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orum4hk.com 一個香港只得一個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一個多元化眾合論壇, 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
國際貿易法 international trade laws - Printable Version

+- www.forum4hk.com 一個香港只得一個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一個多元化眾合論壇, 支持言論自由香港論壇討論區- (https://forum4hk.com)
+-- Forum: 新聞區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1)
+--- Forum: 法律知識 (https://forum4hk.com/forumdisplay.php?fid=8)
+--- Thread: 國際貿易法 international trade laws (/showthread.php?tid=36922)

Page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12AU7.ECC82 - 07-17-2019

世貿裁定美反補貼措施違反規則 中國促糾正錯誤
https://hk.news.yahoo.com/%E4%B8%96%E8%B2%BF%E8%A3%81%E5%AE%9A%E7%BE%8E%E5%8F%8D%E8%A3%9C%E8%B2%BC%E6%8E%AA%E6%96%BD%E9%81%95%E5%8F%8D%E8%A6%8F%E5%89%87-%E4%B8%AD%E5%9C%8B%E4%BF%83%E7%B3%BE%E6%AD%A3%E9%8C%AF%E8%AA%A4-223126764.html
世貿組織上訴機構裁定,美國向中國執行的11項反補貼措施違反世貿規則。若美方不撤銷,中方有權對美方採取報復制裁。

個案追溯至2007年,美國向中國的太陽能板、鋼瓶和鋁材產品,徵收反補貼稅,產品估計總值73億美元,中國2012年向世貿組織提出訴訟。

上訴機構的裁決稱,雖然認同美方所指,中國國有企業透過不公平低價提供部件補貼中國公司,但美方錯誤估計加徵的關稅。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稱,上訴機構的裁決再次證明,美方違反世貿規則、一再濫用貿易救濟措施,嚴重損害國際貿易環境的公平公正性。中方敦促美方立即採取切實行動,糾正錯誤做法,為中美兩國企業營造公平穩定的國際貿易環境。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說,裁決結果沒有顧及美方引用世銀、經合組織等的客觀證據,削弱世貿組織的規則,無法有效抵制損害美國工人和企業,以及扭曲全球市場的中國國有企業補貼。

美對華反補貼制裁違規 世貿:若不撤銷徵稅 北京有權報復
https://hk.news.yahoo.com/%E7%BE%8E%E5%B0%8D%E8%8F%AF%E5%8F%8D%E8%A3%9C%E8%B2%BC%E5%88%B6%E8%A3%81%E9%81%95%E8%A6%8F-%E4%B8%96%E8%B2%BF-%E8%8B%A5%E4%B8%8D%E6%92%A4%E9%8A%B7%E5%BE%B5%E7%A8%85-%E5%8C%97%E4%BA%AC%E6%9C%89%E6%AC%8A%E5%A0%B1%E5%BE%A9-195100696.html
[Image: 242604292df78d6d3c7e9ad8ff1e3ac1]
美對華反補貼制裁違規 世貿:若不撤銷徵稅 北京有權報復

世界貿易組織(WTO)上訴機構周二宣布,裁定美國向中國執行的11項反補貼措施違反世貿規則,並警告美方若不撤銷相關徵稅措施,中方有權向美方報復。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表聲明,指裁決結果無視美方引用世界銀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等的客觀證據,削弱世貿組織的規則,令他們難以抵制中國國有企業補貼問題,損害美國工人、企業,甚至扭曲全球市場。

美方指無視世銀OECD證據

中國於2012年向世貿提出訴訟,指不滿美國政府自2007年起,向原產於中國的太陽能板、風力發電機、鋼瓶和鋁材產品等,徵收反補貼稅,按當時價格計算,涉及產品估計總值73億美元(569億港元)。

上訴機構今次裁決,是維持去年3月的原審裁決結果,提醒美國必須接受補貼以中國價格計算,即使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指控該些價格是被歪曲,但華府錯誤計算應收關稅的數目,未有完全遵守世貿組織的規則。

