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orum4hk.com 一個香港只得一個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一個多元化眾合論壇, 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
美國針對中國的政策方向 US Policy Against China - Printable Version

+- www.forum4hk.com 一個香港只得一個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一個多元化眾合論壇, 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 (https://forum4hk.com)
+-- Forum: 新聞區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1)
+--- Forum: 新聞時評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2)
+--- Thread: 美國針對中國的政策方向 US Policy Against China (/showthread.php?tid=14617810)



- 來佬人 - 02-05-2020

美國FBI稱正調查逾千宗中國試圖竊取美國技術案件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07127-20200207.htm

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表示,局方目前正對大約1千宗有關中國試圖盜竊美國技術的案件進行調查,他表示,中國對美國的間諜活動無處不在,透過使用不同方式和技術,包括進行網絡攻擊受收買消息人士等,目標是《財富》雜誌中1000強的企業以及硅谷的創新公司、政府機構、科研機構,高科技解決方案甚至農業項目。

克里斯托弗雷在美國一個智庫上發言,他強調,中國的間諜活動不單止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而且影響到美國的經濟活力和社會的安全。有美國的反間諜機構估計,中國盜竊美國的貿易機密,每年對美國造成3千億至6千億美元的損失。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予以否認,批評這些指控完全沒有根據。


針對中國而來?美商務部新規「反補貼稅」出爐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9%87%9D%E5%B0%8D%E4%B8%AD%E5%9C%8B%E8%80%8C%E4%BE%86-%E7%BE%8E%E5%95%86%E5%8B%99%E9%83%A8%E6%96%B0%E8%A6%8F-%E5%8F%8D%E8%A3%9C%E8%B2%BC%E7%A8%85-%E5%87%BA%E7%88%90-052321181.html

美國商務部週一 (3 日) 拍定定案一項貿易新規「反補貼稅」,即若美國的貿易夥伴國遭到美方認定「有刻意壓低本幣匯率」之舉,那麼美國就將對貿易夥伴國加課「反補貼稅」,而中國正成為潛在的課稅對象。

美國商務部表示,在認定貿易夥伴國是否有刻意壓低本幣匯率之嫌,基本上這將借助美國財政部的專業來作進一步確定,但是美國商務部與財政部兩造仍可能得出不同結論,主因源於法規的不同。

美國商務部指出,課徵「反補貼稅」之對象,將只會對得利於平衡稅補貼 (countervailable subsidies)、且遭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 (USITC) 認定損害美國產業的特定產品,才加以課徵「反補貼稅」。

市場分析,這一「反補貼稅」有可能仍是針對中國而來,因作為美中貿易第一階段協議的一部分,美國財政部已把中國從「匯率操縱國」名單內除名,但美國商務部仍可藉由這新出爐的「反補貼稅」,來對中國加徵課稅。


美司法部長:應與諾基亞及愛立信結盟抗衡華為
https://hk.on.cc/hk/bkn/cnt/amenews/20200207/bkn-20200207000058912-0207_00972_001.html

美國司法部長巴爾周四(6日)出席華盛頓一個有關中國的智庫會議上說,美國及其盟友應該考慮投資芬蘭的諾基亞(Nokia)及瑞典的愛立信(Ericsson),以抗衡中國科技巨企華為在5G通訊技術上的優勢。
巴爾稱,北京決心在5G市場上建立領導地位,而過往有建議提出,美國可透過收購諾基亞及愛立信的控制性股權跟這兩家公司結盟,以對抗華為;形式可以是直接收購,或是透過美國與盟友國家私人公司組成的財團作出收購。他指出,透過美國的強大市場與金融力量,可以使這兩家公司成為強大的競爭者,美國和盟友都應該認真考慮這個方案。
英國約翰遜內閣日前無視美國封殺華為的主張,批准華為有限度參與英國的5G建設。知情人士周四指,英揆約翰遜宣布決定後隨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後者對英國的決定非常不滿,對話期間使用憤怒的言詞。唐寧街則試圖淡化事件,指有人誇大內容,通話沒有不快。

川普對英國放行華為5G大怒 但白宮否決買下愛立信或諾基亞的提議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B7%9D%E6%99%AE%E5%B0%8D%E8%8B%B1%E5%9C%8B%E6%94%BE%E8%A1%8C%E8%8F%AF%E7%82%BA5g%E5%A4%A7%E6%80%92-%E4%BD%86%E7%99%BD%E5%AE%AE%E5%90%A6%E6%B1%BA%E8%B2%B7%E4%B8%8B%E6%84%9B%E7%AB%8B%E4%BF%A1%E6%88%96%E8%AB%BE%E5%9F%BA%E4%BA%9E%E7%9A%84%E6%8F%90%E8%AD%B0-224520880.html

美國司法部長 William Barr 建議,美國應買下瑞典愛立信 (Ericsson) 與芬蘭諾基亞 (NOKIA) 的控股權,以削弱華為在 5G 的統治地位,但此一提議週五 (7 日) 已經遭到副總統彭斯 (Mike Pence) 及高級經濟顧問駁回。

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 (Larry Kudlow) 週五稍後稱,美國正在與諾基亞和愛立信密切合作,這兩家公司的設備對於 5G 基礎設施的建設至關重要。

