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移民 immigration
第二季8600宗永久離港為由申索提取MPF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7%A9...54609.html

積金局發表《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統計摘要》季刊,截至今年6月底,強積金總資產約1.06萬億元,其中扣除收費及費用後的淨回報超過2,490億元。

過去十年間,強積金總資產增加175%。自制度在2000年實施以來的年率化淨回報率為2.8%,高於同期的1.8%年率化。

於今年第二季,強積金已收總供款共207.9億元,其中159.5億元為強制性供款,及48.4億元為自願性供款。 積金局指,今年第二季以不同理由(例如退休)提取強積金的申索總數為5.27萬宗,較對上一季增加12%。當中第二季以永久離港為理由提取強積金的申索數目為8,600宗,按季增加,但分別較去年第四季8,700宗及去年第三季9,300宗為低,反映過去四個季度的有關申索數目時有變動。

積金局強調,由於計劃成員可能擁有多於一個強積金帳戶,申請人須向個別受託人提出申請,因此實際申請人數會少於申索宗數。此外,以永久離港為理由提取強積金的申索個案並不等同移民個案,以此理由向受託人申請提取強積金亦包括申請人返回其原居地(例如非本地僱員結束在香港工作)或移居內地生活。

永久離港提早取強積金個案 今年次季增14%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090...2_001.html

積金局發表2022年6月號的《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統計摘要》季刊,截至2022年6月底,強積金總資產約10,600億港元,其中扣除收費及費用後的淨回報超過2,490億港元。過去10年間,強積金總資產增加175%,自制度在2000年實施以來的年率化淨回報率為2.8%。另外,2022年第二季以不同理由(例如退休)提取強積金的申索總數為52,700宗,較對上一季增加12%。當中第二季以永久離港為理由提取強積金的申索數目為8,600宗,按季增加14%,但分別較2021年第四季(8,700宗)及2021年第三季(9,300宗)為低,反映過去四個季度的有關申索數目時有變動。

在2022年第二季,強積金已收總供款共207.9億港元,其中159.5億港元(77%)為強制性供款及48.4億港元(23%)為自願性供款。截至2022年6月底,約274萬個強積金帳戶把全部或部分資產根據預設投資策略進行投資,或投資於該策略下的2個成分基金,佔全部1,070萬個強積金帳戶約26%;有關投資總資產值約787億港元,佔強積金總資產7%。

由於計劃成員可能擁有多於1個強積金帳戶,申請人須向個別受託人提出申請,因此實際申請人數會少於申索宗數。此外,以永久離港為理由提取強積金的申索個案並不等同移民個案,以此理由向受託人申請提取強積金亦包括申請人返回其原居地(例如非本地僱員結束在香港工作)或移居內地生活。
Reply
美心公院員工 「危安全」被拒居台 陸委:港人未過審「比例極低」 非單因安全
https://news.mingpao.com/pns/%e8%a6%81%e...9%e5%85%a8

[Image: 6a67b14ce12134d78dabd95b9e90a976.jpg]
[Image: 6a67bf74e5b930abba6076472aa3e42b.jpg]
港人移居台灣近期屢傳阻滯,本報翻查台灣行政院資料,顯示台灣當局近兩年處理至少逾70宗港人申請居留及定居的行政申訴,全數被行政院駁回。申訴書披露,台灣移民署會同陸委會以「國家安全」相關理由拒絕港人申請,包括質疑其現任或曾任公營醫院、大學、國泰航空或美心集團,有「危害國家利益、公共安全之虞」。有內地出生港人被拒在台定居,翻查這類個案,約三分之二被台灣當局質疑業務運作或業績不符要求;其餘三分之一則無進一步解釋。

陸委會回覆查詢稱,據了解未能通過審查的港人「比例極低」,主因皆非「國安」單一因素,多是欠缺營運實績、所繳單據不符規定等情况。陸委會重申,當局會逐一檢視個案,如經審查無「國安疑慮」且符合規定,仍會予以許可。台灣移民署表示已按機制核准眾多內地出身之港澳居民、香港公務員赴台,並非一律不予許可。

近兩年逾70申訴駁回
有內地出生者被拒 2/3遭質疑業務
2019年反修例風波後,港人移台人數顯著增加(見圖)。台灣政府於2020年修訂港澳居民入台辦法,申請人須經移民署會同台灣國安局及陸委會跨部門審查;對於內地出生之港澳居民,修例前台方若拒絕申請,須證明申請人未在內地以外連續住滿4年,但現行法例只需證明「原為大陸地區人民」便可拒絕。台灣多名監察委員上周一(9月26日)稱,接獲多名港人陳情申請到台被拒,包括指稱定居門檻上升、準則不明。

港公僕要宣誓 移民署:審查要回應政治變化
翻查台灣行政院處理港人申請個案的「訴願決定」,內政部曾考慮申請人在香港醫管局、金管局或大學等接受港府公帑資助工作,而將員工視為「公職人員」或「難以排除與港府關聯」,並有「危害國家利益、公共安全、公共秩序或從事恐怖活動之虞」,拒絕他們到台居留或定居。文件顯示,多名香港公立醫院前任或現任員工申請被拒,有申請人質疑修例前曾有公院護士過關,質疑尺度不一,亦有申請被拒的衛生署護士解釋,宣誓效忠特區非出於自願。台灣內政部移民署解釋,因應港府按國安法要求公務員宣誓,認為審查亦要回應香港政治體制變化。

部分香港企業員工亦因安全原因被拒定居。例如,一名曾任職美心、國泰及醫管局的文員申請被拒,台方認為國泰股東包括中國國航及特區政府,又不點名說美心有「太子女」曾支持港警及批評反修例運動,難排除「與大陸地區之關聯」。有至少兩名電盈員工則因電盈獲國企持股,被視為內地黨政或政治性質機構港澳投資,被拒在台定居。醫管局及電盈不予置評,美心、國泰在截稿前未回覆。

國泰電盈有國企持股 員工「難排除大陸關聯」

在台灣擔任訪問學者的中大前副教授陳健民說,台灣與香港對公營機構理解有落差,法律制度也容許行政當局較大「轉彎空間」,致港人不知所措,例如以為遊戲規則設定投資移民住滿一年可定居,卻被質疑投資額不夠。他認為增加審查的根本問題,是台灣對移民看法較保守,執政黨亦礙於深綠及避免加劇兩岸對立,尤其面對內地威脅,不願將移民政策公開說明。