USTR在聲明中稱,世貿裁決認同美國對中國的投訴,指中國利用國企進行補貼及扭曲其經濟;但認為世貿指摘美國錯誤計算應收關稅的結論,是無視美國所引用的世界銀行、經合組織調查等客觀證據。聲明同時表示,上訴機構的報告破壞世貿規則,令其應對中國補貼的措施效力減弱,損害美國工人、企業,以至扭曲全球市場。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稱,世貿上訴機構的裁決再次證明,美方違反世貿規則、一再濫用貿易救濟措施,嚴重損害國際貿易環境的公平公正。商務部指出,本案原審專家組及上訴機構均已裁定美國涉案的反補貼措施違反世貿規則,但令人遺憾的是,美方在執行世貿裁決過程中仍繼續採用違規做法。

商務部又提到,美國近年對中國產品濫用反補貼措施,對中國產品正常對美國的出口構成嚴重阻礙,中方敦促美方立即採取切實行動,糾正在對華反補貼調查中的錯誤做法,為中美兩國企業營造公平穩定的國際貿易環境。

中國持美債降至兩年低

另外,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中國5月所持美債規模降至1.11萬億美元,是連續第3個月下降,並跌至2017年5月以來新低水平,但仍然是最大美債持有國;中國對上一個月持有美債為1.113萬億美元。

第二大美債持有國日本,於5月持有美債的規模增加至1.101萬億美元,為2017年8月以來首見,且高於4月的1.064萬億美元,增幅也是2013年7月以來最大。

[ 本帖最後由 12AU7.ECC82 於 2019-7-17 13:25 編輯 ]


- 12AX7.ECC83 - 07-22-2019

行功於無形無影之中 歐洲計畫以慢節奏在貿易戰中制衡美國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8%A1%8C%E5%8A%9F%E6%96%BC%E7%84%A1%E5%BD%A2%E7%84%A1%E5%BD%B1%E4%B9%8B%E4%B8%AD-%E6%AD%90%E6%B4%B2%E8%A8%88%E7%95%AB%E4%BB%A5%E6%85%A2%E7%AF%80%E5%A5%8F%E5%9C%A8%E8%B2%BF%E6%98%93%E6%88%B0%E4%B8%AD%E5%88%B6%E8%A1%A1%E7%BE%8E%E5%9C%8B-063859970.html
[Image: 7d8c5f6a3f2b3ab1cdbcbbd56bda8649]

【彭博】-- 歐盟以慢節奏著稱--這可能是對抗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的貿易戰的正確步伐。

雖然美國關稅對歐洲汽車業的威脅令人生畏,其他措施也非常活躍,但歐盟的一個想法是,離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越近,川普就越不敢輕舉妄動。邏輯在於,如果歐盟通過針對美國出口、特別是農產品採取報復,他將面臨選民反對的風險。

目前,歐盟與美國之間的尷尬休戰是以一份巨大貿易協定前景為基礎的。兩位歐洲政府官員表示,為了維持現狀,這項建議將放慢談判進程,推動他們更深入地參與談判,因為預計川普政府將非常關注他的連任,而不會加劇與歐洲的緊張關係。

因討論未公開而不願具名的官員稱,為了傳達會談正在向前推進的信號,歐盟將對外圍問題作出有限的讓步,例如調整監管標準。更大的目標是在大選後重新界定跨大西洋關係--實際上是對川普敗選的高籌碼外交賭注。

該提案屬於歐洲的一系列選擇之一,並非歐盟的官方政策,與歐盟權力中心的微妙轉變同時發生。

即將上任的歐盟委員會主席、德國總理安吉拉·梅克爾的盟友Ursula von der Leyen示意,她不會在歐盟捍衛其商業利益和維護全球貿易秩序的有力戰略上做出讓步。

Von der Leyen的計畫是「讓我們的美國朋友相信,最好找到一個好的折衷方案並共同努力」,她在7月16日接受訪問時表示。

原文標題Europe Plans to Use the U.S. Election to Beat Trump’s Trade War


- 12AU7.ECC82 - 07-24-2019

全球經貿戰:國產地鐵列車及電動巴士被美施限制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190724/bkn-20190724200608068-0724_00842_001.html

