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新絲綢之路SilkRoadEconomicBelt 一帶一路OneBeltAndOneRoad OBAOR
中國對外放貸6.5萬億凍過水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00202_070/
[Image: 0923-00202-070b2.jpg]
[Image: 0923-00202-070b3.jpg]

歐美加息激化走資 新興國恐掀違約破產潮

歐美步入加息周期,導致資金回流成熟市場,引爆了新興市場債務危機。包括斯里蘭卡在內的眾多「一帶一路」參與國,最近都陷入債務違約,陷於破產邊緣,更牽連到「最大債主」中國。數據顯示,中國自2000年起,共向海外提供了8,431億美元(約6.57萬億港元)的貸款。隨着愈來愈多新興經濟體出現償債困難,巨額的對外貸款已成為中國資產負債表不容忽視的風險!

潛在壞帳或超過萬億

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公立大學──威廉與瑪麗學院旗下的研究室AidData主導的一項統計項目顯示,中國自2000年起共參與了1.34萬個海外貸款項目,涉及165個國家,並追蹤了全部項目的發展。負責該項目的Bradley Parks表示,中國目前正把海外貸款組合「去風險化(de-risk)」,又謂在2010年時只有約5%面臨走數風險,而這一比例目前已升至16%。若以AidData的數據推算,則意味潛在壞帳金額達1,348億美元(約1.05萬億港元)。

Parks表示,他本人對於中國應對危機的能力並不懷疑,但當前正值其經濟增長放緩,加上內地房地產行業同樣面臨信貸危機,各項因素疊加之下,中國要面對的問題相當棘手。

當年美債息跌 放貸拓回報

事實上,中國對外的貸款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帶有援助性質的「政府開發援助(ODA)」,多屬於超低息貸款及小部分直接資金援助。ODA多數是給予一些友好國家,並且會附帶某些條件,如支持「一個中國政策」等。至於另一種,則是出於投資目的、追求較高回報的「其他官方資金(OOF)」。ODA與OOF的比例大約為1比9,即絕大部分對外貸款均以OOF為主。

Parks認為,中國透過OOF大舉向外國借出款項,主要原因之一在於其巨額貿易盈餘所帶來的大規模外匯儲備。在2008年之前,中國會透過把美元儲備投資於美國國債,以賺取利息收入。然而,在金融海嘯爆發後,美國聯儲局推行量化寬鬆(QE)大舉買債,令美債孳息率大跌,利息回報亦隨之勁減;此後中國便開始大規模轉向海外放貸,以賺取更高的回報。

除了賺錢取得投資回報外,OOF亦可以幫助中國確保能獲取某些天然資源;製造海外工業產品需求,輸出過剩產能;以及幫助企業在海外市場立足。換言之,這更多是一種互惠互利的表現,他續表示,目前中國的OOF海外貸款,平均還款年期約為10年,年息率達4.2厘,遠高於其他國家的對外貸款。作為參考對比,日本、法國、德國的對外政府貸款還款年期約28年,而年利率僅為一厘。

新興國借錢貪審批快

至於為何新興經濟體寧願背負高利率也要向中國借錢?主要是由於相比起歐美等發達經濟體,中國更願意向財政狀況危險的國家批出貸款,而且審批速度很快。假如籌集資金的項目是中方有份參與建設的話,項目的推進也會非常迅速。對於政客而言,基建項目的落成速度相當關鍵,因為這牽涉到兌現選舉承諾,若項目拖到政府換屆才落實,很可能會為他人作嫁衣。

本來中國向外貸款屬於「互惠互利」的舉動,惟隨着全球經濟轉差,加上利率環境的變化,已有愈來愈多新興市場面臨財務危機,許多分析員都擔憂問題會進一步惡化。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Carmen Reinhart早前亦警告,債務危機正在新興市場中蔓延,需要通過「有意義的削減債務行動」來解決這一問題。

