人——是所有人——都說,我們一點機會都沒有。」

最後波蘭取得民主,華勒沙1990年成為波蘭首個民主選舉產生的總統。他認為香港處境比波蘭好,香港人現在可以透過現代通訊即時溝通,而他當年帶領團結工會(Solidarity),得用鞋油印製地下報紙,才能打破政權資訊壟斷。

華勒沙憶述,當年組織工運經常被共產政權嘲笑渺小,一點代表性都沒有;直到1979年,數以百萬計波蘭民眾集體歡迎時任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來訪,才發現自己可以凝聚強大力量;而香港人一早知道自己不是少數,周日近300萬人投票,徹底打敗親北京陣營,已證明這點。

但華勒沙指出,當年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不願出兵鎮壓,也是東歐民主化運動成功關鍵之一;中共政府已「上了一課」,於是在1989年進行天安門屠殺,因此,華勒沙認為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更應站出來支持香港人,阻止中國鎮壓香港,「假如中國明白(香港)示威者有全世界支持,他們的手段會有不同,因為他們不想在國際失去朋友。」

華勒沙提醒香港的領袖,在還沒有做好十足準備前,切勿做「最後對決」(final confrontation),「這就像拳擊,你當然可以出拳,但之後你要知道如何避開對手的反擊。」

今年是柏林圍牆倒下30周年,華勒沙憶述圍牆倒下前,時任西德總理柯爾(Helmut Kohl)本計劃訪問華沙,他當時向對方說,「柏林圍牆即將倒下……蘇聯即將瓦解,你準備好沒有?」科爾認為他是說笑,回應道「但願我們有這個煩惱」(I wish we had problems like that),結果柏林圍牆在他們對話當晚倒下,柯爾一語成讖,要取消外訪。華勒沙相信,香港的勝利可能和德國一樣,比外界預期得更早戰勝共產政權。

被問到會否親自到訪香港,華勒沙表示願意,不會猶豫,「因為他們(香港人)爭取的理想,沒有妨礙到任何人,亦對世界進步有益。我願意幫助他們,我想全世界都應該向香港伸出援手。」(林于鈴/綜合外電報導)

[Image: 640_e9b9e281774800f4cb4712e0017032cc.jpg]
華勒沙(右)與捷克已故「詩人總統」哈維爾(左),都是東歐民主運動主要人物。翻攝華勒沙推特

【專訪】波蘭前總統華里沙︰香港示威者不要「送頭」,勝利終會來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TW_JiXcwjU
[youtube]lTW_JiXcwjU[/youtube]

諾貝爾獎得主華里沙公開撐香港 香港勝算較波蘭高!?〈蕭若元:理論蕭析〉2019-11-2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FOB7SFLTME
[youtube]LFOB7SFLTME[/youtube]
Reply
#25
從民權主義解構今日香港啟示台灣 | 明居正「透視中國」【0057】2019120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SVN26JyZek
[youtube]iSVN26JyZek[/youtube]
Reply
#26
香港民研:55%市民自稱香港人 創1997年以來新高
https://hk.news.yahoo.com/%E9%A6%99%E6%B...00196.html
香港民意研究所於本月初進行民調,結果顯示,若以「香港人」與「中國人」身份對立比較,55%受訪者自稱為「香港人」,創1997年有紀錄以來新高。

香港民研在本月4至10日,以真實訪問員進行隨機抽樣電話訪問形式,訪問1010名18歲以上的香港居民。結果顯示,若以「香港人」與「中國人」身份對立比較,讓受訪者在「香港人」、「中國人」、「香港的中國人」和「中國的香港人」四者中選擇自己認同的身分,55%受訪者自稱為「香港人」,11%受訪者自稱為「中國人」,22%受訪者自稱為「中國的香港人」,並有10%自稱為「香港的中國人」,創1997年8月有紀錄以來新低。狹義或廣義地自稱為「香港人」的比率皆錄得1997年有紀錄以來新高,而廣義地自稱為「中國人」的比率則錄得1997年有紀錄以來新低。

