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基辛格 Henry Alfred Kissinger
#1
基辛格 Henry Alfred Kissinger

基辛格:美國的全球戰略(全譯本)
Does America Need A Foreign Policy?Towards A New Diplomacy for the 21 st Century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0136839?sloc=main

[Image: CN10136839.jpg&v=4ad9f80f&w=348&h=348]

基辛格主義五十週年反思
https://www.yzzk.com/article/details/%E7...D%E6%80%9D

基辛格指中美在人工智能與核武結合的衝突,會導致世界末日。美國當前對華政策是為「內部消費」,應付國內民粹狂潮。這是基辛格主義五十週年的暮鼓晨鐘,驚醒「美國第一」春秋大夢。

五十年前的春夏之交,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又譯季辛吉)籌備秘密前往北京,與總理周恩來見面,推動兩國關係正常化與總統尼克遜(又譯尼克松)訪華,讓曾經是死對頭的中美兩國最後建立邦交,改變了世界歷史。

最近快一百歲的基辛格接受媒體訪問重提中美關係,警告兩國在今天人工智能的時代,中美惡鬥若不加以克制,最後會陷入一場人類自我毀滅的結果,而這比當年冷戰時代美蘇核武之爭更危險,因為在人工智能的時代,很容易失控,一子錯就會全盤皆落索,沒有任何贏家。

基辛格指出當前中美之爭的危險性,超過了美蘇冷戰時期的想像,因為蘇聯只是軍事強國,但不是經濟大國,而今天中國是軍事大國與經濟大國,尤其在人工智能的領域,與美國並駕齊驅,甚至有些部分還領先,如果中國和美國不能合作,那麼就會走向世界末日(Armageddon-like)的衝突。

基辛格解釋說,中美的核武與人工智能的競爭惡化,若爆發戰爭,那麼「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能力在有限的時間內自我毀滅」。

基辛格: 機密告白 KISSINGER: THE POWER OF HISTORY
https://www.natgeotv.com/hk/--kissinger-...of-history
Reply
#2
達沃斯一“老人智囊團”中基辛格暗示烏克蘭割地求和 遭澤連斯基痛批忘記他全家1938年逃難
https://www.rfi.fr/tw/%E6%AD%90%E6%B4%B2...3%E9%9B%A3

以 "智者 "名義組成的前官員和世界領導人在達沃斯呼籲儘快通過談判解決烏克蘭問題,並對衝突給世界和平和糧食價格造成影響表示震驚。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在達沃斯論壇上發言似乎支持烏克蘭可以割讓部分領土換取與俄羅斯停戰和平的想法。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痛批基辛格綏靖忘本,忘記1938年他15歲躲避納粹逃難到美國的歷史。

今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在強烈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同時,一個老人"智囊團 "在一份聲明中呼籲國際社會採取具體措施,減少核災難的風險和烏克蘭戰爭對世界糧食價格的影響,並為結束衝突的談判做好準備。

據法新社報道稱,他們說:通過外交手段結束這場戰爭造成的人類痛苦必須是國際社會的首要任務。他們還指出,"1400萬烏克蘭人被迫逃離他們的家園","由於全球糧食和能源價格上漲,超過2.6億未受衝突影響的人也正面臨極端貧困。

該長老團還呼籲 "俄羅斯、烏克蘭和其他國家應該與聯合國合作,確保小麥出口到世界市場,不要拖延"。據這個鬆散的顧問智囊說,"我們呼籲聯合國秘書長進行斡旋,即使衝突各方還沒有準備好真誠地進行談判也要準備建立談判機制,"他們補充說。

在發出這一談判呼籲的兩天前,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在達沃斯論壇上發言說,"和平談判應在兩個月內開始"。基辛格說特別擔心這場衝突會進一步疏遠俄羅斯與國際社會的關係,並似乎支持烏克蘭可以割讓部分領土的想法。

據基辛格在本周二說,"理想情況下,分界線應該是恢復到俄羅斯2月24日發起攻勢之前的現狀",即莫斯科吞併克里米亞並援助親俄分離主義分子接管頓巴斯部分地區的八年之後的對峙現狀。

據基辛格還說:"在這一點上,繼續戰爭將不是為了烏克蘭的自由,而是為了對俄羅斯本身進行的一場新的戰爭。

據法新社說,由納爾遜-曼德拉在2007年創立的 "智者 "團體將前世界和平領導人聚集在一起,其中包括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愛爾蘭前總統瑪麗-羅賓遜以及智利總統里卡多-拉戈斯。美國前總統卡特也是一名榮譽會員。

就基辛格呼籲烏克蘭割地求和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怒斥說 : 難道忘了納粹時期,你15歲全家逃命的情景嗎?

