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涉及《港區國安法》國際跨境風險 NSL overseas effect
#11
流亡美國獲庇護 許穎婷:餘生在外度過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041...2_001.html
Reply
#12
港府「等候引渡」羅冠聰等7人 指涉煽動杯葛選舉 在港3人定罪判緩刑
https://www.rfi.fr/tw/%E6%B8%AF%E6%BE%B3...9%E5%88%91

[Image: wangyi_01-1.webp]

一名男子在去年立法會換屆選舉期間呼籲他人投無效票,承認觸犯因應該選舉而新增的禁止杯葛條文,昨在法庭被判囚兩個月,緩刑兩年。該男子與其餘兩名早前被定罪人士均獲緩刑,但負責執行條例的反貪官員白韞六表示,正通緝另外七人,目前「等候引渡」。包括前民意代表羅冠聰和許智峰在內的被通緝者,均身處與香港暫停引渡協議的國家,且已距離通緝令發出近半年。許智峯當時形容,通輯令軟弱無力,強調呼籲和抵制選舉均屬合法。

白韞六在中國提名下,年初當選國際反貪局聯合會主席,被問及會否在國際上跟進通緝七名於立法會選舉中涉嫌呼籲他人投白票或不投票人士時,白形容,七人是「等候引渡」,香港廉政公署會繼續努力做引渡工作,這跟國際反貪局聯合會沒特別關係,但補充,在《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下,締約國之間有相關操作。

廉署去年11月底公布,越洋通緝前立法會民主黨議員許智峯和前地區直選代表丘文俊,指二人涉嫌煽惑他人在立法會選舉不投票或投無效票,違反《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但港府當時沒有交代如何通緝身在澳洲的許智峯和身處英國的丘文俊,因為英澳兩國均已因《港區國安法》而暫停與香港的引渡協議。

廉署其後在去年12月中向五名身處外地的前立法會議員和社運人士發出通緝令,包括已向美國申請政治庇護的張昆陽、李家偉、劉珈汶、李軒朗以及獲英國發出政治庇護的羅冠聰,指他們透過在社交媒體平台廣播討論和在網上會議發言,煽惑他人在立法會選舉中不投票,涉嫌觸犯選舉條例。

廉署的通緝令未見成效,在港被拘捕的三人則已全部判刑。在昨(4日)早的西九龍裁判法院,一名早前已承認在社交網站煽惑他人在去年的立法會選舉中投白票或廢票的57歲產品主任周榮達,被判監兩個月,緩刑兩年。裁判官鄭念慈判刑時稱,涉及選舉的控罪,法庭均須考慮實時監禁,遂以監禁三個月為量刑起點,因被告認罪而扣減刑期至兩個月;又因被告背景良好、無案底和有悔意等原因,判處緩刑。

根據案情,被告去年11月2日在臉書發帖,提及「當廢票多於有效票,我們清楚告訴了世界,香港人反對這樣的選舉」;另在12月19日的投票日再發帖,表達「不投票比投自由意志的一票對立圾選舉的抗議聲更大」。

另在上月中旬,36歲男銷售員陳健民和65歲的女辦公室助理梁月嫦承認轉發許智峯的帖文而觸犯有關條例,遭判囚兩個月,緩刑18個月,但須支付1000港元訟費。
Reply
#13
【新疆人權】報告:約5500境外維吾爾人成中共追捕目標 沙特埃及阿聯酋成幫兇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chase...61012.html

[Image: a25a0bdd-cb1a-4678-8460-7f0262fb7a9d.jpeg]

中共政權的新疆人權紀錄受到國際社會的猛烈抨擊,一份美國智庫發表的最新報告指出,超過5500名在中國境外的維吾爾人成為北京的目標;包括網上騷擾、拘留和引渡等迫害問題,已經在44個國家發生;自1997年以來,發生了1500多宗拘留和強迫返回中國的事件,其中1300多宗是自2014年以來發生的。報告又指,沙特阿拉伯、埃及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在迫害海外維吾爾人方面成為北京的幫兇。

「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簡稱「威爾遜中心」)轄下「基辛格中美研究所」近日發表報告,題為「鋼鐵長城」(Great Wall of Steel)。該報告對中國國家安全部騷擾、拘留和引渡世界各地的維吾爾人的情況,以及中共政權從中東和北非政府那裡得到的合作,進行了詳細描述。

「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轄下「基辛格中美研究所」近日發表報告,對中國國家安全部騷擾、拘留和引渡世界各地的維吾爾人的情況,以及中共政權從中東和北非政府那裡得到的合作,進行了詳細描述。(網絡截圖)
「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轄下「基辛格中美研究所」近日發表報告,對中國國家安全部騷擾、拘留和引渡世界各地的維吾爾人的情況,以及中共政權從中東和北非政府那裡得到的合作,進行了詳細描述。(網絡截圖)
根據該報告,超過5500名在中國境外的維吾爾人成為北京的目標,受到網路攻擊和對留在中國的家庭成員的威脅,超過1500名維吾爾人被拘留或被迫返回中國,面臨監禁和警察拘留的酷刑。

報告的作者,威爾遜中心的施瓦茨曼研究員和奧克蘇斯中亞事務協會的研究主任布賈丁(Bradley Jardine)向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表示:這是第一份將新疆人道主義危機置於全球背景下的重要研究,報告揭示北京鎮壓維吾爾人運動如何在國際層面操作。

根據該報告,學者們所說的「跨國鎮壓」,從網上騷擾到拘留和引渡,已經在44個國家發生,維吾爾人在美國、日本和整個歐盟受到威脅和恐嚇。自1997年以來,發生了1500多宗拘留和強迫返回中國的事件,其中1300多宗是自2014年以來發生的。

該報告將鎮壓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從1997年到2007年,89名維吾爾人被主要在南亞和中亞的當地安全部門拘留或驅逐。在第二階段,從2008年到2013年,126名維吾爾人主要在東南亞成為目標。而在正在進行的第三階段,從2014年至今,有1364名維吾爾人被拘留、引渡或從集中在中東和北非的18個國家被引渡。

該報告基於賈丁與維吾爾人權項目和奧克斯中亞事務協會合作建立的數據庫,名為「中國對維吾爾人的跨國壓迫數據集」。研究人員摘錄了新聞報道和政府文件,並對維吾爾人進行了採訪,以編制有記錄的中國境外迫害事件的綜合清單。賈丁和NBC新聞的報道表明,其規模可能比官方報道的還要大。

