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orum4hk.com 一個香港只得一個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一個多元化眾合論壇, 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
美國針對中國的政策方向 US Policy Against China - Printable Version

+- www.forum4hk.com 一個香港只得一個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一個多元化眾合論壇, 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 (https://forum4hk.com)
+-- Forum: 新聞區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1)
+--- Forum: 新聞時評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2)
+--- Thread: 美國針對中國的政策方向 US Policy Against China (/showthread.php?tid=14617810)



- 香港人加油 - 11-14-2020

美1.11起禁投資中移等31華企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headline/article/2635416/%E7%BE%8E1%EF%BC%8E11%E8%B5%B7%E7%A6%81%E6%8A%95%E8%B3%87%E4%B8%AD%E7%A7%BB%E7%AD%8931%E8%8F%AF%E4%BC%81
[Image: 2635416_16a0b6ee56a9c34f82d1170e04eff47c_620.png]
美國繼續向中國施壓,總統特朗普在明年1月20日政權交接前,於當地時間周四(12日)簽署行政命令,由2021年1月11日起,禁止美國機構及個人投資於31家被視為與中國軍方有關聯的企業。該名單涵蓋的中國大型企業,旗下涉及不少本港和內地的上市公司,包括中移動(00941)、中電信(00728)、聯通(00762)及中鐵建(01186)等。根據行政命令,現有美國投資者須於一年內悉售所有持股,以最多外資買賣的三大中資電訊股為例,市場估計其美資持倉比重平均為低單位數,料有關股份造成的沽壓至少以數百億元計。

限明年11月11日前沽清

該31家中國企業此前已被美國國防部列入黑名單,涉及航天、通訊、建造和運輸等領域,包括三大中資電訊股的母公司、中國中車(01766)、中國交通建設(01800)及中廣核電力(01816)等;在深交所上市的視頻監視設備製造商海康威視(002415.SZ)同樣在名單上。

行政命令將於明年1月11月生效,禁止美國機構及個人購買名單內的企業股票,或投資包括這些股票的基金。禁令前買入相關企業股票的投資者,有約一年的時間處理,須於明年11月11日前悉售所有持股。如果美國日後再新增與軍方有聯繫的企業名單,則當地投資者須於決定公布後60日內沽貨。

特朗普在行政命令中指出,中國強迫民營企業支持其軍事和情報活動,並愈來愈多利用美國資本,發展及現代化其軍事、情報和其他安全機構,威脅美國本土。

北京轟惡意中傷促糾錯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批評美方的舉動,一直惡意中傷中國軍民融合發展政策,中方將堅定維護中國公司的正當合法權益,敦促美方停止肆意打壓中國企業的行徑,撤銷錯誤決定。

受消息拖累,三大中資電訊股周五股價急挫,以中電信跌幅最大,曾急瀉逾一成,收市仍跌7.8%;聯通和中移動分別下滑6.6%和5%。其他在名單上的企業股價亦捱沽,中國中車挫3.8%;中交建低收3.3%。

美資持中電信約6%股本

翻查彭博數據,在三大中資電訊股中,美資持有中電信的股份數目最多,首五大美資包括花旗集團、貝萊德及紐約梅隆銀行等,持有逾50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比重約6%),以中電信周五收市價2.49元計,股份總值124.68億元。不過,當中持倉顯著的花旗和紐約梅隆銀行,很可能是代客持倉,又或是中電信預託證券(ADR)的存託銀行,其倉位背後未必全屬於美國投資者。

據券商富瑞測算,美國機構在中移動和聯通的投資佔比分別約2.74%及2.87%,相當於其自由流通量的10%及14%,當中以被動型投資為主。

三大中資電訊股周五晚發公告表示,初步估計該行政命令有機會對股價產生影響,將密切注視包括任何進一步實施指引的進展。聯通稱,還在研究考慮採取適當的措施,以保護公司及投資者的合法權利。

瑞士寶盛私人銀行香港區研究部主管鄧啟志預計,倘行政命令全面執行,對相關公司有一定潛在衝擊,沽售壓力增加。廣泛而言,美國投資者目前持有約6%中國上市公司的股份;其中電訊板塊方面,美資持股比例約為4%。

由於禁令似乎較集中在局部的行業,市場仍待觀察特朗普會否把此禁令延伸到其他公司。假若禁令沒有大幅擴大的話,相信對整體大市氣氛的影響可控。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投資者有一年時間去清理這些公司的股權,故可一定程度緩和沽壓程度。

鄧啟志又提到,禁令其實有一些灰色地帶,比如說,清單上某些電訊公司似乎是母企而非上市公司,投資限制會不會延伸至覆蓋上市公司的股份,目前仍不確定。另外,市場將觀察究竟拜登就任後會否放寬或逆轉部分限制。


- 香港人加油 - 11-15-2020

拜登新政雛形曝光 3拳打中美科技戰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801120/%E6%8B%9C%E7%99%BB%E6%96%B0%E6%94%BF%E9%9B%9B%E5%BD%A2%E6%9B%9D%E5%85%89%20%C2%A03%E6%8B%B3%E6%89%93%E4%B8%AD%E7%BE%8E%E7%A7%91%E6%8A%80%E6%88%B0%C2%A0?mtc=rwamd6

[Image: 1112_1024.jpg]

▲ 拜登新政雛形曝光 3拳打中美科技戰

美國大選點票儘管添變數,目前掌握足夠選舉人票入主白宮的民主黨拜登,已火速籌組新政府準備接掌權力。華爾街日報指出,拜登在中美科技領域爭的思路,與特朗普無二致,仍會著力阻止中國成為全球科技領軍者。整理報道,拜登倘順利上台,會用三招打中美科技戰。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遏制中國技術進步,已成為民主與共和兩黨共識之一;因此,拜登(Joe Biden)倘上台或許會改變一些中美關係的基調,但商業領袖和民主黨顧問都表示,他或許會承接上屆政府、抵制中國爭取成為全球科技領軍者的目標。

前奧巴馬政府官員、拜登競選團隊高級外交政策顧問布林肯(Antony Blinken)已表示,「在拜登看來,全球各國存在著科技民主、科技專制之間的鴻溝」;拜登幕僚已討論如何應對中國在5G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

整理華爾街日報引述的消息,拜登的科技戰藍圖或有三個重點。該報道形容為「加強防守,低調進攻」。

其一:挑戰中國在科技領域歧視美國企業

曾在特朗普政府任職、現任「資訊技術產業委員會(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Council)」執行副總裁的Rob Strayer說,「我們預計潛在的拜登政府將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尤其是挑戰歧視性的許可做法,如中方要求在國內保留數據,以及美國公司承受壓力、必須轉讓知識技術才能在中國開展業務。

拜登縱不張狂也不鬆手 瞄準4領域打中美科技戰

【華為禁令】科技戰是兩黨共識 拜登難推翻特朗普「攻芯計」?

