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香港政府一國兩制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桂民海被判囚10年 林榮基質疑與銅鑼灣書店事件有關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00225.htm

銅鑼灣書店前股東桂民海被指涉及境外非法提供情報罪,案件昨日在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桂民海被判有期徒刑10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寧波法院在官方網站公布消息,並引述桂民海表示,認罪服判不上訴。

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對桂民海再被判刑感到愕然和意外,沒想到桂民海在入獄兩年後,會再被重判10年。

林榮基表示,不清楚桂民海是否曾從事收取和出售國家機密的工作,不能完全抹殺任何可能,但質疑桂民海今次被重判與銅鑼灣書店事件有關,可能因為對方出版被認為不應該出版的消息,影響管治有關,沒想到事件由2015年至今仍未完結,形容是「天方夜譚」。

去年4月已移居台灣的林榮基表示,日後會多留意人身安全,也不敢回港,他對香港前景感到憂心。
Reply
內地禁美媒中港澳工作 毛孟靜:等同宣布一國兩制已死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00318.htm

外交部凌晨宣布,要求《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年底前記者證到期的美籍記者,即日起4天內,向外交部新聞司申報名單,並於10日內交還記者證,今後不得在中國包括港澳繼續從事記者工作。

立法會議員毛孟靜說,《基本法》列明香港出入境事宜可由特區政府自行籌措,中央政府今次的做法如同宣布「一國兩制」已死亡。她又指,中央報復式地針對數間美國有代表性的傳媒機構,做法非常過分,也是史無前例。

民主黨涂謹申說,香港是國際政經界人士依賴的資訊來源,中央的做法是要將香港「攬炒」,影響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希望特區政府極力向中央反映有關影響,認為事件亦對國家發展百害而無一利,希望中央政府三思。

外國記者會及記協促澄清外籍記者在港採訪不受中央干預
https://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384811

香港記者協會及香港外國記者會對外交部禁止美籍記者在港澳地區採訪的決定表示震驚及遺憾,促請港府確保外籍記者在港採訪不受中央干預。外交部駐港公署表明,反對任何外部勢力濫用新聞自由,干預中國內政。

香港外國記者會發聲明,指對中國宣布驅逐三間美國媒體的美籍記者感到震驚,並關注當中提及相關記者日後不能在香港採訪,外國記者會指出基本法下所有工作簽證的審批應由入境處獨立決定,若相關制度有變,將嚴重侵蝕一國兩制原則。

促請政府應即時澄清現時處理情況,並保證在港工作的外籍記者將繼續在不受中國政府干預下獲批工作簽證。

記協亦表示對相關決定感到震驚及極度遺憾,認為外交部不能干預香港內部事務,有關決定將嚴重衝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諾,動搖一國兩制。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沒有直接回應,外交部的決定會否影響香港營商環境。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聲明表示,對外國記者協會言論表示強烈不滿及堅決反對。公署指,外交部的決定是對美方無理打壓中國媒體駐美機構被逼進行的必要對等反制,是正當合理防衛。認為外國記者協會應向美國政府表達不滿,而不是顛倒是非,對中方無端批評指責。

公署強調香港是中國的香港,中央政府是依據一國兩制和基本法享有的外交事權,合法合理合情,堅決反對任何外部勢力濫用新聞自由,干預中國內政及香港事務。

[ 本帖最後由 金大班 於 2020-3-19 03:32 編輯 ]
Reply
外國記者會及記協促澄清外籍記者在港採訪不受中央干預
https://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384811

香港記者協會及香港外國記者會對外交部禁止美籍記者在港澳地區採訪的決定表示震驚及遺憾,促請港府確保外籍記者在港採訪不受中央干預。外交部駐港公署表明,反對任何外部勢力濫用新聞自由,干預中國內政。

香港外國記者會發聲明,指對中國宣布驅逐三間美國媒體的美籍記者感到震驚,並關注當中提及相關記者日後不能在香港採訪,外國記者會指出基本法下所有工作簽證的審批應由入境處獨立決定,若相關制度有變,將嚴重侵蝕一國兩制原則。

促請政府應即時澄清現時處理情況,並保證在港工作的外籍記者將繼續在不受中國政府干預下獲批工作簽證。

記協亦表示對相關決定感到震驚及極度遺憾,認為外交部不能干預香港內部事務,有關決定將嚴重衝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諾,動搖一國兩制。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沒有直接回應,外交部的決定會否影響香港營商環境。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聲明表示,對外國記者協會言論表示強烈不滿及堅決反對。公署指,外交部的決定是對美方無理打壓中國媒體駐美機構被逼進行的必要對等反制,是正當合理防衛。認為外國記者協會應向美國政府表達不滿,而不是顛倒是非,對中方無端批評指責。

