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ating:
  • 0 Vote(s) - 0 Average
  • 1
  • 2
  • 3
  • 4
  • 5
制裁 sanctions
律政司:最近離職檢控人員於所謂制裁名單出現前已請辭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40302.htm

英國議員爆料:英外交部「無限期暫停」考慮制裁中國官員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03209

據英媒《獨立報》3月21日報道,英國下議院議員、保守黨前黨魁施志安(Iain Duncan Smith)在國會爆料稱,內部文件顯示英國外交部已「無限期暫停」考慮制裁中國官員,他批評政府的決定。

報道指,施志安在議會發問時先談到香港23條立法,之後再談到英國對中國官員的制裁議題,他指「我們現在知道部門的內部文件顯示,外交部已在2023年11月暫停針對中國官員的制裁…… 我可引述其中的部份『外交部已無限期暫停考慮這項工作。』」

施志安是受中國政府制裁的英國政界人士之一,他反對英國外交部的決定,並問道「那麼政府現在會公布這些文件,並發表聲明解釋為何他們不再希望制裁中國官員嗎?」

英國外交部國務大臣麥俊高(Andrew Mitchell)回應指,「我們不會在下議院討論我們的制裁方向,但他可以放心,我們維持定期審視所有此類議題。」
HKdimsum
Reply
23條|擔心制裁?鄧炳強:制裁咁耐我都無穿無爛 林定國:有預案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03819

23條|美國將對香港多名官員實施簽證限制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05598

美國3月29日表示,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正式實施,將針對香港多名官員實施新的簽證限制。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發表聲明指出,在過去一年,中國持續對香港承諾的高度自治、民主機構和權利自由採取打壓,包括最近頒布被稱為第23條的國家安全法。

布林肯表示:「作為回應,國務院宣布正採取措施,對多名負責參與打壓人權和自由的香港官員實施新的簽證限制。」

2023年11月,美國推行香港制裁法案,針對49名包括律政司長林定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區志光等人,香港政府批評美國試圖恐嚇,要求停止干涉屬於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

美國過去已對香港官員實施簽證限制和其他制裁,並宣布終止香港長期享受的特殊經濟待遇,警告外國金融機構與這些官員進行業務將受到制裁。

黎智英案│裴倫德為日本引薦金融家布勞德 加快推動制裁中港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D%E6%B8%AF

[Image: _2024040818255620009.jpg]

美日將加強軍事合作應對中方 北京斥抹黑攻擊涉海問題已提嚴正交涉
https://news.tvb.com/tc/greaterchina/661...4%E6%B6%89

外交部宣布制裁兩間參與對台售武美國公司 包括凍結財產
https://news.tvb.com/tc/greaterchina/661...1%E7%94%A2

中國制裁兩家美國軍工企業 涉向台灣出售武器裝備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D%E5%82%99

美再將六間華企列入貿易黑名單 中方促糾正錯誤做法停止無理打壓
https://news.tvb.com/tc/greaterchina/661...3%E5%A3%93
7days
Reply
美國制裁93家助俄實體8家來自中國
https://www.rfa.org/mandarin/Xinwen/7-02...32916.html

拜登政府週五(23日)表示,由於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已對來自俄羅斯、中國、土耳其、阿聯酋、吉爾吉斯斯坦、印度和韓國的93家實體實施新的貿易限制。 

路透社通報,美國商務部表示,列出的 93家實體中,有些是向俄羅斯軍事和情報機構轉移受控微電子產品,其他的則是採購美國設備,以幫助俄羅斯補充彈藥和其他軍事物資。

據報道,這次製裁行動正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兩週年的前一天,實質上是禁止美國向目標實體出貨。在這些實體中,有63個來自俄羅斯, 16個來自土耳其, 8個來自中國, 4個來自阿聯酋。

此舉使得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被列入名單的實體總數達到 900個,這也是美國和夥伴及盟國針對俄烏戰爭而實施的最新一輪制裁的一部分。

本週早些時候,歐盟已批准了針對俄羅斯的第 13輪制裁措施,制裁近200個被指控幫助莫斯科採購武器或參與綁架烏克蘭兒童的實體和個人,其中首次包括3家中國公司和1個設在香港的公司。 

Intel、AMD 遭殃!傳中國政府要求電信商逐步替換外國晶片
https://hk.news.yahoo.com/china-reported...29543.html