陳說,過去港人團體詢問部分陸委會官員,稱羅冠聰及梁天琦等也是內地出身,不應單以出生地作判斷。不過,陳說官員回應個案被拒時,稱一些涉事港人因投資額未達要求,才用安全疑慮或出生地因素拒絕申請。

鄭丹瑞移加失敗財產一舖清 揭移民前要諗的危機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9%84...29760.html

[ 本帖最後由 愛新覺羅 於 2022-10-14 11:05 編輯 ]
Reply
衝擊教會|估算6萬信眾移民 教會失教友、職員 牧師曾要洗埋廁所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8%A1...16283.html
Reply
人才戰︱5組數字看本港人才流失 一個年齡群勞動人口急挫
https://www.hk01.com/article/815092
[Image: hgRSnr1-aBNTT82djQLddTmFUNh-L4ABVzZAcVc2...w1920r16_9]

「人才」二字近期成為社會焦點,香港經濟要長遠發展,離不開吸引和留住人才,尤其在一些專業行業中。在上篇,筆者初步比較了香港與5個國家或地區的人才吸引力。本文則以另一個角度切入,從數字讓讀者側面了解香港的人才流失情況,其中會特別針對一些重要行業的從業人數。
吸引人才系列三之二

1. 年輕勞動人口大減

近年香港出現移民潮,其中相當一部份來自青年人,對勞動市場帶來一定衝擊。雖然政府沒有統計移居外地的具體人數,但有其他數據可以協助觀察情況。根據政府統計處「按年齡劃分的勞動人口」,在2022年第2季,本港勞動人口為375.02萬人,比去年同期下跌3.49%。其中在20至39歲的年齡組群,勞動人口全線下挫,當中20至24歲更加比起去年同期,人數減少14.98%,數字相當跨張。

根據統計報告定義,勞動人口指15歲及以上陸上非住院人口,就業人口及失業人口都計算在內,而不可隨時工作或沒有找尋工作的料理家務者、退休人士及所有15歲以下人士等被定義為非勞動人口。

[Image: ZqY4K70SKb2XwafBWFGmTnR1uLc_L2ih350199-dNfc?v=w960]
2. 金融、創科相關行業就業人數減少

在未來,金融與創科都是香港的重要發展方向。根據政府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在2020年第2季,從事金融行業的就業人數有21.42萬人,2021年同期為21.61萬人,數字相約。不過到2022年第二季,人數下降至20.45萬。

「資訊及通訊」行業方面,2020年第二季就業人數為13.78萬人,2021年第二季微跌至13.35萬人,2022年第二季進一步跌至12.7萬人。

「專業及商用服務」行業亦有相類似情況,2020年第二季就業人數為39.77萬人,2021年第二季稍升至41.44萬人,2022年第二季卻回落至38.79萬人。

▼三個重要行業之就業人數變化▼
[Image: A0lEOztb6TRvxA4nnem1eYl3Jd-y7Fy_dbGUbHWxlGw?v=w960](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3. 對人才吸引力落後新加坡 生活成本高成致命傷

根據《2021年IMD世界人才競爭力報告》,香港在「吸引與留住人才」一項的排名由第18位跌至第26位(新加坡同期由第22位升至第15位)。主要失分項目有兩個:生活成本太高(包括住房價格),排61位;空氣懸浮粒子問題嚴重,排41位。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全球城市人才競爭力指數排名,香港排名20,在亞洲城市中屬第二高,但正好落後於競爭對手新加坡(第7位)。

4. 人才入境數目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香港主要有6個輸入境外人才計劃,包括「一般就業政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科技人才入境計劃」、「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及「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當中以前四者為最主要。

根據入境處數字,4個計劃總計申請來港獲批人數,在2020年疫情開始後大跌,至今日都未回復至疫情前水平。

[Image: vNfk1pIPQ8f-wuEJQFlmEU1H4hsYPDE7q__Hlqv_x5Y?v=w960]
(資料來源:入境處)

5. 公營醫療人手流失嚴重 盧寵茂:年輕醫生一取專科資格就離開

在政府統計處的報告中,難以得知醫生護士的人手流失情況,因為統計處行業相關分類為「人類保健及社會工作活動」,夾雜其他行業的從業員在內。不過根據政府今年4月回覆立法會的資料,在2021-22年度,衞生署及醫管局轄下醫生和護士的人數及離職率都明顯比往年嚴重。(見下圖)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上月接受港台訪問時曾指出,以往較多較為年長或具經驗的醫護人員,提早離開公營醫療系統,但近年情況有所變化,34至39歲員工的流失率較高,部份可能剛取得專科資格不久就離開,個別醫生可能因為移民。

[Image: Za72DwxQwt3g5L6GqI0b8Od6xlTWXEpGio6nVoqOp1Y?v=w1920]
[Image: ZRyNjo2GnzFbm8-TzWRuQ4fI0g3k6HewzpPnX86T518?v=w1920]
吳傑莊:青年勞動力跌幅明顯 為未來響警號

立法會選委界議員吳傑莊表示,非常關注本港青年及人才政策,認為青年勞動人口減少原因是綜合性的,其中相當一部份是離開香港,有可能是讀書升學,亦有一些是外闖就業,例如參加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不過他認同,本年青年勞動人口跌幅明顯,對香港總體而言是個警號,「要問的是,為何這些年輕知識分子不選擇留在香港?」

吳傑莊提到,政府至今沒有完整統計港人移居離開香港的數字,情況並不理想,要就人才問題對症下藥,第一步就要先了解問題的嚴重程度,掌握確切數字。其次,政府需要向青年展示,留在香港事業發展仍是機會處處,希望下月的《施政報告》有詳細論述。
Reply
地域來源徵稅原則簡介
https://www.ird.gov.hk/chi/paf/bus_pft_tsp.htm

鄭丹瑞被追討巨額稅務一鋪清袋?一文看懂英澳加稅制 移民英澳加回流香港都要交重稅?棄籍回流都有風險!
https://hk.news.yahoo.com/%E7%A7%BB%E6%B...47282.html