該數據庫包括424宗維吾爾人被強行送回中國的案例,其中大多數是在2014年之後,當時中國共產黨發起了自己的「反恐」運動。

報告稱,中國的特工部門在許多情況下依靠外國政府,在一些情況下依靠國際刑警組織,幫助遣返他們希望控制的維吾爾人。

NBC引述威爾遜中心基辛格研究所所長戴利(Robert Daly)說:「這改變了(中共對)維吾爾人的論述,明確了中國不僅在中國境內虐待維吾爾人,而且還在國際上通過合法和非法渠道大規模地追捕他們。」「中國正在世界各地追捕、騷擾和拘留中國的維吾爾人,並盡可能地將他們送回中國進行懲罰。」

數據庫中的許多維吾爾人被拘留,並在沒有被指控犯罪的情況下被送回中國,而其他人則面臨各項指控,例如丟失護照、沒有簽證、從事恐怖主義活動等。一些人被指控發表批評北京在新疆的鎮壓政策的政治聲明,或與這些人有聯繫,而其他人僅僅因為在國外學習宗教而被遣返。該數據庫包括60個有記錄的維吾爾人案件,他們被指控促進或參與分裂主義或恐怖主義,或與極端主義團體有聯繫。

在摩洛哥,一名批評中國政策的維吾爾族人權活動家和記者在國際刑警組織應北京的要求對他發出紅色通緝後仍被監禁。雖然國際刑警組織後來以其章程禁止以政治、宗教或種族為由進行迫害為由撤回了紅色通緝令,但摩洛哥法院在2021年批准了中國的引渡請求。

國際刑警組織發言人在給NBC新聞的一份聲明中說,一個「專門的工作隊」審查每一個紅色通緝令請求,以確保符合該組織的規則,同時考慮到發布時的信息,如果出現新的信息,可以重新審查任何通知,就像在摩洛哥的案件中那樣。國際刑警發言人向NBC說:(國際刑警組織)總秘書處正在不斷審查、評估和更新其程式,以確保該系統的最大誠信度,以及對其工作的信任。

在中國的維吾爾人旅行「可疑」國家名單中,沙特阿拉伯與北京的合作越來越多。報告稱,在過去四年中,沙特當局至少將六名維吾爾人遣返到中國,這些人有的去麥加朝聖,有的合法居住在該國。

維吾爾人集中營

中國當局在2017年開始圍捕穆斯林群體,主要是來自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和吉爾吉斯族的穆斯林。中共政權將他們拘留在「再教育營」,稱要進行「去極端化」教育。

根據人權組織和第一手資料,據信有100萬至200萬來自新疆的維吾爾人和其他少數民族成員被關押在這些「再教育營」,他們被迫學習馬克思主義,放棄自己的宗教信仰,在工廠強制工作並面臨虐待。北京表示,這些「再教育營」提供職業培訓,對於打擊極端主義是必要的。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沒有回應NBC對這篇文章的評論請求。

2017年,埃及警察在開羅的一所大學圍捕維吾爾族學生,並將他們遣返到中國和中東其他地方。報道稱,一些人逃到了杜拜,但在那裡面臨拘留。

賈丁在報告中寫道:我通過採訪阿聯酋的維吾爾族人士了解到,中國警方與杜拜協調了埃及的鎮壓行動。試圖從埃及逃到阿聯酋的維吾爾族學生被抓走,這也是這種協調的一部份。

在通過電子郵件發給NBC新聞的一份聲明中,一位政府發言人說,阿聯酋政府「斷然否認」這些指控,稱其「毫無根據」。 「阿聯酋在拘留、審訊和移交外國政府追捕的逃犯方面,遵循國際刑警組織等國際組織制定的所有公認的全球規範和程式。」

2020年,沙特阿拉伯、埃及和阿聯酋與其他42個國家一起簽署了一封信,支持中國在新疆地區的大規模拘留運動。

NBC指出,強制遣返中國的行動無時無刻都在進行之中。4月13日,沙特阿拉伯將一名維吾爾族婦女和她13歲的女兒驅逐出境並遣返中國,在那裡他們有可能被關押在中國新疆的「再教育營」中。女孩的父親和另一名維吾爾族穆斯林學者繼續被拘留在中國。目前還不清楚他們中是否有人被正式起訴。

德國人類學家鄭國恩(Adrian Zenz)研究並記錄了北京對維吾爾人的系統性鎮壓,他向NBC表示,北京正在利用其龐大市場和基礎設施項目作餌,向各國施壓,包括那些穆斯林人口佔多數、可能同情維吾爾人困境的國家。

報道引述設在華盛頓的非牟利組織「共產主義受害者紀念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鄭國恩說:中國人相當害怕穆斯林人口對中共的維吾爾政策有意見,並特別努力影響這些國家的政府和民眾輿論。

NBC引述鄭國恩說:「這完全反映出(沙特阿拉伯方面)是多麼的冷酷無情,因為他們知道這些維吾爾人到了中國後會發生甚麼。」「中國政府希望在全世界範圍內清洗維吾爾人,這樣在中國境外就不會有不配合北京主旋律的維吾爾人的小圈子。」

沙特阿拉伯、埃及和摩洛哥的大使館沒有回應NBC的評論請求。
Reply
#14
羅冠聰張崑陽出席公聽會 籲台積極處理港人議題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20100

[Image: 234abd2f66f609279008f2cdfdf861c9.png]
立法院人權促進會21日舉辦線上公聽會,流亡海外的香港民主運動成員羅冠聰出席。(羅冠聰臉書)
立法院人權促進會昨天(21日)晚間舉辦線上公聽會「香港的走向以及台灣的對應—香港議題」。流亡海外的香港民主運動成員羅冠聰與張崑陽呼籲台灣政府應更積極推動港人在台安置。

立法院人權促進會是跨黨派團體,會長為民進黨籍立委王定宇、秘書長為民進黨立委范雲,副會長是無黨籍立委林昶佐、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台灣民眾黨立委賴香伶,並由六四學生領袖吾爾開希擔任執行副秘書長。

前香港立法會議員、現流亡英國的羅冠聰表示,他18歲第一次搭飛機離開香港,去的地方是台灣,當時在台灣他感受到和善的人文,且沒有覺得不安全;但當他2017年到台灣訪問,過程中被疑似黑幫成員衝撞、怒罵,他「第一次感覺台灣有點危險」。

