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orum4hk.com 一個香港只得一個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一個多元化眾合論壇, 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
美國針對中國的政策方向 US Policy Against China - Printable Version

+- www.forum4hk.com 一個香港只得一個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一個多元化眾合論壇, 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 (https://forum4hk.com)
+-- Forum: 新聞區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1)
+--- Forum: 新聞時評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2)
+--- Thread: 美國針對中國的政策方向 US Policy Against China (/showthread.php?tid=14617810)



- 我愛大波波 - 09-04-2020

拜登涉藏立場強硬 揚言當選制裁侵害人權華官員
https://hk.on.cc/hk/bkn/cnt/amenews/20200904/bkn-20200904151538994-0904_00972_001.html

中國議題是今屆美國總統選舉重點之一,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陣營周四(3日)發表針對西藏人權問題的強硬聲明,指摘中國政府收緊對西藏的控制,繼續損害當地人民的人權、宗教自由等,總統特朗普拒絕為此發聲,只聚焦其空洞的中美貿易協議。拜登聲言一旦當選美國總統,會制裁侵害西藏人權的中國官員,並與流亡海外的達賴喇嘛見面。

聲明指,北京在上周宣布進一步收緊控制西藏的計劃,繼續損害西藏人權、宗教自由和尊嚴,是中方打壓尋求保護其獨特文化、語言及信仰的少數族裔最新行動。拜登批評特朗普不為西藏發聲,是30多年來第一位尚未與達賴喇嘛見面或對話的美國總統,沒有依法任命一位西藏問題特別專員,讓北京以為可任意打壓西藏,就像打壓新疆及香港一樣。

拜登稱,特朗普只關注中美貿易協議,保護他與中國領導人的「非常良好友誼」。他當選總統後,會把美國的價值觀放在美國外交政策中心位置,包括會見達賴喇嘛、任命新的西藏問題特別專員、制裁侵害西藏人權的中國官員、擴大自由亞洲電台和美國之音的藏語節目。自由亞洲電台及美國之音均由美國國會資助。

有分析指,美國總統選舉處於白熱化階段,特朗普與拜登都試圖表明自己比對方對北京更強硬,希望爭取更多選民支持。

另一方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周五(4日)表示,中國沒有任何的興趣、任何的意願去干涉別國的內政,包括美國的內政,強調中方不想被扯進美國大選。


紀錄片稱拜登家族交易有利中國 恐危害美國國安
https://hk.on.cc/hk/bkn/cnt/amenews/20200904/bkn-20200904141908800-0904_00972_001.html

美國大選在即,美國有媒體公司製作一部有關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紀錄片,內容聲稱其家族在中國的生意交易,令中國政府及軍方獲得戰略利益,可能令美國國家安全陷於危險。當中亦提到,香港民政事務局前局長何志平當年在美國被捕後,首先致電予拜登的家人,反映拜登家族與中方高層關係密切。

該部紀錄片名為《騎龍:揭開拜登家族的中國祕密》(RIDING THE DRAGON: Uncovering the Bidens' Chinese Secrets),由Lightspeed Pictures與BlazeTV公司聯合製作,曾為美國前總統布殊家族撰寫傳記的保守派作家施魏策爾(Peter Schweizer)講解和主持。片中提到拜登次子亨特在中國企業渤海華美(上海)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BHR Partners)擔任董事時涉及的多宗交易,聲稱亨特可以與中方官員開會,並獲得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的資金,是因為其父是時任美國副總統,並且是時任總統奧巴馬對華政策的重要人物。

片中提及的交易包括BHR Partners於2015年與中國航空汽車系統控股有限公司,聯合收購美國汽車零件商瀚德汽業(Henniges Automotive),其中瀚德汽業生產的零件被認為可作為民用和軍用的雙重用途,而中航汽車則是解放軍的飛機製造商。該片亦聚焦BHR Partners與2014年與中國廣核集團的交易,該集團的工程師郝思雄在美國被控串謀協助中國在美國非法取得敏感核技術,被判囚2年。

片中另提到何志平因賄賂非洲官員、2017年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拘捕一案,他當時是中華能源基金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而該基金會由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他被捕後首先致電給拜登的弟弟詹姆斯(James Biden)。詹姆斯去年曾稱,何志平當時想找的是亨特,故向何提供亨特的聯絡方法。施魏策爾質疑何志平為何要找亨特,又預期可得到甚麼協助,認為這反映拜登家族已與中方高層建立了非常密切的關係。

拜登的競選團隊拒絕評論該紀錄片,但提供了15份「事實查核」的新聞報道清單,當中包括BHR Partners相關交易的報道,以及6份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的相關評論,但紀錄片中並沒提及過特朗普。


- 我愛大波波 - 09-04-2020

AIT:美台日歐 打造新供應鏈
https://www.worldjournal.com/7117860/article-ait%EF%BC%9A%E7%BE%8E%E5%8F%B0%E6%97%A5%E6%AD%90-%E6%89%93%E9%80%A0%E6%96%B0%E4%BE%9B%E6%87%89%E9%8F%88/

美國積極推動供應鏈重組,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長酈英傑26日表示,美國不希望全球供應鏈被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因為政治目的而綁架,因此希望與台灣、日本、歐盟等理念相近夥伴合作,發展基於共享價值、共享標準、共享環境與勞動作業規範的新供應鏈。

AIT昨天發布新聞資料指出,酈英傑(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昨天出席「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MAPECT)論壇」,並肯定台灣的投資環境持續大幅改善,例證包括台灣政府批准愈來愈多私募基金投資申請案件。

酈英傑提到,疫情及多項地緣政治不確定因素持續衝擊全球供應鏈,疫情暴露過度依賴單一國家或供應商導致的高風險。 他指出,美國政府正採取全政府(whole of government)作法,以因應供應鏈重組趨勢,並希望能與台灣合作。過去八個月,AIT持續與台灣的政府、產業界及學術圈進行相關研究、討論。