特朗普斥華拖字訣 促世貿審視中港澳地位
https://hk.on.cc/hk/bkn/cnt/amenews/20190727/bkn-20190727020036984-0727_00972_001.html

中美官員下周二(30日)起在上海舉行新一輪貿易談判前夕,美國總統特朗普向世界貿易組織施壓,要求不再容許中國大陸及港澳以發展中經濟體名義,獲得不公平的貿易待遇。他又指控中方採取「拖字訣」,認為明年美國大選前難達成協議。

特朗普周五(26日)向貿易代表萊蒂澤發出備忘錄,批評世貿根據過時的二分法,劃分已發展國家及發展中國家,令部分世貿成員佔有不公平的貿易優勢。他要求世貿不再讓大陸等富裕經濟體繼續以「發展中國家」自居,包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位列全球首10位的香港、澳門、卡塔爾、新加坡及阿聯酋等,以及二十國集團成員國墨西哥、南韓及土耳其。

備忘錄指富裕經濟體的「發展中國家」地位,損害已發展經濟體及真正需要特別待遇的經濟體,不能任由這種情況持續。特朗普發出最後通牒,若世貿90日內沒有重大進展,美方將單方面不承認大陸等富裕經濟體的「發展中國家」地位,要求萊蒂澤盡一切方法令世貿改革。萊蒂澤指有關國家及地區令遵守規則的美國,面對不公平的競爭環境。

特朗普同日在白宮會見記者時,提到即將舉行的中美貿易談判。不過,他認為兩國未必於明年11月美國大選前簽署貿易協議,指中方期望民主黨勝選及入主白宮,以便更容易談判。他表示:「我認為中國可能要求『等等吧』,等候其中一位出賣美國的人能否當選。中國領導層可能在想或者有機會不與我,而與另一位笨蛋或呆板的人打交道。」

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庫德洛亦稱,不預期中美本周達成任何重要協議,又希望以5月談判中斷前的內容作為原點,繼續談判。他解釋雙方未達成協議,是因為仍存在結構性的問題,涉及知識產權盜竊、強制技術轉移等。他又對美國第二季經濟數據感到鼓舞,形容消費者是國家經濟的「英雄」,並排除華府計劃干預市場令美元貶值的可能性。

中國外長王毅周五在巴西出席金磚國家外長會議時,強調金磚國家要帶頭維護多邊主義,維護以世貿為代表的多邊貿易體制。他指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及霸凌行為不斷抬頭,破壞國際規則、挑戰國際法治及擾亂國際貿易,加劇世界的不穩定和不確定性。

[ 本帖最後由 12AU7.ECC82 於 2019-7-27 10:51 編輯 ]


- 12AU7.ECC82 - 08-05-2019

2005年以來首次 中國不再是美國最大貿易夥伴
https://hk.news.yahoo.com/2005-%E5%B9%B4%E4%BB%A5%E4%BE%86%E9%A6%96%E6%AC%A1-%E4%B8%AD%E5%9C%8B%E4%B8%8D%E5%86%8D%E6%98%AF%E7%BE%8E%E5%9C%8B%E6%9C%80%E5%A4%A7%E8%B2%BF%E6%98%93%E5%A4%A5%E4%BC%B4-053116658.html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四(1日)宣布對餘下3000億美元(約2.34萬億港元)的中國進口貨品加徵10%關稅後,商務部翌日公布數據顯示,美國6月份進出口減少,貿易逆差輕微縮窄。由於貿易摩擦持續,中國不再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自2005年以來首次。

美國6月份的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下降0.3%至552億美元(約4306億港元),跌幅小於預計的546億美元(約4259億港元)。美國對中國的商品貿易逆差亦減少0.8%至300億美元(約2340億港元),主要原因是從中國的進口下降0.7%,出口則沒有變化。

與去年同期相比,美國本年上半年從中國進口減少12%,出口則下降19%,中美貿易總額縮至2710.4億美元(約2.11萬億港元),是自2005年以來首次低於美國與加拿大,以及美國與墨西哥的貿易額,墨西哥因此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此外,美國從越南的進口大增33%,從日本、南韓、墨西哥和歐洲的購買量有所上升。