他說,中共對台灣的滲透手法,以及利用黑幫威脅,都與香港非常相似。中共極權體制需要建立敵人獲得合法性,以不斷鬥爭的方式塑造外部威脅,才有剝奪人民自由的藉口,支持香港與支持台灣基本上是同一件事,而台灣與香港、甚至維族、藏族人權運動,若能在國際協同合作,會有「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羅冠聰說,2020年離開香港後,他持續在國際表達訴求,連結不同公民團體,媒體與群眾,傳達中共是對民主世界最大威脅的意識。

他表示,台灣政府一直以來處理香港滯留台灣的示威者都相當謹慎,但他希望台灣能更積極提供他們參與公共事務的空間,台灣也經歷幾十年的民主浪潮,希望台灣政府與公民社會能夠持續合作,在國際上捍衛民主與自由。

流亡美國的前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發言人張崑陽也在公聽會上呼籲,香港現在情況不同以前,希望台灣政府能下定決心,加快審批港人在台居留程序,台灣也可以因此吸納許多香港人才,保存香港文化。

他也說,希望台灣能儘快修法,讓香港人在台工作後取得居留權,甚至進一步入籍,使港人在台安身立命,可以儘快貢獻台灣社會,香港在台港人也一定會用自身經驗幫助台灣,維繫台灣民主保衛機制。

大棋盤|被通緝張崑陽游說美國制裁港法官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5%E5%AE%98
[Image: _2022042207020493493.jpg]

美國科網巨企Google旗下的YouTube,以遵守美國制裁令為由,禁閉特首選舉候選人李家超的選舉頻道,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斥責為「擔當美國政府干涉別國內政的政治工具。」事件亦再一次揭示中美博奕下,香港難以獨善其身的處境。

隨着中國在經濟、科技崛起,美國改變外交政策,將中國視為全球最大的競爭者;遏制中國發展,成為美國的朝野共識。香港處身於中美競爭前沿,要置身事外談何容易。正如六四事件後的海外民運人士,反修例風波後潛逃流亡海外的香港民主派也好、抗爭派也好、攬炒派也好,不免「奇貨可居」,被美英等西方國家奉為上賓,冠以「香港人權倡議者」等名目,提供各種平台供他們進行活動。

反修例風波期間,力主游說外國制裁香港的「攬炒派」領袖之一的張崑陽,因為觸犯《香港國安法》而潛逃海外。根據美國之音報道,美國國務院兩名負責民主、人權及亞太事務的高級官員,在四月十四日星期四與五名香港人權倡議者及專家召開約一個小時的視像圓桌會議,與會者之一的香港民主委員會顧問張崑陽指,在會議中有提出美國應該要制裁《香港國安法》下的指定法官。

出席該次會議的官員包括美國國務院民主、人權和勞工局代理首席助理副部長布斯比和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副助卿華自強,會上討論了上月底國務院發表的《香港政策法》周年報告,又強調美國繼續捍衞香港人的權利和自由。張崑陽承認,美國除非在極端的情況下,都不願意做出制裁外國法官的決定,只會先制裁外國政府官員。但他指美國在二○一七年曾經因為委內瑞拉出現的政治動盪,制裁了八名當地的最高法院法官,「美國不是沒有做過,而香港這個情況,我們也認為是壞到那個程度。」

若果不滿法官的裁決,就提出以「制裁」作威嚇,這本身豈非就是棒打司法獨立的行為?相信外國法官對這種言論亦會感到驚訝。可是,張崑陽這樣的主張,卻可以堂而皇之在西方政界及媒體中發出。行政會議成員、資深大律師湯家驊就評估,美國制裁國安法指定法官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香港司法獨立在國際上有目共睹。至於相關游說行為對香港法治聲譽的影響,他指希望個別人的意見不會被外界視為一種事實,「但始終來說若果很多人都說同一樣的事情,難保不會影響到某些人的觀感」。

攬炒的終極之路!張昆陽:美國制裁七大終極武器
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528/1457118.html
[Image: 20200528034553552.webp]
美方可制裁港共或港澳辦官員。美港關係法同人權民主法授權美國總統,對打壓香港高度自治的人士作出制裁。措施包括:凍結在美資產,戶口及取消現有簽證和禁止其再申請簽證。過往美國制裁新彊顯示美方並不會放過地方政府架構官員。從新彊大規模侵犯人權的案例中,制裁措施包括黨委書記陳全國及當地公安部。可以預視美方將同一樣制裁香港官員。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喊話,表明本星期內會採取反制措施應對中國在香港推行國安法的威脅,美中新冷戰一觸即發。然而,即使美國在今星期採取制裁行動,我們也不應天真地以為這場大國博弈便能就此結束。事實上,參考貿易戰美中互相交鋒也超過數回合,今次就著香港議題美中的博弈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就能輕鬆解決。想必大家也會在互相試招,那麼究竟美國所謂的制裁其實具體內涵和實際板斧到底有什麼?其實美國擁有的制裁武器不少均是核彈級選項,如非必要美方不可能輕易動用,尤其美國商會在香港擁有一定程度的利益。但事到如今,自由主義下的商貿利益是否真的能確保美中關係不會再惡化走向更極端的一步?如果貿易真的「大哂」,第一次世界大戰其實也不會爆發,德國跟全歐洲應該還是良好的貿易夥伴。所以踏入2020年,與其選擇「積極理性」但繼續錯判,倒不如一起沙盤推演時勢還可以怎樣壞落去。這裡我不妨拋磚引玉,向大家講解美國有可能動用到的制裁七大武器,如果這些武器都用上場,中共可以怎樣回應我們就屏息以待。

1.制裁港共或港澳辦官員

美方可制裁港共或港澳辦官員。美港關係法同人權民主法授權美國總統,對打壓香港高度自治的人士作出制裁。措施包括:凍結在美資產,戶口及取消現有簽證和禁止其再申請簽證。過往美國制裁新彊顯示美方並不會放過地方政府架構官員。從新彊大規模侵犯人權的案例中,制裁措施包括黨委書記陳全國及當地公安部。可以預視美方將同一樣制裁香港官員。同一時間,美國參議員Chris Van Hollen和Senator Pat Toomey為了聲援香港人已經提出一項兩黨法案,以制裁執行港區國安法的中國共產黨官員和實體(entities),而法案亦將處罰與實體有業務往來的銀行,一旦法案通過美國絕對有權制裁港澳辦的夏寶龍和駱惠寧,並且制裁一些與他們有聯繫的銀行,務必封鎖他們的海外資產。