酈英傑說,美國創設「經濟繁榮網路(Economic Prosperity Network)」,這項由多國、多個經濟體、企業及公民社會組成的網路將合作推動在共享價值之下,進行數位基礎建設、能源、投資、貿易與商務。這些共享價值稱為「美國價值」,但也可被稱為「台灣價值」,即一般所知的「信任原則」,內涵包括問責制、透明、互惠、法治等。他說,美國相信,台灣正面對獨一無二好機會,可參與全球供應鏈重塑,藉此造福世界。

AIT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昨天發布「台美5G共同宣言」。酈英傑表示,各國需要能夠相信並知道5G設備和軟體公司不會讓隱私和人權等受到威脅,若電信商聽從中國大陸等威權政府的指示,信任將不復存在,「因為中國缺乏獨立的司法機構或法治制度,對隱私上有限的保護會造成安全漏洞」。

酈英傑說明美國的淨網計畫時更直接點名「華為、中興通訊」等供應商「不可信賴」,他說,台灣和美國與其他「乾淨」夥伴攜手合作,目的在於確保技術系統的乾淨,保護公民和企業的敏感資訊不被威權政府竊取,從而促進國家安全。台灣的五大5G電信商都是美國國務院認證的「乾淨電信商」,這樣一個信賴的環境可以鼓勵美國與台灣通訊設備與網路安全公司的合作。

民進黨中執會昨天邀請新境界文教基金會數位科技與創新組召集人陳正然以「5G產業發展趨勢與策略」為題專案報告。蔡英文總統說,持續透過產官學合作,加速5G智慧基礎建設發展;同時透過5G國家隊的力量,打進國際盃。

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台灣和美國發布「台美5G共同宣言」,進一步讓台美未來5G資安合作制度化,相信未來在這個架構下,雙方可以在既有合作平台,推動各項5G網路資安合作,進一步深化兩國友好的合作關係。


排除中共!臺美日歐將在臺灣舉辦「重組供應鏈」論壇
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417826?lang=b5
[Image: 234-1599118606437.png]

中共病毒疫情(COVID-19)及中共當局的戰狼外交表現,促使世界供應鏈加速重組。美國在臺協會(AIT)9月2日宣佈,將在4日與臺灣政府以及歐洲和日本的駐臺機構,共同舉辦「重組供應鏈」論壇,討論如何促進理念相近夥伴間的合作等問題。分析指,世界在擁抱臺灣、拒絕中共,努力創建一個排除中共的世界製造業產業鏈。

美國在臺協會2日表示,供應鏈的加速重組是目前最顯著的全球趨勢之一,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疫情及其帶來的長期影響,將促使世界各地的經濟體尋找可信賴的貿易伙伴和供應鏈。臺灣在重塑全球供應鏈,以維護國際社會的健康、安全和繁榮上,能夠扮演獨特的角色。


根據AIT資料,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酈英傑、歐盟駐臺代表高哲夫、日本駐臺代表泉裕泰代表,將與臺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外貿發展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同臺出席「重組供應鏈」論壇。而各國駐臺機構作用等同大使館,凸顯這次論壇的高級別。

值得關注的是,正在臺灣訪問的捷克第二把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也將出席這次論壇。日前韋德齊代表團已與臺灣簽署了三大經濟合作備忘錄,這次合作還被視爲臺灣進入「歐盟市場的敲門磚」。以中文說出「我是臺灣人」、表達對臺灣自由價值支持的韋德齊,向臺灣承諾:「我們幫您們打開歐洲之門,您們會幫我們打開亞洲之門,這就是(民主國家真誠)互利。」

美國國務院也在韋德齊訪臺期間,宣佈將舉辦「臺美經濟與商業對話」,由美國務院第三把手、次卿克拉奇主談,這也是目前臺美經貿對話史上的最高級別。克拉奇更有意親自率團來臺,雙方正加速推進相關規劃,對話有望本月就可以舉行。臺灣經濟部長王美花透露,臺美雙邊會在美國印太戰略、供應鏈重組上有深入交流。半導體、5G等也一定會談到。

AIT處長酈英傑8月底出席臺灣「2020年國際投資論壇」時就曾表示,美國要確保供應鏈不會再被中共這樣的政府進行政治綁架,將致力於與臺灣、日本、歐盟等理念相近夥伴合作,發展基於共享價值的新供應鏈。而臺灣是全球高科技貿易及美國科技供應鏈當中的「關鍵匯聚點」。

而日本方面,已由政府大手筆提供700億日圓資金,補助87家日企從中國撤出生產線。《日經亞洲評論》2日發表社論說,美中兩強相爭臺灣半導體技術之際,日本應深化和臺灣經濟合作,並和美國維持結盟關係,站隊意味明確。

財經專業評論人士「財經冷眼」針對臺美歐日共同舉辦「重組供應鏈」論壇分析說,這是臺灣外交取得的大突破,其在世界經濟中的份量大增, 「這基本是另外一個排除強國的製造業版TPP。未來如果把韓國、印度、越南、墨西哥納入進來,全世界高、中、低製造業產業鏈就齊了!強國將慘遭孤立!」


日澳印同意年內強化供應鏈合作 被指對抗中國主導地位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5%9C%8B%E9%9A%9B/519692/%E6%97%A5%E6%BE%B3%E5%8D%B0%E5%90%8C%E6%84%8F%E5%B9%B4%E5%85%A7%E5%BC%B7%E5%8C%96%E4%BE%9B%E6%87%89%E9%8F%88%E5%90%88%E4%BD%9C-%E8%A2%AB%E6%8C%87%E5%B0%8D%E6%8A%97%E4%B8%AD%E5%9C%8B%E4%B8%BB%E5%B0%8E%E5%9C%B0%E4%BD%8D