另方面,歐美擔心新興市場會把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的援助用於償還中國貸款,故不欲伸出援手;而中國也不肯輕易寬免債務,令情況變得更為複雜。以早前已正式宣告破產的斯里蘭卡為例,Aegon Asset Management新興市場債券高級投資組合經理Phillip Torres表示,有關該國債務的談判變得更加困難,比起正常只有私人投資者參與的談判耗時長得多。


老撾蒙古阿根廷破產風險極高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00202_07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有30%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正處於或即將陷入債務困境;而在低收入國家中,這一比例更達到60%。目前市場認為,有一些國家的破產風險相當高,包括老撾、蒙古及阿根廷等。

外儲急降 借貸成本增

經濟學人智庫(EIU)預測,老撾和蒙古最有可能在未來4年破產違約,步上斯里蘭卡的後塵。其中老撾的形勢較為緊迫,當地的國營企業債台高築,國內的能源投資項目不斷燒錢,政府為避免這些項目虧損演變為公共債務違約,可能會選擇重組債務及轉讓能源項目的所有權。

EIU表示,在進口成本大增的情況下,老撾和蒙古的外儲正急劇減少,再遇上歐美大幅加息,令借貸成本進一步增加,危及當地債務。法國外貿銀行在評估貿易赤字、國內生產總值(GDP)、外匯儲備等數據後,亦指出老撾、巴基斯坦的違約風險甚高。

阿國曾9次經歷危機

不過,要數債務違約的新興市場國家,自然不得不提曾經9次「破產」的阿根廷。該國現時亦再陷入債務違約邊緣,上一次正式違約才剛在2020年發生。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公共政策學院院長、曾擔任智利財長的Andrés Velasco認為,阿根廷走到這一步,就像它在上個世紀多次陷入經濟困境一樣。首先,政客們承諾增加支出,但不願意為此增稅。然後政府不斷發債,直到市場停止向政府借貸。之後中央銀行瘋狂印錢應付政府赤字及為償還債務提供資金,直到民眾忍受不住貨幣貶值,隨之而來的便是外匯擠兌。

他表示,阿根廷的經濟困局主要是財政問題。該國2022年財政預算赤字佔GDP的3.5%,這一財政缺口超過了IMF協定的2.5%承諾目標,對於一個無法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和迅速失去國內儲蓄的政府來說,赤字佔GDP的3.5%是不可持續的。然而,每當經濟不景時,阿根廷民眾似乎更傾向支持那些主張增加開支、反對緊縮的政客,最終演變成惡性循環,破產悲劇不斷重演。

退出一帶一路、挺台灣 義大利將出現女總理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67967

義大利保守派領導人梅洛尼(Giorgia Meloni)可望成為義國首位女總理,她週五(23日)對台灣中央社(CNA) 表示,如果由她領導下一任政府,將退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週日(25日)大選後,45歲的梅洛尼可能領導中右翼政府執政,成為第一位女總理,也將是二戰以來最右翼的政府領袖,她稱簽署「新絲路」是一個「大錯誤」。

梅洛尼說,義大利有一個中右翼政府,台灣肯定是義大利的根本關注問題。她稱中國對台灣的威脅是「不可接受的」、她「不安地密切關注」中台緊張局勢的最新發展。


美媒:中國擬收縮「一帶一路」計劃 推2.0版本
https://www.hk01.com/article/819497

美媒9月27日引述消息人士報道,中國正大幅調整「一帶一路」計劃,內部討論稱其為一帶一路的2.0版本。

《華爾街日報》引述參與制訂政策的消息人士指,在花費萬億計美元的金錢後,中國開始收縮「一帶一路」,正着手討論更為保守的計劃,並在內部討論稱之為「一帶一路2.0」(Belt and Road 2.0)

報道談到西方領袖批評中國提供貸款的做法,又指其是「債務陷阱」,據消息人士指,新版計劃會更加嚴格地評核新貸款項目。至於過往不願接受的貸款損失和債務重組談判,中方也轉為持開放態度。

中國國務院、中國財政部暫未回應有關報道,中國外交部則僅向該報書面表示,中國將與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促進一帶一路合作高質量發展。