庫德洛補充說,但是美國政府不負責收購公司,無論它們是國內公司還是外國公司。

彭斯則表示,他尊重 Barr 的看法,但他認為更好的方式,是釋出更多的頻譜供 5G 無線使用,這是總統批准並將繼續執行的計畫,美國可以利用自由市場及美國公司,來擴展 5G。

兩家公司未就此事發表評論,諾基亞在紐約證交所股價上漲約 4%,於芬蘭上漲約 7%,愛立信在那斯達克漲幅約 5.4%,在瑞典上漲約 5.7%。

川普致電痛批強生
華盛頓堅持認為,北京可以將華為設備用於間諜活動,從而施壓盟國,不應在 5G 網路上使用華為設備。華為否認所有指控。

英國上個月決定允許華為參與非核心的 5G 網路部署,此舉引來美國不滿。據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官員談話,表示美國川普政府大發雷霆,稍後致電指責英國首相強生 (Boris Johnson)。

另一位英國官員說,川普與強生之間的通話「非常難聽」,川普對強生的措辭令他們震驚。

白官僅於上週二提供了簡短官方紀錄,指兩人討論了包括電信安全在內的重要地區及雙邊議題。英國官員私下多次抱怨,美國只要求禁用華為 5G,卻無法提供替代方案。

後續發展仍待觀察
對華為來說,5G 上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諾基亞及愛立信,並沒有美國公司。正因如此,才有了 Barr 的提議,他認為,美國若能將龐大的市場及財務實力,置於這兩家公司或其中之一,將助其成為華為更大的對手。

美國如何在愛立信和諾基亞中持股仍有待觀察,對於這樣的舉動是否會引起歐盟的關注,也存在疑問。

Fitch Solutions 資深分析師 Dexter Thillien 表示,愛立信和諾基亞都公開上市,這意味著美國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建立股份,但是它們如何做還有待觀察,因為這不是他們通常對美國公司 (更不用說外國公司) 所做的事。

[ 本帖最後由 來佬人 於 2020-2-8 07:06 編輯 ]


- 來佬人 - 02-10-2020

中國打壓台灣無所不在 美國務卿促州政府抵制
https://hk.news.yahoo.com/%E4%B8%AD%E5%9C%8B%E6%89%93%E5%A3%93%E5%8F%B0%E7%81%A3%E7%84%A1%E6%89%80%E4%B8%8D%E5%9C%A8-%E7%BE%8E%E5%9C%8B%E5%8B%99%E5%8D%BF%E4%BF%83%E5%B7%9E%E6%94%BF%E5%BA%9C%E6%8A%B5%E5%88%B6-052004481.html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 (Mike Pompeo)今天提出警告,北京政府正對美國地 方政府加強外交戰以打壓台灣,他敦促各州州長對抗中 國的施壓。 蓬佩奧在華府對各州首長的一場演說中指出,川普 政府將加強與各州和地方政府溝通,討論如何和中國打 交道。 他呼籲:「切勿和中國簽訂危及我們國策的各別交 易和協議。」 蓬佩奧指出,中國去年曾威脅密西西比州州長,若 他訪問台灣,中國將取消對密州的投資。 他並提到上月中國一封外交信函,要求美國各州政 府勿致賀台灣總統蔡英文當選連任。此外,芝加哥一所 高中舉辦氣候研討會,因中國施壓而取消對台灣代表的 邀請。 蓬佩奧說:「施壓美國國務卿是一回事,施壓一所 高中校長,卻是相當重要的另一回事…這顯示中國施壓 深化與系統化,顯露中國的意圖。」 他表示:「雖然看來這只是些地方事務,但累積的 效應卻是國家重大事務,並具有國際性意義。」 蓬佩奧也警告,中國還施壓美國地方首長,要他們 別去會見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 蓬佩奧並關切各州政府的財務計畫選項。他說,佛 羅里達州退休基金已經投資一家和新疆監控有關的企業 。中國在新疆地區已拘禁逾一百萬維吾爾人及突厥語系 穆斯林。


- 來佬人 - 02-12-2020

美媒:美國制裁中國「千人計劃」 中美學者反應激烈
https://www.hk01.com/%E5%A4%96%E5%AA%92%E8%A6%96%E9%BB%9E/432374/%E7%BE%8E%E5%AA%92-%E7%BE%8E%E5%9C%8B%E5%88%B6%E8%A3%81%E4%B8%AD%E5%9C%8B-%E5%8D%83%E4%BA%BA%E8%A8%88%E5%8A%83-%E4%B8%AD%E7%BE%8E%E5%AD%B8%E8%80%85%E5%8F%8D%E6%87%89%E6%BF%80%E7%83%88

中國於2008年啟動「千人計劃」,至今吸引諸多旅居海外的中國學者返回中國。但近年來美國開始警惕中國以各種手段獲取美國科技,並對加入千人計劃的科學家學者進行調查,引發中美學術界強烈反應。

據美國《紐約時報》2月7日報道,2019年,美國能源部禁止本部人員參與幾個國家的人才招聘計劃,其中包括中國。幾個月後,美國參議院的一個委員會宣布,中國的招聘計劃對美國利益構成了威脅。

