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國防邊界邊境主權爭議, territory maritime boundary Sovereignty disputes - Printable Version

+- Hong Kong (https://forum4hk.com)
+-- Forum: 百科文化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3)
+--- Forum: 科技新知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12)
+--- Thread: 國防邊界邊境主權爭議, territory maritime boundary Sovereignty disputes (/showthread.php?tid=14617952)

Page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6V6 - 03-05-2022

烏克蘭總統向歐洲多個城市發表演說 籲續支持對抗俄羅斯入侵
https://news.tvb.com/world/6222a952c652e996699a02ea/%E7%83%8F%E5%85%8B%E8%98%AD%E7%B8%BD%E7%B5%B1%E5%90%91%E6%AD%90%E6%B4%B2%E5%A4%9A%E5%80%8B%E5%9F%8E%E5%B8%82%E7%99%BC%E8%A1%A8%E6%BC%94%E8%AA%AA-%E7%B1%B2%E7%BA%8C%E6%94%AF%E6%8C%81%E5%B0%8D%E6%8A%97%E4%BF%84%E7%BE%85%E6%96%AF%E5%85%A5%E4%BE%B5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向歐洲多個城市發表演說,呼籲繼續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入侵。

在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大批民眾在戶外觀看澤連斯基演講,捷克首都布拉格及德國法蘭克福亦有大批民眾觀看。

澤連斯基指,若烏克蘭能在這場戰爭中勝出,他亦對國民有信心,這將是民主及自由的一大勝利,歐洲亦會比以往更繁榮;但假如烏克蘭不能支撐下去,歐洲亦會倒下,呼籲歐洲各國不要對俄羅斯侵略視若無睹。

俄烏兩國周末舉行第三輪談判 烏克蘭表明拒就領土完整讓步
https://news.tvb.com/world/622292ecc652e9ca689a02e3/%E4%BF%84%E7%83%8F%E5%85%A9%E5%9C%8B%E5%91%A8%E6%9C%AB%E8%88%89%E8%A1%8C%E7%AC%AC%E4%B8%89%E8%BC%AA%E8%AB%87%E5%88%A4-%E7%83%8F%E5%85%8B%E8%98%AD%E8%A1%A8%E6%98%8E%E6%8B%92%E5%B0%B1%E9%A0%98%E5%9C%9F%E5%AE%8C%E6%95%B4%E8%AE%93%E6%AD%A5

俄羅斯與烏克蘭將在周末舉行第三輪談判。俄羅斯總統普京重申,烏克蘭必須滿足俄方的要求,包括承認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主權,烏克蘭表明不會在領土完整上讓步。烏克蘭的戰事未見平息,南部歐州最大的核電廠懷疑受到炮擊起火,俄烏雙方互相指責是對方所為。

烏克蘭南部埃涅爾戈達爾市,是歐洲最大核電廠扎波羅熱核電廠所在地,周五有炮火飛越夜空。扎波羅熱核電廠發放片段,顯示核電廠懷疑遭到炮擊後起火冒煙,烏克蘭緊急部門指,是廠房外一幢用作訓練的建築物起火,已將火救熄。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軍已控制核電廠及其周邊地區,是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挑釁,俄軍才開火反擊。美國國防部指是俄軍攻擊核電廠,批評舉措極度危險,有可能對烏克蘭及周邊國家,造成極大破壞。

國際原子能機構表示,核電廠附近輻射水平沒變化,繼續正常運作,反應堆的安全系統亦無受破壞。

首都基輔周五黃昏,仍聽到爆炸聲,烏克蘭指俄軍每10分鐘便空襲或炮轟市內一次。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指俄軍轟炸所有目標,包括醫院、房屋及學校,大量平民傷亡,敦促俄羅斯總統普京停火。

面對歐美國家的制裁,普京指俄羅斯對鄰國並無惡意,建議鄰國不要讓局勢升級,亦不要施加任何限制。

普京與德國總理朔爾茨通電話,表示俄烏兩國代表會在本周末舉行第三輪談判,強調烏克蘭必須滿足俄方的要求,包括同意去軍事化、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主權,及將東部地區割讓給親俄武裝。烏克蘭已表明,不會在領土完整上讓步。


- 6V6 - 03-05-2022

蓬佩奧在台演講 籲美國承認中華民國主權(全文翻譯)
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599827?lang=b5
[Image: 1646451406532.jpg]

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在台訪問,3月4日他在臉書發文及在台北專題演說時指出,他認為美國應該在外交上承認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蓬佩奧(Mike Pompeo)在臉書發文指出,他認為,美國政府應立即採取必要且早就應該採取的措施,這是一件正確且顯而易見的事實,即在外交上承認中華民國(台灣),這不是關於台灣未來的獨立,而是關於承認一個明確的、已經存在的現實。

他表示,美國應外交承認中華民國(台灣)是自由主權國家,這無涉台灣未來的獨立,而是承認明確且早已存在的事實。台灣過去及現任領導人都明確表示,台灣不需宣布獨立,因為台灣已經是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台灣)。

蓬佩奧說,美國人民和政府應該簡單地承認這一政治、外交和主權現實,台灣是一個自由、民主和主權國家,這點應獲得世界的尊重。


蓬佩奧受遠景基金會邀請,今天於台北君悅酒店發表演說,他指出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國家,美國應給予外交承認,中國共產黨所帶來的危險是當代的中心威脅。在台灣,各位自始至終對中共的威脅保持警覺。台灣人民對中共深層且實際的不信任為全球帶來啟示。

以下是蓬佩奧演講全文翻譯:

我非常高興在此與各位見面。首先,我要感謝蔡英文總統及其領導的政府在我訪台期間盛情款待,也肯定蔡總統堅定的領導能力。在當前關鍵的歷史時刻,蔡總統持續展現台灣所需要的領導人風範。

我也要感謝台灣人民對我的熱情歡迎,你們在這個島嶼創造了令人驚豔的民主奇蹟。同時我也想感謝我下榻旅館外的示威民眾,你們是這個國家民主活生生的例證,也讓我想到我的家鄉。


過去我經常提到台灣,特別是在擔任美國第70任國務卿任內。然而,這卻是我首次有幸拜訪這個偉大且自由的國家,很高興來此體驗台灣這個不凡且自由的文化與社會。

我知道我現在看起來比在國務卿任內時瘦了些,但別以為這樣我就不會去品嘗台灣各式美食。有人推薦我牛肉麵和鳳梨酥,去年蕭美琴大使送我的台灣鳳梨乾,在我們家可大受歡迎!

我無法告訴你們我是如何成功減重,不過台灣水果和澳洲紅酒確實扮演部分角色。你們的國家不僅美麗,還有豐富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在我家鄉堪薩斯州有句俗話說:「讓自由響徹雲霄。」從日月潭後方高聳的美麗山脈,到劃出台北天際線的摩天大樓,台灣各地響起自由之聲環繞。

台灣的成就
今天要談論很多議題,首先是強調台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台灣對自由的熱愛,加上台灣人民無與倫比的工作態度,造就出卓越的國家成就。台灣的自由經濟躋身全球最繁榮國家之列,也是少數在過去五年持續維持經濟成長的國家。去年台灣的經濟成長更創下十年新高。


更了不起的是,台灣經濟具備創新的特質,在自由市場制度激勵下,台灣公司讓全世界稱羨。若說全球電子產品幾乎都有台積電的零件,一點也不誇張。鴻海生產的手機、筆電以及各類電子關鍵零組件,更是不勝枚舉。這些成就可歸結為一個簡單的事實:台灣是全球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

自由國家的重要性
正因台灣是自由國家,才能造就這些傑出的經濟成就,也讓我們了解到,堅持與捍衛全球自由人民主權的重要性。只要自由受到威脅,我們應該一起挺身而出。

我們若忽視自由的重要性,必有後果。回顧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在併吞奧地利後,並不罷休,他接著覬覦蘇台德區,得到蘇台德區後,他還要取得波蘭走廊。他看準沒人會阻止他,各國在乎自身和平及安全勝過他國的自由,以致於無人為自由挺身而出,直到一切為時已晚。

看看烏克蘭近幾週的情勢。獨裁者普京罔顧自由,決定進犯烏克蘭,並以武力重劃俄羅斯與鄰國的邊界。烏克蘭人民不願屈服,奮力抵抗並血洗入侵者,為自由奮戰。

但我擔心,除非歐洲國家以更大決心反對俄國,否則烏國自由之光可能熄滅。千萬不可錯估形勢,普京不會止步於烏克蘭,直到重建蘇聯舊時版圖的影響力,否則他不會善罷乾休。

金正恩政權統治下的朝鮮也將持續挑釁及脅迫韓國,直至威脅遭到姑息,自由終將消逝。我們究竟要繼續姑息嗎,或是應該拒絕用犧牲自由及安全,只為換得一個不被遵守的協議?川普(特朗普)政府時期,我們在不姑息金正恩政權,也不損害盟友的安全之情形下,與朝鮮達成協議,我希望這項策略能延續下去。

今天最重要的討論是:我們要如何處理中國(中共)的侵略?

