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orum4hk.com 一個香港只得一個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一個多元化眾合論壇, 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
美國針對中國的政策方向 US Policy Against China - Printable Version

+- www.forum4hk.com 一個香港只得一個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一個多元化眾合論壇, 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 (https://forum4hk.com)
+-- Forum: 新聞區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1)
+--- Forum: 新聞時評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2)
+--- Thread: 美國針對中國的政策方向 US Policy Against China (/showthread.php?tid=14617810)



- 6SN7 - 06-07-2021

美參議員搭軍機訪台 北京大半天沒反應慢被小粉紅酸爆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10607/7LO6YM67IVE6NM32V74BHMHLSU/

美國參議員昨天軍機抵台,還宣布要捐75萬劑疫苗給台灣,中國官方截至今早都還沒有正式回應,去年中國官媒曾聲稱美國軍機降落台灣土地就會踩到「紅線」,還強硬放話說美國軍機來就要開戰,但北京遲遲未做反應,已經引起網路上民族主義右派份子不滿,凸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堅持強硬「紅線」言論時面臨國內的平衡壓力。

美國三名參議員昨天搭乘美軍C-17運輸機抵台停留三小時,與總統蔡英文會面,宣布捐贈台灣75萬劑疫苗對抗新冠肺炎疫情。

財經網站「彭博」指出,根據台灣媒體報導,這是自1995年來,美軍C-17軍機第一次抵台,但是中國的反應相對謹慎,包括新華社等官方媒體在內都沒有報導此事,外交部及國務院台灣事務辦事處也未評論。

對此,中國國內民族主義右派份子在在微博要求北京當局能有更強烈的反應,宣示北京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

微博上也流傳一則C-17運輸機停在松山機場的畫面,收到最多讚的留言就是,「我們的紅線根本就不是紅線。如果是這樣,外國人怎麼能把台灣視為中國的一部份?」

不少中國網友認為美國此舉是為了激怒北京,喊「把美國軍機打下來」,但更多網友用揶揄的口吻留言:「假新聞,官媒都沒報導。」「團團(指共青團)可以出擊了,還在整理稿子?」「指望他們,用嘴砲嗎?」「沒有沒有,沒有被激怒,我的紅線已經改過又改了。」「咱們那是斑馬線吧。」「我就是不怒,我撤線,我撤線,哈哈,我撤回底線。」「你做你的,我吹我的。」

中國網友在社交媒體上敦促當局要求阻止美國,不能在掀起衝突的狀態下慢慢拓展與台灣的關係。一位微博網友說:「這些秘密進行的小動作不斷壓低你的紅線」。(韓政燕/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軍機運送參議員訪問台灣 中國反應平淡招來民族主義怒火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E%8E%E5%9C%8B%E8%BB%8D%E6%A9%9F%E9%81%8B%E9%80%81%E5%8F%83%E8%AD%B0%E5%93%A1%E8%A8%AA%E5%95%8F%E5%8F%B0%E7%81%A3-%E4%B8%AD%E5%9C%8B%E5%8F%8D%E6%87%89%E5%B9%B3%E6%B7%A1%E6%8B%9B%E4%BE%86%E6%B0%91%E6%97%8F%E4%B8%BB%E7%BE%A9%E6%80%92%E7%81%AB-070038363.html

中國對美國軍機飛往台灣的沈默反應引發網上民族主義者的批評,突顯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堅持強硬的「紅線」言論方面面臨的壓力。

周日,美國空軍C-17運輸機在台北中途停留三個小時,搭載美國兩黨的一個國會代表團訪問了台灣。三名美國參議員——民主黨籍的Tammy Duckworth和Chris Coons,以及共和黨籍的Dan Sullivan--會見了台灣總統蔡英文,並宣布計畫捐贈75萬劑新冠疫苗,以幫助緩解台灣的疫苗短缺問題。

雖然台灣媒體報導稱這是至少自1995年以來C-17飛機首次訪問台灣,但是中國大陸的反應相對節制。包括新華社在內的官方媒體沒有對此次訪問進行報導,而中國外交部和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沒有立即回應尋求評論的請求。

隨著美國飛機在台北松山機場的視頻片段在微博上流傳,中國的一些民族主義聲音要求做出更強烈的反應,以強化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的立場。針對一篇C-17照片的帖子進行的評論最受支持的一條評論說,我們的紅線不是紅線,如果是這樣,那麼外國人怎麼能把台灣當成中國的一部分呢?

中國社交媒體用戶敦促努力防止美國試圖在不引發衝突的情況下緩慢擴大與台灣的關係。這是一種切香腸的行動,不斷壓低你的紅線,一個受歡迎的微博帖子說。

這種情緒表明,在多年來旨在阻止台北和華盛頓之間更密切關係的言論和軍事活動不斷升級之後,習近平主導下的中國政府面臨著艱難的平衡行動。中國高級官員一再發誓要防止他們認為的外國干涉內政,外交部長王毅3月份特別警告美國停止在台灣問題上「越線」、「玩火」。

「現狀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近來都對台灣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Lowy Institute的公共輿論和外交政策項目主任Natasha Kassam說。「美國正在超越過去的做法,但這是對中國姿態的回應。」

原文標題China Faces Nationalist Anger Over U.S. Military Plane in Taiwan

美國參議員乘坐軍用運輸機抵台 中國外交部宣佈制裁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7384362

6月6日早上,載有三位跨黨派美國參議員的軍用C-17運輸機抵達台北松山機場,有別於以往美國訪問團到訪台灣搭乘行政專機的慣例。

三位參議員分別是達克沃絲、蘇利文及昆斯。他們由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及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迎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周一(6月7日)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讉責」,並宣佈制裁三名訪台的美國參議員。

布林肯:美國可能恢復與台灣進行雙邊貿易協定框架談判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94793-20210608.htm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美國可能恢復與台灣進行雙邊貿易協定框架的談判。布林肯出席眾議院外交委員會的預算聽證會時,被問到對美台雙邊貿易協定的立場,布林肯未有明確說明,但他透露,美方正在或即將開始就部分架構協定,與和台灣方面對話。

被問到如何協助台灣控制疫情,布林肯透露,美國將會盡快向台灣運送疫苗,相信未來數天至數星期會有行動。

另外,在防衛方面,布林肯表示,與台灣關係法一致,美國致力讓台灣有自衛的手段及工具,為此會向台灣出售及提供重要的裝備,繼續與台灣保持合作。

環時曾稱美軍機在台起降「台海戰爭就此打響」 C-17軍機今降落松山機場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559731
[Image: phpLYCChD.jpg]

美國聯邦參議員達克沃絲、蘇利文、昆斯6日搭乘美國軍機C-17來台訪問,C-17為美軍最新型的大型遠程運輸機。(中央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聯邦參議員達克沃絲、蘇利文及昆斯率領的訪問團,今日自韓國烏山空軍基地搭乘美軍運輸機C-17抵達台北松山機場,和以往美國訪賓搭乘行政專機來台不同,意義重大引起社會廣泛討論,這也讓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去年的一篇社評成為笑話,當時《環球時報》宣稱,如果有美國軍機在台灣境內直接起降,「台海戰爭將就此打響」