公署強調香港是中國的香港,中央政府是依據一國兩制和基本法享有的外交事權,合法合理合情,堅決反對任何外部勢力濫用新聞自由,干預中國內政及香港事務。

中國驅逐美國媒體記者:香港不能去,「一國兩制」還在否?
https://yahoo-news.com.hk/BBCChineseNews...yptr=yahoo

中國外交部周二(3月17日)晚突然宣佈,對五間美國媒體採取反制措施,報復美國最近把中國媒體機構列為「外國使團」的決定,其中要求三大美國媒體《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的駐華記者交還記者證,今後不得在中國工作。

有別於過往中國針對境外記者的驅逐令,此次驅逐令明確指出,三家媒體駐華記者之後不能在港澳地區工作,引發香港新聞界團體和民主派對新聞自由和「一國兩制」被侵蝕的隱憂。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禁止有關媒體在港工作是中央政府對港外交事務的職權範圍。

耿爽表示:「中方採取的措施是中央政府針對美方行為採取的反制措施,屬於中央政府依據『一國兩制』和《基本法》享有的外交事權。這是一個很專業、很權威的答覆。」

香港政府發言人表示,入境事務處會因應個案的情況,按香港法律及入境政策處理,強調香港一向對專業人士來港就業實施開放政策,並且享有新聞自由,政策符合《基本法》和「一國兩制」。但政府沒有回應是否執行、如何執行外交部的指令。香港新聞界團體呼籲政府進一步澄清該批記者能否在香港採訪。

肺炎疫情:「亞洲病夫」之稱引發的爭議
中美關係難緩和 北京驅逐美國三大報社記者
「『一國兩制』已死」?

香港民主派多個政黨議員周三表明不滿中方把措施包含香港,認為做法有違「一國兩制」,違反《基本法》中保障香港在兩制下應享有的新聞自由,以及出入境管制的控制權,擔心此舉影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香港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毛孟靜批評,中方完全不避嫌要求港府驅記者,等同宣佈「一國兩制」已死。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認為,中方的做法是「干預香港事務」,呼籲港府不應執行有關措施。

香港記者協會則表示震驚及極度遺憾,強調目前外國媒體記者在港從事採訪工作,只需獲得入境處發出的工作簽證,毋須額外接受審查或申請記者證。並稱中國外交部絶不能干預香港內部事務,包括禁止外媒記者在港工作,有關決定將嚴重衝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諾,動搖「一國兩制」的根本。

香港外國記者會亦表示關注,認為香港有自己制度和法例保障新聞自由,而根據《基本法》,香港對外國人的工作簽證是由香港入境處處理,如果制度有所改變,代表「一國兩制」嚴重被侵蝕。

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別回應了香港外國記者會的聲明,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形容是「說三道四」,強調「香港是中國的香港」,中方反制措施依據「一國兩制」和《基本法》享有的外交事權,「合法合理合情」,並呼籲外國記者認真讀《基本法》,「凖確理解和尊重『一國兩制』」。

香港建制派立法會議員麥美娟認為,外交事務是由中央負責,如果大家關心新聞自由,就應該先反對美國打壓中國的新聞自由。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對BBC中文表示,外媒採訪權不應該被「泛外交化」,因為新聞自由是香港兩制的一部分,香港以往跟隨國際規則做事的可預期性會受到打擊,令外界認為「一國兩制」「名存實亡」,香港不再有原有的自由空間。

香港不再是外媒記者的「避風港」?
香港自英殖時期起,享有西方國家提倡的新聞自由,許多外國媒體也會在香港設立分部,特別是想報導中國新聞的媒體。一些駐港外籍記者曾經形容,香港是外媒記者的「避風港」。

從英殖時期以至主權移交之後的20年,均沒有記者因報導敏感議題或政治理由而被驅逐,但隨著香港民主訴求呼聲高漲、爆發連場社會運動,以及中港兩地關係變化,外媒在香港的情況近年有所變化。2018年,英國《金融時報》記者馬凱疑因邀請「港獨」組織領袖演講,而被拒入境,成為香港非常罕見的記者被逐事件,引發爭議。