「資訊技術產業委員會」代表包括蘋果公司(Apple)、英特爾(Intel)和微軟(Microsoft)在內的美國科技巨頭。

其二:延續對中國企業的出口管制

分析師和行業管理人員則表示,拜登政府可能會延續過去幾年實施的許多政策,包括針對中國公司的出口限制--尤其是針對通訊設備製造商華為、以及對中國商品的關稅。

民主與共和兩黨議員普遍認為,華為對全球各國構成安全威脅。但華為已多次否認這一指控。

其三:加強美國在科技行業地位

潛在的拜登新政府擬採取行動,加強美國的地位。拜登的顧問已表示,他們計劃優先考慮讓美國在人工智能、半導體和5G網絡設備方面保持領先。

事實上,拜登所屬的民主黨,其參議院黨團曾於9月公布了「美國領導法案(America Leads Act)」立法草案,其中在領技領域,提出在未來十年投入3500億美元、折合港幣2.71萬億元,重振美國製造業能力和基礎設施,降低美國對中國製造業的依賴(半導體、電信、製藥),提升美國企業競爭力,有如美國版的「中國製造2025」。

拜登上場對華強硬不變 一次過看懂7大因素

拜登勝選幾成定局 中方反應審慎有玄機

當中,將投入3000億美元、折合逾2.3萬億港元強化美國在AI(人工智能)新科技的研發能力,投入160億美元(折合港幣逾1240億元)協助美國半導體產業維持全球領先優勢。同時要求美國總統提出計劃,提高半導體產品的本國製造能力,提高相關產品的國內採購比例。

美國芯片(又稱晶片)行業希望能利用此類在國會擁有廣泛支持的投資賺錢。該行業正在遊說為國內建廠和研究支出提供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激勵措施。

拜登也曾稱 擔憂TikTok引發風險

華爾街日報形容,遏制中國的科技影響力是在特朗普科技政策的支柱——在這個領域,特朗普與他的繼任者之間也幾乎沒有明顯的分歧。在競選期間,拜登表示他將投資提振美國科技,並與盟友合作在貿易方面與中國對抗,這是行業官員寄予希望的兩個方面。

拜登在競選期間稱,也對TikTok的問題感到擔憂;他在9月份的一次競選造勢活動中表示,TikTok可以獲得這麼多美國年輕人的數據非常令人擔憂,他將與盟友和網絡安全專家合作,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拜登新政火速籌備內幕 3箭瞄準中國

拜登是否中國老友?紐時這樣回答自己的問題

列根時代駐華大使:拜登迫切要做3件事 不包重修中美關係

拜登防長熱門:美國應求72小時擊沉整支中國海軍能力

責任編輯:鄧國強


- 香港人加油 - 11-15-2020

拜登防長熱門:美國應求72小時擊沉整支中國海軍能力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798129/?lcc=ac

[Image: 20201109_flournoy_v1_1024.png]
▲ 拜登防長熱門:美國應求72小時擊沉整支中國海軍能力

美國大選大局已定,拜登打贏特朗普當選美國下任總統,據報亦正準備籌組內閣。原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弗盧努瓦(Michèle Flournoy),是為拜登政府國防部長熱門人選,有望成為美國首位女性防長。弗盧努瓦雖然較美國傳統保守派溫和,但也深信實力在國際關係中的重要。弗盧努瓦曾暗示,美國應尋求在72小時內,在南海擊沉整支中國海軍以至商船的能力,「以改變北京風險考量」。

弗盧努瓦現年59歲,她曾在克林頓政府擔任主管戰略助理副國防部長,並於奧巴馬政府擔任主管政策副國防部長。弗盧努瓦今年6月在《外交》雜誌(Foreign Affairs)撰文,形容中美今天爆發軍事衝突的風險比過去數十年都高,「因為中國軍力增強正削弱美國的威懾力」。

弗盧努瓦直言,假如戰爭爆發,美國現時已不再能夠迅速實現空中、太空或水上水下優勢,美軍在戰場上不管是爭取還是之後保住這些優勢都要搏鬥,並不斷面臨敵人干擾。她稱這些不確定因素可能會令美國威懾失效,令中國「誤判」,例如封鎖或武統台灣。

拜登外交團隊 鷹派程度或不輸特朗普

國務卿熱門布林肯:美國對付中國前 要先正其身

弗盧努瓦表示,鑑於中國擁有相當的反介入能力,以及能在自家後花園部署比美國更大的軍事力量,美國決策者需要更有「創意」去思考如何改變北京的盤算:

「例如,如果美軍有能力,去可信地威脅在72小時內,擊沉中國在南海的所有軍事艦船、潛艇以及商船,中國領導人在封鎖或進攻台灣等行動之前就可能會三思而行,他們會需要考慮是否值得將整支艦隊置於風險之中。」

(For example, if the U.S. military had the capability to credibly threaten to sink all of China's military vessels, submarines, and merchant ship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ithin 72 hours, Chinese leaders might think twice before, say, launching a blockade or invasion of Taiwan; they would have to wonder whether it was worth putting their entire fleet at risk.)

弗盧努瓦認為,美國國防部至今仍在過份投資於舊有武器系統和平台,而新興科技才是決定誰在未來享有優勢的關鍵。

科技戰是兩黨共識 拜登難推翻特朗普「攻芯計」?

特朗普「過度消費」對中國強硬 環時:拜登難更硬

特朗普任期最後70天 他可製造甚麼「中國驚奇」

拜登政權熱門防長人選︰美應具備72小時擊沉整支中國海軍能力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346688

[ 本帖最後由 香港人加油 於 2020-11-15 00:55 編輯 ]


- 香港人加油 - 11-15-2020

蓬佩奧稱台灣非中國一部分 華府提台灣主權未定論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01114/bkn-20201114122916117-1114_00992_001.html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周四(12日)接受電台訪問時,指台灣並非中國一部分,言論引來北京不滿,而台灣多個部門和官員紛紛對蓬佩奧的發言表示贊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周六(14日)答覆台灣傳媒詢問時表示,美國的「一中政策」與中國的「一中原則」明顯不同,強調美國對台灣主權沒有立場。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指,美國長久以來的「一個中國」政策,與北京所指的「一個中國」原則有明顯分別。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中共主張對台灣擁有主權,但美方的「一個中國」政策對台灣主權沒有立場。發言人表示,美方「一個中國」政策是根據《台灣關係法》、中國大陸與美國的3個聯合公報及對台灣6項保證;強調美方的根本利益在於台灣問題應如北京所承諾,以海峽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和平解決,並不受脅迫。

台灣的陸委會周五(13日)回應蓬佩奧的言論,指台灣過去、現在與未來都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呼籲北京當局不要再自欺欺人。籲北京當局應務實面對兩岸現狀,正視台灣民意,秉持對等尊嚴原則,進行良性互動對話,共同維護台海和平。

陸委會又強調,台美是價值共享與區域安全利益的重要同盟,樂見美方不分朝野黨派,支持台灣推動兩岸政策,未來繼續深化雙方關係及落實「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的承諾。

台灣的行政院長蘇貞昌周六(14日)回應稱,感謝蓬佩奧講出事實和美方支持,強調台灣人會為了「國家主權」繼續奮鬥。蘇貞昌認為,美國參眾兩院支持台灣,積極改善雙方關係,亦對台灣走向世界很有幫助。

