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orum4hk.com 一個香港只得一個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一個多元化眾合論壇, 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
國際貿易法 international trade laws - Printable Version

+- www.forum4hk.com 一個香港只得一個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一個多元化眾合論壇, 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 (https://forum4hk.com)
+-- Forum: 新聞區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1)
+--- Forum: 法律知識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8)
+--- Thread: 國際貿易法 international trade laws (/showthread.php?tid=36922)

Page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香港人 - 11-03-2019

羅斯:美國可能不需要對歐洲汽車加征關稅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E%85%E6%96%AF-%E7%BE%8E%E5%9C%8B%E5%8F%AF%E8%83%BD%E4%B8%8D%E9%9C%80%E8%A6%81%E5%B0%8D%E6%AD%90%E6%B4%B2%E6%B1%BD%E8%BB%8A%E5%8A%A0%E5%BE%81%E9%97%9C%E7%A8%85-140913681.html

特朗普點牙擦?傳780億建美墨牆 780蚊就能鑿穿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89%B9%E6%9C%97%E6%99%AE%E9%BB%9E%E7%89%99%E6%93%A6-%E5%82%B3780%E5%84%84%E5%BB%BA%E7%BE%8E%E5%A2%A8%E7%89%86-780%E8%9A%8A%E5%B0%B1%E8%83%BD%E9%91%BF%E7%A9%BF-081232342.html

中方歡迎WTO裁定可對36億美元美國商品加徵關稅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490636-20191107.htm

聯合國報告:中美貿易戰兩敗俱傷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8%81%AF%E5%90%88%E5%9C%8B%E5%A0%B1%E5%91%8A-%E4%B8%AD%E7%BE%8E%E8%B2%BF%E6%98%93%E6%88%B0%E5%85%A9%E6%95%97%E4%BF%B1%E5%82%B7-224005072.html

<匯港通訊> 聯合國報告指出,中美貿易戰導致兩國出口下跌,消費者要付出更高昂的價格,造成兩敗俱傷。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表的報告分析了美國對中國貨品加徵關稅的影響,單在今年上半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減少兩成半,總值350億美元,對兩國經濟造成損害。

貿易戰初期,大部分的關稅成本轉嫁美國消費者和公司,但中國出口商亦不斷調低受關稅影響的商品價格,爭取維持美國市場的份額。

報告又說,中美這場雙輸的貿易戰可能損害全球經濟穩定和未來增長。 (BC)

#貿易戰 #科技戰

[ 本帖最後由 香港人 於 2019-11-9 05:25 編輯 ]


- 白玫瑰 - 12-10-2019

美國阻撓致無法任命新法官 世貿常設上訴機構將停運
http://news.tvb.com/world/5def770f335d195275ed12cb/%E7%BE%8E%E5%9C%8B%E9%98%BB%E6%92%93%E8%87%B4%E7%84%A1%E6%B3%95%E4%BB%BB%E5%91%BD%E6%96%B0%E6%B3%95%E5%AE%98-%E4%B8%96%E8%B2%BF%E5%B8%B8%E8%A8%AD%E4%B8%8A%E8%A8%B4%E6%A9%9F%E6%A7%8B%E5%B0%87%E5%81%9C%E9%81%8B
世界貿易組織常設處理貿易糾紛的上訴機構,由於美國的阻撓無法任命新法官,上訴機構兩名法官今天退休後,就會因為法定人數不足而要停止運作。

世貿組織成員國周一開會,商討如何解決常設上訴機構停運的危機,但未能達成共識。美國駐世貿代表謝伊批評,其他成員國沒有處理上訴機構被指越權和漠視世貿規則的憂慮。

中國常駐世貿組織代表張向晨說:「暫時未有決定(如何解決停運危機)。」

中國駐世貿代表張向晨發聲明,稱上訴機構停運,是世貿建立以來最嚴重的打擊。

世貿的上訴機構原本有7名法官,但美國近兩年一直阻撓任命法官的程序,上訴機構自去年10月起,只剩下3名法官,是法定人數下限。其中兩名法官星期二將退休,上訴機構將停運。

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批評世貿妨礙美國,採取措施反制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不公平貿易行為,於是阻撓任命法官以示抗議。

歐盟表示,正聯同多個國家籌組一個替代上訴機構,處理未來的貿易爭議。世貿總幹事阿澤維多也會進行更密集的高層級協商,嘗試解決問題。不過,世貿表明,這些都只是權宜之計。

世貿發言人羅克威爾表示:「我們可以發明多種臨時措施,但我們不能放棄必須優先做的事,即是尋找永久的解決方法,這是政治問題,需要用政治方法解決,在日內瓦及在(各國)首都。」

分析擔心,上訴機構停運,失去了具約束力的爭端解決機制,多國可能會肆意用關稅和制裁互相打擊,損害貿易。


- 白玫瑰 - 12-11-2019

WTO上訴機構正式停擺,美國可放開手腳打貿易戰
https://yahoo-news.com.hk/BBCChineseNews/8111/?yptr=yahoo

阿澤維多認為特朗普是否為美國總統,對於WTO脫離困境而言不是阻礙,關鍵在於能否找到各方可以接受的改革方案。
解決國家間的貿易爭端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從星期三(12月11日)起,這項功能正式停擺。

為了解決成員國的經濟糾紛,WTO設置了爭端解決機構(DSB),成員國申訴後,派出爭端處理小組,調查後給出裁定。

對裁定不滿的成員國可以向上訴機構提出上訴,上訴機構有七名常設法官,法官們作出的裁決相當於WTO的「終審判決」,因此該機構也被看作WTO的「最高法院」。

而上訴機構僅剩三名成員在任,其中兩名即美國籍法官托馬斯·格雷厄姆、印度籍法官巴提亞,將於11日屆滿卸任,只剩下一名中國籍法官趙宏,已無法達到最低三人的議事和審查人數。因此停擺。

美國總統彈劾調查激出特朗普對華貿易戰「下三路」
中美貿易戰「休兵」 細數兩國百年恩怨往來
貿易戰前景不明 世貿批准中國制裁美國
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羅伯托·阿澤維多(Roberto Azevedo)向BBC表示,需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修復WTO的上訴機構,爭端解決機制需要重大改革,密集的協商將立即開始。

阿澤維多並不認為兩位法官卸任意味著WTO爭端解決機制停擺,他表示,成員國依然可以通過包括仲裁等多種其他手段解決爭端,但WTO會把為上訴機構重新運轉作為最優先考慮。

歐盟駐WTO大使馬查多(João Aguiar Machado)稱,世貿組織出現一個前所未有的情況,它將再也沒有能力對貿易爭端提出具有約束力的決議,也將不再保證上訴評審的權利。

美國想要一個什麼樣的WTO?
兩年來,上訴機構的法官不斷卸任,新法官卻難以就任。因為新法官人選需要成員國的共識,而美國不斷行使否決權阻止任命新法官。

特朗普政府認為,上訴機構濫用權力,存在越權裁決、超期審理和法官再任超時。WTO上訴機構客觀上存在無法按規定期限在90天內作出裁決等問題,但對於美國的其他指責,成員國的看法並不一致。