日本、澳洲和印度9月1日召開經濟部長會議,並在會內同意推動一項倡議,以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實現彈性供應鏈。美國彭博社8月21日曾報道指,3國尋求建立更強大的供應鏈,以對抗中國主導地位。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梶山弘志、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長戈亞爾(Piyush Goyal)及澳洲貿易、旅遊及投資部長伯明翰(Simon Birmingham)9月1日舉行視像會議,他們在會後發表聯合聲明指,鑑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帶來的經濟危機等問題,他們有必要強化供應鏈。

據聯合聲明表示,3國部長已指示他們的官員迅速就強化供應鏈的倡議確定細節,以在2020年稍後時間推動這項倡議。

他們亦呼籲其他具有共同看法的印太地區國家參加倡議。據日本經濟產業省,雖然3國部長在9月1日會議期間沒有具體提到中國,但他們確實同意東盟(ASEAN)國家會是下一個加入倡議的良好選擇。

今次合作是在中美緊張局勢升溫、中印邊界僵持以及新冠疫情大流行之際進行。

彭博社8月21日報道指,據東京和新德里的知情人士透露,隨着該地區的貿易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3國正在尋求建立更強大的供應鏈,對抗中國的主導地位。


《經濟學人》:武肺疫情重塑商業世界 加速3大趨勢發展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00414/G3TNVKXLCG247KLPZRYZO4QX3E/


美日台歐將同台討論供應鏈重組!韋德齊也將出席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279088


- 我愛大波波 - 09-09-2020

特朗普再提美中經濟脫鉤 稱不與中國做生意就不會損失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48396-20200908.htm

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提出美中經濟脫鉤的想法,暗示如果兩國不再開展業務,美國將不會蒙受損失。

特朗普在白宮記者會上形容,脫鉤是一個有趣的詞語,又說美國損失了數十億美元,如果不與中國做生意,就不會損失這麼多美元,所以應開始思考脫鉤的問題,將就業崗位從中國轉移回美國。

特朗普又再次指責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對華政策軟弱,說如果拜登獲勝,中國將獲勝,因為中國將「擁有」美國。他誓言會令美國成為世界製造業的超級大國,一勞永逸地結束美國對中國的依賴,無論是脫鉤,還是再徵收高額關稅,美國都將結束對中國的依賴,因為美國不能依靠中國。


特朗普:與中國脫鉤是對華鷹派的夢想 美國不會有損失
https://hk.news.yahoo.com/%e7%89%b9%e6%9c%97%e6%99%ae%e8%88%87%e4%b8%ad%e5%9c%8b%e8%84%ab%e9%89%a4%e6%98%af%e5%b0%8d%e8%8f%af%e9%b7%b9%e6%b4%be%e7%9a%84%e5%a4%a2%e6%83%b3-%e7%be%8e%e5%9c%8b%e4%b8%8d%e6%9c%83%e6%9c%89%e6%90%8d%e5%a4%b1-9-%e6%9c%88-8-%e6%97%a5-yahoo%e6%97%a9%e5%a0%b1-233048065.html

早晨!中美關係繼續緊張,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舉行記者會,再次提到有意與中國脫鈎,又指一旦中美兩國不再做生意,美國將不會有損失。兩國關係嚴重影響中資企業業務,有消息指華為因缺乏晶片,下調即將推出Mate 40出貨量達三成。

而《華爾街日報》引述中國政府內部文件稱,中國倡議全球以客觀、綜合及以事論事的態度,訂立數據安全全球化標準,以說服更多國家採用中國技術,包括敦促各國反對設立後門裝置、以非法取得別國通訊訊息的行為。據悉,中國正在聯絡其他國家,尋求對方支持有關倡議。

[ 本帖最後由 我愛大波波 於 2020-9-9 12:12 編輯 ]


- 美軍中出共軍龜縮 - 09-09-2020

[youtube]S70u0Vr0R4A[/youtube]


- 我愛大波波 - 09-10-2020

美元主導國際金融體系 美國在與中國的制裁之爭中占據上風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E%8E%E5%85%83%E4%B8%BB%E5%B0%8E%E5%9C%8B%E9%9A%9B%E9%87%91%E8%9E%8D%E9%AB%94%E7%B3%BB-%E7%BE%8E%E5%9C%8B%E5%9C%A8%E8%88%87%E4%B8%AD%E5%9C%8B%E7%9A%84%E5%88%B6%E8%A3%81%E4%B9%8B%E7%88%AD%E4%B8%AD%E5%8D%A0%E6%93%9A%E4%B8%8A%E9%A2%A8-015454408.html

中國表示會制裁訪台美國官員的關聯企業,這一最新威脅表明,在與華盛頓的制裁戰中,北京方面有一個弱點:它可以控制自己的邊界,但美元統治著世界。

最近幾個月,川普政府對十多名中國官員實施了制裁,並限制了數十家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這些處罰措施給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帶來了信用卡問題,而據《南華早報》報導,香港警察儲蓄互助社也被迫將大約14億美元資產轉移到中資銀行。

與此同時,北京威脅要對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馬可·盧比奧和德克薩斯州參議員泰德·克魯茲等美國官員採取的「堅決反制」措施尚未在太平洋彼岸產生影響。7月份以來受到制裁的10多名美國人並未收到相關懲罰措施的通知,只是認為自己不受中國歡迎。

「我把它當作榮譽勛章,北京的行動對我毫無影響,」經常批評中國、今年夏天已兩次在制裁聲明中被提及的盧比奧說。

儘管中國已經調整了應對措施,以最大程度降低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進一步升級的風險,但美元在國際金融中的主導地位也是一個制約因素。美元7月份在所有SWIFT交易中的占比接近40%,而人民幣只有不到2%。這使得跨國銀行--包括中國的國有銀行--更難以避不遵守美國的制裁措施。