台灣的賴清德副總統周六表示,這是事實,台灣本來就是「主權獨立國家」,未來會繼續深化與民主國家友誼,希望民眾團結合作、守護台灣。


「特」式制華7招待發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201118/00202_001.html
[Image: 1118-00202-001b2.jpg?t=1605689798921]

中美經貿及金融戰恐在兩個月內急速升溫!美國總統特朗普除了仍堅拒承認拜登當選外,其政府明言會在最後任期續加強壓制中國,並已部署人手。外媒引述消息指,親特朗普的斯圖爾特(Corey Stewart)已在美國商務部人事變動中獲聘,預計在最後兩個月專門針對中國出擊,市場估計最少有7招待發。中國方面亦見招拆招,華為昨日公布出售手機業務,料可避過美國禁令,未來應朝着汽車業務發展。

消息透露,斯圖爾特將擔任負責出口管理事務的商務部首席副助理部長,預計直到明年1月20日。商務部前副部長賴因施(William Reinsch)表示,由於斯圖爾特擔任的是先前未設置的職位,故這是為特殊行動,目的尚不清楚。他說:「過去幾個月一直有傳言稱,特朗普打算對中國採取更嚴厲的行動,但未說明是甚麼,斯圖爾特上任可能便是特朗普出手的信號。」

涉關稅科技會計準則等
事實上,多家外媒報道,特朗普政府可能在未來幾個星期內對中國實施一系列制裁,目的在於迫使拜登上任之後持續採取強硬態度。有美國官員直言,除非中國轉變政策方向,在國際上擔起負責任的角色,否則拜登會發現推翻特朗普的舉動如同「政治自殺」。

大和資本市場亞洲(日本以外)首席經濟師賴志文相信,特朗普政府仍有空間限制美國對華投資或中國取得美國資本,也認同拜登要推翻有難度,因他在競選時不斷強調對華政策與特朗普政府相符,而且制華是國會兩黨共識。

據美國媒體統計,特朗普最少有7招待發,包括貿易關稅、科技、金融、就疫情索取賠償、針對中國油企觸犯伊朗制裁而施壓、香港新疆台灣等地緣政治問題,以及上周簽署禁止美國人投資31家中國軍方背景的企業,現有傳正考慮擴大名單。

其中,美國已醞釀出招截斷中國企業的彈藥,市傳美國證交會(SEC)應會在12月發表諮詢文件,內容關於要求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聘用受美國監管的核數師,否則被勒令退市。鑑於中國憂慮讓外國核數師審核中國企業帳面會令戰略機密外洩,據報即將出爐的文件亦提出多聘一個受美國監管的核數師便可。

就此,中國正見招拆招。被特朗普極力針對的華為昨日公布出售榮耀業務資產,收購方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公司,未來華為將不佔有榮耀任何股份。華為切割榮耀後,料可避開美國禁令,順利取得智能手機相關零件,對華為來說問題解決了大半。外界認為,華為將加速進軍5G智能汽車市場。榮耀品牌成立於2013年,過去7年已發展成為每年出貨約7,000萬部手機的品牌。分析相信,榮耀手機平均價格與小米(01810)相似,故後者受影響最大,小米股價昨日收市挫4.3%,報24.1元。

內地「雙循環」效果成疑
面對特朗普「最後的瘋狂」,雖然中國早已制訂「雙循環」策略應對,但賴志文認為,中國要推動內需抵銷外圍不明朗殊不容易,相比疫情前消費按年增長8%而言,目前消費要復甦仍有很大差距,更何況自今年3月以來復甦並不平均,主要靠高端消費例如汽車帶動,令「報復式消費」能否持續成疑。

[ 本帖最後由 香港人加油 於 2020-11-18 02:06 編輯 ]


- 香港人加油 - 11-18-2020

【中美關係】蓬佩奧訪歐促齊抗中國 否則淪中國屬地
https://www.am730.com.hk/news/%E6%96%B0%E8%81%9E/%e3%80%90%e4%b8%ad%e7%be%8e%e9%97%9c%e4%bf%82%e3%80%91%e8%93%ac%e4%bd%a9%e5%a5%a7%e8%a8%aa%e6%ad%90%e4%bf%83%e9%bd%8a%e6%8a%97%e4%b8%ad%e5%9c%8b-%e5%90%a6%e5%89%87%e6%b7%aa%e4%b8%ad%e5%9c%8b%e5%b1%ac%e5%9c%b0-243850

身的價值體系,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致力於對抗中國共產黨在全世界,包含在法國的行動。」

特朗普16年競選已察覺中國危險性

蓬佩奧指出,特朗普在2015至2016年競選時,已察覺中國的危險性,我們花了一些時間建立結構性策略,說服國內,因為很多產業都與中國有利益關係。接著我們把目標投向國外,例如展開遏阻中國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或與歐洲統一陣線。」他稱,抗衡中國短期內或需付出一些代價,但長遠而言,「若我們放棄,有天就會發現面對中國極權政府,我們不再是夥伴,而淪落為屬地了」。

他以越南為例,指出越南在其專屬經濟海域開採資源,中國卻高聲抗議。澳洲也是,因為表達立場,就被中國揚言以經濟手段制裁。蓬佩奧向盟友呼籲,「我們應該團結,讓法律受到尊重,在法國也是一樣。中國人在我們境內使手段,例如透過孔子學院,以獲取影響力。我深信支持國際秩序及主權的國家,將會聯合起來一起守護這些價值」。


【回到未來・沈旭暉】特朗普外交:顛覆戰後美國外交規則的第一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89ta3jHn_4
[youtube]Q89ta3jHn_4[/youtube]

[ 本帖最後由 香港人加油 於 2020-11-21 12:01 編輯 ]


- 香港人加油 - 11-23-2020

奧布萊恩:支持菲越在南海問題應對中國 確保印太自由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61506-20201123.htm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向菲律賓和越南,這兩國與中國在南海有主權爭議的國家保證,將獲得華盛頓的支持,並將努力保持印太地區的自由和開放。

奧布萊恩結束對越南的訪問後說,要傳達一個通過力量實現和平的信息,以及威懾中國確保和平的信息。

奧布萊恩又表示,美國與菲律賓站在同一陣線,保護離岸資源權益,強調這屬於菲律賓人民的子孫,而不屬於其他只是可能比菲律賓大的國家。


路透社:美國海軍專責印太情報少將 已前往台灣訪問
https://www.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nal/%E8%B7%AF%E9%80%8F%E7%A4%BE-%E7%BE%8E%E5%9C%8B%E6%B5%B7%E8%BB%8D%E5%B0%88%E8%B2%AC%E5%8D%B0%E5%A4%AA%E6%83%85%E5%A0%B1%E5%B0%91%E5%B0%87-%E5%B7%B2%E5%89%8D%E5%BE%80%E5%8F%B0%E7%81%A3%E8%A8%AA%E5%95%8F/