據新頭殼newtalk署名金函儒今天報道稱,美國前國務卿季基辛格最近在達沃斯論壇上建議烏克蘭,放棄已被俄軍佔領的領土,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結束這場逾三個月的俄烏戰爭。此話引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不滿,他在當地時間 25 日的演說中怒斥那些“偉大的地緣政治家”,以烏克蘭領土上數百萬人的利益,換取“想像中的和平”。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說,當地時間周二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EF)中表示:“談判需要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內開始,以免造成難以克服的動蕩和緊張局勢。理想情況下,分界線應該是恢復原狀,這意味着回到烏、俄戰前的現有狀態。”顯然暗示烏克蘭同意放棄頓巴斯和克里米亞的大部分地區。

據該報道,對此,澤連斯基在當地時間周三晚間說道:“無論俄羅斯國家做什麼,都會有人說‘讓我們考慮到俄國的利益’,今年在達沃斯又聽到了。儘管有數千枚俄羅斯導彈擊中烏克蘭;儘管有數萬名烏克蘭人被殺;儘管布查和馬里烏波爾等城市被摧毀;儘管俄羅斯建立了‘過濾營地’。他們就像輸送帶一樣殺戮、折磨、強姦和羞辱烏克蘭。”

澤連斯基表示,俄羅斯在歐洲做了這一切,但在達沃斯,基辛格卻說烏克蘭的一部分應該割給俄羅斯。澤連斯基將基辛格的觀點比作 1938 年對納粹德國的“綏靖政策”:“看來基辛格先生的日曆不是 2022 年而是 1938 年,他認為他不是在達沃斯,而是在當時的慕尼黑與聽眾交談。在真正的 1938 年,當基辛格先生的家人逃離納粹德國時,他才 15 歲。”

據該報道,澤連斯基稱那些建議烏克蘭放棄一些東西的人是“偉大的地緣政治家”,認為他們無視烏克蘭人的利益,以數百萬生活在烏克蘭領土上的人換取“想像中的和平”。

新頭殼報道原文鏈接: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2-05-26/760804

反駁基辛格割地和談言論 澤連斯基︰寸土不讓
https://www.am730.com.hk/%E5%9C%8B%E9%9A...%93/321331

美國98歲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周一出席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時,呼籲俄羅斯及烏克蘭在未來兩個月內展開和談,指最理想的前設是兩國的邊界返回「之前的狀態」(Status quo ante)。其言論被指暗示除要烏克蘭接受克里米亞被俄吞併,亦同意放棄對烏國東部頓巴斯(Donbass)地區的實質控制權。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周三在視像講話批評基辛格的言論,強調會奮戰到底,寸土不讓。他稱基辛格的年曆停留於1938年,而非2022年——1938年是英法為免爆發戰爭,把捷克部分土地割讓予納粹德國的《慕尼黑協定》簽署年份。澤連斯基又稱,叫烏克蘭顧及俄方利益的人,卻無視俄軍已向烏發射數千枚炮彈、數以萬計烏克蘭人被殺、多個城市及村莊被摧毀的事實,而所謂的優秀地緣政治家總對普羅大眾視而不見,「有無數平民正生活在他們認為可以放棄的領土上」。

烏克蘭局勢|澤連斯基狠批基辛格倡以地換和平 堅持寸土不讓(有片)
https://www.am730.com.hk/%E5%9C%8B%E9%9A...87-/321184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周一(23日)出席達沃斯論壇時,暗示烏克蘭應放棄頓巴斯(Donbass)和克里米亞(Crimea)大部分地區,令與俄羅斯的和談可以取得成果,否則可能會造成難以克服的動盪和緊張局勢。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批評有關言論,強調會奮戰到底,寸土不讓。

澤連斯基在視像講話中表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提及要考慮俄方利益,但完全無考慮到俄羅斯已向烏克蘭發射數千枚炮彈、數以萬計烏克蘭人被殺、多個城市及村莊被摧毀,無數人被虐待、強姦和羞辱,而所謂的偉大地緣政治家並沒有看到,有無數平民正生活在他們認為可以放棄的領土上,烏克蘭所有保衛家園的人,都正在抵抗俄軍在東部的猛烈進攻,誓言戰鬥會堅持至重新奪回所有領土。