美國首半年的貿易赤字增加7.9%至3163.3億美元(約2.47萬億港元),進口額年增1.5%至1.568萬億美元(約12.2萬億港元)。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理事鄧錦明(Nelson Dong)認為,如果中國採取反制措施,將進一步影響美國出口商。他認為,中國採取的報復措施將切斷美國農業領域的供應商在中國收復失去市場的機會。


- 12AU7.ECC82 - 08-22-2019

美國ITC裁定中國進口鋼架損害美業界 將徵收補貼稅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BE%8E%E5%9C%8Bitc%E8%A3%81%E5%AE%9A%E4%B8%AD%E5%9C%8B%E9%80%B2%E5%8F%A3%E9%8B%BC%E6%9E%B6%E6%90%8D%E5%AE%B3%E7%BE%8E%E6%A5%AD%E7%95%8C-%E5%B0%87%E5%BE%B5%E6%94%B6%E8%A3%9C%E8%B2%BC%E7%A8%85-013522509.html
<匯港通訊>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周二(20日)裁定,中國進口鋼架獲得補貼,損害美國業界的利益。ITC 表示將於9月27日公布整份最終報告。

根據ITC的結論,美國將對 Nanjing Dongsheng Shelf Manufacturing 進口產品徵收1.5%補貼稅,對其他16間沒回應查詢的中國企業進口產品徵收102.23%補貼稅,而其他中國企業的補貼稅率則是1.5%。有關補貼稅的有效期為5年。

美國商務部上月已表示,中國進口鋼架售價低於公平價值,因此向相關貨品徵收18.06%至144.5%的反傾銷稅。根據當時的資料顯示,中國在2017年進口至美國的鋼架價值為2億美元。 (ST)


- 5AR4.GZ34 - 09-27-2019

【中澳角力】澳洲總理支持特朗普 取消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china/realtime/article/20190924/60080577

澳洲總理莫理森(Scott Morrison)23日在美國發表重要外交政策演說,指當前全球貿易法規已「不合時宜」,必須調整,以因應中國作為已開發經濟體的新地位。此番言論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立場一致。

路透社報道,莫理森指出,過去國際社會與中國打交道,幫助這個國家經濟增長,如今必須要求第2大經濟體中國的貿易關係更公開透明,以及在因應氣候變遷方面承擔更重大的責任。

他在美國智庫「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發表演說時稱:「全球的國際機構必須調整他們對中國的設定,以認可中國的新地位。」莫理森所指中國的新地位,就是「新的已開發經濟體」。

莫理森還說,全球貿易法規「已不合時宜」,且就某些情況來說,這些法規「是為了另一個時代下一個完全不同的經濟而設計,一個如今根本就不再存在的時代。」

把中國視為新的已開發經濟體,將不同於北京自認為發展中經濟體。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定,開發中經濟體將享有更多優惠待遇,例如有較長的時間落實與WTO達成的協議。

莫理森的言論使得澳洲和美國站在同一陣線,特朗普已發起取消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的運動。特朗普去年4月7日在twitter發文稱,中國是個「強大的經濟強權」,取得「龐大的優惠與優勢,特別是相對於美國而言」。

澳洲與中國的雙邊貿易,自2015年簽署貿易協定以來持續成長,並在去年達到1,830億澳元(約9,755億港元)的新高紀錄,但兩國關係仍不時陷入緊張。

2017年12月,時任澳洲總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指控中國干涉內政,加上澳洲去年禁止中國電訊巨擘華為參與國內5G網絡建設,令兩國關係惡化。