兩岸局勢緊張,路透社引述兩名消息人士報道,專責印度太平洋區軍事情報的美國將領史達曼 (Michael Studeman)已秘密訪問台灣。

兩名消息人士表示,訪台將領為美國海軍少將史達曼。美國海軍網站指史達曼是美軍印太區指揮部 (J2) 情報總監,曾擔任多個重要情報工作崗位,包括在海軍情報局中國組任高級情報官,他也曾在軍方語言學校以榮譽學位修畢國語課程。台灣聯合網則指史達曼昨日下午乘坐美軍 C-37 行政機抵達台灣松山機場。

美國國防部拒絕回應路透社查詢史達曼是曾否到訪台灣,而台灣外交部則指確有美國官員到訪,但拒絕披露其他細節。聯合網指,台灣國防部、海軍及空軍都未有接獲相關消息,因此無法證實史達曼是否有訪台。聯合網也稱今次一同到訪台灣的,還有美國環保局局長惠勒 (Andrew Wheeler) 。然而,行政院長蘇貞昌較早曾指惠勒在 12 月才會到訪台灣。

路透社指,若消息屬實,史達曼將是近年到訪台灣的最高級別軍方官員,但暫未清楚此行將對兩岸局勢帶來甚麼影響。前美國駐台代表 Douglas Paul 對路透社指,如果今次到訪的是史達曼,會是史無前例的一次。特朗普政府前亞洲區國防部助理部長 Randall Schriver 則表示,特朗普一直有定期派一星將領到訪台灣。

美國行政專機抵台 路透:美海軍少將低調訪問
https://udn.com/news/story/121821/5036355

多家媒體昨天報導,有美國官員搭乘行政專機降落在台北松山機場。路透社引述兩名消息人士說法指出,負責美國在亞太地區軍事情報的海軍少將史都德曼低調來台灣訪問。

兩位匿名消息人士22日告訴路透社,這名訪台官員是美國海軍少將史都德曼(Michael Studeman)。

根據美國海軍官網資料,史都德曼是美軍印太司令部(U.S. Indo-Pacific Command)J2部門的指揮官。

美國國防部被問到史都德曼是否正在台灣進行訪問,但拒絕置評。


美軍高官史都德曼秘密來訪 有意佈局台灣成「抗中平衡點」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11-23/498121

美國總統川普卸任在即,美國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官史都德曼昨(22)日傍晚率團搭機飛抵松山機場,預計在台停留三天,24日晚間離開。對此,我外交部表示,由於此行程未公開,基於台美互信原則,不會進一步說明與評論。據悉,此行目的在於川普政府為了加強台美印太戰略佈局,有意將台灣當成在亞洲的另一個抗中平衡點。

近期美國官員訪台行程愈趨頻繁,在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 II)、國務院次卿柯拉克(KeithKrach)8、9月相繼來台後,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環保署長惠勒(Andrew Wheeler)下個月也將率團訪台3天。


據了解,史都德曼此行目的是為了加強美軍在太平洋的戰略佈局與重組,由於行程涉及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情報交換,被視為台美最高機密,因此雙方都格外低調,與史都德曼同行的人員還包含一位熟悉日本、印度關係的高級官員。對於史都德曼這次訪台,我國總統府、外交部與國防部都十分保密,因事涉情報交換,加上美國即將面臨政黨輪替的敏感時刻,在情勢尚未明朗之下,我方若過於高調,可能會捲入其他紛爭。

史都德曼曾任美國夏威夷聯合情報行動中心太平洋司令部研究組的第一任負責人、美國海軍情報局中國第一任高級情報官,也是美國艦隊司令部指揮官倡議組織的第一任主任。目前他是位於夏威夷檀香山的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J2部門的指揮官,負責印太情報蒐集與分析。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8月底請辭後,美方在印太戰略的計畫上也產生微妙變化,由於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過去主要關注內政,上任後著重處理疫情和經濟困境,儘管日本仍是印太戰略極為關鍵的角色,但在這方面,菅義偉投入的程度恐怕不如安倍晉三。

史都德曼這次來台搭乘的機型是「C-37A」行政專機,與先前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訪台專機是同一種機型,均由灣流五型商務機改裝,任務為護送美國高階官員出訪。

同一時間,除了美軍C-37專機降落台北,官方訪團則搭乘C-40專機抵達新加坡,而美國國安顧問羅伯歐布萊恩也搭C-32專機前往菲律賓,判斷川普政府有意在印太地區進行新的情報布局。

美行政專機抵台 路透:美軍印太司令部「J2」少將史都德曼秘密訪台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11-23/498070


胡錫進:若美軍重新駐台 就準備迎接戰爭吧!
https://udn.com/news/story/7331/4885374
環時社評:若美軍機由台灣起飛屬實 台海戰爭就此打響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player?newsId=403835
若美軍機到台灣上空 胡錫進嗆:解放軍戰機也會來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330821
美軍官提出在台灣部署軍隊 胡錫進:解放軍屆時勢必採取軍事行動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4%B8%AD%E5%9C%8B/527848/%E7%BE%8E%E8%BB%8D%E5%AE%98%E6%8F%90%E5%87%BA%E5%9C%A8%E5%8F%B0%E7%81%A3%E9%83%A8%E7%BD%B2%E8%BB%8D%E9%9A%8A-%E8%83%A1%E9%8C%AB%E9%80%B2-%E8%A7%A3%E6%94%BE%E8%BB%8D%E5%B1%86%E6%99%82%E5%8B%A2%E5%BF%85%E6%8E%A1%E5%8F%96%E8%BB%8D%E4%BA%8B%E8%A1%8C%E5%8B%95
美軍來台灣了!我國海軍證實:抵台授突擊舟、快艇滲透作戰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844915
美軍駐台可能性 網翻出證據:早就有了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1014005525-260407?chdtv
解放軍能阻美軍協防台灣嗎?軍情專家爆:其實有弱點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911000084-260407?chdtv
美专家挑衅:只要美军往台湾派4个师 就能对抗解放军
https://mil.news.sina.com.cn/zhengming/2020-09-24/doc-iivhuipp6172097.shtml
专访:解放军5年内没有实力攻台
https://www.dw.com/zh/%E4%B8%93%E8%AE%BF%E8%A7%A3%E6%94%BE%E5%86%9B%EF%BC%95%E5%B9%B4%E5%86%85%E6%B2%A1%E6%9C%89%E5%AE%9E%E5%8A%9B%E6%94%BB%E5%8F%B0/a-55102132

[ 本帖最後由 香港人加油 於 2020-11-23 14:48 編輯 ]


- 香港人加油 - 11-26-2020

Hawkish candidate for Biden's defense secretary could bode well for Taiwan
President-elect Joe Biden's top Pentagon pick advocates capability to sink Chinese navy in 72 hours
https://www.taiwannews.com.tw/en/news/4050217

A harder US line? Potential Pentagon chief floated idea to sink China fleet in 72 hours
https://www.scmp.com/news/china/military/article/3109852/harder-us-line-potential-pentagon-chief-floated-idea-sink-china


國防顧問小組大地震 踢走基辛格等前高官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01127/bkn-20201127100727810-1127_00992_001.html