去年8月,一架美軍EP-3E電子偵察機疑似從台灣本島起飛,引發中國強烈不滿,當時《環球時報》發表題為「需要給蔡英文當局一個根本性警告了」的社評稱,如果台灣與美方已經做了美國軍機在台灣起降的安排,這是非常嚴重的事件,已經踩到大陸維護國家統一的紅線,「如果大陸掌握了確鑿證據,就可以摧毀相關機場和降落在該機場的美國軍機,台海戰爭將就此打響」。

《環球時報》當時宣稱,要再次警告蔡英文當局和華盛頓:不要玩火。大陸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意志十分堅定,中國不想打仗,但是對公然製造分裂國家現實的那些行為,「大陸必堅決予以回擊」。

《環球時報》當時還稱,建議將台灣島上空宣佈為解放軍的巡航空域,解放軍的偵察機、戰鬥機將前往台灣島上空執行任務,這些軍機一方面宣示主權,一方面核查台灣各機場是否有美國軍機降落,各港口是否有美國軍艦停靠,如果台灣軍隊膽敢向解放軍飛機開火,打第一槍,就意味著挑起戰爭,解放軍應立即對台灣軍事力量給予全面摧毀,實現武統。

今日美軍運輸機降落台灣機場,也引起PTT網友熱議,就有鄉民表示:「左岸的人一直喊不准美國軍機或者軍艦進來台灣,今天美國軍機進來了,左岸怎麼閉嘴了...是不是代表以後美國軍機或者軍艦可以隨時駐紮再台灣了!」

[ 本帖最後由 6SN7 於 2021-6-9 06:45 編輯 ]


- 6SN7 - 06-09-2021

拜登撤銷特朗普時期禁制TikTok及WeChat的行政命令
https://www.881903.com/news/china/2395394

美國官員表示,總統拜登簽署行政命令,撤銷前特朗普政府時期,禁制在美國境內下載及使用抖音海外版TikTok及微信海外版WeChat的行政命令,指示商務部再自行檢視,以識別與中國及其他對手有關聯的應用程式所構成的國家安全風險;並建議如何進一步保護美國人的基因及個人健康資訊。

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去年禁制TikTok,並促使甲骨文及沃爾瑪洽購TikTok美國業務,成立全新的公司。不過在拜登上台後,華府到2月要求聯邦法院暫停TikTok及WeChat的禁令,指商務部開始對有關禁令進行審查,以重新審視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

拜登撤TikTok及微信禁令 商務部:冀公平對待中國企業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10610/bkn-20210610154501491-0610_00842_001.html

美台最快周四對話 重啟貿易投資商談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0610/bkn-20210610060020333-0610_00992_001.html

美國傳媒周三(9日)引述知情人士報道,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最快將於周四(10日)與台灣貿易代表對話,重啟雙方在特朗普政府時期暫停的貿易和投資商談。美國貿易代表署拒絕評論報道。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周一(7日)曾在國會眾議院表示,拜登政府正在進行與台灣的貿易和投資對話,且有望恢復暫停了4年多的美台「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部分對台友好的美國國會議員期待美國與台灣簽署雙邊貿易協定,但根據一名白宮資深官員表示,拜登政府尚未決定此事,但重啟對話將讓雙方重拾先前的議題,美台貿易關係也將加深。

美國與台灣在1994年簽署TIFA,為雙邊經貿高層諮商管道;1995年召開首場會議迄今,共舉行過10次會議,最後一次為2016年,該對話被特朗普時期的美國貿易代表萊蒂澤暫停。萊蒂澤被指將台灣視為美國進口貿易的阻礙,力挺美中貿易協議,TIFA停開已超過四年。

另外,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東亞、太平洋與國際網絡安全小組主席兼民主黨麻省參議員馬基,與共和黨參議員羅姆尼周三(9日)發表聯合聲明指,下周四(17日)將就加強美台關係召開聽證會,探討如何發展及鞏固堅實的美台關係,並尋求加強台灣防禦能力以遏制武裝侵略,以及要求美國政府加速向台灣供應75萬劑新冠疫苗,並隨時增加供應予台軍使用。

美國強化四大供應鏈 擬斥1326億發展車用鋰電池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10609/bkn-20210609111036907-0609_00842_001.html

外媒報道,美國拜登政府周二(8日)宣布,將採取一系列措施,強化美國至關重要的供應鏈、擴大關鍵產品在國內的製造能力,並解決既有的缺失。

美國政府發布一份長達數百頁的報告,初步建議聚焦於對美國經濟具關鍵性影響的四大產品,即大容量鋰電池、稀土礦、半導體和稱為「活性藥物成分」(API)的原料藥。

在大容量鋰電池方面,美國能源部將發布一項10年計劃,在國內發展電動車鋰電池供應鏈。該主管機關的「先進科技車製造貸款計劃」將撥款170億美元(約1,326億港元)支持相關的新研發和製造計劃。

在稀土礦方面,美國內政部將領導一個特別工作小組,找出美國可以生產和加工關鍵礦物的地點。報告指出,針對手機、汽車和磁鐵使用的17種稀土金屬,美國將發展「永續生產、精煉和回收」能力,同時滿足高度的環保標準。

在半導體方面,美國正苦於晶片短缺問題,白宮表示將與民間單位合作,以提高供應鏈的透明度。半導體晶片供應短缺已經重創美國汽車製造業的生產。

最後在先進的藥物成分方面,美國衛服部將動用《國防生產法》授予的權力,撥款約6,000萬美元用於「開發新的平台技術,以提高美國的API生產能力」。

除了強化上述四大類產品供應的措施之外,美國政府亦發布其他數項較廣泛的舉措,包括將額外撥款1億美元用於培訓這些新項目所需的人力。此外,美國能源部將宣布新政策,要求獲得該主管機關研發資金者,必須在美國大量生產這些獲得資助的產品。

除了強化國內供應鏈的措施之外,拜登政府亦將採取新措施打擊「不公平的外貿手段」,稱這些做法破壞了全球供應鏈。其方法之一為設立由美國貿易代表署領軍的「貿易戰隊」,以確立美國可以採取的「單邊和多邊」執法行動,懲罰該國認定從事不公平貿易手段的國家。

美防長下令 列中國在最優先處理位置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0610/bkn-20210610030007704-0610_00992_001.html

周三(9日)有來自美國官員消息的表示,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發出內部指令,要求採取多項行動抗衡中國,據報由於部分提案屬於機密,有關的細節公布甚少,但有報道指,有關指令將中國及其增加軍力的行動,放在美國國防政策的最優先處理位置。

五角大樓此前應總統拜登要求,成立一個由23人組成的專責小組,評估美軍的應對中國策略,有關內部指令是來自該專責小組的建議。根據國防部一份聲明,指令的提案能改善美軍幾方面的能力,包括「重振盟友及夥伴網絡、加強震懾,和加快發展新的行動概念」,並發展現代化的軍民勞動力等,但沒有透露細節。而美國官員則解釋,國防部長指令的目的是要「調整國防部,以使國防部在將中國列作最優先處理位置時,能夠加以應對」。

另有消息引述兩名知情官員透露,該內部指令的目標,是令國防部可以言行一致地將焦點轉移到中國身上,當中包括指導美軍向中國所擺出的兵力姿態,以及與印太地區盟友更緊密合作。國防部亦會審視聯合作戰的觀念,以及集中於與中國競爭的專業軍事教育。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周四(10日)就此指出,美方一些人固守冷戰和零和思維,但凡提到國防力量建設,言必稱中國挑戰;打中國牌,成了美國增加軍費擴張軍力必用的藉口。美方所謂的應對中國挑戰,包藏謀求無限霸權和絕對安全,遏制中國的禍心。