中共對世界的挑戰
美國在50年前和共產中國開始交往時,尼克森總統希望自由世界與共產黨獨裁政權的互動,能造就一個更自由、開放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項策略有一部分也為了在冷戰時期擊敗共同敵人蘇聯,然而這項策略所預想的未來卻與殘酷的現實發展截然不同。尼克森總統曾表示,美國與中國獨裁政權的交往政策,「可能已經創造出一個科學怪人」。

儘管尼克森總統明確坦承長期交往政策的失敗,但華府卻很少有人願意及有勇氣去逆轉這個政策方向。川普總統當選後,我們終於決定是時候該停止與中國共產黨天真的交往方式。我們學到慘痛的教訓——特別是第一手見證的台灣人民——過去幾十年來,中國並沒有因為變得更富有而更加自由。

我們開始處理未獲履行的美中貿易協定,但很快發現問題比實際更嚴重。我們應該注意到中共破壞了另一項承諾,在「中國–—烏克蘭」戰略夥伴關係中,雙方承諾在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等共同關切的議題上彼此支持。這項承諾已蕩然無存。

中共的惡行罄竹難書,反映出中共企圖支配全球。共產黨獨裁者以經濟實力及新世代科技宰制世界的黑暗未來已益發真實。因此我多次強調,中國共產黨所帶來的危險是當代的中心威脅,許多國家現在也同意此看法。

我擔任國務卿時,率領國務院推動坦率、互惠、建立多邊同盟、以及有原則的現實主義等理念,來面對有缺陷的美中關係。我們重新進行貿易協定談判,結合盟友對抗中共及其經濟掠奪行徑,也認清中共對新疆維吾爾族犯下的種族滅絕與違反人道罪行。

我們全面制裁違反人權的中共官員,也強化與印太地區夥伴及盟友的軍事關係,以嚇阻中共的威權侵略。

在國務院以外,我們增加了美軍的投資,也開始降低關鍵供應鏈對中國的依賴。這些工作對喚醒各界認清中共對美國乃至全球的威脅,至為必要。

為何中共想要以武力侵略及統治台灣
在台灣,各位自始至終對中共的威脅保持警覺。台灣人民對中共深層且實際的不信任為全球帶來啟示。因此我一再強調,與中共打交道,要先存疑並查證,我相信台灣人民對此也深有同感。

中共想要以武力侵略及統治台灣有幾個原因,彼此息息相關。了解這些原因,有助我們認清及因應威脅。首先,中共領導人認為拿下台灣是達成數十年來共產主義意識型態的終極目標。從毛澤東、鄧小平到習近平,不能達到此一目標一直是中共對內聲望的主要污點。在習近平領導下,中共意識型態的狂妄自大達到新高,也使佔領台灣成為必要任務,用來提升及鞏固習近平個人的自大。

顯然習近平相信中共比美國強大。我們見到楊潔篪在安克拉治與拜登政府首次雙邊會談時態度傲慢的長篇大論。這讓習近平變得危險:因為深信中共能在對抗美國及其盟友時取勝,反而讓衝突的風險大幅提升,正因美國是台灣自由最堅定的後盾,拿下台灣即可改變全球權力平衡,使中共占上風。

其次,中共對台灣磨刀霍霍實際上源於恐懼和偏執。如我所述,台灣是華人社會自由民主的成功典範。只要這個典範存在,就會嚴重損害中共的威信和權威,對遭到壓迫的中國人民尤然。

我擔任國務卿期間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就是眼見香港自由與民主沉痛的滅亡。中共去年以殘暴的手段成功接管香港,助長了習近平的氣焰,但他不會滿足於香港而止步,台灣是中共「一國兩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習近平認為實現這些企圖對維持個人權力及中共合法統治至為重要。

我前面已提到不力挺自由的後果,事實是:習近平接管香港後,接著就是台灣,再來是南海及釣魚台等。若我們不從歷史中汲取教訓,若不去對抗無視他人自由及獨立的威權主義,且不能及早行動,那麼我們將被捲入一場更大規模的衝突。

美台關係
基於上述理由,美台關係在對抗中共及促進區域繁榮至為關鍵。我擔任國務卿時就已對此有清楚認知,並認為無論現在與未來,這必須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必要元素。

川普政府撤除美國與台灣外交官員的交往限制,制定政策鼓勵兩國擴大科技交流,出售價值逾200億美元武器給台灣,以使台灣更安全並進一步強化雙邊關係。我樂見拜登政府延續這些政策。

我們也積極為台灣爭取國際舞台,鼓吹台灣加入世界衛生大會。美國必須支持台灣,就像冷戰期間美國捍衛西柏林一樣。當時我們都知道,一旦西柏林淪陷,當地的自由就會死亡。我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

蘇聯瓦解前,我曾在西德擔任戰車排指揮官,任務是邊境巡防及嚇阻侵略的威脅。如同當時的西德,台灣如今就是自由及民主的亮眼典範。

我只是個一介平民,但我認為有必要改變50年來的政策模糊,這事關美國對中華民國(台灣)的外交承認。美國一方面應持續與中國以主權政府方式交往,另一方面美國對台灣2千3百萬自由人民及其合法民選政府的外交承認,不應再被忽略、躲避或視為次等。

我認為美國政府應立即採取必要且早該採取的措施,來做正確且明顯的事,美國應以外交承認中華民國(台灣)是自由主權國家。這無涉台灣未來之獨立,而是承認一個明確且早已存在的事實。實際上,台灣過去及現任領導人都明確表示,台灣無須宣布獨立,因為台灣已經是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台灣)。

美國人民及政府應該承認這個政治、外交及主權事實。台灣人民值得世界尊重其做為一個自由、民主的主權國家。

台灣是亞洲最活躍的民主政體,也是今日自由與專制之爭的最前線。我相信只要自由民主一息尚存,台灣必定會有美國的支持。這對台灣人民及美國人民同等重要。美國對台灣的支持絕對是跨黨派的。

台灣對美國的國防及嚇阻十分關鍵。台灣位處美方從日本、韓國、菲律賓到南海的防禦前線正中央。失去台灣將直接損害我們其它重要的國家利益。

美國現在警覺到中共的威脅不僅針對美國,更針對全球。台灣過去倚賴的思維及戰略傳統,現已成為全球重要資產。台灣面對中共宿敵,有著最深刻了解、最豐富經驗以及最有效的應對方式,世界各地可以從台灣人民學到很多。

今日全球已對中共威脅覺醒,台灣已證明自己是一股良善的力量,也是華人世界的啟示。如果民主有一天能降臨到中國,中華民國(台灣)無疑是我們最佳也最有效率的夥伴。

結語
台美的未來緊密結合,因為我們利益一致。雙方均承諾要確保台海及整個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此一承諾是川普政府在此關鍵區域策略的核心,台灣的安全及完整性在現在與未來都是此一任務的關鍵。

台美在價值及原則層面亦一致,兩國完全擁抱民主及自由市場,相信個人尊嚴與生俱來,政府是為人民服務,而非人民服務政府。

今日台灣是自由理念的亮眼典範,為全球經濟、科技及公共衛生作出重大貢獻。無論在台北或堪薩斯州,台灣繁榮發展應該獲得讚頌,一如支持台灣成功的理念亦然。

我們必須共同持續強化雙邊關係,台灣必須積極提升其國際能見度。台灣在經濟的影響力應與台灣在軍事、外交及文化等領域的優勢相適。現在該是站出來的時候,向世界展現台灣及華人的實力。相信台灣有能力達成,我也知道拜登政府及未來的美國領導人也將會協助你們達成此目標。

中國共產黨相信,華人及整個印太區域的未來將屈服在其意志之下,歷史將由威權獨裁者來撰寫。但事實並非如此。我要告訴所有華人,不管是中國及台灣人民,你們的未來是自由。讓自由響徹雲霄,美國會一直與你們站在一起。謝謝,願上帝祝福你。


- 6V6 - 03-08-2022

劉夢熊:俄羅斯是侵略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 小粉紅數典忘祖支持普京 令中共引火燒身 丟盡中國人的臉 助長西方的中國威脅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itIyOg0uQ
[youtube]JLitIyOg0uQ[/youtube]