前國安顧問博爾頓:拜登執政亦難對華軟弱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01126/bkn-20201126020039658-1126_00992_001.html

美國前副總統拜登入主白宮幾已成定局,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接受日媒專訪時表示,即使拜登執政,也很難採取軟弱的對華政策。
曾當過特朗普政府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的博爾頓接受日本《產經新聞》專訪時表示,拜登提外前副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J. Blinken)在新政府擔任國務卿,外界會認為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將與奧巴馬政府時期一樣;可是比起當時,世界已急遽產生變化,尤其是對於中國的政策,拜登政府要重返奧巴馬政府時期的政策相當困難。
被記者問到「拜登的對中態度是否會比特朗普政府軟弱」時,博爾頓表示,假如特朗普獲勝的話,特朗普有可能為了達成大型貿易的協議,而對中態度軟化作為交換;而拜登雖可能「本能地」沿襲奧巴馬政府時期的政策,但相較於以往,現在美國對中國持非常否定的態度,如果拜登採取軟弱的對中路線的話,可能會受到嚴厲的批評。
博爾頓又指,對美國而言,中國、俄羅斯、伊朗、北韓等國家的問題是要優先處理的事,而這些國家亦可能在美國政權輪替期設法爭取主導權。譬如在亞洲地區,北韓或許會考慮進行彈道導彈實驗或軍事演習;中國可能在東海、南海、東南亞與印度的邊境企圖耍些手段,因華府在意的是其他的事,所以北韓、中國容易得逞,這樣是很危險的。
博爾頓建議日本首相菅義偉訪美,與拜登直接會談,商討有關中國、北韓的問題。他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與特朗普建立了良好的友誼,相信菅義偉也能與拜登建立良好的關係。
對於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到目前仍然不承認敗選,並主張選舉有不公正的情況,博爾頓認為:「距離投票日已過了3周,特朗普幾乎每一場訴訟都敗訴,又提不出有組織性的不當操作證據,其主張沒有事實可以佐證。每個人都不願認輸,但有必要找一個階段面對現實。」

蓬佩奧呼籲中國人民改變中共 與華盲目交往舊模式失敗
https://www.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nal/%E8%93%AC%E4%BD%A9%E5%A5%A7%E5%91%BC%E7%B1%B2%E4%B8%AD%E5%9C%8B%E4%BA%BA%E6%B0%91%E6%94%B9%E8%AE%8A%E4%B8%AD%E5%85%B1-%E8%88%87%E8%8F%AF%E7%9B%B2%E7%9B%AE%E4%BA%A4%E5%BE%80%E8%88%8A%E6%A8%A1%E5%BC%8F%E5%A4%B1%E6%95%97/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 (Mike Pompeo) 香港時間今晨於尼克遜總統圖書館以「共產政權的中國及自由世界的未來」為題,表明華府對北京的強硬立場,宣布美國 50 年來同中國的交往是失敗,並促請盟友共同改變中共,支持中國異見人士。

對華政策必須改變:與中國盲目交往舊模式不可繼續

蓬佩奧狠批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破產的極權主義思想真正信徒」(“true believer in a bankrupt totalitarian ideology.”),並指現在是時候對中國應採取「不信任、要查證 (distrust, and verify) 」的態度。「我們作為世界自由國家,必須以更具創意及肯定的方法促使中共改變,因為北京的行為已威脅到我們的人民,和我們的繁榮發展。」

蓬佩奧的演講場地也極具象徵意義,前總統尼克遜 (Richard Nixon) 於 1972 年的訪中行程是標誌著中美關係改善的轉捩點;而蓬佩奧則利用紀念尼克遜的地標宣佈中美外交關係政策失敗,批評中國利用美國當年示好的機會騙取權力和繁榮。他指:「現時兩國交往手法,並不會帶來尼克遜前總統希冀的改變。」

蓬佩奧直指美國人及盟友都應改變對於中共的看法,不能再當作此「中國的化身 (incarnation of China) 」為一個普通國家。蓬佩奧強調,自由世界必須戰勝這一新暴政:「與中國盲目交往的舊模式根本無法解決此問題。我們不可以繼續、我們不可以重返該模式。」(Old paradigm of blind engagement with China has failed. We must not continue it. We must not return to it.)

蓬佩奧提出,所有認同民主的國家不能再待在舊有模式,應組成新同盟以應對中國:「若自由世界不改變共產中國,共產中國將改變我們。真相是我們和其他國家的對華政策,雖拯救了中國(當年)失敗的經濟,但換來只有北京對國際社會的反咬一口。」

籲中國人改變共產黨:中共更懼怕人民就真話

他警告盟友不可以把中國視為一個正常守規矩的國家,因為對於中國而言,國際協議只不過是其尋求成為霸主的機會。

他呼籲同盟國要支持那些與中共無關,有動力、愛護自由的中國人,以改變中國政局:「中共經常說謊,而最大的謊言就是中共代表著被監控、壓迫和害怕的 14 億中國人說話⋯⋯恰恰相反,比起外國敵人,中共最恐懼的就是中國人的真誠意見。除因戀棧權力外,他們根本沒有理由這樣恐懼。」

他認為美國多年來已淡化了中國異見人士對該政權的警告,現時已不可再忽視中國人民的聲音,相信他們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我們不可回到以往的交往模式,但他重申:「改變中共行為不能單靠中國人民⋯⋯自由國家同樣有責任捍衛自由。」

來源:
Financial Review, Pompeo unleashes on China, urges West to 'change' the Communist Party, 24 July 2020
Washington Post, At Nixon library, Pompeo declares China engagement a failure, 24 July 2020


特朗普炒了基辛格,熊貓派不吃香了
https://www.thestandnews.com/international/%E7%89%B9%E6%9C%97%E6%99%AE%E7%82%92%E4%BA%86%E5%9F%BA%E8%BE%9B%E6%A0%BC-%E7%86%8A%E8%B2%93%E6%B4%BE%E4%B8%8D%E5%90%83%E9%A6%99%E4%BA%86/

特朗普未認輸,但也做好輸的準備,為此抓緊時間,把該做的事先做了。急急提升美台關係,保住美國高科技半壁江山,又策劃亞洲小北約,拉攏東盟十國,保住南海航行通道,目的都在為他一旦不得不下台,也不讓拜登有太多與中共勾兌的餘地。

近日特朗普又在美國國防政策委員會大動手術,把前朝國務卿基辛格、奧爾布賴特等親中老政客一口氣都炒掉了。

國防委員會大動手術,走了一批,勢必要補回一批,補回誰未見報道,但可以肯定,補回的一定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反共中堅力量。

基辛格固然是大戰略家,當年發明的核威懾理論,影響了整整一代人,也使美蘇之間的核競賽維持在一個可控的範圍之內。至於美中建交,也是外交上大手筆,美中兩國各取所需,互相利用。

當年美國的最大敵人不是中共,中共還不夠資格做美國的大敵,以政治和軍事實力來說,美國的主要對手當然是蘇聯。蘇聯領銜社會主義陣營,軍事上足以與美國對抗,所以美國雖然也圍堵中共,但主要力量還是放在蘇聯身上。

