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囤貨 stockpile, 違規倒賣, profiteering, illegal trade, stripping
#4
殯葬名額加價出售 上海拘逾廿黃牛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chin...00178_008/
殯葬名額加價出售 警方逮捕逾20名「黃牛黨」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21...2_001.html
涉插隊獲名額、高價轉賣市民 多名殯葬黃牛被上海警方拘捕
https://www.hk01.com/article/852494

藥房商會稱近日多了人買止瀉藥 籲勿囤積太多止痛藥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30104.htm

近期出現市民搶購退燒止痛藥情況,港九藥房總商會副理事長張德榮說,近日同時多了人購買止瀉藥,相信與有傳近期病毒會引致肚瀉有關。

張德榮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說,個別含撲熱息痛成份的品牌供應較為緊張,但其他品牌仍然有售。他相信供應緊張除了是因假期令運輸延遲外,亦與多了市民買藥有關。不過他說,本地有藥廠生產含撲熱息痛的藥物,生產速度快,相信過一至兩個星期可以生產到。他呼籲市民不要囤積太多藥,以一個人計有10至20粒退燒止痛藥已足夠。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在本台節目說,公立醫院有足夠的相關藥物,亦呼籲市民不宜買散裝藥,或購買時應要求藥店提供原裝盒查看,因為散裝藥不知來源,亦不知儲存期間有否問題影響效用。

林哲玄指家庭醫生不缺止痛退燒藥 只是市面上買不到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30104.htm

立法會醫療衞生界議員林哲玄說,現時新冠患者輪候醫管局遙距診症要等5、6天,即使獲派新冠口服藥亦過了最佳服用時間,因此希望當局加強與家庭醫生合作,讓患者及早獲治療。

林哲玄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又說,有向家庭醫生了解過,他們都說不缺止痛退燒藥,只是市民在市面上買不到。林哲玄形容,現時缺乏的不是藥物而是信心。

對於政府表示,醫管局有足夠撲熱息痛藥物存量,並考慮額外買藥預留予基層或缺藥地區居民使用,林哲玄說,不反對送藥,但他認為首先要考慮是否真有此需要,而且要教市民如何服用,成人與兒童劑量不同,避免過量服食造成嚴重影響。另外,獲派藥的市民是否自己備用,抑或會送予內地親友,否則到自己要用時又出現無藥情況。

無牌賣新冠抗原試劑 網民涉嫌違法受查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30...2_001.html
[Image: bkn-20230106070742854-0106_00952_001_01p.jpg]
四川有人在社交平台上無證銷售新冠抗原試劑。

四川攀枝花市近日有人涉嫌在通訊軟件群組,宣傳及售賣新冠抗原試劑。當地東區市場監管局周三(4日)表示,相關行為涉嫌構成無證經營醫療器械的違法行為,案件目前正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調查指,涉事者在上月19至20日在通訊軟件群組上,分別發布「抗原試紙後天到!家家戶戶都備一點」、「出去怕交叉感染喲」等訊息。當局在同月22日下午接報,在派員檢查時發現該人已通過上述訊息賣出3支新冠抗原試劑,更預先收取50元(人民幣,下同,約56港元)費用。

經查證後得知,該人從成都訂購了2盒共40支新冠抗原檢測試劑,並預付了一盒的貨款300元(約341港元),目前已退回上述的50元費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於去年3月發布通知,要求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或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並具備相應儲存條件的零售藥店和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方可銷售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

港府擬出招遏搶藥潮 議員指買賣監管不足 惟冀立法是最後一步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010...2_001.html
[Image: bkn-20230105200129272-0105_00822_001_01p.jpg]

近日本港出現藥物搶購潮,港府今日(5日)表示,現時有充足的含撲熱息痛藥物存貨,除了個別地區的藥房出現某品牌止痛退燒藥短缺外,其他含撲熱息痛成分的藥物供應維持穩定;當局又指,在有需要的情況下,不排除立法規管買賣指定的藥物。醫療衞生界議員林哲玄認同本港藥物買賣存在問題,同款藥物售價相差甚遠,又認為當局可循限購、定價、包裝3方面考慮對指定藥物立法,惟如非必要不應以法例限制市民,期望立法是最後一步,認為首要工作是解決市民對於公營醫療服務無信心,造成恐慌。