本周一,WTO再次努力避免上訴機構停擺發生,再次嘗試就填補法官職位空缺和超期審理等問題達成共識。

但美國駐WTO大使習達難(Dennis Shea)稱,WTO其他成員未能解決美方的關切,包括他所謂WTO上訴機構「越權」和「漠視」WTO規則等問題。美國不支持上訴機構啟動補缺的提議。

除了阻礙新法官人選,特朗普政府還在世貿組織預算問題上施壓。在本月初步批准的預算中,大幅減少2020年預算案,尤其是上訴機構的運營費用限制,只有此前的5%,為上訴機構的運轉雪上加霜。

儘管如此,阿澤維多認為特朗普是否為美國總統,對於WTO脫離困境而言不是阻礙,關鍵在於能否找到各方可以接受的改革方案。

他表示,這一過程是極端複雜的對話和談判,政治性天然很強,所以必須明白這不是一夜之間能夠解決的。

對此,上訴機構的前首席法官、美國前貿易談判代表巴楚斯(James Bacchus)向BBC表示,只要特朗普在任,想要達成一種讓上訴機構保持獨立和不偏不倚的解決方案,可能性極小。

他表示,美國贏得了它向WTO申訴的大多數案件,而美國多次違背WTO對於美國的裁決。

巴楚斯認為,美國對於WTO的批評和不滿很多都被特朗普誇大了。

馬查多對美國的行為提出批評。他表示,單一成員的行動,卻剝奪了其他成員擁有一個具有約束力和兩階段的爭端解決機制的權利。

特朗普和習近平會談
AFP/Getty
放開手腳打貿易戰
路透社稱,美國的不滿很大程度是因WTO讓其在應對中國時束手束腳。WTO在補貼問題上對中國採取罪疑惟輕的態度,駁回美國的傾銷處置,這一裁定在成員國中具有約束力。

而傾銷問題使美國格外惱火。當一個國家向外出口的商品比國內銷售價格更低時,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使用一種頗有爭議的方法來評估是否構成傾銷,以及原本合理的價格。

WTO沒有明確禁止這類做法,但上訴機構認為這違背他們的精神。

比如,1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仲裁小組裁定,允許中國每年對價值約36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這一裁定雖然針對的是7年前中國向世貿組織提出的一起申訴案,2012年中國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就美國向中國輸美的太陽能電池板、風力發電塔、鋼瓶和鋁型材徵收反補貼關稅表示不服。

美國華人社區慶祝中國國慶
EPA
巴楚斯認為,通過癱瘓上訴機構,美國試圖在貿易領域用「力量統治」取代法律統治。

特朗普當選後不再通過WTO解決貿易爭端,而是繞過WTO,直接向中國、巴西、阿根廷、土耳其等國加徵關稅。換來的是,這些國家爭鋒相對的報復性關稅。沒有貿易裁決,不斷升級的關稅戰,只能靠經濟實力來一較高下。

上訴機構癱瘓後,歐盟試圖在WTO之外構建一個臨時性的機制,來解決國際貿易糾紛。

中國在WTO改革的過程中也試圖發揮自己的效用。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國一直在積極推動解決上訴機構遴選僵局。中方與115個世貿組織成員提交了關於啟動上訴機構遴選的提案,聯合歐盟等40個成員提交了關於上訴機構改革的提案,努力爭取凝聚各方共識,持續推動相關問題解決。

有報道稱,中國也可能傾向於加入歐盟構建的臨時性解決方案。

川普破壞世貿組織仲裁功能 中國或支持歐盟解決貿易爭端的後備計畫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B7%9D%E6%99%AE%E7%A0%B4%E5%A3%9E%E4%B8%96%E8%B2%BF%E7%B5%84%E7%B9%94%E4%BB%B2%E8%A3%81%E5%8A%9F%E8%83%BD-%E4%B8%AD%E5%9C%8B%E6%88%96%E6%94%AF%E6%8C%81%E6%AD%90%E7%9B%9F%E8%A7%A3%E6%B1%BA%E8%B2%BF%E6%98%93%E7%88%AD%E7%AB%AF%E7%9A%84%E5%BE%8C%E5%82%99%E8%A8%88%E7%95%AB-143636685.html

[ 本帖最後由 白玫瑰 於 2019-12-11 09:26 編輯 ]


- 大冬瓜 - 12-22-2019

制裁德俄天然氣管道 特朗普貿易戰炮轉向大西洋彼岸
https://www.hk01.com/%E5%88%86%E6%9E%90%E8%A9%95%E8%AB%96/412888/%E5%88%B6%E8%A3%81%E5%BE%B7%E4%BF%84%E5%A4%A9%E7%84%B6%E6%B0%A3%E7%AE%A1%E9%81%93-%E7%89%B9%E6%9C%97%E6%99%AE%E8%B2%BF%E6%98%93%E6%88%B0%E7%82%AE%E8%BD%89%E5%90%91%E5%A4%A7%E8%A5%BF%E6%B4%8B%E5%BD%BC%E5%B2%B8

特朗普於周五(12月20日)正式簽署新一年的《國防授權法案》,其中包括對德俄兩國正在興趣的海底天然氣管道「北溪二號」(Nord Stream 2)相關企業或個人實施制裁。雖然美國政府一直指責「北溪二號」是俄國的「壓迫工具」,將使歐洲國家過度依賴俄國能源,不過這也許跟特朗普的下一輪貿易戰轉向有關。

《國防授權法案》制裁牽涉「北溪二號」管道鋪設的船隻提供者,要求國務院及財政部於60天內提供相關名單;名單上的企業或個人將有30天中止工程,否則將被禁止進入美國,並面臨財產凍結的風險。

「北溪二號」停工 連歐盟也不滿

目前,「北溪二號」已接近完工階段,只餘下丹麥水域附近的兩道近168公里海底管道尚未完工。

不過,鑒於美國制裁威脅,負責工程的瑞士公司Allseas周六(21日)已宣布中止有關工程,並將跟從「美國有關當局發出的管制、技術、環境指引」。此前,制裁的一大推手、美國參議員德魯茲(Ted Cruz)已去信Allseas警告如果後者繼續工程多一天,將要面對「壓倒性和有可能致死的法律及經濟制裁」。

雖然俄羅斯外交部繼續宣稱「將繼續其經濟計劃,不會理會任何人的制裁」,而「北溪二號」的負責機構也表明會「盡早完成管道」,不過失去了Allseas的參與,俄羅斯國營天然氣公司Gazprom只得一艘天然氣管道鋪設艦可用,相信會大大減慢工程進度。

繼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早前指責美國制裁是「域外執法」之後,德國副總理兼財長肖爾茨(Olaf Scholz)也指控此舉「嚴重干預德國和歐洲的內部事務和主權」。

連一向因中、東歐多國不滿而對「北溪二號」頗有微言的歐盟委員會也表示:「從原則上說,歐盟反對任何針對歐盟企業合法經營的制裁。」

美國的兩大反對理由

美國其實自奧巴馬年代己一直反對「北溪二號」的鋪設。目前,俄國供應約40%歐盟國家的天然氣需求,而新管道勢將加大此一比例,因此特朗普早前就曾批評這會使德國變成「俄國的人質」。

另一方面,俄國輸歐天然氣向來經烏克蘭傳送,給後者每年帶來約30億美元的收入。可是,自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爆發後,烏克蘭除了中止向Gazprom直接購入天然氣外,還要面對俄國以「北溪二號」及現已進入運作的「土耳其溪」(Turkstream)等天然氣管道繞過烏克蘭的威脅。因此,「北溪二號」的鋪設一直惹來德國帶領歐盟「拋棄」烏克蘭的質疑。

不過,在剛剛過去的周五,俄國卻在歐盟與德國的斡旋下,與烏克蘭達成新的輸氣協議,為期5年,取代將於本年結束的舊協議,掃除了烏國對「北溪二號」的疑慮。

因此,美國制裁「北溪二號」的理據,似乎只剩下「歐盟過度依賴俄國能源」的「人質論」。

雖然「人質論」並非毫無道理,不過歐盟依賴俄國能源是早已有之的現象,特朗普此刻發難,似乎另有謀算。

威迫歐盟「購買自由」?