- 5AR4.GZ34 - 10-01-2019

【中美角力】美國制裁中資企業名單擴大 中遠海能繼華為後成貿易戰另一籌碼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463135/%E3%80%90%E4%B8%AD%E7%BE%8E%E8%A7%92%E5%8A%9B%E3%80%91%E7%BE%8E%E5%9C%8B%E5%88%B6%E8%A3%81%E4%B8%AD%E8%B3%87%E4%BC%81%E6%A5%AD%E5%90%8D%E5%96%AE%E6%93%B4%E5%A4%A7%20%20%20%E4%B8%AD%E9%81%A0%E6%B5%B7%E8%83%BD%E7%B9%BC%E8%8F%AF%E7%82%BA%E5%BE%8C%E6%88%90%E8%B2%BF%E6%98%93%E6%88%B0%E5%8F%A6%E4%B8%80%E7%B1%8C%E7%A2%BC
中遠海能 (01138)旗下大連油運遭美國財政部宣布伊朗相關制裁名單之中,股價昨復牌後一度急挫兩成六, 收市報3.47元, 下跌21%。有行業分析員指, 中遠海能股價大跌只是市埸過度反應,公司的業務實際上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安里證券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康受訪問時指, 美國發佈的制裁名單實施上是把中遠海能當作中美貿易戰中的一個政治籌碼, 就像華為和中興 (00763) 一樣。美方希望通過制裁中遠海能能向中方施加壓力, 在10月10日的中美和議上佔有好處。

黃偉康表示, 即使受到中遠海能的子公司受到制裁, 其業務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公司在租借和運輸業務發展良好, 上半年利潤亦有表現不俗。他指, 公司與過去中興被列入制裁名單的情況相似, 預料股價將會反彈。他相信在接下來的中美談判上兩國會把制裁的問題一併解決。

他又指出, 即使美國銀行禁止與制裁名單上的中遠海能進行交易, 提供外匯、銀行交易和貸款等服務, 銀行系統的封鎖對公司影響有限。他稱, 國內銀行會提供服務予中遠海能, 保證其資金鏈得到支持。同時, 過去中央政府大力支持被列入制裁名單的中興, 推動與中興有貿易來往的公司助其「找數」, 此次情況或會相同。

他補充, 其他油股包括大連港 (02880) 和太平洋航運 (02343) 不會受此消息影響, 主要是由於成交量偏低。而美國把其他石油公司列入制裁名單的可能性亦不大,因為美國一般公佈制裁名單,反映已經把所有需要制裁的公司列出 。

中遠海能確認附屬遭美制裁
http://hd.stheadline.com/news/daily/fin/800024/%E6%97%A5%E5%A0%B1-%E8%B2%A1%E7%B6%93-%E4%B8%AD%E9%81%A0%E6%B5%B7%E8%83%BD%E7%A2%BA%E8%AA%8D%E9%99%84%E5%B1%AC%E9%81%AD%E7%BE%8E%E5%88%B6%E8%A3%81
近期傳因違法運送伊朗原油被美國制裁,航運巨頭中遠海運(1199)旗下子公司中遠海能(1138)確認,旗下全資附屬公司大連油運被OFAC(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列入特別指認國民名單,正全面梳理各項業務,評估相關影響,做好各項應對工作,該股今日恢復買賣。

正評估相關影響

  市傳中遠海能附屬公司被列入美國制裁名單,中遠海能上周四通報港交所,申請短暫停牌,以核實相關市場傳聞,保證公平資訊披露,維護其股東及投資者利益,等待該公司消息公告。

  中遠海能昨日公告,了解後知悉該公司直接全資附屬公司大連油運,被OFAC列入特別指認國民名單。該公司全面梳理各項業務,評估相關影響,做好各項應對工作,另外公司指出,在發展過程中,無論外部經營環境發生何種變化,將一如既往堅持依法合規經營,竭力維護股東及投資者利益。

  美國上周三(25日)以違法運送伊朗原油為由,將中遠海運旗下兩間石油運輸子公司列入制裁名單。

中遠海能子公司被列入美國制裁名單 股份今早復牌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483306-20190930.htm
中遠海能表示,全資子公司大連油運已被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列入特別指認國民名單,公司正全面梳理各項業務,評估相關影響,做好各項應對工作。