另外,美國司法部還要求執法部門剷除通過中國「千人計劃」獲得科研資金的科學家。其中,美國哈佛大學的化學家查爾斯·M·利伯(Charles M. Lieber)就被指控就自己與千人計劃的關係向美國聯邦政府做出不實陳述。

美國聯邦檢察官Andrew E. Lelling表示,利伯與中方合作,等於就是「向中國人傳遞敏感信息」。「他在武漢理工大學工作,向中國同行傳達信息,於是中國政府就獲取了研究和專業知識,因為這就是中國的做法。」

但在此情形下,仍有大批美國科學家申請了「千人計劃」的資助,他們透露原因稱,因為中國有資金。許多科學家受到可能有他們現有工資三到四倍的起薪吸引,加入了這個項目。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的高級情報局(Senior Intelligence Service)成員威廉·漢納斯(William Hannas)稱,有超過一萬人加入這些項目。

美國律師彼得·蔡登博格(Peter Zeidenberg)指出,在與「千人計劃」有關的大多數案件裏,美國檢察官沒有指控任何技術轉移,而是把重點放在了科學家沒有披露資助的問題上。

對於中國「千人計劃」,美國國際SOS(SOS International)公司情報整合主管詹姆斯·莫維農(James Mulvenon)透露,大學大多不願意對研究人員展開調查,他們擔心會被指控種族歸納和威脅學術自由。

紐約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蒂姆·伯恩斯(Tim Byrnes)認為,「千人計劃」與其他國際資助項目類似,只是因為它來自中國,所以大家都有這種(「千人計劃」竊取技術)的看法。

「基本上,我認為我的科學是為世界服務的,」他說。「中國從我的科學研究中得到的東西沒有一樣在向世界隱瞞。我把一切成果都發表了。」

中國神經生物學家、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Chinese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主任饒毅則表示,經歷科學家人才流失數十年之後,中國經濟現在有能力征募科學家並支持他們開展對人類有益的基礎科研,關於這個項目被用來竊取知識產權的指控是一個「大謊言」。

此外,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方虹強調,「千人計劃」與其他國家的人才引進項目類似,旨在促進科學領域的國際合作。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任何違背科學誠信和倫理道德的行為,美國政府發現的違規現象反映的是個別科學家的行為,而不是中國政府的行為,把個人行為與中國的人才計劃聯繫起來是極不負責任和惡意的。


- 來佬人 - 02-13-2020

中國外交部譴責美國指控中國軍方駭客入侵 抨擊美方採用雙重標準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4%B8%AD%E5%9C%8B%E5%A4%96%E4%BA%A4%E9%83%A8%E8%AD%B4%E8%B2%AC%E7%BE%8E%E5%9C%8B%E6%8C%87%E6%8E%A7%E4%B8%AD%E5%9C%8B%E8%BB%8D%E6%96%B9%E9%A7%AD%E5%AE%A2%E5%85%A5%E4%BE%B5-%E6%8A%A8%E6%93%8A%E7%BE%8E%E6%96%B9%E6%8E%A1%E7%94%A8%E9%9B%99%E9%87%8D%E6%A8%99%E6%BA%96-184547919.html

【彭博】-- 川普政府就美國史上最大數據盜竊案之一對中國軍方人員提起指控,此舉折射出在達成 「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後中美之間仍存在敵意的一個關鍵根源。

美國司法部周一宣布就2017年信用報告機構Equifax Inc.遭駭客入侵一事對中國四名軍方人員提起起訴,當時的駭客入侵事件導致美國近一半國民的私人信息被洩露。北京方面周二對美國的這項法律行動提出抗議。

目前正值中美關係敏感期,新冠疫情爆發重創了中國經濟,加大了習近平兌現貿易協議中大規模採購承諾的難度。這次對中國軍方人員的指控凸顯出商界團體希望中美在後續談判中能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那就是智慧財產權盜竊。

「從某種角度上說,這是美國政府對遏制中國智慧財產權盜竊行為所採取的措施之一,其背後意義重大,」對外關係委員會數字和網絡空間政策計畫的負責人Adam Segal表示。 「但是這不太可能對中國駭客行為產生任何影響。美國之前曾起訴解放軍駭客,但沒能改變中國的行為或制止他們未來的攻擊。」

「雙重標準」

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周一在亞特蘭大提起訴訟,指控解放軍第54研究所的四名成員串謀侵入Equifax的網絡。除其他外,他們還被指控犯有三項共謀罪行,分別是合謀參與計算機欺詐,合謀參與經濟間諜活動,以及合謀參與電匯欺詐 。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周二表示 ,中國政府和軍隊及其相關人員從不從事或參與通過網絡竊取商業秘密活動。從「維基解密」到「斯諾登事件」,美方在網絡安全問題上的虛偽性和雙重標準早已昭然若揭。

原文標題U.S. Hacking Charges Show China Trade Deal’s Unfinished Business

美軍司令 再轟華威脅印太區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rld/20200214/00178_028.html