2.制裁中資

在1977年生效的《國際緊急狀態經濟權力法》賦予美國總統廣泛權力,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後,便可以限制美國企業甚至整個經濟產業的國際商業活動,以應對外國的異常情況或特殊威脅,但這裡所指的「緊急狀態」並非真的很嚴重的那種戰爭狀態。事實上,總統川普在今年五月初才利用這條法例的權力簽署行政命令限制美國電訊企業採購中國製造設備(例如華為)一年。

因此美國政府絕對可以運用這項權力去針對不讓美國企業跟中國企業合作,從而打擊中國本地經濟。

即使不動用這法例,過往美國亦為打擊協助在新彊侵犯人權的公司,使用國會通過的法例制裁為解放軍提供武器和監控系統的公司,亦禁止向列入實體清單的企業出口敏感科技。

加上,美國商貿部以往也試過制裁伊朗,對其銀行作出巨額罰款,同時禁止美國企業與伊朗銀行交易,變相阻止它在美國營運。可以預見中資企業,支援中國社會信用評分系統的企業亦被制裁。尤其《香港人權民主法案》列明了美方可制裁支援中國社會信用評分系統的企業,例如 Sharp Eyes, Skynet, Integrated Joint Operations Platform以及其他可作大規模人群監控及行為預測管理的系統(other systems of mass surveillance and predictive policing),所以美國借住這次事件借力打力限制眾多中資絕非不可能。

3.停止向香港出口敏感科技不承認香港船隻飛機認證

美港關係法表明香港的特殊地位將不會限制美國對港出口敏感科技。若美國認為香港的高度自治受到威脅,可停止向香港出口高科技產品。於是中共將無法再以香港作白手套偷取敏感科技。

同一時間,美港關係法列明美國在主權移交後將承認在港註冊船隻及飛機。不少中資在港註冊貨船作掩飾,美國可禁止這些貨船在美國靠岸。實際影響可迫使其改變航道,增加營運及香港和中國企業對美貿易成本,破壞整個生產鏈。

再者,美國及歐洲對中國實施的軍事相關設備出口管制並不適用於香港,所以過去中國經常被發現在香港設立眾多公司,在利用香港名義的船隻去入口那些受管制設備,再轉運至中國,所以限制香港的飛機船隻亦可達致對中國施壓的目標。

4.取消香港世貿成員待遇

1992年制定的《香港政策法》列明美方基於香港擁有在關稅暨貿易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前身)的成員身份而不會對香港製造的出口產品有歧視待遇。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正式成立,香港作為創始成員比中國更早「入世」,一直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世貿組織規定成員需要在對外貿易關係和參與世貿事務上享有「完全的自治權」,但中國不斷利用香港買賣軍民兩用敏感科技,以及為中國公司逃稅,令香港被視為缺乏自治權;大灣區規劃亦令香港經濟自主失陷。隨著香港自治淪喪,美國對香港與中國一視同仁,美方或會動用影響力,呼籲盟友動議將香港踢出世貿,杜絕中國作為一個國家在世界貿易組織可以擁有三票(中國、香港、澳門)的荒謬現象。一旦香港不是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很多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便要重新簽署,但外國政府又不一定以最優惠的形式看待香港,香港貨品進口其他地方的關稅必然會提高,香港競爭力大為下降。屆時,香港的貿易和金融服務必定受到很大的衝擊。

5.停止兩地交流

《香港政策法》支持加強美港交流,促進兩地文化、科學、教育和學術互動。隨著香港自治地位不保,美國不再視香港為有別於中國的地區,或會收緊港美學術交流活動,限制交換生名額或研討會,把香港從國際學術、文化圈仲排擠出去,令香港學術機構排名和國際競爭力大跌,甚至將香港踢出美國 Fulbright Academic Exchange Program,削弱香港國際地位和文化紐帶。

6.降低香港護照待遇級別

美國制裁或會令香港特區護照得不到國際認可。在美中關係惡化之際,美國大可收緊港人赴美簽證要求,甚至鼓勵其他盟友國家取消對香港的免簽資格,令廣受多國認可、168個國家免簽的香港護照,變成與只得45個國家免簽的中國護照同等地位。香港人將不能如以往般,自由暢遊世界各地。

7. SWIFT制裁實施外匯管制

美國可利用 System SWIFT對香港金融市場實施制裁。SWIFT系統為各國依賴的一個結算系統。假如某些金融機構不合作,即不願意交出制約對象客戶的資料及凍結其戶口,便有機會禁止該金融機構連接SWIFT進行以美元為主的結算,直至彼等願意合作。未能以美元結算,等於宣告該機構倒閉陣亡,不能再做「白手套」。有論指,中國會嘗試把區塊鏈技術加入到 CIPS(China International Payment System),以減低制裁的衝擊。區塊鏈技術作為結算工具是否成熟存疑,但中共可能面臨新彊和香港事務的雙重製裁,只能邊試邊用。

美國曾對為北韓和伊朗提供服務的銀行進行「斬首」,例如澳門的誠興銀行就曾遭制裁。

更甚的是假如港元由聯繫匯率轉為掛鉤人民幣,基於人民幣仍未是自由兌換的貨幣,更會因人民幣積弱而拖累港幣價值下跌。為控制外匯進出 大陸,人民幣匯率由中國人民銀行操控,這點不會改變。因此,港幣亦會隨中國經濟波動大上大落,香港並不宜再作交易中心。

由於中國一向管制外匯進出,外資投資中國,必須先將手上外匯結存於境內銀行體系,並由此兌換為人民幣作為造生意的資本。近年中國政府為遏止外匯流失,外匯易進難出,這在外資撤資時未能換回外匯的情況屢見不鮮。

近年中國外匯存底捉襟見肘,中國四大銀行和地產商普遍在海外發行大量以美元計價的企業債。這些企業債很快面臨償債期,恐怕中國地產商手持的外匯不足以埋單,最後觸發連環破產的風險。如果美國在香港實施外匯管制不容許這些國企在香港自由匯出美元,那麼他們的日常運作甚至長久以來累積的經濟問題例如壞帳等便會爆煲。
Reply
#15
美議員促制裁國安法官 律政司警告違國安法 大狀公會斥干預司法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69238

多名美國國會議員本月初致函總統拜登,促請華府制裁《港區國安法》指定法官及檢控人員。香港大律師公會對聯署信表達深切關注,公會對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士嘗試干預香港司法及法院的獨立運作,予以最強烈的譴責及深表遺憾。