近年,因2008年後頁岩氣開採技術的成熟,美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及天然氣生產國,其已知可開採天然氣儲存量更大增80%,而且在未來10年,全球新增的石油及天然氣供應中,美國一國就預計能佔其中60%。

面對此等產能,美國能源部早在本年5月就想到以地緣政治作為出口美國天然氣的宣傳工作,將美國液態天然氣的出口形容為「蘊含着美國自由的化學分子」。

12月初才剛離職、曾自稱「遊走推銷員」的美國前能源部長佩里(Rick Perry)視歐洲為其首要市場,更將今天的美國天然氣比喻為二戰大戰期間「讓歐盟免於納粹佔領、重獲自由」的「年輕美國軍人」。

如今,《美墨加協議》(USMCA)與中美第一階段協議都似乎塵埃落定,特朗普的貿易戰炮也開始轉行大西洋彼岸的歐洲大陸。以往極少接受媒體訪問、近來卻頻頻走上幕前的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上周二(12月17日)就指與美國有1,800億美元貿易順差的歐盟已成為「特朗普的關注焦點」,批評雙方有「非常不平衡的關係」。

配合美國早前因空中巴士(Airbus)補貼問題和法國數碼稅向歐盟開展的關稅威脅,這一次對「北溪二號」的制裁可算是另一則警告:「美歐貿易戰」即將開打,如果要避戰,就多買一點美國天然氣,收窄一下雙方貿易差距吧。

在此次制裁中,美國並無將「北溪二號」的資金提供者列入範圍之內,可算是「留了一手」。不過,如果歐盟再無動作,並不願花錢「購買自由」,這一場跨大西洋的貿易戰事在不久的將來難怕在所難免。


- 大冬瓜 - 12-26-2019

越南搶走中國的出口占有率?貿易戰下的聖誕燈講述複雜故事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8%B6%8A%E5%8D%97%E6%90%B6%E8%B5%B0%E4%B8%AD%E5%9C%8B%E7%9A%84%E5%87%BA%E5%8F%A3%E5%8D%A0%E6%9C%89%E7%8E%87-%E8%B2%BF%E6%98%93%E6%88%B0%E4%B8%8B%E7%9A%84%E8%81%96%E8%AA%95%E7%87%88%E8%AC%9B%E8%BF%B0%E8%A4%87%E9%9B%9C%E6%95%85%E4%BA%8B-021049996.html

[Image: 0798aa37ddec597b1a8dad5d7cfff780]

【彭博】-- 在美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家庭客廳裡,今年的聖誕燈飾講述了一個複雜的、遠至越南的故事。

多年來,節日燈幾乎只在中國生產,但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增加,促使許多買家轉向其他地方採購。越南是一個明顯的贏家國。根據美國海關數據,今年頭10個月裡從越南到美國的聖誕燈飾海運量比2018年同期成長了一倍多。同時,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燈飾減少了49%。

對數據的更深入分析以及與貿易專家和企業的交流,則呈現出來了一個複雜的故事。

聖誕燈遵循的是在美國關稅清單內商品身上越來越多見的一種模式:中國供應商在設法撕掉「中國製造」標籤以逃避「懲罰」,利用越南等鄰國跨境運輸貨物,重新貼上標籤並發往美國。

毫無疑問,越南正在吸引合法的外國投資和製造業務,而且在唐納德· 川普總統開始撼動全球供應鏈之前一直做得很好。但是,貿易戰增加了非法商品販運的風險,令越南成為關注焦點。

「中國人非常擅長低價、高量生產,並具有一定的不易轉移或復制的技能,」Asian Trade Centre駐新加坡的執行董事Deborah Elms稱。她說,企業有「巨大的動力」用其他方式運送物品,以繞開會侵蝕利潤率的高額關稅。

這一結論在越南得到了生動的展現。每年這個時候,河內老城區連續三個街區全都在售賣聖誕節相關商品。

「有些本地公司從中國買了材料和零件,然後把它們組裝成這種燈來賣,」Hang Ma街上一位34歲的店主Nguyen Thi Ha說道。

她用越南語表示:「他們自己生產不了,因為成本會比他們從中國進口零件再組裝要貴得多。」

Hang Ma路上的幾位店主說,貿易戰壓力使得今年有更多中國供應商湧入這個市場。

5月份,川普政府對來自中國的聖誕燈實施25%的關稅稅率,高於此前的10%。美國和中國本月早些時候商定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不涵蓋該商品。

美中貿易戰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QuickTake

在越南海關總署海關管制和監督負責人Au Anh Tuan看來,遏制非法貨物流通是個難題。截至今年10月,官方已經發現今年的約14宗重大出口商品貼假標籤案件。

「我們一直在與計畫和投資部合作,對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外商直接投資(FDI)進行全面篩查,」他11月份在河內接受一次採訪時說。截至11月份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對越南的FDI成長率達到了三位數。

Tuan說,他們一直在研究投資價值--尤其是工廠規模和技術使用情況,以判斷投資者是否打算「僅僅找個地方組裝他們從中國帶來的所有零件」。他們還將檢查計畫生產的商品是否要繳納美國關稅,這暗示投資者可能試圖逃避「懲罰」。

(新增自第七段開始的內容)

原文標題Christmas Lights, Tangled in Trade War, Show Vietnam’s Struggle


- Chan7 - 01-16-2020

【貿易協議】中方承諾兩年買1.5萬億美貨 結束強迫技術轉移
https://hk.news.yahoo.com/%E8%B2%BF%E6%98%93%E5%8D%94%E8%AD%B0-%E4%B8%AD%E6%96%B9%E6%89%BF%E8%AB%BE%E5%85%A9%E5%B9%B4%E8%B2%B71-5%E8%90%AC%E5%84%84%E7%BE%8E%E8%B2%A8-%E7%B5%90%E6%9D%9F%E5%BC%B7%E8%BF%AB%E6%8A%80%E8%A1%93%E8%BD%89%E7%A7%BB-234152073.html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周三在白宮簽署兩國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這份協議包括七大範疇:知識產權、技術轉移、農業、金融服務、匯率、擴大貿易、爭端解決,30天後生效。其中,中國同意以2017年為基準,兩年內向美國多購買超過2000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的製造業產品、農產品、能源產品與服務。美國則取消原定去年12月生效的關稅,並把去年9月1日對12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降低一半至7.5%。不過,美國對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的25%關稅不變。