如果川普政府按照7月份獲得的國會立法授權制裁香港的金融機構,或者對中資銀行直接採取行動,那麼美元的優勢可能變得更加重要。北京最強大的武器仍然是禁止進入其廣闊的市場:《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周三表示,正在考慮對與訪問台灣的美國官員有聯繫的企業採取這一措施。

專門研究人民幣國際化的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教授黎麟祥表示,由於美國的支付體系無所不在,中國沒有太多實施制裁的工具。他表示,中國在制裁遊戲中處於不利地位,因為其支付系統不夠發達,人民幣的國際化距離我們還有數十年之遙。

與中國切斷市場准入的常用策略相比,美國的金融制裁產生反效果的風險也更低。中國經濟仍然依賴外國投資,北京方面對於可能嚇跑跨國公司和破壞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行動保持著小心。中國外交官員最近已經表示,希望在11月3日美國總統大選前緩解緊張局勢。

雙方迄今都一直在避免制裁高層官員,據知情人士7月份透露,川普排除了對包括副總理韓正在內的潛在目標採取措施的可能。美國以涉嫌侵犯人權為由制裁了林鄭月娥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陳全國,中國將目標瞄準了美國務院國際宗教自由無任所大使Sam Brownback和六名國會議員等低層級官員。

克魯茲的發言人Maria Jeffrey表示,此次交鋒表明美國有更強大的制裁框架,包括被制裁人告知程序。「我想他再也不能去那裡了,」Jeffrey說。「當我們禁止某人獲得簽證時,就會有一個人寫信給他,說‘別來了’。」

美國以涉嫌在有爭議的南中國海幫助建設軍事設施為由而制裁24家中國公司的最新決定標志著該戰略的進一步擴大。在美國擁有業務的中資大行,包括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招商銀行,已經採取臨時舉措,以遵守美國的制裁。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在《新京報》8月12日組織的一個論壇上表示,在中美衝突尖銳化時,美國可能扣押中國的海外資產。「這種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余永定說。他提到,美國2012年因中國的昆侖銀行和伊朗有石油交易而對其進行了制裁。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和北亞首席經濟學家丁爽表示,美國還有將中國排除在美元體系之外的「核選項」,從而讓中國無法以美元做交易。他說,發生這種情況的危險是中國可能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關鍵原因。

如果關係惡化到有必要承受更大經濟損失合理的程度,中國還有其他工具可以動用,包括拋售美國國債或禁止稀土和其他關鍵製造要素的出口。北京也可能減少在北韓和伊朗制裁方面的合作。

Autonomous Research高級分析師朱夏蓮周三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表示,中資銀行肯定有捲入其中的風險,因為很多媒體報導都提到這些被制裁的個人不得不關閉銀行賬戶,並將業務轉移到中資銀行;中資銀行受到的一些制裁可能會嚴重影響它們獲得美元的能力。

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中國商務與經濟研究課題主任甘思德表示,中國要想獲得全球金融優勢,就需要開放資本賬戶,鼓勵人民幣得到更多的使用。代價是讓投資者獲得一些影響中國匯率的能力。

「在北京改變根本算法之前,中國將無法把金融限制納入其強制外交工具之中,」甘思德說。

原文標題Dollar’s Dominance Gives U.S. Upper Hand in China Fight (1)


- 我愛大波波 - 09-10-2020

外交部批評美國撤銷過千名中國公民簽證是政治迫害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48892-20200910.htm


蓬佩奧呼籲東南亞國家 切斷與南海爭議中企往來
https://hk.news.yahoo.com/news/%E8%93%AC%E4%BD%A9%E5%A5%A7%E5%91%BC%E7%B1%B2%E6%9D%B1%E5%8D%97%E4%BA%9E%E5%9C%8B%E5%AE%B6-%E5%88%87%E6%96%B7%E8%88%87%E5%8D%97%E6%B5%B7%E7%88%AD%E8%AD%B0%E4%B8%AD%E4%BC%81%E5%BE%80%E4%BE%86-155002921.html

美國政府繼數週前把24家協助中共將南海島嶼軍事化的中國國企列入制裁黑名單,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今天又強烈呼籲東南亞國家和這些企業切斷關係,並起身反抗中共欺壓。

蓬佩奧(Mike Pompeo)在第10屆東亞高峰會(East Asia Summit)外交部長會議發表上述談話。這次峰會因美中兩國在從貿易到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等一系列議題上相互對抗,而蒙上陰影。

爭議海域南海的相關事務,也令美中緊張持續升溫。美國8月26日以協助中國政府在蘊藏豐富天然資源的南海建立軍事設施為由,對24家中國國營企業實施制裁。

蓬佩奧今天表示,該是東南亞各國政府重新思考與這些中企關係的時候。

他在這場視訊峰會上告訴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10國外長:「別只是大聲發言,而是要採取行動,重新思考與這些企業的生意往來。他們正是霸凌南海周圍東協國家的那些(中國)國有企業。」

蓬佩奧還說:「別讓中國共產黨欺負我們和我們的人民。」

峰會東道主越南也對近來南海軍事化表達「嚴重關切」。

不過,菲律賓雖因週圍有南海最大漁場之一的黃岩島,和中國再起主權爭端,但上週已表示不會追隨美國腳步,因為菲律賓需要中國的投資。


官媒總編指大陸將制裁訪台美國高官 相關企業亦失市場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00909/bkn-20200909020613120-0909_00952_001.html?eventsection=hk_news&eventid=402882b06203b8830162511a684722a3

[Image: bkn-20200909020613120-0909_00952_001_01b...0909171351]

台海局勢不斷升溫之際,內地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周二(8日)透過社交網Twitter透露,指大陸當局將制裁訪問台灣的美國高官及與之相關的企業,涉事官員將永不准許入境大陸,相關企業亦會失去大陸市場。