美國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戴維森周四訪問澳洲時指,中國威脅太平洋島國主權,破壞印太地區的穩定,美國將竭盡全力抗衡中國。他稱印太地區的國家開始抵抗中國,以抗議其設下的債務陷阱、施加的壓迫及欺凌;而相比起五年前,現時向美國尋求應對中國意見的國家有所增加。

戴維森表示,很多國家因想發展經濟及基建而親近中國,但多數會發現這令國內情況變得更差。他認為中國政府透過宣示土地主權、債務外交、違反國際協議、侵犯知識產權、軍事恐嚇及貪污等方法,來嘗試控制印太地區國家的貿易、金融、通訊和政治。

他又稱,中國政府用經濟誘因來令其他國家在協議上作出對中國有利的決定。但他很有信心,覺得印太地區國家已察覺到中國的行為,並站起來對抗。

他舉例指出,澳洲因為不順從中國而遭報復。澳洲早前阻止中國勢力干預國內政治,禁止中國科技公司華為在當地提供5G網絡服務。其後澳洲的煤及酒出口中國受阻。

菲律賓官員周二宣布,總統杜特爾特決定取消對美國的雙邊軍隊訪問協定(VFA)。戴維森認為此舉為日後美菲軍事合作帶來挑戰,希望美方能與菲方談判,尋求保住VFA的方案。

[ 本帖最後由 來佬人 於 2020-2-13 22:04 編輯 ]


- 來佬人 - 02-14-2020

格物致知:美新中亞戰略圖抗中俄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200214/00184_009.html
阿富汗最近頻傳美軍遇襲多人陣亡,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旋風式完成出訪中亞地區多國後,國務院公布新版中亞戰略《美國中亞戰略2019-2025:促進主權和經濟繁榮》,即遭俄羅斯傳媒批評是美國有意挑戰中國及俄羅斯在中亞地區的地位,從戰略文件內容及美國官員的解釋,完全展露華府計劃部署與莫斯科和北京競爭中亞地區的影響力,圖促成中亞地區國家組成一個共同體,連線削弱中、俄的支配,莫斯科更關注美國的實際行動。中國駐烏克蘭使館指蓬佩奧出訪發言充斥冷戰思維與零和博弈觀念,批評是以同一番說話去洗別人腦,把謊言變作真理。

中亞五國包括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斯坦、土庫曼及烏茲別克,該戰略文件部署打破俄羅斯在中東與中亞之間的軍事及影響力。五國中的土庫曼接壤伊朗及阿富汗,如果美國把持了中亞五國的關係,就可以在土庫曼設置軍事基地,結合在阿富汗的軍力,打擊最不聽話的伊朗,亦可以借用區內空中航道,美國軍機從阿富汗出征打擊伊朗北部及敍利亞東部的什葉派部隊。

文件提出支持和加強中亞國家的主權和獨立、減少中亞地區恐怖主義威脅、支持維持阿富汗的穩定、鼓勵中亞與阿富汗的聯繫、促進中亞國家法治改革和尊重人權、促進美國對中亞國家投資等,可說絕對是廢話。外交關係發展不用搞甚麼戰略文件,中亞五國有其獨特社會文化,用不着美國在法治改革和尊重人權上傷腦筋,若美國企業認為區內有錢賺,不促進也會撲往投資。

該份戰略文件活生生地展現出美國要借助中亞五國強化其中東軍事力量,包圍伊朗以及各什葉派部隊據點,更圖謀打破俄羅斯與加盟國的良好關係,再進一步截擊北京在區內推動「一帶一路」文化經貿發展。文件雖然只是三頁,但不需要「圖窮」已經「匕現」,揭盡美國圖霸中東及中亞的野心。

美政客玩嘢倡立台灣主權象徵法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rld/20200215/00178_029.html

台灣的立法院院長游錫堃提出希望美台復交之際,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周四(13日)提出「台灣主權象徵法案」(Taiwan Symbols of Sovereignty Act),要求華府允許台灣外交及軍方人員在美國執行公務時,可身穿制服及展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克魯茲表示,希望透過法案推翻前總統奧巴馬於二○一五年頒布、名為「對台交往準則」(Guidelines on the Relationship with Taiwan)的機密備忘錄。該備忘錄禁止台方人員在美國展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限制美國對台方的支持。

指法案已獲8位議員支持

克魯茲指,大陸對台灣及美國在該地區盟友的敵意正與日俱增,美方允許台灣官員能在美國展示他們的旗幟是朝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法案已獲魯比奧、柯頓、霍利等八位參議員支持。

台灣駐美代表處曾於二○一五年在華盛頓雙橡園(Twin Oaks)舉行元旦升旗儀式時,懸掛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引起大陸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前香港大學中國發展研究所主任趙曉賓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這法案相信是美國競選年的「走偏鋒」的提案,有譁眾取寵之嫌,但通過的機會微。因這法案若通過,有美國「撩中國開戰」的意味,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京再批游錫堃以疫謀獨

台灣輔英科技大學教授蘇嘉宏表示,法案有美國總統特朗普「衝突功能論」的外交套路影子。該法案未必着重於通過,可能藉此在中美關係上「搞對抗」,逼中國協商,再從中獲利。

游錫堃周四向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提出,希望美國支持台灣加入世衞,希望美台建交等議題。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周五稱,游錫堃公然鼓吹「台獨」,再次暴露出島內極少數人「以疫謀獨」的妄想;強調「台獨」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絕路,只會給台灣民眾帶來深重災難。