移民國外生活即使想盡辦法慳錢,始終有件事無法擺脫,就是交稅!近日因為ViuTV劇集《野人老師》主演的鄭丹瑞演出備受好評,就連當年舉家移民加拿大遭追討巨額稅務以致幾乎破產的事也被翻炒,引起準備移民人士關注。今次分享熱門移民國家包括英國、澳洲、加拿大的稅制,以免辛苦得來的積蓄都用來繳交稅項。

保障個人資產 暸解全球徵稅制度、稅務居民定義
香港和全球多國比較,稅制絕對是簡單而且稅率低。 香港是用地域來源原則徵稅,即是只有源自於香港的收入或利潤才會被徵收稅項,如果你在海外所得的利潤則毋須在香港繳納。相反,港人熱門移民國家英國、澳洲、加拿大都是採用全球徵稅,因此移民前應該先了解不同國家的徵稅制度和因應個人需要選擇。

[Image: 3e3a7a50-5140-11ed-aa5d-8785e1b4b9d7]

香港人最常接觸的主要利得稅、薪俸稅和物業稅。
一. 英國 : 全球徵稅
英國稅制:全球徵稅,即英國國民在全球賺取的收入和利益都會被徵稅。

稅務居民:納稅年度在英國居住多於 183 天即屬於英國居民,即稅務居民。

或 1. 擁有、租用或居住在此最少 91 天;納稅年度內居住最少 30 天

2.一年超過 75% 的天數在英國工作超過 3 小時

港英比較:香港沒有徵收股息稅、資產增值稅及遺產稅。

[Image: 56289390-5140-11ed-8eb5-67c9cd73b4bf]

可以利用官方網站上的居民身分測試驗證查看自己是否符合「稅務居民」標準。
1. 英國:入息稅
有如香港的薪俸稅一樣,因應個人入息稅以累進制計算。收入越高,徵收的稅率亦會更高。如年收入達£150,000以上,稅率達45%。

[Image: 64eec5c0-5140-11ed-8dff-bf6fa7b3c642]

可以透過英國政府官方網站的個人入息稅計算機,了解自己需要繳付的入息稅金。
2. 英國:資產增值稅
有關樓市買賣、股票交易等投資收益需要繳交稅項。如出售自住物業是不需要繳稅的,只有出售放租物業才需要繳付。另外,好多時候都會在移民後才賣掉香港的物業,必須留意此舉是會被徵收資產增值稅!幸好英國政府給予 9 個月寬免期。如抵達英國後 9 個月內售出香港物業可以豁免資產增值稅。因為稅項是以當時購入金額為準,因此準備移民人士必須做好資產管理。按2020/21 年度稅率計算,如果投資收益不超過 £12,000,稅率為 18%。超過此限額,則就要繳交 28%。

3. 英國:國家保險稅
以收入週薪計算徵稅,收入愈高,稅率亦愈高。稅項作為提供社會福利給居民,包括國民退休保障、失業援助等津貼。為了避免有人無法繳稅,此稅項是每月直接從工資裡扣除。週薪£183-£962,稅率為12%,超過£962為2%。

4. 英國:市政稅
只要在英國擁有物業就要每月向地方政府繳付。稅率按照物業的八等級分為A至H級,以A級物業所繳交的稅最少,H級最多。作為租客簽約前都需要留意業主會否要求租客負責市政稅。

5. 英國:遺產稅
即遺產繼承人需就獲贈遺產所繳付的税項,而且連同海外資產一併計算在內。

生前資產少於£325,000,無需繳付任何遺產税。如超過則根據繼承人身分決定免稅額。

如繼承人為配偶、民事伴侶、慈善機構、社區業餘體育會則無需繳付。

如子女(包括領養、寄養及繼子女)或孫子女繼承,均需向英國政府繳付40%遺產稅。


[Image: 76f94d80-5140-11ed-a6ff-566cf358a5f0]

首位離世父母(或祖父母)的免稅額尚未動用或未全數享用可以轉讓到第二位離世時一併使用,最高免稅額為£650,000。
二. 澳洲:不設遺產稅
澳洲稅制:全球徵稅
稅務居民:每個稅收年度於澳洲逗留多於183日,就定義為稅務居民 。

澳洲:4種測試定義稅務居民
澳洲稅務居民的薪金收入、退休金、租金、資本利得等全球收入都需要納入計算。如果2021-2022財政年度收入少於$ 18,200便無需納稅,否則就按累進稅制,繳交19%至45%的稅款。至於非澳洲稅 務居民、未成年人和打工度假者均適用不同的個人所得稅稅率。

[Image: 876dcbf0-5140-11ed-a5ff-25abf2096059]


澳洲稅局制定了四種測試標準對其稅務居民身份進行判定,規定納稅人只要通過其中任意一種測試即被判定成為澳洲稅務居民。
澳洲:以入息稅為基礎
有別於英國稅制,澳洲將資產增值稅和遺產稅都歸入息稅,只是計算方法不同。

如出售持有超過一年的資產時應課稅的收益和可抵扣的損失均能以50%計算,否則將以出售價和成本價或市場公允價的差額,合併在入息稅內計算。

澳洲的遺產繼承時只要贈予人和受贈人均為澳洲稅務居民,均無需繳稅。

但日後出售繼承的遺產時,賣出價格與資產成本價間的增值則需要歸入入息稅繳交。

對於移民人士,在成為澳洲居民前購置的海外資產會以成為澳洲稅務居民當日的市場公允價重新估值。如果你未來出售香港物業時,如有增值部分會計在入息計算稅款。因此為了將來賣出時能準確計算資本增值或虧損,應該保留賬戶資產紀錄及稅務居民時的估價報告。

三. 加拿大:三級徵稅制度
加拿大稅制:全球徵稅
加拿大實行聯邦、省(或屬地)和地方三級徵稅制度。聯邦和省各有相對獨立的稅收立法權,地方的稅收立法權由省賦予。

稅務居民:每個稅收年度於加拿大逗留多於183日,就定義為稅務居民 。

加拿大稅務身份是基於你在加拿大的居住時間而定,並分為五類:居民(Resident)、事實居民(Factual Resident)、非稅務居民(Non-Resident)、視同居民(Deemed Resident)、視同非居民(Deemed Non-Resident)