胡錫進同時在微博稱,台灣據報正積極推動美國商務部長羅斯,以及可能邀請負責經濟的副國務卿克拉奇訪問當地,批評台方此舉不外乎是挾洋自重。他又呼籲準備赴台的美國官員三思,指大陸不歡迎他們,其今後不要再入境大陸,同時相關企業也會受制裁,不可在大陸做生意。

對此,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周三(8日)重申,台灣問題事關中國核心利益,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任何人都不應低估中國政府和人民捍衞國家利益的堅定決心和意志;陸方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停止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慎重妥善處理台灣問題。

此外,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奧塔格斯早前稱美方一直致力說服中國允許美國記者返華,趙立堅批評美方官員的指摘完全是莫須有,是典型的混淆是非。趙重申,美方對中國媒體無理打壓在先,中方被迫作出正當回應在後,中方一直致力為外國駐華媒體提供採訪機會。他又批評「駐華記者協會」的報告不代表在華近500名外國記者的聲音,該組織歪曲事實,詆毀抹黑中國採訪環境。他又批評美國個別政客和官員攻擊打壓他人,卻想給自己「立道義牌坊」,但謊言永遠成為不了事實。


美取消華留學生簽證 華生發文稱赴柬埔寨申請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00910/bkn-20200910160706934-0910_00952_001.html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周三(9日)表示,美國已撤銷逾千名中國留學生和研究人員的簽證,原因是相信他們與中國軍方有連繫。有受影響的留學生表示,涉及的學校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8間大學。有留學生近日在網上發文稱,採取迂迴方法解決問題,會選擇到柬埔寨申請美國簽證後赴美。

有自稱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的網民表示,近日該校多名校友的學生簽證被美國政府取消,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留學、旅美生活計劃,建議校友慎重考慮美國留學、工作計劃。有網民周三發文稱,美國駐華使領館已發出通知,因為疫情持續,將取消今年本月21日至10月2日的所有美國移民簽證和非移民簽證面談預約。
另有大批等待美國簽證,準備赴美留學的網民得悉上述消息後,表示難以接受。亦有不少留學生表示,若選擇在柬埔寨申請美國簽證,需親身前往辦理手續,待獲批後再親自前往領取,亦可找中介協助。惟有網民早前已在美國駐華使領館申請簽證,因使館不開,無法退款,到柬埔寨申請後則需再次繳簽證費。
另外,中國外交部周四(10日)召開例行記者會,發言人趙立堅回應上述情況,指美方在中美人文交流領域採取了一系列消極言行,為中美正常人員交流和人員往來帶來嚴重消極影響,嚴重損害中國留學人員人權。趙立堅強調,美方應立即停止上述行為,中方保留對此事作出進一步反應的權利。


美國防部重申 已投資1340萬美元助本土無人機公司抗華企
https://hk.on.cc/hk/bkn/cnt/amenews/20200911/bkn-20200911030111232-0911_00972_001.html

美國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周四(10日)舉行網上研討會,負責採購事務的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洛德(Ellen Lord)在會上表示,中國無人機壟斷美國市場的情況嚴重,且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該航業的發展,重申早前國防部已批出一共1340萬美元(約1.05億港元)的合同給5家美國無人機公司,以助它們渡過難關。

有關上述合同的事宜早在7月已經公布,洛德在會上亦講述無人航拍機龍頭、中國「大疆創新」(DJI)壟斷美國無人機市場的情況,指該公司在美國的市佔率達到77%,遠遠拋離第二位的英特爾。

傳統基金會早前發表的報告,指控中國無人機公司會將用戶數據傳送中國政府,亦宣稱DJI與中國政府合作監控維吾爾人,建議美方制裁DJI。

[ 本帖最後由 我愛大波波 於 2020-9-11 14:15 編輯 ]


- 我愛大波波 - 09-13-2020

任蓬佩奧政策顧問 華裔學者余茂春遭逐出族譜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371807/%E5%8D%B3%E6%99%82-%E4%B8%AD%E5%9C%8B-%E4%BB%BB%E8%93%AC%E4%BD%A9%E5%A5%A7%E6%94%BF%E7%AD%96%E9%A1%A7%E5%95%8F-%E8%8F%AF%E8%A3%94%E5%AD%B8%E8%80%85%E4%BD%99%E8%8C%82%E6%98%A5%E9%81%AD%E9%80%90%E5%87%BA%E6%97%8F%E8%AD%9C

美籍華裔學者余茂春是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首席中國政策顧問,主張美國強硬對抗中國。繼被母校重慶永川中學「除名」,余茂春近日又疑遭安徽故鄉余氏家族痛斥為「漢奸」,將其逐出族譜。

余茂春1962年出生於安徽,在重慶長大。網上流傳約一分鐘的視頻顯示,某會議室掛著「憤怒聲討漢奸余茂春 開除余茂春族籍 驅逐出族譜」的標語,一群老人聚在一起。第一個發言的老人用濃厚的口音說,余氏宗族聲討「漢奸」余茂春,然後請另一人通報余茂春「罪行」。網上有未經證實消息指,會議發生在安徽壽縣,時間是9月6日。

余茂春曾是重慶永川中學的文科高考狀元,名字刻在校園牆上,7月底社交網絡流傳的一則視頻顯示,工人正把他的高考狀元的大名從石碑鑿除。

據報道,余茂春是蓬佩奧的首席對華政策和規劃顧問,也是美國外交政策的頂層人物,距蓬佩奧的辦公室僅有幾步之遙。


哈佛教授傅高義專訪:「中美對抗」、「習鄧比較」與「香港問題」- BBC News 中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7d5F1uQTdk
[youtube]t7d5F1uQTdk[/youtube]

[ 本帖最後由 我愛大波波 於 2020-9-13 17:27 編輯 ]


- 美軍中出共軍龜縮 - 09-14-2020

[youtube]UHVnmBw1G6A[/youtube]


- 我愛大波波 - 09-14-2020

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宣佈離任 回顧《人民日報》拒稿風波始末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4116506

