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香港新聞自由收緊 Freedom of press in HK
記協入禀司法覆核 挑戰運輸署收緊記者查車牌 指違言論及新聞自由
https://hk.news.yahoo.com/%E8%A8%98%E5%8...10980.html
[Image: 8cfd0260-f3ac-11ee-bfff-470cedc2f04b]
香港記者協會(記協)周五(5日)入禀高等法院提司法覆核,挑戰運輸署署長今年 1 月就車牌查冊實施的新安排。
入禀狀指,運輸署安排與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原則不一致,不合理地要求記者就其調查提交鉅細無遺詳情,例如相關申請符合哪些公眾利益、為何記者手上資料不足以進行報道等;又指自新措施實施逾 3 個月,署方處理為新聞採訪目的而查冊的申請,不合理地漫長及緩慢,至今未有任何記者成功查冊,要求法庭裁定運輸署現行政策違憲。
運輸署今年初就車牌查冊實施新安排,規定只有為指明用途如買賣車輛、保險等,才可查車牌,新聞工作則要透過「例外情況」提書面申請,在運輸署長信納有關申請關乎重大公眾利益,才可獲批證明書。
入稟狀:新政策生效近 3 個月
未有一宗申請接獲結果
申請人為記協,由資深大律師祁志、大律師譚俊傑及楊嘉瑋代表,建議答辯人為運輸署署長。
據入禀狀,記協要求法庭裁定運輸署就車輛查冊有關的政策違憲,及運輸署制定相關政策屬越權(ultra vires), 違反《基本法》及《人權法案》訂明的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原則。
入禀狀又指,在 2024 年 1 月,即新政策實施後不久,《香港01》、《明報》、Now 新聞及《集誌社》記者曾先後申請查車牌;惟截至今年 3 月 27 日,仍未有任何一宗申請獲批或接獲結果。
記協質疑,署方未有迅速及於合理時間內決定是否批出證明書,做法等同拒絕申請,要求法庭頒令運輸署署長,必須迅速及於合理時間處理合法新聞活動作出的申請。
因應終院蔡玉玲案裁決頒新措施
規定查冊須符「重大公眾利益」
去年 6 月,終院 5 名法官一致裁定港台《鏗鏘集》前編導蔡玉玲終極上訴得直。蔡玉玲因被指為跟進元朗 721 襲擊事件,向運輸署虛報車牌查冊用途,2021 年被裁定兩項作出虛假陳述罪成,原審判罰 6,000 元。
終審法院判詞指出,言論及新聞自由受《基本法》及《香港人權法案》保障,運輸署沒有理由將「真誠的新聞調查」,例如懷疑車主使用其車輛干犯某罪行,排除在車牌查冊目的的所有選項以外。
今年 1 月,運輸署提出新政策規管車牌查冊安排;新安排下,新聞採訪並不屬於可自動獲批查冊的 3 個目的之一,新聞工作者必須循「例外情況」作書面申請,並於署長信納申請符合「重大公眾利益」、資料不會被濫用等條件,才會批准查冊。
入禀狀:署方沒考慮申請急切性
入禀狀指,現時政策並無網上途徑供記者循「例外情況」申請查冊,無規定署方要在何時之內作出決定,亦不會考慮相關申請的急切性。
入禀狀指,證據顯示,署方在處理「例外情況」申請不合理地漫長及緩慢,據記協接獲運輸署的電郵顯示,截至 3 月底,署方一共接獲 16 宗有關申請,其中共 13 宗報稱作新聞用途,當中 4 宗被要求提交進一步資料; 4 宗「正處理中」;另有 5 宗撤回申請,未有一宗獲批准。
入稟狀:署方不合理要求記者解釋採訪細節
入禀狀又指,「例外情況」的申請程序「繁重、緩慢及不確定」(onerous, slower and uncertain);據傳媒報道及記協獲悉,記者循該程序申請查冊極其複雜且緩慢,運輸署要求記者就其調查提供鉅細無遺詳情,例如詢問記者「為何需要獲取有關資料以符合公眾利益」,「記者的申請符合了哪些公眾利益」、及有關事宜是否已經進入司法程序或已有執法機關跟進調查、為何記者手頭上的資料不足以進行報道、記者有沒有其他渠道獲取其申請查閱的資料等。
記協認為,運輸署要求記者進一步交代的詳情,「顯示(署方)對新聞界角色的理解與一貫人權原則並不一致」,不合理地要求新聞工作者就其申請提出解釋及理據。
入禀狀強調,記協並不反對署方加強規管查冊,但假如有關政策對記者盡其監察職能帶來不合理障礙,有關做法不可能合憲,並質疑現行政策,與終審法院就蔡玉玲案所頒判詞違背。