五十年代初中蘇關係在蜜月,中共什麼都聽蘇共的,連入朝參戰對付聯合國軍隊,中共也是迫於蘇共壓力,不得不打抗美援朝。當年林彪不肯帶兵入朝,毛澤東只好交給彭德懷,不料大兒子毛岸英去趁熱鬧,在大後方反倒給炸彈炸死,據說毛為此不原諒彭德懷。

毛澤東極少出國,唯一一次去莫斯科,斯大林居然怠慢他,把他在莫斯科晾了一個多月,就是不肯接見。毛澤東是自尊心很強的人,受此羞辱,從此不去蘇聯,也因此留下一個心病,就是不肯聽蘇共的話了。

當然,中蘇交惡有更深刻的政治原因,赫魯曉夫批判斯大林,斯大林身後被挖墳,讓毛澤東感同身受。赫魯曉夫要搞改革,也讓老毛反感,被斥為修正主義,從此與蘇共分手,自立山頭。但整個社會主義陣營,除了阿爾巴尼亞之外,朝鮮與越南都不選邊站,中共在社會主義陣營內便幾乎沒有朋友。

毛澤東始終有戰略頭腦,提出第三世界理論,把美蘇歸為第一世界,西歐日本等西方國家歸為第二世界,其餘五大洲中小國家歸為第三世界。中國在第一第二世界都插不進腳,唯有拉攏第三世界,變成第三世界領頭人,以此擺脫孤立的處境。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當年中國乒乓球隊到日本比賽,世界冠軍莊則棟頭腦發熱,邀請美國乒乓球隊員訪華,這在當時本是犯上作亂的行為,不料毛澤東靈機一觸,認為聯美抗蘇是一大轉機,於是對美國送出橄欖枝。

美國正巴不得分化中蘇關係,基辛格不失時機,與中共秘密協商,在訪問巴基斯坦途中,裝病潛入中國,終於打下美中建交對抗蘇聯的基礎。

這些都是歷史了。基辛格的核威懾理論,再加上操辦美中建交這個大工程,使他在當代世界歷史上留名。

上世紀九十年代後,蘇聯已解體,中共在美國全力扶持下迅速崛起,中共崛起後,美國歷屆總統姑息養奸,讓中共趁虛而入,搞風搞雨,搞到美國周身唔聚財,這才出來一個特朗普,又扭轉了局面。

基辛格的歷史作用已經終結,他的熊貓派理論早已過時,他在美國政界的影響力也日薄西山。特朗普炒掉他,不會有太多人反對。

美國現在需要的中國通,不是基辛格這種,是余茂春那種。那是從中國出來,深諳中共底細、洞悉中共弱點的人。余茂春建議把中共與中國人民分開,這一招就直擊中共要害,比起基辛格一味討好中共的舊套路,不知高出多少倍。

基辛格立足於討好中共,余茂春立足於打擊中共,二者不可同日而語。特朗普留下一個抗共大格局,即使拜登真的上台,他要舔共也不那麼容易了。

[ 本帖最後由 香港人加油 於 2020-11-28 11:42 編輯 ]


- 香港人加油 - 11-28-2020

金磚國之父:拜登政府將令中國更頭痛 原因係...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01128/bkn-20201128201632571-1128_00842_001.html

有「金磚國之父」稱號的著名經濟學家奧尼爾在訪問中認為,相比執政近4年的特朗普政府,中國似乎將更擔心新當選美國總統的拜登。

特朗普上任以來,單方面向中國實施關稅,並在社交媒體批評中國的貿易政策,所觸發的貿易戰拖累全球經濟。相反,歐盟採取不同手法應對中國,主要透過傳統機構如世界貿易組織(WTO)及二十國集團(G20)。

曾任高盛首席經濟師、現為英國智庫機構Chatham House主席的奧尼爾認為,拜登將可能透過上述的國際性機構推動多邊貿易協議,意味中國或會面臨華府和其他國家更多的實質行動。

奧尼爾指出,拜登團隊在一些重要議題上有更強烈信念,可能利用現有國際平台要求中國合符一些標準,這會有別於特朗普的個人談判風格。

他並舉例,中國過去在碳排放增加方面,經常與美國發生衝突,惟特朗普上台後美國的政策出現轉變,紓緩中國在減排上的壓力。不過,中國在美國大選前改變立場,宣布在2060年將碳排放降至零,認為美國大選實際上已迫使中國的想法作出了一些改變。

制衡中國 美國將在馬爾地夫設大使館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83344

美中對抗的本質(粵語) | 明居正「透視中國」【0067】SinoInsider 2020012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aMRZyC7IU
[youtube]F-aMRZyC7IU[/youtube]

中國21艘輪船泊美港口遭突擊檢查 北京:嚴重政治挑釁
https://hk.appledaily.com/china/20201130/O3NHWNB2RZDDJDMJQIALXXFN74/

羅冠聰 周永康 求拜登續就港問題對華施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1203/00176_015.html
《港區國安法》實施5個月,秘密逃往英國倫敦的前香港眾志常委羅冠聰繼續「唱衰中港」,羅與香港學聯前秘書長周永康昨於美國報章撰文,促請美國總統選舉當選人拜登繼續就香港問題對華施壓。有學者批評兩人言論明顯是勾結境外勢力,並損害國家利益,涉嫌違反國安法,故國安處必須採取相應行動,不能任由兩人繼續犯法。

羅冠聰及周永康在美國《紐約時報》撰文,指中央政府對香港管制日漸收緊,違《中英聯合聲明》及破壞一國兩制,又訂立國安法打壓示威者和取消民主派議員資格。他們指港人將努力捍衞香港的民主自由,需各地政府支持,稱若國際社會不採取堅決行動對抗中國,將犧牲更多社會運動人士及民主自由等核心價值。

兩人在文章指美國總統特朗普過去數年,均譴責中方對香港的鎮壓,及制裁中港官員。他們希望拜登政府能夠審查和改革針對港人的庇護政策,並制裁打壓香港民主運動的人士。兩人認為美方需對中方持批評態度,且制訂一套以人權為中心的對華政策,將人權置於其他利益之上,指美國這樣做才能於自由、民主、平等等全球秩序中恢復領導地位。

學者:兩人言論涉違國安法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指兩人言論涉違國安法,勾結境外勢力並損害國家利益。又形容羅冥頑不靈,本已因「煽動分裂國家,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等涉違港區國安法,被香港警方通緝,卻繼續在外勾結外國勢力,料當他踏入香港境內將隨即被拘捕,又估計羅要不斷在外唱衰中港才會得到注意。

陳認為拜登會否理會兩人的建議亦成疑,指拜登是外交政策老手,對中國亦有充分認識「唔會聽一兩句就改變對華政策」。陳又指,若兩人繼續勾結外國勢力,國安處要考慮加控其罪行,或是就此作出聲明,不能任由他們繼續犯法。


美國收緊對中共黨員的簽證規定 中美關係再遭一擊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E%8E%E5%9C%8B%E6%94%B6%E7%B7%8A%E5%B0%8D%E4%B8%AD%E5%85%B1%E9%BB%A8%E5%93%A1%E7%9A%84%E7%B0%BD%E8%AD%89%E8%A6%8F%E5%AE%9A-082549178.html

