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蔡英文元旦文告 :做一個相信土地與人民的政黨
#1
台灣英文新聞 編輯
2011-01-01 06:30 PM
如果現在還有人在懷疑民進黨是否能重新站起來,我會這樣回答:過去兩年幾次選舉的結果,已經給了明確的答案。人民已經恢復了對民進黨的信心,讓我們可以跟國民黨分庭抗禮。


民進黨是在戰後台灣,第一個從這塊土地上萌芽出來的政黨;從創黨那一天起,就宣示要跟人民大眾站在一起。台灣是一塊受過傷卻仍然滿懷希望的土地,也是一塊強權環伺卻始終堅持要作自己主人的土地。土地上的人民,有共同的過去,以及未來的使命。相信土地,相信人民,更要相信自己所代表的價值,這對2011年的民進黨,是最重要的事。


土地與人民,才是國家的根,我們始終相信是如此。因此當執政黨開始熱鬧非凡地慶祝「建國百年」時,我們實在不必冷嘲熱諷,反而可以邀請台灣人民一起來思考和檢視,每個人內心對自己國家的認識。其實,與其去爭論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各表一中這些名詞,還不如直接去問問人民,你心中的國家是什麼?任何人都可以毫不猶豫地回答你,答案是台灣,或者是中華民國,但是這兩種答案背後都有一個簡單的意思,就是我的國家是這塊土地,她不屬於也不同於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所以我一直不理解,為什麼馬總統最近一直在問問題,彷彿他對這個國家現在和未來的定位,還是不怎麼確定。其實,我們有這片土地,有2300萬人民,有走過漫漫改革長路所建立的民主體制;對於一個總統而言,投票給你的人在哪裡,你的國家就在哪裡。


我們跟國民黨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國民黨認為「沒有中華民國就沒有台灣」,而我們卻相信「沒有台灣就沒有中華民國」。簡單說,他們膜拜的是「政權與統治者」,而我們信仰的是「土地與人民」。這裡的區別,在於我們堅持台灣的優先性,而我相信我們是站在多數人民的這一邊。


1949年中華民國來到台灣,成為這塊土地歷史的一部份,我們瞭解並且尊重這個史實,也相信未來唯有民主制度,才能夠去變更這個存在了六十多年的體制。但人民現在真正需要的,不是藍綠在國家意識上的僵持對決,也不是花大錢去營造一個和土地脫節的認同感;人民期待看到的是,從現在起,不分藍綠的國民,能夠共同在沒有任何政治框架的前提下,自由地創造與選擇我們的未來。


2010年,對絕大多數台灣人民來說,還是辛苦的一年。GDP恢復成長,消費也較為活絡,可是同一時間,物價也在上漲,最重要的,絕大多數人民的薪水與收入卻沒有成長。這代表了我們的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模式,一個財富分配的不均等的發展型態,所以有人是開開心心享受復甦的果實,卻有人仍在寒冬裡與子女淚眼相望。這個模式繼續走下去,貧富差距、城鄉差距的現象會更加惡劣。


2011年,民進黨的另一使命,就是要提出一個有別於目前國民黨的新經濟思維,來抵擋貧富差距的趨勢繼續在社會裡惡化。當國民黨自滿於一時GDP成長的數字裡,我們要走進人民的生活中,實際關心他們的就業與收入。數字再怎麼高,只要一般人民感受不到就是空的。民進黨要感受人民的感受,要為那些沒有經濟資本、也沒有社會資本的多數人民,構築一個安心的未來。民進黨是為這些人存在,我們每天都要自我提醒,如果沒有民進黨,這些人民的未來誰來為他們思考?這是我們創黨的初衷,也是此時此刻的我們必須捍衛的價值。


