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國際貿易法 international trade laws
#21
特朗普威脅歐盟若不撤美貨關稅 將向歐盟車徵進口稅
http://news.tvb.com/finance/5b2dd019e6038329029dd8b0/

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向由歐洲聯盟進口汽車徵收關稅。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文指,假如歐盟不在短期內撤銷對美國貨的進口關稅和其他壁壘,就會向所有歐盟汽車徵收兩成進口稅。

歐盟星期五開始,向總額28億歐元的美國貨徵收兩成半關稅,涉及貨品包括威士忌、牛仔褲、電單車、玉米、橙汁等,尋求打擊對美國選民重要的工業。

歐盟貿易專員馬姆斯特羅姆日前表明,一旦美國撤銷向歐盟鋼鋁徵稅,歐盟亦會取消向美國貨徵稅。

美國商務部正以向鋼鋁徵稅的同樣理由,調查進口汽車和汽車零件是否威脅國家安全,預料會於7月初或8月完成調查。

美國目前向進口歐盟房車只徵收百分之2.5關稅,而歐盟則向美國汽車徵收一成進口稅。

德國戴姆勒、寶馬和大眾汽車都有廠房在美國生產汽車。根據業界數字,德國車廠在美國南部一些州份所生產的汽車數量,多過德國出口汽車到美國的總額,而這些南部州份,在前年總統選舉中都投票給特朗普。

另一方面,俄羅斯表示可能會於短期內,向美國汽車加徵進口關稅。俄羅斯經濟部長奧列什金日前表示,將會因應美國向鋼鋁徵稅,對美國實施反制措施,向美國貨加徵進口稅,涉及貨品可能包括興建道路設備。

川普揚言課徵汽車關稅 歐盟:絕對奉還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1/3216064

加拿大報復 向千億美貨徵稅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r...0_006.html

[ 本帖最後由 EL34 於 2018-6-30 18:37 編輯 ]
Reply
#22
BMW警告川普 課徵汽車國境稅將損失就業機會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bmw%E8...05808.html

俄出招反擊 對美部分貨品徵25%至40%關稅
http://hk.on.cc/int/bkn/cnt/news/2018070...6873ca0abc

全球連鎖效應 智庫指37億日企產品將受打擊
http://hk.on.cc/int/bkn/cnt/news/2018070...on=cn_news
中美貿易戰在全球引發連鎖效應,日韓煉油業預期貿易戰升級,正準備調整原油入口策略。日本智庫指,日企在中國製造的產品將受美國徵稅打擊。德國商界批評美國出於政治考慮發動貿易戰,漠視世界貿易規則。

在亞洲,業界普遍預測中國將向美國原油實施關稅。煉油公司在中美貿易戰的大環境下,加上預期美國11月起的制裁會壓制伊朗原油出口,已開始改變進口策略,保證原油供應鏈穩定。南韓能源分析專家認為,當地經濟極依賴對外貿易,中美貿易戰令全球經濟放緩,不利南韓前景;但如果美國原油因關稅而從中國離開尋找新市場,南韓有機會獲得優惠價格。

日本方面,業界擔憂在中國設廠生產的貨品,受美國徵稅打擊。大和證券的智庫組織預計,在今次貿易戰中,日本企業直接受影響產值為533億日圓(約37億港元)。三菱重工日前表示,目前工業用機器並未列為美國徵稅對象,但日本在中國製造的汽車組裝用機械,料會因車廠生意受打擊而受拖累。有日本電子商則表示,擔憂在中國生產的半導體會被列入徵稅對象。

德國工商大會總幹事長萬斯萊本(Martin Wansleben)受訪時,批評美國出於意識形態、政治和選舉考慮。萬斯萊本形容美方做法猶如在一場足球賽中「用手帶球,一頭闖進球門」,理由卻是「依據美式規則」。

該會副總幹事特賴爾則認為,如果中美貿易爭端升級,德國企業也無法幸免,這是因為德企在中美兩國的分支企業,有着與日俱增的供應鏈關係,這些德企如今將面臨關稅負擔加劇的後果。特賴爾促中德合作維護國際貿易秩序。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代開樂則表示,沒有人能從貿易戰中獲益。

[ 本帖最後由 EL34 於 2018-7-7 00:58 編輯 ]
Reply
#23
美商界反對向華徵稅 民眾謝特朗普「挺身而出」
http://hk.on.cc/int/bkn/cnt/news/2018070...6873ca0abc
中美貿易戰全面開打,美國多個商會及業界代表周五(6日)開腔表示,反對美國針對中國進口貨品徵稅,批評此舉無助中美貿易分歧,而且損人不利己。不過亦有美國民眾讚揚總統特朗普的做法,感謝他為國民「挺身而出」。