馬凱被禁入境香港時,民主派人士示威聲援。
根據無國界記者所做的新聞自由指數,香港新聞自由從2013年在180個國家與地區排行58,下降至2019年的73。

呂秉權說,香港多年來是觀察和分析中國的重要窗口,很多消息、情報、以至大陸的個人和單位,會匯集來到香港,過往一些外媒記者被驅逐後,會選擇到香港繼續工作,這種情況或許令中國官方尷尬,所以今次採取更凌厲的措施,打擊這批駐華記者報導中國新聞的能力。

這場中美媒體戰源自美國《華爾街日報》早前刊發以《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為標題的文章,中國驅逐了三名《華爾街日報》記者;同時,美國認定五家中國官方媒體機構為「外國使團」,限制中國官媒駐美機構實施僱員數量。

中國於是提出反制措施,要求「美國之音」、《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時代周刊》申報境內工作人員、財務、經營等資料,並要求三家大報駐華記者交還記者證,另外要求三份報紙的駐華記者十天內交還記者證,不得在中港澳地區採訪。

中國外國記者會估計,至少13名記者受到影響。《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和《時代周刊》都分別有高層發聲明批評或譴責中國的舉措。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遺憾。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強調,中方措施是針對美國「無理打壓」中國媒體駐美機構被迫進行的必要反制,「起因和責任不在中方,如果哪家美國媒體有意見,他們可以去向美國政府提出」。

香港浸會大學學者呂秉權說,中美雙方近期針對各自媒體機構的舉措,對新聞自由的影響不能夠相提並論,因為中國官方媒體是黨的喉舌,有宣傳和情報的功能,「可以說是中國政府的延伸」,如果它們不表明脫離中國的關係,利用新聞機構去包裝官方機構去進行國家行為,這種做法是有問題,而美方做法在新聞自由的角度來看並非最好,但外界可以理解。

【中國逐美3大報記者】禁令伸延香港涉違基本法 FCC發公開信提3質疑促林鄭澄清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202...4FT2DTU3I/
中國政府禁止《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美籍記者在中國採訪,且首次將禁令伸延至香港和澳門,不但違反《基本法》,更破壞一國兩制。香港外國記者會(FCC)今日向特首林鄭月娥及入境處處長曾國衞發公開信,提出三點質疑,包括被驅逐的記者是否准許在港工作或以訪客身份入境,促當局澄清,以釋疑慮。

香港外國記者會(FCC)主席Jodi Schneider在公開信指出,中國外交部明確指出,被驅逐出境的美籍記者不能再於中國從事新聞工作,包括香港及澳門。但港府於本月18日的聲明卻稱,「本港一向對專業人士來港就業實施務實開放政策,讓香港所需而又缺乏的特別技能、知識或經驗的人士來港工作,包括新聞工作」。

Jodi Schneider在公開信提出三點質疑,指有關的美籍記者被中國驅逐出境後可否入境本港?即使以訪客身份是否也受影響?若他們來港找工作,或其僱主安排來港任職,港府是否允許?假使他們已取得本港入境處發出的工作簽證等,會否因為北京的禁令而被撤銷?

公開信表明,FCC是香港新聞界的代表之一,盼特區政府清晰及明確交代,包括保證香港入境處仍是獨立機構,會按每個獨立個案審批新聞工作者的簽證;若有關審批需根據中央政府的決定,作為代表外國記者的組織,FCC有權知道。公開信重申,FCC是專業機構,並非政治組織,其使命是確保新聞工作者可享有工作自由。

《蘋果》向特首辦及入境處查詢有關FCC公開信提出的質疑,政府發言人指,本月18日發出的新聞稿已就外交部的公告作出回應,沒有補充。
林鄭又龜縮拒回應

相關新聞:【抗暴之戰】撞斷少女腳反獲撐警團體捐款 的士司機接受共媒專訪囂稱「問心無愧」

自中方17日宣佈禁令以來,引發干預香港及澳門新聞自由及違反基本法、一國兩制的炮轟,林鄭月娥卻至今從未回應事件。《蘋果》在上月21日揭露由特首辦撰寫、並已向中央提交的抗疫工作報告,內容向中央打「小報告」,狀告建制派未有與她站在同一陣線,更欲藉抗疫令建制選情轉危為機。事隔一個月,《蘋果》一直追問當局回應,林鄭卻依舊龜縮,至今仍拒絕正面回應。

中共首度禁外媒記者在港澳採訪,在中國外交部周四(19日)例行記者會上,有外媒提問觸及措施是否在所謂「一中原則」下適用:「中方對美國媒體駐華機構的反制措施是否影響在台灣工作的美國籍記者?」

據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即變臉:「中方的反制措施和相關要求,都寫在聲明裏了,很清楚,請你仔細閱讀。」報道形容耿爽還聲言:「我也可以告訴美方,所有選項也都在中方的桌面上。」
公開信中三點質疑

1. 有關的美籍記者被中國驅逐出境後可否入境本港?即使以訪客身份是否也受影響?