和美國將華為、ZTE 等排除在電信設施外是一樣的思路。

華為、ZTE 等中國企業被美國陣營的國家排除在電信基礎設施外已經有好多年的時間,現在中方似乎也有了類似的反制動作。根據華爾街日報最新的報導,中國工信部已要求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國有公司逐步在使用、採購中替換掉外國晶片。消息來源稱工信部已經命令相關企業排查自己的網路是否存在非中國生產的晶片,在確認情況後,這些公司也須給出確切的更換時程。

現在中國政府有底氣做出如此決定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還是由於在過去幾年內國產晶片的品質和表現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隨著華為在美國的嚴密封鎖下依然自產 5G 晶片成功,中國的相關行業士氣高漲,國家也有了進一步投入資源扶持本國產業的動力。如果外國晶片被封的話,受到最大打擊的估計是 Intel 和 AMD。這兩家美企過去多年一直都是中國網路設備的關鍵供應商,隨著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刊登,兩者的股價也都有了幅度不小的下跌。

應對美封鎖制裁 國產替代成潮流
https://www.wenweipo.com/a/202404/11/AP6...695a8.html

內地廠商自主創展 電博會展芯片軟件

美國近年持續對華進行技術封鎖及打壓,近日再推出出口管制新規,4月4日起限制對華人工智能芯片(AI)及製造工具的出口。香港文匯報記者在日前開幕的「CITE 2024第十二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電博會)上採訪觀察,眾多國產芯片、電腦、系統等廠商紛紛大力矢志自主創新,助力國產替代和確保國家信息安全,有力應對美國的封鎖及制裁。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昌鴻 深圳報道

在此次電博會上,香港文匯報記者看到許多觀眾圍觀中國電子推出的服務器芯片。該展位相關負責人張女士表示,中國電子旗下的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新一代S5000C液冷雙路服務器芯片,去年底正式量產,採用最新的DDR5、PCIE 5.0技術,主頻可達2.5GHz,性能卓越,運營速度是上一代產品的兩倍。目前該產品應用於內地許多數據中心、計算中心和服務器等,以及銀行、政府部門等。

申威芯片大量應用於服務器

記者來到同樣從事芯片研發的申威芯片展位,負責人劉先生表示,公司推出的SW64,是內地第一套自主的芯片指令集,可以實現純自主安全可控,其服務器芯片大量應用於服務器、AI、網絡安全和軌道交通,並與清華同方合作,將芯片技術應用於桌面和筆記本電腦等。 

在芯片製造方面,中芯國際作為內地領頭羊,近日發布的2023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全年銷售收入63.2億美元,截至去年底製造的芯片,折合8吋月產能達到80.6萬片。中芯國際芯片代工市場份額居全球第四。在此次電博會上,華虹集團旗下華力半導體展示了其芯片22-28納米生產能力。展位人員表示,公司有4,000員工,主要製造3C芯片,去年市場低迷,今年業務將有更好的發展。

麒麟操作系統打破微軟壟斷

作為信息安全的關鍵,中國軟件操作系統一直由微軟壟斷,不過近幾年國產操作系統也迅速崛起,作為全國知名系統軟件,麒麟軟件展位有關負責人表示,麒麟桌面操作系統V10 SP1是一款安全好用、應用生態日漸完善和眾多行業使用的系統軟件,支持國內外主流處理器架構,並不斷賦能GPU、橋片等各種新硬件,提供優良的軟硬件兼容性。目前該軟件內地銷售良好,包括黨政機關、金融和交通等部門,去年銷售金額逾10億元人民幣,除了服務器外,還應用在桌面電腦和嵌入式硬件中。

同樣,純國產的軟硬件電腦銷售也有大量的增長。在此次展會上,中國電子旗下的長城電腦有關負責人表示,應用八核的飛騰D2000芯片,性能相當於英特爾i5,目前售價在5,000元至6,000元人民幣一台。

華為Mate 60系列產品供應仍緊俏

記者在展會上從華為智能手機展台有關負責人了解到,現在智能手機產品有了較大的提高,其中的關鍵是芯片產能的增長,華為Mate 60系列部分產品已經可以現貨購買。記者在華為官方商城和華為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看到,華為Mate 60 Pro 12GB內存和1TB存儲空間的白沙銀款可以現貨購買,價格為7,999元人民幣,但其他顏色的品種仍斷貨。去年8月底該手機推出以來,一直處於缺貨狀態,市場上是一機難求。