外交部指香港言論及新聞自由獲充分保障
https://news.tvb.com/tc/greaterchina/661...D%E9%9A%9C

在北京,外交部表示,香港的言論和新聞自由得到充分保障。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說:「香港回歸二十六年多來,言論和新聞自由始終得到香港《基本法》等法律的充分保障。近年來在香港的國際媒體和記者數量有增無減,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客觀事實。」


「拷貝損壞」 《但願人長久》北京電影節撤映
https://news.mingpao.com/htm/
北京電影節取消展映《但願人長久》  原因「拷貝損壞」
https://news.mingpao.com/ins/%E5%85%A9%E...3548093306
《但願人長久》突被北京電影節取消展映 理由為「拷貝損壞」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12075
7days
Reply
煽動罪三年半.拘捕檢控篇|共55人被控舊煽動罪 逾七成案涉網上言論
https://hk.news.yahoo.com/%E7%85%BD%E5%8...14910.html
[Image: 51e0d310-02a6-11ef-bef3-f51eb25ec8c3]
[Image: 05fbd980-02a7-11ef-b9ee-d36b3066e42d]
[Image: 05fbd981-02a7-11ef-baeb-d3dfd1fcecbc]
[Image: 0730-1-1024x538.png]
[Image: 645c4fa0-02a7-11ef-8752-9af3bfcbf6d1]
[Image: 92351100-02a7-11ef-bf7f-ec71e1c71cae]
[Image: 1cf53d10-02a8-11ef-bfff-52b5b95374c7]
[Image: 3f7813d0-02a8-11ef-abd7-cb5261ac5c28]
7days
Reply
23條|林定國:不會對新聞自由施加不合理限制
https://www.i-cable.com/%e6%96%b0%e8%81%...0%E5%88%B6

律政司長林定國說,23條不會對新聞自由施加不合理限制。
立法會上月通過就基本法23條立法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林定國在明報撰文指,傳媒仍可以批評政府,最重要貫徹求真、公平、客觀、不偏不倚和全面報道的最基本專業守則,不論批評有多尖銳和嚴厲,毋須特別顧慮違法。林定國又說,普通法制度是香港法治的基礎,它背後的價值觀和目標「不需變、不可變、不能變」,法律必須保障基本人權自由,但必須同時維護國家社會整體利益。
7days
Reply
美國智庫:華府目標是要拖慢侵蝕香港自治權的速度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us-hk...30144.html

美國智庫組織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 在美東時間周四(9日)早上舉行網上論壇, 來自政界、學術、法律、新聞界的代表一致確定,香港的自治權已被嚴重侵蝕,有資深學者提出,美國對香港能做到的,只能拖慢香港自治權被北京侵蝕的速度。

主辦單位邀請了八人出席網上論壇,分別代表美國外交界﹑美國智庫﹑學術界﹑法律界和新聞界。

除了美國駐港澳總領事梅儒瑞(Gregory May),還有撰寫CSIS兩日前發表的報告的三位作者﹕肯尼迪(Scott Kennedy)﹑麥克爾威(Lily McElwee)和布蘭切特(Jude Blanchette)﹑前美國駐港澳總領事史墨客(Hanscom Smith)﹑丹佛大學(University of Denver)法學教授洛佩爾(Kelley Loper)﹑網上新聞媒體《端傳媒》前總編輯張潔平,以及前《華爾街日報》駐港記者道威爾(Andrew Dowell)。

香港的管治過渡期已經提早結束

麥克爾威提及,自2012年習近平上台後,香港的民主急速倒退。原本美國國會在1992年通過《美國-香港政策法》,賦予香港獨立的外交地位,假設北京會致力於維護香港的自治權直到2047年,但很明顯,香港的管治過渡期已經提早結束。

曾經為撰寫報告訪港,約談了三十多人的布蘭切特直言,此次香港之行不符預期,感覺受訪者未能暢所欲言。回憶起幾年前與香港學術界朋友的對話,談及「一種新的恐懼、自我審查和報復文化」,感覺現時自我審查的情況更嚴重。

布蘭切特說﹕「最引人注意的是『軟約束』和自主權的下降。這些很難量化,但透過城市內外激勵結構的重新佈局就可以明顯看出,無論是學術界、媒體﹑還是言論自由的各個方面,不確定性和對潛在負面影響的恐懼導致自我審查,導致不舉行和不同意以前認為相當乏味和正常的會議;某篇文章不再被刊登,不是因為擔心會否違反法律條文,而是因為受到國家安全和恐懼的氣氛所影響 。」