在簽署第一階段協議之際,美國官員的焦點已經轉到第二階段談判。美國財政部長姆欽表示,如果兩國能夠很快達成第二階段協議的話,特朗普將考慮進一步下調對中國產品徵收的關稅。美國《紐約時報》指出,特朗普在這次貿易戰取得一些勝利,但是如何實行協議的條文可能是一樁難事。中國《人民日報》則發表專家評論,指協議是「平等、互利、雙贏」,又說部分關稅降低,「充分證明中方談判取得了重大成果」。

今次白宮有如視簽署儀式是大事,特朗普、副總統彭斯以及多名美國官員與國會議員,出席在東廳(East Room)的儀式,台下來賓坐得滿滿,美國傳媒指白宮邀請了200人參加,前國務卿基辛格亦是座上客。中國則由劉鶴率領約十人的代表團參加,對比強烈。

神態興奮的特朗普在簽署儀式發表長達48分鐘的長篇講話:「今天我們邁出重要的一步,這是此前與中國從未有過的一步。隨着我們簽署歷史性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我們邁向公平、對等貿易的未來。我們一同修正過去的錯誤,為美國工人、農民和家庭創造有經濟正義和安全的未來。我想感謝正在看我們致詞的習主席,我不久的將來會到中國去。我想感謝習主席,他是我很好的朋友。我們代表不同的國家,他代表中國,我代表美國,但我們發展出了一段難以置信的友誼。我想感謝他在這個複雜的過程中的合作與伙伴關係」。

他續稱:「我們的談判是艱難、坦誠、開放和尊重的,我們難以置信的突破由此而來。多數人認為這不可能發生。我們本來25年前就該做到」,「這次簽署不僅標誌着一項協議,而且標誌着國際貿易的根本變化。美國人終於有了一個在談判桌上把他們放在第一位的政府。在貿易上、在每一項協議和每一個決定上,都把他們放在第一位,我們採取的每一個行動都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可執行性。」

特朗普說:「隨着我們進入第二階段,我期待繼續構建一個更加和諧、繁榮的未來,不僅是真正意義上的商業,而且遠遠超越商業的美中未來。這遠遠超出了這項協議的範圍,它將導致更牢固的世界和平。」

美國副總統彭斯也發表講話。他說,經濟投降的日子一去不返了,今天是世界兩大經濟實體貿易關係的新篇章,「我們和你(特朗普)一樣意識到我們和中國之間仍將存在差異,但今天開啟了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貿易關係的新篇章。我可以向美國人民保證,我們正在構建與中國和世界的更加有富有成效的關係的同時,我們的總統仍會繼續堅定不移把美國放在第一位」。中國人民網

劉鶴宣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給特朗普的信。習近平在信中說,保持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符合雙方利益,需要雙方共同努力。習近平說,希望美方本着協議精神,公平對待中國企業的正常貿易及投資活動,支持兩國企業、科研機構及學校等開展合作,促進中美互信。他並說,願意與特朗普保持密切聯繫,中方願意與美方雙向而行,相信在兩國領袖的帶領下,中美關係在新的一年能夠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利益及實惠。

美國貿易代表署隨後公布協議文本,文件全名是〈Economic and Trade Agreement between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美利堅合眾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經濟及貿易協議〉。這份96頁的協議,包括知識產權、技術轉移、農業、金融服務、匯率與貨幣等項目,中國並承諾將大量增購美國商品與服務。協議也確立爭端解決機制,以確保協議即時且有效的實施與執行。

知識產權方面,涉及包括商業領域、醫藥相關知識產權、產品產地標誌、商標,以及針對盜版與仿冒品等長期存在問題的解決。

技術轉移方面,中方同意結束長期以來強迫或迫使外商企業將技術移轉中國企業,將技術轉移作為獲得市場准入、行政批准或從政府獲得優勢的條件。此外,中國也承諾避免指導或支持旨在獲得外國技術的境外投資工業計畫。

農業項目方面,主要探討貿易結構性障礙,以及中方同意大量增購美國食品、農產品與海產以促進美國農漁業收入,提供更多農業經濟活動並增加就業機會。其中包括肉類、家禽、海鮮、大米、乳製品、嬰兒配方奶粉、園藝產品、動物飼料與飼料添加劑、寵物食品與農業生物技術等項目。

金融服務部分則涵蓋中國對美國包括銀行、保險、證券與信用評等金融服務提供商的貿易與投資壁壘的長期問題,包括外資股權限制和歧視性監管要求,希望透過消除這些障礙使美國金融服務提供商能更具競爭力、獲得更公平的競爭環境,並在中國市場擴展服務。

在宏觀經濟政策與匯率項目部分,包括與貨幣議題有關的政策與透明度承諾,要求透過高標準承諾避免不公平的貨幣措施、競爭性貶值和匯率目標,同時提高透明度,建立問責制與執法機制,加強宏觀經濟與匯率穩定,確保中國不會使用貨幣措施使美國出口商面臨不公平競爭。

擴大貿易方面,中方承諾以2017年度為基準,在未來2年增加對美國商品與服務的進口,總額為2000億美元。購買項目包括美國製成品、食品、農產品、海鮮、能源與服務,以促進美中貿易關係。

爭端解決方面,則是制定為確保有效執行協議並允許各方以公平、迅速的方式解決爭端的機制,透過雙邊定期雙邊磋商,處理解決與協議有關爭端。

民主黨領袖批評這項協議提出批評,稱特朗普「讓中國贏了」。前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發表聲明說:中國是特朗普與北京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大贏家。特朗普在給美國經濟、農民和工人造成重大痛苦和不安之後,沒有得到什麼,協議沒有解決兩國糾紛的核心,包括產業補貼、對國企的支持、網絡盜竊和其它貿易與技術的掠奪性的行為。

特朗普的另一個政治對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在兩國簽署協議後立即與參議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資深成員布朗,和參議院金融委員會資深成員懷登舉行記者會,批評特朗普在壓力下軟化。舒默說,歷史將記住,特朗普向中國屈服。


- Chan7 - 01-16-2020

【中美貿易協議】魔鬼在細節:兩國表述與宣傳的差異
https://www.hk01.com/%E5%88%86%E6%9E%90%E8%A9%95%E8%AB%96/422445/%E4%B8%AD%E7%BE%8E%E8%B2%BF%E6%98%93%E5%8D%94%E8%AD%B0-%E9%AD%94%E9%AC%BC%E5%9C%A8%E7%B4%B0%E7%AF%80-%E5%85%A9%E5%9C%8B%E8%A1%A8%E8%BF%B0%E8%88%87%E5%AE%A3%E5%82%B3%E7%9A%84%E5%B7%AE%E7%95%B0
[Image: 7-fqKCAlynuRqe9ZuwwNPBKccgsWarSk45B7GeOQ...w1920r16_9]

歷時近兩年的中美貿易戰,在經過13輪高級別官員對話、兩次「習特會」和數次談崩之後,終於定於1月15日簽署第一階段協議。

這份協議包含怎樣的內容?中英文各自表述的措辭差異,透露着怎樣的訊號?兩國高調官宣一個月後方才簽署的這份協議究竟有着怎樣的政治意義?尚未開始的「第二階段」談判,又將以怎樣的方式和風格展開?聚焦貿易問題之餘,談判過程和結果又折射出兩國關係怎樣的歷史轉變?昭示着怎樣的前景?