華為最新PC搭載英特爾AI晶片 美議員痛批「無法接受」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8%8F...37027.html

Arm執行長:美國很難只透過出口管制 來切斷中國取得晶片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349922

Arm Holdings Plc 執行長 Rene Haas 周二 (17 日) 表示,美國政府想切斷中國獲取用於軍事用途的精密半導體,但這一目標很難透過出口管制來實施。

他在 WSJ Tech Live 會議上表示,「只是拿出一份關鍵組成部分清單,然後針對清單實施某種指引,很難就此解決問題。」

Arm 向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授權處理器設計,其技術如今在行動裝置中無所不在。 它是蘋果內部晶片的核心,日益擴展到資料中心、人工智慧和汽車應用等更耗電的任務。

在上述講話之前,拜登政府周二進一步收緊對中國晶片管制,新規將輝達 (NVDA-US) 專供中國的產品,也納入管制範圍。Haas 表示,美國政府就管控限制發布約 450 頁的通知,Arm 目前正在對其評估。

美國此舉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管控圖形處理器 (GPU) 的銷售。用於為人工智慧系統提供動力的 GPU 上,輝達是最主要的銷售商,該公司目前正在研究如何適應更嚴格的控制。

但 Haas 表示,GPU 是計算系統中組件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中央處理器 (CPU)。

「GPU 需要 CPU,GPU 需要記憶體,GPU 需要功率放大器,」他說,「電路板所使用的材料非常多。」

Haas 指出,對於門檻應該設在何處,可能會有不同的指引,要想完全限制准入。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有心機?! 中國安排行程 要馬看「遭美制裁」企業
https://tw.news.yahoo.com/%E6%9C%89%E5%B...00773.html

大陸反制美對台售武 制裁兩涉事美企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40...2_001.html

中國制裁兩家美國軍工企業 涉向台灣出售武器裝備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D%E5%82%99

拜登任期下制裁中國企業數量超越特朗普 319家列黑名單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09785

被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列入黑名單的中國企業和個人數量,已經超越美國歷屆政府包括特朗普(Donald Trump)擔任總統時期。

彭博社報道,美國商務部4月11日把另外六家中國公司列入實體清單,總數增至319家。特朗普任內有306家中國公司被列入實體清單。

這一「里程碑」體現了美國政府愈來愈多利用經濟工具來實現外交政策目標,拜登以國家安全為由,試圖阻止中國取得美國尖端晶片和技術。而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態度日益強硬,加劇了華盛頓對北京將利用美國技術來提升中國軍事實力的擔憂。

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中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主任蒙圖法爾-埃盧(Alfredo Montufar-Helu)說:「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包括限制中國獲取技術,是美國民主、共和兩黨一致同意的立場。」

蒙圖法爾-埃盧說,隨着美國11月總統選舉逼近,拜登和特朗普「在這幾個月的競選活動中都有展示自己對中國強勢的動力」。

美中兩國相互制裁對方企業升級美國兩公司中國六企業受影響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30944.html

本週四(4月11日),中國外交部宣布對美國兩家公司實施制裁,因為他們向台灣出售武器。同一天,美國商務部發布聲明,表示已將四家中國公司列入出口實體清單,原因是這些中企購買原產於美國的商品,卻用於支持解放軍軍事現代化建設。另外,深圳及江西兩家中企亦被指向俄羅斯和伊朗提供援助,被美國制裁。

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剛離開中國,美中兩國相互經濟制裁對方的行動,不減反增。本週四,中國外交部公告說,對參與向台灣出售武器的美國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通用動力陸地系統公司採取反制措施。凍結兩家公司在中國境內持有的資產,禁止公司管理階層進入中國。

中國外交部表示,美國持續向台灣出售武器,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評論:中國高度依賴美國科技制裁作用不大

中國一位民營科技企業員工武先生,週五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中國企業對美國科技產品和技術高度依賴,相比美國的製裁措施,中國對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的製裁難以達到真正的效果。他說:「應該沒什麼太大作用,通用動力公司在中國有一定的市場,但是在過去的一年多,中國一直在買人家(通用動力公司)的東西,不買都不行,(中國自己)確實沒有(所需產品),他(中國)肯定還會開一個口子,特別是國營大型企業對通用動力有很大依賴。”