律政司強烈譴責有人公然呼籲制裁香港官員、司法和檢控人員,企圖干預特區司法程序,強調任何國家利用「單邊強制措施」壓制官員或個別人士,不單與國際法和聯合國框架相違背,也違反了國際法規定的不干涉原則。大律師公會指,香港法官的獨立及誠信毋庸置疑,法官的甄選、委任以至執行憲制職務及責任,均不涉及任何政治考慮、亦不受任何干預。

公會今早發聲明,指司法機構及人員獨立及不受干預地行使司法權力,是香港乃至全球法治社會至關重要的基石。基本法列明刑事檢控工作由律政司主管,不受任何干預,社會亦期望檢控人員公平、合法地執行憲制職能。公會指,不論檢控方或辯護方都不應受到不當施壓,否則會直接及不恰當地干預司法,並危害公眾獲得法律代表的權利。

律政司則指,主權平等是國際法的基本原則,不干涉原則是主權平等的核心概念。發言人提醒,任何人請求外國實施或串謀實施,抑或受外國指使、控制、資助以支援實施對中國及香港的制裁,都可能干犯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

美議員倡制裁國安法官 司法機構:侵犯法治
https://news.mingpao.com/pns/%E6%B8%AF%E...5%E6%B2%BB

美國前年起制裁多名內地及香港官員,據美國新聞網站Politico昨日報道,美國7名美國共和黨眾議員上周二(3日)致函美國總統拜登,要求美國行政當局擴大制裁香港範圍,包括制裁國安法指定法官、檢控官,以及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

司法機構回覆查詢時說,任何向法官和司法人員施以不當壓力,包括建議制裁措施等,均是對香港法治、獨立的司法制度,及對法官公然和直接的侵犯,絕對不能接受。司法機構稱,所有法官的憲制職責是在行使其司法權力時,不論處理任何案件(包括危害國家安全的案件),須獨立和專業地以法律和證據為依據,別無其他考慮。

據Politico披露的信件,7名共和黨眾議員稱,近月香港局勢有惡化趨勢,尤其圍繞《蘋果日報》案、公民組織解散及支聯會案,稱如果不採取更強硬措施,香港境內所有反對勢力會被鎮壓。參與聯署的共和黨議員部分是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成員,例如韓裔金映玉(Young Kim),但共和黨在國會佔少數,暫亦未有參議員參與聯署,或反映類似聲音在美國朝野僅是早期醞釀階段。

中聯辦港府反擊G7歐盟聲明
另外,七國集團(G7)外長前日發聲明質疑特首遴選與普選目標背道而馳。中聯辦及港府分別發聲明,對G7及早前的歐盟聲明表示強烈譴責及強烈反對。其中,港府發言人說,新選舉制度擴大選民基礎代表性,認為任何新選舉制度削弱民主成分的指控皆是錯誤,又稱新選制及「愛國者治港」有利香港民主穩定發展。

中聯辦發言人則質疑,G7及歐盟無視自身國家民主制度缺陷,反批說法成為「國際笑柄」,並突顯強盜式雙重標準及「『以港遏華』的險惡用心」。

7美國會議員促制裁港法官 江樂士:出於政治動機圖以港遏華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F%E8%8F%AF

[Image: _2022051213255576918.jpg]

七名美國國會共和黨眾議員日前聯署致函白宮,促請美國總統拜登進一步制裁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安法》指定法官及檢控官,以遏止香港衰落及維護美國利益。前刑事檢控專員、資深大律師江樂士認為七人是出於政治動機的滋事分子,意圖恐嚇香港法官及檢控官,進而破壞香港法治,顯然是企圖以港遏華。而且七人去信拜登前明顯沒有「做足功課」,信中內容不盡不實,相信拜登只會把該信放入廢紙簍。

江樂士斥七人寫信前根本沒有熟讀《中英聯合聲明》及《港區國安法》的內容便譴責《港區國安法》,而且《中英聯合聲明》並沒有提及國家安全問題,故七人所指《港區國安法》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的說法並不恰當。江樂士亦認為七人藉此恐嚇香港的法官及檢控官的做法大錯特錯,建議「各家自掃門前雪」,避免兩國受到司法恐嚇或威脅法治。七人理應捍衛香港的司法獨立,支持香港的高質素檢控服務,而非鼓勵違法分子。

七名美國國會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哈茲勒(Vicky Hartzler)、匡希恆 (John R. Curtis)、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貝肯(Don Bacon)、金映玉(Young Kim)、格斯特(Michael Guest )、費茨派垂克(Brian Fitzpatrick)日前聯署表示持續關注中國共產黨在香港鎮壓自由,又指《港區國安法》賦予中共無窮無盡的專制權力,違反《中英聯合聲明》以及美國保障香港的人權、民主與自治的法案。

美議員促制裁港法官 江樂士:恐嚇法官大錯特錯
https://www.wenweipo.com/a/202205/12/AP6...d6de2.html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七名美國國會共和黨眾議員日前聯署致函白宮,促請美國總統拜登進一步制裁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安法》指定法官及檢控官,以遏止香港及維護美國利益。前刑事檢控專員、資深大律師江樂士指出,七人是出於政治動機的滋事分子,意圖恐嚇香港法官及檢控官,進而破壞香港法治,顯然是企圖以港遏華。

江樂士表示,七人去信拜登前明顯沒有「做足功課」,信中內容不盡不實,相信拜登只會把該信放入廢紙簍。江樂士斥七人寫信前根本沒有熟讀《中英聯合聲明》及《香港國安法》的內容便譴責《香港國安法》,而且《中英聯合聲明》並沒有提及國家安全問題,故七人所指《香港國安法》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的說法並不恰當。

江樂士亦認為七人藉此恐嚇香港的法官及檢控官的做法大錯特錯,建議「各家自掃門前雪」,避免中美兩國受到司法恐嚇或威脅法治。七人理應捍衛香港的司法獨立,支持香港的高質素檢控服務,而非鼓勵違法分子。

-------------------------

【海外香港 140 GB】英國港僑協會主席鄭文傑:2019年被中國國安「送中」監禁虐待人格謀殺,精神創傷長伴一生(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Ov0mf7bvIk
[youtube]MOv0mf7bvIk[/youtube]

【海外香港 145 GB】英國港僑協會主席鄭文傑:秘密審訊PTSD+國安法通緝,正是走到第一線的最大動力(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iiXTIsNltQ
[youtube]XiiXTIsNltQ[/youtube]
Reply
#16
冒稱國安處人員 警方強烈譴責有關行為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0708.htm