民調亦顯示,若以獨立評分計算,受訪者對「香港人」的認同指數為82.6分,在眾多選項中排在首位。其後則為有70.9分的「亞洲人」、獲66.7分的「世界公民」、獲60.7分的「中華民族一分子」、獲57.3分的「中國人」,而「中國國民」則獲得49.6分。香港民研表示,在以上數字中,只有「中國國民」的身分認同感錄得顯著升幅,但仍然是6個身分中評分最低,而其他5項身分認同感評分則沒有明顯變化。

身份認同差距擴大 自稱香港人比率創九七新高
https://hk.news.yahoo.com/%E8%BA%AB%E4%B...23418.html

反修例風波發生至今已半年,香港民意研究計劃今日(17日)發表最新的市民身份認同調查,發現受訪者對「香港人」的認同感、重要性甚至認同指數排名仍然維持第一。另狹義或廣義自稱「香港人」的比率錄得1997年有紀錄以來新高。

香港民研在本月初訪問約1000名市民,以0至10分評分,受訪者對「香港人」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認同感,分別為8.51分和5.24分,重要性則為8.42分和4.99分。認同指數以0至100分計算,認同「香港人」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指數分別為82.6及49.6分,後者身份認同指數雖較半年前的46.2分高,但仍是所有身份中評分最低。結果顯示,兩者數據差異趨勢愈來愈大。

另外,調查亦就「香港人」和「中國人」身份作出分析,發現55%自稱「香港人」,11%自稱「中國人」;78%認為自己是廣義的「香港人」,21%認為自己是廣義的「中國人」,無論狹義或廣義地自稱「香港人」的比率,都比同樣定義的「中國人」比率高。其中狹義或廣義自稱「香港人」的比率更錄得1997年有紀錄以來新高,相反廣義自稱「中國人」比率則錄得1997年來新低,顯示近年中港矛盾加深。

另按年齡層分析,高達82%的18至29歲受訪者自稱「香港人」;自稱「中國人」的最高比率則是50歲或以上受訪者,有16%,18至29歲受訪者自稱「中國人」僅2%。
Reply
#27
防港獨滲透! 中企與香港客戶來往 中國嚴審政治立場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003309

中國為了避免香港民主運動反噬自身,對於和香港客戶來往的中企紛紛展開嚴格的政治立場審查,以防港獨份子和中企勾結,並聲稱香港示威者造成不少經濟上的損失。但不少中國公司卻認為,共產黨這樣嚴格的維穩審查措施,才會帶來更大的經濟損失。

據《寒冬》報導,中國沿海地區的一間商家員工在10月左右被警方問話,內容包括香港客戶的姓名、年齡、地址、政治立場、貨物狀況等等,「我問為什麼小廠也要查?警察說大企業都有黨支部,一舉一動都被政府盯者,小廠反而很難監管,因此才要這樣查。」

該名員工透露,事實上和香港人接觸過後,總感覺香港民主運動和政府對外宣傳的內容並不一樣,而且香港人在討論到這件事時總是很小心,雖然聽得出來是支持示威活動的,但不敢說得太白以免被中國報復。

假如被懷疑支持香港抗議活動,那麼商家就會立刻遭遇嚴重打擊,例如香港導演張堅庭因對6月的反送中遊行發表評論,就被指控是港獨份子,雖然張堅庭事後PO文否認,其投資的表哥茶餐廳仍在中國遭受抵制。

一位表哥茶餐廳前加盟業者嚇得立刻解除和張堅庭的合作關係,直接更換店名裝修店面以求自保,但裝修過程中還是有不明人士打電話來恐嚇,斥責他竟然和港獨份子做生意。

一名顧客感嘆,表哥茶餐廳的生意和口碑向來都很不錯,但中國不容許任何人發表和共產黨不合的言論,只要說錯一句話就很難救回來了。
Reply
#28
銀行、金融、股票、投資業內的分析員無自由批評政府、經濟、企業(指出負面訊息), 代表金融市場訊息受監控, 代表破壞了金融中心地位, 代表 auditor 不准講真話, 代表 credit dept 要姓黨。 不准唱衰, 只准唱好, 銀行金融業已被大陸化, 失去世界銀行金融地位!