2. 若他們來港找工作,或其僱主安排來港任職,港府是否允許?

3. 假使他們已取得本港入境處發出的工作簽證等,會否因為北京的禁令而被撤銷?
Reply
彭定康發聲明批中方推港區國安法立法 全球約200政界人士聯署
http://news.tvb.com/world/5ec9d05a335d19...F%E7%BD%B2

前港督彭定康與英國前外相聶韋敬發起聯署聲明,批評中方公然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推動「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立法。全球約200政界人士參與聯署。

聯署聲明稱「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是對香港自治、法治及基本自由的全面攻擊;指國際社會若不能夠相信北京對香港的承諾,日後在其他事情上亦難令人相信北京。

參與彭定康聯署聲明的包括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署理主席魯比奧等十七名國會議員,英國上下議院亦有52人聯署,其餘還有百多名來自歐洲多國、亞洲和澳洲等政界人士。

在北京,外交部早前重申「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立法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國無權干預。

彭定康發起聯署 批評推動港區維護國安法違中英聯合聲明
http://news.tvb.com/world/5ec9abbe335d19...2%E6%98%8E

前港督彭定康與英國前外相聶韋敬發起聯署聲明,批評中方公然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推動「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立法。

聯署聲明稱「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是對香港自治、法治及基本自由的全面攻擊,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國際社會若不能夠相信北京對香港的承諾,日後在其他事情上亦難令人相信北京。

參與彭定康聯署聲明的包括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署理主席魯比奧等十七名國會議員,英國上下議院亦有52人聯署,其餘還有百多名來自歐洲多國、亞洲和澳洲等政界人士。

在北京,外交部早前重申「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立法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國無權干預。

多國關注港區國安法 中方批評粗暴干涉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00523.htm

多個國家,繼續對北京訂立《港區國安法》表示關注,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警告,中方的做法會對中國及香港經濟帶來非常壞的影響,又指白宮正研究對華經濟懲罰措施。

英國、澳洲及加拿大三國外長,罕有地發表聯合聲明,深切關注中國計劃在香港實施國家安全法,指若在香港民眾、立法會和司法系統,都無參與下訂立相關法例,明顯會損害「一國兩制」原則。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和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先後發表聲明,堅決反對有國家妄加評論,粗暴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英澳加三國外長發聲明 深切關注中國擬在港實施國安法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00523.htm

英國、澳洲及加拿大三國外長發表聯合聲明,對中國計劃在香港實施全新的國家安全法例,表示深切關注,認為是削弱香港的法律地位。

聲明表示,中國承諾維持香港的高度自治,包括個人權利及集會自由,但中國制定有關法律時候,未有讓香港的民眾、立法機關及司法機構直接參與,明顯破壞「一國兩制」及高度自治的原則。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在每日的簡報中,亦對事件表達關注,他表示,長期以來呼籲北京當局與香港民眾展開真正的對話,令緊張局勢降溫,他將繼續關注事態發展。

[ 本帖最後由 無名氏叔叔 於 2020-5-24 03:01 編輯 ]
Reply
葉劉稱香港從來不存在「三權分立」 是泛民製造出來欺騙市民
https://www.hk01.com/%E6%94%BF%E6%83%85/...m=referral

立法會今日(7日)繼續辯論民主派提出的52項《財政預算案》修正案,包括削減官員薪酬及警隊開支等。新民黨葉劉淑儀發言反對有關修正案,並指出香港從來都不存在「三權分立」,是泛民製造出來欺騙市民的謊話。她解釋,立法會的前身立法局於回歸以前,由港督兼任主席,行政機構「牢牢控制」立法機關,督促泛民不要再向市民散播錯誤的訊息。

立法會內會自去年10月至今,共召開16次會議,尚未選出正副主席。日前港澳辦及中聯辦連番炮轟民主派議員「政治攬炒」,被不點名批評、負責主持內會的公民黨郭榮鏗,回應指在「三權分立」的憲制原則下,兩辦無任何權力或資格評論立法會如何運作。

