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全球大學排行榜 university ranking
#51
THE畢業生就業排名 亞洲一哥東大全球第6 港學府最高排23
https://hk.news.yahoo.com/the%E7%95%A2%E...03476.html

https://s.yimg.com/ny/api/res/1.2/24mYHS...92a35a62a1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公布2021年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能力排名。亞洲區當中,東京大學排名最高,維持排第6位,新加坡國立大學則繼續排在第9位,北京大學亦排行第15。本港大學方面,即使是排名最高的是香港科技大學,亦僅排行第23位,其次的香港大學則排第45位,兩者亦雖較上次升了3位,惟仍未能趕上亞洲頂尖學府。香港中文大學則排第92位,較上次下跌了6位。

是次排名由一間法國人力資源公司負責,向來自23個國家及地區的逾萬名招聘者進行調查。在今年的排名中,美國的大學在首5位當中已佔據了4個位置,排名前三的依次為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及哈佛大學。排名第4的是來自英國劍橋大學,排名第5的則是美國史丹福大學。

亞洲地區中排名最高的大學則是排第6的是東京大學。在亞洲區中,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名第2,在世界大學中排名第9位。至於北京大學在世界排名當中跌了2位排第15位,但在亞洲的大學中仍然排第3位。

本港大學方面,科大的排名最高,世界排名當中排第23位,較上次升了3位。本港大學中排第2位的港大,仍未能超越首40位,排在第45位,較上次升3位;中大則排第92位,較上次大跌6位,而香港理工大學則維持排名第129位。

THE指,從是次排名結果顯示,內地的大學投放了不少資源在畢業生的技能及職場準備當中,上榜的11所大學,都沒有一所排名較上次下跌。其中北大從第17位攀上第15位,清華大學亦由上次的第50位,躍升了13位至第37位,以及南方科技大學由上次的第189位,躍升了31位至第158位。

進行調查的人力資源公司代表Sandrine Belloc表示,每年的畢業生就業能力排行均反映哪些大學可為畢業生提供最佳前景,同時亦反映了招聘者最期望應徵者具備的能力,包括數碼化、專長化以及軟技巧等等,這些指標亦比起大學品牌愈趨重要。此排名亦可讓學生考慮未來的升學選擇,大學如何幫助他們邁向成功。
Reply
#52
人民大學退國際大學排名 官媒:顯中國教育文化自主
https://m.mingpao.com/pns/%e4%b8%ad%e5%9...a%e4%b8%bb

對於近日網傳「中國人民大學退出國際大學排名」一事,官媒昨日(9日)從多個權威來源和知情人士處證實。官媒稱,中國人民大學領導層已達成共識,決定退出國際大學排名;並稱該決定符合中國教育發展方向,也將成為趨勢。

「中國人民大學退出國際大學排名」一事近日在網絡流傳。據央廣網報道,多個權威來源和知情人處證實消息,其中包括一名相關領導。除了人民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也陸續宣布或傳出退出國際大學排名。

報道引述一名知情人表示,中國的知識體系已發展了數千年,是世界上最悠久、最豐富、最深厚的知識體系,創新性發展中華文化傳統,創建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維護中國教育主權和文化主權,「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退出所謂的『國際大學排名』,反映了中國大學、中國教育、中國文化的自主性和勇氣」。

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25日曾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習近平強調,要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
Reply
#53
大學國際化|QS世界大學排名的「英語霸權」:影響全球高校生態?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71689