[ 本帖最後由 愛新覺羅 於 2022-9-28 05:05 編輯 ]
Reply
皮尤:發達經濟體對中國看法急劇惡化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9A...38120.html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調查顯示,美國和其他發達經濟體民眾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的看法急劇變得更加負面。

根據皮尤調查,雖然中國的經濟崛起和投資被一些拉美、中東和非洲國家視為積極因素,但在日本、南韓、美國和澳洲等發達經濟體,與中國的經濟競爭被視為一個嚴重的問題。

皮尤表示,這項調查發現,2002至2017年期間,發達經濟體對中國的負面看法在一個相對窄幅的區間內徘徊,然後對人權和軍事實力等問題的擔憂導致看法惡化,其中2019年至2020年間的一些變化最劇烈。

在美國,今年有82%的受訪者對中國持負面看法,高於2020年的79%。2022年,南韓有87%的受訪者表示,對習近平「合理處理國際事務」「沒有信心」,高於2015年29%的比例。在英國,這一數字從2014年的44%提高到2022年的70%。

皮尤表示,在整個發達經濟體中,大家對習近平處理世界事務的信心非常不足,而且總體上對該國的看法非常負面。信心惡化的後果包括,澳洲、加拿大、日本和南韓等國家愈來愈看好與美國的經濟關係,而非中國。

形象有待提升|皮尤研究:西方國家過半民意對中國觀感惡化 德國、意大利反感中國超過15年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BD...30976.html

[Image: c65cd1240d0081d718d32b4ce25866a1]
形象有待提升|皮尤研究:西方國家過半民意對中國觀感惡化 德國、意大利反感中國超過15年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無論是一帶一路、戰狼外交或人權問題,總能在國際掀起一陣旋風。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近日發布全球60國對中國觀感民調,發現美國、法國、西班牙等發達經濟體對中國觀感惡化,僅馬來西亞、新加坡和以色列3國的多數民意並不討厭中國。

受新冠疫情因素影響,今年只有19國受到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加拿大、澳洲、德國、荷蘭、瑞典、日本、韓國等有超過7成民意對中反感。其中,日本最新反中民意高達87%,德國74%、意大利64%,這三個國家不喜歡中國的趨勢已持續超過15年。

另外,歐洲國家近20年來多數民意有時偏向不喜歡中國、有時又不討厭它的國家是法國和西班牙;這兩個國家均是中國旅遊熱點並與中國有密切經貿合作。值得注意的是,法國自2016年、西班牙自2019年後的反中民意較往年攀升。

英國和荷蘭多數民意從長期對中好感至2020年出現逆轉,英國對中反感度為69%、荷蘭有75%。不過比利時近3年對中國「不喜歡」的比例從71%下降至61%,喜歡中國的比例則從24%略升至28%。

民調指,西方國家對中國整體看法轉向負面的轉折點,源於2020年起新冠疫情爆發;另外,中國近年在新疆、香港人權問題的爭議性處理手法,以及對西方國家實行貿易制裁也是因素之一。

因應俄烏戰事爆發,早前宣稱與俄羅斯「合作無上限」的中國,在今次戰爭中未對俄羅斯予以譴責,反而越走越近,從而引起外界憂慮。波蘭和匈牙利民眾都在今年對中國態度轉為「不喜歡」。

值得注意的是,馬來西亞、新加坡和以色列3國的多數民意並不討厭中國,今年對中國反感的比例分別為39%、35%和46%。

二十大即將來臨之際,外界相信,中國國家主席極可能打破任期限制,在下月宣布爭取第三屆連任,若然如此,中國對內、對外方針備受矚目。皮尤中心調查各國民眾是否相信習近平能在全球事務上「做對的事」,顯示19國平均有76%民意對他沒信心,盡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有超過6成民意相信習近平。
Reply
【國家債務】肯亞一帶一路欠下369億,巨債恐難償還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9C...36334.html

[Image: d354358a0d3dd34efe35191f976acbbc]
Reply
國家外交部:夥阿拉伯國家建設逾200個大型項目 惠及近20億人民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9C...52017.html

