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網絡成癮症 Cyber/Internet Addiction,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1
網絡成癮症 Cyber/Internet Addiction
https://www.hkpcc.hk/v2/zh-hk/psychologi...dition.php

網絡成癮症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7%BD%91...E%E7%97%87

網絡成癮症(英語: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縮寫作IAD),亦作不當網絡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或病態網絡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簡稱網癮,泛指對於互聯網的過度使用,以致影響日常生活。網絡成癮問題隨着網絡的普及也隨之發展。研究表明,青少年(12至17歲)和成年初期(18-29歲)相比於其他年齡群體,上網更加普遍,與此同時也有更大成癮的風險[1]。

逾6成半受訪者網絡成癮 曾與家人衝突 機構籲老師發掘學生潛能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062...2_001.html

現時大多青少年皆機不離手,沉迷於網絡世界。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學校社會工作組於去年(2021年)10至11月間,就「學生上網習慣」向14間中學的中二及中三學生進行網上問卷調查,2,256份有效問卷中,發現逾6成半受訪學生出現輕度或以上的網絡成癮現象,其中逾5成受訪學生每日課外上網時間平均更達4小時或以上,多為玩遊戲、睇片及瀏覽社交平台為主,其中以YouTube及Instagram最受學生歡迎,分別達615人和600人。機構促請社會業界關注,善用網絡溝通,發展學生多元潛能。

調查又指,68%學生回家後會立即上網,其中更有過半學生表示上網被打擾會感到煩躁。同時據社工觀察,家長更常因擔心子女上網時間過長影響學業及作息,與子女產生摩擦,故調查發現,有65.6%受訪學生曾因上網致與家人發生衝突,包括發生口角,反映網站成癮程度越高,發生衝突次數亦會越多。就讀中三的魚仔與普遍年輕人一樣,放學回家第一時間上網跟朋友打機,他形容自己初時有輕度網絡成癮,亦曾因此與家人起衝突。惟後來結識釣魚師傅,並善用網絡發展興趣。近年透過拍片分享釣魚過程,上載至個人Youtube頻道,成功吸納不少訂閱者。魚仔坦言「由最初野蠻變得開朗,口才又好咗」。父母表示欣賞其熱誠,故支持魚仔繼續以網絡發展興趣,包括資助購買拍攝裝備等,最終平衡了因上網問題與家長所產生的衝突。

機構註冊社工葉國治建議,老師不應只留意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多留意其他學生校內行為,盡量發掘學生網絡潛能,協助展現於現實世界,包括邀請具領導才能的學生於校內擔任不同崗位,如學生會;至於家長亦應多關心子女上網行為及習慣,保持良好溝通,如與子女發生衝突時,應向專業人士求助。另一名社工黎燕芬亦表示,需要把網絡世界的危機轉成契機,協助健康上網,發展多元潛能,魚仔的故事引證了網絡世界也有機會為青年發展和成長帶來正面幫助。
Reply
#2
上網成癮嚴重13.9%受訪學生每日上網逾7小時 逾65%曾與家人衝突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85609

65%初中生曾因上網與家人衝突 機構籲家長注意子女網絡成癮情況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5%E6%B3%81

27%學生疫下日均上網逾6小時 調查指時間愈長精神愈差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062...2_001.html

受第五波疫情影響,全港中小學生被迫提早放暑假或改為網上授課。有調查於今日(26日)公布,今年3月中至4月中約27%學生每日用於學習用途以外的上網時間超過6小時,而上網時間愈長,其精神健康的狀況愈差。調查機構引用外國研究顯示,過多使用社交媒體更容易讓人產生不開心、沮喪和妒忌等負面情緒,建議父母多花時間陪伴子女,同時鼓勵學生多參與社區活動,擴闊朋友圈子。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佐敦會所於上月進行問卷調查,共訪問1,184位小五至中三學生,以了解第五波疫情期間青少年上網及心理健康狀況。調查顯示,第五波疫情前約20.2%受訪學生在學習以外日花超過6小時上網,惟疫情來襲後急增至26.7%;相反,日花2小時以下上網的學生則由27.4%降至21.5%。調查同時比對,上網時間較長的學生,精神健康狀況亦較差。但僅17.7%受訪學生認為網絡使用為其心理困擾因素之一;88.8%受訪學生指願意減少上網消閒時間,以換取與家人相處。

青年會佐敦會所協調幹事施文欣表示,青少年在復課前後心理困擾程度較平常大,除了學業壓力,疫情期間社交不足與憂慮,同樣令青少年感到困擾。她解釋,過去兩年大部分時間學生都是上網課,甚或新入學適應班都以網課進行,同學間的接觸和認識不多,回復實體上課後,少不免感到社交壓力。她建議學校和家長在復課前後,應關心青少年的學業情況,同時宜給予適當情緒支援。