[Image: e1bd2070-515d-11ed-b2ff-a94b98348732]

官方網站詳細定義居民類別以界定是否需要交稅。
加拿大:個人收入稅高達53.5%
加拿大個人所得稅分為兩部分,分別為聯邦稅及省級稅。聯邦稅是加拿大政府向所有稅務居民所徵收的稅,無論你身處那一個省份,所繳交的稅項都一樣。省稅是省政府向住在該省的稅務居民所徵收的稅,每一個省都有自己的稅率。例如BC 省:5.06% -20.05% ,安省:5.05% - 13.16% 。移民人士必須留意稅率是以納稅人於該年度的12月31日位處所在地為準。

[Image: b83ff730-5140-11ed-afbf-15432156d6e5]
各省對個人收入稅徵收稅率表
根據2021年聯邦稅率表,應納稅所得額最低稅階為$49020,稅率為15%。之後

將以累進制計算。如全年收入低於12000加幣居民可以免稅。僱主提供稅單Taxi Slips -T4 會反映上年全年的收入和僱主已經預繳的收入稅,仲有包括退休金CPP、失業保險EI。至於非薪金收入、政府福利、退休年金的資料資方會提供T4A給僱員。

[Image: c424b450-5140-11ed-9edd-3d4f49407527]

透過加拿大網頁的官方稅務計算機,可能更清楚計算個人所得稅。
在所有政府註冊儲蓄戶口(即RRSP、RRIF、RESP、TFSA等)以外的投資收入

全部均有不同的稅率。

l 利息收入Interest: 會100%當工作收入,並因應個人的邊際稅率計算。

l 資本增值收入Capital Gain 是以收入減半後的價值計算,然後按其邊際稅率課稅。
Reply
海外樓市|港英買樓收租大不同
https://www.am730.com.hk/%E5%9C%B0%E7%94...%8C/343957

以BNO移民英國的要求逐步放寬,英國內政部公布1997後出生的香港人,只要年滿18歲、父母其中一方有BNO資格及長居香港,便可獨立申請BNO Visa進行「5+1」移英,預料移英人數會進一步上升。去年7月一家四口以BNO Visa移民英國的港人Suki,當時賣出所有香港家當及物業,決心移英,幸好在移民前購入英國物業,落地後亦實現「一間變兩間」、「兩間變四間」,在當地有租金收入,令移民後的經濟壓力大為減少。(撰文︰Wendy全球樓行)

放棄移加 沽港所有資產赴英
原本家住黃埔花園的Suki,在沙田亦有收租物業,在2019年社會運動前,原本打算以工作簽證舉家移民加拿大,更花費了數十萬元辦理相關文件,然而在申請審批期間,突然殺出英國BNO政策,加上Suki丈夫曾留學英國,於是出售香港所有資產,轉為移英。

Suki表示,移民決定主要是為了小朋友的教育、個人前景及社會氣氛,因而決心登陸英國曼城。她指,移民一年多,雖然仍想念香港的生活及美食,但坦言並不後悔。

本身在香港有投資物業的Suki,表示相信磚頭價值,目前與丈夫持有4間英國物業,當中亦有fullpay(全數付款)及按揭貸款的物業,並指「富」字有「一、口、田」,認為華人都覺得擁有物業會比較踏實。

以出租物業收入 換銀行按揭
她指,2020年以18.8萬英鎊(約166萬港元)買入首間英國樓出租,每月租金為900英鎊(約7,911港元),及後賣走香港物業套現,在登陸英國後以當地出租物業,再向銀行作抵押貸款,以租金收入作為收入來源,銀行按同區同類型物業及租金,進行估值並批出借貸。

她指,當時銀行願意借出第二間物業的七成按揭貸款,自己付出三成首期,便能購入第二間物業,及後再在當地買入其他物業,有fullpay亦有申請按揭。

英物業樓齡偏高 須預留維修費
她表示,香港及英國物業投資大不同,香港樓是用鋼筋水泥比較實淨,英國部分物業有數百年樓齡,總有地方出現問題,尤其是香港人在英國人生路不熟,需要預留資金作維修費用。
她又分享指,曾將一間buy to let物業出租予香港人,到冬天時房門發脹,無法關上,自己因為擔心而找來技工將整道門「刨細」。但住久了才知道,當地冬天日夜溫差大冷縮熱脹,令門脹大,到了夏天溫差收窄之後,門就會縮細,根本不用付費去「刨門」,現在門刨細了又出現門縫,得不償失。另外,她亦曾遇過買入物業後,發現因為屋頂有積水及滲水問題,令屋內有發霉情況,最後又要花一筆費用維修。

雖然投資物業也遇過阻滯,但Suki認為「無得諗返轉頭」,並指物業樓價及租金實際有升值。她亦建議港人在未來過來英國之前,可購入buy to let物業,認為有被動收入會比較安心。

想移居的不只香港人?呢個亞洲經濟體都面對「人荒」?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83...03877.html

報告:中國移民總量逾1073萬人居世界第三 最多人去美國
https://www.hk01.com/article/565800

联合国报告:中国移民输出全球第4 最爱移民美国
https://www.guancha.cn/america/2017_01_11_388760.shtml

《世界移民报告2020》发布 中国成为世界第三
https://new.qq.com/rain/a/20200827A0RWPR00

金融時報:習近平定於一尊 中國富人啟動出走計畫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9%87...49418.html

中國富人正啟動出走計畫,將資金移出中國,並安排海外住所,原因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二十大」後定於一尊,有錢人擔憂面臨更高稅額,也擔心人身安全。

倫敦金融時報(FT)報導,為香港、中國富裕家庭提供服務的歐洲律師 David Lesperance 表示,習近平取得第三個總書記任期,是中國商界精英的轉折點,他已經收到三個超高淨值中國企業家族的「進行」要求,執行他們的出走計畫。