據報多間金融機構憂影響與內地客戶關係 拒聘港人
http://news.tvb.com/local/5de67c14e60383840337b943/%E6%93%9A%E5%A0%B1%E5%A4%9A%E9%96%93%E9%87%91%E8%9E%8D%E6%A9%9F%E6%A7%8B%E6%86%82%E5%BD%B1%E9%9F%BF%E8%88%87%E5%85%A7%E5%9C%B0%E5%AE%A2%E6%88%B6%E9%97%9C%E4%BF%82-%E6%8B%92%E8%81%98%E6%B8%AF%E4%BA%BA
英國傳媒報道,多間金融機構不願意僱用香港人,擔心影響與內地客戶的關係。

《金融時報》引述多間銀行、會計師樓、律師行等高層稱,擔心港人曾參與被港府定性為「非法活動」。有基金公司不明文規定不再聘請港人,又會詢問應徵者曾否參與暴力抗議活動,和增加社交媒體的「背景檢查」。

報章亦訪問於交通銀行工作14年的香港分行前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他稱十月被要求辭職,銀行認為香港人不適合代表中資銀行發言;而近月的抗議活動亦令香港和國內員工分歧加劇。

羅家聰指,中資銀行正逐步「肅清」港人。交銀發言人拒絕評論報道。

【修例風波】部分金融機構不願聘港人 《金融時報》:憂請「非法活動」人士影響客戶關係
http://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hk/1652389/%E5%8D%B3%E6%99%82-%E6%B8%AF%E8%81%9E-%E4%BF%AE%E4%BE%8B%E9%A2%A8%E6%B3%A2-%E9%83%A8%E5%88%86%E9%87%91%E8%9E%8D%E6%A9%9F%E6%A7%8B%E4%B8%8D%E9%A1%98%E8%81%98%E6%B8%AF%E4%BA%BA-%E9%87%91%E8%9E%8D%E6%99%82%E5%A0%B1-%E6%86%82%E8%AB%8B-%E9%9D%9E%E6%B3%95%E6%B4%BB%E5%8B%95-%E4%BA%BA%E5%A3%AB%E5%BD%B1%E9%9F%BF%E5%AE%A2%E6%88%B6%E9%97%9C%E4%BF%82
反修例風波持續近半年,英國《金融時報》昨日報道,有銀行、資產管理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等金融機構的高層人士均表示不願意僱用港人,擔心若聘用了曾參與被港府視作「非法活動」的人士,會影響公司與內地客戶的關係。

一名國際律師行香港辦公室的內地合夥人向該報表示,會避免聘請曾參與暴力示威的人:「我會問他們是否曾參與暴力,因為我不認同暴力,這不是法治。」

報道亦提到,有三家總部位於香港的全球對沖基金的經理都表示,公司不明文規定不再聘用香港人。

《金融時報》又報道,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前首席經濟師羅家聰今年十月辭職。他在離職後首次接受國際傳媒訪問,指連月示威以來,香港及內地員工分歧加劇,為其離職埋下伏線,其中管理層對他曾於電台節目稱○三年沙士對香港經濟打擊大於近月示威尤其不滿,因為言論違背公司立場。羅家聰形容:「他們認為由香港人代表中資銀行發言並不適合。」《金融時報》曾向交通銀行查詢,但銀行拒絕評論。

中資金融機構據報拒聘香港人 擔心影響與中國客戶關係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511848/%E4%B8%AD%E8%B3%87%E9%87%91%E8%9E%8D%E6%A9%9F%E6%A7%8B%E6%93%9A%E5%A0%B1%E6%8B%92%E8%81%98%E9%A6%99%E6%B8%AF%E4%BA%BA%20%E6%93%94%E5%BF%83%E5%BD%B1%E9%9F%BF%E8%88%87%E4%B8%AD%E5%9C%8B%E5%AE%A2%E6%88%B6%E9%97%9C%E4%BF%82
[Image: 20191203_law_1024.jpg]
反修例引發的社會運動持續,部分中資金融機構成為激進示抗威者針對的對象。有英國媒體報道,除了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前首席經濟師羅家聰因與公司意見存分歧「被離職」,部分金融機構高層人士亦指出,擔心若聘用了參加近月社會事件的示威人士,會影響公司與中國客戶的關係,公司不明文規定不再聘用香港人。