[ 本帖最後由 HKer 於 2022-6-26 07:09 編輯 ]
Reply
#3
騰訊(00700)、字節跳動等據報新一輪裁員 或涉數千人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9%A8...07923.html

《華爾街日報》報道,騰訊(00700)及字節跳動正在展開新一輪裁員,或涉及數以千計的員工。

報道引述兩間公司的現任和前任員工表示,公司正在實施新裁員,最新一輪成本削減行動將影響到數以千計的員工。以往公司的裁員重點主要是重組虧損業務和非核心部門,但隨著疫情促使政府採取嚴格的封控措施,部分公司開始將裁員擴大到核心業務。

報道引述了解裁員情況的員工透露,騰訊計劃今年年底前在不同的業務部門裁員,將波及一些核心業務,而且可能會影響到一些中高級管理人員。據悉,微信運營團隊正在裁減數十名從事影片號(Channels)短片服務的員工。

消息人士指,騰訊的遊戲部門已開始對一個運營遊戲玩家社區的團隊裁員數十人。未來數月,多個內部遊戲開發工作室可能也會裁員,因預計中國政府批准的遊戲項目會減少。據悉,騰訊仍未確定最終的裁員人數,但可能至少涉及數以百計的員工。

另外,報道引述字節跳動的現任員工稱,自5月以來,該公司在有約300員工的上海一家視頻遊戲開發工作室中,已解僱了逾半數人,該工作室已於6月初解散。公司亦從一個遊戲發行部門裁員數十人。此外,有現任和前任員工指,由於教育領域的需求不旺,字節跳動正在從其教育部門削減約3000人。

至於嗶哩嗶哩(09626),據現員工和前員工稱,該公司自5月以來一直在裁減遊戲、直播等一些核心業務部門的人員。
Reply
#4
議員斥如數碼鴉片 促全美禁用TikTok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8%AD...00406.html

字節跳動(ByteDance)旗下影音分享平台TikTok在美國被質疑威脅國家安全,去年底已禁止聯邦政府設備安裝TikTok,同時有19個州已全面或部分禁止政府設備使用該程式。

候任美國眾議院中國事務專責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眾議員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接受NBC訪問時,形容TikTok如「數碼芬太尼」(digital fentanyl),令人成癮,針對TikTok的禁令應該擴至全國。

批評中共背後控制
加拉格爾表示,TikTok「極具成癮性和破壞性」,數據顯示持續使用社交媒體會造成有害影響,尤其是對年輕人。

他又批評,TikTok最終由中國共產黨控制,美國需考慮是否願意讓中共掌控這家正成為美國最強大的媒體公司。

TikTok回應說,加拉格爾的言論並非事實,公司歡迎任何向國會成員介紹「解決國家安全問題整體計劃」的機會,又強調中共對ByteDance或TikTok沒有直接或間接控制權。

加拉格爾提及,TikTok的演算法欠缺透明度,現時愈來愈多年輕人透過TikTok獲取新聞資訊,若該應用程式通過調整演算法對新聞進行審查,情況將會非常危險,相當於1965年允許當時的蘇聯和《真理報》買下《紐約時報》等美國大型報社。

他續稱,把TikTok出售予美國公司是可行的解決方法,並不接受把數據中心設在新加坡,而中共和字節跳動依然擁有有效控制權等方案。

美國今年勢加強監管社交媒體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00202_025/

大型美國科企面臨經濟逆風之際,來自政府的監管恐來「參一腳」,增添營運挑戰。民主黨參議員克洛布赫爾揚言,當地對社交媒體的監管落後,決不再縱容這些科技巨頭為所欲為,今年將會致力至少讓一條監管法案獲通過。

議員倡全國禁TikTok

去年美國國會多條與科企相關的法案未能通過,包括要求蘋果公司(Apple Inc.)和Google旗下的應用程式(App)商店,給予App開發商更多付款選項的「反壟斷法案」。克洛布赫爾指出,大部分法案都獲兩黨支持,並順利進入參議院,惟最終不敵「強大」的科企游說者阻撓而不獲通過,「就算兩黨都撐,游說者足以令草案24小時內泡湯。」

曾揭露Facebook(Fb)演算法存在道德問題的告密者豪根接受外媒訪問時稱,社交媒體缺乏公開透明度等監管,監管水平大幅落後科技發展,「恍如回到1965年,還未出現安全帶的法例。」

中國社交媒體在此監管聲浪下更難以幸免。早前眾議院已將管理的全部設備禁止使用中國短片平台抖音的海外版TikTok,共和黨眾議員加拉格爾表示,這項禁令應擴展至全國,指TikTok猶如「數碼芬太尼」,容易令人上癮兼具破壞性,特別在持續使用社交媒體的年輕人上,造成不良影響。芬太尼是中美爭端一環,前任總統特朗普曾多次施壓中方限制芬太尼流入美國。