據報道,布蘭斯塔德上周與特朗普通電話確認了這一決定。

布蘭斯塔德在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發表的聲明說,「我們正在重新平衡美中關係,以使其公平、對等,並能在兩國都推動積極增長。這一努力會繼續。」

布蘭斯塔德2017年6月赴北京就任大使。他在聲明中說,任職期間,曾到訪中國26個省和自治區。如果不是新冠疫情限制旅行,他本可以遍訪所有的省份和自治區。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周一在推特發文,讚揚布蘭斯塔德的工作。

日前,布蘭斯塔德因為給中國官媒《人民日報》投稿被拒絶發表引發美中兩國的外交爭議。現在還不清楚這場風波是否影響到他的離任。

(蓬佩奧推特中寫道:布蘭斯塔德大使為平衡美中關係作出了貢獻,使之更加注重結果、對等、公平。這將對今後幾十年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對外政策產生持久的和積極的影響。)

《人民日報》拒稿風波
美國駐華使館近日向中共黨報《人民日報》投稿,希望刊登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的一篇署名文章,遭到拒絶。引起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與《人民日報》發言人隔空喊話,成為媒體機構陷入中美兩國交惡的最新表現。

《人民日報》稱布蘭斯塔德大使這篇名為《基於對等重置關係》的文章「內容漏洞百出,與事實嚴重不符」,因此拒絶刊發。該報發言人聲明同時說,「長期以來,對於包括布蘭斯塔德大使在內的、對中國秉持客觀公正態度的各國友人,向《人民日報》投稿並申請刊發文章事,我們一直持積極開放的態度。」

此舉引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指責,他在一份名為《中國虛偽的宣傳系統》的英文聲明中稱,《人民日報》的態度再次暴露了中共對言論自由的恐懼以及北京的虛偽。

蓬佩奧的這份聲明一度出現在中國駐華大使館的官方微信公眾號上,但很快遭到屏蔽。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9月10日例行記者會上稱,「美方此舉顯然與新聞自由無關,完全是精心設計,故意碰瓷找茬。」

美中兩國從接觸走向對抗,進入「新冷戰」雙邊關係路在何方
美國取消千名中國公民簽證 稱基於國家安全考量
中國駐美記者簽證到期,香港或成中美媒體戰新戰線
中美較量背後真的是文明衝突嗎?
中國駐美記者簽證到期,香港或成中美媒體戰新戰線
布蘭斯塔德投稿的時機
布蘭斯塔德是美國最早與中國打交道的官員代表之一。特朗普當選後,在2016年底宣佈任命時任愛荷華州(Iowa)州長的布蘭斯塔德為駐華大使。中國外交部前發言人陸慷曾形容布蘭斯塔德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布蘭斯塔德要求刊登文章之時正值中美關係加速惡化之際,兩國不僅在外交、軍事、科技、金融等領域加劇對抗,在學術交流、新聞媒體等方面也尖銳對立。美國此前發佈新規,要求中國駐美高級使館人員在到訪大學或與地方官員見面前,必須取得美國國務院許可。中國近日採取反制措施,表示限制美國駐華外交人員的活動,包括美國駐香港總領館的外交官。

兩國媒體也陷入外交對峙的漩渦。今年2月以來,特朗普政府陸續將九家主要的中國媒體機構列為「外國使團」,將它們視為「中國共產黨的工具」;美國還縮短駐美中國記者的簽證時效。中國隨後反制,驅逐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三家美國媒體的十幾名駐華記者,並要求一些美國媒體駐華分社申報財務狀況等等。一些美國媒體的駐華記者近日也據報在延續簽證方面受阻。

美國卡特中心(The Carter Center)旗下《中美印象》主編劉亞偉對BBC中文說,布蘭斯塔德在此時要求刊登文章,動機或許不是為了緩和兩國關係,但的確給《人民日報》出了一個難題。「登,有傳播美方政府觀點之嫌;不登,肯定會被美國當作美中關係不對等的證據。崔天凱可以在美國媒體暢行無阻,美國駐華大使怎麼就不行?」

「登不登文章不是多大的事,但美方出了一張Trump Card(王牌),讓中國有點尷尬。」 劉亞偉說。

被拒的署名文章說的什麼
布蘭斯塔德的投稿到底寫了什麼?

根據美國國務院上載的一份中英文備份文件,布蘭斯塔德以《基於對等重置關係》(Resetting the Relationship Based on Reciprocity)為題撰文,稱自美中兩國自接觸以來,美國接受了中國領導層呼籲的專注合作領域,擱置分歧;而美國在解決自己關切的問題時,卻「取得的進展少之有少」。

布蘭斯塔德寫道,「中國領導層利用了這種處理方式,常常堅持要求我們對分歧避而不談,以此作為接觸的前提。」並且,有時中國領導層「做出承諾要著手解決我們的關切,但卻未能跟進行動」。

這樣做的結果是,兩國關係帶來的「對美國人民重要的結果越來越少」,並且雙邊關係「變得越來越不平衡」,布蘭斯塔德寫道。

他還舉例說,中國對美國公司、新聞工作者、外交官以及公民社會存在「不平等的准入機會」。長久以來,美國記者在中國受到報導限制,而中國的國家媒體從業者卻可以在美國自由報導;中國外交官可以不受限地進入美國社會,而美國駐華外交官則需要應對一套國家審批系統,哪怕是和中國人民進行最基本的互動。

布蘭斯塔德在文中寫道,當前美中關係緊張的根本原因,「是中國長期以來的策略只選擇性地與美國掛鉤、系統性地控制美國人進入中國社會。」基於此,「美國已經採取了行動,包括對被指非法獲取美國知識產權以及進行不公平競爭的人拒發簽證等。」