林哲玄表示,本港藥物買賣一直存在「好大問題」,同一款藥物在不同地方,售價可相差甚遠。他憶述,自己曾經在急需的情況下到藥房購買止瀉藥,「真係買得好肉痛,幾十蚊買左幾粒,但我明知隻藥成本係幾毫」。此外,該款藥物含有嗎啡成分,理應需要藥劑師方可處方,「好明顯就係有法例但監管不足」。他指,若當局立法規管藥物,相信會以《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第599章)對指定藥物進行監管,認為可考慮限制市場對特定藥物的銷售模式,包括限制購買數量,避免出現囤積情況;藥物必需以原本包裝放售,不能是散裝,避免出現水貨;及先與藥廠就相關藥物訂立一個相宜範圍內的定價,避免出現炒價或不合理的價格。

林提到,早前疫情升溫下,新冠患者輪候醫管局遙距診症需等約5、6天,市民即使獲派口服藥亦已過最佳服用時間,加上當局多番呼籲輕症患者可向私家醫療機構求醫,惟基層市民因經濟考量,便會寧願購買成藥「快靚正」,故建議當局盡快解決市民恐慌問題,例如可邀請更多家庭醫生參與遙距診症。

世衞促中國 提供全面住院與病亡數據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3...2_001.html

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周三(4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簡報會表示,對中國新冠病毒感染激增表示關切,並再次敦促中方迅速並定期提供有關住院和染疫死亡情況的數據,以及更全面、實時的病毒基因序列。中國外交部翌日回應指,中方各相關部門近期透過全球流感共享數據庫,分享境內病例的病毒基因序列。

譚德塞指關注到中國民眾染疫死亡的風險,強調接種疫苗和加強劑的重要性,並再次重申新冠病毒在中國的感染程度如此之高,在沒有全面數據的情況下,一些國家採取措施,例如對從中國入境的旅客進行檢測,以保護本國公民,做法可以理解。

世界衞生組織緊急項目執行主任瑞安表示,目前中國公布的數字未能夠充分反映新冠患者住院及需要接受深切治療的情況,特別是未能夠反映對病歿人數方面的真正影響;又指世界衞生組織認為,中國只統計有呼吸衰竭死亡個案的定義過於狹窄。

另外,有英國媒體周二(3日)發表社論,指摘中國官方提供的疫情數據有限且有誤導性,亦有民眾指親友疫歿,死亡證明卻寫上別的死因。社論批評中國防疫政策的問題並非開始追求動態清零也非選擇放開,而是在沒警告和準備下突然政策大轉彎,且農曆新年將至,大批農民工將返回醫療條件相對落後的農村,或面臨更糟糕的情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周四(5日)表示,中方一直本着公開透明的態度與國際社會分享疫情相關信息和數據,並且第一時間分享病毒基因序列;同時長期與世界衞生組織密切合作,雙方自疫情報告以來就疫情防控、救治、疫苗研發、病毒溯源等技術交流60多次。她又提到過去一個月中國與世界衞生組織交流的例子,包括中國國家衞健委通報疫情防控救治,以及中國疾控中心專家介紹近期疫情形勢、變異株等情況。

中國境內疫情大爆發,加上即將放寬入境防疫政策,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美國總統拜登周三稱憂慮中方處理疫情的手法,又指「我們只要制定好守則,若你從中國飛來,你就必須接受測試」。毛寧對此表示,當前中國主要流行毒株與其他國家提交的中國感染旅客病毒基因序列一致,沒有發現新變種或明顯突變。她呼籲各方秉持科學原則,採取科學適度、不針對特定國家的防疫措施,避免政治化疫情的言行。

[ 本帖最後由 陪瞓導師 於 2023-1-6 16:30 編輯 ]
Reply


Messages In This Thread
[No subject] - by 陪瞓導師 - 12-17-2022, 07:41 AM
[No subject] - by 陪瞓導師 - 12-29-2022, 01:07 PM
[No subject] - by 陪瞓導師 - 01-01-2023, 01:07 PM
[No subject] - by 陪瞓導師 - 01-08-2023, 07:25 PM
[No subject] - by hippies - 01-21-2023, 05:59 PM
[No subject] - by IamHK - 03-22-2023, 02:58 AM
[No subject] - by KowloonWalk - 04-27-2023, 09:57 PM
[No subject] - by 鐵木真 - 06-11-2023, 11:27 AM
[No subject] - by 大黃蜂 - 08-25-2023, 07:20 AM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