中國和巴勒斯坦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目前中國已經和21個阿拉伯國家等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阿拉伯國家地處「一帶一路」的交匯地帶,是歷史上絲路文明的重要參與者,也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合作夥伴。 毛寧表示,中國同阿拉伯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佈局持續完善,合作成果不斷顯現。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在基建、能源等領域已經實施200多個大型項目,成果惠及雙方近20億人民,並相信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不斷深入,將為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各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豪擲3.9萬億 沙漠未來城在多遠的未來
https://www.wenweipo.com/a/202212/08/AP6...9013c.html
[Image: 63913caae4b03aa123884b221.jpg]
[Image: 63913d0de4b03aa123884b501.jpg]
[Image: 63913d0ee4b03aa123884b521.jpg]
[Image: 63913ca9e4b03aa123884b201.jpg]

大公報綜合彭博社、路透社、新華社報道:中東產油大國沙特計劃斥資至少5000億美元(約3.9萬億港元),在紅海沙漠區打造新型環保智慧城市「線」城(THE LINE)。該城是沙特NEOM新城項目的核心部分,有望成為全球有史以來最大型工程之一,以展示沙特王儲穆罕默德通過「2030願景」改革本國經濟的決心。中國企業將參與項目施工,並提供先進技術,為這座未來新城的建設添磚加瓦。

NEOM新城是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提出的「2030願景」重要組成部分,總體投資超過一萬億美元,佔地2.65萬平方公里,毗鄰紅海,靠近經由蘇伊士運河的海上貿易航線。項目共分三個部分:一個是海上工業城OXAGON,一個是國際旅遊城TROJENA,以及城市項目「線」城(THE LINE)。

今年7月25日,穆罕默德率先公開當中首個項目「線」城的設計方案,該城可容納900萬人口,佔地面積僅34平方公里,暫定投資5000億美元,其前衛設計和環保理念,備受外界期待。

居於「線」城 完全零碳排

從外觀看,「線」城如同電影中的外星城市一樣,科幻感十足。「線」城主要建築「鏡線」(Mirror Line),由兩座平行建築構成,以500米高的鏡面高牆圍起,寬度只有200米,外牆通過鏡面反射,與周邊環境共融,從高空鳥瞰,就像茫茫沙漠中的一條「線」,綿延170公里。

「線」城主打「無重力都市」,通過垂直分層建築,方便人們上下移動,讓衣食住行等主要生活場所都在5分鐘步行距離內。作為全球首個完全「零碳排」的城市,「線」城沒有一條行車道,全靠一條時速512公里高速鐵路穿越全城,20分鐘就可從一頭走完另一頭,既能節省交通時間,又避免產生車輛排氣污染。設計團隊稱,透過高牆產生的陰影,以及自然通風系統設計,讓全城氣溫保持舒適,但又能達到節能目的,此外所有能源100%依賴綠能,包括太陽能、風能、氫能等。城中將廣泛採用人工智能技術,將大量使用無人機運輸和機器人服務。

NEOM新城項目除了勾勒出未來智慧城市的新藍圖,亦展現穆罕默德要帶領沙特擺脫石油依賴的決心。根據穆罕默德的說法,打造未來城主要目的是擴大沙特的人口容量,吸引外國投資,創造數千個就業機會,目標是到2040年讓沙特的居民達到1億人,包括7000萬外國人,而沙特當前人口約為3400萬。

地基建設使用中國新技術

NEOM也是中沙合作的重要項目之一。中國企業目前參與了這座宏偉工程的「地基」項目建設,並將中國技術、中國標準貫穿於日常工作中。中國鐵建是「線」城的首批施工方之一。中國建築股份參與NEOM交通隧道項目(山區部分二、三標段項目)施工,這是沙特最大的交通運輸和公用基礎設施項目,也是中建進入沙特市場的首個項目。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則承接NEOM新城的樁基項目。中方項目經理武奇維說,NEOM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和沙特「2030願景」的一個結合點。「中國企業在這裏把中國標準推廣出去,為『一帶一路』、沙特『2030願景』做出我們的貢獻。」他說,為實現對土壤的保護,中國企業使用了新型材料,在環保、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了更高標準。