公司表示,致力成為全程能源運輸方案解決者,在發展過程中,無論外部經營環境發生何種變化,將堅持依法合規經營,維護股東及投資者利益。

中遠海能今日復牌,停牌前報4.4元。公司表示,因有市場傳聞指附屬公司被列入美國制裁名單,而申請短暫停牌,以核實相關市場傳聞,股份上周三起停牌。

中遠海能急挫25% 確認附屬公司遭美國制裁
https://www.hk01.com/%E8%B2%A1%E7%B6%93%E5%BF%AB%E8%A8%8A/380745/%E4%B8%AD%E9%81%A0%E6%B5%B7%E8%83%BD%E6%80%A5%E6%8C%AB25-%E7%A2%BA%E8%AA%8D%E9%99%84%E5%B1%AC%E5%85%AC%E5%8F%B8%E9%81%AD%E7%BE%8E%E5%9C%8B%E5%88%B6%E8%A3%81


- noChina! - 10-05-2019

報復美國加徵關稅 德外長:歐盟將進行反制
https://hk.on.cc/hk/bkn/cnt/amenews/20191005/bkn-20191005040727742-1005_00972_001.html

【中美貿易戰】美列「治疆幫兇」入貿易黑名單 包括海康威視及計劃在港上市公司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realtime/article/20191008/60128609
中美新一輪貿易談判本周即將舉行之際,美國商務部因應北京壓制新疆維吾爾族及其他穆斯林少數族裔,周一將中國28個公安機構及公司列入貿易黑名單,當中包括中國監視器大廠海康威視(Hikvision),以及計劃於香港上市的科技公司。美國官員表示,商務部的宣佈與本周舉行的中美貿易談判無關。

被列入「實體清單」的包括新疆維吾爾自治人民政府公安局、多個直轄市級及縣級公安局等19個屬下政府機構、新疆警察學院,以及8間科技公司,包括新疆大華科技、科大訊飛、廈門美亞柏科等。黑名單當中也包括由香港中大工程學院團隊創立的商湯科技,以及計劃於香港上市的曠視科技,兩間均是從事人面識別技術的人工智能企業。

根據商務部文件,有關實體涉及侵犯人權,捲入中國對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及其他穆斯林少數群體成員的鎮壓、集體任意拘留、高科技監控行動之中。商務部將要求美國企業,必須取得許可才能向清單內的實體出售零部件,相當於限制那些機構取得美國相關科技。

商湯科技於2014年底才成立,在2014年本港「佔領中環」的警方行動當中,亦有使用商湯技術作人流管制。商湯科技之前被發現曾經投資的內地企業,2016年協助公安在烏坎鎮壓中識別村民;2017年,商湯更把業務拓展至新疆。目前該公司正開發自動駕駛技術。至於曠視科技今年8月已遞交香港主板上市申請文件,擬以同股不同權形式上市。由於人臉識別技術於私隱問題及政府監控上惹起爭議,曠視在招股文件亦提到,對AI技術的未來負面報道或對企業造成重大影響。

而市值420億美元(3,276億港元)的海康威視,是全球最大監視器製造商,也是中國企圖成為全球最大監視系統出口國的重要核心,如今成為繼中國電訊設備生產商華為之後,另一間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的中國企業。

[ 本帖最後由 noChina! 於 2019-10-7 23:14 編輯 ]


- 香港人 - 10-29-2019

美國FCC擬禁止華為和中興參與政府補貼計畫 北京反斥“經濟霸凌”
http://www.rfi.fr/tw/%E4%B8%AD%E5%9C%8B/20191029-%E7%BE%8E%E5%9C%8Bfcc%E6%93%AC%E7%A6%81%E6%AD%A2%E8%8F%AF%E7%82%BA%E5%92%8C%E4%B8%AD%E8%88%88%E5%8F%83%E8%88%87%E6%94%BF%E5%BA%9C%E8%A3%9C%E8%B2%BC%E8%A8%88%E7%95%AB-%E5%8C%97%E4%BA%AC%E5%8F%8D%E6%96%A5%E7%B6%93%E6%BF%9F%E9%9C%B8%E5%87%8C
路透社披露,美國電信業監管機構-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將在11月投票,以認定華為與中興通訊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為由,禁止美國地方電信運營業者,不得再利用政府項目資金,從華為和中興購買設備或服務。消息曝光後,中國外交部回應指,美方的這種經濟霸凌行為,是對美方自己一貫標榜的市場經濟原則的否定,也不會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和支持。