美國半導體協會全球政策副總裁古德里奇(Jimmy Goodrich)指出,美國政府的徵稅措施令人憂慮。他說:「特朗普政府本應有多種政策工具,來解決中美貿易之間的問題,卻選擇實施關稅,損人不利己。」美國信息技術產業委員會全球政策高級副總裁卡爾默(Jonathan Kallmer)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徵稅之舉既無法解決中美貿易分歧,還會損害美國消費者和企業。

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發聲明稱,雖然特朗普表示徵稅旨在制裁中國,但數據顯示美國企業、工人和消費者都將為此付上代價。美國大豆協會發表聲明稱,大豆是美國最大的農業出口產品,中國則是其最大的出口市場。徵稅對美國農民將造成嚴重傷害。該協會將為受影響豆農集體向特朗普政府呈請願書。

另一邊廂,美國著名股評人克拉默則表示,許多美國人支持特朗普打貿易戰,他表示:「外界似乎一致認為,總統的立場是錯誤的。其實我認為,有許多人在說,『謝謝您(總統)為我們挺身而出。』」

國家亞洲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局長埃林斯受訪時指出:「我們一直處在貿易戰中(意指中國攻擊美國),但是從來沒有參與(反擊),現在我們已經覺醒了⋯⋯這是一個根本的改變,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職位、減稅、豁免三底牌撐住美經濟 學者憂稍後現惡果
http://hk.on.cc/int/bkn/cnt/news/2018070...6873ca0abc

中美貿易戰開打 農民續撐特朗普
http://hk.on.cc/int/bkn/cnt/news/2018070...1_001.html

貿易戰開火 港澳角色需更清晰 一帶一路融資遇阻力
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80707...6873ca0abc
[Image: bkn-20180707011543535-0707_00822_001_02b...0707035554]
中美貿易爭拗持續升溫,中國兩大國家戰略「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備受市場關注,兩大戰略地區的項目融資,以及中國與周邊國家的貿易關係恐會受到衝擊。綜合多位專家估計,中方將會加強「一帶一路」等策略部署,以對沖中美貿易之間的潛在損失。

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相信,如果美資機構不願參與「一帶一路」沿線項目的融資安排,而只由中資牽頭的集團或銀行,以至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來承擔,或令「一帶一路」的發展受到考驗。

根據中國發改委於一五年發布「一帶一路」建設框架及重點,涉及由中國伸展至中亞與東歐「絲綢之路經濟帶」,及利用港口連接遠至北非與歐洲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透過資金、貿易及設施等五方面,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

不過,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提醒,即使中方有意增強戰略部署,惟「遠水能否救近火」實屬隱憂之一。中國為保持外貿出口穩中有升的趨勢,及避免中國廠商出口生意及就業大幅下滑,將透過「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盡快購買原由美國商家預訂的中國進口貨。惟基建項目需時間及資本配合,加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實力一般,而且與中方關係密切的並不多,故短期難以完全填補中美貿易的缺口。

資深銀行家陳鳳翔直言,基建項目原意為帶動經濟,項目本身產生利潤難言吸引。在貿易陰霾下,全球經濟若受影響,「一帶一路」國家及地區亦會受牽連,因此區內基建項目的發展步伐及投資回本期可能延長。

事實上,繼今年馬來西亞取消連接吉隆坡及新加坡的「馬新高鐵」項目之後,中國交通建設周四披露,收到馬國政府旗下馬來西亞鐵路銜接公司通知,要求立即暫停「東海岸鐵路計劃」(ECRL)一期項目,相關合同金額折合約728億元人民幣。陳鳳翔相信,今次馬國叫停項目,並非因中美貿易戰而發生,主要是馬國內部新舊政府交替所延伸的政治問題。

中美貿易開戰,覆蓋「九市二區」的大灣區,短期面臨的經濟影響相對較易顯現。大灣區是由廣州及江門等相鄰珠三角城市,以至香港及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組成。

麥萃才指出,由於區內涉及部分出口導向地區,如製造業基地東莞及深圳,在美國對中國進口加徵25%關稅後,會即時減弱中方的出口競爭力;當地物流業或隨出口貨值下降而受累。

溫天納續指,市場尤其是美國將關注港澳兩個獨立稅區的反應,因此港澳在大灣區策略下的角色需更清晰。事實上,大灣區屬中國內部規劃,除人流及物流需要配合之外,資金流亦屬重要因素,如人民幣匯率在貿戰下趨貶,未必有利積極部署。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首五個月計,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進出口總額達3.21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加11.1%,高於整體外貿增速2.3個百分點,佔中國外貿總值的27.6%,比去年同期提升了0.6個百分點。
Reply
#24
業界:海運寒冬恐掀倒閉潮
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80708...on=cn_news