有分析稱,中企成功中標沙特NEOM建設項目,說明中國已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中國電建沙特NEOM新城樁基項目人事經理阿卜杜勒·卡里姆說,這一龐大項目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就像在沙漠中孕育一朵未來之花」。
Reply
王毅與匈牙利外長線上會晤 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https://www.hk01.com/article/846769

雅萬高鐵工程列車脫軌 兩名中國公民喪生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2_001.html

內地去年外貿總值創新高 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值佔比提升至約三分之一
https://news.tvb.com/tc/greaterchina/63c...B%E4%B8%80

內地去年外貿總值創新高,民營企業佔比首次超過一半;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佔比提升至約三分之一。

全球經濟放緩,加上疫情困擾影響生產活動,但內地去年外貿表現仍理想,以人民幣計價,去年內地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40萬億元人民幣,再創新高,其中出口升幅逾一成。當中東盟及印度出口按年升幅逾兩成,對俄羅斯出口按年增加一成七。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增長超過一成九,佔整體外貿總值,更加提升3.2個百分點,升至接近三成三。

海關總署指外貿仍然存在不少挑戰,環球經濟下行壓力不斷擴大,但國內經濟長期向好基調不變,對今年經濟仍有信心。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表示:「國家出台了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有效激發了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民營企業外貿第一大主體地位,繼續鞏固。外貿『穩定器』作用持續發揮。」

另外,民營企業進出口規模增加百分之12.9,佔比首次超過一半,對去年外貿增長貢獻比重超過八成。

至於中央重點試行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去年貨物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按年增幅達三成六。

[ 本帖最後由 陪瞓導師 於 2023-1-13 06:22 編輯 ]
Reply
歐盟今年擬推70個全球門戶計劃 涉中俄勢力範圍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3...2_001.html

為了抗衡中國一帶一路的全球貿易網絡及基建計劃,歐盟早前宣布推出「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計劃,在2027年前調動逾3,000億歐元(約2.6萬億港元)公、私營資金,注資歐盟的海外基建項目。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近日引述歐盟文件及官員消息指,歐盟或於今年推出70個全球門戶項目。

歐盟今年將首先實施70項全球門戶計劃,當中包括在一個黑海數碼電纜項目、一條貫通地中海與北非國家的光纖,以及在喀麥隆興建一座水壩與水力發電站。項目涉及鄰近中國的印尼與菲律賓,還有受俄羅斯勢力影響的中亞國家,如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與蒙古等,而歐盟官員強調計劃並不反映地緣政治的選項。

歐盟委員會主席萊恩上月在歐盟外長會議,表明要提高競爭力及有可見的成效,並在本月20日討論全球門戶的優次項目,目標是下月第二周完成討論,另一名歐盟官員相信,全球門戶計劃可在今年實行。
Reply
中國進出口銀行與沙特國家銀行達成首筆人民幣貸款合作
https://www.hk01.com/article/877742

南非報告|中國近年斥逾1.8萬億 救助一帶一路國家 阿根廷及巴基斯坦佔最多
https://hk.news.yahoo.com/%E5%8D%97%E9%9...00246.html

據南非約翰內斯堡一份研究報告表示,中國在2008年至2021年期間斥資2,400億美元(約1.87萬億港元)救助22個發展中國家;隨着愈來愈多國家難以償還用於建設「一帶一路」基礎設施的貸款,中國對這些國家的緊急救助也大幅增加

佔海外貸款組合增至60%

綜合媒體報道,中國為推動「一帶一路」計劃,過往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數千億美元的基礎建設貸款,以發展公路、鐵路及橋梁等建設,但自2016年以來,許多項目未能支付預期的財務紅利,因此令有關貸款項目放緩。不過,由於各國無力償債,中國也緊急救助了22個發展中國家。