- 6V6 - 03-09-2022

中方證實中印兩軍將舉行新一輪邊界談判
https://news.tvb.com/greaterchina/62287e70c652e9750c237ef4/%E4%B8%AD%E6%96%B9%E8%AD%89%E5%AF%A6%E4%B8%AD%E5%8D%B0%E5%85%A9%E8%BB%8D%E5%B0%87%E8%88%89%E8%A1%8C%E6%96%B0%E4%B8%80%E8%BC%AA%E9%82%8A%E7%95%8C%E8%AB%87%E5%88%A4

美國通過台灣「誠實地圖」法案 北京強烈抗議 並稱華府將有「難以承受的後果」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60756678
[Image: _123724288_b016a2e9-b0b2-4993-8bdd-dc42e...c.jpg.webp]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3月11日正式簽署國會通過的《2022會計年度聯邦政府撥款法》,其中涉及台灣的法案「禁止美國政府將經費用於製作、採購或展示任何不正確標示台灣領土的地圖」,特別引發關注。

依據該法案,日後美國行政部門出版品的地圖,需「正確」標示台灣領土地圖,未來台灣在美國官方地圖上的顏色將與中國不同

台灣外交部針對此事回應說,此事證明「台灣不是中國的領土」,並感激美方透過實質立法,促進美台關係。北京外交部則在本周抨擊美方借著「地圖問題粗暴干涉內政,大搞政治操弄」

外界分析,美方在近日有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大背景之下,沒有直接軍事介入背後釋放的信息是中國問題才是美國當下聚焦的焦點,其中台灣問題,更是重中之重。

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 German Marshall Fund)資深研究員司馬安洲(Andrew Small)接受BBC中文採訪時表示,當下美國針對莫斯科的措施亦有另一個目標,雖然主要目的當然是讓普京付出代價,但次要目的是警告中國若對台灣採取任何軍事行動,將可能面臨的後果

「這也是美國的亞洲盟友如此堅定支持制裁俄羅斯的原因之一,亦即給北京一個威懾(deterrent)」,司馬安洲在電子郵件中回覆BBC中文說。

目前同美國一同制裁俄羅斯的亞太「盟友」包含韓國、日本及台灣。新加坡則是在3月5日通過聲明宣佈,新加坡將針對指定的俄羅斯銀行、實體和在俄羅斯的活動等實施金融制裁措施。但近年來與美國關係密切的印度及越南等都對聯合國大會早前譴責俄羅斯軍事行動的決議案投棄權票。

司馬安洲補充分析稱,實際上美國,包括拜登本人亦已經通過先前的聲明表示在任何與台灣相關的意外事態中,美國的軍事參與程度都會有質量上的不同。

北京回應
[Image: _123724289_whatsubject.jpg.webp]
2019年倫敦政經學院(LSE)校內一座地球裝置藝術,將大陸與台灣分開呈現,引發大陸留學生抗議。
[Image: _123724533_whatsubject.jpg.webp]
2019年倫敦政經學院(LSE)校內一座倒置的地球裝置藝術。

拜登簽署法案後不久,北京立即表達強烈反對。

3月14日,針對拜登簽署地圖法案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批評美方此法案製造「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而美方打「台灣牌」如同「抱薪玩火,不僅會把台灣推向危險境地,也將給美方帶來難以承受的後果」。

台灣外交部副發言人崔靜麟則對外表示,該法案凸顯美國國會及行政部門正視「台灣並非中國一部分」的事實。台灣外交部感謝美方透過立法對台美關係的支持。

同一天(3月14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意大利羅馬舉行了長達七小時的會晤。美方官員在會談後形容會面場面"激烈"。

綜合國際媒體引述在場官員說法,會中楊潔篪強調中方對美國在近期涉台問題上一系列「錯誤言行」表示堅決反對,並重申要求美方認清台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等。

唐鳳「地圖」風波
[Image: _123724532_whatsubject.jpg.webp]
唐鳳則在會後回稱,相信白宮並非是因地圖問題而刪除畫面。

事實上,在美台關係持續升溫之際,有關美國對台灣地圖如何呈現,一直就是個新熱點。

在去年底,台灣行政院數位政務委員唐鳳參與拜登上任創立的首屆民主峰會(The Summit for Democracy)時,就因為台灣與中國大陸在地圖上呈現的議題,引起不小輿論爭議。

根據路透社當時報導,唐鳳在進行小組討論發言時,展示了一幅由南非非營利組織製作的全球政府開放度的地圖以介紹台灣現況,而該地圖將台灣與大陸以不同顏色區分引起白宮官員注意。根據消息人士對表示,這張地圖出現時,美國國家安全會議(NSC)方感到不滿並聯繫了美國國務院方面,「憂心地圖似乎將台灣呈現為一個獨特國家」。

對路透社透露內情的美國官員認為白宮此舉反應過度,台灣也對唐鳳視訊畫面被短暫切掉表達不滿。唐鳳則在會後回覆路透社稱,相信白宮並非是因地圖問題而刪除畫面。美國務院則對外回應稱,當時直播畫面出現的混亂情況,純綷是技術上的「無心之過」。

台灣地圖「誠實法案」是什麼?
該法案是2021年7月,由美國共和黨籍眾議員湯姆·蒂芙尼(Tom Tiffany)、史蒂夫·查博特(Steve Chabot)等人提出。之後被納入「2022財政年度國務院、對外行動和相關計劃撥款法案」,當時獲美國眾議院以217票贊成、212票反對通過。

根據台灣官方媒體「中央廣播電台」報導,蒂芙尼當時稱,自1970年代,美國「一中政策」認知北京所稱台灣是中國一部分是「虛假主張」,這項「不誠實政策」應被摒棄。他認為,所提出的條文雖無法改變這項政策,但至少能要求美方使用「誠實地圖」。

台灣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接受台媒東森新聞雲(ETToday)稱,若從立法過程來看,原本條文是直接打破「一中原則」,但修改後,依舊符合美方「一中原則」、戰略模糊的政策,現階段象徵意義大於實質內容。

媒體又稱,法案條文去年在眾議院提案時,最初是明確禁止地圖把台灣畫成中國一部分,後來則修改文字為「禁止不正確標示」。

在北美研究美台關係的研究團隊「美台國會觀測站」在臉書發文分析稱,法案改名稱在美國很常發生。他們稱,美國國會一開始的提案通常會比較直接與強硬,之後討論的過程,會把法律語氣修改得更緩和,這是因為在美國,國會最終仍然是會尊重行政部門的權限。「也就是說,對於地圖標示正確與否,最終仍然是行政部門做決定。​」

該團隊又調查發現,美國一個政府單位叫做「美國國務院地理學家和國際問題辦公室」(Office of the Geographer and Global Issues),其職責便是透過地圖資料分析全球各種議題,並在該辦公室2020年出版的文件上發現了一份說明,規定「台灣」在政府出版品的地圖上標示需明確的與中國大陸同顏色,且不能將「台北」標記為首都。​

無論如何,美國《2022會計年度聯邦政府撥款法》獲得通過,未來美國官方出版物,包含相關會議上,有關台灣在世界地圖上與中國大陸如何區隔,都會成為議題。

[ 本帖最後由 6V6 於 2022-3-16 09:37 編輯 ]


- 6V6 - 03-30-2022

日本新高中教科書寫明釣魚島等屬日本固有領土 南韓批歪曲歷史
https://news.tvb.com/world/6244040ce774ffcb6de0772b/%E6%97%A5%E6%9C%AC%E6%96%B0%E9%AB%98%E4%B8%AD%E6%95%99%E7%A7%91%E6%9B%B8%E5%AF%AB%E6%98%8E%E9%87%A3%E9%AD%9A%E5%B3%B6%E7%AD%89%E5%B1%AC%E6%97%A5%E6%9C%AC%E5%9B%BA%E6%9C%89%E9%A0%98%E5%9C%9F-%E5%8D%97%E9%9F%93%E6%89%B9%E6%AD%AA%E6%9B%B2%E6%AD%B7%E5%8F%B2

日本公布新一批高中教科書審定結果,當中寫明釣魚島等多個島嶼是日本固有領土,南韓表示遺憾。

在通過審定的教科書中,涉及領土的《地理綜合》等科目,全部11套教科書一概按照當局新指導要領,對於北方四島、竹島、釣魚島等島嶼,寫明是日本固有領土。

南韓教育部發聲明表示遺憾,強調日本稱為竹島的獨島,是南韓固有領土,敦促日方立即糾正錯誤;又指日本學生若學習錯誤的歷史觀,將影響東北亞和平。

中方亦曾經多次批評日本篡改教科書內容,強調日方應尊重歷史事實,以正確歷史觀教育年輕一代。

我陸委會主委提互認主權 國台辦批「升級兩國論」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20330/2KPCWQK34RDEREWMAVYL77TYHA/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日前主張兩岸應互相承認主權,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今天(30日)批評這是升級兩國論。她又批評蕭美琴、曹興誠等人主張兩國論是「數典忘祖的跳梁小丑」。