汪文斌指,大家都清楚美國的軍費總額高居全球第一,連續多年相當於其後9個國家的軍費開支的總和,約為中國的4倍;大家也都清楚,美國在全球擁有800多個海外的軍事基地,建國以來僅有16年沒有打過仗,誰是威脅,誰是挑戰一目瞭然。汪文斌表示︰「我們敦促美方摒棄陳舊過時的冷戰零和思維,客觀理性地看待中國發展,停止動輒拿中國說事,為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的作用,而不是相反。」

美企模擬解放軍擾台 決策軟件助美軍應對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10609/bkn-20210609193138010-0609_00952_001.html

美國一間大數據公司周二(8日)上載影片,公開軍事決策軟件如何協助美軍作出決定,並模擬中國大陸解放軍準備侵擾台灣高雄港,但美軍出動化解危機

模擬片段顯示解放軍在南海演習,軍事決策軟件Gotham連接衞星偵測,發現很多漁船駛近高雄港,日本情報機構也通報解放軍艦艇駛離海南省的基地。該軟件之後以人工智能判斷軍艦可能的航行路線,以衞星及無人機定位實際位置。

當偵測確定解放軍艦艇與漁船將侵擾高雄港後,系統向美軍指揮官推薦反制策略,分別是派部隊支援、派戰機攻擊、派美軍艦艇以航行自由為名前往該區域反制,並評估各項策略的風險。片段最後顯示指揮官選擇派遣軍艦化解危機。

大數據公司Palantir在影片表示,基於國家利益及台灣生產高級晶片丶高度依賴航行自由等因素,美國必須保障南海的航行自由。

[ 本帖最後由 6SN7 於 2021-6-10 06:47 編輯 ]


- 6SN7 - 06-10-2021

美參院法案加強科研應對中國 中方批評渲染中國威脅論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95078-20210609.htm

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法案,加強美國科研,應對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威脅。中國外交部回應時敦促美方理性看待,停止推進有關議案,以免損害中美關係大局和雙方重要領域合作。

發言人汪文斌指出,美國參議院法案中的涉華內容歪曲事實,詆毀中國發展道路和內外政策,渲染中國威脅論,鼓吹開展對華戰略競爭。在台灣、涉港、涉疆、涉藏等問題上,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充斥著冷戰、零和思維,堅決反對把中國當假想敵,認為美國最大威脅是美國自己,強調誰也不能剝奪中國人民享有的正當發展權利。

拜登撤TikTok等禁令 同時稱須評估中國軟件威脅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95158-20210610.htm

美防長發出內部指令 加強應對中國挑戰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95206-20210610.htm

美日聯合聲明後中共軍機擾台大減 日媒:不敢刺激美國
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513590?lang=b5
美“霸王”軍機落地台灣 軍事專家:向北京釋放強烈信號
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513572?lang=b5

美國逼阿聯酋棄用華為設備 否則拒售F35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0612/bkn-20210612080053535-0612_00992_001.html

美媒周五(11日)報道,美國政府向阿聯酋施壓,要求移除中國電訊設備製造商華為的電訊網絡,並與中國保持距離,否則總值230億美元(約1,794億港元)的F35隱形戰機及無人機軍售計劃將告吹。美國政府暫未回應報道。

報道引述匿名知情人士指,美方要求阿聯酋在未來4年內,即F35於2026年或2027年交付前,移除網絡中的華為設備。阿聯酋官員指,需要更長時間尋找可以接受的代替品,雙方目前轉為從三星電子、愛立信及諾基亞,尋找代替設備。

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任內,阿聯酋使用華為設備的爭端一直發酵,當時美方官員試圖說服阿聯酋改變與中國加強軍事經濟聯繫的做法,但無補於事。特朗普政府官員起初試圖說服阿聯酋不要使用華為設備,更企圖先發制人,阻止中國在阿聯酋境內建立基地。最終阿聯酋官員堅持在特朗普即將離任之際,以含糊言辭達成協議。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宣布審查對阿聯酋的軍售計劃,目前交易仍在推進。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與阿聯酋就棄用華為設備意見分歧,因此無法保證阿聯酋能夠取得F35。中國外交部回應指,中國與阿聯酋一致認為合作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並造福兩國人民,強調不會容忍第三方干涉兩國關係。

美參聯會主席:若大陸武力攻台 美軍有能力擊退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0612/bkn-20210612092748271-0612_00992_001.html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周四(10日)出席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時指,若中國大陸軍事入侵台灣,美國有能力擊敗大陸。

共和黨籍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問及若解放軍入侵奪取台灣,美軍能否捍衞台灣。米利說,若陸方派出相當大的軍事力量越過台灣海峽入侵台灣,這是非常複雜及艱難的行動,但可以確保如果華府按《台灣關係法》等做了政治決定,美軍有能力擊退解放軍。

另外,米利亦指大陸以非常猛烈而持續的速度增強軍事能力,為和平及全球穩定帶來威脅,但美國與大陸的戰爭並非不可避免,美國要保持競爭力和科技優勢以作威懾,與大陸維持競爭而非衝突。

【萬國時空・沈旭暉036】羅斯福新政以來的最重要美國法案:《美國創新與競爭法》如何談及香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v9nzQ6q3KE
[youtube]Iv9nzQ6q3KE[/youtube]

[ 本帖最後由 6SN7 於 2021-6-13 15:09 編輯 ]


- 6SN7 - 06-15-2021

美「贊助」他國拒用華5G設備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E%8E-%E8%B4%8A%E5%8A%A9-%E4%BB%96%E5%9C%8B%E6%8B%92%E7%94%A8%E8%8F%AF5g%E8%A8%AD%E5%82%99-214500533.html

中國在應對內部危機之際,與美國的科技戰未見停火。外媒報道,為了遏制中國的5G電訊產業擴張,美國鼓勵其他國家拒用中國的電訊設備,並願意為此提供財政及其他援助。

美國商務部據報正牽頭推進一項計劃,通過技術和法律層面上與外國政府直接合作,使歐洲諸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在發展下一代5G網絡時,不使用華為及中興通訊(00763)等由中資科企生產的設備。報道引述美方官員表示,計劃未來數年內,為負責各國5G網絡建設的外國政要、監管機構和專家學者提供培訓;並且編定參考書籍,內容包括各盟友限制中國電訊設備的案例。

負責監督電訊和技術推廣工作的美國國務院代理副助理國務卿Stephen Anderson稱,政府將5G安全視為高度優先事項,專家將就設置5G網絡的成本、法規與安全等方面,向各國提出建議,以勸阻不要使用中國設備。

在中美科技戰升級的大背景下,晶片產業走向「本地化」加劇了短缺問題。南韓現代汽車表示,將於周三起暫停牙山市工廠兩款汽車Sonata及Grandeur的生產線,直至下周一。因晶片短缺,公司位於美國亞拉巴馬州的工廠早前已宣布周一起將暫停汽車裝配的生產線。

停產累美二手車貴46%

事實上,車廠頻停產導致新車短缺,刺激二手車市場。汽車拍賣公司Manheim資料顯示,美國二手車5月平均價達2.04萬美元,按年更漲46.7%。研究公司IHS Markit亦指,美國平均車齡已創歷史新高,達到12.1年。IHS汽車售後市場解決方案副總監Todd Campau表示,現在行車里數達數十萬英里的車,比以前更為普遍。