根據世界銀行、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AidData和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報告顯示,中國近80%的救助貸款是在2016年至2021年期間提供。而中國向陷入債務困境的國家提供貸款,佔其海外貸款組合比例從2010年不到5%,升至2022年的60%,其中以阿根廷所獲資金最多,共有1,118億美元,其次是巴基斯坦及埃及,分別有485億美元及156億美元。

報告指出,雖然中國向受困國家提供援助的方式不透明,但規模之大,已代表中國實際上已建立一套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其他西方機構並存的國際救助貸款新體系。

或最終試圖拯救自己銀行

世銀前首席經濟學家、研究報告作者之一的Carmen Reinhart認為,中國涉足國際救助貸款,最終是在試圖拯救自己的銀行。另有研究人員認為,中國向受困國家提供更多貸款,使對方暫時不用進行痛苦的經濟改革,但也可能延長了這些國家的困境。

事實上,這也對中國銀行資產負債表構成風險。中國正與贊比亞及加納等進行債務重組談判,但因進程緩慢而受到批評。此外,路透引述一位中國人行官員表示,由於多邊開發銀行不提供債務減免,令中國債權人在參與主權債務重組方面心態更為遲疑。目前中國已同意支持斯里蘭卡的債務重組,並使其獲得IMF的29億美元救助貸款。

報告又提到,從中國手中獲得緊急救助成本並不低,因為IMF的典型救助貸款利率為2%,而中國的救助貸款平均利率為5%。
Reply
消息指意大利或退出一帶一路 以換取台灣晶片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Image: bkn-20230420084926690-0420_00952_001_01p...0420150215]

美媒周四(20日)引述知情人士報道,意大利官員與台灣當局私下討論時暗示,意方或願意退出中國大陸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以換取台灣在晶片方面的協助。

報道引述多名不具名知情人士指出,意大利工業部官員最近在台北舉行的會議上,與台方談論關於加強半導體生產和出口合作的計劃。意方官員稱,該國或放棄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而這事必須由意大利總理梅洛妮定奪,但目前她還沒有作出最終決定。

歐洲議會與歐盟成員國近日就歐盟晶片法案內容達成共識,預計投入430億歐元(約3,700億港元)打造歐洲半導體供應鏈。目前在七大工業國集團(G7)當中,只有意大利參與大陸的一帶一路倡議。針對上述報道,意大利工業部不予置評。


大國博弈|意大利暗示退出「一帶一路」 因欲尋求台灣半導體協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lOXBOdOsz0

據報意大利擬下月G7峰會或之前 宣布退出一帶一路
https://www.singtao.ca/6239666/2023-04-2...iant=zh-hk

外電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意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計畫於下月在日本廣島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上,宣布退出參與中方的「一帶一路」倡議。

報道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梅洛尼希望在G7峰會或之前就意大利的「一帶一路」立場作出宣布,但對她的聯合政府而言,做出選擇比預期更困難。因為政府內部仍存在分歧,梅洛尼所屬的意大利兄弟黨贊成放棄一帶一路,其他黨派則力爭保留。

知情人士又指,梅洛尼尚未回應國家主席習近平下月訪問北京的邀請,相信是擔心一旦宣布退出「一帶一路」,訪華之行會生變。

早前消息指,意大利正試圖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及尋求加強與台灣半導體的合作,暗示會退出「一帶一路」倡議,以換取台灣在晶片方面的協助。

目前,意大利是唯一已表示參與該倡議的G7成員國。但由於意國政府正試圖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正重新審視有關合作。

意大利工業部長Adolfo Urso證實,該國官員與台灣非正式會談,討論加強兩地的半導體合作。台北駐羅馬代表處表示,台灣計畫向意大利晶片產業投資約4億美元(約31.2億港元)。

意總理:未決定退出一帶一路 正檢視各選項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3...2_001.html
Reply
中國參建印尼雅萬高鐵為通車作準備 中方稱鐵路屬一帶一路旗艦項目
https://news.tvb.com/tc/world/646c9ceeff...5%E7%9B%AE