南韓恐失中國2200億生意 在華日企或需撤生產線
http://hk.on.cc/int/bkn/cnt/news/2018070...on=cn_news

中美貿易戰燃點「世界大戰」,由亞洲到歐洲,各國均難獨善其身。日本企業在華製造的產品將受美國徵稅打擊,南韓則可能損失高達2,200億港元對華出口生意額,可能成為貿易戰的最大炮灰;德國商界亦警告該國將受連鎖效應影響,批評美國漠視貿易規則。

日本業界亦擔憂在中國設廠生產的貨品,受到美國徵稅打擊。日本共同社指出,進駐中國的日企,至少有每年總值約757億日圓(約53.7億港元)的對美出口產品,被列為制裁對象。其中較大影響的是汽車和民用機械的電子零件,其次是影印機零件及消耗品。報道指出若中美貿易糾紛加劇,日企或被迫把在中國的生產線,轉移到東南亞「避難」。

三菱重工表示,目前工業用機械並未列為美國徵稅對象,但日本在華製造的汽車組裝用機械,或因車廠生意受打擊而受拖累。有日本電子商擔心,在中國生產的半導體被徵稅。日本知情人士向共同社指出,被美國市場排斥的中國產品流入日本市場,並與日本產品競爭,可能引發激烈的價格競爭。也有輿論擔心,中國的反制措施影響日本汽車業。

南韓每年出口總額達1萬億美元,經濟極依賴外貿。中國是南韓第一大出口市場,涉及產品79%為中間材料,包括半導體、材料、零部件,還有不少企業為了對美出口,而在中國設廠加工,這些產業都受到美國徵稅的間接衝擊。有資訊科技人士說:「貿易戰一定會導致我們對中國出口總量減少。」國內輿論擔憂,南韓可能成為貿易戰最大受害者。

汽車、鋼鐵、船隻等南韓主要出口產品,亦受貿易戰的直接威脅。南韓現代經濟研究院學者周元稱,若考慮間接出口的材料,中美貿易戰將令南韓對華出口額減少282.6億美元。南韓貿易協會預測,若歐盟捲入這場貿易戰,南韓出口將跌6.4%,數額達367億美元(約2,862億港元)。有學者促請當局考慮減少對華依賴,重組受貿易戰打擊的產業。

德國工商大會總幹事長萬斯萊本(Martin Wansleben)受訪時,批評美國出於意識形態、政治和選舉考慮。他形容美方做法猶如在一場足球賽中「用手帶球,一頭闖進球門」,理由卻是「依據美式規則」。該會副總幹事特賴爾解釋,由於德國企業在中美兩國的分支企業,有着與日俱增的供應鏈關係,因此一旦中美貿易戰升級,德企也無法幸免。

中美貿易戰亦打亂全球的大宗商品市場,由於中方威脅對進口的美國原油徵收25%關稅報復,加上美國對伊朗石油產業實施嚴厲制裁,令亞洲煉油業正不斷採取行動以確保原油供應。中國有煉油企業表明已經取消購買美國原油,擬轉向中東或西非國家入貨。有新加坡能源諮詢公司指,中國或尋求以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甚至伊朗的石油作替代。
Reply
#25
貿戰挑社會分裂 民眾多撐特朗普
http://hk.on.cc/int/bkn/cnt/news/2018070...on=cn_news

中美貿易戰令美國國內陷入「分裂」,當地商會及業界代表上周五(6日)反對向中國貨品徵稅,批評此舉損人不利己。盛產大豆的中西部州份警告,關稅不僅打擊農民生計,更加觸發漣漪效應,城市地區的衍生行業也受到影響,外國競爭對手則坐收漁人之利。不過,有美國民眾讚揚總統特朗普的做法,感謝他為國民「挺身而出」。

美國半導體協會全球政策副總裁古德里奇(Jimmy Goodrich)形容,華府徵稅措施令人憂慮。他表示:「特朗普政府本應有多種政策工具,來解決中美貿易之間的問題,卻選擇關稅這個損人不利己的手段。」美國信息技術產業委員會全球政策高級副總裁卡爾默(Jonathan Kallmer)直言,徵稅無法解決中美貿易分歧,更損害美國消費者及企業。

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發聲明指,雖然特朗普表示徵稅旨在制裁中國,但數據顯示美國企業、工人和消費者將為此付上代價。