近期多間中國內地大學紛紛退出國際大學排名的情況引起外界關注,有意見認為,中國大學退出排名是一種「商業戰略」、有的則指大學不應追逐排名,亦有人質疑中國高校不參與國際排名如何達到「世界一流」云云。QS世界大學排名作為這類國際大學排名榜的翹楚,不少留學生更是看着該榜做人,聲言「無QS二百大不入」。其發展或許多少能揭示這些大學排名榜英語主導的本質,以及其如何影響環球高等學府當前的規劃方針,或有助進一步了解國際大學排名的真正意義。在全球化的今天,對世界各地無數有意留學的學生而言,面對各國成千上萬的高等學府,僅僅知道哈佛、MIT、牛津、劍橋、北大、清華等已不足夠,故能夠讓他們迅速得知一間大學的世界排名,從而快捷的判斷其好壞十分重要。須知道,升學、留學對不少學生而言也是個殊不容易的決定,各類型的大學排名因而應運而生,以便他們做出更明智的選擇。其中,QS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目前具權威性的排名榜之一,成為各地準留學生的重要升學參考指標。這個自2004年起一直製作排名的機構,其方法指標涵蓋研究聲譽、學習和教學環境、研究影響和國際化等四大類。該排名十分重視學術聲譽和諸如師生比率、僱主評分等各種比率,惟由於QS排名依賴意見調查,所以較為主觀。QS排名是現時具權威性的國際排名之一。(QS)隨着多年的發展,該排名榜涵蓋的大學數量或許是眾多排名系統中最多,且近年更專門到分科系、分地區和國家、最佳留學城市等多元化排名,故對各界而言是極具參考價值。去年畢業的孟加拉軟件工程系大學生Afia Fahmida Rahman表示:「在我看來,獲得國際組織的認可或許重要。對一間公司亦然,一間本地排名高但在國際社會不太出名的大學,QS排名榜能讓他們知悉關於該校的大概印象,以了解該校如何栽培畢業生成為他們的潛在僱員。」不過,大學排名其實並非絕對,畢竟「好與不好」難免存在主觀成份,而各排名機構本身都有一套獨自的排列方法,以不同的準則因素作考量,故相關的排名應視為參考的指標之一,以便收窄範圍而已。大學國際化|拒絕追逐「洋指標」 然後呢?QS的分類排名越趨多元化,對學生而言是非常有用的參考。(QS)偏見、誤導、英語霸權 爭議不絕…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大學排名,近年世界各地也有不少質疑聲音指出這些排名榜的局限性,甚至反思大學跟着排名隨波逐流的扭曲做法。現時,這類排名的爭議仍舊不少,例如批評它們大多偏袒大型、資金充裕、重視科學的高校;還有就是對英語教育的偏見本質,在2022年QS排名指數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位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牛津大學、斯坦福大學、劍橋大學和哈佛大學,全是英語國家的大學。排名榜偏愛以英語教學的大學或許不無道理,這源於許多大學的文獻計量數據庫統計的大多數期刊都是英文的,而學術界廣泛使用英語,世上許多最有影響力的研究都是用英語出版。過去數十年來,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新西蘭等英語國家,成為不少海外留學生趨之若鶩的升學目的地,正好反映英語的教育優勢。QS排名多少反映了其對英語教育的偏見本質,圖為今年排名第一的是MIT。(Getty)此外,也有意見認為排名榜只能反映研究水平而非教育質素,變相鼓吹大學重研究而輕教學的風氣;還有數據可靠度、「評級作為一盤生意」等的批評聲音亦不絕於耳。著名勞工經濟學家布蘭奇洛爾(David Blanchflower)曾撰文批評:「QS這個排名完全是垃圾,不應被人相信。其結果是基於一種完全有缺陷的方法,低估了研究的質量並誇大了其他一些因素。」波士頓學院高等教育教授兼THE編輯委員會成員 Philip Altbach批評:「QS 世界大學排名最有問題的是,它從一開始便有一半的分析依賴於聲譽指標,這或許解釋了該排名多年來的顯著變化。」他補充,QS查詢僱主的作法導致更多的可變性和不可靠性,質疑是否值得認真看待該排名。Philip Altbach質疑是否需要認真看待QS排名。(Boston College)去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發表的一項研究更提出,使用 QS諮詢服務的機構有可能獲得更高的排名,惟已遭有關機構的否認。還有近年一些大學利用QS世界排名榜的排名,打着「全球Top 1%」的旗號收生,被許多學生批評涉嫌虛假宣傳,原因是這些數字無法證實和量化,實有誤導之嫌。以上這些皆反映大學排名的一些根本性問題。「跟着排名走」的現實困境?時至今日,大學排名備受追捧已成常態,甚至成為大學管理層的KPI。公布排名的機構愈來愈多,全球大學排名、最佳亞太大學排名、年輕大學排名等五花八門。現時最為人熟悉除了QS,還有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US News and World Report(USNWR)等。這些大學排名早已超出客觀公平、可信度,以至「應否隨波逐流」的問題,它還與全球高等學府的發展和生存息息相關。今天的教育已成為創收產業,其中每年的學費是教育機構的最大收入來源之一。以美國為例,高等教育是一個巨大產業,2019至2020年學年海外留學生每年為美國貢獻的經濟收入高達約450億美元。每年的學費是教育機構的最大收入來源之一。(Getty)是故,不少大學經已將學生視為他們的「客戶」,而要使得畢業生在今天「大學生不再是天之驕子」的時代於就業市場上仍保有競爭力,大學排名榜的重要性變得日益明顯。另一方面,大學本身也會考慮相關的排名來招聘教職員,因這有助於招攬學生外,還對爭取政府預算有很大幫助。許多大學為了獲得更高的排名,傾向集中在那些有機會影響排名的領域進行投資,不惜犧牲其他科系。過去十年,追逐排名的情況已不再限於歐美地區的大學,亞洲地區如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韓國和俄羅斯的大學也紛紛積極參與,這從近年的排名榜變化能略之一二。排名一旦下跌後果嚴重,不僅有可能失去本地及國際企業的支持,還有機會令招攬優秀教學人員和學生的能力下降,以及失去與優質院校合作的機會等。不過,世界各地的高等學府花盡心思「拚世界百大」的發展方針,對大學教育的辦學工作有嚴重的誤導。雖說大學排名存在不少弊端,惟各地高等學府想要擺脫追逐排名的做法亦非易事。近年,全球大學數目大幅增加、發達國家的「少子化」現象,加上就業導向的企業教育興起,令收生不足的情況加劇,大學的營運越見艱難。大學國際化︱人大退出國際排名引議 台灣「學術殖民」喟嘆與反思新冠疫情影響了世界各地不少大學的收生。(Getty)更何況,持續兩年多的新冠疫情直接影響各地大學的招生情況,進一步使得不少高校的財政狀況惡化。據歐洲經濟諮詢公司London Economics(LE)的數據,由於新學年的入學人數下降,去年英國大學面臨的損失至少達25億英鎊(約242億港元)。研究高等教育政策與實踐的美國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教授Jenny Lee表示:「世界各地大學所面臨的資金短缺,或許意味一些大學將永久關閉或與其他院校合併,尤其是規模較小的大學。」這多少預示了部份大學可能無法生存。過去十年,各種國際大學評級的出現,令世界各地的學者和政府意識到各大學間的相對表現,故縱有爭議,但已普遍接受其作為公認參考指標的客觀事實。上述種種多少解釋了內地大學退出國際大學排名,在全球高教界可算是個「震撼彈」般的舉措,然而在目前大學追逐排名的扭曲現實生態下,跟隨退出的大學相信寥寥無幾。雖說如此,追隨排名的做法的而且確經已扭曲了大學的本質。長遠而言,大學除了無奈地跟着排名機構所定下的遊戲規則走外,也應反思如何如實反映大學的真正價值。大學亦理應深思,如何實現自身的教育使命而非滿足於爭奪冷冰冰的排名數據。