[ 本帖最後由 陪瞓導師 於 2023-1-3 10:17 編輯 ]
Reply
#5
子女沉迷手遊一個月課金9萬港元 消委會籲家長設定監控功能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041...2_001.html
Reply
#6
加大監管|內地為防沉迷網絡 擬升級「未成年人模式」 擴至移動智能終端及應用商店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8A...48743.html

內地為預防未成年人網絡沉迷問題,國家網信辦研究起草《移動互聯網未成年人模式建設指南(徵求意見稿)》,當中包括全面升級「青少年模式」為「未成年人模式」,覆蓋範圍由App擴大到移動智能終端、應用商店,實現軟硬件三方聯動,方便用戶一鍵進入模式;同時,移動智慧終端亦應為不同年齡段的未成年人用戶提供差異化使用時長管理服務。有關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今年9月2日。

管理使用時間 不可超過2小時

該指南要求,未成年人模式的入口設置應確保最簡化原則,用戶可通過開機提醒、桌面圖標及系統設置等至少3種方式進入未成年人模式;而從未成年人模式退出時,亦需要家長進行驗證同意。

對於使用時長管理,在面向不滿8周歲用戶的未成年人模式中,移動智慧終端應支持默認使用總時長不超過40分鐘;不滿16周歲使用總時長不超過1小時;不滿18周歲總時長不超過2小時。至於每日22時至次日6時期間,移動智慧終端亦應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務。此外,移動智慧終端應具備防繞過功能

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方面,服務提供者應為未成年人提供分齡內容服務,並打造專屬內容池;保障未成年人接觸的信息內容安全;以及限制未成年人用戶使用可能危害其身心健康的產品和服務等等。

當中包括積極開展未成年人內容池建設,製作、複製、發佈、傳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未成年人家國情懷和良好品德,引導未成年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等的網絡信息。

網絡服務提供者亦應針對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務設置相應的時間管理、權限管理、消費管理等功能;合理限制未成年人單次消費數額和單日累計消費數額,不得提供與其民事行為能力不符的付費服務;在未成年人模式下,不得設置以應援集資、投票打榜、刷量控評等為主題的網絡社區、群組、話題,不得利用泛娛樂化功能和內容誘導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Reply
#7
研究發現愈年輕和學歷愈高 社交媒體成癮風險愈高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3111...2_001.html
黑玫瑰 BlackRose
Reply
#8
美國猶他州起訴TikTok 涉誘使兒童上癮損害健康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3630174/?lcc=ac
[Image: 20231011_og3_1024.jpg]

美國猶他州政府起訴中國短片平台TikTok,指控該公司故意令年輕用戶使用時間維持在不健康的長度,對兒童造成有害影響,尋求法庭作出民事處罰和頒發禁令。

起訴書指,TikTok在安全性方面向家長及兒童作虛假陳述,並利用演算法和設計操縱用戶,包括有很多模仿老虎機的功能,誘使年輕用戶上癮,無休止地使用該公司的應用程式,對兒童身心發展、家庭和社交生活造成可怕影響。猶他州檢察官表示,正繼續調查,下周將向法庭申請傳票,要求TikTok配合調查。

猶他州的訴訟是美國國內針對TikTok的最新行動,印第安納州和阿肯色州早前亦有提出類似訴訟。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回應時重申,已提供領先業界的保護措施,包括對未成年用戶設60分鐘時限,及對青少年帳戶設家長控制功能。
Banff
Reply
#9
全美最嚴厲|佛州禁14歲以下兒童開社交媒體賬號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E8%99%9F

美國佛州共和黨州長德桑蒂斯(Ron DeSantis)周一簽署法案,禁止14歲以下兒童使用社交媒體,並要求14歲和15歲兒童需獲得父母允許才可使用。

預料這項禁令將受到法律挑戰,若不被推翻將成為全美國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體的最嚴格禁令之一。

根據法案,14歲以下兒童將禁止擁有社交媒體賬戶,14歲和15歲兒童需先獲得父母許可。

德桑蒂斯本月較早前否決一項議案,而獲得通過的這個版本略有縮水。新法將於2025年1月1日生效。

這是共和黨議長倫納(Paul Renner)的首要立法任務。他在傑克遜維爾一所學校舉行的法案簽署儀式上說:「處於大腦發育階段的兒童沒有能力知道他們正被這些成癮技術所吸引,也沒有能力看到其危害並遠離它。」

全球每年逾3億兒童面臨網絡上性剝削 以這大國存在風險特別高......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5%E9%AB%98
7days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