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國防部青年日報社「一國兩制」評論文章
#1
[Image: src_6ce53a91d71754bc14ccbb0f743c5861.png]
2008/01/24 一國兩制是港人爭取民主最大障礙
香港移交給中共已經十年了!表面上,香港以各種數據顯現她仍然充滿活力,例如香港二○○六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六點八,失業率也於去年下降至百分之四點八,為香港失業率近五年來的最低點;香港股市去年的集資額更超過紐約,是全球第二大,僅次於倫敦。貧富差距較十年前加劇
  在政治管治上,現任特首曾蔭權就任以來,港人對政府施政的滿意度始終維持在不錯的水準,而社會上「馬照跑、舞照跳」,法院依然運作,旅遊業仍然蓬勃,傳媒仍可報導對中共及港府的評論,偶而也可見到抗議中共或港府作為的遊行,美國及英國等國際上相關的香港情勢報告多半以「大致良好」做為總評。
但是,同樣的,我們也看到每年七月一日的香港移交週年紀念日,總有數以萬計的人上街抗議爭取民主;我們也看到二○○五年香港的人均GDP低於一九九七年的水平,當年是二十一萬港幣,二○○五年是十九萬九千港幣,貧富差距情況較十年前加劇;最近,政府的文書或新聞報導,開始出現了「扶貧」的字眼。香港記者協會也公布一份對新聞從業者的民意調查結果,竟然有百分之五十八點五的受訪者表示新聞界的自我審查較一九九七年移交時嚴重,尤是在面對有關中共的負面消息時,更為明顯,這些數據凸顯香港「一國兩制」發展的矛盾面。
所謂自治須經中央授權
其實,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在英國廣播公司香港移交十週年專輯中就表示,從過去到現在,她都不認為「一國兩制」這個制度是合宜的,她更對將此制度套用在香港抱持質疑。而柴契爾夫人甚至早在一九八四年中英香港移交談判時,她就斷言:「一個極權專制的政體,不可能支撐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未來香港人要擔心,『一國』是真的,『兩制』是假的」。如果我們回顧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在去年六月間,強悍的對香港民眾表示「香港的高度自治是中央授權的,中央給多少,香港就有多少,不存在所謂的『剩餘權力』」,如此粗暴的談話,凸顯出香港經濟成就的表象下,就是中共極權統治的本質。十年來,中共早已悖離「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諾。
北京解釋權凌駕基本法
  就我們長期關注香港地區的發展,以下的幾個面向殊值國際社會共同關切。首先,中共藉由解釋基本法,披裹「依法而治」外衣,損害司法獨立。根據香港基本法第八十二條,香港的終審權屬於香港終審法院。在一九九九年一月,香港終審法院裁定,港人在大陸所生子女無須經大陸公安部門審批,即可享有在香港的居留權,但是,中共卻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擁有基本法第一五八條賦予解釋基本法的權力,以釋法的方式,否定香港終審法院判決,嚴重破壞香港司法獨立。
中共更藉由解釋權,凌駕基本法,否定港人的政治自治。儘管各項民調顯示有超過六成的香港民眾希望儘快全面普選,尤其在十八到二十九歲這群未來的社會中堅份子中,有高達百分之八十的人希望在二○一二年或以前實現普選,中共卻利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主動解釋香港基本法的方式,粗暴否決近期內實施普選的可能。釋法權讓中共對「高度自治」的承諾變成「中共的高度統治」。
收購媒體限縮新聞自由
中共也以統戰分化方式窒息香港新聞自由。北京表面上未在香港實施新聞審查制度,但卻藉由陸資機構收購香港傳媒股份、授與傳媒持有者官職、壓迫時事節目主持人辭職、禁止陸資企業在批判中共的媒體刊登廣告、阻礙立場不同的傳媒赴大陸採訪,牽引傳媒報導方向。
另外,陸資企業仗著背後的中共政治勢力,不願意誠實揭露實際的經營狀況,將增添香港經濟風險,損害營商投資環境。陸資企業市值已佔香港股市總市值近百分之五十點三,成交量佔總體之百分之六十四點二。但是,陸資上市公司不定期在香港發生虛報上市資料、違法貸款及詐騙等事件,勢必成為影響香港經濟發展的不定時炸彈。
專制政體無從信守承諾
我們以為,這些問題均緣自於中共威權政權本質與民主改革的矛盾衝突,使得中共無從信守對「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諾,也令香港民眾的權利甚至比移交前更受到箝制。但是,多年來,中共領導人卻一再鼓吹台灣必須接受「一國兩制」的原則與設計,姑且不論香港在實施「一國兩制」後已衍生前述那麼多的問題,就理論邏輯來說,中共這一套說法,事實上是預先設定了結論,而且將結論當成前提。要求台灣接受「成為香港第二」,這就是等同於放棄中華民國的主權,以及台灣多年來所建構的民主體制與價值,這是台灣絕大多數的人民無法接受的,我們只要看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歷年有關台灣民眾對於「一國兩制」態度的長期民意調查結果,始終有高達七成以上的台灣民眾表示不贊成,就可以得到驗證。
北京應學習我民主經驗
雖然我們不接受「一國兩制」,但我們誠摯希望港澳民眾的權益能獲得保障,所以我們也關切香港、澳門及大陸的民主改革發展,因為民主是現代社會必要的機制,唯有透過民主選舉的程序,政府的施政才有合法性與正當性,才能獲得民眾的支持,也才是真正的自治自主;也唯有民主化,大陸的法治才能確立,香港的自由繁榮才能有穩固的發展基礎。
  台灣歷經數十年的民主運動才能從威權走向民主,最能了解追求自由民主過程的艱辛與漫長,我們呼籲中共虛心汲取台灣民主經驗,將香港、澳門作為民主政治試點,讓民主自由最終成為兩岸與港澳四地的共同生活方式,奠定兩岸永久的和平穩定發展。
(作者為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港澳處處長)◎ 羅木坤http://news.gpwb.gov.tw/newsgpwb_2009/ne...?nid=35366
國際- 中共智囊鼓吹一國兩制稱不涉制度之爭
2010-01-11 15:59:23 中央社台北11日電