人民大學等三校退出世界大學排行榜 學者:國內高校為排名所累
大學國際化︱人大退出國際排名引議 台灣「學術殖民」喟嘆與反思
THE大學國際化排名 港大再膺全球第3 中大急升81位排27
Reply
#54
港大排第21名 仍輸內地星洲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E8%...F%E6%B4%B2

世界大學評選 麻省理工11連冠
本港大學繼續被鄰近國家及地區的大學超越!大學排名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公布最新世界大學排名,在亞洲大學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為亞洲大學當中排名最高,排第11名,而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亦分別排名第12位及第14位。本港維持7間大學上榜,跌幅最大為香港科技大學,下跌6位至第40位;香港大學雖然升一位至第21位,但仍輸給新加坡。

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採用6項指標進行排名,包括學術聲譽、僱主評價、論文引用次數、師生比例、國際教員比例及國際學生比例,今次排名共有1,418所院校參與,較上一次增加了百多所,並且收集了逾15萬名學者及9.9萬名僱主意見。
排名首位的大學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已是連續11年稱冠,英國劍橋大學爬升一位至第二位,美國史丹福大學則在維持第3位,英國牛津大學跌至第4位,而哈佛大學亦維持在第5位。

本港有7間大學上榜
亞洲大學方面,新加坡及內地各有兩間大學排名在首20位,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名最高,為第11位,北京大學緊隨其後排第12位,清華大學排名第14位,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亦排第19位,全部超越本港大學。7間入選的本港大學當中,有4間排名上升,3間下跌,其中港大排名最高,升了一位至第21位。