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記者會,朱鳳蓮在會中回應相關提問時,做上述表示。

大陸委員會主委邱太三日前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維護中華民國的主權」不算台獨的話,未來在兩岸做任何協商談判上,應該會是比較好的基本條件。他之後受訪時又指,前總統馬英九的「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主張已不足,兩岸應「互相承認主權」。

朱鳳蓮今天首先重申兩岸同屬一中的說法,宣稱「海峽兩岸尚未完全統一,但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中國主權和領土從未分割。」

她批評「民進黨一些政客」出於政治本性和一黨私利,「妄圖進一步升級『兩國論』,是赤裸裸的挑釁和冒進」。

朱鳳蓮又宣稱台灣政府「包藏禍心、極度危險的政治圖謀」,危害台人安危福祉。

她呼籲台灣政府勿誤判形勢、打錯算盤,勿低估中國大陸捍衛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的決心、意志及能力。

駐美代表蕭美琴日前投書美國《華盛頓郵報》指台灣在任何時候都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近日也主張保衛中華民國需要兩國論。

朱鳳蓮今天在會中不點名批評指,某些人鼓吹兩國論,「只能證明他們是數典忘祖的跳梁小丑」。

插畫家得國際獎「Taiwan」卻遭中國施壓塗銷 歐江安:已要求改正並嚴厲譴責
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220324/WNU2EAPVBBBA3FRP2PQOIB3TPI/

中國教授施壓台灣留學生改國籍變中國 米蘭理工大學回應了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20329/WEXNF3UJA5DCXDWSEAFXAGNLMA/

中國教師要求台生改國籍 義大利輿論怒批霸凌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20330/57KSWREWSBGGFPGVVSASUD2RKE/

米蘭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陳蓁線上授課時「建議」台籍學生把報告上的國籍改為中國,強調台灣不是國家。影片引發眾怒,網友與政治人物批評霸凌,媒體也撰文指控陳師侵害學生人權。

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客座教授陳蓁(Chen Zhen)日前不滿台籍王姓學生在報告上國籍寫「台灣」,因此利用線上授課講評小組報告的時機,突然改說中文,單獨向王姓學生表示台灣並非國家,且不受歐盟國家承認。

陳蓁「建議」王同學把報告的國籍從台灣改成中國。他向王同學說:「我看到你這麼寫,我作為一個中國人必須要說出來... 希望你不要把這當作我從老師的角度去霸凌、欺負你。」

台灣駐義大利代表處25日得知訊息後,立即致函米蘭理工大學校長瑞斯塔(Ferruccio Resta)、建築學院院長與陳蓁任教科系的主任等,以捍衛學生權益。


米蘭理工大學校長瑞斯塔28日回函表示,校方取得影片後,已立即成立紀律委員會展開內部調查,查證教師行為是否符合大學「教師道德及行為準則」,並會在調查結束後做出相關處置。

雖然陳蓁在影片中強調,他的「建議」跟「論文和研究沒有關係,跟成績也無關」,但推特下方評論多認為陳蓁具教師權威,學生勢必因擔憂個人或小組成績受影響而修改。

事件曝光,其實是因為陳蓁本人18日透過微信發表此段影片,甚至刻意於影片最後對照報告初稿與最終版本國籍修改前後的差別,以展示自己的「溝通」成果。

此影片24日首先被現居澳洲受政治庇護的中國異議人士吳樂寶(Wu Lebao)轉載至推特,引起軒然大波,影片在推特目前已有超過45萬次觀看。

事件隨後也在義國社群媒體引發討論及批評。澳洲華裔異議藝術家巴丟草(Badiucao)分享影片,批評陳師霸凌且不適任的行為。

台義「國會友協」會長、右派「義大利兄弟黨」(Fratelli d’Italia)參議員馬蘭(Lucio Malan)27日轉推巴丟草推文,並表示將就此「中師對台生『再教育』」事件要求相關部會說明。

另外,曾任義大利外交部次長的左派民主黨資深媒體人威內第(Gianni Vernetti)也推文要求米蘭理工大學,應將這位「霸凌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中國大外宣」的教職人員停職。

也有中國籍網友看不下去,不僅起底陳蓁教學履歷,更發起「大翻譯運動」,把陳蓁的發言翻成英文、義文。許多網友也表示已主動致函米蘭理工大學,促請校方妥善處置。

社群媒體譴責聲浪未歇,28日義國「日報」(Il Giornale)更以「如今在義大利不能自稱台灣人了」(E in Italia ora e vietato dichiararsi di Taiwan)為題報導指出,台灣雖僅有包括教廷在內的14個邦交國,但是與全球多數國家均維持經貿及外交關係,並事實在台灣及外島行使主權;文中也嚴詞指出陳師違反台籍學生的人權及公民權。

中菲外長舉行會談 雙方同意就南海問題加強溝通
https://news.tvb.com/greaterchina/6249eabec652e91d0d429dc2/%E4%B8%AD%E8%8F%B2%E5%A4%96%E9%95%B7%E8%88%89%E8%A1%8C%E6%9C%83%E8%AB%87-%E9%9B%99%E6%96%B9%E5%90%8C%E6%84%8F%E5%B0%B1%E5%8D%97%E6%B5%B7%E5%95%8F%E9%A1%8C%E5%8A%A0%E5%BC%B7%E6%BA%9D%E9%80%9A

中菲外長舉行會談,雙方同意在南海問題上加強溝通,認為應將海上問題放在雙邊關係適當位置。

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昨日在安徽屯溪,會晤訪華的菲律賓外長洛欽。王毅說,中國對菲律賓奉行的睦鄰友好政策,保持延續性和穩定性;雙方要排除干擾,冷靜妥善管控分歧,不使其影響中菲關係大局。

在南海問題上王毅強調當前尤應防止因舉措不當,干擾甚至損害兩國關係及南海穩定。

洛欽則表示,菲方願同中方加強溝通,共同努力

[ 本帖最後由 6V6 於 2022-4-4 00:26 編輯 ]


- 5AR4 - 04-16-2022

美國會議員訪台晤蔡英文 解放軍稱堅決捍衛國家主權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44190-20220415.htm

美國一批跨黨派國會議員訪問台灣,與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會面。中方表明,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並向美方嚴正交涉。

解放軍東部戰區在東海和台灣周邊海空域,舉行演練,強調解放軍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中越外長 商南海行為準則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E5%85%A9%E5%B2%B8%E5%9C%8B%E9%9A%9B/odn-20220416-0416_00178_004/%E4%B8%AD%E8%B6%8A%E5%A4%96%E9%95%B7--%E5%95%86%E5%8D%97%E6%B5%B7%E8%A1%8C%E7%82%BA%E6%BA%96%E5%89%87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與越南外長裴青山周四通電話,討論「南海行為準則」和北部灣劃界等,同意加強戰略溝通

斥域外勢力挑風浪
王毅表示,當前南海局勢在中國和東協各國共同努力下保持總體穩定,唯恐南海不亂的恰恰是一些別有用心的域外勢力,繼續維護好南海和平局面符合中越雙方共同利益。中越要發揮好陸地邊界談判和海上三個工作組作用,推動北部灣灣口外劃界和南海共同開發取得實質進展。他又呼籲應以今年《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簽署20周年為契機,早日就「南海行為準則」達成共識。

裴青山表示,越南一貫把對華關係視為對外政策的頭等優先,願意與中方鞏固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

針對主權邊界問題,他表示越方願早日達成實質、有效的「南海行為準則」,維護南海和平穩定,希望雙方三個海上工作組磋商取得實質性進展,優先推進北部灣灣口外劃界。

總統候選人就南海主權 普遍支持更強硬對華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20422/bkn-20220422151531086-0422_00992_001.html

菲律賓下月將舉行總統選舉,美媒周四(21日)分析各候選人與中國在南海主權爭議的取態上,除領先的聯邦黨候選人小馬可斯會沿襲總統杜特爾特的親中政策外,其餘候選人對華會採取更強硬態度

各候選人在本月的電視辯論中紛紛表明,一定要抗衡北京在南海的軍事擴張,與現屆政府採取的「戰略默認」政策唱反調。候選人之一的副總統羅貝多(Leni Robredo)認為,菲律賓要帶領停滯的東盟推動對華建立行為規範,執行2016年海牙仲裁法院支持菲方的裁決。該裁決一直被親中的杜特爾特漠視至今。另一候選人馬尼拉市長莫雷諾(Isko Moreno)承諾,當選後會要求聯合國大會承認菲方獲司法勝利。