警方強烈譴責有人冒充國安處警務人員。

警方表示,香港警務處於2020年6月30日成立維護國家安全的部門,官方名稱為「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National Security Department of the Hong Kong Police Force)。關注有報道指「香港國安部」(“National Security Wing”)曾向海外法律從業人員發電郵,指他們違反香港國安法的事件

對於有人冒充警務人員,警方予以強烈譴責,呼籲有關人士提供進一步資料或證據,以便作出跟進。

警方重申,作為專業執法部門,警員在執行職務時會按照相關法律、既定程序及守則行事。如有任何人違反香港法律,必定依法調查。

黎智英海外大狀:被指違國安法 辯護亦被視為顛覆國家
https://finance.mingpao.com/fin/instantf...B%E5%AE%B6

《泰晤士報》報道,壹傳媒(0282)創辦人黎智英的英國御用大律師,於7月1日收到國安處電郵指控違反國安法,指示他們不要試圖踏入中國領土。接獲電郵,同時亦為黎智英辯護的代表律師Gallagher稱,黎智英聘用海外大狀為他辯護亦被視為顛覆國家,質疑此發展趨勢破壞法治和國際人權保護機制。

《泰晤士報》報道,英國倫敦著名的大律師事務所Doughty Street Chambers三位代表黎智英的英國御用大律師Caoilfhionn Gallagher、大律師Jonathan Price及Jennifer Robinson,在7月1日收到聲稱是香港國安處的「電郵」,指控他們違反《港區國安法》,有可能會被引渡,指示他們不要試圖踏入中國領土。

三名收到「電郵」的大律師發聲明指,已去信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辦事處任意拘留問題工作組提出緊急申訴,指控香港政府對黎智英長期未審先囚的行為違反國際法,對黎智英的言論自由及集會自由構成不必要及不合比例的限制。

外媒指黎智英在英代表大律師收港國安處電郵 警指電郵屬假冒予以強烈譴責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4%E8%B2%AC
[Image: _2022070819093617359.jpg]
正在監獄服刑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多案纏身。資料圖片

正在監獄服刑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多案纏身,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英國倫敦著名的大律師事務所Doughty Street Chambers三位代表黎智英的英國御用大律師Caoilfhionn Gallagher、大律師Jonathan Price及Jennifer Robinson,在7月1日收到聲稱是香港國安處的「電郵」,指控他們違反《港區國安法》,有可能會被引渡,指示他們不要試圖踏入中國領土。Gallagher稱黎智英聘用海外大狀為他辯護亦被視為顛覆國家,質疑此發展趨勢破壞法治和國際人權保護機制。不過,本港警方今日(8日)發聲明指有關電郵是有人冒充警務人員發出,警方予以強烈譴責。

警方的聲明指出,香港警務處於2020年6月30日成立維護國家安全的部門,其官方名稱為「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National Security Department of the Hong Kong Police Force)。對於有報道指「香港國安部」(“National Security Wing”)曾向海外法律從業人員發電郵,指他們違反香港國安法,警方表示關注。

聲明又表示,對於有人冒充警務人員,警方予以強烈譴責,並呼籲有關人士提供進一步資料或證據,以便作出跟進。警方重申,作為專業的執法部門,警務人員在執行職務時會按照相關法律、既定程序及守則行事。如有任何人違反香港法律(包括香港國安法),警方必定依法調查。

三名收到「電郵」的大律師昨發聲明指,他們已去信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辦事處任意拘留問題工作組提出緊急申訴,指控香港政府對黎智英長期未審先囚的行為違反國際法,對黎智英的言論自由及集會自由構成不必要及不合比例的限制。

外媒:黎智英在英代表大律師收香港國安處電郵 警告涉違《國安法》或被引渡
https://www.am730.com.hk/%E6%9C%AC%E5%9C...%A1/327731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位於英國倫敦的大律師事務所「Doughty Street Chambers」三位代表黎智英的大律師,包括英國御用大律師Caoilfhionn Gallagher、高級大律師Jonathan Price及Jennifer Robinson,分別收到以「Gmail」地址發出、聲稱來自香港的「國家安全部門官員」,指控他們違反了香港的《國安法》,有可能會被引渡,電郵又提到,拒絕遵守香港法律的人均可以被其他司法管轄區引渡,並指「外國人將被控顛覆罪」,更指示他們不要試圖踏入中國領土。

三名收到「電郵」的大律師昨發聲明指,他們已去信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辦事處任意拘留問題工作組提出緊急申訴,指控香港政府對黎智英長期未審先囚的行為違反國際法,對黎智英的言論自由及集會自由構成不必要及不合比例的限制。

外媒指黎智英在英代表大律師收港國安處電郵 警告涉違《國安法》或被引渡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07-07/%e...a6/4162777

https://www.singtao.ca/5890335/2022-07-0...iant=zh-hk

正在監獄服刑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多案纏身,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英國倫敦著名的大律師事務所Doughty Street Chambers三位代表黎智英的英國御用大律師Caoilfhionn Gallagher、大律師Jonathan Price及Jennifer Robinson,在7月1日收到聲稱是香港國安處的「電郵」,指控他們違反《港區國安法》,有可能會被引渡,指示他們不要試圖踏入中國領土。Gallagher稱黎智英聘用海外大狀為他辯護亦被視為顛覆國家,質疑此發展趨勢破壞法治和國際人權保護機制。

三名收到「電郵」的大律師昨發聲明指,他們已去信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辦事處任意拘留問題工作組提出緊急申訴,指控香港政府對黎智英長期未審先囚的行為違反國際法,對黎智英的言論自由及集會自由構成不必要及不合比例的限制。

[ 本帖最後由 HKer 於 2022-7-8 10:50 編輯 ]
Reply
#17
美議員去信拜登 促制裁港律政司及檢控官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072...2_001.html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的12名跨黨派國會議員周三(20日)去信美國總統拜登,要求他運用總統權力制裁香港律政司和自願參與政治案件的檢控官。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批評相關議員公然蔑視《港區國安法》,干涉香港事務及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規範。港府今日(21日)回應,嚴厲譴責CECC內的政客,指檢控人員嚴格按照行之已久的國際慣例履行職責,在作出檢控決定時,會根據適用法律以及可獲接納以充分支持提出法律程序的證據。