意總理稱即使意方退出「一帶一路」 亦可能與北京保持友好
https://news.tvb.com/tc/greaterchina/647...B%E5%A5%BD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表示,是否維持加入中方「一帶一路」倡議,目前言之尚早,就算意方退出「一帶一路」,亦可能跟北京有良好關係。中方早前稱,雙方應挖掘合作潛力,讓兩國人民分享發展成果。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在去年10月上台,她在參選期間曾反對中國在意大利或歐洲擴張影響力。早前有官員稱,意方繼續簽署中方「一帶一路」,相關協議的可能性很低,外界就關注梅洛尼右翼政府對華取態如何。

梅洛尼近日接受當地傳媒訪問,稱現階段決定意方是否維持中方「一帶一路」倡議,是言之尚早,她稱意方相關評估非常仔細,涉及多個方面的利益。

梅洛尼強調,意大利是七國集團(G7)之中,唯一加入「一帶一路」的成員國,但不是對華經貿關係最密切的西方國家,意味意方就算退出「一帶一路」,亦可能跟北京保持良好關係。

2019年3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羅馬,與時任意大利總理孔特簽署近30項協議,累計總值達25億歐元,當時意方簽署加入「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

雙方協議將於明年3月到期,除非其中一方在至少3個月前通知對方退出「一帶一路」,否則會自動續約。在意方加入「一帶一路」之後,亦受到美國與歐盟批評。

在北京,外交部早前指,中意兩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以來,雙方在經貿、工業製造、潔淨能源及第三方市場等領域合作,取得豐碩成果,中意兩國應該進一步挖掘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潛力,讓兩國關係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兩國人民。

中國與阿根廷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https://www.hk01.com/article/905289

英媒:印尼雅萬高鐵延遲通車 向華尋求額外貸款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3...2_001.html

沙特阿拉伯宣布開通中阿國家「新絲綢之路」
https://www.hk01.com/article/907852

俄媒6月12日引述沙特通訊社(SPA)稱,沙特阿拉伯投資部長法利赫(Khalid bin Abdulaziz al-Falih)在第十屆中阿企業家大會開幕之際,宣布將開通中國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一條現代「絲綢之路」 。

俄衛網12日稱,法利赫說:「中國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新絲綢之路將由沙特王國的合作與夥伴關係願景決定,其啟動的燃料是青年和創新,以維護阿拉伯國家的利益和國際合作夥伴的利益。」

他強調,作為中東地區最大的經濟體和過去的2022年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沙特阿拉伯致力於成為連接阿拉伯世界與中國的橋樑,促進這些關係的增長和發展。

他指現階段阿拉伯世界需要中國的高附加值投資,沙特阿拉伯2023年擔任阿拉伯國家聯盟(Arab League)理事會主席,推動其實現阿拉伯世界領導人加強與友好中國的關係,並擴大其在經濟、投資活動領域所取得的政治和外交成就。

[ 本帖最後由 鐵木真 於 2023-6-12 12:46 編輯 ]
Reply
高鐵首個海外項目 印尼雅萬高鐵列車試行 時速首達每小時350公里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E9%87%8C

共享基金會一帶一路醫療援助 理事高永文:醫學無疆界
https://www.stheadline.com/politics/3245...6%E7%95%8C

[Image: %E9%AB%98%E6%B0%B8%E6%96%87_0.png]

「共享基金會」一直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動醫療援助項目,基金會理事高永文在廣西接受《星島》訪問時表示,人類是「命運共同體」,不應因一個國家貧富,影響人民被醫治的機會,這涉及平等問題,因此利用香港的法律制度、管治理念等,在港成立全國性慈善機構「共享基金會」,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白內障病人免費進行手術。他指醫學無疆界,最能觸及人心,而且與語言無關。

曾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的高永文指,「香港既有大慈善家,又有小慈善家」,當外地有災難,紅十字會在短時間內發出呼籲,香港不但有企業大手捐款,亦有市民排隊捐錢,100元、50元地捐,香港民間亦有很多願意做義工、捐錢的小市民,認為香港可發揮這方面的作用。