布蘭斯塔德還呼籲兩國「建立相互理解和真正對等的基礎」,而這「必須從中國政府願意解決我們對兩國關係失衡的關切開始,並允許我們兩國人民通過不受限制的交往和未經審查刪除的討論來建立關係」。

《人民日報》:美使館要求全文刊發不能修改
在《人民日報》未公開拒稿消息之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於當地時間9日晚(北京時間10日早)發表聲明,稱拒稿「再次暴露了中國共產黨對自由言論和認真嚴肅的思想辯論的恐懼,以及北京方面在抱怨其他國家缺乏公平對等待遇時的虛偽」。

蓬佩奧說,在美國的中國官員享有與人民直接對話的權利,並通過媒體的自由呈現了中國官方的論調。他舉例說,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今年在《華盛頓郵報》和Politico等新聞機構上發表過五篇署名文章,還接受過諸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等媒體的專訪。

蓬佩奧呼籲中國領導人尊重西方外交官直接與中國人民對話的權利,允許外國記者回到中國,並停止恐嚇和騷擾調查記者。

蓬佩奧的聲明發出幾小時後,《人民日報》發言人回應,對蓬佩奧的言論表示「強烈抗議」。並稱,布蘭斯塔德的稿件「內容漏洞百出,與事實嚴重不符,也不符合《人民日報》作為一家久負盛名、嚴肅專業的知名媒體對來稿選用、刊發所秉持的一貫標凖。」

發言人聲明引用美國使館來函稱,「美國駐華大使館認為,文章全文刊發、不做任何修改尤為重要」。而該報「有權決定是否刊發及何時刊發投稿,有權對投稿做必要修改和編輯,也有權拒絶刊發有明顯事實錯誤和充滿偏見的文章」。

發言人還稱,如果美方仍希望在《人民日報》發表,應「本著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則,根據事實對文章做出實質性修改」。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在9月10日例行記者會上說,「美方此舉顯然與新聞自由無關,完全是精心設計,故意碰瓷找茬。美方希望發表文章是假,設局栽贓是真。」

他還反駁蓬佩奧的言論稱,「中國駐美大使始終致力於促進中美兩國和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交往與合作,從不製造散佈針對美國的謠言,從不攻擊抹黑美國的制度,從不干涉美國的內政。」

趙立堅還說,「崔天凱大使在美國媒體發表文章或接受採訪,是美國媒體自願、主動行為,是雙方本著平等和相互尊重精神溝通的結果。」

「美國打出Trump Card(王牌)」
布蘭斯塔德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相識已久。在擔任駐華大使之前,布蘭斯塔德是美國愛荷華州(Iowa)州長,在位六任,是美國歷史上任期最長的州長。他在1985年就認識了時任河北省正定縣縣委書記的習近平,習當年帶領石家莊考察團到訪友好省州愛荷華州。

2012年,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重訪愛荷華州,布蘭斯塔德曾設晚宴招待。根據彭博社,布蘭斯塔德與習近平都對農業有興趣,所以關係良好。

劉亞偉說,布蘭斯塔德曾堅決反對白宮一些政客提出的對所有中國留學生關閉大門的建議。「布蘭斯塔德大使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形象應該是務實、能幹,能在白宮說上話,希望中美關係能朝著更加互惠的方向發展。」

布蘭斯塔德之前也曾在《人民日報》和旗下小報《環球時報》刊登過文章,不過多與中國政府關注的議題有關。

在中美關係緊張之際要求在黨報上發表與中國官方論調明顯不符的文章,似乎有火上澆油的感覺。劉亞偉認同這種說法,並說,「但似乎也起到了『一石二鳥』的作用。」

「一來再次有效凸顯關係不對等和指責北京說的多、落實的少;二來繼續離間執政黨和中國人的關係,」劉亞偉說。他認為美國打出了一張「Trump Card(王牌)」,這張牌可能預示著:接下來中美在對方國家的駐站記者越來越少,甚至完全沒有;各自讓對方外交官的工作更加艱難;華府在其他美國認為不對等的領域做出更多脫鉤決定。


The Hypocrisy of the PRC’s Propaganda System
https://www.state.gov/the-hypocrisy-of-the-prcs-propaganda-system/


(開啟字幕)天朝 VS 美帝:中美關係不對等,蓬佩奥怒斥美國大使布蘭斯塔德被《人民日報》拒稿,《鴉片戰爭》格局百年未變!20200913聲音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hFtfu3Zm2k
[youtube]ehFtfu3Zm2k[/youtube]

[ 本帖最後由 我愛大波波 於 2020-9-14 12:16 編輯 ]


- 我愛大波波 - 09-14-2020

Resetting the Relationship Based on Reciprocity
by The Honorable Terry Branstad, U.S. Ambassador to China