基辛格倡西方迫烏克蘭接受談判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24日報道,98歲的基辛格說,西方應迫使烏克蘭接受談判,以令烏克蘭向俄羅斯讓出土地、令俄烏邊界線回到「過去的狀態」,所指的「過去的狀態」,即是俄羅斯正式控制克里米亞,以及俄方非正式控制盧甘斯克(Luhansk)和頓涅茨克(Donetsk)的狀態,並促請美國和西方不要在烏克蘭尋求令俄羅斯陷入「尷尬的失敗」

澤連斯基抨基辛格以領土換和平論 稱寸土不讓
https://www2.hkej.com/instantnews/curren...D%E8%AE%93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猛烈抨擊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提議,烏克蘭向俄羅斯割讓領土以求結束戰事,強調會奮戰到底,寸土不讓。

澤連斯基在視像講話中表示,不論俄羅斯在做什麼,也會有人提及要考慮俄方的利益。他指那些所謂的偉大地緣政治家,完全沒考慮數以百萬計在這個領土生活的烏克蘭平民。俄羅斯已向這遍土地發射數千枚炮彈、數以萬計平民被殺、城市及村莊被摧毀,無數人被虐待、強姦和羞辱。

他指,烏克蘭所有保衞家園的人,都正在抵抗俄軍在東部的猛烈進攻,誓言戰鬥會堅持至重新奪回所有領土。

現年98歲的基辛格周一出席達沃斯論壇時稱,絕大部分烏克蘭人反對戰爭,烏方應讓出領土以求結束俄軍入侵。他並促請美國和西方國家切勿令人尷尬地尋求打敗在烏克蘭的俄軍,警告這可能令歐洲長期穩定局勢惡化。

澤連斯基批評美國前卿基辛格言論 諷刺對方非活於現代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0526.htm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批評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稱俄羅斯與烏克蘭有必要在領土等問題上達成妥協的言論。

澤連斯基諷刺基辛格並非活在2022年,而是1938年,又形容對方演說的地方並非達沃斯,而是慕尼黑。報道說澤連斯基所指的是1938年簽訂、將當年捷克斯洛伐克一個地區,割讓給納粹德國的《慕尼黑協議》,借此批評基辛格的言論,等同建議烏克蘭將領土割讓給俄羅斯。

基辛格較早時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發表演說,表示談判需要在未來兩個月內開始,否則造成難以修補的動盪及緊張局勢,又說在理想情況下,分界線應該恢復原狀。輿論認為他暗示烏克蘭需同意放棄東部頓巴斯地區部分地方,及承認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地位。

基辛格暗示烏克蘭應向俄羅斯讓出土地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74154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5月23日表示,西方應迫使烏克蘭接受談判,以令烏克蘭向俄羅斯讓出土地、令俄烏邊界線回到「過去的狀態」(Status quo ante)。

基辛格在達沃斯論壇上發表上述言論。《華盛頓郵報》24日稱,基辛格所指的「過去的狀態」,即是俄羅斯正式控制克里米亞(Crimea),以及俄方非正式控制盧甘斯克(Luhansk)和頓涅茨克(Donetsk)。

基辛格促請美國和西方不要在烏克蘭尋求令俄羅斯陷入「尷尬的失敗」,他警告這樣做或會影響歐洲的長期穩定。他指西方國家應記住俄羅斯對歐洲的重要性,不應深陷於當下的情緒中。

基辛格:台灣問題不應成為中美外交核心
https://www2.hkej.com/instantnews/curren...8%E5%BF%83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表示,中美兩國應極力避免把台灣問題,演變成為兩國外交關係的核心。

正在日本訪問的美國總統拜登較早時表示,如果中國入侵台灣,美國準備作出軍事干預。拜登的言論被外界視為偏離美國一貫對華立場。白宮其後發表回應,試圖淡化拜登言論,強調華府未有改變對華立場。

基辛格出席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研討會時表示,美國不應該試圖發展「兩個中國」的外交方針,中國也應該按照一貫方針,以忍耐態度尋求解決台灣問題。