小馬可斯此前已表明,不願美國介入中菲的南海主權爭議,被認為在眾多候選人中對華最友善的他,一旦當選相信會更加靠攏北京,菲律賓現況不會有太大改變。

南海之爭已成中國東盟關係的配角?
https://www.hk01.com/%E5%9C%8B%E9%9A%9B%E5%88%86%E6%9E%90/705268/%E5%8D%97%E6%B5%B7%E4%B9%8B%E7%88%AD%E5%B7%B2%E6%88%90%E4%B8%AD%E5%9C%8B%E6%9D%B1%E7%9B%9F%E9%97%9C%E4%BF%82%E7%9A%84%E9%85%8D%E8%A7%92

「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紀念峰會」在11月22日舉行,會上雙方正式宣布建立「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視像發言當中,他指中國「永遠是東盟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推進「中國東盟健康之盾」下的疫苗合作,以及雙方各個層面的經貿人文關係。對此,外界目光卻轉到中國與東盟國家最近的南海爭議之上。

對於一直構成雙方外交關係緊張的區域與南海問題,習近平稱中國「絕不尋求霸權,更不會以大欺小」,支持東盟建設無核武器區的努力,並「共同維護南海穩定,把南海建成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然而,上任以來轉向親華、只餘不足一年任期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卻以中菲南海之爭,對此潑了一記冷水,得到西方媒體廣泛報道。

杜特爾特親華不再?
事緣會前一周,兩艘菲律賓船隻正前往南海阿雲金礁(Ayungin Shoal,中國稱「仁愛礁」),以圖補給菲國故意擱淺在該礁上以宣示主權的船隻上的兵員,途中遭到中國海警船發射水炮攔阻而被迫折返,引來菲方以「最強烈的措辭」向中國表達「憤怒、譴責和抗議」。在菲國民情早有對杜特爾特「保衛南海主權不力」的批評聲中,此事再引起該國已在其專屬經濟區內實然失去此礁的輿論。

雖然杜特爾特上任以來走親華路線,甚至威脅廢除與美國的《訪問部隊協議》(VFA),但其政府近來對美姿態已有轉向。杜特爾特政府在本年9月高調派出國防部長專程到美國紀念《菲美聯防條約》70周年,並重啟2014年簽訂後一直少有進展的《強化防務合作協議》(EDCA)相關項目,其外長又對為澳洲提供核動力潛艇的「澳英美聯盟」(AUKUS)表支持,與印尼等東盟大國取態不同。

對於習近平「不以大欺小」的宣言,杜特爾特稱他對於「最近在阿雲金礁發生的事感到厭惡(abhor)」,並「嚴重關切類似事態的發展」,表明「這對我們國家之間和我們的夥伴關係都沒有好處」,又強調2016年南海仲裁已為南海問題提供了「法律的清晰性」,將「全面地使用這些法律工具去確保南海繼續保持和平、穩定和繁榮之海的地位」——這與其上任後「擱置」南海仲裁判決的態度大相逕庭。

南海問題是可控的爭端
不過,慣常採取較激進言論的杜特爾特此番表態有多大代表性卻值得質疑。一方面,在東盟的層面,例如月前才高調傳召過中國大使抗議侵佔南海水域的馬東西亞首相伊斯梅爾(Ismail Sabri Yaakob),在峰會之上就只擺官腔,呼籲雙方「自我節制、避免可能被視為挑釁的行動」,重申「國際法原則」解決問題的東盟官方立場。

另一方面,菲律賓對華的外交表態,往往有針對不同聽眾、強硬參雜的兩面性。其中的強硬一面多以其外長洛欽(Teodoro Locsin)為代表,例如其在本年5月以粗言叫中國滾出南海的言論,又或是其對澳英美聯盟的一面倒積極支持取態。然而,這些言論都沒有改變中菲關係的走向,而洛欽兩次表態過後菲國政府都出現轉軚的動作。有報道就指這次杜特爾特的發言剛好是由疑華派幕僚所撰。隨着來年大選臨近、民望高企的杜特爾特離任在即,針對國內部分選民的較強硬宣傳可預見會愈來愈多。

同時,類似的南海之爭經年有之,爭後之和也屬常態,峰會後的中國東盟聯合聲明就提到雙方在南海行為守則上的進展,可見南海之爭已成了一種可控卻穩定存在的爭議。在這次峰會之後,中國方面就沒有再阻止菲國對阿雲金礁的人員作補給。中方雖然原則上反對菲方人員借長年擱淺船隻駐守該礁,卻以「人道考慮」放行;而菲方也早已知道這艘自1999年已擱淺的船艦長遠也難以作為佔據該礁的前哨站,此時繼續駐人也只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外交姿態。

合大於分的關係
當南海爭議大局幾定之際,中國東盟在各個範疇愈趨緊密的軌跡已成為不變的恆常,此刻「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建立只是給這個常態發展標上更明確的定性而已。

隨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建立,中國與東盟的貿易急速增加。在雙方建立對話關係30年以來,雙邊貿易額上升了85倍,雙邊累計投資額到本年6月上升至超過3,100億美元的水平。中國連續12年保持東盟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而東盟在去年也首次超越歐盟而成為中國的最大貿易夥伴,雙邊的商品貿易額高達6,846億美元。

本年上半年,此數更升到4,10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升近四成。隨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落實,此勢只會來的更急。雖然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與東盟都有百億美元計的貿易額,但中國之數已是他們各自的數倍,其急速升勢也決定了中國東盟關係愈加密不可分,其他爭議也不能不讓路。

在這次峰會之上,習近平就表明盡早啟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建設,提升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拓展數字經濟、綠色經濟合作,並承諾對東盟國家開放巨大的國內市場,爭取在未來5年從東盟進口1,500億美元的農產品。

而在疫情之中,中國對東盟的重要性就更為明確。根據北京顧問公司Bridge Consulting的數據,中國對東盟的疫苗出口總數接近4億劑,成為區內國家新冠疫苗的主要來源地。此數更是美國對東盟國家捐贈疫苗總數的接近8倍,間接反映出雙方在區內影響力的起落。習近平在峰會上也進一步承諾再向東盟國家提供1.5億劑新冠疫苗無償援助,並向東盟抗疫基金追加500萬美元,加大疫苗聯合生產和技術轉讓,以提升東盟自主保障的水平,並在未來3年再向東盟提供15億美元發展援助,用於抗疫和恢復經濟。

[Image: FsuP9dSEdsmC0HsFm-kZQ5kwiVFGW-5IyEC2a8hAtms?v=w960]

中國對亞洲國家的疫苗供應圖。(Bridge Consulting)
同一時間,相較於事前欠缺與東盟溝通的澳英美同盟惹來東盟國家擔心區內出現軍備競賽,習近平則提出中國願意盡早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配合了東盟國家自1995年以來保持區內無核武的決心。

除此之外,在東盟內部正面臨的最大外交困難之上,中國也顯出助力。在緬甸政變後,由於軍政府拒絕東盟代表會見昂山素姬的要求,東盟此前拒邀軍政府代表出席東盟峰會施壓,卻未能取得進展。此次中國東盟峰會之前,中國就曾從中調解,希望以緬甸駐華大使代表軍政府出席,也取得了東盟同意,其中馬來西亞方面更表明東盟對中國角色表示感激(但最後緬方人員卻沒有出席)。

這顯示出中國與東盟除了有經濟利害相連之外,政治支持也是雙方利益所在。雖然東盟在今天大國競爭的格局之下努力維持中立,但隨着其與中國的實質共同利益繼續深化並往多面向發展,這個愈發合大於分的關係客觀上將使東盟更加看重與中國的友好,並盡力將剩餘爭議擱置甚至解除。

[ 本帖最後由 5AR4 於 2022-4-23 12:39 編輯 ]


- 失蹤的老公 - 05-21-2022

中越南海恩怨情仇
http://www.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id=11889

印度反對中國班公湖建第二條橋樑 稱不接受領土被非法侵佔
https://news.tvb.com/greaterchina/6287fc6ee774ff2c4aae011f/%E5%8D%B0%E5%BA%A6%E5%8F%8D%E5%B0%8D%E4%B8%AD%E5%9C%8B%E7%8F%AD%E5%85%AC%E6%B9%96%E5%BB%BA%E7%AC%AC%E4%BA%8C%E6%A2%9D%E6%A9%8B%E6%A8%91-%E7%A8%B1%E4%B8%8D%E6%8E%A5%E5%8F%97%E9%A0%98%E5%9C%9F%E8%A2%AB%E9%9D%9E%E6%B3%95%E4%BE%B5%E4%BD%94

印度指中國在有主權爭議的班公湖興建第二條橋樑,就此提出反對。

印度外交部發表聲明,聲稱有關地區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被中國非法佔領,印方從不接受領土被非法侵佔,也不接受中國提出的不合理主張,或此類建造活動。