香港中文大學升了一位至第38位,而香港科技大學則跌至第40位,香港城市大學亦跌至第54位,而香港理工大學則上升了1位至第65位;香港浸會大學排名升幅最多,由第287位上升了6位至第281位,惟嶺南大學則由第581位至590位,下跌至第601至650位。
Quacquarelli Symonds高級副總監Ben Sowter認為,是次排名反映本港大學整體上雖然仍是正面積極,不過當中出現了警號,其中「國際審查」可能影響了其學術及就業聲譽,不過本港大學在學生及教員上仍高度國際化,從而產出世界級研究。Sowter又指,毫無疑問,本港的高等教育在培育醫學、科技和科學人才方面仍是領先全球,並聚焦在如何將有關優勢,運用於國際間的合作研究。
Reply
#55
QS最佳留學城市 本港排名回升居第12位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062...2_001.html

大學排名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今日(29日)公布2023年最佳留學城市排名,香港排名全球12,停止連續兩年的跌勢,較去年上升3級;英國倫敦排名全球第1名,南韓首爾和德國慕尼黑並列第二。

今次排名有140個城市參與,參與排名的城市需至少有25萬人口,以及至少有2所大學曾入選QS世界大學排名。機構按6個指標,包括大學排名、僱主招聘活躍度、生活成本和學生意見等作評核指標。在亞洲地區,香港繼續位列三甲;亞洲排名第1的是首爾,第2的是日本東京,第3則是香港。在大學排名的項目中,首爾取得滿分100分,首爾擁有23間獲排名的大學,比全球最佳留學城市倫敦的18間再多5間。

而在大學排名和畢業生就業機會的項目中,香港排行全球第7;現時共有5個亞洲城市躋身全球首20名內。QS指,亞洲是世上最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體驗的地方,這是因為亞洲地區擁有大量高質素的大學。另外,QS亦認為全球城市的學生,負擔能力普遍下降。

2023全球最佳留學城市 本國三地躋身20大榜
https://www.singtao.ca/5873219/2022-06-3...iant=zh-hk

[Image: TA1-1.jpg&f=webp&w=815&q=75&v=1]

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簡稱QS)昨日公布「2023年世界最佳留學城市排名」,加拿大有五個城市上榜,滿地可排名最高,奪得第14位。

全球共有140個城市榮登「2023年世界最佳留學城市排名」(QS Best Student Cities 2023) 榜,英國倫敦高踞本屆排名榜首,亦是連續四屆保持世界最佳留學城市第一名。德國慕尼黑與南韓首爾在本屆打成平手,同列第二名。

香港排第12 北京排29

加拿大有五個城市登上本屆排名榜,當中滿地可、多倫多及溫哥華更晉身20強城市之列(見附表) ,而渥太華和魁北克則分別排行第55名和第106名。在中港台城市方面,北京排第29名、香港排第12名、台北排第31名。

總部位於英國的Quacquarelli Symonds,根據六項指標量度對符合評審資格的城市進行排名,指標包括當地大學排名、學生組成、城市嚮往度、僱主招聘活躍度、生活成本負擔能力,以及學生評價。參與排名的城市必須擁有至少有25萬人口,以及至少有兩所大學曾入選「QS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Quacquarelli Symonds高級副總裁蘇達(Ben Sowter)表示,作為全球最佳留學城市第一名,倫敦提供卓越文化、經濟和教育機會。擁有兩所世界十大最佳大學,倫敦現時依然是世界領先的教育中心。

但蘇達指出,令人擔憂的是,對學生來說城市生活普遍變得愈來愈難以負擔。在本屆排名榜評審過程中發現,接近九成獲評審城市之負擔能力均正下降。星島記者報道

[ 本帖最後由 HKer 於 2022-7-1 01:25 編輯 ]
Reply
#56
中大9學科打入全球排名50強 4科為全港之最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072...2_001.html

香港中文大學在2022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中,有9個學科打入全球50強,包括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護理學、通信工程、金融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物理學、電力電子工程,以及能源科學與工程,其中4個學科更是全港排名首位。

今年中大最高排名的學科為生物醫學工程,於全球排列第13位,較去年上升5位之餘,亦是全港排名首位,另計算機科學與工程、金融學及物理學俱是全港排行首位。此外,中大較去年多3個學科進入全球50強,分別為通信工程、電力電子工程及能源科學與工程,分別於世界排名31、47及50。