報道指,羅家聰今年十月離開工作了14年的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後,坦言自己「被離職」的原因,源於公司內香港員工與內地員工的分歧漸大,同時公司認為「由香港人代表中資銀行發言並不適合」。羅家聰表示,公司尤其不滿其稱2003年沙士事件,對香港經濟的影響較今年來的示威活動更大,因有關言論與政府的意見並不一致。

對於羅家聰的言論,本網曾向交通銀行香港分行查詢,暫時未有回覆。

對冲基金:不再聘用香港人

除羅家聰外,報道還訪問了部分金融服務機構,包括銀行、資產管理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在內的金融機構高層人士。有高層表示,對聘用曾在近月社會事件中參與非法活動人士感到「恐懼」(fear ),因為這可能影響公司與中國客戶的關係。

報道又稱,3家總部位於香港的全球對沖基金基金經理表示,公司不明文規定不再聘用香港人,而且不限於中資行。

有獵頭公司表示,大公司客戶愈來愈關注會否捲入政治,不想錯誤地刺激到中國。

對於有關報道,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主管洪灝認為,分析員在給予投資建議時,應把「理智」與「情感」分開,形容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投資建議,有很大機會錯判。他強調,自己未有閱讀相關新聞,故不能作更深入之評論。

交銀羅家聰證實被要求離職 涉傳閱批評特首及中央文章
https://hk.news.yahoo.com/%E4%BA%A4%E9%8A%80%E7%BE%85%E5%AE%B6%E8%81%B0%E8%AD%89%E5%AF%A6%E8%A2%AB%E8%A6%81%E6%B1%82%E9%9B%A2%E8%81%B7-%E6%B6%89%E5%82%B3%E9%96%B1%E6%89%B9%E8%A9%95%E7%89%B9%E9%A6%96%E5%8F%8A%E4%B8%AD%E5%A4%AE%E6%96%87%E7%AB%A0-103520772.html
前交通銀行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證實,今年10月被公司要求離職。他接受本台訪問說,早前將《信報月刊》一篇涉及批評特首林鄭月娥及中央政府的文章,以內部電郵向同事傳閱,令公司認為有問題,要求他離職。

羅家聰認為,事件反映業界評論空間越來越狹窄,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帶來打擊。

羅家聰「被離職」料與過往涉反修例言論有關
https://hk.news.yahoo.com/%E7%BE%85%E5%AE%B6%E8%81%B0-%E8%A2%AB%E9%9B%A2%E8%81%B7-%E6%96%99%E8%88%87%E9%81%8E%E5%BE%80%E6%B6%89%E5%8F%8D%E4%BF%AE%E4%BE%8B%E8%A8%80%E8%AB%96%E6%9C%89%E9%97%9C-090659209.html
前交通銀行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早前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時說「被離職」。他接受本台查詢時提到,10月將《信報月刊》一篇關於財金的文章以電郵形式發送給其他同事,其中末段內容疑令公司覺得有問題,因此要求他離職。

有關文章由香港業餘天文學家楊光宇撰寫,名為「大清亡國公債成貿戰新武器」,文章末段談及特首小圈子選舉及批評特首林鄭月娥強行通過修訂逃犯條例,羅家聰估計是要求他離職的觸發點。

羅家聰說,估計事件亦可能與過去曾談及「反修例對本港經濟影響不及沙士」等言論有關,獲悉需要離職一刻心情平靜,早在預計之中。他認為,理解工作空間越來越狹窄,現時環境可能不適合自己,於是在10月中自行遞信辭職,亦沒有指責任何一方。