此次中美談判的範疇僅僅是一份貿易協議,但其意義卻又絕不僅止於此。站在今天的節點,《香港01》將嘗試對以上問題,以11篇文章予以評述。此為第三篇。

【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系列
第一篇:習近平為什麼拒絕同特朗普簽協議
第二篇:劉鶴訪美簽協議 特朗普何以破例訪華
第三篇:魔鬼在細節:兩國表述與宣傳的差異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與中國副總理劉鶴1月15日12時在白宮的東廳簽署了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從美方公布的協議文本和中國官媒體的報道以及整個簽署儀式的氛圍來看,雙方對協議內容的把控和重視程度,以及彼此的對外公關,都存在一些細微差異。

現場差異:人員和時間分配

全程70分鐘的簽署儀式,特朗普光介紹美方人員就佔去了50多分鐘的時間,將中方人員晾在一邊。劉鶴和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講話共10分鐘左右。隨後,特朗普和劉鶴在文本協議上簽字。這也是中美外交史上首次由美國總統和中國副總理這種職位不對等的方式共同簽署協議。

特朗普開場便介紹促成了此次貿易協議的美方談判人員、相關內閣大員以及他邀請到現場的嘉賓,包括一些來自農業州的聯邦國會議員州長和企業高管。中美之間扮演遊說角色的重要任務也出席了儀式,比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以及美國共和黨金主、有「美國賭王」之稱的金沙集團創辦人埃德爾森(Sheldon Adelson)。

具體而言,除了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和財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帶領的談判團隊外,其他出席人員包括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白宮高級顧問庫什納(Jared Kushner)夫婦、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Larry Kudlow)和強硬的對華鷹派納瓦羅(Peter Navarro)等。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Terry Edward Branstad)也出席了簽字儀式。

特朗普延續之前表態,說這是「任何人從未見過的最大的協議」並再次稱讚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並提到他將在不久的將來訪問中國。

出席簽字儀式的中方官員有10人,包括劉鶴,中國商務部長鐘山,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央行行長易綱,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席寧吉哲,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敏,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鄭則光,中國工業和信息技術部副部長王志軍,中國農業部副部長韓軍,以及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守文。

劉鶴和崔天凱整體上強調中美貿易協議「互利共贏」,建立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劉鶴在簽署儀式上也朗讀習近平帶給特朗普的口信,其中提到了之前習近平的一些表述,比如:「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它搞壞。」中美「合則兩利,鬥則兩傷。」

協議內容

中方提到,協議文本包括序言、知識產權、技術轉讓、食品和農產品、金融服務、匯率和透明度、擴大貿易、雙邊評估和爭端解決、最終條款九個章節。這和2019年年底雙方達成協議時的表述完全一致。

就結構性問題,雙方協議文本都提到,本協議以及中國正在採取的開放經濟和改善貿易體系(regime)的舉措所帶來的貿易和經濟結構變化,將有助於擴大貿易流,包括顯著增加美國和其他國家對中國的商品和服務出口。

但總體上美方公布的協議強調「中國的義務性」以及「協議的契約性」。比如,英文版本中「美國確認(reaffirm)」和「中美同意(agree)」以及多處以「China shall」(中國應)所表達的中國義務。文本之外,萊特希澤等人則強調「中國致力於」兌現承諾。

協議也強調「雙方」的義務,比如,在技術轉讓這一章節,雙方達成的所有協議都是權利義務對等的。比如,雙方收購、設立合資企業時,不得強制對方轉讓技術;不能通過行政管理、行政許可等要求,強制對方轉讓技術;雙方不得將轉讓技術或者使用對方技術作為市場准入的條件;雙方保持行政管理、行政許可透明,在行政監管審查過程中對企業敏感技術信息保密;雙方保證對對方企業的執法透明、公平等。

在技術轉讓部分,雙方協議都提到「自願」(voluntary)原則。協議提到,雙方確認確保按照自願和基於市場的條件開展技術轉讓的重要性,並認識到強制技術轉讓是一項重要關切。雙方個人之間的技術轉讓或許可應基於自願且反映雙方個人同意的市場條件。

微妙的措辭安排

涉及「如何監督中國落實承諾」的問題,中國此前一直強調爭端解決(dispute settlement),而美方則一再堅持通過所謂「執行機制」(enforcement mechanism)確保中方落實承諾。

關乎此次協議,雙方以「執行機制」作為第5.4條的統稱,而具體措辭上,在12月兩國宣佈達成協議時所用的「爭端解决系统」(Dispute Resolution System)基礎上,再度降調為「爭端解決安排」(Dispute Resolution Arrangement),且還補充到必須「雙邊評估」(Bilateral Evaluation)。

可謂既照顧到美國的面子問題,也照顧到中方的實際訴求。

公開程度與公關方式

1月15日簽署協議當天,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通過其官網發佈了協議的英文版本。協議一共96頁。中方於北京時間1月16日10時40分公佈了中文文本。

除了公布文本全文,白宮還發佈聲明,強調「在實施重大改革這方面,中國已同意在廣泛的關鍵領域進行重大結構性改革」,涵蓋技術轉讓、貨幣和匯率、農業出口和知識產權等領域。聲明還提到,協議中包含的改革是完全可執行的,包括一個強有力的爭端解決機制,以確保有效的執行和落實。

之前有媒體報道說,協議文本的所有內容都會在1月15日公布,但一個機密附件不會公開。該附件詳細列舉了中國將購買的美國產品和服務,美方也擔心公布會影響市場行為。

達成第一階段協議時,美方就曾表示,協議中有關禽肉和動物飼料等個別產品有明確的購買指標,暫時不會公布。

【中美貿易協議】習近平為何拒絕同特朗普簽協議?
【中美貿易協議】劉鶴訪美簽協議 特朗普何以破例訪華
【中美貿易協議】美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96頁中美協議文本

關税

雙方除了簽署的文本協議外,再無其他任何口頭或書面文件,對未來減少關稅,也沒有任何協議。

此前美國對約2,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保持25%的稅率,並同意將1,200億美元產品的關稅從15%降至7.5%。所降關稅涉及的商品包括玩具、手機和服裝。中方表述依然是,美方將履行分階段取消對華產品加徵關稅的相關承諾,實現加徵關稅由升到降的轉變。

第一階段協議重點還是中國購買美國農產品。這在政治上算是特朗普的一次勝利,不過由於該階段協議過於聚焦農業購買,弱化了結構性的議題,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arles E. Schumer)等民主黨人頗有微詞,質疑中國兌現承諾的能力。

目前美國仍然有3,600多億美元的中國商品關稅尚未取消,中方也在向對等比例的美國商品徵收關稅。美國財長姆努欽在協議簽署前明確提到,會繼續保持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直到美中達成第二階段協議。中方也依舊明確要求兩國取消所有已加徵關稅。也就是說,圍繞關稅的討論依舊會是第二階段協議談判中的要點。

中美貿易協議末日博士話喪權辱國! 習近平劉鶴誰是李鴻章!? (D100 左右大局 主持: 李慧玲、黎明 烽煙訪問: 羅家聰)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shl_4HflcE
[youtube]eshl_4HflcE[/youtube]