據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在中國經營六家灣流和噴射航空服務業務。該公司幫助台灣購買艾布拉姆斯坦克,以取代過時的裝甲車,目的是阻止或抵抗解放軍進攻。通用原子公司也生產美國軍方使用的「掠食者」(Predator)和「死神」(Reaper)無人機。

武先生認為,中國眾多先進技術依賴美國及西方在華企業提供,包括向這些企業購買以及尋求技術支援等。因此,中國對美企業的製裁更多的只是像徵性制裁。他說:“你美國制裁我,我要反擊啊,這是一種姿態,一種表態而已。”

美商務部禁4家中企購買美國可用於軍事的產品

同一天,美國商務部發布聲明,美國已將4家中國公司列入出口實體清單,原因是這些中企購買原產地美國,可支持解放軍軍事現代化建設的商品。該聲明顯示,向這4家公司出口的申請被「推定拒絕」(presumption of denial),這意味著他們將來可能無法購買原產於美國的商品。據報,被列入美國「黑名單」的公司「參與向中國軍方提供人工智慧晶片」。

根據美國商務部發佈在《聯邦公報》的文件顯示,被制裁的4家企業分別為聯眾集群(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安懷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思騰合力(天津)有限公司等。商務部文件表示,這些中企購買和試圖購買原產於美國的物品,以支持中國軍事現代化建設,違反了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

對於在耶倫結束為期近一週的訪華行程後,美中兩國再度製裁對方企業。澳洲雪梨科技大學教授馮崇義表示,中國對美國採取反制行動處於報復心態,所以不會做長遠考慮。他對本台說:“有些是做給國內人看,說明他們不向美國低頭,就是想表達這種態度,其意義不會有多大。”

江西及深圳兩家企業涉向俄羅斯和伊朗提供支援

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的還有江西新拓實業有限公司,該公司向俄羅斯軍方提供無人機支援。此外,深圳嘉思博科技公司被指控參與了為伊朗一家飛機公司購買航空航太零件(包括無人機軍民兩用零件)的網路。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週四在例行記者會上,對美國將4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中方反對美方濫用出口管制清單等出口管制工具,圍堵打壓中企。

俄羅斯億萬富翁贏得針對歐盟制裁的法律挑戰
https://cn.wsj.com/articles/%E4%BF%84%E7...0-71097bda

俄羅斯商人Mikhail Fridman贏得了針對歐盟制裁他的決定提起的法律挑戰,這是歐盟為回應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而採取的對俄制裁機制迄今遭遇的最引人注目的失敗。

《環看天下》:美國或以侵犯人權為由 首次制裁以軍部隊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40423.htm

美國國會眾議院近日通過對外援助法案,當中包括向以色列提供260億美元援助,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感謝。

不過,以色列與美國為了另一件事關係緊張。美國可能制裁以色列國防軍一支部隊,將是美國首次採取這樣的措施。內塔尼亞胡表明,會為受制裁的部隊抗爭到底。

為何美國要制裁這支部隊呢? 這支是甚麼部隊呢?
7days
Reply
據報美國正起草制裁措施 切斷內地銀行與全球金融體系聯繫
https://hk.on.cc/hk/bkn/cnt/finance/2024...2_001.html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正起草制裁措施,威脅切斷部分內地銀行與全球金融體系的聯繫,為即將訪華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增加籌碼,冀阻止內地對俄羅斯軍事生產的商業支持。

報道指,美國官員希望內地銀行基於可能失去取得美元的渠道,以及與歐洲貿易關係可能惡化,從而說服內地改變其立場。
據報,受制裁的內地銀行,是對俄羅斯商業出口的主要中介機構,負責處理付款,並向客戶公司的貿易交易提供信貸。
報道又引述美國官員指,若透過外交手段無法說服內地限制其向俄出口,對銀行實施制裁是一種升級選擇。

布林肯暗示中國倘續助俄羅斯製軍備關鍵部件 或實施制裁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14270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4月26日在北京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表示,他已明確表示,中國正在助長冷戰以來對歐洲安全的最大威脅。如果中方不停止向俄羅斯提供用於攻擊烏克蘭的物品,美方將採取行動。

布林肯稱,中國與美國和歐洲之間「改善關係」的關鍵途徑,是中方或其部分企業停止提供幫助俄羅斯製造更多軍備的「關鍵部件」,其中包括工具機、微電子學和光學等項目。

布林肯未有透露如果中方不配合,美國可能會採取甚麼實際措施,惟布林肯稱,美方已經對部份向俄羅斯提供援助的中方「組織」採取反制行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記者會上反駁,美方對中俄正常的經貿往來進行無端指責,這種做法極其虛偽,十分不負責任。