被問到是否代表中資銀行日後只會聘請內地人士,港人在行內發展機會減少,羅家聰說,有關現象一直存在並惡化,自己不會擔心太多,認為中資機構傾向招聘內地人士,是大勢所趨。

他表示,外媒廣泛報道他離職的消息,亦反映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對壘,每個行業在聘請員工時都會進行政治審查,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如果一些基本的資金流向事宜都不能討論,是很大的問題,質疑財金分析界發展及言論空間收窄,自己做事作風一向「有碗話碗」,又說如果學識之士連基本分析都不能,則枉擔任分析師之位。
Reply
#29
大陸發展一直靠香港. 中共敢消滅香港?
大陸人以為開幾十個乜乜自貿區, 乜乜大灣區, 國際乜乜中心, 咁就國際化, 世界級, 真係發夢!
差幾遠呀? 無香港的特殊地位, 中國80年代/90年代改革開放就無外資及技術進入廣東華南及長三角, 00年後就無 WTO 相關的快速增長, 08後就無中國500强及中國富人每天經香港營運的金融交易, 科研產權交易. 未來一帶一路仲要靠香港騙人融資. 底層次大陸人只能留在香港走私奶粉層次. 基礎:
1) 資金自由流通 (開放資本市場和資本賬戶, BIS standard, Swift financial transaction, 現代大陸銀行的 credit dept 根本唔見得人)
2) 資訊自由流通 (取消網絡防火牆, 保護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 開放國際媒體營運)
3) 人流物流自由流通, free trade 開放市場
4) 司法獨立 (法官及行政不姓黨, 依法辦事. 保護私產,人權,公權,交易等)
5) 板權及科研保護 (相關法律保護)

以上是經濟及法律. 仲有人文文化, 社會保障等.


中國有一萬億個理由要讓香港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4%B8...21134.html

【彭博】-- 香港與中國內地的關係從未如此脆弱,一邊是香港的抗議者要求更多的自由,另一邊是北京方面對香港的動盪深表失望。隨著局勢越來越緊張,人們擔心中國當局可能採取直接行動平息騷亂。

但這兩個經濟體在經濟金融上已經變得如此膠著,雙方官員均有強大動機來維持現狀。二十多年來,這個前英國殖民地一直是中國公司離岸融資的主要渠道,而來自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資金和業務也讓香港受益匪淺。

讓我們看看這兩個市場的相互依賴程度:

香港是中國國有銀行最大的離岸市場,他們的總資產約7%在香港。中國銀行旗下的中銀香港是香港的三家發鈔行之一,中國銀行自己也有大約五分之一的運營收益來自香港和澳門。

儘管國際投資者要求更高的利率,但中國公司——特別是資金緊張的房地產開發商和地方政府融資工具——在香港發行了數千億美元的債務。

數百家中國公司在香港上市,其中包括騰訊和中海油等全國領軍企業。自2015年以來,中國公司已通過香港IPO募集資金超過1,000億美元,約占香港IPO總量的80%。

一些希望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的中國居民,一直使用香港保險產品作為渠道。這些保險產品通常用信用卡支付,讓購買者可以繞過中國嚴格的資本管制,實際上相當於持有了跟美元掛鉤的港元。

得益於香港的低稅率和獨立司法體系,香港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大對外直接投資目的地,截至2017年底已達9810億美元。

2014年開通滬港通,推動中國市場進一步對離岸投資者開放。去年,滬港通貢獻了上海證券交易所8%的成交量。

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數據,截至第一季度末,香港銀行業中國相關貸款餘額超過5600億美元。

--联合报道 Manuel Baigorri、Evelyn Yu、Lucille Liu、Tongjian Dong、Zhang Dingmin.