2010年已過去,我們懷抱著感恩又走過了一年,感恩人民對民進黨的支持與鞭策,寬容與期待。民進黨不應該讓台灣人民等待太久,要做該做的事,做讓人民感動的事,在新的一年,全力以赴。
Reply
#2
土地與人民才是歷史的主人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Serv...2011-01-03
就職演說最能看出一位總統的施政理念與格局,元旦祝詞本來只是儀式性的祝福,大多文藻華麗,而內容空洞,但今年的總統元旦祝詞卻有不一樣的意義。今年是民國一百年,在重視數字的傳統文化下,執政者大搞建國百年的慶祝活動,相對的今年的元旦祝詞自然也較能體現執政者的方向,民眾只要深入了解其內涵,便能知曉執政者要把國家、人民帶到哪裡?因此在跨年夜的絢爛煙火之後,再以冷靜的態度剖析元旦祝詞,檢討執政者的思維與作法,仍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馬總統的元旦祝詞儘管包裝許多台灣本土歷史的質素,例如引用蔣渭水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名句「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但是穿插其間的依然是濃得化不開的大中華意識,所以在他對未來的期許中,首要者就是「未來一百年,中華民國要做中華文化的領航者。」其次則是「未來一百年,中華民國要做華人世界的民主模範。」台灣四百年的開發史,中華民國在台灣至今六十六年,只比日本治台多了十六年,何以台灣不提升自我的文化與民主內涵,作為世界文化、民主的領航者,偏偏要做中國的模範?

坦言之,台灣在政治改革與通向現代化的進程中,幾乎都向中華文化之外吸取養分,例如日本據台時,台灣雖然是其前進東南亞的基地,但台灣的現代化可說是由此啟動,包括基礎建設的規劃與執行,教育、公共衛生的提升,以及法治的推廣,現代思潮的引進等,都非當時處於戰亂的中國所能比擬。後來的民主化與文化創新的原動力,也是吸取西方民主思想的精髓。相對的,中華文化的家長式權威與忠君思想,卻被兩蔣用來作為統治的工具。如今,馬總統再提倡中華文化,是否借復興中華文化之名,進行政治操作,以遂其終極統一目標的完成,不免令人憂心。換言之,台灣民眾必須警覺馬英九提倡中華文化,是否造成民主自由與人權的倒退。

其次,整篇元旦祝詞意圖將台灣歷史與中國連結,而把台灣今天的成就歸功於實現孫中山先生的理想。中華民國是孫中山領導革命,推翻滿清所締造,這固然是事實,但台灣今天的成就,卻不是為了實現孫中山的理念,而是台灣本土力量對抗外來政權,不畏白色恐怖、威權統治,走上街頭,反抗體制,前仆後繼,才打造出當前的自由與民主。這是台灣民主先進的成就,與孫中山的理想、中國歷史無關。更荒謬的是,中國近代歷史充滿戰爭、饑荒的悲情與苦難,固然值得同情,但這些真的與台灣毫無關聯,馬總統為了四行倉庫八百守軍的護旗壯舉感動,然而對台灣民眾而言,那只不過是一頁感人的外國戰爭史罷了,跟古代斯巴達三百壯士死守溫泉關,力抗波斯帝國的戰役並無不同。台灣人豈會因為看了斯巴達三百壯士的史蹟,就產生對希臘的認同,主張台灣是希臘的一部分?更何況馬總統在中國人面前如何對待中華民國國旗,台灣民眾都很清楚,在元旦祝詞裡編些感人的詞句,是騙不了人的。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對馬總統元旦祝詞的批評,可謂鞭辟入裡,一語中的。她指出,國民兩黨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國民黨認為「沒有中華民國就沒有台灣」,而民進黨卻相信「沒有台灣就沒有中華民國」;簡單說,國民黨膜拜的是「政權與統治者」,民進黨信仰的是「土地與人民」,區別在於堅持台灣的優先性與站在多數人民的這一邊。國民黨因為膜拜政權與統治者,因此無法體會台灣民主自由成就的重要,只會進行造神運動,神化兩蔣與中華文化,要求台灣人民必須感念其恩澤,完全是在推動愚民政治。而本土陣營則堅持土地與人民才是歷史的主人,台灣的未來應取決於二千三百萬人民的決定,而非那些外來的政權與文化,更不能建立在國民黨編造、虛構的九二共識上。

總之,馬總統的民國百年元旦祝詞,並未對台灣的走向刻繪出一條光明之路,只是再編出一些響亮的口號:「黃金十年」、「百年樹人」、「百年生機 」、「百年公義」、「百年和平」,企圖轉移民眾對六三三政見跳票的注意力,再陷入另一場馬氏騙局中。 更嚴重的是,馬總統以建國百年之名,意圖更加強化台灣與中國的連結,將台灣綁在中國,這是一條不歸路,台灣人民必須在華麗的祝詞中揭穿其圖謀。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