Lesperance 說,為了離開中國,許多客戶投入數年時間,以合法地將資金轉移到境外,並為家人安排海外住所,取得新公民身份。

他表示,中國富人不僅擔心習近平可能對富人加稅,也愈來愈擔憂自身安全。

律師事務所 Dentons Rodyk 資深合夥人 Kia Meng Loh 說,在新加坡,有關設立「家族辦公室」的詢問和要求,已經出現幾個月。他說,他接觸的客戶,早就認定習近平的第三個任期已成定局。

他表示,長期獲中國富裕和精英家庭青睞的香港,隨著北京加強對香港的控制,香港的吸引力已然降低。

Citi Private Bank 的數據顯示,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數量,在 2017 年至 2019 年激增四倍;2020 年底有 400 個,一年後數量一口氣增至 700 個。

新加坡 Bayfront Law 董事 Ryan Lin 也說,上周「二十大」期間,有五個家庭與他接觸,希望在星國成立家族辦公室。

去年在新加坡設立大約 30 個家族辦公室的 Lin 表示,多數中國客戶希望搬到星國,並轉移資金。

近年來,隨著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網球明星彭帥、金融家肖建華、房地產大亨段偉紅等名人暫時或長期未公開露臉,令中國富人更加擔憂。

[ 本帖最後由 QEpark 於 2022-10-25 11:18 編輯 ]
Reply
英媒:習近平擴權中國富人啟動逃亡
https://www.rfi.fr/tw/%E4%B8%AD%E5%9C%8B...3%E4%BA%A1

英國金融時報今天報道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共20大獲得第3個任期,引發中國富豪及精英趕緊離開中國逃離潮,他們不但擔心口袋中的錢會消失,而且越來越擔憂自身安危。據曾為中國富豪服務的專業律師萊斯佩蘭斯形容,中國富豪都有一句座右銘,就是在海港中準備一艘快艇並放有金條及第二套文件,換成現在的說法,是準備一架私人飛機、護照及外國銀行戶頭,“這就是我們現在的世界”。

據中央社今天引述金融時報稱:習近平連任,中國富豪精英趕緊逃出國。該報指出,曾與香港和中國富豪家族合作的歐洲律師萊斯佩蘭斯(David Lesperance)表示,習近平將他的統治期延長,對中國商界精英來說是一個轉折點,此前他們隨着中國經濟繁榮也得益了數十年。但隨着習近平牢牢就位,萊斯佩蘭斯已經接獲了3個來自中國商界超級富豪家族的指令,就是繼續執行他們的“火災逃生計計畫。

據萊斯佩蘭斯表示,很多客人多年前已準備離開中國,包括將資產合法地轉移到安全的離岸司法管轄區,以及安排家人在中國以外地方獲得新國籍及居所。他表示,中國的有錢人不但擔心當局以傳聞中的高稅制來代替共同富裕中要他們捐款,而且越來越擔憂自身安危。

近幾年不少中國知名度高的人都短暫或長時間在公眾視線中消失,如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曾指控被迫與前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發生性關係的中國網球女將彭帥、失蹤5年後在上海接受審訊被判刑的“明天系”創辦人肖建華、傳聞涉及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孫政才貪腐案而被查的中國女富商段偉紅,這些例子都令中國有錢人對自身安危更加擔憂。

該報指出,新加坡的Dentons瑞德有限責任合夥律師事務所在中國有6000名員工,其高級合夥人劉家銘(Kia Meng Loh)表示,多個月來都有中國富豪指示及查詢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s)。家族辦公室是富豪用來管理家族資產。他說,以往香港是中國富豪及精英設立家族辦公室的目的地,但隨着北京對香港加強控制,香港的吸引力減少。

該報又引述新加坡律師行Bayfront Law主管Ryan Lin表示,中共20大舉行期間,他接獲5個中國家族表達想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當中3個家族的指示正執行中。大部分中國富豪都想搬遷及轉移資產到新加坡。

根據花旗私人銀行數據,在新加坡設立的家族辦公室數目,在2017年至2019年間增加5倍,並由2020年底的400間增至2021年底的700間。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早有準備。一名為中國富豪服務的美國房地產平台創辦人表示,由於大多數客戶急於離開中國但事前沒有小心計畫,他正在努力處理大量詢問。

該報指出,上海及北京的移民公司都接獲大量有卓越成就的人申請美國綠卡,他們的等候時間會較超級富豪以投資方式獲得綠卡快。

上海封城陰影|1萬名中國富豪擸480億美元移民 律師:離境手續多「阻撓」
https://www.edigest.hk/365546/

封城效應 大陸富豪掀移民潮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6473533
被大陸疫情防控封「怕」了,有報導指出大陸富豪正打算帶著身家移民境外。彭博報導,上海封城使許多人留下心理陰影,估計今年有1.5萬名富豪打算帶著480億美元身家離開中國大陸,而關於轉移資產方法的諮詢正在急速增長。

彭博援引7名銀行家與多名移民顧問說法指出,上海封城期間的移民諮詢量比去年增加三至五倍,關於如何將資金轉移出境的查詢,近期正在激增。一位上海移民顧問Sumi說,因為防疫封控問題,許多人感覺別無選擇。他有些客戶此前對移民猶豫不決,現在終於下定決心。

但資金要離開中國大陸並非易事。報導提及,有移民律師透露,決策層雖未明確收緊限制,但近幾個月官方處理護照申請的時間拖長,對資料要求更加繁瑣,同時把大筆資金轉移海外的方法正愈來愈少。

大陸富豪移民或為近年趨勢,隨著大陸富豪人數增長,移民人數也隨之增長。此前亞非銀行公布的「2019年全球財富遷移報告」顯示,2018年大陸移民海外的富豪數量達到1.5萬名,再創紀錄。2017年則是1萬名,大幅增長50%。

而富豪移民,意味帶走身家,也代表將大量轉移財富,該問題開始被大陸官方重視。今年3月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陳晶便提出要開徵「棄籍稅」,並修訂「企業所得稅法」和「個人所得稅法」,要完善放棄國籍者的稅收清繳、個稅徵管和徵管流程等。

而疫情封控或加速移民的決定。上海自3月封城以來,網路上針對移民議題的討論和搜索不斷上升,有關「潤」(英文run諧音,意指移民海外)一度成為大陸網絡最熱門的關鍵字。此前,據英國廣播公司(BBC)6月報導,一名在上海從事資產管理多年的金先生指出,他合作的移民顧問公司,在今年前四月接到的生意,已是過往一年的業務量。換言之,今年移民的案子,目前為止已經比起往年高出三倍。而且他估計還會更多。