貿戰第一階段得失對比懶人包(付圖表)| 17Jan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nWsZrrHQvw
[youtube]PnWsZrrHQvw[/youtube]

[ 本帖最後由 Chan7 於 2020-1-17 16:14 編輯 ]


- Chan7 - 01-19-2020

中美簽首階段貿易協議 美保留關稅作談判籌碼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00116/bkn-20200116000019137-0116_00822_001.html

[Image: bkn-20200116000019137-0116_00822_001_08b...0116214123]
[Image: bkn-20200116000019137-0116_00822_001_07b...0116214123]

中美貿易戰開打近2年,兩國終在當地時間周三(15日)於美國白宮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美國總統特朗普親迎中方簽署代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更邀請逾200賓客見證簽署儀式。根據協議,中方未來兩年將增購總值2000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的美國貨,雙方均表示協議有利兩國及世界。特朗普形容協議糾正過往錯誤,為美國工人、農民及家庭帶來經濟公平,他於不久後將訪華。他透露第二階段談判即將開始,重申會維持對華貨徵收的現行關稅作談判籌碼。

簽署儀式於白宮東廳進行,大批記者一早在白宮外守候。儀式於當地時間早上11時30分開始,現場逾200名政商界人士見證。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親自迎接劉鶴,二人進入東廳後,特朗普首先發表講話。他形容首階段協議是中美向公平及互惠貿易邁進的重要一步,可為美國家庭、商界及農民提供經濟保障,又指自己即將訪華。他其後邀請副總統彭斯發言,彭斯強調美國會新增更多就業職位,中美將揭開新篇章,華府會堅持實行美國優先政策。

特朗普用近一小時發言,他感謝貿易代表萊蒂澤、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庫德洛、白宮高級顧問庫斯納、國務卿蓬佩奧等20人的努力,令中美達成協議。他又指,中方將開放市場予美國牛肉、豬肉、奶製品、動物飼料和生物技術。他強調,早前對華貨加徵的關稅會繼續保留,作為談判籌碼。若中美能完成第二階段貿易協議,他會同意取消所有關稅,亦預期不會有第三階段談判。

在特朗普講話期間,劉鶴、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等中方代表團人員,則站在特朗普後方聆聽。他之後請劉鶴讀出習近平的信件,習近平表示正如他去年12月20日與特朗普通電話時說,中美達成首階段貿易協議有利於中美兩國和世界,顯示兩國完全能在平等及雙互尊重的基礎上,通過對話磋商找到有關問題的解決辦法,下一步雙方要落實協議,發揮積極作用,推動中美經貿合作得到更大進展。

習近平又指,保持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符合雙方利益,需要兩國共同努力,希望美方公平對待中國企業正常貿易和投資,支持兩國企業、科研機構、學校及學者的合作,促進中美的互信與合作。特朗普與劉鶴其後簽署協議,現埸掌聲雷動,二人簽署文件後握手合照,並轉到國宴廳共進午餐。

中美簽協遭批喪權辱國 劉鶴被譏劉鴻章
http://www.rfi.fr/tw/%E4%B8%AD%E5%9C%8B/20200117-%E7%B6%B2%E6%8C%87%E5%8A%89%E9%B6%B4%E7%B0%BD%E5%8D%94%E8%B3%A3%E5%9C%8B-%E6%9C%89%E5%8A%89%E9%B4%BB%E7%AB%A0%E8%AD%8F%E8%81%B2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國副總理劉鶴2020年1月15日在白宮簽署了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北京官方和中國媒體對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正式簽署齊聲表示歡迎,稱這一協議的達成是互利共贏,有利於美中兩國,也有利於世界,符合中國改革開放的方向。相比美中兩國官方對於協議的簽署的高調讚揚,兩國民間都存在批評意見。有中國網民將劉鶴與李鴻章類比,認為劉鶴與美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喪權辱國”。

據美國之音報道說,中國官媒稱美中首階段協議“雙贏”,學者贊而網民嗆“劉鴻章”。

北京官方和中國媒體對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正式簽署齊聲表示歡迎,稱這一協議的達成是互利共贏,有利於美中兩國,也有利於世界,符合中國改革開放的方向。經濟學者指出,該協議如能切實履行,實際上是糾正了過去中國對美貿易中和國企與民企之間的不平等狀況。

中國官方對美中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表示歡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方牽頭人劉鶴副總理在簽字儀式上向特朗普總統轉達了一封信,表示希望雙方把協議落到實處。美中的第一階段協議讓貿易戰停火,美國同意暫停加征新的關稅,中國同意擴大採購美國的商品和服務,美國對中國已經加征的關稅大體維持不變。公開的協議文本涉及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轉讓、彙率、中國擴大對美國產品和服務的採購、金融領域開放以及爭端的處理等。協議實施的相關細則沒有公開。

該報道說,中國官媒一改對這場美中貿易摩擦和美國所提要求的批評語調,不再重複“奉陪到底”或者“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之類的狠話,而是一律為這個協議的達成點贊。新華社報道說,這是一份基於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協議。報道認為,協議的簽署標誌着雙方朝着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向邁出重要一步。中共黨報人民日報綜合多位專家的觀點,對協議內容作出相當正面的高度評價。周四的央視新聞聯播也播放了一段大約兩分鐘的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美貿易協議的新聞。

該報道說,相比美中兩國官方對於協議的簽署的高調讚揚,兩國民間都存在批評意見。有中國網民將劉鶴與李鴻章類比,認為劉鶴與美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喪權辱國”。

報道引述原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盛洪認為,過去美國對中國產品的關稅是中國對美國產品關稅的二分之一,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在市場准入方面也不佔優勢,很多領域中國市場並不開放,美中雙方簽訂協議,實際上是糾正了過去中國對美貿易的不平等。盛洪指,美國提出的結構性改革對中國是有好處的,只是對中國的某些利益集團不利而已。

據盛洪說:你要看一看中美原來的貿易狀況,本身是不平等的,況且對不公平貿易的觸動,對中國人民是有好處的,包括國有企業,在中國國內都不平等,國有企業有免費的土地,有大量貸款,民營企業是沒有的,這些是不平等。我們要改革國有企業,不要讓他有那麼多特權,難道不是對中國人民有好處嗎?開放互聯網難道不是對中國人民有好處嗎?所謂的不平等,實際上是對他們的利益集團不平等。

美國之音說,中國網民熱議這一經貿協議。微博上有大量評論認為,中國在美方未降低關稅的情況下做出了妥協讓步。有網友感到不快,因為美國全面封殺華為,而中國制裁對台軍售企業、實體清單到現在還沒有下文。有評論稱該協議是美日《廣場協議》的翻版,還有網友留言譏諷稱“劉鴻章”。與此同時,人民日報微博評論區僅顯示了幾條評論。

該報道說,美中首期協議簽署的次日,中國股市並沒有出現股民期待的利好行情,滬深兩市均小跌約零點五個百分點。

中國擴大進口美國商品 發改委:滿足民眾需求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00119/bkn-20200119133445815-0119_00952_001.html

中美日前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中方將加大對美國產品和服務的進口,其中包括農產品。國家發改委周日(1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指,美國在能源、農產品、醫療、金融等領域具備優質供給能力,擴大美國進口將有利於滿足中國民眾對優質商品和服務的需求。