議員指出,律政司與檢控官損害香港法治及拘留政治犯,實質地促進中國內地未能履行《中英聯合聲明》,任意拘留行使普遍承認的人權之個人。議員認為,不是全部港府檢控官都參與政治起訴,部分人勇於發聲指出領導層違反專業道德標準,但港府成立特別職責小組專門處理政治案件,制度化政治檢控,而新任律政司司長被普遍認為會延續前任的強硬立場,打壓反對聲音。

議員敦促拜登引用《香港人權和民主法案》及《香港自治法案》賦予的權力,制裁律政司和自願參與政治案件起訴的檢控官

美國CECC報告首提林定國 倡加強對港制裁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071...2_001.html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周二(12日)發表研究報告,指控香港律政司檢控部門在處理有關中國國家安全的案件時受到政治因素干預,並首次點名剛上任的香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指注意到他曾說不怕遭美國制裁,建議美國政府與國際社會加強合作實施相關制裁。

CECC以「香港檢控官在執行政治檢控上扮演關鍵角色」為題發表報告,憂慮香港政府能不能獨立地決定是否檢控2019年反修例運動以來的被捕人士。報告認為,如香港律政司內的檢控官有真正的獨立判斷並行使酌情權,被政治起訴和任意拘留的人數可能大減。除了林定國,報告亦提到多名刑事檢控專員、檢控官等。

報告建議美國政府和國際社會正視上述情況,加強合作採取行動,解決香港法治和人權受侵蝕的問題,包括增加《香港自治法》和《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授權的額外制裁措施。報告指穩定法律體系、新聞與訊息自由流通及人權保護是香港經濟和文化活力的基礎,對商業信心和美國與香港的雙邊關係非常重要。


據報李家超晤被點名律政司人員表達支持 大律師公會:美國威脅不可接受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5%E5%8F%97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跨黨派成員美國時間周三聯署致函美國總統拜登,建議制裁香港律政司及參與政治案件的檢控官。

據報,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上周四向全體律政司人員發出內部電郵,指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他的陪同下,當日早上親自接見被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點名的律政司人員,感謝他們的工作,以及表達支持和鼓勵,並向他們重申政府及中央必定會盡一切能力確保相關人員能安心工作,毋須顧慮。

林定國又表示,各律政司同事都積極回應,士氣高昂,衷心希望律政司所有人員都能夠上下一心,同氣連枝,支持相關同事的工作。

特區政府今日發表聲明,嚴厲譴責美國政客企圖向一直獨立和公正地秉行公義的律政司檢控人員施加所謂「制裁」。林定國表示:「以任何卑劣行徑企圖向我們的檢控人員施壓都只會徒勞無功。我和我的同事們會繼續團結一致,無畏無懼和不偏不倚地履行我們的憲制職能。」

而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回應指,公會曾就事件多次表達立場,任何威脅制裁香港法律專業的成員, 均不可接受,公會不會令這種威脅受到重視。

特區政府斥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橫蠻無理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0721.htm

特區政府嚴厲譴責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企圖向律政司檢控人員施加所謂「制裁」。

發言人表示,檢控人員嚴格按照行之已久的國際慣例履行職責,在作出檢控決定時,只會根據適用法律以及可獲接納以充分支持提出法律程序的證據。香港是法治之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沒有任何人凌駕於法律之上,案件不會因涉案人士的政治理念或背景而在處理上有所不同。而維護國家安全是屬於主權司法管轄區的內部事務,《香港國安法》的實施不應受任何形式干預。

發言人又說,美方政客橫蠻無理的霸凌行徑嚴重違反國際準則,同時粗暴地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表示,以任何卑劣行徑企圖向特區檢控人員施壓都只會徒勞無功。他和律政司的同事會繼續團結一致,無畏無懼和不偏不倚地履行憲制職能。

政府譴責美國政客圖制裁檢控人員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7/2022...6_967.html
Reply
#18
聯合國人權會促廢《港區國安法》 港府強烈反對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072...2_001.html

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今日(27日)發表香港履行《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審查報告,表示深切關注執法部門空泛演繹《港區國安法》,促請香港採取行動廢除該法,今後避免執法。港府同日表示,強烈反對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不公平的批評。

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發言人批評,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檢視《港區國安法》制定和實施時,應適切考慮該法訂立前社會暴力動亂的背景,以及《港區國安法》的實際操作和成效。發言人強調,制定《港區國安法》是為了讓香港居民重新享有於2019年6月至2020年初的黑暴期間不能享有的權利和自由。

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同日公布對澳門的審查報告,並表示關注澳門特區政府以違法為由禁止部分和平集會,並質疑澳門警方在示威活動中使用錄音設備,令錄音存在被濫用的風險。澳門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今日則表示,無法認同報告部分內容並表示反對,認為人權事務委員會應避免將審議活動「政治化」,避免以未經核實的報道或資訊來源為基礎作出偏頗、失實的結論。
Reply
#19
許智峯悉尼被襲 餐廳內遭華裔男子潑水:「下次再畀我見到你,就打鑊你」
https://hk.news.yahoo.com/%E8%A8%B1%E6%9...47475.html

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在澳洲被襲。「澳港聯」facebook 專頁表示,許智峯在東澳時間前日下午 3 時半左右,在悉尼一間餐廳跟朋友享用下午茶,期間一名華裔男子突然將一杯水潑向許智峯身上,並大聲指罵許是「人渣」,並以流利廣東話表示「如果唔係咁多人喺度,我一早郁手打咗你喇!」,「下次再畀我見到你,就打鑊你!」。許智峯跟友人考慮後暫未打算報案,但指已有足夠證據作日後可能跟進。

澳港聯引述目擊者指,當時許智峯與兩名友人在一間餐廳內飲下午茶,餐廳坐滿食客。3 時半左右,坐在許智峯側面背後圓桌的男子突然站立,將手上一杯水撥到許智峯身上,並大聲指罵許是「人渣」。在場顧客、侍應都感愕然,許智峯友人立即上前與該男子理論,餐廳內其他人亦出言喝止該名男子欲進一步行動,惟該男子繼續出言恐嚇許智峯:「如果唔係咁多人喺度,我一早郁手打咗你喇!」