由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公布的世界一流學科排名涵蓋54個學科,涉及理學、工學、生命科學、醫學和社會科學5大領域。排名採用國際性學術指標評估院校在各學科的表現,包括學科的國際權威獎項、頂尖論文、論文品質、國際合作等,涵蓋全球約5,000所大學,每年有約90個國家和地區、逾1,800所大學列入各學科排名。
Reply
#57
香港5間大學躋身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百強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21012.htm

英國教育雜誌《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香港有5間大學躋身全球前100名,分別是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科技大學、理工大學、以及城市大學,其中港大排全球第31位,較今年下降1位;中大排名由49位上升至45位,創中大上榜以來最佳成績。科大上升至第58位;理大升至79位;城大排第99位。

十大位置由英美的大學壟斷,英國牛津大學連續7年高居榜首,美國哈佛大學排第2位,英國劍橋大學排第3。亞洲方面排名最高的是第16位的清華大學。之後是第17位的北京大學,以及第19位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日本有兩間大學上榜,分別是排39位的東京大學,以及排68位的京都大學。

香港5學府躋身THE世界大學排名首百位 港大微跌至31位
https://www.am730.com.hk/%E6%9C%AC%E5%9C...%8D/342529
Reply
#58
理大逾200學者躋身全球首2%科學家排行榜 人數全港第2多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102...2_001.html

美國史丹福大學日前發布最新的全球首2%科學家排行榜。香港理工大學有逾200名學者躋身該榜,其中於「建築與建造」和「土木工程」2個領域分別有13和16人上榜,而其他4個領域「能源」、「環境科學」、「材料」和「光電與光子學」亦別有16、5、21和9人上榜,表現是本地院校中最好。

另外,理大有5名科學家於各自的學科中名列全球前10名,另有7名科學家排行前20名,俱為全港大學之最;而理大學者獲列入全球首2%科學家的總人數則全港排名第2。

最新編撰的史丹福大學排行榜涵蓋超過10萬名全球各地的頂尖科學家。該數據庫把科學家歸納為22個學科及176個子領域,參考包括引用訊息、個人科學研究成果、共同作者,以及他們截至2021年底的論文影響力綜合指標而編製成排行榜。


QS首公布可持續大學排名 港大亞洲第二 惟全球20甲不入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102...2_001.html

本港大學於環境及社會可持續方面落後於海外大學,國際高等教育評級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今日(26日)首次公布2023年可持續世界大學排名,於評核的全球1,300間合資格高等學府中,700間獲得排名,其中首20個排名以歐美大學為主,美國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排榜首;緊接的為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卑詩大學,而亞洲最高排名的是東京大學,於全球排名得第7。

本港大學則世界20甲不入,香港大學雖於亞洲排名第2,但於全球排名中僅得第34名,而亞洲排名第3的香港理工大學於全球排名中得第82名。QS表示,本港的大學於性別平權與減少不平等方面均表現出色,例如港大於性別平權的表現為全亞洲最高,而港大的研究、教育於亞洲可持續大學排名第三、第四,顯示其研究對可持續發展帶來重大影響,亦能教導學生理解並行動改善環境問題。

而港大、理大於知識交流方面較遜色,全球排名469、501起,而於改善生活質素研究的排名亦較後,分別得160、210名。QS指出首次公布可持續方面的表現,令公眾了解大學如何協助處理世界上最迫切的環境與社會問題,例如終結貧窮、可負擔的潔淨能源、保育海陸生態等,而是次評級由50名由數百間大學、數千學生等人組成的學術顧問委員會研究。

THE世界大學排名揭盅 本地5學府躋身百大 港大膺31位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101...2_001.html

[ 本帖最後由 QEpark 於 2022-10-26 15:36 編輯 ]
Reply
#59
北京大學初登榜首 本港院校2023年亞洲大學排名全跌
https://www.am730.com.hk/%E6%9C%AC%E5%9C...%8C/346940
[Image: 4-2_1.jpg]
[Image: 4-3_0.jpg]

國際高等教育資訊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公布2023年亞洲大學排名,本港7間資助院校加上2間上榜自資院校排名全數下跌,其中港大再度三甲不入,回落至第四位,嶺大排名繼去年續下滑跌21位至152。QS指出,本港大學在11個指標評分中,有3個錄下跌,當中僱主聲譽「全軍覆沒」,而在國際研究網絡中,除港大和中大得分上升,其他院校均錄下跌,或受疫情影響有關。而北京大學則擊敗之前4連霸新加坡國立大學,首登榜首,而頭六位中,內地佔了四席。