葉劉今日在會上發言,指出香港從來沒有「三權分立」,只是泛民製造出來欺騙市民的謊話。葉劉指,回歸前的立法局主席由港督兼任,並主要由官守議員及政府委任的非官守議員組成,立法局並無獨立權力,由行政機關「牢牢控制」。她又稱,中央與英國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時被「過咗兩棟」,誤以為接收的香港是行政主導。

葉劉續稱,對於很多教科書指香港「三權分立」非常不解,「不學無術之徒教錯細路」。她又指,英國亦從未有「三權分立」,透過民選議員組織政府成為內閣,督促泛民不要再向市民散播錯誤的訊息。

葉劉又質疑,朱凱廸發言經常批評共產黨,是為了挑起港人對內地的不滿,以為自己吸引更多選票。她又提醒大家不要忘記,在香港最急需口罩的時候,深圳市政府於2月透過中聯辦,日捐10萬個口罩,形容是雪中送炭,呼籲泛民留意這些事實。

朱凱廸提減立法會秘書長及法律顧問薪津:未助鞏固「三權分立」

朱凱廸提出刪減立法會秘書長陳維安及法律顧問馮秀娟全年薪津,質疑兩人未有做好把關,防止行政當局以違憲的手段,逼立法會通過侵害港人基本權力的法例,鞏固香港「三權分立」。朱凱廸批評,陳維安及馮秀娟造成「三權合作」,令立法會「淪為踐踏港人人權的兇手」。

朱凱廸續數出二人的「四宗罪」,包括16年立法會主席選舉時,違規確立有外國居留權的梁君彥之候選人資格;審議《逃犯條例》修訂時,剝奪民主黨涂謹申主持會議的權利等。
Reply
默克爾稱歐盟關注香港「一國兩制」原則受侵蝕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00703.htm

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歐洲聯盟關注香港「一國兩制」原則受侵蝕。

她在德國議會發言時表示,要與中國建立成功關係,以及有效保障歐盟利益,歐盟必須以一致聲音與中國交往。

在提及香港問題時,默克爾表明,在公開對話基礎上,已經就法治及香港未來展開對話,非常關注「一國兩制」原則已經受侵蝕。

德國由本月1日開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為期半年。
Reply
【國安法】指執法細則偏離立法程序和人權保障 張達明:再無「兩制」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hk/1813249/%E5%8D%B3%E6%99%82-%E6%B8%AF%E8%81%9E-%E5%9C%8B%E5%AE%89%E6%B3%95-%E6%8C%87%E5%9F%B7%E6%B3%95%E7%B4%B0%E5%89%87%E5%81%8F%E9%9B%A2%E7%AB%8B%E6%B3%95%E7%A8%8B%E5%BA%8F%E5%92%8C%E4%BA%BA%E6%AC%8A%E4%BF%9D%E9%9A%9C-%E5%BC%B5%E9%81%94%E6%98%8E-%E5%86%8D%E7%84%A1-%E5%85%A9%E5%88%B6

港區國安法第43條實施細則今日生效,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表示,第43條的實施細則,偏離香港過往的立法和人權保障做法。

張達明在一個電台節目時表示,今次實的施細反映香港和內地的處理已變成一樣,對於珍惜「一國兩制」的人而言,香港已失去獨特性,「兩制」再不存在。他又指,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訂出執法細則的做法和內容,完全偏離香港基本人權保障和立法程序規定,認為細則將立法會及法庭的角色完全摒除,過往行之有效的立法過程亦被摒棄。他提及去年立緊急法,指立法會都有角色看是否需要否決,但現時由行政長官及國安委做所有決定,完全偏離法律程序。

張達明又表示,市民是有權可就有關情況提出司法覆核,但相信無機會獲批,因為人大常委會可以就司法覆核的內容鑽空子釋法,不容香港法院挑戰《港區國安法》。

對於多個社交平台或通信軟件暫緩處理特區政府索取用戶資料要求,張達明指,除非有關公司完全沒有辦公室和職員在港,警方才不能上門蒐證。
Reply
美國國務院貼文 重申特朗普會同等對待中國和香港
https://hk.on.cc/hk/bkn/cnt/amenews/2020...2_001.html
[Image: bkn-20200724010909883-0724_00972_001_01p...0724033347]