We have long said we want a constructive, results-oriented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and that view has not changed. A constructive relationship means that we
are honest and candid not only about our shared interests, but also about the issues
that divide us. We need not just endless reaffirmations of our respective interests,
but concrete outcomes that truly benefit our peoples.
From a U.S. perspective, we have made too little progress. For years, the Chinese
leadership has urged us to focus on areas of cooperation while setting aside our
differences, and for years, the United States had agreed to that approach in the
expectation that, over time, we would address our concerns as well. But the
Chinese leadership has exploited this approach. Often it has insisted we sweep
differences under the table as a prerequisite for engagement. Sometimes it made
promises to address our concerns yet failed to follow up. As a result, our
relationship has delivered fewer and fewer of the results that matter to the
American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came increasingly imbalanced. An example is
unequal access for U.S. companies, journalists, diplomats, and even civil society.
As an open society, the United States has welcomed Chinese companies into our
markets to sell products to American consumers, to invest and bid on projects, and
to raise capital. We have welcomed Chinese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into our
universities and laboratories, where they have acquired knowledge to modernize
and develop China’s economy. While U.S. journalists face restrictions on reporting
and even entering China, Chinese state media workers have long enjoyed open
acc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PRC diplomats have open access to American society,
while our diplomats in China are required to navigate a state approval system for
even the most basic engagements with the Chinese peopl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hile benefiting from our openness, has exploited it – in
a way that is increasingly inconsistent with international norms. Some Chinese
entities have purchased American companies not to create jobs, but to acquire
technology that is then taken back to China and developed to compete against us.
Some Chinese companies have raised money on our stock exchanges yet refused to
subject themselves to the standard auditing rules required by all other listed
companies, U.S. or foreign. A small number of Chinese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use access to our universities, research facilities and companies to steal Americ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se actions have not only harmed our bilateral relations
but also tarnished the remarkable legitimate economic progress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are rightfully proud of.
President Trump came to office vowing to make the overall relationship more
balanced and reciprocal. The phase one trade deal and recent U.S. policy actions
are an important step in our quest to create a genuine level playing field for
American stakeholders. Many claim this is an effort to thwart China’s legitimate
development aspirations, to “contain” China’s rise, or to “decouple” from China.
This is categorically false. The root cause of the current tensions in the
relationship is China’s longstanding strategy of only selectively “coupling”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systematically controlling the access of Americans to
Chinese society. At our universities, we continue to welcome the vast majority of
Chinese students, but we have taken action to deny visas to those who illegally
acquire U.S.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research results, or who gain knowledge in
order to compete unfairly with us in the cutting edge technologies of the 21st
century. We have also taken action against Chinese companies, including well
known ones like Huawei, that have stolen U.S. intellectual property, circumvented
U.S. export controls, or posed a threat to the security of our citizens’ private data
and ou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e are two different nations with different pasts. The United States continues to
learn from its mistakes and push forward to forge a better future. We hope that
China can do the same. In this endeavor, we will need to build a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and true reciprocity. It must start with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eing willing to address our concerns about the imbalance in the relationship and
allowing our two peoples to build relationships through unrestricted engagement
and uncensored discussion. Only then will I enjoy the freedoms to engage the
Chinese people that we guarantee Ambassador Cui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nly
then will we have genuine reciprocity and a genuinely balanced relationship.

布兰斯塔德大使署名文章:
基于对等重置关系

我们长期以来总说我们想要有建设性、重结果的对华关系,这个观点没有改
变。有建设性的关系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对我们共同的利益诚实坦率,也要对
让我们产生分歧的问题开诚布公。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不停地重申我们各自的
利益,还有真正让我们的人民受益的切实成果。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我们取得的进展少之又少。多年以来,中国领导层呼吁
我们专注于合作的领域,同时搁置我们的分歧。而这些年来,美国同意了这
种处理方式,期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会着手解决我们的关切。但是中
国领导层利用了这种处理方式。中国领导层常常坚持要求我们对分歧避而不
谈,以此作为接触的前提。有时,中国领导层做出了承诺要着手解决我们的
关切,但却未能跟进行动。结果就是我们的关系带来的对美国人民重要的结
果越来越少。
同时,这段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平衡。一个例子是对于美国公司、新闻工作
者、外交官乃至公民社会来说不平等的准入机会。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美
国欢迎了中国公司进入我们的市场,向美国消费者售卖产品,进行投资和参
与项目竞标,还有募集资金。我们欢迎了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来我们的大学
和实验室,他们在这里获取了知识用来实现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发展。当美
国新闻工作者在报道、甚至进入中国都面临限制时,中国的国家媒体工作人
员却可以长久以来在美国不受限地进行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官可以
不受限地进入美国社会,而我们在中国的外交官需要应对一套国家批准系
统,哪怕是和中国人民进行最基本的互动。
中国政府在从我们的开放获益的同时利用了我们的开放——以一种与国际准
则越来越不一致的方式。有些中国实体收购了美国公司不是为了创造工作机
会,而是为了获得技术,然后拿到中国,进行开发与我们竞争。有些中国公
司在我们的股票交易市场募集了资金,但拒绝接受标准的审计规则,而所有
其他上市公司都被要求遵从这些规则,无论是美国公司还是外国公司。一小
部分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利用进入我们的大学、研究机构和公司的机会窃取
美国的知识产权。这些行动不仅损害了我们的双边关系,还让非凡而合理的
经济进步——中国人民正当地为之骄傲——蒙上污点。
特朗普总统上任,发誓要让整体关系更加平衡和对等。 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和
美国最近的政策行动是我们寻求为美国利益攸关方创造真正的公平竞争环境
的重要一步。 许多人声称,这是为了阻挠中国合理的发展愿望,为了 "遏制
"中国的崛起或者为了与中国 "脱钩"。 这完全是错误的。 当前美中关系紧张
的根本原因,是中国长期以来的策略只选择性地与美国 "挂钩"、系统性地控
制美国人进入中国社会。在我们的大学中,我们继续欢迎绝大多数的中国学
生,但我们已采取行动,对那些非法获取美国知识产权和研究成果的人,或
那些获取知识以便在 21 世纪的前沿技术领域与我们进行不公平竞争的人拒
发签证。我们还对中国公司采取了行动,其中包括像华为这样的知名公司,
这些公司窃取了美国的知识产权,规避了美国的出口管制,或对我们公民的
私人数据和通讯网络安全构成了威胁。
我们是两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美国继续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
训,为创造更好的未来继续前行。我们希望中国也能如此。在这一努力中,
我们需要建立相互理解和真正对等的基础。这必须从中国政府愿意解决我们
对两国关系失衡的关切开始,并允许我们两国人民通过不受限制的交往和未
经审查删除的讨论来建立关系。只有到那时,我才能享有与中国人民交往的
自由,就像我们保证崔大使在美国所做的那样,也只有到那时,我们才能拥
有真正对等和真正平衡的关系

https://www.state.gov/wp-content/uploads/2020/09/Ambassador-Branstad-Op-Ed_Resetting-the-Relationship-Based-on-Reciprocity.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