新排名出爐,科大跌5位至14位,跌出十大,中大也微跌1位至12位。自資院校中,樹仁大學由301至350位跌至351至400位組別,去年新上榜的恒生大學亦由501至550位組別跌至551至600位組別。

所有上榜大學在「僱主聲譽」指標評分下跌,QS指評分參考近5年的回應數據,近年比重更高,因此疫情或會影響評分。另一個會受疫情影響的指標是「國際研究網絡」,反映院校跨境研究合作水平,大部分院校均錄下跌。第三個錄跌幅的指標是「師生比例」,QS指今年上榜院校大增,由687家大增至760家,當中中亞(Central Asia)有多間院校上榜,影響本港院校得分。雖然院校排名下跌,QS指香港仍擁有亞洲最強交流生計劃,反映本港仍是具吸引力的留學目的地,認為應繼續作為培育人才基地和強化畢業生前景,延續吸引力。

整體排名上,北京大學初登亞洲榜首,打破新加坡國立大學4年壟斷,清華大學則由第5位重返三甲、排第三。北大在研究影響力、產出和師生比例等改善,其他指標大致平穩,新加坡國立大學則在一些指標錄下跌,因而被取代。清華則因國際化提升而重返三甲之位。

QS排名參考11個評分指標,包括學術聲譽、僱主聲譽、師生比例、國際研究網絡、論文引述、教師論文等。

港大牙醫學院連續三年膺全球排名第一
https://www.am730.com.hk/%E6%9C%AC%E5%9C...%80/105570

國際高等教育機構QS剛公布的「2018世界大學學科排名」,香港大學牙醫學院三度獲評為全球第一牙醫學府。

繼2016及2017年,該學院再次在全球364所院校中脫穎而出,獲評為世界第一牙醫學府。學院整體表現出色,無論在學術和科研方面均取得極高的評分,評分標準包括論文的引用次數、教學人員發表的學術論文所具之影響力、以及學院和僱主的聲譽。

牙醫學院院長傅立明對此表示很興奮,他表示,這項國際排名再次肯定了學院透過提供優質課程,以培育專業牙醫的傑出成就。為解決本港牙醫的短缺問題,特別是專科牙醫方面,期望在未來數年能增加牙醫學士及研究生學位。

全球最佳大學教育及教育研究學科排名結果出爐 港大排第一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111...2_001.html

香港大學於世界大學排名權威《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雜誌最新公布的2022至2023年全球最佳大學教育及教育研究學科排名第一。本年共有182間大學獲選,全球首5位分別依次為港大,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而澳洲迪肯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則並列第5。

港大於今年新增的教育及教育研究學科排名第一,此新學科排名入選門檻要求大學於2016至2020年有200份學術論文,當中有182間大學獲選中評核,經遴選後有100間大學獲得排名,共涵蓋47個學科領域。此新學科領域歸類為軟科學,排名遴選準則基於各種文獻計量的學術研究表現數據,包括論文發表、總被引用次數及被引用率前10%的論文數量等。

[ 本帖最後由 揸流攤 於 2022-11-9 21:44 編輯 ]
Reply
#60
世界大學排名2023丨QS世界大學排名2023 麻省理工再奪冠 港大跌出亞洲三甲
https://hk.news.yahoo.com/%E4%B8%96%E7%9...54603.html

[Image: e289c8a0-64cc-11ed-beff-0c11b2a067a5]

世界大學排名2023丨QS世界大學排名2023 麻省理工再奪冠 港大跌出亞洲三甲
英國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早前公布2023世界大學排名。QS以學術聲望(40%)、僱主聲譽(10%)、師生比(20%)、論文引用率(20%)、國際教師比例(5%)、國際留學生比例(5%)等六大範疇作評分基準,參考超過15萬名學者及約10萬位僱主的意見,以及統計論文引用次數、國際教師人數等數字,分析全球超過1,500間大學,計算綜合評分而得出排名。

QS世界大學排名首位連續第11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奪得,劍橋大學較去年上升一位成為第二,史丹福大學維持不變排名第三位。亞洲地區方面,新加坡國立大學穩佔第一。本港有7間大學上榜,但整體名次下跌。想知道全球、亞洲及本港大學的詳細排名,便要馬上看看以下列表!