基辛格周五將迎來99歲生辰,他強調,中美兩國應尊重彼此建立的重要原則,避免作出有損雙方外交關係的行動,只有這樣做,才有助維繫全球和平。

[Image: tu_01_cn.jpg]
基辛格的毛澤東印象:高深莫測的主席
http://cpc.people.com.cn/BIG5/85037/8298795.html
Reply
#3
基辛格要烏克蘭割地求和,澤連斯基大罵!就跟他40年前出賣台灣一樣!無恥!(上集)《蕭若元:蕭氏新聞台》2022-05-2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o0w5YucVcQ
[youtube]Ro0w5YucVcQ[/youtube]

基辛格友中賣台『一中政策』踐踏台灣!他跟隨19世紀Metternich的“權力平衡”論,到底是不是毒藥?(中集)《蕭若元:蕭氏新聞台》2022-05-2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ahnCqk38Z0
[youtube]nahnCqk38Z0[/youtube]

老不死基辛格當年為何要出賣台灣後講大話?尼克遜政府又如何卑鄙!(下集)《蕭若元:蕭氏新聞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9H1Gg9IgrQ
[youtube]89H1Gg9IgrQ[/youtube]
Reply
#4
基辛格:中國未來10年不會攻打台灣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03232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接受美媒訪問時表示,他預計中國解放軍未來10年不會全面攻打台灣,但北京有可能會尋求削弱台灣地位。

基辛格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訪問的節目《Fareed Zakaria GPS》預定21日播出。他在訪問中指出,所有人都認為中國決心稱霸世界是其首要目標,但中國不應因此自動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

基辛格認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於當地時間15日晚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視像會晤時,開始朝着不同的方向前進。他又提到,華府的主要目標應該是避免對抗。

98歲的基辛格曾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協助為總統尼克遜(Richard Nixon)1972年歷史性訪華鋪路。
Reply
#5
基辛格專訪:99歲外交家談美中關係、台灣及俄羅斯- BBC News 中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bP14OhRdZs
[youtube]abP14OhRdZs[/youtube]


基辛格:美國放棄傳統外交 與中俄瀕臨開戰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2_001.html

[Image: bkn-20220814130136338-0814_00992_001_01p...0814152245]

美國《華爾街日報》上周六(12日)刊登前國務卿基辛格的專訪,他指美國放棄傳統外交及缺乏偉大領袖,把全球推向烏克蘭及台灣戰爭懸崖。他更指,美國處於與中國及俄羅斯開戰邊緣,不知道如何結束及會帶來甚麼後果

99歲的基辛格表示,現代美國領袖傾向外交視為「與對手的私人關係」,傾向以傳教士而非心理學的術語來看待談判,並尋求改變或譴責對方,而不是深入了解對方的思想。他主張美國應在中國、俄羅斯之間尋求平衡。根據基辛格的說法,美國再也不能站在俄羅斯或中國一邊對抗另一邊。他促請美國不要加劇緊張局勢,並不要製造選項。

基辛格最近在一本新書中闡述西方在烏克蘭衝突中扮演的角色,他指俄羅斯出兵烏克蘭是出於自身安全考慮,讓烏克蘭加入北約將把北約武器部署在莫斯科480公里範圍以內。相反,讓烏克蘭整體處於俄羅斯影響下,亦無助消除歐洲對俄羅斯統治的歷史恐懼。基辛格主張維持烏克蘭獨立,提議讓烏克蘭成為類似芬蘭的中立國家。

[ 本帖最後由 KT150 於 2022-8-23 10:01 編輯 ]
Reply
#6
基辛格專訪:99歲外交家談美中關係、台灣及俄羅斯- BBC News 中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bP14OhRdZs
[youtube]abP14OhRdZs[/youtube]

【回到未來 069 US】老而不死基辛格導讀:令人類失去價值觀的邪惡宗師,原來也有過理想歲月(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1Eh8FZoeE
[youtube]-61Eh8FZoeE[/youtube]

【回到未來 073 USVNKHBD】老而不死基辛格導讀:出賣南越、出賣柬埔寨、間接令幾百萬人死亡,為了甚麼?(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bP14OhRdZs
[youtube]abP14OhRdZs[/youtube]


基辛格:美國把烏克蘭納入北約不明智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2_001.html

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上周五(9月30日)表示,美國在蘇聯解體後把烏克蘭納入北約的做法不明智。惟他不認同俄羅斯總統普京以此為理由,透過突襲把烏克蘭重新納入莫斯科勢力範圍。