[Image: bfd20be45558cc6508caccb8eda75e9f]
[Image: 18cf7480f9bb0d3d0c16325d1f831b04]

[Image: 92984d4b666ad4e42193ac76fb8dcc49][/align]

[Image: 64413a18bc1ab28e103f802c8b22b1ab]

[Image: ed0830a398d46d96526d8cfef9b0151f]

[Image: 8584eae2bf54caa7cb87fbef92fdffb2]


【深度解構】香港對內地經濟貢獻有幾「獨特」?睇圖明晒!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19...2_001.html

[Image: bkn-20190820152837921-0820_00842_001_01p...0820172934]

[Image: bkn-20190820152837921-0820_00842_001_02p...0820172934]

[Image: bkn-20190820152837921-0820_00842_001_03p...0820172934]

[Image: bkn-20190820152837921-0820_00842_001_04p...0820172934]

[Image: bkn-20190820152837921-0820_00842_001_05p...0820172934]

[Image: bkn-20190820152837921-0820_00842_001_06p...0820172934]

[Image: bkn-20190820152837921-0820_00842_001_07p...0820172934]

自香港示威動盪不斷後,中港關係變得緊張,同時令人擔心內地可能採取果斷行動平息騷亂,惟後果可能會影響到香港獨特的經濟地位,影響傳統的集資及金融配套業務。美國著名財經媒體《彭博》一篇標題為「中國有一萬億個理由要讓香港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的報道,整合了一眾資料,反映香港對中國內地的重要性:

【中資國有銀行對外基地(圖一)】
香港是中國國有銀行最大的離岸市場,他們的總資產有大約7%是在香港。中國銀行(03988)旗下的中銀香港(02388)是香港3家發鈔行之一,中國銀行自己也有大約五分之一的收入來自香港和澳門。

【內企融資重鎮(圖二)】
不少中國企業,特別是資金緊張的房地產開發商,以及地方政府,都視香港為融資重點,在香港發行了數千億美元的債務。

【新股集資首選(圖三)】
數百家中國企業在香港上市,其中包括騰訊(00700)和中海油(00883)等全國「龍頭」企業。自2015年以來,中國企業已通過香港新股(IPO)集資超過1,000億美元,約佔香港IPO總量80%。

此外,一些希望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的中國居民,一直使用香港保險產品作為渠道。這些保險產品通常以信用卡支付,讓購買者可以繞過中國嚴格資本管制,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跟美元掛鈎的港元。

【內地「走出去」投資目的地(圖四)】
受惠於香港的低稅率和獨立司法體系,香港已成為中國第一大對外直接投資目的地,截至2017年底,已達9,810億美元。

【外資進入內地渠道(圖五)】
自2014年開通「滬港通」後,推動中國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使外國資金能透過這渠道買內地股票。去年,「滬港通」貢獻了上海證券交易所8%的成交量。

【銀行貸款(圖六)】
香港金融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香港銀行業的中國相關貸款餘額超過5,600億美元。

[ 本帖最後由 大冬瓜 於 2019-12-26 04:45 編輯 ]
Reply
#30
銀行、金融、股票、投資業內的分析員無自由批評政府、經濟、企業(指出負面訊息), 代表金融市場訊息受監控, 代表破壞了金融中心地位, 代表 auditor 不准講真話, 代表 credit dept 要姓黨。 不准唱衰, 只准唱好, 銀行金融業已被大陸化, 失去世界銀行金融地位!

據報多間金融機構憂影響與內地客戶關係 拒聘港人
http://news.tvb.com/local/5de67c14e60383...F%E4%BA%BA
英國傳媒報道,多間金融機構不願意僱用香港人,擔心影響與內地客戶的關係。

《金融時報》引述多間銀行、會計師樓、律師行等高層稱,擔心港人曾參與被港府定性為「非法活動」。有基金公司不明文規定不再聘請港人,又會詢問應徵者曾否參與暴力抗議活動,和增加社交媒體的「背景檢查」。

報章亦訪問於交通銀行工作14年的香港分行前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他稱十月被要求辭職,銀行認為香港人不適合代表中資銀行發言;而近月的抗議活動亦令香港和國內員工分歧加劇。

羅家聰指,中資銀行正逐步「肅清」港人。交銀發言人拒絕評論報道。

[ 本帖最後由 大冬瓜 於 2019-12-20 14:19 編輯 ]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