據聯合國移民署最新發布的世界移民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中國大陸是第四大流出國,有1,000多萬華裔生活在海外。

【從數據認識經濟】在上海封城陰影下,萬名中國富豪帶480億美元身家離開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BE...40178.html
[Image: 1c3d8b686ab6c3c99da88e9dab6b74ea]

早報:500中國富豪料年內攜24億美元移居新加坡
https://www.rfi.fr/tw/%E5%9C%8B%E9%9A%9B...0%E5%9D%A1

出走新加坡.一|家族辦公室林立 十大富豪竟有四位是中國移民
https://www.hk01.com/article/784487
[Image: U48XyrsXVoXDdlrBYfenHmzWBiQrhwhpPTouej06...w1920r16_9]

國家隊托匯人民幣勁彈 傳富豪照賣產套現走資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2...2_001.html

內地瘋傳上海豪宅叫價急跌4成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85...17596.html

中國二十大閉幕後,市場反應各異,除了港股單日大跌過千點外,昨晚開始,內地更瘋傳一張上海豪宅樓價急跌的截圖。

傳「上海豪宅大跳水」

該截圖顯示上海豪宅「華山夏都苑」,「上個月賣6000(萬)的大平層」,「今天賣3599(萬)」,而且「價格還可以談」。

翻查資料,該豪宅位於長寧區,賣點是歐陸式大平層,綠化率優於84.64%的上海市住宅小區,外國住客比例約兩至三成,成交熱度較高;據天貓好房小區報告,華山夏都苑在長寧區成交熱度排名第481位,市場關注度偏高。近年也因藝人劉嘉玲在抗疫期間貼上該盤的生活照而聲名大噪,廣告多以「劉嘉玲同款」作招徠,賣點是港星都愛住的上海豪宅。

[Image: cf99f1d0-54e5-11ed-bde7-0f42c5912371]

翻查同區暫未見大跌數據

截圖傳出後,根據RFA訪問了上海房仲業者的報道,中國富豪「看清形勢」所以「拋盤」,而除了華山夏都苑,據報另外金融街榮御小區一豪宅價格同樣大跌。

之不過,截圖並沒有顯示詳細戶型,翻查安居客二手盤資料,華山夏都苑的3房兩廳戶型的確在賣約3500萬,但由「易居房友」在10月20日發布的「中層348平景觀5房」單戶, 卻依然叫價6300萬人民幣。此外,據全國房價行情平台,長寧區近一個月的平均房價為83858元每平米,比9月的83841元僅微跌0.02%,同區暫時未見有大跌數據。

[Image: 26e27520-54e6-11ed-bee7-509afa973d2b]

[Image: 009c1140-54e7-11ed-bf77-63de9d40f113]

內地網民:有利共同富裕

內地微博對豪宅急跌也議論紛紛,有人分析指相比近年升幅,上海樓價只是小幅回肚,有人認為「海豪宅跳水了,有利於共同富裕」,亦有網民列舉出兩日前阿里拍賣網上,上海華僑城蘇河灣一房源1.97億人民幣拍出的消息,該房源原估價3.13億,成交價遠差於估價,反映豪宅行情會一直下行,不過只否真的大跌4成,就要看未來的滯後10月數據了。


中大民調問移民 兩成八受訪者有打算 較去年顯著回落一成多
https://hk.news.yahoo.com/%E4%B8%AD%E5%A...08134.html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昨(27 日)發表一項港人移民海外的民意調查,有 28.4% 受訪市民表示有打算移民海外,較去年 9 月的 42% 比率大幅下降。另外受訪市民對香港宜居平均分為 56.5 分,較去年 9 月的 52.1 分有顯著上升。

研究所在 9 月底至 10 月中以電話訪問 705 位市民。在有意移民海外的受訪市民當中,三成四表示近期有為移民做準備,六成六就表示沒有。如果以所有受訪市民為基數,有 9.2% 有意移民並正作準備,有 17.8% 則有意移民但未準備。

有意移民海外的受訪市民當中,最多受訪者提及的目的地是英國(15.2%),其次是加拿大(15%)、澳洲(6.1%)和台灣(5.9%);至於有 27% 就表示不知道或未決定目的地。

當被問及有何本地因素(可多選)促使他們打算移民海外,前四項最多受訪者提及的是「香港政治爭拗太多 / 政治不穩定」(16.5%)、「香港自由(包括言論自由)/ 人權情況變壞 / 喪失新聞自由」(15.0%)、「香港政治不民主 / 香港民主倒退 / 已沒有民主選舉」(13.4%),以及「香港經濟情況欠佳 / 經濟沒前途」(13.1%)。認為「國安法限制自由 / 國安法破壞香港法制 / 國安法帶來制裁」就有 9.6%,在眾多因素中排第九。報告指,憂慮本港經濟前景是近 4 年來首次位居頭四位因素。

至於有何外地因素(可多選)促使他們打算移民海外,前四項最多受訪者提及的是「該處居住環境較寬敞」(24.2%)、「該處自由(包括言論自由)/ 該地資訊開放」(19.2%)、「該地政制較民主 / 政府有權力制衡」(14.5%)和「該地教育制度較完善 / 質素較好」(12.3%)。

就著今次移民潮對香港產生的影響,有 11.2% 受訪市民認為正面,有 59.3% 受訪市民認為負面,亦有 15.3% 受訪市民認為沒有影響。

今次民調也詢問了受訪市民移居內地的意願,11.3% 受訪市民表示有打算,84.1% 受訪市民表示沒有打算。

[ 本帖最後由 QEpark 於 2022-10-28 12:04 編輯 ]
Reply
继冯小刚被曝定居美国后,徐峥一家现身海外机场,因不合影遭辱骂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KRFK7MV0552DKXI.html

中國第三季簽發32萬本普通護照 按季增近半
http://www.mingpaocanada.com/VAN/htm/New...cbc1_r.htm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實施從嚴從緊出入境政策,護照證件及出國出境手續辦理受到影響。國家移民管理局昨(28日)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移民管理主要數據,顯示全季共簽發普通護照32萬本,較第二季度增加49.5%。