美國或就中國助俄制裁? 俄羅斯:中國有能力捍衛自己的利益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14351

美或施制裁 傳中俄轉用地下渠道結算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40...2_001.html

英媒周一(29日)報道,中國大型銀行面對美國可能實施的金融制裁,據報加強對中俄之間交易的審查,撤回對俄相關交易的融資。一些中國企業開始轉用邊境小型銀行和貨幣經紀人等地下融資渠道,甚至透過禁止使用的加密貨幣。

報道引述消息人士指,美國可能發動的制裁影響到中俄的非軍事貿易,上月起中國大型銀行限制此類交易的付款,中國小型出口商因而受波及。中國東北地區沿俄羅斯邊境的一些農村銀行仍處理相關交易,但一些商人透露在開戶環節就已排隊數個月;另有一些公司因為沒法通過官方金融渠道開展業務,決定完全退出俄羅斯市場。

廣東省一間電器製造商負責人指出,大型銀行需時數月才能結清來自俄羅斯的付款,迫使交易者通過非官方渠道結算,或直接縮小業務。有貿易機構負責人預計中俄通過地下渠道交易的情況將增加,但存在很大風險,因為不知道哪天渠道可能完全關閉。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回應上述情況時指,支持俄羅斯國防工業不僅威脅烏克蘭安全,也威脅歐洲安全。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周一表示,中方已多次就此闡明嚴正立場,中國不是烏克蘭危機的製造者,也不是當事方,沒有做任何拱火澆油和趁機漁利的事情。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抹黑施壓、甩鍋推責,停止對中國企業濫施單邊制裁,真正為早日結束危機發揮建設性作用。
7days
Reply
伊朗石油禁運:「茶壺」式煉油廠、黑暗船隊到人民幣結算的小銀行,中國被指幫助伊朗規避制裁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68948355

四月中旬,伊朗向以色列發射了導彈和無人機,總數超過300。這再次激起了對作為伊朗經濟命脈的石油出口實施更嚴厲制裁的呼聲。

儘管伊朗已遭到多次制裁,但海關負責人表示,該國石油出口在2024年第一季度創下了六年來的最高水平,達到358億美元。

伊朗是如何設法逃避針對其石油出口的制裁的呢?

答案在於伊朗最大的石油買家中國使用的交易方式。根據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的一份報告,伊朗每天約150萬桶出口的石油中,80%流向了中國。

搭載伊朗石油的中國油輪讓香港捲入中美角力
中國和伊朗的25年「秘密協議」為何引發外界震動
中國伊朗25年全面合作協議「靴子落地」 伊朗民間反對聲高漲
中國國企捲入美國伊朗對峙 珠海振戎被制裁
凝析油、伊朗制裁、救援:東海漏油核心觀察

為什麼中國從伊朗購買石油?

與伊朗進行貿易存在風險,尤其是美國的制裁,那麼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買家,中國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很簡單,因為伊朗石油價廉物美。

由於國際衝突,全球石油價格不斷攀升,但伊朗急於出售受制裁的石油,因此提供了折扣價。

根據路透社在2023年10月收集的一份貿易和船運商數據報告,中國在2023年前九月從伊朗、俄羅斯和委內瑞拉購買石油的數量創下新高,節省了近100億美元,所有這些石油都以折扣價出售。

全球原油基凖價格存在波動,但通常低於每桶90美元。

數據和分析公司Kpler的高級石油分析師霍馬永·法拉克沙希(Homayoun Falakshahi)估計,伊朗出口原油每桶折扣為5美元。去年,這一降價幅度高達每桶13美元。

法拉克沙希表示,地緣政治利益也在起作用。

「伊朗是中美之間一場大博弈的一部分。」他說。

他補充稱,通過支持伊朗經濟,「中國增加了美國在中東的地緣政治和軍事挑戰,尤其是在目前伊朗與以色列關係緊張的情況下。」

[Image: _133272355_iran_china_chinese-nc.png]

「茶壺」式小煉油廠
分析人士認為,伊朗和中國多年來已經建立了一套複雜的系統,以交易德黑蘭受制裁的石油。

「這個貿易體系的關鍵要素是中國的『茶壺』(小型獨立煉油廠)、『黑暗艦隊』油輪以及國際敞口有限的中國地區性銀行。」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經濟國策助理主任瑪雅·尼古拉澤(Maia Nikoladze)告訴BBC。

