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南極軍事 South Pole military
#1
南極洲軍事活動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7%...B%E5%8B%95

儘管南極洲從未永久居住著人類,但是歷史上還是有少數幾次在南極洲進行的軍事活動。到了1961年6月23日,南極條約體系正式生效後禁止各國在南極洲從事軍事活動,只允許各國軍事人員和裝備在南極洲從事科學研究或其他和平目的任務(如運送物資)[1]。

南極條約明確禁止在南緯60度以下的陸地或冰架上進行軍事活動。雖然絕對禁止使用核武器,但條約並不適用於在公海範圍內(南冰洋)的海上活動。

Military activity in the Antarctic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litary_a..._Antarctic

As Antarctica has never been permanently settled by humans there has historically been little military activity in the Antarctic. Because the Antarctic Treaty, which came into effect on June 23, 1961, bans military activity in Antarctica, military personnel and equipment may only be used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or any other peaceful purpose (such as delivering supplies) on the continent.[1]

The Antarctic Treaty specifically prohibits military activity on land or ice shelves below 60°S. While the use of nuclear weapons is absolutely prohibited, the Treaty does not apply to naval activity within these bounds (in the Southern Ocean) so long as it takes place on the high seas.

[ 本帖最後由 6SL7 於 2021-5-7 19:26 編輯 ]
Reply
#2
中國澳洲擬南極建跑道 恐成地緣國防隱患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10...2_001.html

中國與澳洲近年積極開發南極,澳洲智庫洛伊研究院日前發表報告,警告澳洲擬在南極戴維斯考察站附近興建跑道,或促使中國推進在中山站的同類計劃,打破《南極條約》對開發南極的嚴格限制,一旦中山站興建機場,會造成地緣政治和國防隱患。澳洲政府預計將於下月的南極條約會議上,公布跑道計劃進展,明年對是否興建跑道下最終決定。

澳洲2018年宣布有意在戴維斯站興建一條2.6公里的跑道,若成事將是南極洲首條混凝土跑道,亦是島上最大型基建。惟外界批評建設會破壞南極生態,令澳洲失去領導南極條約的公信力。報告建議澳洲應先改善涉及南極地區的本地環保法例,確保開發南極時可顧及該地的特殊生態並尋求國際認可,方可確保澳洲在南極的長遠領導地位。

另一方面,中國亦打算在南極中山站附近,興建可全年讓飛機升降的機場。報告指出,中國於2017年已開始推動「平衡南極保育與發展」的主張,企圖將南極條約體系的重心,由保護南極變成可持續發展。若澳洲利用僅適用在澳洲本土環保事務的法案,作為在南極興建機場的法律基礎,恐怕無法反制中國,反而會為中山站機場開路,並為澳洲造成地緣政治及安全方面的隱憂。
Reply
#3
Operation Deep Freez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peration_Deep_Freeze

Operation Deep Freeze (OpDFrz or ODF) is codename for a series of United States missions to Antarctica, beginning with "Operation Deep Freeze I" in 1955–56, followed by "Operation Deep Freeze II", "Operation Deep Freeze III", and so on. (There was an initial operation before Admiral Richard Byrd proposed 'Deep Freeze'). Given the continuing and constant US presence in Antarctica since that date, "Operation Deep Freeze" has come to be used as a general term for US operations in that continent,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e regular missions to resupply US Antarctic bases, coordina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Task Force 199 was involved.
Reply
#4
南極冬季海冰面積創新低 比1986年少100萬平方公里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E9%87%8C

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表示,今年冬季,南極洲周圍海洋的海冰面積減至紀錄新低,比1986年創下的冬季紀錄少了約100萬平方公里,科學家擔憂氣候變化造成的衝擊正在加劇。

研究人員警告,對於會在海冰上繁殖與撫育後代的企鵝等動物而言,這種轉變可能將帶來嚴峻後果,同時導致白色海冰反射回太空的太陽光減少,進而加快全球暖化步伐。

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指出,南極海冰範圍在9月10日達到今年高峰,覆蓋1696萬平方公里的面積,是自1979年開始有衛星紀錄以來,冬季最大海冰面積的最低值,比先前1986年冬季創下的紀錄少了約100萬平方公里。

冰雪資料中心資深科學家邁耶(Walt Meier)說:「今年不只是突破紀錄的一年,也是突破極端紀錄的一年。」

冰雪資料中心發聲明表示,這些只是初步數據,完整的分析結果將在下月公布。

南半球的季節與北半球相反,海冰通常會在接近冬季尾聲時於9月左右達到高峰,之後隨著夏季即將結束一路融化,在2月或3月時縮減至最低。

今年2月,南極地區的夏季海冰面積也減至紀錄新低,打破2022年創下的前一個紀錄。

過去10年來,北極圈受到氣候變化嚴重衝擊,隨著北部地區暖化速度達到全球平均的4倍以上,海冰面積迅速下降。

雖然氣候變化也導致南極洲冰川融化,但科學家對於氣溫上升如何影響南極附近海冰較不確定。

南極海冰面積在2007年到2016年之間增加,但近年來,出現往紀錄新低情況邁進的轉變,令科學家擔憂氣候變化可能最終將反映在南極海冰上。

邁耶提醒現時驟下定論仍言之過早,但本月較早前發表於《通訊-地球與環境》(Communications Earth and Environment)期刊的一篇學術文章指出,氣候變化是一個潛在因素。

研究發現,主要受到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影響,海洋氣溫上升導致海冰面積自2016年以來持續減少。
Reply
#5
中國科考隊抵達南極建新站 當局以衛星遙感技術保障船隊安全到埗
https://news.tvb.com/tc/greaterchina/657...0%E5%9F%97

中國科學考察隊抵達南極,準備修建在當地的第五個中國科考站。內地亦利用衛星遙感技術,保障船隊安全到埗。

參與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任務的考察隊船隊已抵達位於南極洲東部的羅斯海新考察站附近海域,並展開下一步工作,包括卸下新站建設所需的9,300噸物資。

考察隊副領隊魏福海說:「接下來將根據天氣情況,按計劃開展大規模建設物資卸運和人員登陸工作,同步開展新站鋼結構搭建。」

要成功抵達目的地,船隊之前要先穿越危機四伏的海冰區。為了保障船隊安全,隸屬自然資源部的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利用衛星遙感技術提供協助。在船隊進入海冰區後,把海冰類型、破冰船的破冰航跡等資訊提供給科考船,同時提供大面積的海冰密集度觀測數據等,讓科考船上的人更了解目的地周邊水域情況。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極地環境預報室工程師馬靖凱指:「通過衛星雲圖,我們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塊冰山的位置,把它標記出來,並且區分出來,提供給船上,讓他們可以提前規避這幾座冰山。」

今次考察隊的任務,除了建設新的科考站,亦會調查氣候變化對南極生態系統的影響。

科學家指全球最大冰山正漂向南冰洋 或影響非洲南部航運
https://news.tvb.com/tc/world/6561a6e825...A%E9%81%8B
中國好呻吟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