香港現狀處於內地政治文化的陰影之下

布蘭切特解釋,這種不可量化的「軟約束」做法,比起透過製造形式上的混亂或設定「紅線」更加有效打壓公民自由。內地一向以此手段管治,而香港的現狀明顯是處於內地政治文化的陰影之下。

史墨客指出,香港的主權交接原本被視為「一種資產、一個機會和一個模式」,也是中美關係的共同點,雙方都希望培育香港成為商業中心,但是北京錯判「反送中運動」為港人渴望獨立,將香港視為威脅和風險,接著又反應過度推出《國安法》,令中美關係變得更差。

美國目標是要拖慢香港自治權被侵蝕的速度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表的報告中要求華府重估對港政策,又提出懲罰、撤出、接觸三大選項。肯尼迪在論壇上解釋,華府需要就香港問題制定一套特別的政策。華府對港政策需要有懲罰性,對香港官員實施制裁是可行選項之一,但他強調在個別領域,美國仍存在與香港保持接觸的必要性,華府對港的政策目標,有別於內地,目的不是期望改變北京的行為,而是希望保存香港現狀,拖慢自治權被侵蝕的速度。

肯尼迪說﹕「我們認為目標應是盡可能長時間地保護香港仍存在的自治權,以減緩香港滑入北京的懷抱,成為另一個內地的普通城市。我們相信撤出(resignation),即是放棄香港,從現實角度來看沒有太大意義,因為這樣做很可能會加速香港的變化,而這是很多人並不樂見。」


美智庫要求華府重估對港政策 提出懲罰、撤出、接觸三大選項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us-cs...61845.html

美國智庫組織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 就美國和香港關係發表詳細報告,確定香港自治權已「全方位」被侵蝕,因此,美國政府有必要重新評估對香港政策。報告提出三個選項,第一是採取懲罰性措施,第二是取消所有給與香港的特殊優惠政策,第三是維持「策略性接觸」( Strategic Engagement)。

參與撰寫報告的其中兩位作者布蘭切特(Jude Blanchette)和肯尼迪(Scott Kennedy)於2023年9月訪問香港。在9天內進行了35次採訪,訪問了美國決策者、香港政府代表、前香港政府官員、立法會議員、本地和跨國公司的高層主管、金融機構從業員 、大學教授、本地和國際記者、非政府組織領導人,以及公共利益法律專家。

研究報告確定,「在習近平的專制統治下,已顯著地侵蝕了香港的高度自治。」雖然香港現在仍然擁有部分自主權,但總體趨勢是自主權「全方位」被削弱,包括司法、政治和公民社會。

報告認為,美國政府應該重申評估(reevaluate)對香港政策,而新政策應該是符合美國和香港利益,與及保持彈性。報告提出了三個選項:

選項一: 加強懲罰與制裁

第一是懲罰性政策(Penalization),這個選項美國政府過去幾年已採取過, 包括制裁多名香港和大陸官員。這方法會增加北京的成本。美國還可採取進一步措施,關閉香港駐美國經貿辦事處,亦可以就23條制裁更多人。

但報告認為,這方法會將受制裁官員推向北京一邊。

選項二: 取消對港優惠與地位

第二個政策選項是撤出(Resignation),即是美國認定「認定香港與大陸其他城市無異」,所以要逐步取消給與香港的所有優惠政策,當中包括全面調整美、港的雙邊合作關係,包括貿易、投資、旅遊、與及執法部門合作,美國亦會反對香港繼續以獨立身分參與國際組織,例如世界貿易組織WTO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甚至是國際奧委會。

但報告同時警告,這方法只會令香港僅餘的自由消失,令香港無法回復過來。最終結果是北京受到的損害輕微,但美國利益會受損害。

選項三: 維持接觸溝通

第三種是策略性接觸(Strategic Engagement),也就是最溫和的方法,盡可能保持同香港各階層接觸溝通,借此延長香港在中共治下的獨特性,讓香港繼續成為中國大陸的示範城市。「這能保護大部分未能離開香港人的自由」。

報告總結,如果完全依賴制裁或放棄香港會有反作用,因為這會令香進一步失去僅餘的自治。最佳對港政策,是保持對香港公民、政府、商界與公民組織之間的諒解。這政策需要耐性,但最重要是這符合美國利益。

The Erosion of Hong Kong’s
Autonomy since 2020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https://csis-website-prod.s3.amazonaws.c...tonomy.pdf
7days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