美國國務院本港時間周五(24日)在社交網站Facebook貼文,引述總統特朗普表示:「由現在起,香港將得到與中國相同的待遇,沒有特別待遇、沒有特殊經濟待遇,不允許從美國出口敏感技術到香港。」
這貼文引述的說話,和特朗普上周二(14日)在白宮宣布已簽署《香港自治法案》及終止對香港特殊待遇地位行政命令時的發言一模一樣。國務院並沒有對該貼文加以說明。
Reply
12名民主派立會參選人被DQ 公民黨斥一國兩制已不存在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0073...2_001.html

立法會選舉提名期將於明日(31日)截止,消息指今午(30日)有12名早前已報名參選的非建制派人士,被選舉主任裁定提名無效,當中包括4名競逐連任公民黨議員郭榮鏗、楊岳橋、郭家麒和專業議政梁繼昌、參選香港島地方直選的袁嘉蔚、梁晃維、熱血公民鄭錦滿、公民黨鄭達鴻、參選九龍東地方直選的黃之鋒、參選新界東地方直選的劉頴匡及何桂藍、以及參選功能界別區議會(第二)的岑敖暉。

公民黨傍晚召開記者會回應指,該黨6名已報名的參選人中,有4人已收到選舉主任來信取消參選資格,指不接納他們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所用理據如出一轍,相信其餘兩名仍未被取消資格的參選人的命運一樣,批評做法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並對香港人在《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公約》下的選舉權及被選舉權作出侮辱和破壞,強調現時已毫無懸念,一國兩制已不再存在。
身兼該黨黨魁、被取消參選資格的現任議員楊岳橋發言時,指政治上的寒冬已經來臨,呼籲港人沉着面對、不應該放棄。同樣被取消資格的法律界議員郭榮鏗指,「過去8年在立法會為香港人權、法治、自由、民主努力,如果因此而被DQ,係一生榮幸,絕無遺憾」,又呼籲市民「Don't give up」(不要放棄)。
政府今午發聲明,指表示認同和支持選舉主任就今年立法會換屆選舉12名獲提名人士提名無效的決定,其他獲提名人士的提名是否有效,選舉主任仍在依法進行審核,不排除仍有部分獲提名人士被選舉主任決定提名無效。
政府重申,擁護《基本法》是立法會議員的基本憲制責任,但支持香港獨立、以民主自決或支持香港獨立作為自決前途選項來處理香港體制;進行尋求外國政府或政治組織干預有關香港特區事務;原則上反對人大常委會制定港區國安法;表明意圖在確保於立法會佔多數後,行使立法會議員權力無差別地否決任何政府提出的立法建議、任命、撥款申請及財政預算案,以逼使政府接受政治要求等人,不可能真誠地擁護《基本法》,不可能履行立法會議員職責。
Reply
調查︰一國兩制指數下跌 逾七成半人冀2047年後續實施
https://www.singtao.ca/4436589/2020-08-2...iant=zh-tw

民主思路委託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就港人對「一國兩制」評價作電話調查,以10分為滿分,最新的指數是5.58分,為2017年中以來第二低,比12月的5.70分下降0.12分,其中香港市民給予是3.39分, 而國際智庫的評價為7.76分。調查中亦有七成七的市民支持2047年後繼續實行「一國兩制」。

調查於本年6月訪問1001名18歲或以上市民,結果顯示最新一國兩制指數為3.39分,較去年12月的5.70分下跌0.14分。調查分9個範疇,均錄得跌幅,包括獨立司法權、獨立立法權及民主政制發展,其中言論自由跌幅最顯著,較上次跌7.3個百分點,評分為4.04分。另外,61.5%受訪者認為,訂立港區國安法對一國兩制有負面影響,59.2%認為,港澳辦及中聯辦發聲明對一國兩制有負面影響。

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潘學智認為,《港區國安法》的突如其來,引起市民及國際社會關注人權自由,亦重新點燃反修例事件累積的情緒,加上政府的防疫工作未如理想,令市民的激進情緒復燃,故對「一國兩制」指數評分下降感到不意外。

調查亦發現,高達七成七受訪者對於2047年後繼續實施一國兩制表示支持,所有政治版塊的支持者都有超過七成半人支持一國兩制,當中近七成人認為「維持高度自治」是有利於推行一國兩制的首要選項,其次是「經濟維持繁榮穩定」。民主思路召集人湯家驊表示對此感到有少許意外,認為有較多人希望一國兩制能夠成功,港府應加倍努力滿足市民期望。

另外,香港市民對「中國人」的身分認同感由4.72分跌至4.38分,對「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感由8.41升至8.55分,只有約三成人對擁有雙重身份認同,較以往調查少超過兩成。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3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