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中美兩國發展階段、經濟結構、資源稟賦均有不同,經貿合作互補性較強。加強中美經貿合作符合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有利於促進國內市場競爭,推動產品和服務提質升級。中國企業將遵循世貿組織規則,根據市場化原則,與美國企業商談進口協議,擴大自美商品和服務進口。

此外,為保障春節期間豬肉供應及價格穩定,發改委與有關部門和地方採取措施,包括加大凍豬肉儲備投放,目前已分6批次合計投放約15萬噸中央凍豬肉儲備,全國大多數省份及主要城市亦結合當地市場形勢,聯動進行投放,增加豬肉市場供應。

孟瑋指出,為保障低收入群體不受價格上漲因素影響,發改委發放價格臨時補貼,目前各地已向困難群眾發放補貼共112.5億元人民幣(約129.37億港元);並配合有關部門堅決打擊哄抬物價、囤積居奇、價格欺詐等各類價格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市場監管。

中美貿易協議打擊電商假貨 違者或被吊銷經營許可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00117/bkn-20200117163532245-0117_00952_001.html

中美周三(15日)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雙方先後公布協議文本,其中在保護知識產權部分,雙方針對網絡電商盜版、假貨問題訂出責任與義務,明確如電商平台未能有效遏制上述問題,或會被吊銷網絡經營許可。

協議規定,中方應該提供有效的執法程序,令版權持有者能在網上採取有效、迅速的行動,以應對侵權問題。協議要求如果發現有侵權貨品在電商平台出售,中方應要求迅速下架,將版權持有人收到通知後,提出司法或行政投訴的期限延長至20個工作日,及確保下架下架的信息有效。

協議又指,相關電商平台如多次未能解決問題,中方可能會吊銷網絡經營許可,美國正在研究採取更多措施,打擊假冒或盜版商品的銷售。

有律師表示,中美經貿協議所指的假冒和盜版問題,並不僅涉及跨境電商平台的業務,理論上所有電商平台在任何市場開展的零售業務,都會受協議約束,但協議卻是強調執行的有效性和迅速,對「屢教不改」的平台可能被吊銷執照,應會對電商平台更有壓力和動力參與打擊假貨。

此外,有中國媒體報道,去年多間中國科技企業被中國國企或投行併購,其中包括美亞柏科信息公司(Xiamen Meiya Pico Information)等被美國列入貿易戰黑名單的公司,有日媒認為,中方此舉是要保護民營科技公司,免受貿易戰的衝擊。

報道指出,中國國企近年併購民企以救助其財務問題,但事實上,被併購的44間公司中,僅有11間在2019年出現虧損,而美亞柏科當年的營收更有2成增長;監控系統商英飛拓和東方網力(NetPosa Technologies)更分別有5成和2成的增長。

內地專家指協議平衡對等 擴大進口基於市場原則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00116/bkn-20200116191547041-0116_00952_001.html

中美正式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外界對協議內容有不同解讀。中國官媒周四(16日)報道,多名不同領域的中國學者專家,均認為這是一份平衡的協議,雙方權利義務對等。中方基於市場原則,從美國進口貨品,可避免部分美國供應商坐地起價。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雲認為,很多中國知名企業都會碰到商標被搶先註冊,協議中建立打擊惡意註冊商標的制度,有利於更好地保護中國市場上所有企業的合法權益。

對於中方要增購不少於2000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的美國貨品,有人擔心擴大自美進口,會影響其他貿易夥伴的利益,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研究院、經濟學院教授程大為認為,中國市場空間巨大,只要產品和服務足夠優質,就不愁找不到市場空間。

中美經貿摩擦中,匯率問題一度是爭議焦點之一。這次協議中雙方均認可匯率問題與匯率評估是多邊問題,任何一方不能單獨作判斷。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東艷指出,這將有助妥善解決美方一些人亂貼「匯率操縱國」標籤等問題。

中國網民:貿戰如韓戰邊打邊談 憂衝擊高端產業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00116/bkn-20200116170047943-0116_00952_001.html

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簽署,令兩國的貿易緊張得到一定程度紓緩。有中國網民認為,中美目前進入「韓戰模式」,一邊打一邊談,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速勝速敗」。隨着兩國長期對峙,將陸續開闢科技戰、金融戰、輿論戰等新戰場。另有中國網民憂慮,貿易協議可能衝擊高端產業。

有網民指,協議主要是金融開放、增加從美國進口農產品及保障知識產權。金融開放雖有風險,但亦是自身改革要求,問題不大,進口農產品則主要影響農民。保障知識產權就猶如將利劍遞到美國總統特朗普手中,他下一步肯定要猛砍。

另有網民表示,中美貿易協議有利於中國整體經濟、社會穩定,但對產業部門有利有弊。協議總體上利好代工行業、國際產業鏈配套行業、服裝玩具等傳統出口加工業,惟中國金融業、農業、高科技行業、高端製造業等會受衝擊,且衝擊程度可能要未來3至5年才能看出。

有網民發現, 中美貿易協議英文版中「China shall」的表述共有105處,而「The United States shall」只有5處,其中2處更是「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hall」,質疑是否自二戰後中方首次公開承認並服從美國規則。

警告魔鬼在細節 歐盟將評估中美貿易協議
https://hk.on.cc/hk/bkn/cnt/aeanews/20200117/bkn-20200117130049301-0117_00912_001.html

中美周三(15日)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歐盟貿易專員霍根(Phil Hogan)周四(16日)表示,協議基於非常規的雙邊磋商達成,歐盟將檢視內容及評估是否符合世界貿易組織準則,又警告「魔鬼在細節」。他稱,美國沒有解決中國的貿易結構問題,雙方亦維持現行關稅,直指協議的政治利益多於經濟利益。

霍根當日於倫敦向華盛頓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論壇發表視像講話,指中美於常規框架外磋商,協議細節目前有點粗略,歐盟尚未分析內容,將研究並評估是否符合世貿準則,若有違規會採取行動。

霍根亦批評,協議沒有滿足美國和歐盟對中國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將觀望中美下階段談判甚麼議題。他續指,雙方仍保留懲罰性關稅,影響競爭及就業,對經濟的好處有限,質疑這是政治行動,短期而言或有利美國總統特朗普爭取連任。

除了中美貿易戰,霍根還促請美歐盡快解決飛機補貼爭端,明言雙方為此針鋒相對,只會讓中國航天工業得益。中美簽署首階段協議後,美國國會周四亦通過美墨加協定,商務部長羅斯稱華府可集中火力與歐盟談判,立場會更強硬。霍根警告若事態升級,歐盟將與法國聯手,考慮一切選項保護己身的經濟利益。


- Chan7 - 01-22-2020

【中美貿易戰】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美國佔上風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4%B8%AD%E7%BE%8E%E8%B2%BF%E6%98%93%E6%88%B0%E7%AC%AC%E4%B8%80%E9%9A%8E%E6%AE%B5%E8%B2%BF%E6%98%93%E5%8D%94%E8%AD%B0-%E7%BE%8E%E5%9C%8B%E4%BD%94%E4%B8%8A%E9%A2%A8-090030197.html

隨著中美簽署所謂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市場論轉向討論哪一方較為「著數」,以及進當入第二階段,這兩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各擁有多少的談判實力。