冶煉伊朗石油的「茶壺」是指半獨立的小型煉油廠,是大型國有企業的替代品。

法拉克沙希解釋說:「這是行業術語。因為這些煉油廠最初看起來就像茶壺,設施非常簡陋,大多位於北京東南部的山東地區。」

與那些在國際上運營、需要進入美國金融體系的國有企業相比,這些小型煉油廠對中國構成的風險較小。

「小型私營煉油廠沒有海外業務,不進行美元貿易,不需要獲得外國資金。」法拉克沙希告訴BBC波斯語記者。

「黑暗船隊」

通過監控位置、航速和航線的軟件,可以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上跟蹤油輪。

尼古拉澤說,為了避開追蹤系統,伊朗和中國使用了「所有權結構模糊、不報告凖確位置的油輪網絡」。

「他們可以完全繞過西方的油輪、航運服務和經紀服務。這樣,他們就不必遵守西方法規,包括制裁。」她補充說。

這些運載石油的「黑暗船隊」通常會關閉海事應答器「自動識別系統」(AIS),以避免被偵測到。它們也可以假裝在一個地點,實際上卻身在他方。

據信,這些船隊在被授權過駁區域之外的國際水域,與中國收貨人進行船對船過駁,有時還在惡劣天氣條件下掩蓋其活動,從而使石油來源難以確定。

Kpler公司的法拉克沙希認為,這些過駁通常發生在東南亞水域。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以東有一個區域,歷史上一直有很多油輪在那裏流動,相互過駁貨物。」

接下來是「品牌重塑」階段。

法拉克沙希解釋說,採用這種方法,「第二艘船從馬來西亞水域駛往中國東北部,運送原油。這樣做的目的是再次讓原油看起來好像不是來自伊朗,而是馬來西亞。」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從馬來西亞進口的原油比2022年多54%。

大西洋理事會分析師尼古拉澤稱,馬來西亞報告的對華出口量超過了其原油總產量,「這就是為什麼人們認為馬來西亞報告的實際上是伊朗石油出口的原因。」

有報道稱,去年7月和10月,伊朗油輪因進行「未經授權的石油過駁」而被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官方扣押。

小型銀行

瑪雅·尼古拉澤解釋說,中國與伊朗的交易並未選擇受到西方監控的國際金融體系,而是通過規模較小的中國銀行。

「中國非常清楚購買受制裁的伊朗石油所帶來的風險,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不想讓大型重要銀行參與這項交易。」她說。

「相反,中國所做的是利用那些並不真正具有國際風險敞口的小型銀行。」

據信,購買伊朗石油的款項也將以人民幣支付,以繞過美元主導的金融體系。

「這些錢會被存入與伊朗政權有聯繫的中國銀行的賬戶。」法拉克沙希解釋說。「然後,這些錢將被用來進口中國商品,顯然還有一部分錢會被匯回伊朗。」

「但要弄清這是如何做到的,以及伊朗是否能把所有錢都匯回國內(不是容易的事),這些都非常不透明。」他補充說。

有報道稱,伊朗利用國內的「貨幣兌換所」進一步混淆金融蹤跡。

擔憂漲價
4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了對烏克蘭的一攬子外援計劃,其中包括擴大對伊朗石油行業的制裁。

新法律擴大了制裁範圍,將違反美國現有制裁措施、故意加工或運輸伊朗原油的外國港口、船隻和煉油廠納入制裁範圍,還擴大了所謂的二級制裁,將中國金融機構與受制裁的伊朗銀行之間用於購買石油和石油衍生品的所有交易納入制裁範圍。

Kpler分析師法拉克沙希說,華盛頓可能不願意全面執行禁令。

「這只是因為拜登政府的當務之急是國內的汽油價格。這甚至比他的外交政策更重要。」法拉克沙希補充道。

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第三大產油國,日產石油約300萬桶,約佔世界總產量的3%。

專家表示,伊朗供應中斷可能導致國際油價飆升。

「拜登知道,如果美國減少伊朗的出口,這將意味著市場供應減少,並將推高國際原油價格。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美國的汽油價格就會上漲。」法拉克沙希說。他稱,拜登可能希望在總統大選前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美禁26華企進口棉花 稱涉新疆強迫勞動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40...2_001.html