美國大豆協會則在聲明強調,大豆是美國最大的農業出口產品,中國則是其最大的出口市場。徵稅對美國農民將造成嚴重傷害,協會將為受影響豆農集體向華府呈請願書。印第安納州有豆農直言,徵稅帶來直接的金融打擊。

更甚者,受大豆出口市場萎縮所累的不限於美國農村地區,連帶城市內的相關行業,如農耕工具製造商、經銷商及運輸業等,亦無可避免受衝擊。伊利諾伊、艾奧瓦等多個生產大豆州份的官員代表,均稱冀直接向華府陳情。相反,同為大豆主要出口國的巴西,上周獲中國採購約一百一十萬噸大豆,多少反映中國正尋求以巴西大豆填補需求空缺。

另一邊廂,美國著名股評人克拉默卻表示,很多國民支持特朗普打貿易戰:「外界似乎一致認為,總統的立場是錯誤。其實我認為,有許多人在說,『謝謝你(總統)為我們挺身而出。』」克拉默指很多美國企業的情況非常好,而美國在這場貿易戰需要有足夠的實力。著名基金經理麥樸思於貿易戰開打前亦稱,美國被佔便宜太久,有必要反擊。

美國智庫國家亞洲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局長埃林斯受訪時直言,美國一直處於貿易戰,並遭到中國攻擊,但美方從來沒有反擊,「現在我們已經覺醒了……這是一個根本的改變,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佛羅里達州一間納米技術企業也支持對華產品徵稅,指曾經與中國公司合作,但卻被對方偷取商業機密。

貿易戰引起部分美國商界不滿,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便容許國內企業,申請部分從中國入口商品豁免關稅。《華爾街日報》指出,市場對關稅的反應暫時不大,令華府自認處於上風;而美國的失業率是二○○○年以來新低,美國學者認為,這是特朗普大膽出擊的原因。

不過,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經濟學家多拉爾(David Dollar)表示,美國經濟現時受一次短期減稅刺激,才有復甦迹象,這正面影響可維持到明年,但是之後會淡化。如果特朗普堅持以關稅追擊中國,令到貿易戰升級,加諸放緩的經濟之上,惡果會於二○一九年後浮現。

中國大使游說德國聯手 抗衡貿易保護主義
http://hk.on.cc/int/bkn/cnt/news/2018070...on=cn_news

德學者:貿戰深層原因 中美爭奪經濟主導優勢
http://hk.on.cc/int/bkn/cnt/news/2018070...on=cn_news

歐盟坐山觀虎鬥 樂見中美惡戰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8...6_020.html

中國自認將遭美國全面遏制 勢不可逆
http://m.cna.com.tw/news/acn/201807080020.aspx
從美國提出「印太戰略」,到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再到美中貿易戰開打,中國官方及學界逐漸認定,美國的最終意圖是在全面遏制中國的發展,兩國關係不排除將步入黑暗期。

民族主義色彩濃厚的中共外圍官媒環球時報,便毫不掩飾地表達了中國方面對美國的這種認定。

環球時報4日發表評論說,中國越來越多的國際問題學者認為,美國對中國政策正在經歷從「接觸與融合」到「遏制戰略」的轉變,且這種轉變已不可逆轉。這將對「中國崛起」構成「前所未有的挑戰」。

這篇評論進而提到:「我們認同這一集體判斷,並主張中國社會應早些針對這一重大變化,開展『物質和思想準備』」。

這種認定上的轉變,並不意外。但有趣的是,這種轉變,發生在美國總統川普任上,而川普是中國官方、學界、民間先前一面倒認定「商人出身,比較好打交道」,且忙著在場邊吶喊加油的支持對象。

中國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民間智庫「海國圖智」研究院長陳定定6月底曾公開在演講中表示,中美如今正式進入「全面戰略競爭時代」,展開戰爭的不只是貿易領域,而正向其他領域擴散,進而步入部分乃至於全面「脫鉤」(脫離原有關係)的境地。

中國一再主張,貿易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但陳定定認為,貿易已不再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衝突只會更多。且除了居中國發展命脈的經貿領域,若美國再鎖定戰略安全等中國重要環節施壓,像是在周邊與中國產生摩擦,將嚴重衝擊中國的政治、經濟環境。

陳定定因此預期,美國對中國政策將有可能轉為「攻擊性」和「長期性」,使未來5至10年的中美關係有可能進入「黑暗期」。

雖然其他中國國際關係學者並未如此直言,但從官媒的描述中已能看出,中國學界近來對中美關係轉趨保守、甚至略帶悲觀的預測。

不只是學界,中國官僚系統出身者也已有相同看法。

前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李若谷5月中旬在中國中信集團智庫「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的年會上說,中美近來的爭端絕非只是貿易問題,而是涉及美國對中國戰略的「重大轉向」。