另外,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接受美媒採訪時,再次指摘中國對美進行滲透,又指中國駐美使領館均參與滲透行動。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周五表示,蓬佩奧的言論純屬「老調重彈」,充斥冷戰思維和政治偏見,中方對此堅決反對。本報綜合報道

[ 本帖最後由 來佬人 於 2020-2-15 03:08 編輯 ]


- 來佬人 - 02-19-2020

美國列新華社、《中國日報》五媒體為外國使團 須提供僱員名單
https://hk.news.yahoo.com/%E7%BE%8E%E5%9C%8B%E5%88%97%E6%96%B0%E8%8F%AF%E7%A4%BE-%E4%B8%AD%E5%9C%8B%E6%97%A5%E5%A0%B1-%E4%BA%94%E5%AA%92%E9%AB%94%E7%82%BA%E5%A4%96%E5%9C%8B%E4%BD%BF%E5%9C%98-%E9%A0%88%E6%8F%90%E4%BE%9B%E5%83%B1%E5%93%A1%E5%90%8D%E5%96%AE-001753844.html

美國國務院將新華社、中國環球電視網、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國日報》與美國海天發展5間中國媒體企業列入「外國使團」,意味美國視這5間媒體是中國政府機構的延伸。此前,越南新聞通訊社和前蘇聯的媒體,都曾被美國認定為外交使團。

美國國務院官員周二宣布,根據美國《外國使團法》(Foreign Missions Act),這5間中國媒體企業,必須依照駐美國使館與領事館的類似規範,包括提供僱員名單與人事變動、註冊現有房產。此外 在購買或租賃新房產前必須事先獲得批准。這項規範即日生效。

霍士新聞台取得的國務院文件指出,這5間中國企業媒體並非獨立新聞機構,而是受到中國有效控制,符合外國使團法規定的外國使團定義。國務院官員透露,作出這項決定,是看到中國對媒體加強國家控制,對媒體內容與編輯方向嚴加管制,這些媒體已是中共宣傳部門的一部分。不過,即使將被列為外國使團,但美國不會限制這些媒體的新聞採訪,仍可參加包括國務院在內的記者會,不會受到干涉。

《紐約時報》報道,有關決定在華府討論多年,但一直未有執行。部分原因,是因為關注到規限新聞自由一事。而在這段時間,正是美國政府在多條戰線,打擊美國官方所指中國在美國進行廣泛的影響以及情報行動 。報道並指,華府一些人士長期要求美國政府對中國官媒採取行動。一名國務院高級官員說,這項決定,是特朗普政府對付強國敵人(great power adversaries)的策略。不過,該名官員並無提及,美國會否以同樣做法對付俄羅斯在美國的媒體。

《美國之音》則指,美國官員越來越擔心北京利用在美國的記者為政府工作。一名國務院高級官員表示,作出這一決定,是中國一直加強國家對媒體的控制,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在更積極利用媒體來傳播親北京的宣傳。這名高級官員表示,收集到的信息,將與包括情報部門在內的其他政府機構共享。

自從特朗普三年前就任美國總統以來,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不斷升級,爭端包括貿易關稅、對中國在美從事間諜活動的指控,以及美國對台灣的支持等。為了打擊中國在美國的影響力,美國司法部在2018年要求新華社和中國國際電視台,根據《外國代理人登記法案》登記。

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瑞施(Jim Risch)發表聲明表示:「我讚賞將五間中國媒體機構指定為外交使團的決定。在美國,我們相信新聞自由,我們知道這類組織不是自由的,它們受到中國共產黨的直接控制。」

杜絕假新聞 美國管制中國5媒體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9D%9C%E7%B5%95%E5%81%87%E6%96%B0%E8%81%9E-%E7%BE%8E%E5%9C%8B%E7%AE%A1%E5%88%B6%E4%B8%AD%E5%9C%8B5%E5%AA%92%E9%AB%94-030007866.html

美國國務院於當地時間週二 (18 日) 宣布,對中國 5 家在美國營運的官方媒體實施與外國大使館相同的規定,其在美國的業務必須要揭露受聘人員名單,聘用和解僱的決定,顯示出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已從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演變至媒體戰。

受影響的 5 家中國官媒包含新華社、中國環球電視網、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國日報發行商,及人民日報的美國總代理海天發展等。

根據美國國務院新規定,這 5 家機構除了要揭露在美國的業務的人員名單外,這些機構在美國的資產,不論是租賃或購買,都必須向美國國務院登記。同時,在美國出租或購買新資產時,也須要預先取得當局批准。

美國國務院有此作法,外媒指出因為上述 5 家中國媒體並非獨立的新聞機構,而是受到中國政府控制,並對報導內容及編輯下指導棋。它們是中共宣傳部門的一部分,因此符合外國使團法規定中的外國使團定義。

不過美國不會限制這些中國官媒新聞採訪權,這 5 家中國官媒仍可參加美國國務院的記者會。

美國國務院官員認為,這項決定是因為中國一直對傳播媒體的控制權緊抓不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積極利用官媒,散播親中的宣傳,這些傳媒實際上是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工具。