QS世界大學排名2023
排名

國家/地區

院校

綜合評分

1

美國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00

2

英國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

98.8

3

美國

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98.5

4

英國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

98.4

5

美國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97.6

6

美國

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97

英國

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

8

英國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95

9

瑞士

蘇黎世理工學院(ETH Zurich –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93.6

10

美國

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

93.2

11

新加坡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92.7

12

中國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

91.3

13

美國

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90.6

14

中國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

90.1

15

英國

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

89.5

16

瑞士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89.2

美國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

18

美國

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

89

19

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88.4

20

美國

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

87.2

21

香港

香港大學(University of Hong Kong)

87

22

美國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86.7

23

日本

東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okyo)

85.3

24

美國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85.1

25

美國

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84.4

26

法國

巴黎文理研究大學(Paris Sciences & Lettres – PSL University)

83.8

27

美國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82.7

28

英國

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82.3

29

南韓

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82.2

30

澳洲

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82.1

31

加拿大

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

81.9

32

美國

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

81.8

33

澳洲

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

81.6

34

中國

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

81.5

加拿大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

36

日本

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

81.4

37

英國

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

81.2

38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80.6

39

美國

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

80.3

40

香港

香港科技大學(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79.8

41

澳洲

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

79.6

42

南韓

南韓科學技術院(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79.3

中國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

44

美國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78.7

45

澳洲

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78

46

中國

上海交通大學(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77.4

47

加拿大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77

48

法國

巴黎理工學院(Institut Polytechnique de Paris)

76.8

49

德國

慕尼黑工業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76.4

50

美國

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

74.8

澳洲

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52

美國

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74.6

53

美國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74.5

54

香港

香港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73.6

55

日本

東京工業大學(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72.5

56

英國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72.3

57

澳洲

蒙納士大學(Monash University)

71.6

58

荷蘭

阿姆斯特丹大學(University of Amsterdam)

71.1

59

澳洲

慕尼黑大學(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70.4

60

法國

索邦大學(Sorbonne University)

70.1

QS亞洲大學排名2023
北京大學首次奪得亞洲地區大學排名首位,連續4年取得首位的新加坡國立大學躋身第二位。亞洲地區的前10名大學均由東亞及東南亞地區包辦,當中半數來自中國。

香港大學繼續取得本地大學中最高的排名,但於亞洲大學排名中跌出三甲,排名第4;而中大由去年第11跌至第12位,科大由第9位下跌至14位,城大由第20位下跌至23位,理工大學亦由第25位下跌至26位。

Qs亞洲大學排名2023
排名

國家/地區

院校

1

中國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

2

新加坡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3

中國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

4

香港

香港大學(University of Hong Kong)

5

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6

中國

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

中國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

8

南韓

韓國科學技術院(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9

馬來西亞

馬來亞大學(Universiti Malaya)

10

中國

上海交通大學(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11

日本

東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okyo)

12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南韓

延世大學(​​Yonsei University)

14

香港

香港科技大學(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5

南韓

高麗大學(Korea University)

16

日本

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

17

南韓

國立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18

南韓

成均館大學(​​Sungkyunkwan University)

19

台灣

國立臺灣大學(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

日本

東京工業大學(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1

日本

大阪大學(Osaka University)

22

日本

東北大學(Tohoku University)

23

香港

香港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4

南韓

漢陽大學(Hanyang University)

南韓

浦項工科大學(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6

香港

香港理工大學(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7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28

日本

名古屋大學(Nagoya University)

29

日本

北海道大學(Hokkaido University)

30

日本

馬來西亞國立大學(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

QS香港大學排名2023
本港有9間大學登上QS的亞洲大學排名,當中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科技大學、城市大學、理工大學、浸會大學均在亞洲地區排名100名之內,但整體的排名也有下跌趨勢。

QS報告指,香港具備水準優秀、具影響力的研究,以及具備國際師生比例高、一流大學高度集中等優點,但排名也反映出本地大學生產研究成果的效率低。

QS香港大學排名2023
亞洲排名

院校

4

香港大學(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2

香港中文大學(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4

香港科技大學(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3

香港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6

香港理工大學(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68

香港浸會大學(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152

嶺南大學(Lingnan University, Hong Kong)

351-400

香港樹仁大學(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

551-600

香港恒生大學(​​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2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