李若谷提到,他此前曾主持一場中美關係研討會,與會者有10多名美國頂尖的中國問題專家,但得到的第一印象是,他們對中國的態度都強硬了起來。由此看來,中美關係「不會沿著過去40年走過的道路繼續走下去」,因為美國對中國的看法已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從「中國製造2025」、「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到「厲害了,我的國」,無論是計畫還是口號,中國官方都喊得震天價響,但聽在其他國家耳中,卻顯得震耳欲聾。

面對這般高調崛起的中國,被北京視為勢力範圍的國家,也許只能選擇臣服。但像美國這樣仍居優勢的大國,那就不一定了。
Reply
#26
貿易戰應對美國現分歧 德倡談判法威脅報復
http://hk.on.cc/int/bkn/cnt/news/2018070...1_001.html

貿易戰或影響半島局勢 美前高官:中國人將仇美
http://hk.on.cc/cn/bkn/cnt/news/20180709...1_001.html
中美貿易戰被形容為經濟史上最大規模的貿易戰,引發全球關注。境外媒體報道,美國前亞太助理國務卿拉塞爾(Daniel Russel)就此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認為對華進口商品增加關稅,「最終會造成整整一代中國人仇視美國」。

上周五(6日)美國對首批價值340億美元(約2652億港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實施加徵關稅後,被認為是中美貿易戰所開的「第一槍」;同日,中國即宣布對美國同等價值的進口貨實施報復性加稅措施,這也是中方還擊的「第一槍」。

英國及美國媒體均認為,今次是特朗普上任後作出一次「最高風險的經濟賭博」,並指因中美互相增加徵收進口商品的關稅,將把直接成本強加到全球的企業和消費者,雙方的貿易爭端更可能進入一個更危險的階段,並可能蔓延開去。

美國的東亞問題專家、美國國防部主管亞洲事務的前副助理部長鄧志強(Abraham Denmark)指出,貿易戰可能成為暫已緩和的朝鮮半島局勢的不穩定因素。鄧志強表示,中國一方面讚賞特朗普停止對北韓對抗的做法,但中國在另一面也從地緣政治較量的角度考量朝鮮問題,而且北韓一直是中美的「戰略緩衝區」,因此中美開打貿易戰,「北京就會在朝鮮半島問題上降低合作的意願」。

倘變「技術戰」 中美關係或破裂
http://hk.on.cc/cn/bkn/cnt/news/20180710...1_001.html
中美貿易戰剛進入第一輪,雙方互相徵收的關稅對民生的影響暫時未算太大,但對於人民的心理影響不宜小覷。鑑於中國目前投資、消費、出口不振,貿易戰若曠日持久,難免動搖民眾對經濟的信心,經濟預期或有變化,間接影響民生福利。

長遠而言,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的損害頗大,不僅在心理上構成損害,中美關係亦有可能會走向破裂,故此,中國應避免第二、第三輪貿易戰出現。

中國的外貿屬多元化,儘管對美國出口佔整體20%,但中國同時向歐盟、日本及眾多發展中國家出口,預料在貿易戰下,中國會調整自身的出口戰略,預料暫時對國內就業狀況影響不大,但是若雙方再發動第二、第三輪貿易戰,影響就不可同日而語。

一旦貿易戰轉化成「技術戰」,進而演變成「新冷戰」,甚至為此出現軍事衝突,後果不堪想像。從技術層面而言,由於互聯網技術、操作系統等都由美國壟斷,若美國完全斷絕對中國的技術出口,中國通訊產業有機會陷入崩潰,所以中國應將貿易戰局限在貿易領域。

民眾已逐漸明白中方在過去履行世貿協議上有瑕疵,亦意識到中興存在不少問題,故目前反應較平和,與反日浪潮的情況不應等量齊觀,但萬一貿易戰持續,民眾情緒就可能給挑動起來。

貿易戰亦影響某些特定行業,包括高科技、航空航天、精密機器製造、精密設備、電子設備等。美國本身就針對「中國製造2025」,該計劃雖然不會擱淺,惟料中方難在計劃中獲得美國技術,想在美國投資和兼併企業自然更難。