基辛格向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指,美國在柏林圍牆倒塌後,不加選擇地把所有蘇聯集團成員國納入自己的保護傘下,令歐洲中心及俄羅斯邊界之間整個地區開放重組。在俄羅斯角度而言,美國當時試圖把整個地區一律納入自身主導的戰略體系,事態發展基本上剝奪了俄羅斯歷史上的安全帶。

基辛格稱,不知道是否有可能與俄羅斯領袖講和,但他強調西方必須尋求機會達成一項保證烏克蘭自由的安排,並使烏克蘭繼續成為歐洲體系一部分。他認為,俄羅斯某種程度上已輸掉戰爭,因為對方數十年甚至數個世紀威脅歐洲的常規攻擊能力,已被明顯打敗。然而,他促請西方國家與俄羅斯遲早必須展開對話。
Reply
#7
為何基辛格要說「俄羅斯已經輸了戰爭」?
https://www.hk01.com/article/821345
[Image: YpGQkgmOtI2bLFDJgvRityiuZtWhWNwEdvO0aHbz...w1920r16_9]

9月30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接受了智庫外國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線上訪問,並稱「俄羅斯已在某種程度上輸掉了烏克蘭戰爭」(Russia has, in a way, already lost the war)。

回顧此前,基辛格曾於7月2日接受《旁觀者》(Spectator)專訪,並預測烏克蘭危機可能會以三種方式結束。

第一,俄羅斯鞏固了在烏克蘭的近20%佔領地,控制大部份頓巴斯及其主要工業和農業地區,以及黑海附近的一片土地。「若俄軍能維持長久存在,這將是俄羅斯的勝利,儘管俄軍在行動之初遭遇各種挫折。」

第二,北約與烏克蘭試圖將俄羅斯逐出戰前獲得的領土,包括克里米亞(Crimea)。基辛格認為,這一舉措可能會導致衝突進一步升級,如若衝突持續下去,可能會衍伸出對俄羅斯本身開戰(a war with Russia itself)的問題。

第三,是俄烏戰場重回2月24日前的局勢,意味着俄軍的「特別軍事行動」或成一場空。如此一來,烏克蘭將按照2014年以後的戰線進行重建,烏軍也將重新開始武裝,並與北約保持緊密聯繫,即便烏克蘭沒有加入北約。而俄烏之間尚未解決的問題也將留待談判解決,局勢會大概率凍結一段時間。

而就9月30日的發展來看,俄羅斯已通過戰火下的公投,讓頓涅茨克(Donetsk)、盧甘斯克(Luhansk)、扎波羅熱(Zaporizhzhia)和赫爾松(Kherson)四地正式入俄,並也實質佔領烏克蘭的工業重鎮、部分黑土區與重要電站,同時控制了亞速海。

此一發展,相對接近基辛格於7月所說的「第一種結局」,即俄羅斯「獲勝」;然眼下基辛格卻稱「俄羅斯已經輸掉戰爭」,不禁令人猜想:其是否有意推翻自己的7月預測?

2022年9月30日,左起由俄羅斯委派的赫爾松州首長薩爾多(Vladimir Saldo)、由俄羅斯委派的扎波羅熱州首相巴利茨基(Yevgeny Balitsky)、俄羅斯總統普京、頓涅茨克領導人普希林(Denis Pushilin)及盧甘斯克領導人帕舍尼克(Leonid Pasechnik)出席協議簽署議式,並一同向在場人士揮手。(AP)

基辛格究竟說了什麼

而要回答此一問題,還須回顧訪問的內容整體。細究基辛格7月2日與9月30日的兩則專訪,其實可以觀察到,與其說兩者在內容上相互矛盾,不如說是同一連貫主軸下的相互補充。

首先,基辛格始終警惕戰爭的持久化,以及歐俄關係的無底線惡化。

在7月2日的專訪中,基辛格除了預測戰爭可能的三大結果外,亦提醒烏克蘭的「盟國們」,該對戰爭「快刀斬亂麻」。「我不會對談判的結果做出判斷,但若盟國幫助烏克蘭驅逐俄軍,使後者退出戰後征服的領土,就必須面對戰爭該被延長多久的問題。」

在9月30日的訪問中,基辛格亦指出,眼下問題是歐俄關係將如何發展。其表示,西方與俄羅斯之間必須對話,「一些對話,也許是非正式的,也許是探索性的,這是非常重要的」,基辛格亦補充,在「核氛圍」中,對話遠比「戰場上分高下」要好得多。