台媒報道亦指,驅動晶片、微控制器(MCU)晶片廠打算再加價,義隆電子、矽創電子、盛群半導體等下季傳再漲價一成。據報道指,義隆及矽創已是今年以來第三度漲價,兩家公司均未有回應。盛群回應稱,為反映成本,第三季確實有調整價格計劃。

美準亞太助卿:致力在戰略競爭贏中國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0616/bkn-20210616031529149-0616_00992_001.html

獲提名為美國國務院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的資深外交官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周二(15日)在出席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任命聽證會時表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地緣政治考驗,他將致力於在美國與中國的戰略競爭中獲勝;他也會進一步發展與台灣的堅實關係。

康達在會上表示,支持美國以實力與中國作出互動,這包括與盟友夥伴團結一致、參與國際組織、投資美國的外交軍事力量等。他又引述國務卿布林肯說法表示,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將有競爭、有敵對、有合作等多面向。

康達指出,美國將會挺身反對中國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反擊不公平的貿易行為、捍護關鍵供應鏈、保護美國敏感技術,並加強美國實力。另外,他還說美國將持續確保中國當局要為在新疆發生的種族滅絕、為踐踏香港自治和公民自由、為系統性壓迫西藏負責;美國也將強化夥伴抵禦中國恐嚇,以及反對中方非法海事主張的能力。

康達續指,美中仍有可以合作的地方,包括氣候危機、反毒與反核武擴散;正如同美國總統拜登所說,美國無意尋求衝突,而是歡迎激烈競爭,將全面捍衛美國利益。康達又說,他有6項政策目標,包括重振美國與盟友關係、讓美國勝過中國、減低北韓核武威脅、支持包容性經濟政策、促進民主與人權,以及應對新冠和氣候危機等全球優先事項。

康達自1994年起出任外交官,曾派駐台北、科威特、札幌,兩度派駐北京與東京,也曾任國務院北韓事務資深顧問;前總統奧巴馬訪中國時,康達就是隨行官員,另一位前總統特朗普在2017年7月提名康達出任駐越南大使,如今再獲拜登政府青睞,提名為亞太助卿。

美準印太助理防長:確保美台國防合作 應對大陸威脅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0617/bkn-20210617060020127-0617_00992_001.html

獲提名為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的拉特納(Ely Ratner),周三(16日)出席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提名聽證會時,中國大陸軍方在台海的軍事活動破壞穩定也增加誤判風險;美方會仔細審查台海軍事平衡,確保美台國防合作,與大陸構成的威脅相稱。

目前正擔任美國國防部長特別助理、負責國防部中國工作小組的拉特納在會上表示,美國必須持續追求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並投資包括台灣在內的區域盟友與合作夥伴網絡。談到大陸侵台的可能性時,拉特納表示,中國尚未放棄對台使用武力,並愈來愈常在區域內動用侵略與脅迫行為,「這令人真正憂心」。若美國未施予足夠的成本與阻止能力,中國可能利用對台侵略實現政治目的。對於大陸可能在6年內侵台的說法,拉特納稱他不願設想相關的時間表,並表示美方現在有能力阻止和擊敗大陸的侵略。

在拉特納也在書面證詞中提到,大陸不但未放棄對台動武。相反地過去幾年解放軍快速現代化,以及大陸致力於透過外交、資訊、軍事與社會經濟工具脅迫和削弱台灣安全。他指陸方這些行為破壞穩定,表明陸方可能不再願意以和平方式解決與台灣的分歧。對此,美國必須保持警戒,在區域提供具有作戰可信度的威嚇力,未來他會持續關注台海安全局勢發展。

拉特納在評估台海當前的軍事平衡時表示,現今的解放軍以任務為中心,資源充足,在對台灣的直接軍事施壓,以及目的在威嚇、推遲或拒絕第三方干預等其他能力上發展快速。上任後,他會仔細審視台海目前軍事平衡,確保美國與台灣的國防合作與中國構成的威脅相稱。拉特納並表示,近來共軍增加在台灣附近的軍事活動,也增加誤判風險,他會確保美國履行在台灣關係法下的承諾。

另一方面,美國參眾兩院議員周三同步在參眾兩院重提「台灣防衞法案」,確保美國具有阻止大陸入侵台灣,不會造成「既成事實」(fait accompli)的能力。草案定義的「既成事實」是指大陸在美軍尚未作出有效反應前,利用軍事力量奪取台灣控制權,同時說服美軍相信採取應對行動將非常困難或得付出高成本。法案指,若大陸能強迫台灣與中國統一,特別是透過軍事力量達成時,美國維護自由開放印太區域的能力將受到嚴重損害。

耶倫:為保障美國家安全 或某程度上與中國脫鈎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5%9C%8B%E9%9A%9B/639040/%E8%80%B6%E5%80%AB-%E7%82%BA%E4%BF%9D%E9%9A%9C%E7%BE%8E%E5%9C%8B%E5%AE%B6%E5%AE%89%E5%85%A8-%E6%88%96%E6%9F%90%E7%A8%8B%E5%BA%A6%E4%B8%8A%E8%88%87%E4%B8%AD%E5%9C%8B%E8%84%AB%E9%88%8E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在美國時間6月16日於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Senate Finance Committee)、就總統拜登(Joe Biden)6萬億預算案作證。她稱美國為保障安全,或某程度上與中國脫鈎。

她在談及中國時稱,如有必要,美國會採取行動加強保護資訊。

耶倫稱,美國正着眼於各種各樣的工具,以應對和反擊中國損害美國家安全的做法。

她稱會對美國與中國在科技上完全脫鈎感憂慮,但指保護國家及經濟安全是她最關注的議題。她預期為保護國家安全,將會與中國有一些脫鈎。

華府動態:美國接觸中國爭取解除737 Max禁令;全面審查TikTok和微信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8%8F%AF%E5%BA%9C%E5%8B%95%E6%85%8B-%E7%BE%8E%E5%9C%8B%E6%8E%A5%E8%A7%B8%E4%B8%AD%E5%9C%8B%E7%88%AD%E5%8F%96%E8%A7%A3%E9%99%A4737-max%E7%A6%81%E4%BB%A4-%E5%85%A8%E9%9D%A2%E5%AF%A9%E6%9F%A5tiktok%E5%92%8C%E5%BE%AE%E4%BF%A1-232833684.html

[ 本帖最後由 6SN7 於 2021-6-16 19:15 編輯 ]


- 6SN7 - 06-17-2021

美國議員將提交支持台灣議案 但稱不應發支持台獨信號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96237-20210617.htm

美眾議員促教育部 阻華影響美國大學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10617/bkn-20210617093142775-0617_00952_001.html

美國兩名共和黨眾議員周三(16日)致函教育部長卡多納(Miguel Cardona),質問拜登政府有否打算執行管理大學外來資金的法規,以及打擊中國共產黨在美國大學施加的影響力。

眾議員班克斯(Jim Banks)和福克斯(Virginia Foxx)要求教育部,兩周內交代《高等教育法》第​117條的執行情況,即政府有責任要求高等學府提供大額海外捐贈和合約的資料,理由是「美國民眾值得知道,他們的錢沒有遭到中共或其他敵對國家損害」。