華府封殺26中國棉花企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8%8F...00510.html
[Image: 1580c900-13d8-11ef-bbed-0d224c34a966]

美國昨日宣布,禁止從26家中國棉花製造商、貿易商或倉儲設施進口商品。這是最新被列入《預防維吾爾族強迫勞動法案》實體清單上的一批企業,這份清單限制進口與美國政府宣稱對新疆少數民族持續種族滅絕有關的商品。美國國土安全部一份聲明表示,被列入清單的棉花製造商總部不在新疆,但其棉花來自新疆。

美今秋推內地聯網車規管建議
另一方面,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說,商務部基於國家安全考慮,將於秋季發出涉及中國聯網汽車的規管建議。

雷蒙多上周提到,鑑於危及國家安全的考慮,將公布有關限制中國入口聯網車的措施。美國總統拜登2月簽發行政命令,要求商務部評估有關事宜;中國外交部此前否認美方有關指稱。根據美國海關數據,目前只有少量中國聯網車進口美國。

雷蒙多周三出席國會參議院聽證會時稱,中國進口的聯網車上安裝着數以千計的感應器及晶片,車內軟件可把車上及車輛周遭的環境資訊發放出去,涉及的國家安全風險相當高,當局因此有需要採取行動。

不過,雷蒙多拒絕透露措施細節。她認為,中國聯網車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與短片平台TikTok構成的風險不同。她強調,美國將盡力避免中國車廠通過在墨西哥設廠生產,以迴避美國關稅的行為。

另外,白宮表示,為保障本土太陽能板製造業,將在短期內廢除進口雙面太陽能板的14.5%關稅豁免,並取消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和越南生產的太陽能板免關稅待遇。

美國媒體The Information引述美國官員指出,為了保護國內電動車電池行業,拜登政府本月稍後將宣布終止給予中國合成石墨的關稅豁免,未來2年分階段實施25%關稅。

反制美國對台軍售 中國制裁5家美軍工企業 凍結境內財產
https://www.hk01.com/article/978579

國際刑事法院尋求對以色列總理發逮捕令 美國考慮制裁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21853

華制裁前眾議員及軍工企業 白宮反對
https://hk.on.cc/hk/bkn/cnt/cnnews/20240...2_001.html
7days
Reply
23條立法|布林肯:考慮制裁破壞香港自治人士 檢視 49 人建議名單 港府:嗤之以鼻
https://hk.news.yahoo.com/23%E6%A2%9D%E7...48578.html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昨日(22 日)在眾議院一個聽證會上,回應有關香港 23 條立法的提問。他表示正考慮制裁破壞香港基本自治的人士,並會檢視早前由議員提出的 49 人制裁名單。特區政府發言人回覆《Yahoo 新聞》查詢時指,就有外國政客提出要對香港官員、法官及檢控官實施所謂「制裁」,予以強烈譴責,會無懼任何威嚇,繼續堅定不移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根本責任。

在昨日的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聽證會上,眾議員金映玉(Young Kim)提及香港 23 條立法。她指出在 2020 年香港落實國安法後,美國政府只用了 5 星期時間就已發出制裁。然而針對 23 條立法,卻沒有香港官員被美國制裁。她質疑美國政府為何自 2021 年以來,都沒有再制裁港官。

金映玉又提及她去年提出的《香港制裁法案》,要求美國總統制裁 49 名香港高官、國安法指定法官、檢控官等,追問美國政府會否評估能否制裁這 49 人。

布林肯回應指,樂於檢視金映玉的制裁名單。他又指正通盤考慮採取所需行動,包括制裁破壞香港基本自治的個人。

港府:對於所謂「制裁」嗤之以鼻

特區政府發言人回覆《Yahoo 新聞》查詢時指,就有外國政客提出要對香港特區的政府官員、法官及檢控官實施所謂「制裁」,予以強烈譴責。

發言人指,香港特區負有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針對的是極少數危害國家安全的人,目的是要保護廣大香港市民生命、財產、自由和權利。

「維護國家安全是所有主權國家的固有權利。很多普通法司法管轄區(包括美國)都制定了多部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美方無視自己的國家也有相關法例,對《條例》大放厥詞,充分曝露其偽善雙標本質。」

發言人表示,香港特區對於所謂「制裁」嗤之以鼻,無懼任何威嚇,定當繼續堅定不移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根本責任。特區政府敦促美方認清事實,立即停止干涉純屬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