據路透社報導,作為美國電信業監管機構,FCC還計畫提議要求美國農村電信運營商移除並更換被貼上“國家安全威脅”標籤公司的設備。這也被視為美國政府禁止美國公司購買華為和中興設備的最新措施。

路透社指出,FCC稱,計畫在11月19日召開的會議上投票表決,詢問上述運營商從當前網絡中移除並替換掉華為和中興設備需要多少費用,並制定補償計畫來抵消設備移除成本。

“在5G和美國國家安全方面,我們承受不起冒險與僥倖,” FCC主席Ajit Pai在一份聲明中稱,“隨着美國將網絡升級到下一代無線技術(5G),我們不能忽視中國政府利用網絡漏洞從事間諜活動、植入惡意軟件和病毒、或者其他危及我們關鍵通信網絡的風險。”

FCC主席Ajit Pai於2018年3月首次提出,禁止構成國家安全風險的公司收受FCC的通用服務基金(Universal Service Fund),但並未點名華為或中興。該基金為向農村或偏遠地區,以及圖書館和學校提供服務的公司提供補貼。

FCC民主黨委員Jessica Rosenworcel指出,經過18個月的審查後會有所行動,FCC應實施更多舉措。

“我們需留意,在全球經濟中,我們的網絡仍將連接到國外的不安全設備。因此我們應該開始研究,如何建構經得起銜接至全球設備漏洞的網絡。” Rosenworcel如是表述。

FCC提出的理由是,這些公司與中國政府和軍方的關係,以及中國要求這些公司協助政府開展情報活動的法律,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

報道提到,美國國會一直在考慮立法,授權撥款至多10億美元,幫助規模較小和農村無線運營商更換網絡中的中國公司設備。如果國會不採取行動,FCC可能自己來動用資金以支付更換設備的費用。

其實今年6月,路透社就已報導稱,約有12家依賴華為和中興通訊提供的廉價交換機和設備的美國農村電信運營商,正在與愛立信和諾基亞 進行磋商,以更換其網絡中的中國設備。

美國一直在敦促各國不要讓華為進入其5G網絡,並聲稱華為的設備可能被北京用於間諜活動,但華為一再否認。

另外,Pai周一在華爾街日報“觀點”板塊(Opinion)的文章中稱,“中國可能迫使華為監視美國的個人和企業。設想一下,如果使用華為設備的5G網絡在美國軍事設施、關鍵基建設施或其他敏感地區附近運行。” 他還提到網絡安全公司Finite State的報告,“分析發現,大多數華為固件映像至少有一個潛在後門,每部華為設備平均有102個已知漏洞。”

路透社續指,儘管面臨美國的施壓,但近幾個月歐洲幾個國家並未同意對華為實施禁令。

而華為、中興將有30天的時間來挑戰FCC的國家安全風險認定,強制要求移除設備的最後命令,預計最早將在明年發布。

目前華為與中興尚未回應這項可能禁令。但中國官方已表態,據環球時報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上對相關提問回答說:“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在拿不出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以莫須有的罪名濫用國家力量,打壓特定的中國企業。美方的這種經濟霸凌行為,是對美方自己一貫標榜的市場經濟原則的否定,也不會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和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美國農村無線運營商協會估算,25%的協會會員企業使用了華為或者中興公司的設備。更換這些設備需要花費8億至10億美元,一些美國農村地區可能會立即失去基本的通訊網絡。美方一些人鼓吹禁止本國農村電信運營商從華為和中興公司購買設備或服務,損害的最終還是本國企業和本國消費者的利益,不知道美方對自己造成的這種風險怎麼看待?”