他指,利用香港的法律、會計制度、管治理念、公平公正公開的文化,在港成立國家級的慈善機構「共享基金會」,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白內障病人免費進行手術,在公共衞生領域作貢獻。他又指,中國國企及民企亦為當地建設港口及鐵路,但遭當地反對派攻擊,「難道這些不是貢獻?只是賺錢?」認為不可抹煞他們努力。

非貪圖當地人工低 亦會培訓人民技術
高永文笑言,其他國家扶貧「派架飛機空投掉低物資,叫人去執」,強調需要有基建,這些國家才有機會發展,「中國為何過去20年發展得特別快?其中一個原因是基建」。他指,相關企業不只是到當地賺錢,並非貪圖當地員工工資低,亦會培訓當地人民的技術,對這些國家長遠發展有好處。

他又分享自己中學時修讀理科,亦有學習中史、世界歷史、地理,認為一個地方發展有很多因素,恐怕香港人過於覺得自己「叻晒」,不了解香港發展成功要素,認為港人獅子山精神、夠拼搏,只是香港成功的其中一成、兩成因素。

高永文指,香港天然地理位置優勢較罕有,加上中國政治發展,四五十年代時被其他國家圍封,香港當時是唯一的出口,也形成優勢之一,大量從內地移民來港的人民,他們的智慧及辛勞亦是重要因素,「我哋呢一代坐食其果,唔可以領咁多功」。他最後強調,香港日後繼續發展,不能只局限在香港,要明白世界格局。

劉建超率團訪意大利 被視為爭取意方勿退出「一帶一路」倡議
https://news.tvb.com/tc/greaterchina/649...1%E8%AD%B0

意大利總理稱不參與「一帶一路」也可與中國交好
https://www.hk01.com/article/913964
[Image: g8bnqahtkIHGUNj_Axlfa-mcsdQzRbIl5cq5f-XK...w1920r16_9]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對議員說,即使不參與「一帶一路」戰略倡議,也可以與中國保持非常好的關係。

據彭博社報道, 梅洛尼星期三(6月28日)在羅馬說:「評估還在進行中。這個問題必須以謹慎和尊重的態度處理,也要讓議會參與。」

梅洛尼正在考慮推翻前政府的決定,退出「一帶一路」。中國的這個倡議已在全球範圍內為基礎設施項目提供了9000億美元資金,但也被視為北京擴大影響力的一種手段。

意大利在2019年簽署了協議,成為唯一一個加入該倡議的七國集團(G7)成員,孔特是時任首相。如果意大利不退出,將在2024年自動續約五年。

彭博社的報道稱,與歐洲其他許多國家一樣,意大利也一直陷於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緊張局勢升級之中。

「最好不要加碼,而是尋找最有效的解決方案來捍衛我們的利益,」 梅洛尼說。

在意大利釋出不續簽「一帶一路」合作消息後,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6月25日在米蘭同意大利工商企業界代表座談時說,中意簽署「一帶一路」是正確決定。

據中聯部發布的新聞稿,劉建超說,中意兩國企業家對深化互利合作意願強烈,中意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既着眼當前,又放眼未來,有助於兩國提振合作信心,走出一條具有戰略性、前瞻性、互利性的合作道路,為世界各國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網絡樹立榜樣。

意大利總理:歐盟應該減少對中國依賴
https://www.hk01.com/article/913634
[Image: PHLoJCy9CloyjWrnzBbgxv0y9iuTgmCRNTdGSjU3...w1920r16_9]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表示,歐盟應該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形容中國是歐盟的系統性對手。

梅洛尼在6月28日,於國會發言時表示,就經濟議題指出歐洲為對抗通貨膨脹是正確的,但加息最終不能對經濟造成「比通貨膨脹更大的打擊」。

梅洛尼把話題轉向歐盟,指稱歐盟應該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形容中國是歐盟的系統性對手。

梅洛尼又指出,意大利支持摩爾多瓦加入歐盟。

[ 本帖最後由 大咸濕 於 2023-6-29 14:30 編輯 ]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2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