信中提到,中共利用在美孔子學院控制課程、審查政治討論、監督教師和講者等,而聯邦調查局(FBI)10年前就警告大學,敵對人士如何利用校園進行間諜、宣傳和招募教師,但太多機構沒有認真對待。

兩名議員表示,前朝特朗普政府發現美國大學有逾65億美元(約504.6億港元)的捐贈和合約未有報告,展開19項調查,教育部至今只完成其中4項,且還未更新大學有關捐贈和合約的現況,希望教育部同其他聯邦部門合作,嚴格執行《高等教育法》,提升大學外來資金透明度。

華為敗訴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FCC可禁止以補貼資金購其5G技術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8%8F%AF%E7%82%BA%E6%95%97%E8%A8%B4-%E7%BE%8E%E5%9C%8B%E4%B8%8A%E8%A8%B4%E6%B3%95%E9%99%A2%E8%A3%81%E5%AE%9Afcc%E5%8F%AF%E7%A6%81%E6%AD%A2%E4%BB%A5%E8%A3%9C%E8%B2%BC%E8%B3%87%E9%87%91%E8%B3%BC%E5%85%B65g%E6%8A%80%E8%A1%93-220941217.html

美擬禁止使用中企設備 外交部斥赤裸裸經濟和科技霸凌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96545-20210618.htm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通過 提議禁用華為等中國公司設備
https://beta.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nal/%E7%BE%8E%E5%9C%8B%E8%81%AF%E9%82%A6%E9%80%9A%E8%A8%8A%E5%A7%94%E5%93%A1%E6%9C%83%E9%80%9A%E9%81%8E-%E6%8F%90%E8%AD%B0%E7%A6%81%E7%94%A8%E8%8F%AF%E7%82%BA%E7%AD%89%E4%B8%AD%E5%9C%8B%E5%85%AC%E5%8F%B8%E8%A8%AD%E5%82%99

路透﹕美眾議員將提「台灣和平與穩定法案」 要求政府解釋如何制止兩岸衝突等
https://beta.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nal/%E8%B7%AF%E9%80%8F-%E7%BE%8E%E7%9C%BE%E8%AD%B0%E5%93%A1%E5%B0%87%E6%8F%90-%E5%8F%B0%E7%81%A3%E5%92%8C%E5%B9%B3%E8%88%87%E7%A9%A9%E5%AE%9A%E6%B3%95%E6%A1%88-%E8%A6%81%E6%B1%82%E6%94%BF%E5%BA%9C%E8%A7%A3%E9%87%8B%E5%A6%82%E4%BD%95%E5%88%B6%E6%AD%A2%E5%85%A9%E5%B2%B8%E8%A1%9D%E7%AA%81%E7%AD%89

[ 本帖最後由 6SN7 於 2021-6-19 16:28 編輯 ]


- 6SN7 - 06-20-2021

美軍參聯會主席:中國是我們的頭號地緣戰略安全挑戰
https://www.rfi.fr/cn/%E6%B8%AF%E6%BE%B3%E5%8F%B0/20210618-%E7%BE%8E%E8%BB%8D%E5%8F%83%E8%81%AF%E6%9C%83%E4%B8%BB%E5%B8%AD-%E4%B8%AD%E5%9C%8B%E6%98%AF%E7%BE%8E%E5%9C%8B%E9%A0%AD%E8%99%9F%E5%9C%B0%E7%B7%A3%E6%88%B0%E7%95%A5%E5%AE%89%E5%85%A8%E6%8C%91%E6%88%B0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6月17日就2022財年國防部預算申請參加了由國會參議院撥款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米利在會上發言稱,中國是美國的頭號地緣戰略安全挑戰,但與中國的戰爭不是不可避免的。就台海問題,他在聽證會上指出,由於中國還需要進一步發展所需要的能力,中國不太可能會近期利用軍事手段奪取台灣。

米利在發言中向參議員指出,“當前的戰略格局正在發生快速變化,對各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的威脅可能會增加”他說,“中國是我們的頭號地緣戰略安全挑戰。歷史不是基於決定論的,與中國的戰爭不是不可避免的。中國顯然是一個越來越有能力的戰略競爭者,我們需要將我們的關係保持在競爭而不是衝突的狀態”。米利說,“這最好通過綜合威懾來實現,即美國相對於中國保持軍事上的強大,我們在所有不同的戰爭領域保持軍事上的優勢。如果我們在軍事上保持對對手的優勢,那麼衝突就不太可能發生。”

米利說,“中國正在挑戰太平洋地區的和平現狀,並有意在本世紀中葉之前修改全球國際秩序。中國正在該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演習,重點是兩棲登陸、聯合射擊和海上打擊的場景”。他說,“這些行動威脅到我們的盟友和夥伴的自主權,危及航行、飛越和其他合法使用海洋的自由,並損害區域和平與穩定。簡而言之,中國已經並繼續發展重要的核、太空、網絡、陸地、空中和海上軍事能力”。

在談到台海局勢時,米利表示,儘管台灣依然是中國的一個核心國家利益,但“目前沒有太多的意向或動機去採取軍事手段。”他解釋說,“沒有理由採取軍事行動,他們也知道。所以我認為這種可能性在中期和短期的未來可能很低。”米利說,“我對能力的判斷是,我認為中國還需要繼續發展實際不開玩笑的能力,來採取軍事行動,通過軍事手段奪取整個台灣島,如果他們希望這樣做的話。”

此外,一同出席作證的奧斯汀表示,“我們必須在陸地、海上、空中以及包括太空和網絡空間在內的新興領域保持並提高這一優勢”。他說,“我相信,總統的預算要求有助於我們做到這一點”。就2022財年的國防預算請求,奧斯汀談到,“提出這一要求是因為我們認識到,我們的競爭對手:特別是中國在繼續提高他們的能力。我們必須超越這些進步,以保持對世界各地衝突的可靠威懾力。”

當談到區域性挑戰時,奧斯汀說,“在印太地區,我們正面臨著一個日益自信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的地區野心越來越大,其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利用巨大的經濟影響力,鼓勵並在某些情況下脅迫各國深化與中國的關係”。他說,“但中國的野心不僅是經濟上的。它試圖利用其影響力來改變該地區的規則和規範,侵蝕民主價值和人權,並挑戰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總統的《臨時國家安全戰略指南》認為,中國是唯一能夠結合其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力量對國際秩序發起持續挑戰的全球競爭者。”

奧斯汀說,“作為國防部,我們的責任是保護和捍衛我們在印太地區的利益,並向我們的盟友和夥伴保證我們對共同目標的承諾。這需要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快速軍事現代化保持同步,並保持對解放軍在中國南海和東海、第二島鏈和其他地區的進展的關注。”

奧斯汀說,“這就是為什麼我在任職初期成立了中國問題特別工作組。工作組的任務是對國防部有關中國事務的政策、方案和程序進行基線評估,以便我們能夠更好地應對中國帶來的挑戰。工作隊現在已經完成了它的工作。根據其建議,昨天我發布了內部指南,啟動了整個部門的主要工作,以應對中國這一美國的頭號步步緊逼的挑戰。”