耿爽還表示,絕大多數國家對“稜鏡門”事件、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的前車之鑒都還記憶猶新,到現在為止,美方也沒有向國際社會做出清楚的解釋,在此我們要再次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停止對中國的蓄意抹黑和指責,停止對特定中國企業的無理打壓,為中國企業在美國正常經營活動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多做有利於促進中美互信與合作的事情。


- 香港人 - 11-03-2019

中美貿易戰前景不明 世貿批准中國制裁美國
https://yahoo-news.com.hk/BBCChineseNews/7322/?yptr=yahoo&ref=yfp

中美貿易戰,雙方暫時「休兵」談判之際,世界貿易組織仲裁小組周五(11月1日)裁定,允許中國每年對價值約36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

這一裁定,雖然針對的是7年前中國向世貿組織提出的一起申訴案,但由於裁決宣佈之際,正值中美之間的貿易戰短暫休兵談判尚無定論之時,因此外界特別關注這一裁決對雙方貿易談判可能造成的影響。

世貿裁決
2012年,中國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就美國向中國輸美的太陽能電池板、風力發電塔、鋼瓶和鋁型材徵收反補貼關稅表示不服。當時中國的這些商品出口價值約為73億美元,而增加進口關稅是美國商務部在2007年至2012年期間啟動的17項調查的結果。

雖然這一裁決涉及的36億美元,與中美貿易戰所涉及的數千億美元相比顯得數額很小,然而世貿組織這一裁決卻頗有象徵意義。

中美貿易戰「休兵」 細數兩國百年恩怨往來
透過美國智庫專家警告看彭斯對華政策演講
中國生意經 盤點踩上政治紅線的國際公司
中國方面對這一裁決尚沒有最新的表態,不過早在今年7月,中國商務部就曾就世貿組織的相關裁決批評美國:「濫用貿易救濟措施,嚴重損害了國際貿易環境的公平公正性和多邊貿易體制的穩定性。」

貿易談判
與此同時,外界矚目的中美之間貿易談判,周五傳出很短的新聞簡報。

劉鶴與特朗普
Getty Images
美國總統特朗普11月11日在白宮會見中國副總理劉鶴之後向記者表示,雙方達成原則性協議。
中國官方新華社報道稱,中國副總理劉鶴「應約與美國商務代表萊特希澤和財政部長姆努欽通話,雙方就妥善解決各自核心關切進行了認真、建設性的討論,並取得原則共識。」

而美國方面也發表聲明表示,「在不同領域取得進展,目前存在的問題正在解決的過程當中。協商討論將繼續。」

中美貿易談判 盤點十大細節究竟誰是贏家
中共四中全會公報中的提及與未提及
那麼美中之間的「核心」關切究竟是什麼呢?實際上,早在今年5月,雙方就已經明確了各自的底線。

對中國而言,三大關切包括:

是否取消全部加徵關稅
採購數字究竟多少
如何改善文本平衡性
而美國方面,曾經要求中國購買美國農產品、中國保護美國知識產權、中國停止對先進製造業的補貼,開放服務業,等等。

而多個國際媒體報道稱,本次中美貿易談判中,最棘手的問題出現在中國對美國農產品的採購究竟買什麼買多少。

中美就貿易戰的談判前景不明的同時,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最近的一番講話,使美中之間因貿易談判稍有緩和的關係又增添了緊張因素。

有美國媒體甚至評論認為,蓬佩奧的講話,堪稱美國新的對華政策。

10月30日蓬佩奧在紐約哈德遜研究所發表演講,稱中國共產黨敵視美國和美國價值觀,給美國和全世界帶來挑戰。

他說,美國一直非常珍視與中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但是中共政府與中國人民並非一回事。

「中共正在尋求用各種方法來挑戰美國和全世界,我們所有人都要直面這些挑戰。」他警告說,「繼續無視美中兩國制度間的根本差異是不現實的,我們也無法忽視這種差異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的影響。」

他批評過去多年美國政界誤判了中國對美國的威脅,而美國終於認識到中國的威脅,「多虧了現任總統特朗普」。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被問及蓬佩奧的此番講話時,批評他「惡毒攻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挑撥中國共產黨同中國人民的關係」。

耿爽還認為,蓬佩奧的這些言論體現的「不是自信和力量,暴露的是傲慢與恐懼」。

中國將在下個星期舉行國際進口博覽會,法國總統馬克龍以及歐盟高級官員將前往上海參加,而外界都注意到的一個情況是,美國方面不會派出高級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