然而,貿易戰中有部分措施反而有利民生,例如中國宣布對逾千種其他國家進口商品降低關稅,令普羅大眾受惠。

北京經濟學者胡星斗

[ 本帖最後由 EL34 於 2018-7-9 10:36 編輯 ]
Reply
#27
德商界受關稅衝擊 促與華聯手制美
http://hk.on.cc/int/bkn/cnt/news/2018071...1_001.html
德國與中國簽署價值達200億歐元(約1844億港元)合作協議,牽涉德國大廠西門子電子、福士汽車以及巴斯夫化工的利益,顯示兩國在美國於貿易戰接連開火之際,可能不得不組成聯盟。德國商界、特別是汽車製造商普遍表示歡迎,要求向美國發出保護自由貿易的訊息。

在美國出手向中國貨品徵巨額關稅之後,中國亦予以還擊,雙方更考慮向進口車加徵更高關稅。在美國生產汽車、轉往中國銷售的德國車廠BMW及戴姆勒都感受到壓力。德國商業亞太委員會代表林哈德指,希望中德聯手向白宮發出保護自由貿易的訊息。不過林哈德強調,中國國家指導資本主義,與德國的自由市場不盡相同,料會衍生一些問題。

德國工商大會總幹事長萬斯萊本歡迎中德加強合作,表示:「美國曾經是我們貿易上的好夥伴,但特朗普明顯想破壞這關係。」德國外貿協會BGA則認為,中德應該合力提升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地位,以及加強其仲裁功能,應對貿易戰。
Reply
#28
衝擊轉口貿易 港GDP勢放緩
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80710...2_001.html

中美對進口貨物互徵關稅的貿易戰已正式展開,而美國和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兩個商品貿易國,且互為對方最大的商品進出口貿易夥伴。至於香港,在二○一七年為全球第七大商品貿易司法管轄區,商品進出口分別為4.36萬億港元和3.88億港元,加總相當於香港GDP的310%,反映商品貿易對香港的重要性。從貿易夥伴的角度來看,進口方面中,美分別是香港第一大和第六大進口來源地,出口方面中,美則分別是香港第一大和第二大出口目的地。

表面來看,二○一七年中美貿易經過香港轉口的金額為3,507億港元,只佔香港同年商品進出口貿易總額8.2萬億港元的4.3%,既使貿易戰全方位進行也不可能令中美雙邊貿易和經香港的轉口完全停頓,那麼香港直接受到的影響應該有限。然而,這樣的評估未免過於簡單,因為香港以轉口貿易為主,處理的商品貿易量龐大,中美貿易經過香港轉口的貨物總量就已經相當於香港GDP的13%,以往的經濟周期經常出現因貿易而擴散至其他領域的情況,貿易如果逆轉會將可能把香港GDP放緩的問題放大。

如因關稅使得中國對美國出口受到較為顯著的影響,將會影響整個產業鏈。因中國需要進口大量的原材料、半成品等才能完成最終的產品出口到美國市場。如果中國出口往美國的市場受阻,就會連帶影響經過全球經香港轉口往中國的貿易,有關影響甚至可能超出中美貿易經過香港轉口的總量。

至於中美貿易戰對香港的間接影響,則主要源於中美貿易及其帶動的中國與亞洲貿易夥伴之間的貿易,舉例二○一七年韓國經香港轉口往中國的商品貨值達2,048億港元,日本1,548億港元,馬來西亞820億港元,泰國578億港元,新加坡427億港元等。貿易戰對香港的影響既因為香港處理的商品貿易量龐大,還因為香港的貿易和物流是香港四大支柱產業當中最大的,所創造的增加值佔香港GDP達到22%。

事實上美國以單邊主義手法,採用關稅手段挑起對中國、歐盟、加拿大,甚至幾乎是對全世界的貿易戰,看來意在通過極限施壓的做法,迫使中國、歐盟等貿易對手放棄應戰,引導全球新增投資為躲避美國施加的高額關稅,更多流向美國,推動美國投資增長。香港不能低估中美貿易戰的負面影響,惟目前可以做的是觀察對本港經濟的實質影響,做好出現最壞情況的各種預案。

到岸付貨美國恐蝕大本 政黨促港府援手
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80710...2_001.html
「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周二上午10時許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舉行,中國領導人出席開幕儀式並發表講話,宣布中國設立「以產業振興帶動經濟重建專項計劃」,提供200億美元(約1560億港元)貸款額度,提供予有重建需求的國家。

中國領導人表示,經過中阿雙方友好協商,一致同意建立全面合作、共同發展、面向未來的中阿戰略夥伴關係。這是中阿友好合作新的歷史起點。他又提出,繼續推進「油氣+」合作模式,共同構建油氣牽引、核能跟進、清潔能源提速的中阿能源合作格局。他續稱,中東很多事情盤根錯節,大家要商量,不能一家說了算,一家說了也不可能算。