黑利向共和黨議員警告:如果中國拿下台灣 一切就都完了
https://www.rfi.fr/tw/%E6%B8%AF%E6%BE%B3%E5%8F%B0/20210617-%E9%BB%91%E5%88%A9%E5%90%91%E5%85%B1%E5%92%8C%E9%BB%A8%E8%AD%B0%E5%93%A1%E8%AD%A6%E5%91%8A-%E5%A6%82%E6%9E%9C%E4%B8%AD%E5%9C%8B%E6%8B%BF%E4%B8%8B%E5%8F%B0%E7%81%A3-%E4%B8%80%E5%88%87%E5%B0%B1%E9%83%BD%E5%AE%8C%E4%BA%86

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被認為有望代表共和黨參選2024年總統大選人物之一的妮基·黑利(Nikki Haley)6月16日在參加美國國會眾議院共和黨研究委員會(RSC)閉門會議時稱,“中國一心想要稱霸世界,而台灣就是零點”。

共和黨研究委員會是美國會眾議院最大的保守派黨團,由約150位共和黨籍議員組成。不久前剛剛結束對以色列訪問的,黑利周三在參加該團體閉門會議時提出,“如果中國控制了台灣,北京將有恃無恐地奪取全球各地的其他領土”。據《國會山報》報導,黑利在會上表示,美國必須對中方採取更有力的行動,首先是與印度、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和加拿大等盟友一起組織抵制2022年北京冬奧會。

黑利在國會山的地下室會議廳內向到場的約70名共和黨議員說,“中國(舉辦)的上一屆奧運會是他們(在國際舞台上)的初次登場。他們就是這樣看待它的。他們在向世界介紹自己。下一屆奧運會,如果起沒有受到影響,這是他們展示自己現在是世界超級大國的方式。”她續稱,“如果我們不進行抵制,如果我們不做一些事情來真正呼籲他們,記住我的話。台灣就是下一個。如果他們拿下台灣,一切都完了,因為他們會認為這使他們可以自由地攫取任何領土,不是在該地區,而是在他們想去的任何地方。”

報導指,黑利在會上還指責美國總統拜登和其他七國集團領導人本周發表的呼籲中方停止侵犯人權的聯合公報極其軟弱,認為七國集團反而應該確定台灣是一個 “主權國家”。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黑利目前被認為是可以代表共和黨參加2024年大選的候選人之一,但包括她在內的對參選美國總統感興趣的共和黨人大多都表示,如果特朗普在2024年尋求與拜登再來一次競賽,他們將不會參選。因為今年1月6日發生的特朗普支持者衝擊國會山事件,黑利曾公開出面對特朗普的煽動角色提出批評。

除了對拜登政府目前推出的系列大規模投資等國內政策進行批評外,黑利在當天的發言中花了不少篇幅關注中國問題。她向到場的共和黨人表示,北京然是對美國和世界各地民主國家的生存性威脅,而且中方官員不應該被信任。她說,“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幾十個國家建設橋樑、隧道和其他基礎設施項目,這是在全世界獲得影響力和權力的手段。黑利說,“他們所做的是,他們等不及了像當下的時刻發生,然後等待像新冠疫情這樣的時候。他們說,'你付不起嗎?現在給我你的電力網,現在給我你的軍事設施,我們要你的港口'。現在你看看那張地圖,它會讓你對他們想要做的事情感到脊背發涼。”

此外,黑利對在網絡空間發動的戰爭進行了令人不安的描述。她說,北京剛剛通過了一項數據安全措施,規定所有私人數據現在都是國家資產。期間,當被一位議員問到,當中國向美國出售藥品、醫療設備和如此多的廉價商品時,美國該如何應對;黑利說,“不要用恐懼來引導。不要對中國感到害怕。強勢追擊他們。積極地去追趕他們。他們無法切斷我們,就像我們無法切斷他們一樣。”

中美角力|美前駐UN大使:中國拿下台灣 一切都完了
https://hk.appledaily.com/china/20210620/3PEDKMBMC5DSJIQBEN6P4JPJ64/

曾在前年反送中期間表示「如果香港倒下,台灣將會是下一個」的美國駐聯合國前大使黑利(Nikki Haley)近日警告,一旦北京拿下台灣,將更肆無忌憚侵略任何領土。她呼籲各國應共同抵制北京冬奧,勿再給對方錯誤訊息,以為中國真可成為世界霸權。

專門報道美國國會消息的《國會山莊報》(The Hill)指出,黑利本月16日出席眾議院共和黨研究委員會(RSC)的閉門會議,警告與會約70名共和黨員,中國將冬季奧運視為「展現自己是大國的機會」。

她說:「他們上一次舉辦奧運時,他們將其視為中國崛起,這是他們的看法,也是昭告世界的說法。接下來的奧運,若沒有任何抵制行動,將被他們視為展示自己是世界強權的舞台。」

黑利認為,美國應該要對中國採取更強硬政策,並聯合澳洲、印度、南韓、日本和加拿大一起抵制2022北京冬奧。她說:「如果我們不抵制、不做些事向他們下戰書,請記住我的話:台灣會是下一個。如果他們拿下台灣,一切就完蛋了(If they take Taiwan, it’s all over),他們更有恃無恐奪取任何他們想要的領土。」

黑利同時批評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和七大工業國(G7)領袖峯會在公報中提及台海的用詞力道「超級弱」。她認為G7應該要直接承認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

49歲的共和黨女黨員黑利,是印度裔美國人,2011年擔任南卡羅來納州州長,曾是美國最年輕州長,2017年當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2016年更入選《時代》雜誌全球百大最具影響人物,被外界視為2024年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曾在2019年公開針對香港反送中議題表示,「如果香港倒下,台灣將會是下一個」。


美聯合盟友應對中國挑戰,中國提升對台軍事壓力
https://www.rfi.fr/tw/%E6%B8%AF%E6%BE%B3%E5%8F%B0/20210616-%E7%BE%8E%E8%81%AF%E5%90%88%E7%9B%9F%E5%8F%8B%E6%87%89%E5%B0%8D%E4%B8%AD%E5%9C%8B%E6%8C%91%E6%88%B0%EF%BC%8C%E4%B8%AD%E5%9C%8B%E6%8F%90%E5%8D%87%E5%B0%8D%E5%8F%B0%E8%BB%8D%E4%BA%8B%E5%A3%93%E5%8A%9B

美國總統拜登修復同盟關係、聯合民主國家應對中國之際,中國提升對台灣的壓力。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16日在北京的例行記者會上,針對日前28架中國戰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表示,中國有必要對外國勢力干預台灣問題的所謂“勾連行徑做出強有力的回應”。

根據台灣政府的通報,28架中國戰機6月15日曾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這是到目前為止,中國軍機單日活動架次數量最多的一次。28架戰機中,包括殲敵機以及有核武打擊能力的轟炸機。台灣國防部表示,台灣戰機曾起飛攔截。

中國方面當日對此沒有立即做出回應。但事件發生的時機是在七國集團峰會13日發表公報,強調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之後。美國總統拜登連日來在歐洲展開上任以來的首次出訪活動,試圖修復特朗普時代遭到破壞的盟友信任關係,推動盟友共同應對中俄兩國對國際秩序帶來的挑戰。14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組織峰會在最後公報中,將中國列為“系統性威脅”。

幾個月來,隨着中美對抗格局下日益緊張的關係,中國戰機頻繁進入位於台灣防空識別區西南區域、目前由台灣控制的東沙群島附近上空。今年4月12日,曾有25架中國戰機闖入。