基辛格同時呼籲,對抗俄軍侵略不能上升為顛覆普京(Vladimir Putin)政權。「我們是否喜歡普京不重要,但我們絕不能將外交行動與站在面前的人相掛勾。俄羅斯輸了,但我們必須避免核升級」。據基辛格分析,烏克蘭「四地入俄」會增加莫斯科使用核武器的風險。「我們有責任構想一種對話,既能保護我們的安全,又能讓我們回歸共存精神,而推翻對方領導人絕不能作為先決條件出現」。

2022年9月30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里姆林宮發表演說,宣布俄羅斯「納入」烏克蘭四個地區。(AP)

至於在基辛格的判斷體系內,眼下俄羅斯究竟是輸是贏,與戰場的實際發展相關。

基辛格7月2日所說的「俄羅斯勝利」,乃是意指戰爭的第一種結局,即俄羅斯據有了烏克蘭約20%的領土,包括大部分頓巴斯地區、重要工農地帶與黑海沿岸,看上去確實與眼下的戰場態勢大略相符。但基辛格的「勝利」有一重要前提,即「俄軍能維持長久存在」,而非僅是舉辦公投、簽署法令讓「四地入俄」。平心而論,近期俄軍自哈爾科夫(Kharkiv)、利曼(Lyman)等地持續撤出,俄烏戰線仍在變化,嚴格來說,確實尚難滿足基辛格所謂「勝利」的前提假設。

至於何以判斷俄羅斯已經「輸了這場戰爭」,基辛格的理由是,俄烏戰爭的發展足以證明,俄羅斯已經喪失「對歐洲進行常規攻擊的威脅能力」。換言之,在基辛格看來,俄軍連在烏克蘭都無法速戰速決,更遑論要對歐洲「大舉進犯」,而這一事實原本無人知曉,卻通過此次俄烏戰爭暴露無遺。故即便戰場仍在博弈,俄羅斯也已喪失了一定程度的對歐嚇阻力。

當然,眼下俄烏雙方持續鏖戰,衝突究竟會走向何種版本的結局,尚需時間檢驗與觀察。

2022年10月1日,烏軍在頓涅茨克地區謝韋爾斯克(Siversk)附近一處,清理榴彈炮的槍口。(AP)

俄烏戰爭與基辛格的戰略構想

然而,要了解基辛格對俄烏戰爭的全盤視野,及其背後反映的戰略與價值體系,俄羅斯的輸贏判斷僅是一個側面,其對戰後秩序的構想才是重點。

回顧基辛格近期幾次受訪與演說,其於5月23日在瑞士達沃斯論壇的發言應是關鍵。彼時基辛格表示,俄烏和平談判需在接下來2個月內重啟,以免導致難以克服的動盪和緊張局勢。基辛格強調,談判結果將決定歐洲與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新關係。「理想情況下,(俄烏)分界線應該恢復原狀。若是推動戰爭超過這條分界點,就不是關於烏克蘭的自由,而是對俄羅斯本身開打新戰爭。」

雖說基辛格並未明說所謂「恢復原狀」,究竟是俄烏邊界回到2022年戰爭爆發前的模糊狀態,或是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烏東武裝獨立前的涇渭分明,但因其同時呼籲,「我希望烏克蘭人的智慧與他們表現出的英雄主義相匹配」、「烏克蘭的正確角色是成為一箇中立的緩衝國,而不是歐洲衝突的前沿」,故有不少西方媒體解讀出了「勸降」意味,為基辛格引來不少抨擊。

在此之後,基辛格圍繞俄烏戰爭的諸多訪問與演說,其實皆是對達沃斯論壇發言的確認與延續。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2020年在德國柏林出席活動。(Getty)

例如7月2日的專訪中,基辛格被問及「您所預測的三個結果似乎都沒能真正懲罰普京的侵略」時,其回覆道「恰恰相反」,並指若最後戰爭以「在達沃斯所描繪的那樣」告終,即俄軍退回2月24日「特別軍事行動」以前的戰線,對烏克蘭的盟國來說將是重大收穫:第一,芬蘭和瑞典的加入強化了北約,並為保衛波羅的海國家創造了戰略空間;第二,烏克蘭將擁有與北約或其成員國相聯繫、全歐最大規模的常規地面部隊;第三,俄軍的撤退證明了,北約可以常規行動來化解二戰以降的最大恐懼;第四,俄羅斯將面對「與歐洲作為一個整體共存」的需要。