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還顯示,第三季共簽發往來港澳台出入境證件簽注117.2萬本;為在華外國人辦理簽證停留居留證件16.5萬證次。全季共查驗出入境人員2218.5萬餘人次。


本地|民青局:18至39歲勞動人口兩年失11.6萬人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9C...15874.html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首份《施政報告》指出,本港在過去兩年期間共流失14萬勞動人口,勞福局局長孫玉菡10月24日在電台上指,其中7.8萬人是25至39歲。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在立法會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質詢時,進一步引述統計處數字,提供18至39歲勞動人口數字變化。

在2020年第2季至2022年第2季,本流18至39歲勞動人口由141.85萬人減少至130.19萬人,下跌11.66萬人,佔全港過去兩年流失的勞動人口約8成;而2022年第3季的18-39歲臨時勞動人口數字為132.93萬人。套用勞福局局長孫玉菡的數字計算,18至24歲的勞動人口,兩年間下跌約3.86萬人。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早前曾交代,流失人口大部分屬高技術人員。數據顯示,以行業分類,18-39歲的就業人口中,從事「金融、保險、地產、專業及商用服務」的流失最多,由2020年第2季的35.28萬人降至2022年第2季的31.17萬人,流失4.11萬人。其次是從事「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由2020年第2季的21.41萬人降至2022年第2季的19.87萬人,流失1.54萬人。

[ 本帖最後由 QEpark 於 2022-11-2 08:37 編輯 ]
Reply
放棄外國護照 免影響事業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ente...00282_023/

近年藝人紛紛北上尋求發展,去年內地傳出「限籍令」,為免演藝工作受阻或影響,有人選擇放棄外國護照,也有人低調不動

謝霆鋒早已將發展基地移師內地,自小隨家人移居加拿大。去年他接受央視節目訪問,透露已申請放棄加拿大國籍。至於本身擁加國戶籍的台星趙又廷,因太太高圓圓是內地一線花旦,加上他本身長時間在內地工作,今年中亦正式放棄加籍。

持有新加坡護照的鞏俐去年談及國籍風波時,她霸氣回應:「改國籍的問題是個人選擇,更沒甚麼必要解釋,這個和其他人都沒關係,完全是自己的決定。」而擁有美籍的「神仙姐姐」劉亦菲,一直未有就其國籍問題而表態,其主演的《夢華錄》播放量有近60億,曾獲官方力挺:「她是一個真正的中華兒女。」

梁振英質疑未還護照 港人從無「移民」?拆解BNO雙重國籍爭議
https://www.hk01.com/article/760464
[Image: DnSAPcjzkUxS7I3WGHGovWekN4fnMthJA8s7NQPL...w1920r16_9]

近年香港出現移民潮,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前日(17日)接受電台訪問時指,持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赴英居住的人並非移民,只是「移居」,從未聽聞這些人交還特區護照或身份證。

梁振英所提及的現象,源於回歸前中英雙方為安定香港人心,對於港人國籍問題,各自所做的一系列彈性處理,導致現實上相當多香港人有潛在的「雙重國籍」狀況:即使長時間移居海外,但基於本港現行制度沒有嚴謹定義「移民」,只要一日不主動放棄中國國籍,也作中國公民看待。經過三十年變化,國籍問題已演化成政治矛盾點,部份港人未能適應後《國安法》的新政治環境,移居海外之餘繼續保留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繼續享有香港居民的權利,被質疑是「左右逢源」。

如要削除這個灰色地帶,實際上牽連極廣。曾任入境處處長及保安局局長的新民黨立法會議員黎棟國表示,原則上認同梁振英的看法,會質疑為何移民離港卻不願放棄香港居留權和中國國籍,但現實上《基本法》條文和《入境條例》對香港居留權有明確定義,如要改動涉及極為龐大的工程,且影響甚大。

國籍問題涉政治效忠 新加坡不允許雙重國籍

在全球化年代,不少國家政府會直接或間接容許「雙重國籍」的存在。在政治上,雙重國籍是部分國家增加對本地及海外精英人才吸引力的方式,容讓這些人保留「逃生門」,隨時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生活的地方,吸引他們落地生根。但這同時可以引伸政治矛盾,例如一些案件的涉案人如持雙重國籍,雙方都聲稱該人是自己國家公民,對處理手法有分歧,可能觸發外交風波;雙重國籍的持有人,政治忠誠或會引起質疑。

就雙重國籍問題,有些國家執行會更嚴格,例如新加坡,當地《國籍法》容許外地人透過移民歸化入籍,不過同時明確規定,22歲以上人士不得持有雙重國籍,須放棄所有其他國籍,否則會失去新加坡國籍。這政策和歷史背景有關,因為新加坡相當依賴外來人才建設國家,但同時由於建國歷史短、民族根基脆弱,所以不能容許公民「食兩家茶禮」,順景時享用新加坡公民的福利,危機時卻留有「後路」離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經形容,加入新加坡籍是「遠比『取得一本新護照』深刻得多的承諾」。

1996年人大解釋:外國護照可視為旅行證件 不影響中國籍身份

在香港,由於中英談判後過渡期的政治環境變遷,英國政府於1987年起分批為港人簽發BNO;又由於回歸前一段時間港人對未來局勢有所疑問,其中1989年六四事件後,本港出現大規模移民潮。

由於《中國國籍法》不允許雙重國籍,但實際上回歸前不少港人都持有海外護照,一旦香港資金和人才外流的情況持續,不利回歸平穩過渡。於是,中方對港人國籍問題寬鬆處理。1996年人大常委會的解釋指出,凡在中國領土出生、具有中國血統人士都具有中國國籍,其持有的外國護照將被視為旅行證件供外出旅行繼續使用。如果他們的國籍發生變更,「可憑有效證件向香港特別行政區受理國籍申請的機關申報」。

換言之,中央採取「隻眼開隻眼閉」的處理手法,只要沒有申報更改國籍的港人,亦作中國公民看待。按照前港澳辦及中聯辦副主任王鳳超的說法,中國籍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居留權是「一經擁有,天長地久」。