北京對台重要智囊、前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鄭必堅最近在中共刊物鼓吹「一國兩制」政策。他說,一國兩制意味著兩岸不再搞意識形態與社會制度之爭,而是謀求雙方和平相處與共同發展。

最新一期中共「瞭望」新聞週刊刊登了鄭必堅的專訪。

在回答60年來兩岸關係的鮮明特點時,鄭必堅說,60年來兩岸關係發生了重大深刻的變化,最鮮明的特點是由軍事對峙、隔絕對立走向交流合作、對話協商。

他表示,「這種轉折儘管歷經曲折坎坷,但畢竟取得了重大進展,一種新型的兩岸關係正在逐步加速形成。在此過程中,雙方政策的不斷調整,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這位北京當局的重要智囊說,30年前大陸方面作出重大政策調整,確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是一個歷史性的戰略決策,在兩岸關係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鄭必堅說,「搞『一國兩制』,就意味著在兩岸之間不再搞意識形態之爭、社會制度之爭,而是謀求雙方和平相處、兩岸共同發展。」

回顧近代以來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鄭必堅認為共經歷了四次重大轉變。屈指算來,自1895年台灣被割讓給日本以來的115年間,兩岸民眾真正密切往來的時間不到25年。

鄭必堅在專訪中表示,近百年來兩岸間曲折的分合、歷史造成的恩怨與隔閡,讓台灣社會形成某種「悲情意識」或特殊的「台灣意識」,一些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缺乏了解、存在誤解,或者懷有複雜感情甚至抱有一些敵意。

對此,他強調,「這些都是我們必須以包容的心態加以面對並要以最大的耐心予以化解的。」

他說,「『台獨』路線我們要堅決反對,但台灣民眾愛土愛鄉和要求當家作主的台灣意識,絕不等於『台獨』意識。」

鄭必堅認為,歷史造成的悲情與隔閡,可在兩岸關係前進道路的進程中獲得消弭。只要不間斷地擴大和深化兩岸交流,就能夠逐步增進兩岸民眾之間的相互了解,融合彼此的感情,擴大雙方的共同利益。

太平洋文化基金會舉辦的「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去年11月在台北登場。鄭必堅擔任學者團團長,來台參加這項被視為兩岸外交與軍事雙軌對話機制的會議。
新聞來源:中央社
Reply
#2
2006/7/4
港首直選檢驗中共的國際誠信


http://www.rti.org.tw/big5/aspx/TaiwanVi...px?id=1389
mms://mediafile.rti.org.tw/rti/taiwan/1200607031855.mp3

  七一的港人遊行以爭取民主、要求落實「一國兩制」為主要訴求,有超過5萬人參加,雖然不如2003年的百萬人規模,但在北京政府以種種手段對民主派議員威脅與打壓的情形下,能有5萬人參加實屬不易。