又表示印度政府自2014年起已加強邊境的基建發展,包括興建道路及橋樑,以保障國家安全利益,中方暫時未有回應。

中印兩國部隊前年曾在班公湖所在的拉達克地區爆發衝突,造成4名解放軍及20名印度士兵死亡。

小馬可斯:堅持南海裁決 抵抗中國挑戰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B0%8F%E9%A6%AC%E5%8F%AF%E6%96%AF-%E5%A0%85%E6%8C%81%E5%8D%97%E6%B5%B7%E8%A3%81%E6%B1%BA-%E6%8A%B5%E6%8A%97%E4%B8%AD%E5%9C%8B%E6%8C%91%E6%88%B0-092631448.html

菲律賓候任總統小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 Jr.)表示,會堅持2016年南海主權的國際仲裁裁決,將在爭議上抵抗中國的挑戰,亦抗拒外國干預菲方管治國家。

64歲的小馬可斯將於下月30日宣誓就職,其被多方指與中國關係密切,上任後將親中疏美。小馬可斯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出,菲律賓在南海仲裁案的裁決上是勝方,會繼續主張擁有區域主權。菲方會以堅定的聲音,與中方對話。

他還稱,菲方會奉行獨立外交政策,與各國為友,菲律賓在地緣政治下是列強中的一個小國,只可走自家的路。

菲總統當選人:維護南海仲裁 不讓中國侵權
https://hk.news.yahoo.com/%E8%8F%B2%E7%B8%BD%E7%B5%B1%E7%95%B6%E9%81%B8%E4%BA%BA-%E7%B6%AD%E8%AD%B7%E5%8D%97%E6%B5%B7%E4%BB%B2%E8%A3%81-%E4%B8%8D%E8%AE%93%E4%B8%AD%E5%9C%8B%E4%BE%B5%E6%AC%8A-070501004.html

菲律賓總統當選人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unior)今天說,他會維護國際上一項針對南海爭議、不利於中國的仲裁;他堅稱,他不會讓中國踐踏菲律賓的海洋權益。

小馬可仕在接受菲律賓媒體訪問時表示:「我們擁有一項對我們有利、非常重要的仲裁,我們將以此繼續維護我們的領域權。這不是在聲索,這早已是我們的領域權。」 位於荷蘭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PCA)2016年7月裁決,中國的南海「九段線」主張在國際法下沒有效力,菲國200海里專屬經濟區(EEZ)範圍內,只有菲國有權利用天然資源。

中國無視這項裁決。即將卸任的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為換取貿易和投資承諾,也將這項裁決擺一邊。批評人士說,中方承諾並未實現。 小馬可仕表示,他不會「讓我們一分一毫的近海海洋權利被踐踏」。這堪稱是他目前為止對這個敏感議題最強烈的評論。 他說:「我們在談論中國。我們始終以堅定的聲音與中國對話。」 不過,他也說:「我們不會與他們開戰。這是我們現在最不需要的。」

小馬可仕將在6月30日就職。

菲律賓責單方面南海捕魚禁令 中國稱不能接受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51247-20220601.htm

菲律賓外交部在聲明中譴責中國單方面宣布南海捕魚禁令,侵犯管轄權,中國外交部表明,不能接受菲律賓外交部的無端指責。

發言人趙立堅在北京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在南海實施休漁制度,是保護中方管轄海域海洋生物資源的正常措施,履行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義務的具體體現,希望菲方客觀正確看待,並切實履行南海沿岸國義務,共同促進南海漁業可持續發展。

菲律賓抗議中國南海休漁期禁令 指控出現海上騷擾行為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76523

中國稱衝之鳥是礁不是島 日本主張廣大海域乃「一己之私」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4%B8%AD%E5%9C%8B%E7%A8%B1%E8%A1%9D%E4%B9%8B%E9%B3%A5%E6%98%AF%E7%A4%81%E4%B8%8D%E6%98%AF%E5%B3%B6-%E6%97%A5%E6%9C%AC%E4%B8%BB%E5%BC%B5%E5%BB%A3%E5%A4%A7%E6%B5%B7%E5%9F%9F%E4%B9%83-%E5%B7%B1%E4%B9%8B%E7%A7%81-082526274.html

[Image: 837f99fa2d5d26996f94821d73f81ac8]

中國批評日本出於自私目的在太平洋上主張一片比法國面積還大的海域,這再次引發亞洲兩大經濟體之間長期存在的領土爭端。

日本長期以來一直宣稱「衝之鳥島」為其最南端的島嶼。這一地物大概位於台灣和關島中途。中國表示,「衝之鳥礁」是礁,不是島,日本不能主張依據國際法島嶼才能擁有的200海裡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等權益。

「日方為一己之私,以彈丸之礁非法主張近70萬平方公里的管轄海域,侵蝕公海和國際海底區域,損害國際社會的整體利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周二說道。

這片無人居住的陸地是些低矮的礁石,日本曾用混凝土予以加固,相對於中國後來在南海的類似行動這可謂先驅,當然中國在南海的動作要大得多。

若承認日本的主張,可能會限制中國海軍在該地區開展活動。據《產經新聞》報導,北京最近在周邊水域加大了海洋測量活動,一些學者最近發表一系列報告反駁日本的主張。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經濟生活的岩礁,不應有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公約還規定,人工島嶼、設施和結構不具有島嶼地位,沒有自己的領海,其存在也不影響領海、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界限的劃定。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5月30日回答有關中國圍繞衝之鳥論文的問題時說,日本2008年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的申請,有充分的科學證據為基礎。對於日本的主張,南韓也表示了反對。

負責管理衝之鳥的東京地方政府稱相關專屬經濟區面積達42萬平方千米,這比日本陸地國土總面積還大。

「中國可能覺得國際法在自己一邊,」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高級研究員Euan Graham說,他稱日本對沖之鳥周邊海域的主張「委實可笑」。

「顯而易見的是,中國是精挑細選了一些東西讓有關國家難堪;但考慮到其在南海的所作所為,這又明顯存在雙重標準,」他補充說。

2016年一個國際仲裁庭得出結論,否認了中國對南海的廣泛權利主張。中國稱裁決是無效的,沒有拘束力,中國不接受、不承認。

原文標題

China Hits ‘Selfish’ Japan for Claiming Sea Between Taiwan, Guam

[ 本帖最後由 失蹤的老公 於 2022-6-1 12:53 編輯 ]


- 失蹤的老公 - 06-13-2022

美陸軍司令:中共在中印邊境的軍事建設“令人擔憂”
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628631?lang=b5

美國陸軍太平洋司令弗林將軍(Charles Flynn)近日在訪問印度期間,對中共在中印邊境的國防基礎設施建設表達了擔憂。

弗林6月8日在與印度陸軍總司令潘德將軍(Manoj Pande)舉行會談後在新德里對記者表示:“我認為(這些施工)活動的程度令人震驚。(中共軍隊)西部戰區指揮部正在建立的一些基礎設施令人擔憂。”“人們一定會問‘為什麼中共的軍隊在所有區域都需要這樣的軍火庫?’。”

2020年6月發生在加爾萬(Galwan)的血腥衝突,導致20名印度士兵喪生。此後,印度和中共在拉達克(Ladakh )地區東部有爭議的邊界上已進行了18個月的對峙。

最近的衛星圖像顯示,中共解放軍(PLA)正在建造第二座橋以連接彭貢措湖(Pangong Tso lake)的北岸和南岸。該湖的三分之二在中共控制之下。該橋所建的位置在中國領土上,但印度也稱擁有該領土。

中共軍隊還在該湖的一個戰略位置建造一個新的碼頭,並準備進一步建造連接該湖和G219國道。G219國道是一條連接西藏和新疆西部地區的國家公路。

總部設在新德里的中國分析與戰略中心研究員達爾貝(Abhishek Darbey)告訴《大紀元時報》,中共也在邊境建設空軍基礎設施,包括多個空軍基地和直升機場。中共的空軍繼續部署在面向拉達克東部的三個空軍基地,其中一個基地到新德里的直線空中距離不到249英里,即中共軍機只需要15分鐘就能飛抵印度首都。

有專家表示,弗林的聲明向中共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息。總部設在華盛頓的哈德遜研究所“印度和南亞未來倡議”的研究員兼主任潘德(Aparna Pande)說:“這些言論標誌着美國繼任的文職和軍事官員表明他們繼續支持印度對抗中共在邊境的侵略。”

印度媒體報導說,印度和美國軍隊計畫於10月在喜馬拉雅山9千至1萬英尺的高空進行一次名為“Yudh Adhyas”的演習,以進一步加強軍事互操作性。

弗林稱美印關係是“對中共敗壞行為的制衡”,並說中共在印太地區的活動是“破壞穩定和腐蝕性的”。華盛頓也願意向印度提供或與之共同開發尖端軍事技術。

達爾貝說,中共軍隊專註於在印中有爭議的邊境地區建設軍事和空軍基礎設施,而且其方式使美國的衛星難以發現。他補充說,與去年相比,中共在掩體、道路連接和適應性方面的裝備都有升級。