會議現場還有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科威特埃米爾(國王)薩巴赫,以及出席部長會的21個阿拉伯國家外長或部長和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長。
Reply
#29
東方日報A1:美國聯同歐盟日本 促審視中國WTO成員國地位
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80713...2_001.html
http://tv.on.cc/hk/index.html?i=ONS18071...1531414059

美國特朗普政府周二(10日)宣布新一波對華商品關稅後,周三隨即將世界貿易組織(WTO)闢成貿易戰新戰場。美方在世貿會議批評中國的貿易政策損害他國,要求重新審視中國成員國地位,又批評世貿無力解決問題。雖然中國早前有意拉攏歐盟聯手抵抗美國,惟歐盟、日本等國在會議上與美國同聲同氣,投訴中國保障知識產權及產能過剩等問題。中方商務部回應反駁,堅決反對貿易霸凌主義,希望別國不要戴有色眼鏡看中國,不要用過時的思維給中國扣帽子。

世貿周三起在日內瓦舉行對中國的第七次貿易政策審議,美國駐世貿組織大使謝伊(Dennis Shea)在閉門會議上率先發言,要求世貿更新規則,處理中國重商主義的貿易政策對其他世貿成員國帶來的嚴重損害,強調世貿需要釐清有關問題,是時候檢討中國成員國地位,不能再拖延下去。他指控中國濫用成員國地位,從他國謀取利益,如世貿不願指正北京行為不端之處,世貿本身亦會受損。

謝伊亦指,中國經濟規模太大,行為牽動世界貿易市場,批評世貿明顯已沒有足夠手段重新評估其貿易政策,亦無方法改善情況。他稱在世貿的體制內外,都必須處理北京仍未遵守開放及市場主導政策的問題。北京被指補貼國內企業,是美國指控理據之一,而美國主張即使世貿容許成員國在特定情況下支援本國工業,北京的做法已損害進口商的生存空間。

出席會議的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則回應指,中國政府已採取了一系列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措施,並將外商投資限制措施由原來的六十三條減少至四十八條。他呼籲世貿組織成員國堅定捍衞最惠國待遇等多邊貿易體制基本原則和核心價值,並堅決反對貿易霸凌主義、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並強烈呼籲世貿改革解決爭端機制的僵局,及美國單邊主義行為對世貿帶來的系統性威脅。

報道指,不少與會的成員國代表讚揚中國連續多年的經濟增長及政策現代化。惟歐盟、日本、加拿大、澳洲及瑞士等國紛紛投訴,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不足等問題。歐盟代表指,歐洲企業在華面對不公平的貿易保護措施,包括對知識產權執法不力,歐盟擔心有關的措施範圍廣泛,對在華外資帶來歧視性的影響。日本代表則指,中國的網絡安全立法涉嫌歧視外資,可能會阻礙數據自由流動。澳洲代表則直言中國的假貨侵權問題是持續存在的問題。

美國特朗普政府周二列出新清單,擬對華總值2,000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的商品加徵10%關稅。中國直斥美方行為不可接受,不得不作出必要的反制。

貿戰打到WTO 美促檢討中國世貿會籍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113555/%...3%E7%B1%8D

關稅戰升級之際,美國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召開的一次會議上,批評中方用WTO會員資格「佔便宜」,要求「檢討」中國的WTO會籍。美方此舉,等於全球兩大經濟體的貿易戰打已到了世貿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WTO)開始對中國進行第七次貿易政策審議,為期3天。在會前,中方向世貿組織提交報告,稱中國自2001年入會以來,一直大力倡議自由貿易,並全面履行承諾。

美方代表 強烈批評中國干預經濟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駐世貿組織大使謝伊(Dennis Shea)在瑞士日內瓦(Geneva)世貿總部舉行的閉門會議中,發言時強烈批評中國干預經濟的做法。

謝伊指稱,中國利用WTO會員資格佔他國便宜,這種不當行為若不加以制止,將使世貿組織毀滅,因此要求世貿重新審視中國的成員身份。

謝伊並在事先備妥的談話稿中說,「不論是透過WTO內部或外部,都須處理中國並未完全推行開放和市場導向政策的問題,而這類政策正是世貿組織的基礎」。

「中國用WTO會員資格 佔他國便宜」

謝伊特別針對中國對產業的國家補貼問題,謝伊說:「中國對國內產業提供大規模補助,這扭曲市場」;因此,不能再拖延對中方的檢討,世貿組織若希望繼續對世界貿易體制發揮作用,就須有所改變」。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為中國政策辯護時,指世貿現時面對嚴峻挑戰。他呼籲成員國聯手對抗霸凌、保護主義及單邊主義,尤其是特朗普推行的連串新關稅。