同時也有美方官員表示,自習近平上任開始以來,中國官方對媒體產出的新聞內容和編輯方向的控制越來越嚴格。

不過,美國官員指出會針對在美國的中國官媒採取升級管制的決定,與近期美中關係發展無關,這項政策是美國已考慮一段時間後所做的最後決定。

[ 本帖最後由 來佬人 於 2020-2-20 03:54 編輯 ]


- 來佬人 - 02-19-2020

消息:美國考慮禁止台積電等企業向華為提供晶片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09196-20200218.htm

外電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美國政府正考慮修改監管規定,阻止台積電等企業向華為提供晶片。

目前台積電是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主要晶片供應商。

美國當局計劃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規定部分基於美國技術或軟件生產的外國產品,需要受美國監管。根據正在起草的草案,美國政府將強制使用美國晶片製造設備的外國廠商,需先取得美國許可才能供貨予華為,這個做法將大舉擴大出口管制許可權,有可能引起美國全球盟友不滿。

美國商務部拒絕對草案作出評論。其中一名發言人說,美國考慮許可申請時有必要持謹慎態度。美國仍對華為有很大疑慮。

華為未有評論有關報道。台積電發言人就說,不答覆假設性問題,亦不會不評論個別客戶。

光大證券指出,中國並無只採用中國生產設備的生產線,如果失去美國設備,中國將很難生產出任何晶片組。

禁與美政府做生意 華為興訟指違憲 被判敗訴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00219/bkn-20200219060054905-0219_00952_001.html
中國通訊設備巨企華為去年在美國入稟法院,指控美國以法律限制華為與美國聯邦機構及承包商做生意是違憲,德州法院周二(18日)作出裁決,判華為敗訴。
法官在57頁的判詞中指出,美國國會有權把針對華為及中興通訊的相關限制,納入《國防授權法》。華為透過發言人稱對敗訴感到失望:「我們了解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但美國政府在《2019國防授權法》所採取的行動,不僅只產生了虛假的保障感,也傷及華為的憲法權益。我們將繼續考量其他法律選項。」
華為是在去年3月提訴,質疑美國《2019年國防授權法》中第889條的合法性。華為的律師團曾在庭上指出,國會通過法律阻止華為投標政府和私人合同,非法剝奪華為的權利。可是法官在裁決中指出,與聯邦政府簽訂合同是一項特權,而不是憲法保障的權利。
另外,德媒周一(17日)引述德國安全部門消息指,雖然美國聲稱掌握了華為「從事間諜活動」的證據,但德國當局未被美方說服,並由始至終沒有獲得華為從事間諜的資料。報道續指,美方日前慕尼黑國家安全會議上多次形容華為的威脅,惟多名德國代表對美方指控表達「強烈質疑」,有官員甚至直言這是美方的「宣傳」。

美國商務部傳研究修例 助華為製晶片需獲許可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00218/bkn-20200218000002987-0218_00952_001.html

繼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及防長埃斯珀日前呼籲盟友避免使用中國科技巨企華為5G設備後,美國傳媒周一(17日)報道,商務部正起草「外國直接產品規定」(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的修訂草案,企圖切斷華為獲得晶片的途徑。美國商務部拒絕回應。
《華爾街日報》報道,草案要求使用美國設備的全球製造商,若為華為生產晶片就需獲美方許可,另會限制美國企業從旗下海外機構向華為供貨的能力。據報,總統特朗普仍未檢視草案,而政府內部亦非人人支持。
業界人士認為,修訂草案目的是要拖慢中國科技發展,但將干擾全球供應鏈,亦會打擊美國公司發展。蓬佩奧日前在德國慕尼黑國家安全會議上形容,華為是中國情報機構的特洛伊木馬。至於埃斯珀上周六(15日)亦警告,若美國盟友允許華為參與建設5G通訊網絡,將對北約構成威脅。

[ 本帖最後由 來佬人 於 2020-2-19 13:08 編輯 ]


- 來佬人 - 02-20-2020

當心美中發動「金融戰」 比貿易戰殺傷力更強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394870

經濟學家指出,華府限制對中國投資的情勢,可千萬不容小覷。在過去的十年中,中美之間的金融緊密度增加,金融脫鉤的危害,甚至可能比貿易戰更為嚴重。

上週傳出,白宮擬限制美國對中國的金融投資,包括要求在美國上市的中資公司下市,限制將人民幣資產,納入美國公司管理的投資基準中。本周又有消息指出,將限制美國政府退休基金投資中國股票市場。

儘管白宮出面否認,但 AXA Investment Managers 資深新興亞洲經濟學家 Aidan Yao 指出,美國討論關於限制在華的投資,凸顯出兩國之間的深刻分歧,為即將到來的貿易談判蒙上了陰影。

「無論消息是否為真,對市場已經造成了足夠的損害。我們仍然對本週談判能否有實質進展,抱持懷疑態度,並認為原定的關稅計劃,將於十月中與十二月如期進行」Aidan Yao 表示。