  港人要求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訴求中,其中最關鍵的議題,就是明年香港人能否直接普選產生香港特首。目前,香港特首由中國指派,但北京政府在1997年收回香港時,曾對國際社會承諾,10年內,香港特首將由港人直接普選產生。但前兩年,這項承諾在「香港基本法」的再解釋中,被北京政府以技術性理由排除。因此,當明年中國收回香港屆滿10週年之際,除非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主席忽然良心發現,否則北京政府將不會履行,10年前對國際許下的「港首普選」承諾。

  2007年香港特首是否能直選,牽涉到兩個議題,第一個,是港人自由民主權利的問題。香港的民主化是直到天安門事件後才開始,也引來北京政府對當時末代港督彭定康民主化政策的毀謗與攻擊。雖然英國的香港民主化政策姍姍來遲,但還是對香港的自主與政治意識起了正面作用。

  民主化一但啟動,人民對於政治權利的進一步要求馬上會出現。正是因為北京政府擔心香港民主化的啟動,會帶動中國大陸其他地區對民主化與大眾參政的浪潮,挑戰共產黨一黨專政的權威。因此,大陸一方面發表「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企圖透過定義民主來改變民主的內容,並防堵香港政治自由化的進一步發展。北京政府之所以剝奪港人自由權利,並延遲港首普選,都與這樣的思考有關。

  港首普選問題的另一個面向,是中國如何看待其國際承諾的問題。如果北京政府可以輕易竄改10年前對港人的國際承諾,胡錦濤就不要期待台灣人民會相信中國「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說辭。當前,國際上對中國是否「和平崛起」仍普遍產生懷疑之時,北京政府撕毀自己「港人治港」的國際承諾,也將造成國際對中國宣稱無意改變亞太戰略現狀的極度不信任感。因此,香港特首普選的問題,影響的不只是兩岸關係,還有亞太區域安全的局勢。

  北京政府不要小看「港首直選」對台灣人民的影響。當台灣執政的民進黨破天荒地在七一遊行前夕,針對香港特首直選問題以新聞稿方式發表看法,直指港首直選與兩岸及區域安全問題的聯繫時,就已經點出問題的嚴重性。中國是否遵守港首直選的政治誠信問題,已經隨著衍生的區域安全關切,受到嚴重的考驗。




『台灣觀點節目由央廣主筆群共同撰稿製播,台灣民主基金會贊助,歡迎收聽』。
Reply
#3
一國兩制是港人爭取民主最大障礙
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56802...=5645&mp=1日期:2008-01-24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港澳處處長羅木坤

香港移交給中共已經10年了!表面上,香港以各種數據顯現她仍然充滿活力,例如香港2006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6.8%,失業率也於去年下降至4.8%,為香港失業率近5年來的最低點;香港股市去年的集資額更超過紐約,是全球第2大,僅次於倫敦。

貧富差距較十年加劇
在政治管治上,現任特首曾蔭權就任以來,港人對政府施政的滿意度始終維持在不錯的水準,而社會上「馬照跑、舞照跳」,法院依然運作,旅遊業仍然蓬勃,傳媒仍可報導對中共及港府的評論,偶而也可見到抗議中共或港府作為的遊行,美國及英國等國際上相關的香港情勢報告多半以「大致良好」做為總評。

但是,同樣的,我們也看到每年7月1日的香港移交週年紀念日,總有數以萬計的人上街抗議爭取民主;我們也看到2005年香港的人均GDP低於1997年的水平,當年是21萬港幣,2005年是19萬9千港幣,貧富差距情況較10年前加劇;最近,政府的文書或新聞報導,開始出現了「扶貧」的字眼。香港記者協會也公布一份對新聞從業者的民意調查結果,竟然有58.5%的受訪者表示新聞界的自我審查較1997年移交時嚴重,尤是在面對有關中共的負面消息時,更為明顯,這些數據凸顯香港「一國兩制」發展的矛盾面。
所謂自治須經中央授權

其實,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在英國廣播公司香港移交10週年專輯中就表示,從過去到現在,她都不認為「一國兩制」這個制度是合宜的,她更對將此制度套用在香港抱持質疑。而柴契爾夫人甚至早在1984年中英香港移交談判時,她就斷言:「一個極權專制的政體,不可能支撐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未來香港人要擔心,『一國』是真的,『兩制』是假的」。如果我們回顧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在今年6月間,強悍的對香港民眾表示「香港的高度自治是中央授權的,中央給多少,香港就有多少,不存在所謂的『剩餘權力』」,如此粗暴的談話,凸顯出香港經濟成就的表象下,就是中共極權統治的本質。十年來,中共早已悖離「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諾。