- HKer - 06-15-2022

為北極小島相爭數十年 加拿大、丹威士忌戰爭落幕
https://hk.news.yahoo.com/%E7%82%BA%E5%8C%97%E6%A5%B5%E5%B0%8F%E5%B3%B6%E7%9B%B8%E7%88%AD%E6%95%B8%E5%8D%81%E5%B9%B4-%E5%8A%A0%E6%8B%BF%E5%A4%A7-%E4%B8%B9%E5%A8%81%E5%A3%AB%E5%BF%8C%E6%88%B0%E7%88%AD%E8%90%BD%E5%B9%95-092003130.html

加拿大與丹麥為了北極圈一座無人居住的貧瘠小島吵了數十年,兩國占領小島所使用的武器卻是國旗和瓶裝酒,今天兩國協議分島,終於結束這場「威士忌戰爭」(whiskey war)。

加拿大與丹麥今天在渥太華(Ottawa)的外長簽署儀式上,正式宣布協議劃分漢斯島(Hans Island),島上因此出現加拿大與歐洲的首條陸地邊界。

兩國分割這塊腎臟形狀島嶼、結束49年來的良性僵局,被譽為和平解決領土爭端的模範,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形成對比。

加拿大外交部長趙美蘭(Melanie Joly)告訴法新社:「北極圈是國際合作的燈塔、遵循法治。在全球安全受威脅之際,加拿大、丹麥等民主國家能與原住民合作依循國際法解決分歧,其重要性甚於以往。」

漢斯島面積1.3平方公里,位於加拿大埃爾斯米爾(Ellesmere)與丹麥王國的格陵蘭(Greenland)之間。1973年,當局為劃定加拿大與格陵蘭的海上邊界,就此開啟這場詼諧的領土爭執。

過去數十年來,丹麥與加拿大人陸續搭乘直升機造訪該島宣示主權,衍生出外交抗議和網路運動,甚至是要加拿大人抵制丹麥酥的呼聲。

數十年來登島的外交部長不下26位,兩國部長級官員在島上會各自豎起國旗,留下一瓶威士忌或烈酒給對方享用,並附上一些滑稽的字條。

趙美蘭在今天的記者會上說:「很多人叫它威士忌戰爭,我認為它是最友善的戰爭。」

丹麥外交部長庫服特(Jeppe Kofod)則提到,在島嶼爭執解決之際,「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正面臨壓力」,民主價值「承受攻擊」。

[ 本帖最後由 HKer 於 2022-6-15 16:10 編輯 ]


- HKer - 06-15-2022

反駁中國主張 美:台海屬國際水域 蘇貞昌:台海絕非中國內海
https://news.mingpao.com/pns/%e4%b8%ad%e5%9c%8b/article/20220616/s00013/1655316358768/%e5%8f%8d%e9%a7%81%e4%b8%ad%e5%9c%8b%e4%b8%bb%e5%bc%b5-%e7%be%8e-%e5%8f%b0%e6%b5%b7%e5%b1%ac%e5%9c%8b%e9%9a%9b%e6%b0%b4%e5%9f%9f-%e8%98%87%e8%b2%9e%e6%98%8c-%e5%8f%b0%e6%b5%b7%e7%b5%95%e9%9d%9e%e4%b8%ad%e5%9c%8b%e5%85%a7%e6%b5%b7

中美再就台海問題爭議。對於中國多次強調「台灣海峽非國際水域」,美國反駁指出,台海是國際水域,範圍內的航行及飛行自由受國際法保障。內地專家認為,「國際水域」一說是美國出於海上行動目的而單邊擬制的概念,中國毋須採納。

在近期新加坡舉行的第19屆香格里拉對話會上,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10日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會晤表達中方對台灣問題的強烈表態,隨後又發表主旨演講稱為統一「一定會不惜一戰」。彭博社周一引述消息人士指出,中國軍方官員近幾個月來與美方會晤時,多次聲稱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

在本周一,中國外交部亦提到,中國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有關國家聲稱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不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相隔一日就反駁,據路透社,他在電郵中回覆稱,台灣海峽是一條國際水道,這意味着台灣海峽是公海自由的區域,根據國際公約保障之下,具有包括航行和飛越的自由。他重申,美方關注北京對台的侵略言論和脅迫行為,美方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地方飛行、航行和行動,包括穿越台灣海峽。

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昨日亦表示,中國大陸要併吞台灣的野心從不停止,也從不遮掩,台灣海峽為國際自由航行水域,絕非中國內海

在北京,國台辦再次反駁美國和台灣的說法。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昨表示,民進黨當局炒作問題完全是為了配合外部勢力。「完全是基於『台獨』分裂圖謀,這種做法損害兩岸同胞利益,也損害中華民族利益,令人不齒。」

據彭博新聞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方官員近日否認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的提法,引發拜登政府內部疑慮。而過往,台海的法律地位,並非中美官員會晤時經常談論的話題。

陸學者:美單邊擬制國際水域概念
北京着力強調當中的法律依據,台灣海峽最寬的地方約220海里,最窄處僅約70海里,而專屬經濟區可劃到海岸線以外200海里。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中國國內法,台灣海峽水域由海岸起,依次為中國的內水、領海、毗連區和專屬經濟區。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研究員李明杰指出,《公約》沒有「國際水域」一說,該詞是美國出於海上行動目的,單邊擬制的概念,中國毋須採納。

《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前日則稱,這幾年美艦通過台海,解放軍都派軍艦和飛機監視。隨着中國公開否定台海是「國際水域」,「解放軍採取更堅決行動,對抗美國軍艦和飛機在台海的有害行徑完全是可能的,而且我認為,那會成為一個趨勢」。他另稱,有台灣分析人士說,大陸的聲明是為最終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展開法律準備,「他們那樣想也沒壞處,因為兩岸終將統一」。

京曾稱台海是陸台共享「國際水道」
翻查資料,解放軍航母遼寧艦在2017年通過台灣海峽,當時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表示,台灣海峽是大陸與台灣共享的國際水道。當時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唐納(Mark Toner)被問到台灣海峽是否為國際水域時,表示「我不確定」。

美國務院: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軍艦照常通行 中方斥威脅主權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81647

美國稱台灣海峽是一條國際水道,適用國際法「公海自由」原則,中國外交部則表示「有關國家稱台灣海峽為國際水域,是操弄涉台議題,威脅中國主權安全」。

英媒《路透社》和台媒《中央社》報道,近年來,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軍艦,數度駛過台灣海峽,讓北京非常擔憂。

中國外交部13日表示,中國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且「國際海洋法上根本沒有『國際水域』一說」,有關國家稱台灣海峽為國際水域,是操弄涉台議題,威脅中國主權安全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6月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表示,外交部日前已代表中國中央人民政府表明了我們的態度。民進黨當局配合外部勢力炒作,完全是基於「台獨」分裂圖謀,損害兩岸同胞利益,出賣中華民族利益,令人不齒。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Ned Price)14日在致路透社的電郵中表示:「台灣海峽是一條國際水道,這意味著台灣海峽是公海自由的區域,根據國際公約保障之下,具有包括航行和飛越的自由。」

他說,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對世界有長遠的利益,「我們認為,這對更廣大印太地區的安全與繁榮極為重要」。他重申,美國十分關切中國「針對台灣的侵略性言論和脅迫活動」,表示美國「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任何地方飛行、航行和執行任務,包括通過台灣海峽」。

針對中國宣稱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台灣方面駁斥為「謬論」,強調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適用國際法的「公海自由」原則。

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台灣向來尊重外國船舶在台灣海峽任何符合國際法的行動,包括無害通過,台灣理解並支持美國自由航行任務對促進區域和平與穩定所帶來的助益。

歐江安強調,中方此舉無助於降低區域緊張情勢,台灣將持續與理念相近國家緊密合作,共同捍衛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促進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中稱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 美國務院反駁:這裡是公海!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2-06-15/770428

中國近日對外宣稱,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對此我國外交部在 14 日回應,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屬於台灣領海範圍外的水域,都適用國際法公海原則。美國國務院也在昨( 14 )日表達「支持」台灣方面看法。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萊斯(Ned Price)於昨日在回覆《路透社》的電子郵件中表示,「台灣海峽是一條國際水道,台灣海峽是屬於公海自由的區域,在國際法保障之下,具有可航行和飛越的自由。」

普萊斯補充:「全世界對於台灣海峽的和平和穩定有著持久利益,我方認為這對更印太地區安全與繁榮極為重要」。同時也重申了美國對於中國「針對台灣的侵略言論和脅迫行動」感到擔憂,並表示美國將持續在國際法允許的地方飛行、航行與行動,其中也包含通過台灣海峽。