文章指,許智峯一檯的檯面被男子所潑的水沾濕,許的手機亦濕了一大片。許智峯當時有勸止友人避免進一步衝突,但涉施襲男子繼續出言辱罵,許智峯與友人不作任何回應,該名男子隨後離去。目擊者指,該名華裔男子操流利廣東話,有一男一女同行,疑為其妻兒。當時該一男一女未即時離開,表示要將食物打包。十幾分鐘後,涉施襲男子突然折返,並出手搭許智峯膊頭表示:「下次再畀我見到你,就打鑊你!」許的友人立即撥開該名男子的手,並指斥他的行為已涉嫌犯上襲擊、恐嚇等刑事罪行。該男子聽罷就一邊指罵許智峯「人渣」一邊離開,其間更叫囂指「你哋唔係話要報警咩!」

文章又指,有在場人士已經拍下涉施襲男子的容貌;而許智峯及友人經考慮後,暫未打算報案,但若日後有任何需要,相信亦有足夠證據交警方作進一步調查。

專頁「Fiona Yellow 黃麗文」就表示,她有朋友認識涉嫌向許智峯施襲的男子,年齡約 43 歲。帖文又指「剛剛打電話俾襲擊者,佢 cut 線」;「唯有 email 俾佢嘅僱主,因為一間公司有一個有暴力傾向嘅員工,對於顧客以及公司都好危險」。帖文已經公開了涉嫌施襲者的容貌,以及電郵內容。電郵內容亦已經將該人點名,文中亦提到他在當地一間珠寶店工作。

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澳洲報稱遇襲 施襲者遭起底被解僱
https://www.am730.com.hk/%E6%9C%AC%E5%9C...%B1/332730

遭香港法庭通緝,報稱流亡澳洲的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周一(8日)透過海外網媒指,他在澳洲的一間港式茶餐廳內遇襲。許其後在社交媒體交代事件,形容事件僅屬小事,但因為對方出言恐嚇,故向悉尼警方、澳洲聯邦警察、澳大利亞安全情報組織及澳洲國家安全部舉報。至於被指施襲的男子,在事後已被網民起底,據報更遭任職的珠寶公司解僱。

許智峯據報在悉尼的一間港式茶餐廳內,被人潑水以及出言威嚇。其後,有媒體放出一段智峯的錄音解釋事件。許在錄音指,當時與友人在茶餐廳用膳,期間一名男子在其背後指罵,之後向其潑水。許表示,最初認為衣服被水濺中的範圍不大,加上在場的食客皆對男子行為不滿,令男子被趕出餐廳,故此不打算報警。

澳洲當局已聯絡許智峯
許智峯在錄音上表示,由於對自己的影響輕微,加上男子相信已難以再返回餐廳,以及其容貌已得到拍下,因此僅保留追究權利。許至今日(9日)早上再於社交媒體交代事件。許指:「考慮到事件非一般謾罵,而是涉及直接襲擊及威脅使用暴力」,又說自己在澳洲的人身安全「牽涉香港人的公眾利益」,有需要讓澳洲政府當局知悉,故今早向當局作出舉報,又指已將施襲者的相片、姓名及聯絡方法提供予有關部門,並獲書面確認舉報,而新南威爾士州警方及澳大利亞安全情報組織亦已聯絡許智峯。

另外,有網民認出施襲者的身分,其後更透露男子在悉尼的一間珠寶店工作。有網民向珠寶店舉報,而該珠寶店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已經解僱涉案男子,並譴責暴力。

[ 本帖最後由 Dr.Fat 於 2022-8-9 07:55 編輯 ]
Reply
#20
特斯拉滬廠擴建遇阻傳涉國安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89...00710.html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近期在中國是非不絕,繼早前因接連減價,觸發大批車主維權後,彭博報道,特斯拉上海廠第三期擴建計劃或要擱置,理由是中國政府擔心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旗下太空公司SpaceX的星鏈(Starlink)計劃,涉及數據方面問題,因此不想讓特斯拉繼續擴大中國業務。不過,特斯拉方面暫未有回應彭博的查詢。

報道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擴建原定今年中展開,完成後工廠產能將增加一倍,但有中國官員擔心,雖然特斯拉電動車並未配置星鏈設備,但依然存在數據安全與社會穩定問題,因有關設備能讓中國用戶繞過「防火牆」;知情人士稱,在中國高層官員提出進一步指導意見之前,上海廠第三期擴建計劃存在變數

長汽前總裁接任小鵬CEO
另一方面,內地電動車企小鵬汽車(09868)可能出現高層人事變動,據內媒報道,長城汽車(02333)前總裁王鳳英,將接替小鵬創辦人何小鵬出任首席執行官(CEO),而在吉利(00175)負責銷售的高管易寒,亦會於農曆新年後加盟小鵬,出任營銷副總裁。

小鵬回應內媒查詢時表示,集團自去年下半年啟動全面組織調整,目前初見成效,未來將堅定不移推進組織變革,提升效能,強調對業內優秀人才加入小鵬,始終持開放和歡迎態度,如有進一步訊息,會及時與外界分享,公司表明將繼續在何小鵬的領導下發展,他依然會是公司的最高負責人。

【內地建廠】Tesla上海三期工廠擴建據報受阻,傳中央憂慮蒐集數據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85...38190.html

[Image: f41e815eeb6a058275fd21dd8fa7d7c6]

據《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道,Tesla(美:TSLA)原定今年年中啟動的上海工廠三期項目被中國官員阻撓,令公司在中國年產200萬輛汽車的擴產目標蒙上陰影。

知情人士表示,一些中國中央政府部門官員對Tesla及公司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存在顧慮,包括對Tesla的美國公司性質、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公司的星鏈項目(Starlink)、Tesla之前存在的數據蒐集問題等抱有擔憂

知情人士補充,上海市政府對Tesla仍表示支持。而另一知情人士透露,三期項目的未來尚不確定,有待中央政府高層的態度轉趨清晰。Tesla和中國發改委沒有回應消息。

Tesla上海臨港工廠項目一、二期工廠始於2019年均已投產,年產能達100萬輛。即使受疫情及擴產改造影響,去年上海Tesla工廠仍交付了共71萬輛Model 3和Model Y電動車,成為公司全球產量最高的工廠。當三期項目投產後,將使得Tesla上海工廠一、二、三期項目合計產能達到每年200萬輛。早在2021年,因擔心Tesla車載設備獲取軍事秘密,如車輛內置攝像頭收集敏感數據,中國此前已禁止Tesla汽車進入軍隊營區和家屬院

去年12月,有傳Tesla可能因需求不足,因而要上海工廠計劃減產。今年初Tesla中國車款接連減價,引發一些中國Tesla車主不滿及進行維權行動。

[ 本帖最後由 陪瞓導師 於 2023-1-13 07:31 編輯 ]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