儘管短期間內,兩國進行大規模實質性的金融脫鉤,可能性不高,但中美之間的衝突,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明顯有向貿易以外領域擴散的趨勢。

Aidan Yao 認為,貿易爭端,只是世界上兩個大國之間,爭奪全球影響力的徵兆。除貿易戰之外,科技技術戰是更重要的戰場。美國已經通過限制中國科技公司的崛起和技術的擴散,來發揮自己的力量。

除了科技技術之外,另一個領域,可能就是金融。在金融面,美國擁有強大的優勢。美元是世界第一大交易與儲備的貨幣。美國股票和債券市場,是世界上最大、最多樣化的市場,不僅為美國的公司和政府提供融資,還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外公司和政府提供融資。

近十年來,中美兩國之間的金融聯繫已明顯加強。如今,在美國上市的中國股票的市值,已達 1.1 兆美元。中國在岸市場的自由化,也增加了外國資本的流入,當然也包括許多來自美國的資本流入。

因此,Aidan Yao 提醒,與貿易爭端相比,兩大國之間的金融戰,將對全球金融體系造成的損害,更加嚴重。

「雖然目前發生災難的風險似乎還很小,但是,中美關係的長期發展軌跡,實在令人擔憂,無論發生多小的衝突,都不能輕描淡寫」Aidan Yao 指出。

「世界上兩大國家,正在考慮將科技技術和金融資本領域築起城牆,投資者必須當心,為保護主義壟罩的世界,做好準備」Aidan Yao 警告。

傳中國政府正進行併購 抵禦未來可能的「美中科技戰」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435228

隨著週三 (15 日) 第一階段的美中協議順利簽定,迎面而來第二階段美中將有兩大困難議題需協商,即智慧財產權的細節、以及中國補貼企業的政策;對中國而言,國營企業看似能夠躲避這部分後續的規定,而去年中國也開始針對科技與資訊監控的企業持續進行併購。

據《日經》報導,傳聞表示,儘管美國一再呼籲北京政府不應該干預國內企業發展,但中國仍預計,將準備把許多高科技公司收為國有。

《日經》引述《中國證券報》報導,2019 年有 165 間中國企業更換了所有權人,其中有 6 成是受中國國內經濟趨緩所影響,而更換的公司中,其中有總市值達 360 億美元的 44 家公司為中國國營企業或投行所併購。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包含許多戰略性技術的企業,例如鋰電池、監視與資訊系統等,例如市值達 23 億美元的廈門 Meiya Pico 資訊公司,以及專門販售監視系統給政府機關的深圳 Infinova 等企業。

此外,據當地陸媒報導,自 2018 年末以來,中國政府釋出總約 727 億美元的資金,以救助陷入困境的私營企業,其中 2 成已於 2019 年 6 月底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政府表明多為企業資金即難救助,但最後併購的 44 家企業中,僅有 11 家在 2018 年有出現營運困難,而上述的 Meiya Pico 與 Infinova 兩公司在 2018 年都是營運成長的。

市場人士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政府不斷藉由課徵關稅和禁運來抵制中國科技公司,擔心這些企業可能在新的戰略領域 (包含資訊監控、AI、離電池等) 挑戰美國的地位,也因此未來隨之而來科技戰中,驅使中國政府傾向這樣的策略來與美國作抗衡。

[ 本帖最後由 來佬人 於 2020-2-20 04:03 編輯 ]


- 來佬人 - 02-20-2020

美法官駁回華為告美國法例違憲訴訟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E%8E%E6%B3%95%E5%AE%98%E9%A7%81%E5%9B%9E%E8%8F%AF%E7%82%BA%E5%91%8A%E7%BE%8E%E5%9C%8B%E6%B3%95%E4%BE%8B%E9%81%95%E6%86%B2%E8%A8%B4%E8%A8%9F-010217724.html

<匯港通訊> 《路透》報道,美國德州聯邦法院法官裁定,駁回中國電訊商華為就限制其業務的美國法例違反憲法而提出的訴訟。該法例禁止聯邦機構與華為有業務往來。

法官Amos Mazzant在判決書中表示,美國國會根據國防授權法,有權對華為與中興通訊(00763)等中國電訊商採取業務限制的措施。

華為發言人表示,對判決感到失望,將會考慮其他法律行動。 (ST)

美政府入股華為對手諾基亞、愛立信?歐盟專員:取決於公司意願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E%8E%E6%94%BF%E5%BA%9C%E5%85%A5%E8%82%A1%E8%8F%AF%E7%82%BA%E5%B0%8D%E6%89%8B%E8%AB%BE%E5%9F%BA%E4%BA%9E-%E6%84%9B%E7%AB%8B%E4%BF%A1-%E6%AD%90%E7%9B%9F%E5%B0%88%E5%93%A1-%E5%8F%96%E6%B1%BA%E6%96%BC%E5%85%AC%E5%8F%B8%E6%84%8F%E9%A1%98-134004896.html

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遭美國封殺,美方認為華為設備很可能成為中國政府的監視工具,持續呼籲盟友國禁止華為設備。