特朗普政府打算對大約三分之二的中國進口貨品(總值約3,600億美元)維持懲罰性關稅,以確保中國能兌現承諾,中國方面則承諾購買美國的農產品。

美國於周四公布的第四季全球消費者信心顯示,在周三簽署「第一階段」協議之前,中國比美國可能受到更大的傷害,如果「第二階段」談判破裂,而美國進一步加徵關稅,則中國將承受更大的痛苦。

根據美國經濟評議會(The Conference Board)的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二季下跌,由第三季的114跌至112(100或以上被稱為正面)。該報告指出,下跌成因是「消費意欲下降和對個人理財愈來愈悲觀」。

根據美國經濟與尼爾森(Nielsen)的共同數據顯示,在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簽署之前,第四季中國消費者信心有所下降,而美國則有所上升。

「儘管在光棍節期間,網購刷新紀錄,但是消費者支出看來正逐步減弱,」美國經濟評議會在最近一個報告中寫道,並補充說,中美貿易戰的整體影響,某程度上被北京加大力度推動的消費導向型經濟增長所抵銷。

根據美國「金融時報」報道,美國消費者感受到的貿易戰影響顯然沒有那麼明顯。最新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在第四季略有上升,市場情緒從120升至122,接近123的歷史高位。2019年工資上升和低失業率有助維持消費者支出。

整體而言,在去年最後三個月,全球消費者信心與第三季一樣,維持在107不變。

但是無可否認,特朗普政府對許多中國貨品徵收關稅時,都小心翼翼地免除了消費品類別。特朗普總統甚至在繁忙的假期購物季節開始之前數周,就取消了對電子產品等受歡迎消費品所徵收的關稅。正如美國經濟評議會經濟學家Bart van Ark去年夏天指出的那樣,如果美國恢復對中國進口消費品徵收新的關稅,則美國的消費者信心可能會受到比現在更大的影響。

中國官媒承認美在貿易戰中占上風 但未得到絕對優勢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415160

美中貿易談判進展複雜多變,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今 (22) 日在 Twitter 上發文指出,他認為美中貿易戰美國占上風,但程度還不足以決定如何結束這場貿易戰。

胡錫進指出,他承認美國在這場美中貿易戰中有優勢,因此能夠決定何時結束貿易戰。不過,美國目前所占的優勢,還遠不足以讓美國決定以何種方式結束貿易戰。他表示,美國若主導這兩種形勢的發展,那就要換個對手。

胡錫進之前已發文指稱,絕大部份的中國人認為美中貿易很難在短時間達成協議。即使中國希望能儘速達成協議,但也為可能出現的長期持久戰做好準備。

有貿易專家認為,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定可能要拖到 2020 年才能敲定,主要在於原本雙方就糾結在取消關稅部份難有共識,現在美國國會又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為美中貿易協議再添變數。

高盛前大中華區主席、春華資本集團主席兼創辦人胡祖六,昨 (21) 日在北京彭博創新經濟論壇中接受彭博社訪問時就提醒,美中貿易戰拖得愈久,雙方損失將愈大,且問題愈不容易解決。

胡祖六指出,美中原本是貿易戰,但如果遲遲未解決的話,就可能演變成科技戰,進一步就有機會轉變為金融戰,一層一層升級。他認為,只有將所有增加的關稅消除,才能避免日後貿易戰再度重演。

他強調美中第一階段的協議對於市場情緒至關重要,這並不是在於協議內容,而是向市場釋出美中已休戰停火,且戰事不會再升級,可為市場帶來一個穩定的投資氛圍。

特朗普:香港民主運動納入中美第二階段貿談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00123/bkn-20200123000024018-0123_00822_001.html

中美上周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第二階段貿談正要展開。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22日)表示,會把香港民主運動及內地人權問題,納入中美第二階段貿易談判中。

特朗普周二(21日)抵達瑞士達沃斯,出席第50屆世界經濟論壇。他在記者會上表示,希望可以在中港問題上做點事,又稱已在討論相關問題。「我們正在談貿易協議,非常大的協議,首階段已完成,第二階段正在開始,我們也會討論人權問題。」他又提及中方在首階段協議承諾未來2年購買2000億美元的美國貨,稱「數額可隨時間增加」。

美國財政部長姆紐欽周三亦在達沃斯論壇上談及中美貿易談判,稱第二階段貿談沒有設定最後期限,如果可在美國大選前完成很好,但不一定要在大選前完成。

特朗普:倘中國違反貿易協議 將大幅調高關稅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00124/bkn-20200124191824699-0124_00842_001.html

外國傳媒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出席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期間表示,倘若中國違約,他將終止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並大幅調高中國商品的進口關稅。

他指出,充分了解中國過去一直不值得信賴,但首階段貿易協議具有巨大的管轄行動,而且是有史以來最強,如果中國偷取知識產權,他將終止協議。

他又透露,中美第二階段貿易談判馬上就會開始。

[ 本帖最後由 Chan7 於 2020-1-24 11:17 編輯 ]


- 來佬人 - 02-11-2020

美國取消對部分開發中國家的WTO補貼優惠待遇 中國、印度也在其中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E%8E%E5%9C%8B%E5%8F%96%E6%B6%88%E5%B0%8D%E9%83%A8%E5%88%86%E9%96%8B%E7%99%BC%E4%B8%AD%E5%9C%8B%E5%AE%B6%E7%9A%84wto%E8%A3%9C%E8%B2%BC%E5%84%AA%E6%83%A0%E5%BE%85%E9%81%87-%E4%B8%AD%E5%9C%8B-%E5%8D%B0%E5%BA%A6%E4%B9%9F%E5%9C%A8%E5%85%B6%E4%B8%AD-013928251.html
[Image: d553bc43be2d80b4040dd520b658f56a]

【彭博】-- 川普政府在修改美國貿易救濟法律中的一項主要豁免,使其更加容易對中國、印度和南非等20多個所謂的開發中國家進行懲罰。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一則通知,美國周一縮減了開發中國家和最不已開發國家的內部名單,以降低美國對其他國家是否通過不公平的出口補貼危害本國產業的調查門檻。

如此一來,美國取消了對部分自行宣布為發展中經濟體的特殊待遇,它們包括:阿爾巴尼亞、阿根廷、亞美尼亞、巴西、保加利亞、中國、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格魯吉亞、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共和國、馬來西亞、摩爾多瓦、黑山共和國、北馬其頓、羅馬尼亞、新加坡、南非、南韓、泰國、烏克蘭和越南。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稱,修改對開發中國家的反補貼調查方法很有必要,因為美國此前的相關指引可以追溯至1998年,「已經過時」。

這一舉動標志著美國明顯轉變了20年來對開發中國家的貿易政策,可能導致對全球一些最大出口國的處罰更加嚴格。

另外,這也體現出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和印度這樣的大型經濟體允許作為開發中國家在世界貿易組織(WTO)享有優惠待遇的不滿。

川普上個月訪問瑞士達沃斯時稱,WTO對美國的待遇不公平。「中國被當做開發中國家,印度也被當做開發中國家,可我們就不被當做開發中國家。就我而言,我們也是個開發中國家。」

原文標題U.S. Revokes WTO Subsidy Preferences for Some Developing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