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中國人着西服、西裝、西褲已是崇洋行為!
#8
中國多個城市打擊「洋」地名:文化自信與「崇洋媚外」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8688003

當你在中國打開地圖軟件,輸入「香榭麗舍」,數以百計的坐標迅速跳出。但你可能會吃驚,它們幾乎全是中國本地的住宅小區和商店的名字,而巴黎真正的香榭麗舍大道(les Champs-Élysées)卻難尋蹤影。

然而,中國政府似乎正想改變這一切,一場全國範圍內針對住宅小區的改名運動正在展開。很多城市要求當地住宅小區修改他們的名稱,理由是這樣的名字「崇洋媚外」,不夠「文化自信」。

學者對BBC中文表示,此類現象在中國已存在很久,現在重提「崇洋媚外」,甚至直接將其作為處理依據,體現中國當局意識形態的進一步收緊。

「崇洋媚外」
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國多地近期對居民區、大型建築等地名進行清理整治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已有廣東、山西、浙江、四川、福建等多省開展類似行動。

而最新的兩個案例,是海南省和陝西西安。

一名建築工作者走過北京一處豪華小區的廣告牌前,廣告牌背景是巴黎凱旋門與紐約的自由女神像。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
一名建築工作者走過北京一處豪華小區的廣告牌前,廣告牌背景是巴黎凱旋門與紐約的自由女神像。

中國-西方的「臍帶」斷開仍無法消除北京後發優勢
BBC博客:習近平「紅寶書」登上App排行榜首
中國教育部長再談 「西方價值觀教材不適合課堂」
朱學勤:嚴禁西方價值觀或引發教育系統混亂
當地媒體《華商報》報道稱,西安市將在7月起施行《建築物命名管理辦法》。在西安市所轄的未央區,有19處地名需要清理整治,包括「塞納公館」、「保利拉菲公館」、「紫薇苑歐洲世家」以及「英皇之都」小區等,這些小區被指名稱「崇洋媚外」。

另外,一個名為「維蘭德小鎮」的小區被指名字「怪異難懂、故弄玄虛」,而「禦府花園」則被指帶有「封建色彩」。

與西安類似,海南省民政廳也發佈了一份包括84個「不規範地名」的清單,其中,海口市共有26個、三亞市14個。在遭點名的小區中,「崇洋媚外」依然是一條主要原因,包括「凱撒豪庭」、「夏威夷海岸」和「維多利亞花園」等。

在名單中,還列入15家名為維也納國際酒店的分店,理由同樣是「崇洋媚外」。

甘肅蘭州的一張巨型房地產廣告。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
甘肅蘭州的一張巨型房地產廣告。

BBC中文發現,中國政府此輪對於「洋名」的打擊,起源於去年12月,中國民政部、公安部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的通知》。該文件要求,各地在2019年3月前需完成「摸底排查」,並確定擬清理整治的不規範地名清單。

文件稱,這些「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割斷了地名文脈,損害了民族文化,妨礙了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活動。

「國家現在要文化自信嘛,中國有幾千年的文化,在中國的領土上叫這些洋地名合適不?這不是傷民族的感情嗎?在外國幹嘛不叫中國的地名啊,」一名海南省民政廳官員面對媒體詢問時回應道。

爭議
改名的消息在中國社交媒體引發熱議,很多網友表示,政府管到小區起名上是濫用權力,要求已經合法註冊的商標改名更違背法律精神。

「(洋名)說白了就是給消費者一個想像空間,有一種虛假對標更『高尚』、更『有品位』生活的幻覺。但為什麼會有這種幻覺?人家確實過得好嘛,而且明顯生活質量更高。其實說白了,所謂自信要靠實力,」時評人@五岳散人 在微博說道。

「阿里巴巴也改個名吧,這不是崇拜阿拉伯文化嗎。當然,最大輸家是Angelababy(中國女明星)」,另一名網友戲謔道。

中國在90年代啟動"房改"。房地產行業隨後經歷了井噴式發展。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
中國在90年代啟動"房改"。房地產行業隨後經歷了井噴式發展。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語言學研究中心主任黃國營對BBC中文表示,語言之間的互相借鑒讓語言保證活力,而非損害。他舉例稱,漢語在漢唐時代,便從西域引進不少新詞語,近代中國轉型期更從日本引進大量漢字新詞。

但他認為,中國當局並未對商標註冊進行管理,此次對小區名稱的治理,是因為小區名雖然是私人的,但也屬於公共地名的範疇,關乎一個城市的文化協調與傳承。

中國曾大量修改被視為是「西方化」的路名和地名,但這多在中共建政前後。例如,近代上海的貝當路就被修改成了衡山路,霞飛路被修改為淮海中路,而愛多亞路被修改為延安東路。

針對被列入「整改名單」,維也納國際酒店周二(6月18日)發佈聲明稱,「維也納酒店」是在2012年,經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註冊的合法品牌名,目前該酒店已向海南省民政廳提出異議。

西洋化
1990年代,中國啟動住房制度改革,結束了計劃經濟時代的「福利分房」制度,讓房地產業全面商品化。

與之相隨,中國的住宅小區也從千篇一律的赫魯曉夫樓(一種盒子式的簡樸公寓樓)迅速多樣化起來。很多小區從名字到建築風格,都開始運用西方的符號,以打造「高檔」形像。

浙江杭州一處小區的商業廣場。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
浙江杭州一處小區的商業廣場。

去年,杭州一個小區便因「山寨了整個巴黎」走紅網絡,從「埃菲爾鐵塔」到「凡爾賽宮」一應俱全,甚至還包括盧浮宮內的名畫《蒙娜麗莎》(Mona Lisa)。

中國社會學者郭於華對BBC中文說,這種對於西方的推崇,是中國改革開放後,人們看到自身與西方世界落差的自然反應,很多小區確實「不倫不類、名不符實」。

但她表示,這不代表政府可以用行政手段進行處理,尤其是重新以「崇洋媚外」作為名義,是「一種倒退」。她說,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當局將「崇洋媚外」作為批鬥的罪行,甚至擁有海外關係,都可以入罪。

「出現這些情況又不是一天兩天了,現在突然打擊,是因為和西方關係不友好情況下,意識形態的進一步收緊,」郭於華說。

深圳地鐵保安要求乘客為外國人讓座 被指崇洋媚外後大聲叫囂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694651

[Image: J42p5KLtFEaptv28nNkfs-v6wwjNQQPVqmCXOapg...w1920r16_9]
Reply


Messages In This Thread
[No subject] - by 隻手遮天 - 10-09-2012, 07:33 PM
[No subject] - by 6SL7 - 05-09-2021, 10:23 PM
[No subject] - by 6SN7 - 05-21-2021, 12:12 AM
[No subject] - by 花底衫婆婆 - 05-23-2021, 12:39 AM
[No subject] - by 花底衫婆婆 - 05-23-2021, 12:48 AM
[No subject] - by 失踪的老公 - 10-30-2021, 01:43 PM
[No subject] - by HKer - 06-14-2022, 06:51 PM
[No subject] - by 鐵木真 - 06-05-2023, 04:12 AM
[No subject] - by 大雪茄 - 09-12-2023, 05:13 PM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2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