逾十萬人循BNO申請赴英居留 但法例無定義「移民」

在回歸初期,這個處理手法一直沒有出什麼大問題。但隨著2014年佔領運動前後政治環境的變化,一者香港本地政治矛盾愈趨尖銳,二者中國與歐美國家關係轉差,英國對香港政治狀況的評論增多,引起中方不滿。

2019年修例風波、2020年《港區國安法》在香港直接頒布實施,以及伴隨而來的一系列政治事件,直接引爆了這個埋藏二十多年的矛盾。英方指控香港人權狀況惡化、有違《中英聯合聲明》;中方反駁指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英國自1997年7月1日後對香港事務再無角色。去年1月,英國因應香港政治局勢,放寬BNO申請入籍資格,容許港人以「5+1」年期申請入籍,觸發中央及特區政府宣布,不再承認BNO為旅遊證件。而截至去年第四季,已累計有10.4萬人循BNO申請到英國居留。

不過有一個灰色地帶至今仍未處理:雖然中央、特區政府不再承認BNO,但BNO對於英國來說實際上已是「入籍資格」。不過香港沒有戶籍制度,理論上香港永久性居民離港時不需要申報原因,即使他們已離開香港長居外地甚至入籍其他國家,只要無向入境處申報,可繼續持有香港身份證及特區護照。現實上,政府無從得知他們日後會否回港,所以梁振英的說法確實有一定道理——現行香港法例根本沒有嚴謹定義「移民」。

從嚴處理牽連極廣

上述現象會再引伸另一些政治爭議:在現實層面,近兩年離開香港移居海外的港人,不少都是對香港政治狀況不滿,政治立場親民主派,但他們對個人在海外事業發展前景未必有十足把握,因此傾向繼續保留港人身份,留下「後路」,如果香港日後政治環境改善或在外地事業發展未如理想,有機會回港。在部份建制派眼中,這批港人是「離棄香港」的「黃人」,會質疑他們為何仍然可以取得香港福利,例如過去兩年派發的電子消費券。

只不過如政府要嚴查雙重國籍,至少有兩個潛在風險:一、現時香港有數十萬人持有效BNO,據英國內政部估計,可能多達290萬人合資格透過BNO計劃移英。如果到時真的有大批港人被迫「二選一」,在本港勢必引起震盪,尤其以今日政治環境;二、本港部份擔任公職人士,甚至全國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持有或被質疑持有外國居留權,如果要從嚴處理,是否要一併處理這批人?

黎棟國:只要「中國公民」身份未喪失 仍然符合條件

黎棟國向筆者解釋,「居港權」這回事在香港的歷史並不長,是八十年代才有的產物,應對當時人口結構的變化及香港前途問題等。在回歸後,《基本法》第24條以及《入境條例》對「香港永久性居民」有明確定義,首兩項是「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後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前或以後在香港通常居住連續七年以上的中國公民」。在此定義下,只要該人仍然是中國公民、而沒有主動申請變更國籍就符合條件,不會因移居海外而失去永久性居民資格,無論所持的香港身份證和特區護照是否已失效。

黎棟國指,梁振英的說法是從「道義角度」分析,在原則上會同意,個人也會質疑既已決定永久離港,為何仍可持有香港居民身份:「但法律條文已經寫得好清楚,當然冇話永遠唔改得,《基本法》都有修改條款,但係咪要喺呢個時候改?冇絕對嘅『是』或『否』,但香港回歸25年來都係呢種安排,所以如果要改,就要諗得非常清楚點解要改、改完會帶來何種影響。」

有建制中人指,去年1月英方放寛BNO入籍規定時,不少人獻計反制,包括削減政治權利如投票權、不可出任公職,更辣的建議是以劃線方式取消BNO到英港人的香港永久居留權,但上述建議最終無被採納,中方只宣布不再承認BNO作為旅遊證件和身份證明,被視為相對溫和的反制。該人指,BNO新計劃是「5+1」,即港人要第六年才正式獲英國國籍,北京需時通盤考慮,料短時間內難有改變。

移民顧問:如政府要嚴查 相信有此能力

環凱移民顧問公司董事張家禧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禁止國民擁有雙重國籍,如果中國公民要移民外地,就要先放棄國民身份。張指出,部分中國公民可能擁有兩本護照,在入境時若被察覺資料有異,或對照護照簽證後被揭發,會指令即時「二選一」,放棄其中一本護照。

至於香港,張指回歸前英國政府容許持有雙重國籍,相信為數不少的市民擁有兩本護照,回歸後中國《國籍法》適用香港,港府如要嚴格執行,估計會牽涉到不少人,因此須視乎日後如何處理,他又指,「如果唔做公職、唔宣誓,係咪就查唔出(雙重國籍)呢?呢個係有保留,因為中國及特區政府要查,相信係有能力做到。」

張強調,居留權與入籍是兩回事,任何人都可以移居幾個國家,但當宣誓入籍後,便有機會牴觸中國《國籍法》,相反,不少港人熱門移民國家,英、美、澳、加等,都歡迎持有雙重國籍。
Reply
內地快速時尚巨擘Shein傳「去中國化」往新加坡註冊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2...2_001.html

外媒報道,內地快速時尚巨擘Shein近來頻傳公司努力「去中國化」的消息,包括將Shein母公司在新加坡註冊,避免受中美關係惡化影響,並傳出創始人許仰天已取得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以繞過中國嚴格的海外IPO規定

有媒體報道,對於上述傳聞,Shein回應指,公司是多中心營運設置,而中國為公司重要的中心之一,並強調許仰天仍是中國公民。

許仰天在《2021胡潤U40青年企業家榜》中,以400億元人民幣身家排名第3,僅次於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及冬海集團創辦人葉剛。報道指,許仰天為人低調,從未接受媒體訪問,也不曾出席過政商活動,被譽為中國最神秘富豪。

報道又指,Shein是大灣區獨角獸之首,在新冠疫情期間以高速推出新產品及低廉價格攻陷歐美、日本及東南亞等市場。報道稱,Shein在4月一次融資中,集資額達10億美元,公司估值超過1,000億美元,超越ZARA、H&M、Uniqlo等國際知名品牌,成為快速時裝界之首。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