綜上所述,基辛格乃是站在了「美國國家利益」視角,來看待這場震撼全球的衝突。

在價值觀上,基辛格仍要維護以美國為首的「自由主義」價值體系,故其不贊成俄羅斯以入侵方式解決烏克蘭問題,並稱贊烏克蘭的抵抗「表現出了英雄主義」;但在現實政治操作上,基辛格始終堅持「中美俄三角」的戰略框架,認為眼下美國雖不易離間中俄,卻也應避免過度壓迫俄羅斯,更要避免在台海與烏克蘭兩側同時施壓,因為這樣只會拉升中俄之間的戰略協作程度,迫使兩國在歐亞大陸上更加靠近,長遠來看將對已然鬆動的單極秩序摧枯拉朽。

故面對俄烏戰爭議題,基辛格屢屢強調「平衡」的重要:削弱與壓迫俄羅斯可行,但顛覆其政權萬萬不可;烏克蘭實質北約化可行,但要正式加入北約絕對不能;將俄軍逐回「特別軍事行動」前的位置可行,但要連克里米亞都奪回,便註定會後患無窮。

2022年9月19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紐約會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外交部)

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基辛格之所以將俄羅斯鞏固俄佔區定義為「俄羅斯勝利」,也是因為其先預設了一個相對複雜的「皆大歡喜」理想結局,即俄軍撤出2月24日後的佔領區,戰略威望嚴重掃地,但仍可保有克里米亞等2014年後的實控地;烏克蘭則實質北約化,但不正式成為會員;北約則獲取芬蘭與瑞典兩成員國,實質再擴;美國與歐洲雖然與俄羅斯嚴重交惡,但至少保留了對話的空間。

對基辛格來說,「皆大歡喜」是其當下認知內,最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結局,「俄羅斯勝利」則反是其相對不樂見的發展;正如所謂「俄羅斯已經輸了戰爭」,既是基辛格的戰情評判,也有勸北約與西方「見好就收」的意味在其中。

有部分輿論認為,基辛格面對中俄時常「不夠強硬」,甚至帶點「親俄派」、「親中派」底色;但實際上,基辛格的戰略主張雖有些「活在過去」、溢滿了陳年的冷戰味,卻不是毫無道理,且距離所謂「親俄派」、「親中派」也十分遙遠。歸根結柢,基辛格終究是在為美國的理想戰略安排發聲,種種看似「親俄」與「親中」的角色扮演,也終歸是在替美國的國家利益服務,只是從結果來看,不論是在俄烏戰場或台海,當今美國政府似乎都沒能聽取前國務卿的忠告。

【基辛格與俄烏戰爭Q&A】

基辛格曾預言俄烏戰爭的三種結局為何?

俄羅斯鞏固了對烏克蘭近20%的領土佔領、北約與烏克蘭企圖將俄羅斯逐出2014年後的佔領地、俄軍撤出2022年後的佔領地。

基辛格理想的俄烏戰爭結局為何?

俄軍撤出2022年後的佔領地,烏克蘭實質北約化,美歐俄保留對話空間。
Reply
#8
基辛格談中國促成沙特伊朗復交:改變國際外交職權範圍
https://www.hk01.com/article/878773
[Image: O1oMtpAXb8mAADgUAmbWdni3GEacXAGGvA8SLrwP...w1920r16_9]

美媒3月16日稱,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受訪時談及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的事,稱是中東戰略局勢的重大變化,又指從長遠看,中國以調解者身份出現,改變國際外交的職權範圍。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伊格內修斯(David Ignatius)16日發表文章稱,他本週訪問基辛格,對方談及中國、沙特阿拉伯、伊朗10日在北京發表3方聯合聲明,宣布沙特和伊朗同意恢復雙方外交關係。

文章指,基辛格表示,中國近年宣布中方需要成為創建世界秩序的參與者,而且現時已朝這個方向邁出重要的一步。

他認為從長遠看,中國以調解者的身份出現,改變國際外交的職權範圍。文章作者對此解釋指,美國不再是中東不可或缺的力量,不再是唯一足夠強大或足夠靈活來促成和平協議的國家。

基辛格說:「我將它(中國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復交)視為中東戰略局勢的重大變化。」他指沙特現時正通過挑撥美國和中國的對抗,來平衡他們的安全形勢。

文章最後談到「正如基辛格所說,這將是一個新規則的新遊戲。」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