美國收緊了對中國共產黨員的旅行簽證,這是對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關係的最新一擊。

美國簽證新規周三生效,中國共產黨員及其直系親屬僅能獲得期限一個月的單次入境簽證。以前,他們可以獲得最長10年的旅遊簽證。

「中共及其黨員在美國活動活躍,通過宣傳、經濟脅迫和其他惡劣活動來影響美國民眾,」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在電子郵件聲明中稱。「幾十年來,我們一直允許中共自由和不受限制地進入美國機構和企業,而這些權利從來沒有慷慨地給予在華的美國公民。」

中國約有9,200萬共產黨員,國家和地方政府領導人,很多商界、媒體和學術界人士也是黨員,包括中國首富馬雲。簽證新規還將影響到許多在美國留學的黨員子女。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她尚未看到簽證新規的正式報導,但她敦促美國撤銷有關決定。「中方向美方提出交涉,希望美方相關人士能夠以更加理性冷靜客觀的態度看待中國和中國的發展,放棄對中共的仇恨和不正常的心理,」她周四在北京例行發布會上表示。

由於貿易戰,地緣政治競爭加劇,以及就新冠病毒大流行病的源頭互相指責,中美之間的關係本已高度緊張,前述事項可能雪上加霜。儘管川普政府即將屆滿,但是仍不斷地增加反對中國的措施。

鏈接:美國禁止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進口棉花 指其存在強迫勞動

美國國務卿邁克爾·蓬佩奧11月就曾表示,在對中國強硬的問題上,美國「還沒完」;他稱中國共產黨是「馬列主義怪獸」,其統治「專制、野蠻且與人類自由相對立」。

原文標題U.S. Curbs Visas for Millions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Members

[ 本帖最後由 香港人加油 於 2020-12-3 04:28 編輯 ]


- 香港人加油 - 12-03-2020

特朗普再出招 縮短2.7億中共黨員及直系家屬簽證期限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01203/bkn-20201203163201711-1203_00992_001.html

美媒:美國限制中共黨員及家屬入境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440233/%E5%8D%B3%E6%99%82-%E4%B8%AD%E5%9C%8B-%E7%BE%8E%E5%AA%92-%E7%BE%8E%E5%9C%8B%E9%99%90%E5%88%B6%E4%B8%AD%E5%85%B1%E9%BB%A8%E5%93%A1%E5%8F%8A%E5%AE%B6%E5%B1%AC%E5%85%A5%E5%A2%83

美國限中共黨員及家屬赴美單月單次入境 簽證有效期縮短至1個月
https://hk.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01203/FZ7JXEBWTRHNZMT75VJEGGV2AE/

美國禁止中共黨員移民 推動退黨潮
https://www.ntdtv.com/b5/2020/10/03/a102955505.html

美移民局發布新政策 禁中共黨員申請移民
https://hk.on.cc/hk/bkn/cnt/amenews/20201003/bkn-20201003190244315-1003_00972_001.html

機場被截兼遣返 取消10年旅遊簽證 
中共黨員依親屬移民美被拒
https://hk.appledaily.com/china/20200927/DOFVZMKOOZAJNAO7L5OQHKDZLI/

黨員在美資產未撤 
京反制只聞樓梯響
https://hk.appledaily.com/china/20200927/HVNPAQ6CD5ETVIXBUR47ACM6NQ/


- 香港人加油 - 12-03-2020

眾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 將送交總統簽署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01203/bkn-20201203065729298-1203_00992_001.html

美國國會眾議院周三(2日)一致表決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下稱法案),稍後將送交總統特朗普簽署生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周四(3日)表示,美方行動是以政治打壓中國企業,遏制中方發展;籲美方看清形勢,為外國企業在美投資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而不是設置層層障礙;中方將會採取必要措施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

根據法案,若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未能證明其不受外國政府控制,或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無法連續3年對其進行審計,將禁止其證券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交易。美國傳媒此前報道,一些公司已表示會在法案通過後,轉向美國以外的證券交易所。

法案發起人早前表示,此舉目的是確保在美國交易的外國公司,跟美國公司一樣,符合獨立審計要求。法案5月在參議院表決時,曾獲一致通過。中方曾反對《外國公司問責法》,認為一些條文內容直接針對中國,而非基於證券監管的專業考慮,反對將證券監管政治化。

華春瑩表示,中方認為,在資本市場高度全球化的今天,有關各方開誠布公地就加強跨境監管合作、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加強對外合作才是解決問題的正道。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將證券監管政治化,法案如最終成法,將嚴重削弱全球投資者對於美國資本市場的信心,損害美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地位,損害美國自身的利益。


美眾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 禁拒接受審計中企上市
https://www.ntdtv.com/b5/2020/12/03/a103001415.html

為保護美國投資者,美國眾議院週三(2日)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要求在美國交易所進行交易的外國公司,必須遵守美國的審計標準,否則將禁止其在美國交易。

該法案由路易斯安那州共和黨參議員約翰·肯尼迪(John Kennedy)和馬里蘭州民主黨參議員克里斯·范霍倫(Chris Van Hollen)共同提出,今年5月20日已在美國參議院獲得通過。目前,參眾兩院都已通過,接下來將遞交白宮,等待川普總統簽署後生效。

根據該法案,如果外國公司連續3年不遵守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審計程序,將被禁止在美國的交易所上市。該規則還適用於其股票在場外交易的公司。

該法案還要求公司披露自己是否屬於外國政府所有,或受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外國政府控制。

肯尼迪對眾議院通過該法案表示讚賞,並表示強烈支持。「目前允許中國公司無視美國企業所遵守的規則的政策是有害的」,肯尼迪表示,「共產主義中國現在正在利用美國證券交易所來剝削美國工人和家庭,這些人將退休金和大學儲蓄存入了上市公司。」

肯尼迪感謝來自兩黨的同仁通過了法案,以應對前所未有的緊急威脅。他還表示,川普總統率先要求中國共產黨誠實行事,他很高興看到該法案將擺在他的辦公桌上。

「數百萬的美國家庭依靠適度的投資來保證退休生活,送他們的孩子進大學及度過財務緊急時期。但是,在投資了看似合法的中國公司後,許多人的錢被騙走了,因這些公司與其他上市公司執行的標準不同。該法案將確保在美國交易所的所有公司都遵守相同的規則。」范霍倫說,「我敦促總統立即將該法案簽署為法律」。

該法案將防止像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這種不誠實的公司利用美國資本市場。今年4月2日,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瑞幸咖啡承認其存在金融犯罪行為,據初步估計,該公司涉及偽造虛報,其造假銷售金額高達22億元人民幣。

這起醜聞為美國議員、監管者和投資者敲響了警鐘,讓他們認識到了中國公司對美國資本市場的風險。

十多年來,PCAOB一直無法對中概股公司進行檢查。北京拒絕對在中國和香港註冊的公司進行審計檢查,理由是,這與當地共產黨有關數據保護、隱私、保密或國家安全的法律相衝突。