我國陸委會也對此發佈聲明,強調中方的說法是破壞台海現狀,升高區域緊張情勢。台灣海峽不是中共對台施壓、軍事擴張的海域。正告中國認清現實,切勿一再挑戰國際秩序、不斷威脅台灣安全及製造圖謀侵犯的藉口。政府將落實安全防衛與執法,堅定捍衛國家主權與台海和平。

台海非國際水域 更非戰爭之地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81861

[Image: dHiPMcLdCt7zuUxmbIaUlcPPitats5RH2lvltNpb...w1920r16_9]

內地近日有關於「台灣海峽並非國際水域」的立場,再次引起國際對兩岸緊張關係的關注。彭博社周日(12日)引述美國政府知情人士稱,中國官員多次透過不同層級向美國政府表達反對「台灣海峽為國際水域」的講法。中國外交部翌日回應時強調台灣海峽非國際水域,中國對其享有主權及管轄權。周二(14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Ned Price)則以電郵回覆路透社,指美國將在國際法保障下於海峽自由航行及飛行。

很多人將近來中美的台海爭論解讀為北京將收緊台海政策,甚至認為內地打算封鎖台灣海峽,為戰爭作準備。這顯然是因為不熟悉海洋法而作出的過份解讀,中方的台海立場其實一貫如此,而且中國強調對台灣海峽的主權也與美國的繼續航行沒有矛盾。

中國不承認美國的「國際水域」

首先,中國一直以來只承認聯合國認可的公約,不承認美國的「國際水域」概念並非新鮮事。根據聯合國的《海洋法公約》及《公海公約》,臨海國家的領海基線內稱為「內水」(internal waters),其外12海里為「領海」(territorial waters),再外12海里為「毗鄰區」(contiguous zone),而從領海基線外一直200海里則為專屬經濟區(exclusive economic zone,篇稱EEZ),在此之外才是「公海」(High Seas)。

台灣海峽最寬處才約220海里,從兩岸算起每邊只延伸110海里,雖然超過了領海的12海里界限,但卻未超過專屬經濟區的範圍,換言之台灣海峽中間並不存在公海。可以說,國際海洋法中沒有美國所稱的「國際水域」概念,而台灣海峽也非海洋法中的「公海」。中國認為其擁有台灣主權,有權不承認台灣海峽為美國所說的「國際水域」。而美國一直將其稱為國際水域,無非在混淆視聽,淡化中國對台灣的主權。

以為中方因此將封鎖台灣海峽備戰,更顯然是過份解讀。在海洋法中,只有領海基線內的內水才絕對禁止外國船隻航行,即使是屬於疆域一部分的領海也容許無害通過。而毗鄰區及專屬經濟海域更不屬於疆域的一部分,領有該區的國家雖然獨自享有該海域的經濟權利,例如漁獲、海床資源開發等,但其他國家船隻和飛機仍可通過。台灣海峽最窄處為70海里,扣除兩岸延伸出來的領海中間仍有數十海里不屬於領海範圍,根據國際法美軍艦隻仍然可以繼續通過。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周日表示「中國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權利和管轄權,同時也尊重其他國家在相關海域的合法權利」,可見中國強調台灣海峽並非國際水域的講法只是重申對台的主權,根本沒有阻止美國通過台灣海峽的意思,甚至乎與普賴斯所說美國將繼續在該海域航行也沒有衝突。

看似劍拔弩張 中美仍在對話

近年中美關係走向谷底,在台灣問題上更是劍拔弩張。雖然氣氛極差,但雙方亦未有放棄繼續溝通以避免戰爭。例如,中方積極參加了6月10至12日於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會議雖然是美國宣揚其政策的主場,但防長魏鳳和仍然直接表達了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底線。而之前要求與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許其亮對話的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也妥協地與魏鳳和繼續交流。在此不久後的周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又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盧森堡舉行會面討論兩國關係,這已是兩人第四次會面。

從表面看,這些會面只是中美雙方在各陳己見,未有什麼重要共識,但對話本身已具外交意義,是避免意外擦槍走火的最好方法。其實以中美的規模,經濟及軍事能力而言,雙方都明白一旦開戰將沒有贏家。而對於我們這些旁觀者而言,就更加應該冷靜地了解中美關係的變法,不應過度附和,尤其不應該鼓吹以戰爭解決問題。

中國通告世界: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
https://www.rfi.fr/tw/%E5%B0%88%E6%AC%84%E6%AA%A2%E7%B4%A2/%E8%A6%81%E8%81%9E%E5%88%86%E6%9E%90/20220614-%E4%B8%AD%E5%9C%8B%E9%80%9A%E5%91%8A%E4%B8%96%E7%95%8C-%E5%8F%B0%E7%81%A3%E6%B5%B7%E5%B3%BD%E4%B8%8D%E6%98%AF%E5%9C%8B%E9%9A%9B%E6%B0%B4%E5%9F%9F

中國大陸宣稱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的說辭近期甚囂塵上引發震驚,台灣方面首當其衝立即反駁。北京挑戰國際海洋秩序之舉勢必將為6月底日本韓國參加的北約擴大峰會提供緊急討論的新事項。

中國軍方近期多次向美方主張,台灣海峽並非國際水域,引起美國政府的擔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6月13日在例行記者會中回應相關提問時說,“國際海洋法上根本沒有‘國際水域’一說”,有關國家稱台灣海峽為國際水域,是操弄涉台議題,威脅中國主權安全。

彭博社報導,美國和其盟國都表示:台灣海峽的大部分地區是國際水域,也是他國航艦作為航行自由演習的一部分。這些國家經常派海軍艦艇通過台灣海峽。美國軍艦每年在東海和南海之間航行期間數次通過台灣海峽,2021年平均每月一次。根據彭博統計數據,美國海軍今年至少3次穿越台灣海峽。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邁納斯中校(Martin Meiners)以電郵回復彭博社詢問時表示:“美國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地方飛行、航行和行動,這包括穿越台灣海峽。”

海洋生命線、運輸線依賴台海、南海的日本14日通過其政府發言人表示:“台海的和平及穩定不僅對我國(日本),對國際社會也極為重要。”

今年5月22日首次訪問日本的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高峰會談,會後發表聯合聲明的標題為“加強自由開放的國際秩序”,凸顯國際秩序的重要性,表明美日將攜手合作共同維護印太地區的穩定及和平。拜登還清晰指出美國將全力支持日本的防衛能力,而且更期盼美日同盟的相乘效果能發揮到最大。日前舉行的美日韓三方防長會談聯合聲明中也首次提出台海和平問題。

對於北京的新說辭,台灣反應強烈,其大陸委員會14日嚴正反駁說 : 陸方的說法破壞台海現狀,升高區域緊張情勢。台灣海峽不是中共對台施壓、軍事擴張的海域。

陸委會透過書面方式表示,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在所屬島嶼及其海空域享有主權、既有權利及管轄權;兩岸互不隸屬是事實、台灣更非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

陸委會表示,中共片面對台灣及台灣海峽宣稱的主張,企圖將“台灣內國化、海峽內海化”,完全違反國際法及台海事實現狀。“這是破壞台海現狀、進一步升高區域緊張的挑釁舉措,我方及國際社會不予承認、絕不接受”。

陸委會說,台灣海峽長期以來是維繫兩岸及區域和平穩定的海峽,不是中共對台武力施壓、地區軍事擴張與海事擴權的海域。

台灣政府認為,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屬於中華民國領海範圍以外的水域均適用國際法“公海自由”原則。“我國向來尊重外國船舶在台灣海峽任何符合國際法的行動,包括無害通過,我方理解並支持美國等自由航行任務對促進區域和平穩定的助益”。

台灣陸委會表示,國際及區域事務並非由北京當局專斷決定。正告對岸認清現實,切勿一再挑戰國際秩序、不斷威脅台灣安全及製造圖謀侵犯的藉口。政府將堅決反對,更將落實安全防衛與執法,堅定捍衛國家主權與台海和平。

值得回顧的還有,歐洲議會6月7日曾經以474票贊成,60票反對,80票棄權壓倒性票數通過的“歐盟與印太地區之安全挑戰”報告,報告內容多處表達對台海安全的關切,強調中國對台灣領土完整構成威脅,不利區域安全與穩定,反對任何脅迫及破壞台海現狀的單邊行動,並強烈駁斥北京企圖將俄烏戰爭與台灣安全局勢相提並論的宣傳。此外,法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的軍艦都曾先後通過台海。

北京通告國際社會:台灣海峽並非國際水域。是試圖從法理上去除美國等盟國維護台海和平努力的合法性。能否奏效?受到各方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