美國總檢察長 William Barr 在日前曾表示,政府應考慮持有華為競爭對手諾基亞、愛立信或兩者的控股權,以削弱華為在 5G 網路中的主導地位,如今,歐盟競爭事務專員 Margrethe Vestager 也表示,美國政府的收購取決於公司意願,市場分析認為,Vestager 的言論為美政府入股兩家公司敞開了大門。

諾基亞和愛立信是兩家最大的網絡設備製造商,也是華為的直接競爭對手。Vestager 在週二 (18 日) 表示,美政府是否能入股這兩家公司取決於「企業要出售還是不出售的意願」,但須由歐洲立法者來「確保並評估所有風險」。

Vestager 說道:「在歐洲,我們對所有權持中立態度,可以是國有的也可以是私有的,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做為市場運營商,要確保擁有實際的業務。」

Vestager 也補充表示:「所以,美國政府是否想購買股份,我沒有特別的意見,我也不知道諾基亞和愛立信是否有股份要出售。」

美政府堅持認為,華為是國家安全隱患,聲稱華為的設備可能被中國政府用來進行間諜活動。華為則矢口否認。川普政府也持續在向世界各國,特別是歐洲各國施壓,要求禁止華為進入 5G 網路建設。目前,英國無視美國禁令,仍決定將部分允許華為參與該國的 5G 部署。德國則即將做出決定。

愛立信對此拒絕置評,而諾基亞則表示「我們一直歡迎投資者對公司感興趣」。

愛立信最大的股東 Cevian Capital 表示,美國對該公司的興趣,對於公司、瑞典和股東來說「顯然是積極正向的」。

Cevian Capital 的執行合夥人 Christer Gardell 表示:「對於瑞典、公司、員工和股東來說,美國與愛立信,而不是與諾基亞達成交易顯然更好。董事會和管理層需要以最高優先等級來推動和處理這個問題。」

[ 本帖最後由 來佬人 於 2020-2-20 05:14 編輯 ]


- 來佬人 - 02-26-2020

【武漢肺炎】白宮指中國禁3M口罩出口到美國 或撤4間工廠還擊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china/20200225/3KR64D2GU6U4SMP7GGKWCUCQTU/

武漢肺炎肆虐全球,中國仍未能控制疫情。不過,美國白宮貿易談判首席智囊納瓦羅(Peter Navarro)接受電視訪問時稱,中國正禁止所有3M口罩出口到美國,試圖令美國人無法得到口罩。他表示面對不公平貿易,白宮可能要求4間口罩企業,將工廠撤回美國,以示報復。

納瓦羅在接受美國霍士財經(Fox Business)訪問時,被主持問到美國會否因為貿易戰的影響,出現醫療物資短缺的情況時,透露中國禁止3M口罩出口到美國、試圖中斷供應到美國物資的消息。他又表示白宮為了反擊,可能會要求在中國設廠的口罩廠商撤回美國,並在美國生產數十億個口罩,以確保美國不會出現物資不足的情況。

納瓦羅又稱,美國有信心憑藉先進的醫療技術,可以降低物資的生產成本,不會再受中國所牽制。

總部設在美國明尼蘇達州聖保羅的3M,在全球各地都設有生產線,其中在中國有11間工廠,分佈在深圳、廣州、上海、蘇州、合肥、杭州、太倉等,生產各種各樣的產品。3M行政總裁日前接受美國財經頻道CNBC訪問時,表示目前全球各地的工廠,包括中國的工廠都已經全力生產防護產品,「24小時不停歇」,更表示即使中國爆發武漢肺炎疫情,當地的工廠仍在不停歇生產。

【中美交惡】美國考慮驅逐數百華記者 中方轟美「順我者存、逆我者亡」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china/20200225/IIVXNF3AHLWSY6MO6FNILYXJMU/

彭博社和路透社報道,美國政府考慮採取報復行動,將數十名、甚至數百名記者驅逐出境,以回應中國外交部上周宣佈驅逐《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3名駐華記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今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批評,美國官方採取「順我者存、逆我者亡」的態度,區別對待媒體記者做法,國際社會有目共睹。

趙立堅強調,中方一直歡迎外國媒體「全面客觀報道中國」,同時堅決反對「打着言論自由的旗號惡意抹黑中國,侵犯中方尊嚴」的行為,他敦促美方「摘下意識形態的有色眼鏡,停止對中國的無端指摘」,多做有利於中美互信與合作的事。

趙立堅指,《華爾街日報》在標題「公然選用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亞洲病夫』字眼」,極具侮辱性,挑戰中方的尊嚴底線,中國人民對此感到極大憤慨,任何有良知有道德的人都應該對這種不當錯誤言行,予以反對和抵制。

有外媒記者就《華爾街日報》3名駐華記者被吊銷記者證一事提問稱,其中一名記者目前在武漢被隔離,她如何離開武漢?趙立堅表示,目前該記者的記者證被吊銷,中方出於「人道主義考慮」,「我們會繼續允許她待在武漢,但是不能進行採訪」。趙強調等疫情結束後,「我們會盡快允許她離開」。

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趙立堅昨日(24日)開始以發言人身份登場,他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誕生的新發言人,外交部發言人團隊又恢復到了3人的規模。

[ 本帖最後由 來佬人 於 2020-2-26 01:15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