這些中國公司對美國投資者構成了巨大的風險。在2011年所有的證券集體訴訟案中,有近11%的指控是針對中國公司財務文件中的虛假陳述提起的。

不僅如此,長期以來,中共一直在利用美國投資者為其網絡大軍籌集資金,以技術為驅動力消除公民自由、侵犯人權以及破壞環境。

眾議院投資者保護、創業和資本市場小組委員會主席布拉德·謝爾曼(Brad Sherma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可能是幾年來通過的最重要的保護投資者的立法。


打擊盜竊技術 逾千中國研究員離境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01203/bkn-20201203060104144-1203_00992_001.html

中美兩國關係緊張,美國司法部負責國家安全事務的德默斯(John Demers)周三(2日)出席華盛頓智庫阿斯彭研究所(Aspen Institute)活動時表示,在美國嚴打盜竊技術情況下,已有逾1,000名中國研究員離開美國。另有情報機構主管同時警告,宣稱勝選、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已成為中方人員目標,但未透露詳情。

德默斯稱,「只有中國有資源、有能力及意願」,參與影響外國活動。一名司法部官員則解釋,德默斯所指的逾千名中國研究員,並非國務院9月公布、已被撤銷簽證的中國公民。

同場的國家反間諜和安全中心主管伊瓦尼納(William Evanina)則稱,拜登政府人員及拜登親信已成中方人員目標。

在北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周四(3日)批評,美國一些人看到的只有仇恨、分裂和對抗。美方出於強烈的意識形態偏見和打壓遏制中國的戰略,企圖干擾和切斷正常的中美人文交流,任意騷擾、壓制有關學者。美方甚至要求地區司法部門,報告關於中國的「間諜」行為,該「有罪推定」的荒謬行動,中方對此堅決反對,望美方秉持理性客觀態度,改正錯誤,為兩國正常的人員交往創造有利條件。


美海關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進口 中方否認涉強迫勞動
https://hk.on.cc/hk/bkn/cnt/intnews/20201203/bkn-20201203070013043-1203_00992_001.html


【深度解構】特朗普料劍指香港 中美金融戰月中戲肉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01203/bkn-20201203211559325-1203_00842_001.html

雖然今年好不容易才捱到年底,但中美金融戰毫無止息迹象。繼美國參議院5月時全票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下稱法案)後,當地眾議院日前亦全票通過該法案,現只等待送交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生效。法案要求在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必須遵守當地的審計標準,否則面臨退市。市場普遍認為,這將促使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回流滬、港股市,涉及市值逾3,500億美元(約2.73萬億港元)。不過,香港更大的難關是12月中旬,特朗普屆時有機會揮動制裁大棒!

縱使該法案適用於美國以外的所有公司,但市場已斷定這是打擊中國的手段。其中,今年4月時美國上市企業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曾公布一份阻礙向該委員會提供審計文件的上市公司名單,當中逾九成為中國公司,其餘來自法國、比利時等。本次法案規定,倘上市外國公司僱用非美國監管的會計公司,而致PCAOB無法加以核實,該公司須證明其不歸外國政府所有或控制;而一旦PCAOB連續3年未能審計涉及公司的財務報告,法案將禁止有關股份在美國上市。

據悉,PCAOB需要取得上市公司的審計底稿,然而,中國以涉及國家機密、資訊安全、國家主權等原因明文規定,審計底稿等檔案要存放在中國境內,且除非得到當局批准,否則不得擅自使用任何手段或技術傳遞給境外機構或個人。

市場普遍認為,一邊廂特朗普簽署該法案使之生效的機會非常大,惟另邊廂中國就該法案在會計政策上讓步的機會非常小。換言之,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若未能僱用美國監管的會計公司作審計,將有迫切的需要尋求在其他地方上市。DWS德意志投資亞太區投資總監Sean Taylor指出,近期已有多隻中概股回流到內地科創板和香港作第二上市,相信該法案將令趨勢延續。而事實上,中港兩地的交易所亦不斷更新政策去讓該些公司回流。他相信,美國上市的大型中資企業有能力去通過相關的審計要求,只是小型公司難以滿足PCAOB要求的透明度。

安山資本資產管理部董事黃志陽表示,內地科創板的好處是公司估值可以很高,惟香港的優勢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與美國的交易所相若,回流的公司相信可取得與紐交所相符的估值。故他認為香港的吸引力會大於內地科創板。

其他市場人士也認為,回流的中概股或會致力維持在美國的上市地位,這可以多一個渠道融資,以減低資金從單一股市而來的風險。至於市傳有意來港第二上市的中概股包括拼多多、好未來、嗶哩嗶哩等,這3間公司年內股價升幅達2.8倍、45.25%和2.31倍。

被視為本次法案受惠股的港交所(00388)周四(3日)最多升1.63%,全日收升1.32%至384.8元。

【特朗普接二連三敲打中國 12月中將劍指香港?】
不過,特朗普下一招恐會12月中旬「直插」香港。外國傳媒報道,特朗普雖然敗選,但沒有停止敲打中國。
僅在周三(3日)這一天,特朗普政府不僅收緊了中共黨員的旅行簽證,還禁止從一家與軍方有關的中國公司進口棉花,指摘後者使用「奴隸勞工」。市場預計他將很快簽署美國眾議院通過的一項法案,最終可能導致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被踢出美國交易所。

眼下問題是,當選總統拜登上台前的這7周局勢還會如何惡化。到12月中旬,特朗普政府還得挑出哪些銀行同被指控破壞香港自治的官員有業務往來,也可能把制裁大棒揮向他人,包括更高層的中共黨員。

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政府顧問時殷弘稱,特朗普這些措施會讓拜登身陷囹圄;事態不斷升級,談判起點也在不斷抬高,美方不太可能回到脫鈎之前。

對於拜登而言,特朗普這些舉動可能要麼被視作打壓中國的更多籌碼,要麼被視作可能束縛他的手腳。拜登本周向《紐約時報》表示,在對中國採取重大行動之前,他將與美國盟友進行全面評估,包括是否重新制訂兩國1月份達成的第一階段經貿協議。

由於貿易戰,地緣政治競爭加劇,以及就新冠病毒大流行病的源頭互相指摘,中美之間的關係本已高度緊張,特朗普本周這些舉動可能會雪上加霜。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1月時表示,在對中國強硬的問題上,美國「還沒完」。

眾議院周三通過了兩黨支持的法案,美國檢查人員不僅可以審查在美上市公司的財務審計底稿,還要求它們披露自己是否受政府控制。美國國土安全部也表示,美國港口的海關人員將扣押含有產自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棉花和棉花製品」的貨物。

按照周三生效的美國簽證新規,中國共產黨員及其直系親屬僅能獲得期限一個月的單次入境簽證。以前,他們可以獲得最長10年的多次入境旅遊簽證。

時殷弘稱,不知道拜登是否會贊同這些舉動;即使他不同意,政策出台後他能活動的餘地也會受限。

[ 本帖最後由 香港人加油 於 2020-12-3 12:20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