北京解釋權凌駕基本法

就我們長期關注香港地區的發展,以下的幾個面向殊值國際社會共同關切。首先,中共藉由解釋基本法,披裹「依法而治」外衣,損害司法獨立。根據香港基本法第82條,香港的終審權屬於香港終審法院。在1999年1月,香港終審法院裁定,港人在大陸所生子女無須經大陸公安部門審批,即可享有在香港的居留權,但是,中共卻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擁有基本法第158條賦予解釋基本法的權力,以釋法的方式,否定香港終審法院判決,嚴重破壞香港司法獨立。

中共更藉由解釋權,凌駕基本法,否定港人的政治自治。儘管各項民調顯示有超過六成的香港民眾希望儘快全面普選,尤其在18到29歲這群未來的社會中堅份子中,有高達80%的人希望在2012年或以前實現普選,中共卻利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主動解釋香港基本法的方式,粗暴否決近期內實施普選的可能。釋法權讓中共對「高度自治」的承諾變成「中國的高度統治」。

收購媒體限縮新聞自由

中共也以統戰分化方式窒息香港新聞自由。北京表面上未在香港實施新聞審查制度,但卻藉由陸資機構收購香港傳媒股份、授與傳媒持有者官職、壓迫時事節目主持人辭職、禁止陸資企業在批判中國的媒體刊登廣告、阻礙立場不同的傳媒赴中國採訪,牽引傳媒報導方向。

另外,陸資企業仗著背後的中共政治勢力,不願意誠實揭露實際的經營狀況,將增添香港經濟風險,損害營商投資環境。陸資企業市值已佔香港股市總市值近50.3%,成交量佔總體之64.2%。但是,陸資上市公司不定期在香港發生虛報上市資料、違法貸款及詐騙等事件,勢必成為影響香港經濟發展的不定時炸彈。

專制政體無從信守承諾
我們以為,這些問題均緣自於中國威權政權本質與民主改革的矛盾衝突,使得中共無從信守對「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諾,也令香港民眾的權利甚至比移交前更受到箝制。但是,多年來,中共領導人卻一再要求台灣必須接受「一國兩制」的原則與設計,姑且不論香港在實施「一國兩制」後已衍生前述那麼多的問題,就理論邏輯來說,中共這一套說法,事實上是預先設定了結論,而且將結論當成前提。要求台灣接受「成為香港第二」,這就是等同於放棄中華民國的主權,以及台灣多年來所建構的民主體制與價值,這是台灣絕大多數的人民無法接受的,我們只要看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歷年有關台灣民眾對於「一國兩制」態度的長期民意調查結果,始終有高達七成以上的台灣民眾表示不贊成,就可以得到驗證。

北京應學習我民主經驗

雖然我們不接受「一國兩制」,但我們誠摯希望港澳民眾的權益能獲得保障,所以我們也關切香港、澳門及大陸的民主改革發展,因為民主是現代社會必要的機制,唯有透過民主選舉的程序,政府的施政才有合法性與正當性,才能獲得民眾的支持,也才是真正的自治自主;也唯有民主化,大陸的法治才能確立,香港的自由繁榮才能有穩固的發展基礎。

台灣歷經數十年的民主運動才能從威權走向民主,最能了解追求自由民主過程的艱辛與漫長,我們呼籲中共虛心汲取台灣民主經驗,將香港、澳門作為民主政治試點,讓民主自由最終成為兩岸與港澳四地的共同生活方式,奠定兩岸永久的和平穩定發展。

(本文於97年1月24日刊登於青年日報二版)
Reply
#4
彭定康:有香港為鑑 台灣人不相信「一國兩制」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506164

香港末代總督彭定康(Chris Patten)日前在全球評論網站「Project Syndicate」上發表文章,評論甫於新加坡落幕的「馬習會」。彭定康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雖然積極希望兩岸統一,但除非中國民主化或台灣放棄民主,否則將難以實現;而且,有香港為鑑,讓台灣人對「一國兩制」更抱持著懷疑。

彭定康在「Project Syndicate」發表文章《A Chinese Dinner for Two》,彭定康指出,中共同意與馬英九會面的真正、長遠目標不明確,但兩岸和平統一現在看來仍然是不可能,除非實施「一國兩制」。

不過,彭定康強調,香港1997年回歸中國後,也被承諾了「一國兩制」,但制度差異加上中國未確實落實「一國兩制」的承諾,讓台灣人無法對「一國兩制」感到放心。

彭定康認為,有香港為鑑的台灣,兩岸如果要統一,除非是強迫台灣放棄民主和法治,不然就是中國自己實行民主和法治。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