傳美歐日欲聯手 投訴中國知識產權行為

另外,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歐盟、美國、日本等多國,均對中國的貿易政策不滿,打算在今次會議向世貿投訴。

據了解,歐盟、日本等代表據報準備與美國聯手,批評中國違反市場經濟原則,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亦做得不足,並向WTO投訴。

世貿今開會 美歐日或聯手批評中國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113065/%...D%E5%9C%8B

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歐盟、美國、日本等多國,均對中國的貿易政策不滿,打算向世貿投訴。據悉,他們認為中國將鋁鋼產能過剩的問題輸出其他國家,推低全球鋁鋼價格,嚴重衝擊各國冶煉業,因此準備聯合向中國施壓。

美國早前針對此問題,向入口鋁材、鋼材加徵關稅;歐盟亦推出類似限制,防止外國廉價鋁鋼產品傾銷歐盟。

另外,多國亦認為中國的技術轉移政策向中方傾斜,而中方知識產權及技術機密偷竊問題嚴重,多國料會就此正式投訴中國違反世貿相關規定。

中國預料則會重申國務院較早前公布《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白皮書上的論調,指中國全面履行世貿協議,持續開放市場,致力擴大互利共贏的局面。

中美貿易戰升溫之際,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sation,WTO)今日起一連3天日內瓦會議,歐盟、日本等代表據報準備與美國聯手,批評中國違反市場經濟原則,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亦做得不足,並向WTO投訴。

[Image: 20180713_50f07b6cab95975d26f8xtmcLrmA3xkE.jpg]

[ 本帖最後由 EL34 於 2018-7-13 03:42 編輯 ]
Reply
#30
中國WTO遇冷槍 「聯歐抗美」期望泡湯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114052/%...1%E6%B9%AF

歐盟WTO會議上,沒與中方一道抗美
傳歐盟反擬與美日一起,批中方貿易行為
不能期待歐盟「變節」與中國合作抗美

所謂真金不怕洪爐火,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召開的一場會議,大概就是試煉中國與歐盟關係的「洪爐」。但結果是,歐洲似乎傾向與美國口徑一致,批評中國的貿易行為,坊間此前揣測的中國「聯歐抗美」,至此已不得抱有期望。

世貿組織正在位於瑞士日內瓦總部,召開第七次審議中國貿易政策的會議。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在會上喊話,呼籲共同對抗「美國霸淩」。

歐盟WTO會議上 沒與中方一道抗美

儘管中國此前積極爭取與歐盟國家聯手,捍衛自由貿易,中國總理李克強日前訪德時,就與德方簽訂300億美元商業合作大單,被視為鞏固中歐關係、應對「美國優先」的舉措。

然而,這次會議截至香港時間昨晚已召開了約兩天,但仍未有一個主要歐洲國家站出來,呼應中國並批評「美國優先」。

彭博社更報道稱,歐盟計劃與美國、日本和其他國家,在今次會議對中國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乃至政府補貼制度表達不滿。如這一幕出現,意味不僅中歐聯手泡湯、更反而出現美歐聯手針對中國的局面。

傳歐盟反擬與美日 批中方貿易行為

此外,非歐盟組織成員的歐洲國家,亦對中國持質疑態度,與會的瑞士駐世貿組織大使錢柏威(Didier Chambovey),敦促中國擔負起一個貿易大國的責任。 「過去數十年來,中國已經獲得全球經濟大國的地位,但是新的大國地位意味著新的責任」。

歐洲諸國這些反應,也許就是中國外長王毅上周會見奧地利官員時,所警告的「不希望背後有人打冷槍」--外界解讀為,中方暗示不希望在應對中美貿易戰時,被歐洲暗中多踩一腳。

今年以來,中國持續爭取歐洲支持,早在中國副總理劉鶴1月前往瑞士參加達沃斯論壇時,歐盟已清楚知悉中國的意圖;至5月歐盟核心國--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問中國時,她亦已經摸清了中方的期望。

難期待歐盟「變節」 與中國合作抗美

惟歐盟至今遲遲未鬆口聲援中國,正透出中國聯歐抗美的盤算,似乎難以樂觀。

但這其實也許是意料之中,歐盟在軍事上尤其是先進軍事裝備上,對美國高度依賴,多年來根深蒂固。美歐關係的利益交匯,中歐關係無法比擬。在此格局中,期待歐盟「變節」與中國合作抗美,實在不太切合實際。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