據路透社發自北京的報道,16日,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針對關於中國28架戰機闖入台灣空域事件是否與此前七國峰會公報有關的提問,回應稱,台灣方面應對緊張關係負責。他表示,中國“絕不容忍”外國勢力插手干預台灣問題,所以有必要“做出強有力的回應”。

28架中國戰機闖入台灣空域的當日,美國海軍宣布,其里根號航母戰鬥群曾進入南海水域進行例行巡弋。

拜登政府東亞事務副國務卿提名人選15日表示,拜登政府將繼續加強與台灣的關係。

上周,美台貿易官員曾討論貿易和投資問題,並計畫在未來幾周召開台美貿易及投資架構協定委員會會議。

美國禁企業用補貼基金購華為5G產品 中方指美方泛化國家安全
https://news.tvb.com/greaterchina/60d0830c34b031b6637c6e48/%E7%BE%8E%E5%9C%8B%E7%A6%81%E4%BC%81%E6%A5%AD%E7%94%A8%E8%A3%9C%E8%B2%BC%E5%9F%BA%E9%87%91%E8%B3%BC%E8%8F%AF%E7%82%BA5G%E7%94%A2%E5%93%81-%E4%B8%AD%E6%96%B9%E6%8C%87%E7%BE%8E%E6%96%B9%E6%B3%9B%E5%8C%96%E5%9C%8B%E5%AE%B6%E5%AE%89%E5%85%A8

[ 本帖最後由 6SN7 於 2021-6-21 11:15 編輯 ]


- 6SN7 - 06-23-2021

美國司法部長稱將反擊中國間諜活動 同時不對亞洲人造成成見
https://hk.news.yahoo.com/%E7%BE%8E%E5%9C%8B%E5%8F%B8%E6%B3%95%E9%83%A8%E9%95%B7%E7%A8%B1%E5%B0%87%E5%8F%8D%E6%93%8A%E4%B8%AD%E5%9C%8B%E9%96%93%E8%AB%9C%E6%B4%BB%E5%8B%95-%E5%90%8C%E6%99%82%E4%B8%8D%E5%B0%8D%E4%BA%9E%E6%B4%B2%E4%BA%BA%E9%80%A0%E6%88%90%E6%88%90%E8%A6%8B-004235254.html

【彭博】-- 美國司法部長梅里克·加蘭周二說,美國司法部將打擊中國政府的駭客行為和其他非法活動,同時小心避免對亞裔美國人和中國公民產生負面成見。加蘭描述了該部門正在針對中國採取的微妙平衡措施。「我們希望謹慎地將一個與我們激烈競爭的國家——激進的競爭對手——與美國人以及來自該國的居民區分開來」,加蘭在華盛頓對記者說。「我們要小心,不要忘記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近年來,美國加大力度打擊中國政府的駭客、間諜和竊取商業機密等活動,甚至關閉了該國在休斯敦的領事館。然而,與此同時,司法部因對亞裔美國人和在美國的中國公民製造偏見而受到批評。

在前總統唐納德·川普時期,該部啟動了所謂的「中國行動」,其中包括針對在美國工作的中國研究人員和科學家。該部經常聲稱他們是間諜,或者與中國軍方有聯繫而之前未曾報告,但政府在法庭上經常拿不出什麼證據支持指控。加蘭沒有表示在喬·拜登之下司法部將將結束「中國行動」。

「我們將打擊中國的間諜活動和網絡活動以及其他一切,但我們不會忘記這個國家人民的公民權利和公民自由,」加蘭說。

鏈接:拜登見完了普丁 美國準備專心對付中國和習近平

原文標題Garland Says U.S. Will Counter China Without Stereotyping Asians

美國正與G10聯手對抗中共,實力會讓中國面對艱辛的角力戰
https://www.rfi.fr/tw/%E5%B0%88%E6%AC%84%E6%AA%A2%E7%B4%A2/%E8%A7%80%E5%AF%9F%E4%B8%AD%E5%9C%8B/20210624-%E7%BE%8E%E5%9C%8B%E6%AD%A3%E8%88%87g10%E8%81%AF%E6%89%8B%E5%B0%8D%E6%8A%97%E4%B8%AD%E5%85%B1%EF%BC%8C%E5%AF%A6%E5%8A%9B%E6%9C%83%E8%AE%93%E4%B8%AD%E5%9C%8B%E9%9D%A2%E5%B0%8D%E8%89%B1%E8%BE%9B%E7%9A%84%E8%A7%92%E5%8A%9B%E6%88%B0

美國總統拜登本月中旬訪問歐洲,被輿論普遍認為“聯歐抗中”的國際態勢正在形成,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今天的觀察中國要向大家介紹有關議題的分析評論。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社論稱:“在英國召開的七國集團峰會,是新任美國總統拜登的首次外事活動。他風塵僕僕遠渡大西洋,並非只為會見其他六個西方國家領導人而已;在七國集團峰會前,他和英國首相約翰遜舉行雙邊會晤,並聯合發表歷史意味濃厚的《新大西洋憲章》;繼七國集團峰會之後,廣義上的‘西方社會’成員國領袖如澳大利亞、印度、韓國和南非,也以‘民主友邦’的身份與會。拜登隨後還安排在日內瓦跟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輿論普遍認為,拜登此次外交大出擊,最大的動機在於因應中國崛起的挑戰。”“中國的崛起,無疑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當下所面對的最大難題。一方面,不少國際問題需要中國這個新興大國的合作,如冠病疫情、全球貿易、氣候變化等;另一方面,二戰乃至冷戰後的地緣政治格局及國際規則,必然因為中國這個體量龐大的經濟體的出現,而受到程度不一的衝擊。”

北京《環球時報》的社論稱:“G7峰會13日落下帷幕,會後發表的G7領導人公報公開點名中國,並且提及新疆、香港和台灣問題。公報還提到反對‘強迫勞動’,反對在東海和南海‘單方面改變現狀’。公報在闡述這些態度時使用的語氣強度不盡相同,有的直接針對中國,有的沒有在上下文里提中國的名字,但針對的目標同樣很明確。這是西方國家最系統指責中國以及干涉中國事務的一次峰會。美國顯然主導了其他幾個盟國的態度,像要求‘世衛召集第二階段新冠病毒溯源,包括要在中國開展研究’,可以說,美國近來攻擊中國的幾乎所有議題都被搬到了七國領導人的公報中。”“不過,中國完全不必被這樣的情況嚇住。其實過去與中國就人權等意識形態問題衝突時,西方也大多是‘一夥的’。現在美國增加了他們彼此的協調,但這些主要集中在了輿論和外交層面,將之轉化為統一對華敵視行動依舊很難,七國領導人公報沒有在這方面出現突破的暗示。”

美國中文《世界日報》的社論稱:“歐盟、美國和中國形成世界最重要的三角關係,歐盟如傾向美國,中國國際影響力將大減;反之,中國國際影響力將大增。由美、英、德、法、義、加、日組成的G7,是全球最富裕國家,七國2020年GDP總和達38.59兆美元;主辦今年峰會的英國又邀請印度、澳洲和南韓列席,將G7擴大為G10,G10的2020年GDP達44.27兆美元,規模是中國龐大市場的三倍多。”“這次G7峰會結束後,與會G10國家將落實對抗中共的行動,德國總理梅克爾將訪問美國。習近平認為‘東升西降’,走向衰落的美國難與中國競爭。這種解讀顯然錯誤或被誤導,因為中國經濟規模雖繼續擴張,但美國並沒有衰降,復甦力道強勁;就算中國GDP總量近年能超過美國,但中國人均GDP只有美國六分之一,2020年美國人均收入6.32萬元,中國只有1.1萬元。更重要的,美國正與G10聯手對抗中共,G10的實力會讓中國面對艱辛的角力戰。”