去年 11 月,金映玉聯同參眾兩院的跨黨派議員提出名為《香港制裁法》(Hong Kong Sanctions Act)的法案,要求美國總統制裁 49 名香港高官、國安法指定法官、檢控官等。法案的制裁名單包括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國安委秘書長區志光、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及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等。

多名國安法指定法官在名單上,包括杜麗冰、胡雅文、蘇惠德、羅德泉、陳廣池、沈智慧、郭偉健、鄭念慈、陳仲衡等。律政司刑事檢控專員楊美琪、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伍淑娟等多位律政司人員亦榜上有名。

G7財長關注中國「產能過剩」 警告中方若向俄提供武器或面臨制裁
https://news.tvb.com/tc/world/6652be01af...6%E8%A3%81

七國集團(G7)財長會後發表聯合聲明指,稱會繼續監察中國產能過剩問題,引發潛在負面影響,又警告中國一旦向俄方提供武器,可能面臨制裁。

意大利一連兩日的七國集團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在周六結束,會後發表13頁聯合聲明,兩度提到中國字眼。聲明指,七國集團關注中國出口增長勢頭,以及產能過剩問題,又指中方以非市場政策和行為損害成員國工人、工業及經濟韌性,七國集團會繼續監察中方產能過剩帶來的潛在負面影響,考慮按照世界貿易組織原則,採取行動確保貿易公平。

中方早前批評美方,炒作中國新能源產業產能過剩,本質上是保護主義,完全背離客觀事實和經濟規律。

美國早前宣布,對進口中國電動車等商品大幅加徵關稅,財長耶倫再呼籲盟友站在同一陣線。

意大利財長喬爾蓋蒂承認,對於是否跟隨美方做法,歐洲成員國之間意見分歧。

意方又提到俄烏戰事,倡議七國集團為烏方提供貸款,讓對方應付兩至三年財政開支。聯合聲明就提到,關注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企業向俄方提供武器,七國集團警告會施加制裁。

聲明又指,七國財長曾討論,將凍結俄羅斯資產所得收益用作援助烏克蘭,目前情況有進展,預料七國集團領袖將於下月,連其他經濟援烏方案一同討論。

烏克蘭財長馬爾琴科向七國集團表明,當地急需援助。俄羅斯就警告,如果七國集團「再不停手」,將採取報復行動,表明政府已掌控部分活躍於當地的西方企業資產。

美國制裁3名中國人和3間泰國公司 指涉參與網絡犯罪活動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40529.htm

美國財政部對3名中國人和3間泰國公司實施制裁,指他們涉嫌參與網絡犯罪活動,發出炸彈威脅和欺詐性申請新冠疫情相關的援助,導致政府損失數十億美元。

財政部說,被制裁的個人和公司,涉嫌參與殭屍網絡活動,利用惡意殭屍網絡技術入侵個人設備,令網絡犯罪分子能夠透過欺詐手段,獲得原本用於需要幫助者的經濟援助,並用炸彈威脅恐嚇美國公民。

當局說,被入侵的IP位址與2022年7月在美國各地發生的多宗炸彈威脅有關。

中方宣布反制美前眾議員加拉格爾 凍結資產及禁止入境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40521.htm

美國稱對涉及國安法審訊的中國內地與香港官員實施新簽證限制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40531.htm
[Image: mfile_1755618_1_L_20240531222201.jpg]

美國表示會對涉及國安法審訊及作出定罪裁決的中國內地與香港官員,實施新的簽證限制。

國務院發言人米勒表示,案中被告只因和平地參與受香港基本法保護的政治活動,而受到出於政治動機的起訴並入獄,美方對此深表關注,因此會對負責實施國安法的官員,實施有關簽證限制。米勒呼籲中國及香港當局停止以內容含糊的國安法例,遏制和平發表異見的人士。

較早時,外交部駐港公署指美方政客及機構,就香港高等法院依法判決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案部分涉案人員說三道四,公然詆毀香港法治、民主、自由,甚至叫囂制裁辦理案件的法官和檢察官,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發言人指涉案反中亂港分子徹頭徹尾玷污和背離民主精神,所謂「初選」是以癱瘓特區政府和顛覆國家政權為目標,根本不是行使民主權利,任何國家都不會放任這種行徑。
7days
Reply


Forum Jump:


Users browsing this thread: 1 Guest(s)