[ 本帖最後由 6SN7 於 2021-6-24 05:22 編輯 ]


- 習頭豬腦袋 - 06-23-2021

[youtube]Ej3q6T2YO0E[/youtube]


- 5Y3 - 06-28-2021

NASA署長:支持將中國永久排除於國際太空站項目之外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5%9C%8B%E9%9A%9B/642912/nasa%E7%BD%B2%E9%95%B7-%E6%94%AF%E6%8C%81%E5%B0%87%E4%B8%AD%E5%9C%8B%E6%B0%B8%E4%B9%85%E6%8E%92%E9%99%A4%E6%96%BC%E5%9C%8B%E9%9A%9B%E5%A4%AA%E7%A9%BA%E7%AB%99%E9%A0%85%E7%9B%AE%E4%B9%8B%E5%A4%96

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納爾遜(Bill Nelson)6月23日出席國會眾議院聽證會。他向科學、空間和技術委員會表示,希望委員會支持增加NASA 2022財年預算的請求,並支持《沃爾夫修正案》(Wolf Amendment),將中國排除於國際太空站項目之外。

納爾遜表態稱,支持美國《沃爾夫修正案》永久化。不過他隨即補充道,「但這並不意味我們(中美間)找不到合作的領域。這些領域可以是消除空間資源相互碰撞的危險,以及試圖減少太空垃圾。」

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沃爾茲(Micheal Waltz)向納爾遜提問稱,「中國在太空的主導地位愈來愈令人擔憂,中國正公開談論將取代美國的超級太空強國的地位……你同意美國將不再保持第一名的地位嗎?」納爾遜斬釘截鐵回答,「美國理應做第一」,但他緊接着重申自己的訴求:多撥預算,才會多出成果。

聽證會開始時,委員會主席約翰遜(Eddie Bernice Johnson)説,「中國顯然將長期進行太空探索,我們需要認識到這一點,並做出相應的回應。」納爾遜本人也反覆強調,NASA預算的增加,將使美國更好地與中國競爭。

2011年4月,美國國會批准的《沃爾夫修正案》,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中美兩國之間任何與NASA有關,或由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協調的聯合科研活動,並且還將中國排除於國際太空站項目之外。

美眾議院委員會 將商討抗華全面法案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0625/bkn-20210625203052923-0625_00992_001.html

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下周三(30日)將舉行會議,商議一項提高國家經濟能力以及就人權問題對中國施壓的全面法案,以確保美方在全球的領導力。

該委員會的助手透露,委員會成員當天將討論或考慮對《確保美國全球領導力及參與法》(EAGLE Act)的修正,法案由委員會主席、民主黨眾議員米克斯(Gregory Meeks)上月提出。有分析指出,雖然美國國會現時處於嚴重分裂,但在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方面,是真正取得民主黨及共和黨共識的少數議題。

參議院本月初以68票贊成對32票反對,通過該院針對中國的全面法案,亦即是《美國創新及競爭法》(USICA),旨在加強美國的技術及研究,特別是半導體及電信設備。惟眾議院領袖選擇不接受及考慮參議院的立法,改為自行制定該院的提案。這代表任何相關法案提交讓總統拜登簽署成法,可能需時數月。

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周四和米克斯及共和黨眾議員麥考爾(Michael McCaul)會面,討論有關與中國競爭相關的重要措施。白宮其後發表聲明,透露沙利文在會上強調,把外交政策目標與作出重要投資發展經濟兩者聯繫起來的重要性。

美參聯會主席:可避免與華戰爭 美應保優勢威懾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0611/bkn-20210611011342110-0611_00992_001.html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周四(10日)向參議院表示,中國正以非常嚴重而持續的速度增強軍事能力,為和平及全球穩定帶來威脅,同時指出美國與中國的戰爭並非不可避免,美國要保持競爭力和科技優勢以作威懾,與中國維持競爭而非衝突。

米利和美國防長奧斯汀出席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國防部預算聽證會,米利在會前準備的書面證詞稱,中國是美國第一大地緣戰略安全挑戰,中國挑戰太平洋地區的和平現狀,意圖在本世紀中葉之前改變全球國際秩序。他續指,中國正在區內進行大規模演習,着重兩棲登陸、聯合火力和海上打擊,有關行動威脅到美國盟友和夥伴的自治,危及航行、飛行和其他合法使用海洋的自由,損害地區和平與穩定,「簡單來說,中國已經並將繼續發展顯著的核子、太空、網絡、陸地、空中和海上軍事能力」。

不過,米利亦表示歷史不是決定性的,與中國的戰爭並非不可避免。他指,對美國來說,中國是愈來愈有能力的戰略競爭對手,認為美中關係要保持在競爭狀態,不是衝突,而這最好通過綜合威懾來實現,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相對於中國仍具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且美方在所有戰爭領域都保持軍事優勢。如果美國在軍事上比對手優勝,那麼衝突就較少機會發生。

在聽證會上,米利表明中國正以「非常嚴重而持續的速度增加軍事能力」,增加了和平及全球穩定的風險,重申美國要保持競爭力和科技優勢。奧斯汀也表明美國應避免與中國擦槍走火,認為與中國官員建立溝通的直線(direct lines)非常重要。他說:「我關注到可能會發生引發危機的事情。我認為我們要有能力與盟友及夥伴對話,也要有能力與對手或潛在對手對話。我認為在軍方官員及政府官員之間須要建立直線。」

兩人也提及來自其他國家的威脅,奧斯汀指出北韓持續發展核武及彈道導彈,對美國及盟友構成愈來愈大的挑戰。米利同意北韓對美國構成「真正的危險」,平壤對自身的軍事能力的專注沒有減退迹象,並以犧牲最脆弱公民及和朝鮮半島的和平作為代價。

美助菲軍制華 售12架F16戰機涉逾25億美元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0625/bkn-20210625142747491-0625_00992_001.html

布林肯訪法見馬克龍 促聯美抗衡中俄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0626/bkn-20210626212016798-0626_00992_001.html

應對南海局勢制華 美國印尼建海事訓練中心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10627/bkn-20210627020241419-0627_00992_001.html

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周年前夕 美眾議員再推《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案》
https://www.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nal/%E9%A6%99%E6%B8%AF%E5%9C%8B%E5%AE%89%E6%B3%95%E5%AF%A6%E6%96%BD%E4%B8%80%E5%91%A8%E5%B9%B4%E5%89%8D%E5%A4%95-%E7%BE%8E%E7%9C%BE%E8%AD%B0%E5%93%A1%E5%86%8D%E6%8E%A8-%E9%A6%99%E6%B8%AF%E4%BA%BA%E6%B0%91%E8%87%AA%E7%94%B1%E5%92%8C%E9%81%B8%E6%93%87%E6%B3%95%E6%A1%88

[ 本帖最後由 5Y3 於 2021-6-30 14:26 編輯 ]


- Trump - 07-01-2021

[youtube]4rAeH7Km3IM[/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